#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19日电(周建琳 唐晓雯)世界500强企业美国丹纳赫集团继续加码在苏州工业园区的投资布局。位于区内的丹纳赫中国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眼下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丹纳赫中国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规划图。 公司供图
“超一流的营商环境和对外企细致入微的亲商服务是我们选择苏州自贸片区的重要原因,我们将建设集多学科的制造、研发为一体的基地,帮助丹纳赫提升本土创新能力,更快速地响应本土客户及患者需求。”丹纳赫集团中国区总裁、诊断平台总裁彭阳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丹纳赫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领先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型投资集团,旗下20多家运营公司,在前沿技术领域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品牌,业务遍布125个国家。丹纳赫是苏州工业园区的“老朋友”,早在1997年,丹纳赫旗下贝克曼库尔特在苏州工业园区开设第一家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和生产免疫、生化、血球和特定蛋白等多种临床诊断用的试剂和仪器。值得一提的是,丹纳赫在多年间不断加码布局园区、深化合作。
今年3月,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丹纳赫中国诊断平台研发制造基地正式奠基。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亿美元,是世界500强丹纳赫进入中国以来最大的一笔单体投资,将打造快速诊断本土化解决方案,达产后可年产快速诊断试剂400万盒、诊断仪器2500台。
此外,丹纳赫还将在此基地打造中国第一个整合的诊断平台客户体验中心,展示在不同医疗场景下的解决方案,助力中国医疗操作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的能力提升,支持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国际巨头不断加码的背后,是苏州自贸片区的高质量服务。在丹纳赫集团中国区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看来,上下游供应链本土化对于企业发展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苏州自贸片区注重产业生态的完善,为企业提供加快审批、人才引进等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得益于有关部门在选址、立项、物流等全方位的支持,我们的新基地从投资签约到破土动工仅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当前,苏州自贸片区正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助力跨国企业加速本土研发、创新和生产,成为推动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量级平台。丹纳赫不仅秉承“立足中国,服务中国”的战略,更践行“在中国,为世界”的承诺,以本土创新为驱动,携手多元伙伴打造良性产业生态圈,在丹纳赫商业系统的加持下,数十项本土研发成果从中国走向世界。
据了解,不久前,丹纳赫旗下贝克曼库尔特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全新推出的CytoFLEX SRT流式细胞分选仪正式下线,从苏州自贸片区出发,同步发往全球各地。该款产品是国内首个本土研发并生产的流式细胞分选仪,它的首发交付意味着流式细胞分选仪中国“智”造新纪元的开启。(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8月11日电(记者 钟升) 当前,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昆山开发区兵希街道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多措并举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防疫志愿者。昆山开发区供图
兵希街道下辖35个“三定一督”小区,有近280个垃圾点位,每个点位搭载垃圾分类宣传喇叭。疫情期间,宣传喇叭播报增加防疫内容。垃圾分类流动宣传车上也挂起“防疫小喇叭”,装上指示牌,提醒居民做好防疫措施。
兵希街道12个社区共成立12支垃圾分类志愿者巡逻队,总人数200人,开展巡逻宣传,对乱扔垃圾行为、重点楼道等开展巡查服务。现在,巡逻队转型“防疫志愿者”,提醒小区居民做好防疫措施,看到有居民没有佩戴口罩或佩戴口罩不规范的,主动上前给予正确示范。
为切实加强生活垃圾投放点的卫生防疫工作,兵希街道严格落实“清、扫、消、防”四项措施,加强点位及小区卫生清理;实施工作人员点位巡逻机制,定点定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实施“30分钟”循环工作法,及时把问题处理闭环。每日垃圾分类投放点消杀不少于2次,桶内、桶外全部消毒,提高垃圾清运频次,从一天两次增加到一天四五次。督导员每日工作前进行体温测量,戴好口罩、手套等,将防疫与垃圾分类落到实处。(完)
南京市5日通报,该市6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 当日将被送往康复隔离点进行康复隔离。 徐珊珊 摄
中新网南京8月5日电(记者 申冉)8月5日,在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南京市卫健委通报,该市有6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当天将出院接受康复隔离。
据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杨大锁通报,2021年8月4日0-24时,该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例,均在江宁区,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经专家于4日晚评估,有6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今日将出院转至定点康复医院继续接受康复隔离。
截至8月4日24时,南京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27例(其中77例为轻型,149例为普通型,1例为重型,没有无症状感染者)。在这227例感染者中,江宁区195例、溧水区12例,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雨花台区各4例、高淳区2例,玄武区、栖霞区各1例。(完)
盐城提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 多项标准江苏第一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29日电(金鑫 王启顺)盐城市民政局7月28日消息,该市7月1日起对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尊老金标准进行调整,多项标准位列江苏全省第一。
盐城市民政局文件截图。
盐城市民政局、财政局日前下发《关于提高全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补贴标准的通知》,从今年7月起对该市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五大类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和补贴标准进行调整。其中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从每人每月670元提高到730元,最低月补差不低于每人每月450元。城市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600元套改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1600元,农村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250元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1000元统一套改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每人每月1300元。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标准从每人每月1900元提高到2000元,新标准列江苏全省第一位。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在2020年标准基础上统一提高300元,提标后,该市机构孤儿、监护无力和重病重残儿童保障标准均列江苏全省第一位。低保家庭内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235元提高到256元,非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168元提高到183元,低保家庭外的无固定收入智力、肢体、精神、盲视力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670元提高到730元,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2倍以内一户多残、依老养残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从每人每月402元提高到438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从城乡每人每月130元和90元统一调整为130元,实现城乡标准一体化。全市尊老金发放标准统一为:80至8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90至99周岁老年人每人每月200元;10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600元。调整后,该市80至89周岁、100周岁及以上尊老金标准列江苏全省第一位。
下一步,盐城市各级民政部门将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认真做好提标后的低保补差测算调整工作,切实提高提标后困难群众的实际获得感,推动民生改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做到普惠于民、实惠于民,努力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给每一个困难群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