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扬州文化新地标。孟德龙 摄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4日电(王冠玉)中国扬州运河大剧院14日消息,扬州运河大剧院将在本月18日推出“京华明月艺市”系列活动,打造四大主题空间,通过特色剧场和演艺新空间丰富剧院全年演出内容,营造周周热闹、每天精彩的浓烈文艺氛围,点亮运河文化地标,擦亮扬州公共文化服务品牌。
“我们将打造‘新潮’‘国风’‘开放’‘共享’四大主题空间,拓展剧院发展的宽度。”扬州运河大剧院党支部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捷介绍,剧院的多功能厅定位为演艺新空间“小剧场+”,以青年脱口秀、“云上鹊桥”互动剧场相亲会、文艺电影放映厅为主;曲艺厅定位为国风剧场・传统文化“赏学玩”,有“百戏阁”国风舞台、“礼乐坊”国风学堂、国风运动会、趣味讲座、网红打卡点、留言角等;室内公共空间定位为戏剧拼贴诗活动,通过提取话剧剧本/戏剧故事的母本文字,制成“文字碎片”给观众随机挑选,参与者自发、自由地组合,通过“拼贴诗”互动装置,形成一首抒发自我内心写照的诗;户外空间定位为共享剧场&文创市集,打造京华明月文创市集和京华明月嗨动艺市、游园惊梦・国潮戏台、JAZZ LIFE、落日萤光、你我之间等主题舞台。
据了解,今年,扬州运河大剧院将持续引进和推出精彩演出,预计全年将有300多场演出和活动。“在做好精品剧目引进的同时,我们将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文化惠民与市场经营上,积极探索适合扬州的运营模式,努力创造‘两个效益’双丰收,为‘好地方’谱写艺术与文化新篇章,助推扬州文化演艺市场大繁荣。”张捷说。 (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0日电(高慧 李涛)“能够在徐州‘好人园’接受表彰,对我来说是无上的光荣。”近日,在徐州“好人园”举行的全市学雷锋系列活动启动仪式现场,沛县湖西农场大运河义务巡河员王大亮接过“中国好人”荣誉证书激动地说。
今年45岁的王大亮是京杭大运河沛县湖西农场段的一名义务巡河员。14年的巡河生涯中,他先后救起落水者17人,并发起成立沛县极速应急救援队。2021年夏季,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王大亮作为志愿者,积极参与救援。2022年8月,王大亮荣登“中国好人榜”。
有人送来钱物表示感谢,都被王大亮婉言拒绝了,他说:“我是志愿者,义务服务,不收分文。”虽不图名利,王大亮却获得社会各界的礼遇,当选县政协委员,荣获“中国好人”称号。逢年过节,省、市、县见义勇为基金会都会为他送上节日慰问。
“在徐州,做好人很光荣,做好事不吃亏!”王大亮说,他将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并带动更多的人守护大运河,参与志愿服务。(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6日电(曹志成)3月4日,宿迁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深圳华为总部签约。宿迁学院党委书记徐德、华为企业BG服务MKT与解决方案全球培训部部长孟小力出席签约仪式并讲话。
签约现场。宿迁学院供图
徐德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宿迁学院与华为的合作,指出要在更高的站位与目标上打造标杆,树立典范,并对后续合作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举措要落得实,校企双方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落实责任打造成果;二是规划要谋得深,抓重点、快行动,不断磨合持续突破;三是合作要扣得紧,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优势,建立例行沟通与协调机制,紧密合作,共商共赢。
孟小力在致辞中表示,宿迁学院一直以来秉承“明德至善、博学致用”校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多年来为国家和产业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宿迁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相关专业,与华为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物联网、鸿蒙、�N腾、鲲鹏等技术高度契合。以本次合作为新的起点,双方将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协议签署前,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座谈,介绍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以及后续合作的方向。根据协议,双方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以“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为导向,在专业能力建设、产业能力建设、产教融合基地、产教融合生态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助力宿迁学院建设地方性、有特色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
宿迁学院教务处处长陆海霞、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岩、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陈林,华为江苏政企苏北业务部总经理谭小虎等参加活动。(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2日电 (昆�M�M)江苏昆山开发区多措并举烹制党员冬训“精神大餐”,推动党员冬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寓教于乐,入心入脑。 昆山开发区党群工作部供图
昆山开发区聚焦打造“‘开’心学习”理论宣讲矩阵,借力数字赋能,用好“线上+线下”两大阵地,拓展“理论+”载体,串联昆山开发区阵地、人才、平台、载体等资源,组织开展生动鲜活的学习教育活动,让理论知识从“会场”延伸到“现场”,逐步构建立体可感理论宣讲格局,着力形成“处处是讲台、人人受教育、时时可学习”的理论学习氛围。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昆山开发区各机关、企业、社区、学校等受众对象,统筹学习阵地、学习课程、师资力量、学习线路等要素,结合不同单位特色和各类群体思想实际,打造具有“一支一特色”的“冬训样板课堂”;围绕工作链打造冬训学习链,结合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等,采取专家辅导、交流研讨、实地调研、现场观摩等形式,开展跨区域、跨层级、跨系统的联合学习,推进各单位由“关门独家学习”向“开门共同学习”转变,构建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开发区“一盘棋”的联学格局。
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教育、传承弘扬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等6个专题,昆山开发区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冬训骨干培训和基层党员集中学习,确保党员学习全覆盖;加强宣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文艺工作者、专家学者、“百姓名嘴”等理论宣讲志愿者作用,着力培养一批宣讲骨干、打磨一批宣讲课程,融入开发区理论宣讲矩阵;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通过接地气的话语、冒热气的表达,以贴心有感、走心入脑的方式做好精准传播。
昆山开发区各基层党支部广泛开展“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主题大讨论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增进理解、加深认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推动广大党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责任担当,更好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通过拓展学习渠道,丰富培训内容,把集中学习与日常学习结合起来、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结合起来。各级党组织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效果导向,及时总结提炼冬训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冬训工作质量和实效。与此同时,昆山开发区加强对各部门单位冬训工作指导督导,依托训前调查研究、训中责任落实、训后成效评估的全过程、全方位“闭环”指导,积极组织开展冬训互学互看互评和典型经验交流活动,确保党员冬训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完)
税务部门走访白塔村。宜兴市税务局供图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日电(郭靖 陈怡伶)春风送暖,万物复苏。走进宜兴市西渚镇白塔村,一幅如诗似画的“江南美景图”映入人们的眼帘。这个当年有名的经济薄弱村,在全国人大代表、宜兴市白塔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华的带领下,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并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无锡市腾飞奖”等七十多项荣誉。
2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宜兴市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叶军带队来到白塔村走访,送上税费优惠政策红利账单,并就如何更好优化营商环境、落实落细税费政策、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等方面征询意见建议。
“国家的一系列退税减税政策是我们村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欧阳华介绍,得益于国家的税收好政策,仅2022年一年,白塔村就累计享受各类减免1536.26万元,同比增加124%,“一系列退税减税政策为我们走‘小而精’的乡村振兴之路带来更多真金白银的扶持”。
为实现产业升级,白塔村筹划多年引入山西打铁花非遗文旅项目《千年铁魂・江苏情》。该项目今年春节成功首演,仅春节期间就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实现文旅收入700余万元。
“乡村发展有需求,税务部门就有响应。这些年,便民办税春风持续吹进新农村、吹在老百姓的心坎上,在最艰难的时候扶持着我们、帮助着我们,让我们减轻了负担、提振了信心。”说起非遗文旅项目的筹备过程,欧阳华对税务部门的贴心服务连连点赞。
这些,只是宜兴税务部门持续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宜兴税务部门坚持以“税”惠农,站稳为民服务的“落脚点”,在政策直达快享上下功夫、求实效,分类编制税收优惠政策管理服务指引,精准筛选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通过线上“非接触式”税费服务进行“政策滴灌”和“远程办理”,线下手把手讲解辅导办税流程、电子税务局操作等,向纳税人提供政策提示提醒服务,确保税费优惠政策的红利精准落袋。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美村庄更是美家园。”欧阳华表示,下一步,白塔村将以《千年铁魂・江苏情》演艺为核心,融合演艺、工坊、餐饮、住宿、文教五大业态,布局大文旅、大康养、大农业三大产业,打造特色旅游项目,带动村民物质、精神生活同步提升。(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2月26日电(陈伲恬)25日,在南京市建邺区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金陵中学河西分校的初一适龄女生接种了九价HPV疫苗。
25日,南京市2023年度在校初一适龄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在全市12个区全面启动。初一女生可按照“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免费补助”的原则,自主选择二、四、九价HPV疫苗,并获得定额492元的接种补贴。南京也是江苏省首个接种九价HPV疫苗适龄女孩可获得补贴的城市。
南京市卫健委妇幼健康处二级调研员李锡培表示,在卫生、教育、财政、医保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疫苗接种工作预期将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江苏省妇幼健康研究会秘书长林朝镇表示,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是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2022年,南京市就启动了在校初一女生HPV疫苗接种工作,走在了江苏乃至全国的前列。江苏省妇幼健康研究会推出了创新型预约平台,以方便市民预约接种。(完)
苏州市“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启动仪式。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图
中新网江苏新闻2月21日电(周建琳)21日,苏州市“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启动仪式在太仓举行。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各分(支)行与11家留创企业达成授信意向,首批授信额度合计达1亿元,其中单笔授信纯信用最高额度达5000万元。
为加强留学回国人员和留创企业金融服务保障,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苏州市委人才办的支持指导下,优选商业银行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出针对留学回国人员和留创企业的“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助力解决留创人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留学回国人员正成为苏州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截至2022年,苏州留学回国人员累计超过5.9万人,近三年新增留学回国人员人数年平均增幅达到8.75%。目前,28家市级留创园共集聚在孵留创企业超千家,已立项资助的姑苏领军人才中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背景的占比超过六成,境内上市留创企业约占全市十分之一。
据悉,“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按照“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首批与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开展试点合作。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市县联动、留创特色、综合最优,实现多主体参与、多产品供应、多渠道对接、精准化服务,分层分类解决留创企业和留学回国人员金融需求。
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其它人才科创类金融产品相比,苏州市“留创贷”具有低门槛、低利率、高额度、高效率等综合优势,尤其将着重加大对初创企业的融资服务供给,提高获贷率、首贷率及信用贷占比,为留创人才企业“贷”来金融“及时雨”。
留创园是集聚和服务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的主阵地,苏州全市共建有市级及以上留创园28家。“留创贷”对入驻市级及以上留创园内符合相关条件的企业实行“入园即贷”。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苏州十个县级市、区建设银行分(支)行与首批11家留创园结对合作,将为园内人才企业提供专员对接、绿色通道、定期走访等服务。
为方便更多人才企业了解和申请“留创贷”,苏州市“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咨询热线在今天启用。未来,苏州全市人社部门将协同合作银行、留创园等各方,不断建立健全“留创贷”专项服务和“投贷保”联动机制,完善线上线下申请流程方式,开发更多“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留学回国人员和留创企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