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26日电(丁毅 尹志慧 刘丛华)“喂,你好,是吴先生吧?我是盐渎街道创元金域花苑小区楼栋网格员陈梅,给你打电话是提醒你和家人在外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人员流动,有急事要回来的话,请提前报备,落实好防疫措施。”“我认识你哦,防疫当前,你们还牵挂我们这些在外人员的安全,真的太谢谢了。”3月23日晚上,在盐城市盐都区盐渎街道148个网格点上,151名网格员和疫情防控专班人员、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图为网格员与在外工作的盐渎街道居民电话连线,宣传疫情防控政策。刘丛华 摄
“当天夜里,街道对排查出在相关中高风险地区工作生活的7139人,紧急电话提醒11779人次,发送短信21000多条。”盐渎街道网格中心主任蔡中军说,在中高风险地区的所有人员接到电话或短信温馨提醒后,都表示积极配合疫情防控。
近期,盐渎街道面对辖区近13万人口且人员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及时会办研究应对措施,成立专班,实施精准防疫策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效载体广泛宣传,千方百计调动广大居民自觉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
该街道牢牢把握舆论宣传主动权,在社区小区、村居村庄充分发挥调频大喇叭、手持小喇叭以及移动音箱的作用,持续播放“三件套、五还要”、“3+11管理措施”、疫情通告等防疫政策和防疫知识,紧扣防疫重点,实时更新内容,营造浓厚的疫情防控氛围。与此同时,印发《致盐都学生家长一封信》35000份、各类防疫海报20万份,制作返盐人员主动报备、健康通行登记、《疫情防控温馨提示》等宣传展架2200个,2000多个显示屏全天候滚动播放疫情防控宣传内容。
该街道通过广泛宣传、“空中连线”温馨提醒,架起疫情防控“连心桥”,提升了居民防范意识,一些从外地回来人员都能及时主动向社区、村居报备,配合落实流调排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措施,赢得了疫情防控主动权。(完)
2月26日,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宝应湖农场三分场,工人们乘坐小船对嫁接的河蚌进行放养。
通过养殖珍珠吸收水中的浮游生物,既净化了水质,又助农增收。(梁德斌 杨翠兰)
我省明确今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布局
稳粮稳菜扩油 增收增美强链
粮食生产稳面积提产能,产业发展稳基础提效益,乡村建设稳步伐提质量,农民增收稳势头提后劲……记者从11日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获悉,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将把稳守牢“三农”压舱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全面实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实施好富民强村帮促行动,确保农民收入年均增长7.2%以上。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
2021年全省粮食总产749.2亿斤,连续8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时云表示,今年我省将深化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启动实施优质粮食稳产增效工程。建足建好500个以上粮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片,促进绿色节本增效,挖掘单产、增加潜力。
按照“十四五”末建成5000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的目标要求,今年我省将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新建高标准农田4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万亩。推动新建高标准农田及时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实行特殊保护,主要用于发展粮食生产,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
聚焦“菜篮子”等产品稳定供给,我省将深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在抓好优势区蔬菜生产、提高设施蔬菜生产能力的同时,重点强化大中城市自身蔬菜应急保供能力,布局建设80万亩“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100万亩以上、产量5500万吨以上。
会议特别提出,统筹推进“菜篮子”“油瓶子”生产,确保供给安全。“我们将立足资源禀赋,扩大耕地轮作试点,扩种油料和大豆,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挖掘大豆增产潜力。”盐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施建霞说,将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模式,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
深入推进全产业链建设
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今年我省将以延链、补链、壮链、优链为重点,挖掘农业多重功能,开发乡村多种价值,打造产业多种业态,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
聚焦农业全产业链国家重点链、省重点链、地方特色链,培育规模化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原料基地,发展精细化综合加工,搭建体系化物流网络,培育一批农业“链主”企业、一批全产业链典型县、一批跨市域县域全产业链重点链。推进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试点,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100个,培育形成一批设施运营主体,提高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围绕农业多种功能、乡村多元价值做文章,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康养等加快融合,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持续扩大“苏韵乡情”品牌影响力,力争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深入实施“品牌强农、营销富民”工程,新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加强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6%。
产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南通市打造“万事好通”营商服务品牌,今年目标招引不少于100个农业农村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180亿元。“发挥农业农村重大项目牵引作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推动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朱进华说。
减排固碳建设美丽乡村
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农业减排固碳,开展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选择部分条件具备的市县,扩大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探索农产品生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化肥农药实名制购买定额制使用,建设省级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区150个、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400个、绿色防控示范县5个。
打造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管护水平高的“三美一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三年整治行动成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打通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更多人才、技术、资本“上山下乡”。健全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构建更加适应群众需求的现代乡村治理模式。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屹表示,将顺应农民期盼,全域推进都市田园乡村建设。立足生活宜居宜业、村庄绿化美化、设施配套完备、乡村治理有效,投资6亿元组团建设400个宜居村。优化山水、田园、村落等要素,建成1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记者 吴 琼)
福虎迎新春,开心过大年。今天大年初一,全省各地景点装扮一新,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欢度新春佳节。
江苏台记者黄蒙说:“虎年新春的第一天,在南京老门东可以说是虎气十足,非常得热闹。人们来到这里赏花灯、剪贴纸、吹糖人,体验浓浓的年味儿,热热闹闹过大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控制客流量,老门东实施扫码预约制。确保疫情防控到位,让游客们安心游玩。
南京市民说:“今年过年没有回去,就地过年,正好带着家里的孩子一起出来转转。南京越来越像我理想中的城市,希望我能长期在南京定下来。”
南京市民说:“今年很巧,是我自己的本命年,我也属虎的。希望大家新年快乐、虎年大吉,小朋友们都能快乐成长;希望国泰民安,国家繁荣富强。”
小朋友说:“我希望能有很多压岁钱。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小朋友说:“大家新年好!恭喜发财,虎年大吉!”
苏州高新区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新年走大运・运河健步走”活动。“走大运”是对美好生活期许的一项新年传统民俗活动。此次将“走大运”演化为领略大运河文化风光的健步走运动,现场还设置了苏绣等非遗文化展示。
苏州市民说:“这么热闹的气氛,感觉非常好。就带家人到大运河这边走一走。新年走大运河也是个好的寓意嘛,代表整个新的一年都会行大运。希望家人身体健康,小孩学业进步。”
锣鼓震天,花船、跑驴、蛤蜊精鱼贯而出……一场新年踩街活动正在连云港市精彩上演。近200人组成的民俗踩街队伍,让近3公里的路程满载欢声笑语。
连云港市海州区新时代文艺爱好者联合会会长王恒亮说:“踩街活动是我们民间传统的表现形式。每年像春节期间或者正月十五,都要到街上走一走、闹一闹,要喜气洋洋过大年。”
在国家非遗“董永传说”的发源地――盐城东台西溪古镇,情境戏剧《范仲淹》《天仙缘》实景演出,一幕幕非遗大戏连轴上演。身着一袭汉服融入此情此景,游客既是观众又是“演员”,沉浸在当地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中;盐城大丰梅花湾景区以“拾年味,闹新春”为主题,准备了舞龙舞狮表演、五彩戏法、踩高跷等传统活动,营造出浓郁的年俗文化氛围;淮安古朴的镇淮楼城门上悬挂起巨幅对联,彩色的狮子在城楼下龙腾虎跃。人们登上拥有800多年历史的镇淮楼敲钟祈福,祝愿家庭和和美美,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蒙 杨国 王尧 黄元 供片台/连云港台 淮安区台 大丰台 苏州台 东台台 编辑/张萌)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22日电(记者 朱志庚) 1月21日下午,江苏省徐州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通报,力争用5年时间,把徐州打造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创业之城。到2025年,通过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徐州要实现新增市场主体12.65万户,累计创造就业岗位36万个。
2021年春节期间,徐州市沛县县委书记吴昊向全县返乡务工人员发出公开信:“就业何必去远方, 家乡就是好地方”。(资料图) 朱志庚 摄
为鼓励支持各类群体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实现增收致富,促进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底,徐州市出台了《关于全面鼓励全力支持全民创业的实施意见》。
徐州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全面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一网通办”,市级审批事项在线服务率达到95%以上,实现开办企业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于符合条件的初创主体,给予1000元培训补贴、500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每人2000元带动就业补贴等加以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创业力度,在徐创业个人最高可申请5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300万元贴息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十四五”期间,徐州发放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将不少于100亿元。此外,徐州还推出“徐数贷”金融产品,企业最高可贷1000万元。同时,还设立了“彭城英才”创业引导基金,初期不低于3亿元,对人才创业项目给予股权投资,着力解决“首投”难题。
“在制定普惠性创业政策的基础上,相关部门针对创业工作主要涉及的科研人员、返乡人员、大学生、农民、妇女、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七大群体’,根据其创业特点和需求,分别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创业扶持政策,提高创业成功率。”徐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于洪亮介绍。
为完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线下在市、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镇)、社区(村)综合服务中心设立创业服务专窗,线上依托徐州市综合性企业服务平台建立创业政策服务专栏,创业服务咨询专线12345,打造创业信息政府权威发布平台,为各类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场地推荐等创业服务。
据介绍,为了营造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创业活力,徐州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创业徐州”系列创业大赛,面向科研人员、返乡人员、大学生、农民、妇女、退役军人、城镇失业人员等群体,评选出“创业之星”并予以资金奖励。(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10日电(王艳 苏方)秋高气爽时节,驱车前往南京六合区冶山街道白云山社区,沿途会经过一条数里长的“花海长廊”,那里正值盛花期的百日菊摇曳生姿,竞相开放,随手一拍就是一幅秋日美图。
秋日美图。冶山街道供图
“这条绵延数里的‘花海长廊’,在环境提升改造之前是一条渡槽,上面长满了杂树杂草,群众提出整改的呼声比较强烈。”白云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步军表示,社区对渡槽及其埂上的杂树杂草进行了清理,在埂上种了百日菊和格桑花,既使整体环境得到提升,又解决了渡槽翻水不畅的问题。
据了解,白云山社区党总支围绕“急难愁盼”事项,把市民普遍关心、急需实施的路灯安装、道路建设、泵站建设、临水道路护栏安装、渠道清淤、健身广场建设、环境整治、梦想小屋改造八大类民生项目列入今年优先实施推进的项目。随着一批民生项目的推进和落地,白云山社区整体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