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寶6

2022
05-26

  全省五年制高職專業點調整

  新增93個,撤銷8個

  江蘇省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建設指導委員會近日對申請新增的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專業進行審核。記者獲悉,根據審核結果,同意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金陵分院等61個辦學單位新增“商務數據分析與應用”等93個專業點,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無錫機電分院等7個辦學單位撤銷“工業過程自動化技術”等8個專業點。

  我省要求,各辦學單位要按照審核通過的標準化專業名稱組織招生宣傳和教育教學,不得擅自更改專業名稱,未經批准不得增加專業方向,未通過的專業不得招生。各地、各辦學單位要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主動對接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积極開設社會急需的專業,及時退出需求不旺、同質化嚴重的專業。(記者 鄭焱)

2022
05-22
2022
05-11

  緊盯堵點難點 加強統籌調度

  開足馬力,交通重點工程加速推進

  全力加快交通重大項目建設,堅持疫情防控和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兩手抓”,一季度,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354.1億元,同比增長6.4%。4月以來,交通建設投資穩步增長。按照“開工一批、推進一批、儲備一批”要求,目前交通部門正加大一批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力度,海太過江通道、南京至滁州高速公路江蘇段等9個重點項目工可已獲批,北沿江高鐵等項目我省境內工作加快推進。

  過江通道建設步伐加快

  4月24日,常泰長江大橋建設現場,一個個橋墩矗立江中,鋼桁梁、節段梁、現澆梁施工齊頭並進,江中兩個“空間鑽石型”主塔已經“長到”59米高。

  “施工現場逐步形成水陸全面推進的新局面。”省交建局常泰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現場指揮長李鎮介紹,“今年以來我們馬不停蹄奮戰,現已完成大橋南北主塔橫樑澆築施工,天星洲專用航道橋及錄安洲非通航孔橋正在進行鋼桁梁吊裝,工程進度平穩可控。下一步,將開展主塔中、上塔柱施工。”

  龍潭長江大橋建設現場,北錨已完成地面以下基礎與頂蓋板施工,現正進行地上錨體、鞍部施工;北塔已完成塔柱、橫樑等所有主體混凝土澆築,南塔正在進行上塔柱施工,南錨已完成沉井下沉、封底及填芯工作,正在進行沉井頂蓋板施工,南北引橋與鋼樑製造工作同步開展。省交建局龍潭長江大橋現場指揮長鬍堯說,“大橋自2020年開建以來,各項建設任務全面有序推進,年內計劃完成南北錨錨碇、南北塔主體,年底先導索架設過江。”

  作為國內在建最大直徑的盾構隧道和國內在建承受水壓最高的公路盾構隧道,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建設步伐正在加快。

  “參与工程施工的1000餘名建設者,奮力保節點,推進施工生產。”省交建局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建設指揮部現場指揮長王峻表示,目前,江北施工區現場左線始發井端頭加固持續平穩進行,“聚力一號”盾構機在始發井中正進行負環拼裝以及刀盤等盾構機組件的調試工作,計劃4月底盾構始發。

  “右線‘匠心一號’盾構機已連續安全穿越兩個一級風險源,順利掘進400餘米。”中鐵十四局項目負責人王曉瓊表示,“接下來,將繼續超前謀划、精心組織,向高質量、快進度、固安全的目標持續邁進,為盾構機7月上旬穿越江北大堤的目標作衝刺準備。”

  南京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左線盾構隧道內,“創新號”盾構機正在江中段上軟下硬地層中穩步掘進,目前已掘進累計1300餘米,完成施工過半任務。中鐵十四局建寧西路項目盾構經理李龍輝說,接下來,項目建設團隊將加緊籌劃斷層破碎段等上軟下硬土岩複合地層的掘進施工,推進工程安全、優質、高效進展。

  高速公路施工熱火朝天

  4月24日,京滬高速公路沂淮淮江擴建工程260公里戰線上熱火朝天,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忙碌。工程按照雙向四改八車道標準設計建設,是江蘇有史以來一次性施工里程最長、投資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縱貫徐州、宿遷、淮安、揚州。

  “目前,一般路段橋樑已基本完成,路面水穩施工已完成70%,瀝青下面層及中面層已完成45%。”省交建局京滬連淮高速公路擴建工程建設指揮部總指揮江臣介紹。

  溧陽至寧德高速公路江蘇段全長23.724公里,其中新昌樞紐至南渡南樞紐段7.2公里已於今年初提前建成通車。

  “項目路基填築已基本完成,目前正全面開展水穩基層攤鋪與瀝青面層攤鋪施工。主線跨S239大橋緊張施工中,即將貫通;房建主體工程已基本封頂,全面進入裝修施工階段。”溧寧項目辦主任俞科峰介紹。

  “目前,張靖皋長江大橋、常泰長江大橋南北接線、滬陝高速平廣段擴建工程、連淮高速擴建工程先導段,以及高宣高速、連宿高速、建興高速、宿泗高速、洋如高速、東興高速等項目施工也在加快推進中。”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局長蔣振雄表示,今年以來,我們克服重重困難,強化要素保障,創新推進舉措,在持續做細做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的前提下,加速推動重大交通工程項目落地實施,安全高質量推進過江通道和高速公路新建、改擴建建設,充分發揮交通工程“穩投資、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目前,在建17個項目27000餘名建設者正搶抓施工黃金期奮力攻堅。

  軌道交通項目穩步推進

  4月起,南沿江城際鐵路句容站房工程施工現場,幾十台各類施工机械、500多名施工人員同時作業。4月25日,該工程已完成混凝土結構的95%。

  “本月底能夠完成混凝土結構封頂,為站房按期裝修奠定基礎。”中鐵二十四局南沿江城際鐵路站房項目部項目經理邱福祥介紹。

  位於金壇的南沿江城際鐵路3標項目,目前正在進行無砟軌道底座板澆築及無砟軌道板灌注施工。“此前快馬加鞭,路基主體及橋涵工程如期完成施工。”中鐵十六局南沿江鐵路項目總工程師、黨工委書記曲寶文介紹,“力爭在6月30日前完成底座板施工,7月15日前完成軌道板鋪設施工,8月完成所有站前工程施工任務,達到鋪軌條件。”

  南沿江城際鐵路站前工程1標線路自南京樞紐南京南站引出,并行仙寧線南側向東延伸,跨越秦淮河、下穿寧杭客專后折向東南方向進入句容市,標段全長24.51公里。

  “目前,路基工程現已完成100%;橋樑工程現已完成90.61%。”中鐵四局南沿江城際鐵路站前1標項目常務副經理桂金本說,當前主要在進行跨秦淮河連續梁、跨雙麒路連續梁、跨解溪河連續梁、江寧上行聯絡線特大橋下部結構、江寧站站台改造以及架梁施工,年底能達到鋪軌條件。

  南京地鐵11號線是貫穿南京江北新區南北的一條骨幹線。“行知路站剛完成最後一幅地連牆鋼筋籠的澆築工作,提前完成車站基坑圍護結構合龍。”中鐵十四局南京地鐵11號線項目負責人周本軍說,同時,綠水灣站地下連續牆施工已完成設計總量的90%,預計月底全部施工完成。

  省鐵路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在建滬蘇湖鐵路、寧淮城際鐵路有序建設中;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宿遷至合肥鐵路、濰坊至宿遷鐵路和寧蕪鐵路擴能等項目,我省境內工作正在加快推進。

  “二季度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運輸生產的關鍵時期,對實現全年目標、支撐和服務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多措並舉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盯好關鍵項目,開展定期調度,解決關鍵問題。對投資計劃執行困難的項目進行精準調度,協調解決項目遇到的問題與困難。(記者 梅劍飛)

2022
05-01
2022
05-01

  立民生之本 促就業優先《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5月1日起正式實施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今年1月23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條例》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貫徹落實好《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4月29日上午,省人社廳會同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座談會。

  近年來,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交織,特別是今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壓力明顯增大。貫徹實施好《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既是立足當前穩就業保就業的必然要求,更是着眼長遠建設高質量就業先行區的重要契機。

  《條例》共11章90條,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創業扶持、就業調控、公平就業、就業服務、職業教育與培訓、就業援助等。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當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政策配套。省人社廳已經制定了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方案,明確了政策配套、部門任務等清單,按照“制定一批、修訂一批、廢止一批”的要求,推動新舊政策有機銜接。對於已經有的政策,現在出現了新情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範圍;對於原來沒有的政策要新制定,比如產假期間企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目前已經進入五部門會簽階段,最近就將出台。

  近期,省人社廳將依據《條例》,重點落實好“蘇政40條”和“助企紓困22條”,聯手推動“人社助企紓困12條”儘快落地,在關鍵時期伸出援助之手,實行每日調度、按周通報,力爭1個月內將現行政策基本執行到位,助企紓困、援企穩崗,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依託各地各部門支持建設的就業運行監測分析平台,精準鎖定符合條件的企業,對降低費率、穩崗返還等政策實行“政策找企”“免申即享”,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針對高校畢業生,江蘇將建立就業崗位動態採集機制,組織好“創響江蘇”就業創業指導進校園活動,建好用好精準招聘等線上平台,力爭年末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針對农民工,暢通信息渠道,支持因疫情影響暫時停產歇業的企業,“點對點”輸送农民工到用工緊缺企業,並有針對性地開展到崗適崗培訓,鼓勵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交通費補貼。張宏偉表示,数字經濟時代,更多元的就業形態和更靈活的就業方式湧現出來。江蘇也將採取一系列舉措,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更安心。例如推動頭部平台企業建立勞資溝通對話機制,開展快遞、外賣等行業集體協商,允許靈活就業人員階段性緩繳社保費,進一步擴大新業態規模。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彭迪帆 編輯/蔣婕)

2022
04-28

  一季度江蘇中歐(亞)班列有序開行534列

  戰疫情保開行,暢通道穩外貿

  积極克服國際局勢和新冠疫情雙重因素疊加影響,今年一季度,江蘇中歐(亞)班列開行534列,同比增長71.2%,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力爭開行500列的階段目標。其中,去程349列,同比增長29.3%;回程185列,同比增長343.2%。

  努力穩住開行基本面

  受俄烏衝突和新一輪疫情疊加影響,3月以來全省班列運營面臨較大困難。

  “尤其是以中歐方向運行為主的蘇州班列開行遇到了巨大壓力。”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分析,其中,因蘇州本地及周邊城市疫情,出現空箱難提、物流園封閉管理等狀況;另一方面遠歐線路組貨困難加大,出現不少企業取消訂單等情況,僅3月份就取消訂艙500車,摺合12列,遠歐線路開行較2月減少8列。

  “面對新難題,我們在省市相關部門及鐵路、海關等單位支持下,嘗試通過水運提箱方式進行空箱轉運,积極對接倉儲園區、貨運代理等單位,爭取貨物流通和倉儲便利條件。”蘇州市國際班列貨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帆說,蘇州班列主動靠前服務促進流通,組織人力到高速路口接待來蘇州的中歐班列集裝箱車輛,進入市內發運場站,並監督裝卸車輛完成作業后駛離蘇州,形成閉環管理,切實加大服務本地企業力度,確保客戶貨物及時裝車發運,努力穩住開行基本面。“一季度,蘇州班列實現開行118列,同比增長16.4%,並成功實現意大利米蘭新線首發。”

  “面對困境,全省班列迎難而上、积極主動求變,努力克服訂單取消、貨源不穩、疫情蔓延、人手緊缺等困難,最終,開行實現逆勢上揚。”江蘇省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斌介紹,3月份在中歐線路運行大幅減少的情況下,通過增開中亞、東盟班列,單月開行205列,同比增長72%,為一季度開行量最高月份,也是繼去年9月後第二個突破200列的月份。

  圍繞市場關切響應企業需求

  如何減輕大環境對國際班列發運影響?“想企業之所想,我們首先是採取措施以實際行動響應企業運輸需求,及時貼近客戶答疑解惑,提供解決方案。”在南京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建軍看來,圍繞市場關切,響應市場需求,主動對接大型企業,提升“門到門”班列服務品質,是穩住開行基本盤的關鍵。

  針對疫情導致的空箱難提、周邊貨源難進等問題,王建軍說,南京班列與供應鏈公司一道努力解決,其中,針對中老線路貨物發運,通過鐵路轉運方式將空箱提出、都市圈貨物運進,實現中老線路常態化開行。

  憑藉紮實舉措,南京班列1至3月順利完成荷蘭蒂爾堡線路回程到達、中老鐵路國際貨運列車中糧專列的數次發運,一季度實現開行102列,同比增長192.8%;去程52列,回程50列,去回比接近1:1,季度開行數量創歷史新高。

  “我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開行,實現一季度開行101列,同比增長157.3%;其中去程41列,回程60列,是省內唯一班列開行回多於去的城市。”徐州市國際貨運班列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建說,為穩外貿,保障大型工程机械企業徐工集團運輸需求,徐州班列聯合鐵路、海關等部門以最快通關效率、最優安全裝載為徐工專列提供全流程保障服務,為中國工程机械走出國門保駕護航。僅3月份就開行徐工專列6列,並於3月28日至30日實現專列三連發。

  解困局穩貨源育新機

  3月31日,“日中蒙”鐵海快線汽車專列從中哈基地鳴笛駛出,標志著今年連雲港班列開行突破200列,一季度達到203列,同比增長48.7%。

  “其中,3月份連雲港在完成當月開行計劃的基礎上,增補中亞班列23列,實現當月開行87列,單月開行量創近5年來新高。”連雲港新絲路國際集裝箱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彬介紹,面對突如其來的新一輪疫情及國際問題的深層次影響,連雲港班列直面困難,搶抓去程計劃緩解等機遇,提升壓港貨物發運效率。此前,針對絕大多數人員居家隔離的狀況,4名員工吃住在公司,中哈物流基地20名員工始終堅守發運場站,以線上辦公方式創造條件服務客戶、保障開行,有力維護了日韓汽車配件等項目貨源,並着力拓展中亞過境複合肥、進口棉紗等新貨源。

  海安是蘇中地區外貿出口重要集散地,海鐵聯運已成為保障當地外貿經濟的重要物流通道。海安班列公司工作人員介紹,“穩貨源、暢通道,海安班列努力克服新一輪疫情帶來的貨物集並困難,多措並舉穩定貨源,保證圖定線路持續暢通,實現一季度開行越南河內東盟班列10列,不斷提升東部地區中越線路知名度和影響力。”(記者 梅劍飛)

2022
04-27

  江蘇開展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專項治理行動

  記者獲悉,針對一些機構以職業技能等級等名義開展培訓亂收費、濫發證的行為,近日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江蘇省人社廳會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開展技術技能類“山寨證書”專項治理行動。

  專項治理行動將對全省所有註冊備案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職業技能評價機構等進行規範治理,重點整治違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和“職業資格”等字樣、違規使用國徽等標識,以及虛假宣傳、違規收費等行為。據介紹,在江蘇,近年來逐步構建了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技工院校參与、社會組織支持的多層次職業技能等級評價認定體系,經備案的用人單位、第三方評價機構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效用是等同於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

  江蘇省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主任楊進保表示:“經過人社部門備案的評價考核機構,它所發的證書都是作為一種依據的,享受人社部門在人才評價、人才激勵、人才晉陞這方面的相應政策,也享受就業培訓、創業這一方面的財政補貼政策。”

  江蘇目前有註冊職業技能培訓機構1500多所,備案技能評價機構2500多家,備案機構數居全國前列,如何分辨評價考核機構是否為備案機構呢?據悉,江蘇省人社部門將分批向社會動態公布備案機構目錄,首批“三目錄兩公告”將於五月份公布,方便有需求的群眾查詢。同時,江蘇省還將實施省級技能人才評價質量專項評估、研究制定技能人才培訓評價機構信用監管實施辦法等,通過這些有力舉措,確保勞動者能接受正規機構培訓評價,讓貨真價實的技術技能人才脫穎而出。

  此外,已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勞動者,可通過“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上辦事服務大廳”自行查詢並掃描二維碼查驗。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浦沫瀚、楊帆報道)

2022
04-23

  方艙內開出專家門診 居民樓亮起送行燈光

  蘇滬攜手醫患並肩共戰“疫”

  “醫生,我有糖尿病,今天感覺有些心慌,不知是不是低血糖?”“我這两天有些喘,不知道是新冠還是哮喘?”“我有冠心病,心臟裝過支架,現在這些葯還要繼續吃嗎?”在上海臨港方艙醫院B1-1F區,不少患者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呼吸系統、神經系統的慢性疾病,醫生查房時經常會遇到患者諮詢相關的問題。

  針對這種情況,江蘇援滬醫療隊方艙隊江蘇省人民醫院醫護團隊專門在方艙里開設了慢病諮詢“專家門診”。各專科輪流排班,每天一個小時時間,在嚴格遵守感控規範的前提下,為艙內慢病患者提供義診諮詢和科普宣教服務。

  4月17日下午,江蘇省人民醫院老年心血管科吳軍醫生開設了第一期慢病諮詢“專家門診”。20多名患者戴好口罩、保持間距,按照“預約叫號”有序就診諮詢。其中6名患者血壓控制情況不夠理想,吳軍給出了細緻的診療方案和健康教育處方。這樣的門診在方艙內非常受歡迎。

  據江蘇援滬醫療隊方艙隊領隊、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占伊揚介紹,醫療隊特別重視對方艙內患者的分層分類管理,比如對於高危患者,24小時密切監測病情變化,不斷加強篩查、識別、評估、治療和轉診;對於慢病及高齡人群,持續做好綜合評估和艙內醫護保障,並通過開設慢病“專家門診”,普及疾病預防控制知識,幫助慢病患者提升健康素養、提高健康水平。

  上海的方艙醫院,既像個小社會,更像個大家庭。雖然醫護人員和患者相處時間不長,但“患有所呼,醫有所應”,彼此之間的信任與關懷如同親人一般,展現出一幅蘇滬攜手、醫患並肩共戰疫情的動人畫面。

  “這些天來,我們的白衣天使對我精心照護和關懷,我心裏十分感動……中國加油!上海加油!勝利就在前方!”一位上海大爺特地給護理他的啟東市第四人民醫院援滬醫療隊寫了封感謝信。

  有一天,江蘇援滬醫療隊方艙隊隊員、南醫大二附院護士長陶連珊接班進艙后注意到,一位女患者正在床邊默默地抹眼淚。原來當天是她的生日,她本以為自己能轉陰出院和家人一起慶生,沒想到核酸檢測仍然是陽性。“在這裏咱們就是一個大家庭,我們一起給她慶祝生日吧!” 陶連珊提議道。於是大家齊動手用雞蛋糕拼一個愛心形狀,沒辦法在“蛋糕”上寫“生日快樂”,就把這幾個字寫在手心上表達祝福。患者與家人視頻通話,驕傲地讓家人看到自己被醫護人員用心對待。

  南醫大二附院援滬醫療隊在方艙內創辦志願者“自助管理”新模式,志願者們協助引導新病人開飯、發放物資等,跟醫務人員一起奮鬥在抗疫一線。以往志願者都有專門的紅馬甲,可是現在條件有限,醫院副領隊張國強想方設法打印出“志願者”幾個字發給志願者們貼在衣服上。

  沒想到這事被來艙值勤的上海市公安局邊防港航分局警官徐海駿看在眼裡。次日,徐警官一上班就送來30套志願者馬甲,並向護士殷媛敬了個禮說,“現在只籌到這麼多,後面不夠的話,說一聲我再想辦法。”一句話說得殷護士鼻子酸酸的。

  江蘇援護醫療隊員的每一份努力,上海居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頭。興化市人民醫院援滬隊員、護士長張小琴告訴記者,有天晚上9點多,在浦東忙碌了一天的核酸採樣,當她和隊員收拾裝備、準備離開小區時,兩邊的高樓突然齊刷刷亮起燈光,樓上的居民們同一時間在陽台上向她們喊道:“江蘇大白,上海人民感謝你們!”“江蘇大白,上海人民愛你們!”……

  “看到這暖心的一幕,我和隊員們頓時淚目了,一天的疲憊此時化為烏有。居民樓亮起的燈光,照亮了我們前進的心路,我知道我為什麼而來、為誰而來……”援滬隊員朱金星護士激動地說。(記者 仲崇山 蔣明睿 王甜)

2022
04-20
2022
04-20

  中新網江蘇新聞11月18日電(谷華 王艷梅)18日上午,鹽南高新區召開貫徹落實鹽城市委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區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和貫徹落實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的“十項舉措”。

發布會現場。鹽南高新區融媒體供圖

  “始終把教育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工作,把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工作主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鹽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丁金海介紹,“十三五”以來,該區累計投入近20億元,新建擴建中小學校9所,全面消除大班額,學位供給數持續增加。小學全部加入主城區教育集團,華師大鹽城實驗中學順利開辦,上海市實驗小學、南師大附小等名校資源加快導入,老百姓的家門口都有了一所好學校。

  據了解,鹽南高新區還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建成全市首家區級“現代教育雲”,創成省智慧校園示範校3所、省智慧校園8所,創成率全市第一,市級智慧校園建設覆蓋率100%。建立“七大學科教研中心”,成立區級名師工作室10個,評選出8個“四有”好教師團隊,积極推進“Y+N學思行”課堂教學改革。

  鹽南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倉定志介紹了該區貫徹落實鹽城市委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的“十項舉措”。根據教育布局規劃方案,該區將新建六合路實驗學校、步湖路學校、毓秀小學,改擴建新河初中、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團南校區,新建鹽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幼兒園、華師大鹽城實驗幼兒園以及小區配建幼兒園。同時,該區與華東師範大學正式簽訂深化合作辦學協議,組建華東師範大學鹽城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籌辦輻射華東地區的教師培訓基地,合作共建華東師範大學鹽城實驗幼兒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