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寶6平台

2022
02-13

  全省中小學幼兒園2022年春季開學上課時間為2月14日。這些天,各學校正在進行各項準備工作,統計防疫信息、整理髮放教材、更新課桌椅、推進教育項目建設。

  南京市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全面摸排了師生員工的假期行程,從2月1日起實施每日健康上報制度。這幾天,後勤工作人員對校園進行全面消殺。

  學校校產管理員於偉介紹:“我們已經準備了充足的防疫物資,包括口罩、隔離服、洗手液、消毒液等,目前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再一次核實數量,確保所有物資都在有效期內。”

  新學期必修課教材已經發放完畢,一些選修課教材等待孩子們返校后領取,教師開始準備自己的“開學第一課”。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國際部語文老師張威告訴記者,下周一她的語文課將會圍繞春晚和冬奧會,讓同學們討論自己的觀看感受:“希望在這個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提升他們的文化自信。”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副校長倪慶榮說:“各學部已完成課表更新和開學前後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安排,總而言之,學校已經為開學做好各項準備和安全保障,歡迎孩子們的歸來。”

  寒假以來,南京市分批對中小學不達標的課桌椅進行調整或更新。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這次新到課桌椅1080套,全部符合人體工程學,可調整高度。目前工人正在根據學生身高對課桌椅高度進行調整。

  “我們力爭在開學之前,保證每一個同學都能坐到適應他高度的桌椅。” 南京市第九初級中學總務處副主任鍾灼寰說。

  在鹽城市亭湖區,教育民生項目全面復工,亭湖區第一小學、青年路初級中學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中。

  鹽城市亭湖區青年路初級中學項目開發部主任助理張保成說:“我們將以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目標,抓好項目過程管控,如期完成建設目標,確保2022年秋季開學。”

  為保障學生飲食安全,淮安市近期上線“淮教陽光智慧膳管平台”,該平台集數據展示、過程監控及業務監管於一體,可實現對學校和送餐單位從食材選購、配送、驗收及后廚等全流程的監控。

  淮安市淮陰區教育體育局工作人員吳海洋說:“通過膳管平台,可以實現信息共享,學生吃了哪些食品,食品由哪裡生產等等信息,我們都可以一目瞭然。” (姚偉 徐明 淮安台 亭湖台)

2022
02-06
2022
02-05

  2月3日是正月初三,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等也成為了群眾打卡過節的好去處,全省各大文博場所人氣滿滿,人們在濃濃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度過一個多彩的文化春節。

  江蘇台記者郝朦說:“牛年去,虎年來。辭舊迎新之際,南京博物院精心舉辦了‘慶嘉年–十二生肖文化專題展’,深入講述十二生肖故事,生動呈現十二生肖文化。”

  從老鼠嫁女剪紙到青玉豬文物,春節期間,171件(套)不同材質、不同時期的十二生肖文物匯聚一堂,涵蓋了瓷器、玉器、繪畫、非遺工藝品等多個門類。進入虎年,虎頭虎腦的各類虎元素文物自然成為本次展覽的主打,吸引了不少親子家庭駐足觀賞。

  小朋友說:“我發現每個生肖後面都有對應的小故事,很好玩,很有意思。”

  南京市民說:“現在大家生活水平各方面,精神文化追求比較高,春節的話,每年我們都會帶着孩子來刷一刷博物館,從小培養孩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讓春節過得更有內涵。”

  虎年看虎沾虎氣,寓意着虎虎生威、生龍活虎。這两天,南京江寧舉行《百虎計劃》限時展。憨態可掬的民間藝術老虎圖配上趣味十足的文字,既復古又充滿了年味。

  南京市民說:“到了現場以後,它的這種色彩,配合它的想象,給我們煥然一新的感覺。”

  南京市民說:“今年又是虎年,我們就想着去看一看各種各樣的老虎,增添一下今年春節的氣氛。”

  除了“虎里虎氣”的應景展覽,今年春節期間,各大非遺展、攝影展、新春書畫展同樣吸引眼球。在蘇州美術館推出的“中國十二地傳統年畫聯展”上,桃花塢年畫、楊柳青年畫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精彩紛呈;淮安博物館、南通啟東藍印花布藝術館推出了本土文化“年貨”,吸引不少孩子前來研學遊玩,感受家鄉的非遺文化;位於鹽城的中國黃海濕地博物館更是拿出了抹香鯨、丹頂鶴、麋鹿等1000多件動植物珍貴標本,多媒體互動科普濕地鳥類遷徙軌跡等知識,讓遊客切身感受我省近年來生態保護的重大成果。

  鹽城市民說:“我感覺非常震撼,裏面有那種3D投影的,讓我們感覺到那種大自然的微妙景觀。”

  無錫江陰等地的圖書館、農家書屋今年春節“不打烊”,不僅繼續提供書刊借閱服務,而且還組織開展了閱讀分享會、燈謎競猜等線上線下的精彩活動,讓群眾度過一個書香浸潤的文化年。鎮江等地美術館、博物館在布展的同時,還推出了剪紙、虎頭帽製作等互動活動,帶領大家一起畫虎寫福,表達美好祝福。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畢然 周楊楊 何斐 趙凌翔 供片台/蘇州台 亭湖台 南通台 常州台 泗洪台 江陰台 響水台 啟東台 崑山台 編輯/劉琳)

2022
01-30

  18個月累計“點對點閉環”轉運入境來蘇10萬人 ――

  這個春節,他們繼續守護江蘇“東大門”

  國外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防輸入”是交通運輸工作重中之重。江蘇在崑山設立上海口岸入境江蘇人員中轉基地以來,對上海入境來蘇人員進行統一接駁、核驗,以最嚴措施組織做好“點對點”接運工作,從2020年8月3日至2022年1月27日晚,累計安全轉運100010人。今年春節期間,省對接上海轉運工作專班交通轉運組及13個設區市工作專班交通調度人員將堅守崗位奮戰一線,持續守好入境返蘇“東大門”。

  以“雙零”紀錄交出一份擔當答卷

  1月26日上午8點,記者來到位於崑山中轉基地的現場指揮部。這裏儼然是一個功能齊備的汽車站,設有停車區、候車區、下客區、上客區、消殺區。指揮部电子大屏上显示着每輛接駁車的實時位置、運行軌跡、交通情況、車內狀況等信息。來自省內各專班工作組及13個設區市的駐點工作人員,正通過監控視頻密切關注內外場情況。

  9點,一輛接駁車從上海返回崑山中轉基地,場內交通工作人員穿着白色全封閉防護服、長筒防護靴,戴上N95口罩、橡膠手套,不斷提醒下車的入境人員“請保持安全距離”。

  根據相關要求,2020年3月江蘇啟用崑山中轉基地承擔上海口岸入境來蘇人員接轉工作,自當年8月至今累計接轉超10萬人,以接轉零事故、人員零感染的“雙零”紀錄交出了一份擔當答卷。

  “簡單來說,省專班交通轉運組負責將上海入境返蘇人員,從上海寶山、青浦和嘉定等地的隔離酒店運至崑山轉運基地,指揮、調度各市轉運車輛入場上客、發車,同時指導督促各市轉運的交通運輸,協調解決相關問題。”省專班交通轉運組組長左毅介紹,省交通轉運組通常根據信息安保組提供的第二天轉運人員信息,提前編製、發布轉運計劃;每天早晨7點和7點半,省交通轉運組根據轉運計劃安排車輛,前往上海多地的隔離酒店,核對、交接入境回蘇轉運人員。“正常情況下,10點半前赴上海車輛陸續返回崑山轉運基地,經內場各市核對人員身份,人員到齊后按申報先後調入承運車輛,由各市轉運到指定隔離酒店。回蘇人員高峰時,日轉運500人。”

  分類管理形成接轉工作閉環

  記者在現場指揮部看到,各區域人員各司其職、緊密銜接。

  “從人員轉運交接、車輛管理到基地安保、應急處置,崑山中轉基地制定了詳細的工作流程,並嚴格按照規定執行。從上海到崑山再到省內各設區市,整個接轉工作形成閉環,不僅與外界零接觸,就連同一輛車旅客之間也盡量減少接觸。”省專班交通轉運組工作人員陳鍇介紹。

  轉運專班工作手冊上,對駐地場所和人員進行了明確分類。對駐地場所,按高風險崗位人員閉環管理駐地場所、重點人員相對封閉管理駐地場所分為甲、乙兩類。人員則分為A、B、C、D四類:A類為高風險崗位人員,即直接接觸入境旅客的一線接轉工作人員、與一線接轉工作人員有直接接觸的酒店員工,他們要在甲類駐地場所集中住宿、閉環管理、集體輪換;B類為重點人員,即不直接接觸入境旅客的專班指揮部工作人員,在乙類駐地場所集中住宿、相對封閉管理;C類為甲類駐地、不直接接觸一線接轉工作人員的酒店員工或乙類駐地、為B類人員提供保障服務的酒店員工;D類為甲、乙兩類駐地的第三方服務人員。

  省交通組轉運車隊由蘇汽集團有限公司組建,統籌安排調度管理與安全保障人員22名、駕駛員42名以及各類車42輛,負責將旅客從上海隔離點閉環接駁至崑山中轉基地、中轉基地旅客分流等工作。“在轉運過程中,我們做好車輛行駛軌跡追蹤,實時播報車輛從上海隔離酒店出發時間、預計到達基地時間,提醒各市專班做好接收旅客、調度車輛的準備。”蘇汽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希恩介紹。運輸車輛司機張軍友說,登車前就得把全套防護裝備穿戴好,直到下車,中間不能進食、不能喝水、不能上廁所。

  傳遞溫暖體現人文關懷

  外來入境人員來到崑山中轉基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懸挂於中轉基地中央、用中英日韓4種語言打出的橫幅――“崑山歡迎您!”

  “在上海接轉場地和所有轉運車輛上,也都显示有‘江蘇歡迎您’標語。入境人員旅途勞累,我們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縮短他們的等待時間,給他們關心、撫慰。”左毅表示,基地內場增設了醫務室、母嬰室,添置了行李車、輪椅、降壓藥品等,配備應急警力、醫務人員,開通就診綠色通道協助高危人員及時就醫,還提供一對一幫扶服務。

  記者在省專班交通轉運組工作日誌上發現,春運期間,接到3位入境前往徐州的特殊旅客,其中兩位高齡老人患有糖尿病、心臟病等嚴重基礎疾病,一位年輕人腿腳不便。陳鍇介紹,經過專班醫護組、交通轉運組會商,認為“按照三人目前的健康情況,長途轉運存在極大風險”,大巴轉運需8-9小時,加上專班車輛救治條件有限,萬一老人途中發病,很難有效施救。最後,省轉運專班與徐州專班協商,啟動市級轉運應急預案,連夜從徐州調派救護車,配備醫生隨車陪護,確保這3位旅客轉運安全,在切實降低轉運風險的同時也體現了人文關懷。

  “轉運期間未發生一起道路運輸導致的疫情傳播、擴散事件,司機師傅們為此付出了很多,一些旅客特意給轉運組寫信感謝他們。”陳鍇表示,大家將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慎終如始完成轉運任務,繼續為全省守牢疫情防控“東大門”。(記者 梅劍飛 朱璇)

2022
01-28

  春節將至,江蘇城鄉居保待遇領取人員迎來好消息。省人社廳1月26日發布消息,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73元提高到187元,較上年增長8%。這是我省連續第11年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新標準從今年1月1日開始執行,惠及全省近1100萬城鄉居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要求各地积極籌措資金,於3月31日前把政策落實到位。

  省委、省政府連續3年把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列入民生實事項目,並作為對各設區市高質量發展考核的內容。2022年,各級財政將投入245億元用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發放;有條件的地區,可以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水平和財政支付能力,適當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記者 黃紅芳)

2022
01-27

  我省多地推出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迎新年

  看美景品美食,“水韻江蘇”年味濃

  1月25日上午,在南京市溧水區洪藍街道青鋒村,秦淮源頭過大年系列活動“龍騰盛世暨鄉村年貨大市場”啟動。被譽為“江南第一板龍”的何林坊雙龍熱鬧舞動,喜迎新春。

  為迎接新春佳節,江蘇多地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美景美食與民俗文化交相輝映,精彩紛呈,讓“水韻江蘇”的年味愈加濃厚。

  好風景中迎新年,在旅遊中探尋年味

  春節期間,揚州的瘦西湖、華僑城夢幻之城、大明寺、個園、何園、茱萸灣、宋夾城、唐子城(唐城、漢陵苑)八大景區,及瘦西湖旅投集團和全域旅遊公司將攜手開展“虎年迎新春――百元玩半月,全家過大年”系列活動。揚州市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副書記劉馬根介紹,1月31日至2月15日,八景區攜手推出優惠遊園套票,售價200元/套,套票有效期內可供兩名成人最多攜帶1名18歲以下未成年人入園遊玩。

  “在‘就地過年’倡議下,春節旅遊的形式和內涵發生變化,本地游、周邊游成為恢復最為迅速的旅遊市場,傳統的異地旅遊正在向本地化深度體驗轉變。”揚州旅遊營銷中心董事長肖潔表示,遊客更加關注“安全”“年味”“品質”等內容,“我們將按照限載、預約、錯峰的要求營造安全環境,創新滿足消費者體驗式、沉浸式、交互式和場景化的多樣消費需求。”

  在江蘇,數量眾多的旅遊景區不僅成為居民遊客旅遊的重要目的地,還是承載與散發“年味”的重要集聚點。就觀景而言,2022中國無錫長三角梅花文化旅遊節於1月18日啟幕,延續至3月13日,將橫跨春節和元宵節兩個傳統節日。活動以梅園景區為主,設置特色園藝景觀、特色演藝活動及美食文創市集。壬寅年的大年初一,迎賓、醉獅、梅花樁等傳統技藝將會一一在梅園展現,帶給遊客喜慶和歡樂。遊客可穿着漢服遊園,逛非遺糖畫、非遺鋁編、非遺兔子花燈等攤位,還可品嘗獨屬於梅園的文創雪糕和文創奶茶。

  互動體驗方面,我省多地景區也將開展多樣活動。鹽城市大豐區荷蘭花海景區的“新春國潮・趣花海”活動已開啟,跨界國潮電音、明星脫口秀、潮玩花吃薈萃、國潮萌虎趣拍等活動陸續推出,讓“年味”更潮。常州中華恐龍園景區將於2月5日、6日開展“恐龍探險家之虎躍龍游尋年味”冬令營,參与遊客可在2天1夜中沉浸式體驗史前自然環境探險,同時參与舞龍燈、畫老虎、寫福字、做糖葫蘆等年味手作。崑山為遊客推薦“崑曲文化游”“民俗風情游”“健康親子游”“書香藝術游”“雲遊崑山”五條微旅遊線路。

  精彩演出集中上演,文化展覽韻味十足

  在文化與旅遊愈加融合的背景下,年味中的“文化味”也越來越足。春節前後,蘇州吳江區文學藝術家聯合會、東太湖度假區文體旅遊局推出“虎躍新城 文藝獻瑞”主題系列活動,讓過年更具“文藝范兒”。“虎虎生威”雕刻藝術作品展1月25日至2月7日在研山美術館展出;“千燈萬福・謎上元宵”活動將於2月14日在南厙老街、白相里綠水人家開幕,《江南美跡――過雲樓藝術館藏晚清吳門名家書畫精品展》將集中展出清末、民國時期近20位書畫家的80餘件精品書畫。

  位於如皋的華夏電影展示館被稱為中國第一家膠片電影博物館,春節期間將推出“溫暖春節 光影相伴”特別策劃,包括集贊領虎年紀念福袋、正月門票半價、賀新年民俗親子DIY,還將於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期間播放《心靈奇旅》《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優秀經典兒童影片,以及免費展映體育電影,帶動更多人了解和參与冰雪運動。“這裏收集並展示電影放映機、電影膠片、電影海報、電影劇本劇照等藏品20多萬件。館內還設置遊客中心、藏品展示、電影科普、互動體現、電影廳、休閑小站等多個功能區,如今展館已成為獨具特色的電影文化主題場館,也成為如皋一張嶄新的名片。”館長郭靖介紹。

  “幸福淮安 文旅惠民”2022年惠民演出日前正式啟動,由淮安市淮劇團排演的大型傳統淮劇《李三娘》、江蘇省淮海劇團排演的淮海戲《三拜堂》等地方戲曲在淮安人民大會堂陸續上演,還將推出由江蘇省長榮京劇院排演的麒派經典劇目《蕭何月下追韓信》。1月25日晚至2月28日,徐州在全市開展“快哉徐州”2022漢風中國年系列文旅活動,包括漢風市集、年貨大集、民俗展演、藝術展覽、迎新祈福、繽紛燈會、冰雪潮玩兒等好吃、好玩、好看的36項線上線下文旅活動,既有國潮漢風、詩情畫意的文化之約,也有動感活力、時尚潮流的歡樂體驗。

  回到鄉村親近自然,在民俗中返璞歸真

  濃濃年味不僅來自美景與年俗,更來自舌尖美食。鎮江句容千華古村推出4種年夜飯大禮包,花山八寶飯、醋香金寸骨等特色美食被收納其中;宿遷三台山森林公園推出三種吉祥團圓宴,還推出半成品菜供附近居民預訂。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龍尚村村口的壹畝方塘・山谷溫泉度假民宿,四面環山,佔地近百畝。“今年年夜飯主打方塘羊肉、紅燒土雞和魚頭等,各有特色。就拿羊肉來說,精選丁所山羊羔,細嫩無膻味,羊皮軟、羊骨香、羊肉鮮。”民宿工作人員介紹。

  無論是舞龍舞獅,還是年貨大集,親近自然的鄉村往往年味更濃。常熟白茆山歌館將組織山歌會;灌南縣將於2月1日至5日舉辦西遊燈謎文化節;泰州金雞坨生態農莊將邀請長城鐵花上演非遺打鐵花的視覺盛宴;宿遷龍王廟行宮將在古戲樓表演地方戲曲柳琴戲《梁祝》選段《十八相送》等,讓遊客更好地了解和體驗當地的民俗文化。

  記者從省文旅廳了解到,春節前後,圍繞“水韻江蘇・鄉村過大年”主題,全省各地將推出80餘項文旅消費特色活動,營造更地道的“蘇式”年味。省文旅廳產業發展處處長陳勁松介紹,該主題活動是“水韻江蘇・有你會更美”文旅消費推廣第二季十大重點活動之一,以鄉村旅遊重點鎮(鄉)、村為陣地,將鄉村旅遊與紅火過年的習俗相結合,意在挖掘鄉村文化,展現鄉村美好生活,同時更好滿足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人們的省內近程游需求,推動文旅消費提質擴容。(記者 顏 穎)

2022
01-25

  “持續鞏固拓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全面提升農業生產能力和綜合競爭力,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农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勾勒了清晰路線圖。新時代魚米之鄉如何變成可知可感的現實?

  加強農業核心技術攻關,持續穩定糧食生產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進一步加強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积極開展種業振興行動。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種質資源與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趙涵認為,種業振興要依靠龍頭企業,但是目前江蘇的種業企業規模和影響力與江蘇作為經濟強省、大省的地位不相稱。“大多數種業企業不願自己投資進行農作物育種研發。從育種人員手裡購買,或以合作共享、聯盟等方式獲得農作物新品種使用權,直接導致江蘇種業企業育種研發能力不強,很難擁有自己的核心產品。”趙涵建議,選取一兩家基礎好、底子強的骨幹種業企業,通過政策和社會資本的扶持,實施“小升高”行動,全面增強企業育種創新能力和市場營銷,做大做強江蘇種業。

  種業的發展必須依靠人才,而目前種業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種業企業缺乏人才,這一現狀易導致科研與生產脫節,企業只能開展低水平的種業工作。趙涵表示,應鼓勵種業科技資源和人才向種業企業有序流動,通過技術入股、成果參股和高薪等方式吸引人才,使種業科技資源和人才能有效地流動,實現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共同發展。

  持續穩定糧食生產,要防止耕地“非糧化”。省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黨委書記唐洪武建議,健全耕地用途分類分級管制規則,糧食生產功能區必須全部用於糧食生產,重點保障穀類作物的種植面積,不得擅自調整糧食生產功能區,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於發展糧食生產,保障穀類、豆類、薯類的種植面積。要完善種糧補貼政策,提高種糧积極性,完善稻麥最低收購價政策,支持家庭農場、农民合作社適度發展糧食規模經營,大力推進代耕代種、統防統治、土地託管等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提高種糧規模效益。

  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作為來自基層一線的農業產業經營主體,省政協委員、江蘇洋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唐紅新更加關注如何匯聚更多資源要素,拓展鄉村產業增值增效空間,讓农民有活干、有錢賺。

  在唐紅新看來,鄉村產業不僅要滿足食品供給功能,還要發揮文化傳承、休閑體驗、生態涵養、就業蓄水池等功能,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對接科工貿,通過加大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做長做粗產業鏈條,提升產業附加值。“希望進一步提升鄉村人才待遇,讓更多管理型、科技型人員迴流,打造一支留得住的鄉村人才隊伍。”

  如何構建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省政協委員、省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主任陶長生說,要圍繞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提升優化農村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圍繞鄉村全面振興健全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重點實施縣域商貿流通網絡建設、農產品上行、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網上供銷合作社”提升、綠色農資集采統配、農業社會化服務惠農、農業廢棄物回收、基層網點賦能、供銷合作社品牌創建和人才培養等“十項工程”,不斷提升為農服務能力和水平。

  “農村商業目前的重點是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省政協委員、蘇果超市總經理陳兵說,一方面,將以“訂單農業”模式推進農產品基地建設,深化“農超對接”,擴大源頭採購,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和標準化生產,同時,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建設,進一步挖掘和提升優質農產品的價值,嘗試建設中央廚房,實現集約化、標準化生產。另一方面,針對農村商業網點少、規模小、分佈散等短板,將啟動新一輪網點下鄉工作,通過“增加連鎖網點數量、提供線上下單集中配送、開展品質下鄉行”等形式,將流通網絡延伸到更廣袤的農村鄉鎮,發揮渠道優勢帶動消費升級。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讓農村成為人人嚮往的地方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我們要格外關注農村的土地資源配置,形成科學合理的布局,既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也促進耕地保護,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省政協委員、太倉市富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超說。

  早在2014年,江蘇便率先提出土地綜合整治理念,謀篇布局土地綜合整治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然而,在大環境持續向好的背景下,仍有少部分地區存在重開發輕保護、重項目輕生態等粗放型發展問題。陳超認為,在廣大農村地區更需關注土地資源的利用,按照村莊建設類型和產業發展方向確定村莊的主體功能,進而對空間進行統籌安排。“要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讓老百姓共享土地綜合整治的豐碩成果,切切實實地推進鄉村振興。”陳超說。

  “對於農村,鄉村振興必須要有長遠的生產、生活、住房規劃,符合本村實際且具有可行性。”省人大代表、泗陽縣百春錦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相民說,鄉村建設首先要改善农民居住條件,讓农民住上舒適的房子,做到水電路通達,衛生設施健全,污水處理到位,具有良好的生態環境。“自然環境是農村最大的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農村自然資本加快增值,實現村民富、生態美的統一,讓農村成為人人嚮往的地方。”

  近年來,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持續做優休閑旅遊農業,村裡環境美了,農產品銷售暢了,百姓腰包也鼓起來了。作為山聯村“掌門人”,省人大代表、無錫市錫山區東港鎮山聯村黨總支書記朱虹長期關注鄉村發展和农民致富。朱虹認為,推進共同富裕,不光要提高經濟收入,更關鍵的是要精神富有和環境友好。她建議,提高全民收入配比、實現優質公共服務共享和打造生態美麗宜居環境,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和生活品質差距。要通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產業化,盤活農村資產、增加农民收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农民生活質量和共享水平提升。(記者 吳 瓊)

2022
01-22

  履職盡責善擔當 踔厲奮發向未來

  省政協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宏偉目標催人奮進,扛起使命砥礪前行。1月20日下午,出席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委員舉行小組會議,認真討論代省長許昆林在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及其他有關報告。委員們談感想、話發展、謀良策,在熱烈討論中廣泛凝聚共識、匯聚奮進力量。

  委員們認為,政府工作報告總結去年成績實事求是,分析當前形勢深刻到位,部署今後工作思路清晰,是一份指引發展方向、飽含民生期許的好報告。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大台階、科技和產業創新步伐明顯加快、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改革開放全面深化、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取得不凡成就,讓委員們倍感振奮、備受鼓舞。委員們認為,面對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的嚴峻形勢,江蘇過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歸根結底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是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上下�哿ν�心、奮力拚搏、狠抓落實的結果。

  委員們贊同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和十個方面重點工作,認為政府工作報告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科學研判形勢、充分發揮優勢,以現代化的理念、標準、思路部署推進各項工作。謀划推進的工作管當下、管長遠,聚焦“六個顯著提升”“九項重點工作”,注重系統性謀划、規律性把握和整體性推進,以精準有效的舉措、踔厲奮發的精神,匯聚強大合力,切實扛起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以實幹擔當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奮進新征程、奮鬥新時代。使命在肩,初心如磐,惟有埋頭苦幹、勇毅前行。委員們一致表示,要着眼“兩個大局”、胸懷“國之大者”,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進一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新一年的工作部署、發展任務上來,立足本職建功業、履職盡責勇擔當、服務群眾辦實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發揮好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 方思偉)

2022
01-21

  記者從1月18號召開的全省國資國企年度工作會議上獲悉,2021年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營收首次邁上萬億元台階,列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改革任務已完成89%。

  面對疫情反覆和複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全省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創下歷史最好水平。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561.6億元,同比增長18.6%,兩年平均增長8.5%。其中,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888億元,同比增長22.2%,兩年平均增長9.6%。江蘇交控、農墾集團經濟效益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同行業最前列。港口集團、環保集團、鹽業集團等6戶企業2021年實現利潤增長同比超過80%。

  經營效益的不斷向好得益於改革攻堅的持續推進。江蘇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精心謀划、統籌推進。省委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貫徹落實情況納入2021年重點督查督辦事項;省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每月三次調度,持續打造“一把手”抓改革工程。截至2021年末,我省列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工作台賬的138項改革任務進展順利,總體完成進度達到89%。

  在改革過程中, 現代化企業制度不斷完善,充分激發企業活力:省屬企業全年清理退出劣勢企業和低效無效投資122戶(項),各級子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行比例大幅提升至96%;徐州市屬企業二、三級子企業共完成經理層任期制與契約化簽約238戶,佔比95.6%。宿遷在全省率先啟動超額利潤分享改革試點,积極實施中長期激勵,有效激發企業活力動力……2021年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209.9億元,同比增長20.6%,省屬企業實現利潤總額首次突破500億元,達506.7億元,同比增長14.7%。

  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在保障全省能源、糧食安全上進一步彰顯擔當。面對去年長時段嚴峻的能源保供形勢,國信集團、徐礦集團不講條件、不計成本,所屬電廠發電量分別同比增長24%、20%。糧食集團新增30萬噸省級儲備糧承儲計劃。海企集團支持保障中歐班列“江蘇號”跑出“江蘇速度”,全年開行1800列,同比增長30%,回程增長60%。聯合徵信公司運營的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註冊企業達94萬戶,普惠金融覆蓋面不斷拓寬。

  省國資委主任謝正義表示,2022年,全省國資國企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優化國有資本戰略性布局,全面加強國資監管,採取有力有效措施防範化解企業債務風險,促進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郭藝 編輯/蔣婕)

2022
01-18

  從淡煙微雨、青麥孕穗,到熱氣升騰、萬物繁茂;從金風颯颯、嘉穗泛黃,到稻穀歸倉、寒梅傲放――“十四五”開局之年,江蘇經濟“開門紅”“持續進”“總體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推進綠色轉型以及平穩應對全球能源緊缺中,再次交出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

  過去一年,全省經濟在“穩”的基礎上繼續向著高質量發展“進”,主要宏觀指標處於合理區間,總體保持恢復向好,打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戰”,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穩中有進,

  三次產業擂響“開門紅”戰鼓

  過去一年,對江蘇而言,是承壓前行的一年。全省上下把牢三次產業定盤星,不斷錘鍊“金剛鑽”,交出一份份具有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的發展答卷。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去年年初,省委一號文件釋放重要信號:江蘇“三農”工作處於新的歷史方位,要舉全省之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33條硬核舉措隨即落地見效――作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去年我省通過“向技術要糧”實現糧食產量749.22億斤,單產、總產雙創歷史新高;全年CPI累計上漲1.6%,漲幅較上年回落0.9個百分點,重要農產品中豬肉價格回歸合理,淡水魚、鮮菜價格沖高回落。

  產業興旺成為鄉村發展重要發力點,展露出強勁活力――在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認定中,我省去年新增南京市浦口區聯合村等20個特色村鎮,特色產業十億元鎮新增21個,特色產業億元村新增44個。

  去年我省全社會用電量達7101.2億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量4980億千瓦時,均創歷史新高。國網江蘇電力發展部統計分析處處長高騫認為,在疫情反覆、“能耗雙控”政策等衝擊下,用電量仍實現快速增長,充分印證全省經濟在較高水平下依然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過去一年,我省瞄準“雙碳”目標,在綠色轉型中推進工業質效穩步提升,韌性強、動能足的特徵,在產業集群、產業鏈的加速集聚、躍升中充分展現。

  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成效明顯。重點集群規模佔全省規上工業比重提至六成以上,6個集群在國家先進製造業集群競賽決賽中勝出、數量全國第一;全面推進產業強鏈三年行動,實施“531”產業鏈遞進培育工程,產業鏈領軍企業加快成長,全省超百億元工業企業162家。

  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創新屢屢取得突破。江蘇支持2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完善載體建設,新建省先進複合材料技術及裝備創新中心,省級以上試點累計12家;新增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97家。

  日前,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傳來消息,去年我省規上工業增加值突破4萬億元、增長13%,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穩居全國第一,兩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7年位列全國第一。

  現代服務業持續刷新經濟發展新面貌。近日,工信部下屬研究機構賽迪顧問發布《服務業百強縣(2021)》,我省以27席位列第一,連續17年蟬聯“中國最強縣”的崑山再次獲得“單打冠軍”。

  過去一年,我省服務業新增重點項目104個,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旅遊服務成為投資熱點,蘇南、蘇中、蘇北地區優勢互補、協同推進――南京高端研發和總部經濟、蘇州信息大數據和品質化商務服務、揚州新興科技服務和康體養老、南通智慧物流、徐州現代商貿會展等領域湧現出一批層次高、質態優的產業項目,集聚程度和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

  去年1-10月,全省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5.5%,年內繼續保持20%以上的較快增長。從地區看,13個設區市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均實現同比正增長,以全年服務業增勢擂響“十四五”經濟“開門紅”的戰鼓。

  以“進”促“穩”,

  做好結構優化“加減法”

  一年來,在“穩字當頭、穩中有進”的主旋律下,全省上下繼續求索,力爭“進中求好、以進促穩”。

  重大項目是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更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源”。1月4日,2022年首個工作日,我省召開重大項目建設動員會。全省計劃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180個,比上年增加714個;年度計劃投資5720億元,比上年增加1343億元。

  在蘇州,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研發與產業化基地開工,建成后將加速推動創新鏈企業集聚發展;在揚州,華建天恆高端傳動裝備產業化項目開工,建成后將形成產出超40億元……從太湖之濱,到運河兩岸、沿海港城,在重大項目帶動下,我省科技創新持續突破,實體經濟更加穩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量不斷湧現。

  以進促穩、穩中優進,做好經濟結構調整的“加減法”――

  “從以往的‘問規模、問產值’向‘問技術、問行業地位’轉變,不片面追求投資規模和產值。”省發改委副主任王顯東說,今年重大項目重點支持強鏈補鏈和符合“專精特新”方向的產業項目,更加註重產業項目的質態提升。

  重大項目的鮮明導向,正是我省持續優化產業結構的生動縮影。過去一年,我省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高質量發展集聚強勁動能。以“集團作戰”代替“單打獨斗”,讓数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我省正鍛造出一條條韌性強、動力足、潛力大的產業鏈與供應鏈。

  低碳、清潔、高效、安全,能源結構調整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框架下畫出“以減促增”的高光曲線。目前,我省光伏裝機超過1800萬千瓦,佔全省發電裝機比例12%左右,到2025年底全省光伏發電裝機將達2600萬千瓦;截至去年末,全省所有在建海上風電項目順利實現全容量併網,我省海上風電裝機達1180萬千瓦,佔全國“半壁江山”。

  能源結構向“綠”而生,經濟發展才能“輕裝上陣”。一個個新能源重大項目的落地,一項項落後產能的淘汰,正不斷增添我省率先實現“雙碳”目標的底氣,彰顯向經濟高質量奮進發展的決心。

  內“擴”外“穩”,

  發動“主引擎”暢通雙循環

  1月10日,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啟動,我省蘇寧易購、匯通達等7大電商平台參与其中。蘇寧易購南京大區總經理卞農感慨,這樣的“消費嘉年華”在過去一年並不少見。

  消費,已成為江蘇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對我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年均貢獻率超50%,連續保持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去年1-11月,我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3.9萬億元,增長16.6%,兩年平均增長6.5%,規模居全國第二。

  擴內需,穩外需。新年伊始,江蘇外貿企業迎來RCEP“超級自貿區”帶來的紅利。1月1日,徐州工程机械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出口泰國的一台混凝土攪拌機拿下全國首份RCEP項下原產地聲明。憑藉該聲明,貨物可在進口至泰國時享受關稅優惠4.65萬元。

  RCEP實施首周,南京海關共簽發原產地證書362份,證書金額3148.68萬美元,預計貨物將享受進口國關稅優惠198.37萬元。

  過去一年,江蘇外貿始終處於“高光時刻”。去年1-11月,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4.7萬億元,增長17.3%,兩年平均增長9%,規模連續19年穩居全國第二。

  外貿新業態令人矚目――新培育認定34家省級跨境電商產業園、13家省級公共海外倉;市場採購貿易依託“市采通”平台累計出口超27億美元,服務企業超2200家。徐州市獲批國家級服務外包示範城市,蘇州工業園區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全省國家級服務貿易載體增至13個,數量全國第一。

  利用外資持續提質增效。去年1-11月,我省實際使用外資276.4億美元,增長29.7%,兩年平均增長14.9%,規模保持全國首位。

  我省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聯繫愈發緊密。暢通東亞循環,我省梳理13條重點日韓資產業鏈,認定首批7家中日韓(江蘇)產業合作示範園區,去年實際使用日韓資佔全國三成;招引龍頭企業,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達331家。

  “2022年,我省將繼續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促進消費持續增長。”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外貿轉型升級,提升外資發展能級,主動參与全球產業合作;加快自貿試驗區制度集成創新,推進開發區創新發展,提升口岸開放水平;深入推進“一帶一路”經貿合作,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質量實施RCEP協定。

  新的一年,全省上下將瞄準向好向優,以更大力度、更強氣魄的改革開放,激活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動能。(記者 付奇 王建朋 沈佳暄 丁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