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寶6娛樂

2022
10-13

  連日來,江蘇各地的重點工程穩步加速推進。廣大建設者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0月11日上午,在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北主塔施工現場,第19節鋼筋部品被塔吊吊起,穩穩落在主塔塔肢上。在建橋工人們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大傢伙正以每天接近1米的速度在“長個兒”。目前,全省在建過江通道工程已達8座,建設和投資規模均創歷史之最。

  常泰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現場指揮長李鎮說:“我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常泰長江大橋工程建設,為促進跨江融合發展、推進‘強富美高’新江蘇和交通強國建設貢獻积極的力量。”

  在滬蘇湖鐵路建設現場,架梁施工正由青浦特大橋從蘇州進入上海,平均每天有3片箱梁自蘇州吳江向上海青浦方向架設,預計10月下旬完成跨越元盪湖所有的架梁作業。截止9月30日,全省鐵路投資完成全年計劃76.8%,軌道上的江蘇加速向前。

  中鐵十四局滬蘇湖項目部架梁工區經理王成龍說:“我們想着春節前把上海段全部拉通,也是為滬蘇湖鐵路下一步施工奠定一定基礎。”

  連日來,重大項目建設好消息不斷。在宿遷,宿連航道二期暨京杭運河宿遷段綜合整治工程10月9日開工。完工后,千噸級船舶可以從宿遷中心城區直達連雲港港口。在通州灣,洋呂鐵路上跨通呂運河112米鋼桁梁順利浮托頂推到位。作為通州灣新出海口集疏運體系的關鍵工程,施工方採取多項措施,僅用1天時間,一次性將近1300噸、上百米長的梁體精準就位,有效減少施工對運河通航影響。

  宿遷市港航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宿連航道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王東英說:“宿連航道建成通航后,通過水路運輸成本將降低三分之二以上,未來將成為蘇魯皖豫物資運輸的重要黃金水道。”

  中鐵二十四局洋呂鐵路項目總工程師張殿貴說:“為早日建成通州灣鐵路運輸通道,我們大家都鉚足幹勁衝鋒在前、實幹爭先,以實際行動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陳曉風 趙凌翔 楊爾希 楊國 程芸 李明洋 俞聲揚 黃元 供片台/宿遷台 吳江台 啟東台 泰興台 如東台 編輯/張萌)

2022
10-11

  國慶假期螃蟹全省消費達300噸 ――

  一夜入秋,“蟹經濟”如何維持“高溫”?

  寒露時節,菊黃蟹肥。水網密集的江蘇,是全國面積最大的優質河蟹主產區,全省河蟹養殖總面積約400萬畝,年產值逾300億元,年產量與產值均約佔全國的50%。今年夏季持續高溫,螃蟹生長緩慢。國慶節前後,陽澄湖、高淳、興化、洪澤湖、大縱湖、長盪湖等地螃蟹集中上市。據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全省螃蟹消費量達300噸。而延遲上市的螃蟹價格、品質、銷量如何?蟹農、經銷商們怎樣應對市場變化?

  價格小幅上漲,目前母蟹更肥美

  “一箱裝8到10個,國慶節當天價格漲到500多塊錢一箱,平時賣400多塊錢一箱。”蘇州崑山巴城鎮蟹農趙曉晨說,他養了20多畝螃蟹,國慶假期前後都在忙着打包發貨,“現在的螃蟹肥多了,九雌十雄,母蟹黃很飽滿,肉很鮮甜,公蟹蟹膏起了,但還不黏嘴,要再等等。”

  記者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獲悉,今年夏季持續高溫少雨,導致陽澄湖大閘蟹出現減產。其中,湖區圍網養殖面積1.6萬畝,預計產量1500噸左右;高標準池塘改造養殖面積7.2萬畝,預計產量7900噸左右。減產導致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出水價格較去年漲幅超過20%,以湖區產4兩公蟹3兩母蟹為例,出水指導價為每對200元左右。

  在太湖現代農業示範園高標準池塘里,一隻只膏肥體壯的螃蟹被捕撈上岸。“目前已經少量開捕。受高溫天氣影響,螃蟹蛻殼遲了5到10天,大規格的還沒有成熟,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螃蟹小,軀體大的螃蟹肉還沒長足,要等到10月中旬后才會大批量上市。”園區董事長恭弘=叶 恭弘文紅說,國慶節前,太湖蟹已有小部分上市,價格與陽澄湖螃蟹基本持平,塘口價3兩母蟹、4兩公蟹100元一斤。

  南京市高淳區今年河蟹養殖面積有21.58萬畝,放養蟹苗2.28億隻。9月23日,高淳固城湖螃蟹開捕。南京良莊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龍每天都在關注市場價格走勢。“現在高淳的母蟹可以吃了,目前公蟹規格大多是3.5兩到4兩,成熟的公蟹還要再等等,預計今年螃蟹產量和去年持平。螃蟹集中上市后,價格在下跌。”張明龍說,開捕當天,固城湖螃蟹高、低價門市收購價格對比去年同期,大多有上漲。以3.5兩母蟹為例,高、低價門市9月23日收購價分別為150元一斤及90元一斤,去年同期為110元一斤及53元一斤,國慶前後價格波動,到了10月8日,高、低價門市收購價分別為120元一斤及72元一斤,去年同期為110元一斤及65元一斤。

  今年,興化河蟹養殖面積63萬畝。9月25日,興化大閘蟹開捕,雖然今年上市較晚,但是品質得到了專家的認可。經過專業機構7天共15個營養成分指標的科學檢測,數據表明,“今年的興化大閘蟹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與參照樣本相比,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鈣、磷、鎂、鐵、硒等元素非常豐富。”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王瑋說,今年興化大閘蟹的“體質”相當過硬。

  陽澄湖是標杆,其他品牌名聲漸起

  陽澄湖大閘蟹是江蘇極具號召力的地標農產品,揚名全國和海外。“蟹多長一兩,價格相差很大,沒長成熟的舍不得賣。”陽澄湖蟹農黃宗男這幾年每年大閘蟹產量五六千斤左右,都被蘇州純太農產品發展有限公司買斷,銷售幾乎沒有壓力。

  陽澄湖大閘蟹近年來也是電商平台河蟹銷售的主要品種。餓了么平台數據显示,每年9月份起大閘蟹外賣訂單量開始顯著增長,其中9、10、11月份是大閘蟹消費旺季,整體外賣量佔據全年六成以上份額,陽澄湖大閘蟹的外賣訂單份額在旺季幾乎佔比八成以上。

  “今年開捕後市場銷量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目前陽澄湖大閘蟹價格仍有小幅上漲,但市場行情會有所變動,具體要看日後市場供需走向。”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姚水生說,作為中國漁業協會授予的唯一的“中國陽澄湖大閘蟹之鄉”,崑山市巴城鎮坐擁整個陽澄湖東岸線,區域內的陽澄湖大閘蟹產業園區域總面積3.5萬畝,全年產大閘蟹約2700噸,大閘蟹養殖戶約3700戶,衍生了東陽澄湖村省級農村电子商務示範村、大閘蟹電商產業園,建立了五個具有相當規模的集交易、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綜合市場,並通過開展大閘蟹開捕節、蟹文化旅遊節等活動,每年吸引300多萬人次來巴城品蟹觀光,形成了蟹種培育、成蟹養殖、暫養儲運、包裝銷售、电子商務、餐飲旅遊全產業鏈,帶動當地农民就業3萬餘人,大閘蟹全產業鏈年總產值達40億元。

  “陽澄湖大閘蟹是全國螃蟹行業的標杆,品牌對價格的拉動大。”做了十幾年螃蟹線上線下營銷的張明龍對品牌的力量深有感觸,這幾年高淳螃蟹主要增量在品牌和電商渠道,2021年產值21億元,電商零售總量7億多元,實體店銷售3億多元,總計10億元以上,電商和實體銷售佔了一半左右。

  高淳拿下全國第一個有機螃蟹證書、創建第一個國家河蟹生態養殖技術標準等,隨着固城湖螃蟹品牌效應的提升,越來越多蟹農加入線上銷售。經營戶鄭正文也青睞電商模式,每天上午9點半和晚上7點半,幾家物流公司都會上門收件、打包、集中發貨,每天發貨量三四千斤左右,發往全國各地。為了保鮮,每一單快遞都會用冰袋、冰礦泉水、泡沫箱等為螃蟹保鮮。

  “今年國慶螃蟹交易量比去年同期略高。”張明龍說,國慶節當天,固城湖螃蟹市場交易量為30萬斤,假期到高淳吃螃蟹的大多是選擇近郊遊的本地顧客,10月8日是寒露,有吃螃蟹的傳統,交易量猛增到111萬斤。

  新渠道、新技術,賣出好價格

  持續高溫推遲上市時間,中秋節提前、失去早期促銷時段,疫情影響區域農文旅消費,變化的市場環境讓從業人員思考新的經營模式。

  張明龍認為,純養殖戶風險大,正常年景螃蟹也可能豐產不豐收,批發市場是一個市場均衡價格,議價空間少,如果螃蟹都是批發賣,同樣的產量、規格,價格差了很多,利潤低還要控製成本,搞不好還虧本。

  “今年螃蟹產量受影響,但品質不一定差,好蟹要想辦法賣出好價錢。”張明龍說,蟹農要改變營銷模式,打響螃蟹品牌,溢價就高,利用好電商等新營銷業態,面向終端客戶銷售。

  蘇州市吳中區蟹農張建東1999年就開始在太湖裡養螃蟹,圍網拆除后,他在東山鎮西大圩有80畝蟹塘,每畝螃蟹產量六七百斤。改養塘蟹4年來,他掙兩份錢,一份是螃蟹養殖,一份是經營農家樂。

  國慶節前,張建東螃蟹的塘口價格,3.5兩母蟹是160元一斤,4.5兩公蟹是130元一斤,3兩母蟹是120元一斤,4兩公蟹是110元一斤。“自己直接銷售掉,當然比賣給批發商好,可以掙差價。”張建東說,今年國慶節期間,不少蘇州本地人到他這裏吃螃蟹,店有30桌,假期都來不及燒,比單純養螃蟹掙得要多,“現在母蟹已經可以吃了,3兩的賣50塊錢一個,3.5兩的賣70塊錢一個,4兩的賣到80到90塊錢一個。”

  螃蟹價格賣上去,蟹農收益就有保證,但營銷不是每個養殖戶都能做成功的,也有人在改進養殖技術、提升螃蟹品質。

  趙曉晨是按“863”模式精養,每畝蟹苗投放量為800到1000隻,密度降低,大閘蟹個頭增加,他估計今年自家蟹塘畝產約有200斤到300斤,每畝可回捕成蟹600隻以上。

  “養螃蟹要品質好,主要要控制養殖密度。”恭弘=叶 恭弘文紅說,太湖現代農業示範園面積5000畝,水域面積3500畝。今年園區嘗試了太湖一號(羅氏沼蝦)套養螃蟹,從5月開始放蝦苗,9月捕撈,一隻蝦有2兩重,每斤賣100到120元,再加上賣螃蟹,養殖效益不錯。(記者 丁蔚文 王靜)

2022
10-10

  十年奮進,農業大省彰顯擔當;幸福蝶變,美麗鄉村展露新顏。今天的《江海奔涌 非凡十年》,來看江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的探索實踐。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江蘇既是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農業大省。就在剛剛過去的夏糧豐收季,全國增產的每十斤夏糧中,就有一斤多產自江蘇。過去十年,江蘇糧食總產連續8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近五年來更是逐年創歷史新高。不僅端牢了8500萬江蘇人自己的飯碗,而且還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积極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稱讚“這對一個東部沿海省份來說很不簡單”。不簡單的背後到底蘊藏了怎樣的豐收密碼?眼下正是水稻收穫季,我們一起去田頭看看。

  江蘇台記者 郝朦:手機聯網能幹嘛?能看視頻,能打電話。但在田裡頭,聯網的手機有了新的功能――動動手指就能啟動操控大型農機。像我這樣的新手,簡單培訓后也可以啟動聯合收割機,正常操控作業。有了智能農機,农民不下田也能種好地。一部手機只能操控一台農機?那就太小看這個“無人化”農場了。水稻收割完畢之後,我旁邊的旋耕機作業調度,我的手機也能一鍵完成。有了智能農機管理平台,農業生產耕、種、管、收全流程机械化作業,都能遠程操控,輕鬆搞定。

  揚州儀征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管理科科長張宏照說:“我們結合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側深施肥技術和植保飛防技術,可以減少農藥使用10%,可以減少肥料使用20%左右。在原有基礎上,我們要增產20%以上,每畝地可以節本增效330元左右。”

  揚州儀征市康盛穀物股份土地專業合作社生產負責人李長華說:“作為年輕人,我們肯定想把它做得更好。要做就做新農人,要做就做最先進。好的政策、好的技術支持,也讓我感覺到我的這份職業有奔頭。”

  通過加快實施高素質农民培育工程,江蘇每年培育高素質农民15萬人。隨着新農人數量不斷增加,新技術廣泛使用、新裝備層出不窮、新理念深入人心。過去十年, 江蘇不僅藏糧於地,而且藏糧於技。緊盯耕地科技品種、專業化和机械化三大關鍵,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00萬畝,耕地佔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約20個百分點;選育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00多個,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全省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机械化率達到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到70.9%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

  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村民苗詩富說:“過去我們农民種地靠天吃飯,收成時好時壞。現在用上高科技,幹活腳不沾泥,澆水、施肥都是智能化操作。我一個人就能管理2000平方米大棚。”

  鹽城市阜寧縣新溝鎮金豐源蔬菜育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姜官俊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加大種苗的科技化、智能化投入。近十年,我們基地種苗育苗增長了近10倍,利潤翻了幾番。”

  扎牢“米袋子”,拎穩“菜籃子”。這十年,江蘇积極打造綠色蔬菜、特色水產、規模畜禽等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農業生產效率穩步提升。十年來,在佔全國1.1%的國土、3.4%的耕地上,江蘇生產了佔全國 5.5%的糧食、7.6%的蔬菜、3.4%的肉類、6.9%的禽蛋和7.4%的水產品。盱眙小龍蝦、陽澄湖大閘蟹、陽山水蜜桃、丁庄葡萄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叫響全國、走向海外,成為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特色標識。

  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台灣柿子園園區助理張夢珍說:“每年,我們從六七月份水蜜桃就開始上市了。緊接着,我們的葡萄、梨,像冬天我們也有草莓。一年四季都是循環,都有水果上市。不僅我們農產品豐富了,我們同時也帶動周邊的農戶增收,每年他們也能有兩三萬的收入。”

  連雲港市東海縣賓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瀟雨說:“除了線下採摘,我們還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和微信銷售帶動了我們本地很多農土特產的銷售。許多村民都通過網絡直播變成了‘網紅’,他們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許多。”

  郝朦說:“江蘇的鄉村不僅有各式各樣的美味,而且還有數不盡的美景!我現在是泰州興化。這兩年,當地通過發展‘1號水路’,把沿線烏巾盪、千垛菜花、碧水東羅、水上森林等景點、村落串聯起來,也將不同的生態風光一一呈現。置身其中,彷彿可以感受到‘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的輕鬆和寫意。”

  一路向北,船行緩緩。時而蒲草青青、蘆葦搖曳;時而垛田菊花,香氣撲鼻。一步一景,美不勝收。待到開闊處,水鄉人家映入眼帘――一排排民宿窗明几淨,一座座便民設施盡顯水鄉特色。節假日的喧鬧讓你很難想象,幾年前的東羅村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2017年開始,當地通過“政府+社會資本+村集體”三方合作模式,改善村容村貌、發展新興產業,走出了一條以休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返鄉青年羅忠瑤就見證了家鄉十年來的完美蝶變。

  泰州興化市千垛鎮東羅村村民羅忠瑤說:“過年過節不是要回老家嘛,看一看家鄉。回來之後,發現家鄉變化特別大,自己心裏也萌生了去家鄉發展的念頭。來了之後,我們是餐飲和民宿的管理。我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變化,我自己也參与到家鄉的建設當中。我相信,未來會更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不僅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回來,還有更多的人走進來。十年來,隨着像東羅村這樣的一大批江蘇特色田園鄉村通過美景美食火爆出圈,一到周末就有萬千城市居民、外地遊客攜家帶口紛至沓來。賞花踏青、農事採摘、田園觀光、親子休閑……農家樂、鄉村游成為新時代的新時尚。在這鄉村振興新風景的背後,是這十年來,江蘇遵循“四化”同步規律,統籌推進農房改善、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重點任務。十年間,全省創建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數量從2個增加到62個;建成特色田園鄉村540個;33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依託青山綠水、鄉情鄉韻,江蘇鄉村實現了“天天有景看、月月有花賞、季季有果嘗、全年可農游”。

  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說:“農村上有句土話叫‘芝麻開花節節高。’每家每戶都比以前好得多。道路都是綠樹成蔭,早上起來空氣也比較新鮮,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常州溧陽市上興鎮余巷村黨總支書記蔣志敏說:“我們的環境變美了,從原來走不進人的丑,現在變得鳥語花香、花草滿地。我們的有志青年返鄉創業,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收入,而且很豐厚的,也能展示他的舞台。”

  江蘇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堅決扛起農業大省的責任擔當,堅決守牢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底線。十年來,江蘇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了50%以上,農業生產實現了穩產保供,更滿足了百姓日益增長的多品類、高品質需求。我們還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努力讓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顯身份界限,讓城鄉生活不再有明顯品質落差。”

  既要稻穀滿倉,也要“詩和遠方”。過去十年,江蘇咬定目標矢志奮鬥,积極推進鄉村振興,魚米之鄉展現出新的時代風貌。邁進新征程,全省上下正踔厲奮發,全面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农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李洋 桑雨生 郭奉銘 陳忠耀 供片台/泰州台 宿遷台 鎮江台 淮安台 興化台 東海台 阜寧台 泗洪台 溧陽台 編輯/張萌)

2022
10-07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下的江蘇正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不斷推進美麗江蘇建設取得新成效 。

  深秋時節,位於太湖之濱的蘇州高新區的金墅港,白鷺、野鴨等各種水鳥齊鳴飛舞。去年,金墅港啟動退圩還湖工程,通過實施生態環境構建、水生植物種植、後續配套管護,實現水生植物穩步恢復。

  蘇州高新區生態環境局副局長趙鵬說:“我們积極推動這個區域的活水暢流工程,提升水動力,探索在太湖金墅港水源地建設水下森林,恢復太湖的水生態。”

  水韻江蘇,河湖密布。泰州興化市地處里下河腹地,大小河道近13000條,列入省保護目錄的湖泊湖盪20個,水域面積佔全市總面積的四分之一。為加強管理,守護一池碧波,興化市創新設立“民間河(湖)長”“義務監督員”等制度,壓實1669名三級河(湖)長、293名網格長巡河護河責任。

  興化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馮建祥說:“我們將始終保持唯實唯勤的工作狀態,扛起責任,勇挑大梁,按下快捷鍵形成加速度,為全市生態文明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十一長假,泛舟徐州潘安湖上,碧波蕩漾,水天一色。很難想像,這個“湖闊景美、綠樹成蔭、遊人如織”的國家濕地公園,曾經是徐州地區面積最大的採煤塌陷區,經過生態修復綜合治理,景區水域面積達到9.21平方公里,成為國家4A級景區。

  遊客張芳帶着全家人來玩: “我是聽朋友介紹到這裏來玩的,休閑時間帶着家人到這裏來遊玩。下了船我們第一站來到鳥島,感覺這個鳥島環境還可以,值得向朋友親戚推薦。”

  記者了解到,截至2021年底,徐州已累計治理採煤塌陷地26.64萬畝,治理率為62.9%。

  在徐州轉型發展中,一方面撫平”生態傷疤”,另一方面,在產業發展中,加快鋼鐵、焦化、水泥、熱電四大傳統支柱產業轉型升級,對115家重點工業企業實施集中布局、減量化發展和綠色改造。2021年,徐州市PM2.5濃度、空氣優良率改善幅度均居全省首位。

  徐州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唐光普說:“加大服務重點產業項目建設力度,助力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更高標準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化‘無廢城市’建設,實現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查多 編輯/李時)

2022
10-02

  國慶假期江蘇天氣:37℃暑熱卷土重來,冷空氣帶來“跳水”降溫

  雖然最近天氣涼爽宜人,但是從明天開始,30攝氏度以上的天氣 就要返場。到國慶假期前期,江蘇可能還要迎來破同期歷史紀錄的高溫。而隨後趕來的冷空氣,又會讓江蘇從“夏季”重新回到秋季。

  【暑熱卷土重來:最高溫或達37℃ 破歷史紀錄】

  9月底10月初,副熱帶高壓迎來一次極端的增強北抬,重新控制我國南方,受其影響,國慶假期前半段,我國中東部地區會出現同期少見的大規模高溫,炎熱堪比三伏天。就拿南京來說,雖然8月23日以後就沒有出現高溫了,但是10月2日和3日將重新迎來高溫日。

  江蘇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蔣義芳預計,10月2日到3日,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能達到35℃,特別是10月3日這一天,像南京等局部地區可能要達到37℃,這個氣溫跟歷史同期相比,處於歷史的極值。以前歷史的極值是在去年的時候,國慶假期蘇南地區出現了35℃的高溫天氣。

  【冷空氣帶來大降溫 一夜“跳水”14℃到18℃】

  10月3日夜裡到4日,有一股強冷空氣自北向南影響江蘇,冷熱交匯,會帶來明顯的雷陣雨天氣過程,雨量中等,局部大雨,局地還有8級左右的雷暴大風。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也將“斷崖式”下降,最高氣溫驟降到20攝氏度以下,一夜之間重回秋天。

  蔣義芳分析,10月4日跟3日相比,24小時的最大氣溫降幅可能達到14℃到18℃,而且從10月5日到7日,由於全省雲系比較多,沿江蘇南部分地區還會有一些小雨,氣溫仍然比較低,最高氣溫基本上是在18℃左右。

  氣象部門提醒,10月4日到5日全省的大風、降溫及強對流天氣將對交通運輸、戶外活動、旅遊出行、秋收秋種等造成不利影響,需提前做好準備。

  長假期間氣溫起伏較大,一股強冷空氣今天(9月30日)已從我國西北地區發貨,這個十一假期全國氣溫都將迎來急劇變化,有出行計劃的小夥伴們,建議短袖、外套都帶上,及時關注氣溫變化情況,以防感冒。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李璇 劉啟鴻 江蘇氣象 編輯/胡超)

2022
09-30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上江蘇展區精彩亮相――

  “強富美高”,十年畫卷如此多嬌

  9月27日,“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江蘇展區精彩亮相。

  十年來,江蘇人民以大地作紙、以奮鬥作筆,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宏偉藍圖從“大寫意”一筆一筆繪製成“工筆畫”。本次盛裝亮相的江蘇展區,將這幅精彩畫卷徐徐展開,生動呈現了十年來江蘇按照總書記擘畫的宏偉藍圖,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推動各項事業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五大板塊,記錄江蘇發展閃亮足跡

  本次“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共設置序廳、中央綜合展區、地方展區、展望展區、室外展區和互動展區6個展區。其中,江蘇展區位於12號館,緊鄰上海和浙江展區,共分為五個板塊:“經濟強”成就顯著、“百姓富”成果豐碩、“環境美”成色更足、“社會文明程度高”成效彰顯以及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的成效。

  步入江蘇展區,碧波水韻映入眼帘,伴隨着月亮門、太湖石等江蘇特色元素的點綴,“蘇派風格”十分鮮明。183平方米的展區空間中,精心布置了55幅照片、17件視頻、26個實物、21個模型等展品。現場,一件件實物模型、一段段生動視頻、一幅幅圖片圖表,以及豐富多彩的互動展項,讓“強富美高”新江蘇變得更加可知、可感。

  時間見證非凡。在展區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一個個閃亮足跡,歷歷在目――

  “經濟強”成就顯著。忙碌的南京紫金山實驗室,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培育的體現。國內最大直徑盾構機“聚力一號”氣勢壯觀,折射出經濟發展“家底”的深厚實力。江蘇自主研製的高端DSP芯片,體現出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取得新突破。豐收的泗洪縣龍集鎮高標準農田,是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加快的見證。揚子巴斯夫公司,是江蘇引進外資、對外貿易量質雙升的縮影。一幅幅畫面,訴說著“經濟強”正在江蘇這片熱土上呈現鼓舞人心的現實模樣。

  一幅电子屏幕前,徐工集團自主研發的“漢雲”互聯網平台吸引了人們目光。大屏幕上,不停閃耀的数字,讓觀眾看到全世界使用“徐工製造”的實時情況。旁邊的一幅球形屏幕上,亨通集團製造的海底光纜,正在伸向全球各大洋。

  為了讓觀眾更加直觀地感受發展成果,本次展覽中還使用了大量實物展品以及工藝精緻、造型逼真的模型。“經濟強”板塊中,觀眾可以看到PVDF中空纖維超濾膜、SYT45高強高模碳纖維、大尺寸氮化鎵材料、高端数字信號處理DSP芯片、5G毫米波芯片,還能看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徐工集團生產的起重機等大型机械、海上浮式生產儲卸油平台“希望6號”等模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潜水器和“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潜水器模型也出現在現場,它們見證着中國載人深潛不斷刷新的新坐標,展現出中國深潛事業中的江蘇作為和貢獻。

  錦繡畫卷,鋪展江蘇人民幸福生活

  五彩繽紛的香包,組成了一個“富”字造型。展區里,這項別具一格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這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徐州香包,同樣也是“百姓富”的生動見證。江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富民產業大發展,讓小香包變成“金荷包”,呈現“新時代魚米之鄉”嶄新風貌。

  以人民為中心,“百姓富”成果豐碩。在這個單元,鎮江金山村农民年終按股分紅、無錫返鄉創業青年展示領到家庭農場營業執照、南京江寧黃龍峴村民房煥然一新……一幅幅精彩圖片,定格了江蘇人奔走在致富路上的幸福生活。

  一座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衛生院的小模型, 更是形象地折射出民生髮展大變遷。過去,全鎮村民大病小病都指望着這座小小的“島上衛生院”,如今在這裏可以實現“小病不出島,大病有依靠”。

  “環境美”成色更足。良好生態環境是新江蘇的鮮明標識,“環境美”板塊中,東台市“風光漁”新能源基地、太湖黿頭渚、鹽城市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徐州市潘安湖濕地公園,一幅幅賞心悅目的美景,是美麗江蘇建設紮實推進的體現。江蘇大地上,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錦繡畫卷正徐徐展開。

  “社會文明程度高”成效彰顯。如水滴般的江蘇大劇院璀璨迷人,江蘇書展上讀者沉浸在書香之中,青年學子在南通博物苑参觀張謇事迹展……一件件展品,充分展現出江蘇文化強省建設的勃勃生機,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先行區建設邁出新步伐。

  一組造型別緻的博古架,架上精心陳列着紫砂、蘇綉、宋錦等工藝品,這些既是江蘇手工藝高超技藝的體現,又展示了江蘇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時代成果。同時,架上陳列的《中國運河志》《江蘇文庫》《江南大運河歷史圖譜》等文集,讓書香江蘇的悠長文脈形象呈現。

  奮鬥作答,彰顯江蘇上下擔當底色

  非凡十年,飽含奮鬥之力。江蘇湧現出“人民楷模”王繼才等一大批先進典型人物。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的成效”單元中,幾位大家所熟悉的典型人物也“來”到現場。

  一座開山島的模型,形象地將這座海中小島“搬”到了展廳。模型背後展牆上,是“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王繼才生前和妻子王仕花在開山島上升起五星紅旗的照片,他們神情堅定,彰顯着“守島就是守國”的家國情懷。

  展牆上的圖片中,“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全國優秀共產黨員趙亞夫,站在金黃色稻田中,手捧沉甸甸的稻穗,露出了笑容。紮根茅山老區,他始終“做給农民看、帶着农民干、幫助农民銷、實現农民富”,把成績寫在大地上,鼓舞帶領更多江蘇兒女奮鬥在鄉村振興的路上。

  環顧整個展區,兩個精心設計的“重頭戲”,為觀眾帶來江蘇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的生動實踐。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保護力度加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紮實推進,南水北調東線穩定呈現“一江清水向北流”……一塊“L”型屏幕上,以立體視頻方式呈現了江蘇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作為。

  大運河千年文脈流淌不息。在江蘇,流動的運河文化熠熠生輝。近年來,江蘇加快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在全國率先出台省級《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啟動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現場一面透明屏上,形象地显示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成效。屏幕下方,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模型惟妙惟肖、構造精巧,讓這處文化新地標,從江蘇“飛”到了北京。《中國大運河史詩圖卷》也來到了現場,該畫作原作長135米,創作團隊由大運河沿線8省(市)15位書畫篆刻家組成。現場,通過电子屏幕,觀眾可以“展卷覽圖”,盡情飽覽大運河縱橫古今的風采。(記者 顧星欣)

2022
09-28

  進入金秋時節,距離江蘇各地水稻大面積收穫還有20多天,全省各地毫不放鬆抓好秋管秋收秋種,全力奪取秋糧和全年糧食豐收。

  部分早稻成熟收割 抵禦今夏高溫影響喜豐收

  在揚州市儀征地區,秈稻已經成熟,隨着收割機的隆隆聲,一簇簇金黃色的稻穗被卷進機艙。這裡是陳集鎮楊庄村村民王永福種植的十畝良田,今年的秈稻產量已經超過了他的預期。今年夏季,儀征丘陵山區遭遇旱情,楊庄村的水庫都見了底,幸虧村裡水利站及時調來了長江水進行灌溉,如今看着沉甸甸的稻穗,王永福的眼裡充滿喜悅。

  王永福告訴記者,這是他們今天收割的最後一塊田了,收成、產量還是可以的,單穗的粒數同比去年還要稍微高一點。“辛苦是值得的,產量上去了,心情高興。”王永福喜上眉梢。

  江蘇省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 助力秋糧奪取豐產豐收

  在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錫祥村新型合作農場,水稻進入了最後的灌漿結實期。海門區作栽站副站長沈華介紹,“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網、溝相通、路相連、渠通暢”的高標準農田為糧食生產奠定了重要基礎,目前水稻顆粒飽滿、長勢喜人,有望再奪豐產豐收。

  根據沈華介紹,從他今年的田間觀察和區鎮上報的預計產量來看,今年海門區的水稻產量預計在600千克左右,比去年要持平略增。其中,優質高產的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品種的應用率越來越高。更加值得欣喜的是,糧食的種植方式從原來的一家一戶分散種植逐漸向規模化、集約化、机械化方向轉變,更有利於糧食產量的進一步提高。

  数字化農業為糧食種植提質增效 農戶省時省力笑開顏

  在淮安市漣水縣常盈橋稻麥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稻田裡,数字化農業基地的改造建設,完成了從農情監測到設備控制的全流程終端管理。種糧大戶喬林中正通過手機智慧農業APP系統,查看水稻田裡的土壤濕度以及病蟲害發生情況,根據田間蟲量發生情況,在利用植保無人機進行精準防治。喬林中告訴記者,現在通過手機就可以和田裡的遠程監控系統連接,讓田間管理變得既精準又輕鬆。

  喬林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用了数字化系統,農戶們根據監測數據,有針對性地施肥打葯,節省人力物力,每畝地成本可以下降100塊錢左右,收入可以增加200多塊錢。

  據悉,為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漣水縣在南集鎮建設現代農業產業示範園,園區推廣数字化農業基地改造,從田塊数字化、大田環境監測等方面進行信息化提升,以標準化、數據化為抓手,完成園區內67個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的主體信息採集,農事操作記錄收集,實現稻麥從種到收全程数字化管控,加快促進優質產業提質增效。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昕 揚州台 海門台 漣水台 編輯/趙夢琰)

2022
09-28

  中新網南京9月26日電(記者 楊顏慈)記者26日從江蘇省公安廳獲悉,為期百日的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已圓滿收官。數據显示,江蘇省社會治安大局持續平穩,尋釁滋事、故意傷害警情同比分別下降46.3%、55.9%。此外,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交通事故起數等均呈現不同程度下降。

  通報显示,為期百日的夏季治安打擊整治行動開展以來,江蘇公安機關以“省級主責、市縣主戰、派出所主防”實戰體係為支撐,各板塊、各警種、各條線一體發力,重拳打擊突出違法犯罪,大力整治社會治安問題,攻堅化解各類安全隱患。

  一組數據展現了江蘇省“百日行動”戰果:該省破獲各類刑事案件同比上升26.6%,尋釁滋事、故意傷害警情同比分別下降46.3%、55.9%,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數、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14.8%、7.9%,破案數、抓獲犯罪嫌疑人數同比分別上升41.3%、52.9%,交通事故起數同比下降6.21%。

  針對“黑拐槍”“盜搶騙”“黃賭毒”“食葯環”和帶有夏季治安特點的高發違法犯罪發起凌厲攻勢,江蘇公安機關全力快破案、快追逃、快挽損,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通過建立黃賭案件跟蹤盯辦機制,該省打掉涉賭團伙161個,打掉涉黃團伙98個;破獲毒品犯罪案件78起,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員346名,破獲毒品犯罪案件、抓獲涉毒犯罪嫌疑人環比分別上升30%、66.35%。

  此外,通過主偵公安部3波次集群戰役案件15起,江蘇組織開展“殲擊22”“獵狐”“雲端”以及打擊整治養老詐騙等專項行動,深入推進“崑崙2022”專項行動,破獲“食葯環知森”領域案件736起。

  通過加強巡防守護,江蘇警方不斷築牢給群眾看得見的平安,給人間“煙火氣”裝上“安全閥”。

  “百日行動”開展以來,一個疊加式、全時空、立體化的嚴防嚴控格局加速形成。江蘇公安機關最大限度將警力擺上街頭路面,依託8994個街面警務站和巡防卡點,緊盯2360處夜市、燒烤店、商業街區等重點部位,全面推行後半夜巡防、節假日警務,全力織密巡控網。

  目前江蘇省公安機關共組織7輪次社會面治安清查行動、1.3萬次臨查臨檢,抓獲各類違法人員1萬餘名,切實巡出聲勢、查出隱患、宣出安全、防出平安。(完)

2022
09-11

  多年來,江蘇省盱眙縣天泉湖鎮凡崗村在平安天泉湖的建設中,堅持關口前移、下先手棋,呈現出黨風正、村風純、民心順的喜人景象。已連任15年村黨總支書記海克忠感慨地告訴記者,凡崗村的和諧得益於村“兩委”用“以和為貴”“以善為本”的優秀傳統引領廣大村民。

  追溯凡崗村在清朝光緒年間就制定了村民禁約,經若干次修訂,逐步演變成如今人人、家家共同遵守的村規民約。在村黨群服務中心、星空講習班的牆上,“勤勞善良、重教崇文、敦親睦鄰、寬厚不嚴”16字懸挂在宣傳欄的上方,還配上彩繪、漫畫,吸引村民駐足觀賞。

  凡崗村在繼承傳統村規民約的基礎上,又結合時代要求和本村實際,积極探索新的基層治理方式方法,通過星級文明戶評選、家規家訓、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向善、向上、向美,紮實用好便民服務網格、黨員中心戶、志願服務隊等村裡資源,用基層治理機制全面盤活群防群治工作,推動村民治理和諧友愛、健康發展。

  和諧還得益於村黨總支一班人的為民、助民、親民。十餘年來,凡崗村一直注重及時收集社情民意,做到收集一件辦理一件。“有民事糾紛,找村調解會”成了凡崗村群眾的共識。村有專職調解員,“五老”調解工作室,小事不出組、小矛盾不出村,形成了“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明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氛圍。

  逢年過節,村裡病災戶、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家中總會有村“兩委”的同志的身影,問寒問暖、米面油、副食品……村民曹翠寶二級殘,老伴慢性病,村裡安排他老伴公益性崗位做保潔員,月收入700元,加上殘疾人國家補貼800多元,基本生活無憂。發展村集體經濟是為更好地為民辦實事,村集體有收入才有錢辦事、有力量辦事。五年多來,凡崗村光伏太陽能發電、標準化廠房出租、宅基地有償退出溢出土地等給村集體每年帶來近百萬元的收入。2019年至今,凡崗村新建了50餘公里的環村水泥路,農田、組與組、戶與戶相通相連。

  尊重和擴大群眾話語權是凡崗村和諧的又一密碼。多年來,樊崗村在新農村建設規劃、農房改善、公益事業方面,始終堅持尊重和擴大群眾的話語權,注重發展村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體作用。凡是村級重大事項的決策,都廣泛請群眾參与,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議事會,讓群眾說了算,群眾全程管。辦得好壞讓群眾評判,從而暢通了民情表達渠道。

  在傳統文化與法治文化的融合浸潤下,凡崗村理“禮治法治”效果顯著。十幾年來凡崗村從沒有發生過刑事案件,“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我們村裡的社會治安非常好,我的小孩子在鎮小學讀二年級,從來都不用送和接,安全方面很放心。”村民張曉林說。

  在和諧的氛圍下,一代又一代的凡崗人創造了一個民風淳樸、秩序井然、鄰里相助和諧的“善地”。

  凡崗村只是盱眙縣深化鄉村自治、打造平安家園的一個生動縮影。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盱眙縣正以黨建為引領,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為抓手,不斷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一個個共治共享的美麗鄉村。(通訊員 丁德昶 陳方園 姚師慧)

2022
09-11

  9月8日,2022全球服務貿易大會暨首屆國際数字貿易峰會在南京開幕。峰會上,國家商務部權威發布了《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指數報告2022》,許多服務貿易領域的新成果紛紛亮相。

  【数字服貿“惠”全球 新消費新業態正在改變你我生活】

  這是南京一家数字科技公司開發的表情捕捉系統,這套系統可以按照面部肌肉走向來精準捕捉到實時的運動細節,一顰一笑都可展現在屏幕里的虛擬人物上。

  江蘇原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袁晶晶說:“之前楊洋參演的全職高手,現在網上正在熱播的凡人的網劇,都有用到我們這套。基於深度學習自主研發的一個面部捕捉實時系統,前期提取到演員的視頻數據採集量越多,訓練的次數越多,得到的視頻模型更加精確準確。”

  展會上,数字文化領域湧現出的新消費、新業態讓人眼前一亮。在5G網絡低延時、高速率、大容量的助力之下,擴展現實技術”XR”也實現了全面革新。相比於VR所帶來的娛樂體驗,XR更重要的價值是為醫療、教育、製造企業提供強大支持。

  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鈺說:“目前我們在這邊展覽的產品主要是應用於像跟英國最大的教育公司合作的這一款教育產品,然後還有自己研發的元宇宙掌上一體機,專門用於培訓、企業展示、数字營銷以及数字工業這方面的場景,同時也和東南大學開啟了雲上校園的項目,將東南大學的所有校區搬到了雲上。”

  此外,語言翻譯、知識產權外包等服務也助推中國企業走上國際舞台。江蘇舜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張宇說:“知識產權服務外包,主要就是中國的企業比如說要走出去的時候,我們去幫他做本地化的服務,體育方面的,我們現在既是國家體育總局的語言服務商,也是亞運會、亞青會還有亞沙的語言服務商,其實這兩年我們也能感受到很大變化,原來我們做的是一個比較細分的領域,隨着這兩年服務外包產業的發展和助力,我們這兩年走出去的步伐第一加快了,第二能夠對接到的資源更多了。”

  【江蘇連續5年穩居服務貿易綜合指數排名“第一梯隊”】

  大會期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權威發布《全球服務貿易發展指數報告2022》,根據《報告》對全球80個經濟體的服務貿易指數測算結果,今年中國排名位居第9位,首次進入前10名。根據《報告》對全國各省市服務貿易發展指數的測算結果,綜合指數排名前十位的多為東部沿海省市,江蘇則連續5年穩居全國第一梯隊,逐步形成“北上廣蘇”格局。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数字貿易研究中心主任李俊說:“包括江蘇它的服務外包示範城市,還有就是特色服務出口基地,這些服務貿易發展的平台載體它的數量在全國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它的整個政策環境是比較好的,而且我這裏要特彆強調的是南京在推進傳統貨物貿易轉型或者是推動傳統的貿易数字化轉型這方面,是在探索一條自己的道路。南京現在积極探索工業品跨境電商,也是跨境電商升級迭代的新的領域,也可以說是未來電商或者是貿易数字化轉型這方面的一個新賽道。”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雪彤、王苗軍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