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寶6娛樂

2022
09-03

  江蘇創新成果精彩亮相中國國際服貿會――

  “蘇新”服務,加“數”智惠全球

  9月1日,北京,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國家會議中心和首鋼園兩大展區展出全球服務貿易中的新技術、新服務、新產品。江蘇近200家機構與企業,攜数字服務、文化服務、生物醫藥研發服務等領域数字化轉型的前沿技術、創新成果和應用場景線上線下齊亮相,並與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洽談合作、共謀發展。

  應勢而動,深耕数字化

  数字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與紙幣一樣屬於法定貨幣。在江蘇展區,恆寶股份展出的冬奧系列手環正是数字人民幣使用端產品――異形錢包,支持非接觸式(NFC)通信方式,使用場景豐富,防水耐摔,便於攜帶。

  恆寶股份是首批參与中國人民銀行数字貨幣研究所“数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的金融科技公司之一。“目前,恆寶股份建立了完善的数字人民幣產品及服務體系,致力成為一流的数字人民幣產品及應用服務提供商。產品覆蓋用戶側、收款側、發行側,包括硬件錢包系列產品、智能收款終端、数字人民幣安全應用系統產品及解決方案,以場景應用的形式賦能数字人民幣。”恆寶股份項目經理孫永哲介紹。

  徐工漢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徐工孵化的專業互聯網公司,連續4年獲評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並穩居前三。本次重點展示漢雲工業互聯網平台“端―雲―用”一體的数字化能力,並通過AR設備體驗活動呈現漢雲工業在預測性維護等多個領域的創新應用。

  “徐工漢云為全球大量用戶提供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轉型解決方案,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優化生產方式,重塑企業数字化能力,重構產業鏈和價值鏈,推動中國產品和技術走向全球。”徐工漢雲市場總監王煥介紹,徐工漢雲累計服務企業超7萬家。目前,漢雲工業互聯網平台已管理資產超8500億元,服務裝備製造、建築施工、有色金屬、工程机械、新能源、物流運輸、智慧城市等80多個專業領域,覆蓋“一帶一路”沿線80個國家和地區。

  當前,江蘇数字技術、数字產品、数字平台齊頭並進。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江蘇可数字化交付服務進出口增長近三成,為全省服務貿易增長貢獻約15個百分點,規模上升至全國第四位。

  順勢而為,填補新空白

  新車型、鎮江造。江蘇展區中,極狐阿爾法S華為Hi版車型站上“C位”。“該款車由麥格納衛藍鎮江公司與華為聯合打造,搭載全球首款華為HarmonyOS車機系統,具備無人駕駛技術,可實現主動跟車、主動變道、大麴率匝道車道保持、行人避讓等功能,邁出了探索智能出行的重要一步。”鎮江市商務局服務外包處處長孫亞斌介紹,“近期武漢和重慶兩地率先在試點地區啟用無人駕駛出租車,運營車輛就是這一款。”

  作為一家提供存儲控制芯片、存儲方案及存儲成品模塊,集研發與量產能力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江蘇華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攜多款重量級存儲產品在展會現場引起關注,代表了江蘇数字化服貿的突出成果。“公司團隊歷時4年完成的國內首款12納米製程高階存儲控制芯片,可滿足我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術的高速存儲需求,解決企業級存儲芯片‘卡脖子’問題,填補了國內主控技術空白。”江蘇華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銷售部副總監尹長偉介紹,華存电子能夠為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器端、邊緣裝置端與物聯網智能裝置端提供自主研發的存儲芯片技術與模塊方案,為金融、交通、能源、電力等行業領域提供定製化國產解決方案。

  江蘇艾加加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文化創新的数字化升級、文旅消費的沉浸式體驗以及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我們捕捉當下数字科技的潮流,以数字的方式為文化做推廣和宣傳,比如‘乘運而來’非遺潮玩手辦,利用数字技術賦能非遺消費的業態創新,讓非遺‘看得見’‘摸得着’‘帶得走’。”江蘇艾加加数字科技聯合創始人高一晗拿起一隻“萌娃”產品介紹,“打開攝像頭掃描一下,手機上就會呈現兩個萌娃敲打金箔的視頻展示,實現以潮流科技和数字交互手段與年輕消費者深度互動。”

  “江蘇順應数字文化貿易發展趨勢,重點布局發展数字電影、動漫、遊戲、数字出版等,培育文化貿易競爭新優勢。”省商務廳工作人員介紹,無錫、蘇州工業園區先後入選國家文化出口基地。今年,江蘇入選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數量上升到全國第二位。

  創新驅動,邁向最前沿

  近年來,江蘇生物醫藥外包產業着力集聚創新資源要素,搶佔產業創新制高點,連續多年保持高速成長態勢,成為今年服貿會值得矚目的看點。

  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註mRNA研發的本土創新生物醫藥公司。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與軍事醫學科學院以及雲南沃森生物聯合開發的新冠mRNA疫苗ARCoV,是國內首個獲得IND批文的mRNA疫苗,實現本土mRNA疫苗“從0到1”的突破。

  金斯瑞生物科技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基因合成服務供應商。江蘇金斯瑞副總經理滕少鋼介紹,公司DNA合成服務業務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在鎮江投資建設的生物葯研發服務外包CRO和合同研發生產CDMO的生產基地,是全球最大的基因合成基地,佔全球基因合成市場份額15%,也是全國最大的生物葯質粒生產基地。

  近年來,江蘇服務貿易呈現出規模穩步提升、結構持續優化的良好發展態勢。2021年,全省服務貿易522.5億美元,離岸外包執行額連續13年全國第一。目前,與江蘇有服務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增加到210個。

  “為促進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和交流合作,本次服貿會期間,我們主動對接參展觀展企業,充分溝通了解不同企業需求,积極組織企業在會期內簽署採購項目。”省商務廳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江蘇將以“擴量提質、創新爭優”為目標,持續優化服務貿易政策體系、促進機制、發展環境;抓住製造服務化、服務数字化、数字產業化機遇,以数字化轉型為動力,大力促進数字貿易發展;在重點領域培育一批創新引領和支撐帶動明顯的服務貿易基地和重點企業,提升江蘇服務載體平台輻射能力和主體國際競爭力,擴大“蘇新服務・智惠全球”品牌影響力。(記者 梅劍飛)

2022
09-02

  服務“一老一小”辦好養老托育 江蘇在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一老一小”有保障,千家萬戶才安心。記者8月30日從江蘇省召開“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年來,江蘇省出台一系列政策,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上持續取得新進展。

  江蘇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和老年人口較多的省份,如何更好滿足老年人養老需求?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蔣同進介紹,江蘇省系統構建“蘇適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基本養老服務制度。

  目前,全省共建成養老床位74.3萬張,養老機構2200多家,機構護理型養老床位佔比達到65%;建有城鄉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近2萬個,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達45%,290萬老年人接受專業化居家上門服務;建成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154個。

  江蘇省先後制定《關於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重點任務清單》《關於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實施方案》等一攬子政策。同時組織實施普惠養老城企聯動、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兩個專項行動,新增普惠養老床位23212張、托育托位8027個。

  為守護未成年成長,江蘇省在全國率先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率先實施孤兒保障制度和養育補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率先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和“主動發現”機制,將52.6萬名困境兒童納入保障範圍,機構集中養育孤兒、社會散居孤兒,平均保障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2623元、1980元,位居全國各省區之首,並向5.25萬名重病、重殘兒童按照散居孤兒50%的標準發放生活費。

  開展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專項行動,將所有農村留守兒童納入監護範圍。全省共建成89家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749個兒童“關愛之家”。

  困難群眾兜底有保障 溫情社會救助暖人心

  為確保困難群眾應保盡保、應救盡救,江蘇全面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与為補充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

  十年來全省實施臨時救助302.2萬人次。建成聯通10家省級部門和43家金融機構的省級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平台,顯著提升了救助精準度。開展溫情社會救助改革,“快”響應、“簡”程序、“暖”服務,讓救助更加及時、高效、便捷。

  基層治理創新有活力 優化社會服務有質效

  江蘇省共有城鄉社區2.13萬個,城市、農村和諧社區建設達標率分別達到99%、97%。江蘇深入推進“政社互動”“減負增效”改革,讓村(居)組織將更多精力集中在為民服務上。

  目前,全省共登記各類社會組織8.4萬個,總數全國第一。引導社會組織參与經濟社會建設,吸納75萬人就業;實施鄉村振興、對口支援協作等省內外幫扶項目6056個,累計投入幫扶資金26.7億元,受益人數超1000萬人次。

  江蘇還大力發展慈善事業和社工志願服務,登記註冊慈善組織741家,十年來累計接受捐贈530億元;全省擁有持證社會工作專業人才8.5萬人,鄉鎮(街道)社工站實現全覆蓋;登記註冊志願者2295.65萬人,志願服務組織5144家。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敏 編輯/高若婷)

2022
09-01

  政策加持,夜遊升溫,晚上遊客甚至比白天還多 ――

  “有備而開”,博物館越夜越精彩

  即將過去的暑假,伴隨“夜經濟”的升溫,省內十多家博物館相繼推出豐富多彩的“奇妙夜”活動。博物館夜場人氣如何?公眾需要什麼樣的博物館夜遊?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博物館如何在“夜經濟”中有所作為?

  多地開啟博物館夜遊,“夜經濟”更多樣

  在甘熙故居的水池假山間欣賞扇形水秀,到津逮樓內感受5D沉浸式體驗,在茶館里聽非遺傳承人彈唱南京白局,再逛逛夜色下的熙南里歷史文化休閑街區,品嘗南京傳統小吃。8月20日晚,記者在南京熙南里感受了一迴文化夜市。

  博物館在節假日延時開放、舉辦夜間活動在我省已不算新鮮事物。335家備案博物館中,近半都曾在特定節日、活動期間舉辦“奇妙夜”活動,如“南博奇妙夜”已連續舉辦7屆,每年的預約名額都是“手慢無”。伴隨市民文化素養和鑒賞水平的提高,一些博物館開始嘗試有規律地夜間開放。如鹽城市博物館自2021年9月以來,閉館時間從原來的傍晚5點延長至晚9點;宿遷市博物館、常州博物館、無錫博物院等十多家博物館也在小長假、暑假期間相對常態化地延長開放時間。

  一些博物館還會舉辦夜場演藝活動,讓博物館之夜“活起來”。大報恩寺遺址景區與遊戲《江南百景圖》聯動推出主題牆打卡,在景區北側的掃帚巷打造後備箱集市,吸引多元受眾;鹽城市博物館推出漢服文化月、七夕乞巧民俗互動、宋代點茶、淮劇藍調等活動,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體驗。還有一些博物館則結合自身特色,策劃推出研學課程。南京古生物博物館開展“博物館奇妙夜――在恐龍腳下入眠”夜晚探秘博物館活動,讓孩子們館內尋寶並夜宿博物館;南京六朝博物館組織“六朝風雅・夜”系列社教活動,選取六朝文物圖案和六朝歷史中的故事,輔以互動體驗,帶小朋友們走進1700年前的六朝生活。

  “疫情發生前的2019年,我們館一年25萬人次客流量。2021年,客流量19萬人次,僅僅下降了6萬人次,算南京文博場館里情況較好的。”南京民俗博物館副館長劉媛之介紹,截至今年6月,民俗博物館已經完成了全年参觀人數和門票收入計劃雙過半任務。統計發現,該館本地客流達到了總客流量的85%。40歲以下則佔總客流量的30%,其中,30―39歲年齡段佔比23%,而這部分人群恰好是目前夜間消費市場的主力軍。

  宿遷市博物館館長高小亮也發現,晚上館里的遊客甚至比白天還多,如7月8日至8月20日,在該館延長開放的12天中,夜間遊客數超過白天的達10天。

  博物館開放夜場,為大眾提供了新的休閑場所和娛樂方式,豐富了城市的夜生活,也優化了文化消費產業鏈。記者發現,大多常態化夜間開放的博物館都處在“夜經濟”聚集地,實現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如宿遷市博物館緊靠項王故里景區,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瞻園)地處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地帶,南京市民俗博物館(甘熙故居)位於熙南里文化街區,六朝博物館位於長江路街區。2021年10月,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長江路街區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2022年7月,南京熙南里歷史文化休閑街區入選第二批國家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沒有文化消費場景的加入,‘夜遊生態’是不完整的。”南京旅遊集團熙南里公司經營管理部部長周軼告訴記者,熙南里街區布局“新夜態”,致力打造年輕化、精緻化、休閑化的文旅消費項目,如聯合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共同打造《甘宅雅韻》夜遊項目,在街區舉辦六朝雅集、漢服節、讀書節、咖啡節等。

  除了延長開放時間,更要“有備而開”

  工作日白天,大人要工作、小孩要學習,於是,博物館在工作日里經常冷冷清清,到了周末則人頭攢動,常常需要提前預約、現場排隊,觀展體驗大打折扣。這也催生了博物館的夜遊需求。

  記者採訪發現,公眾對博物館夜場的期待,並不只是單純延長開放時間和看展覽,還要看“有趣”、看“特色”,要讓人從走進去的一刻起就融入到場景中去,最好在放鬆休閑之餘能有所得。

  “夜晚的博物館比白天多了一些神秘感,在古典園林內用現代光影秀還原歷史人物,沉浸感十足。”家住南京市鼓樓區的趙媛近日在小紅書和微博上分享自己参觀瞻園的經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7月23日,南師附小鐵北新城分校三年級的陳博謙和謝澄希慕名到南京民俗博物館欣賞南京白局,並上台現場學習和表演了白局《靜夜思》和《遊子吟》。“小朋友和我們都收穫了獨特的夜遊體驗,遺憾的是室內展廳夜場不開放。”也有遊客對夜間不開放館藏展廳的博物館提出建議。

  “充分挖掘博物館主題文化元素,通過創意給予現代時尚的包裝,帶給遊客新奇體驗,這樣的夜遊項目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館長楊英說,該館正考慮進一步豐富夜遊體驗,引入社會資源,對夜瞻園現有的遊覽路線、遊覽方式、表演內容、遊客互動等規劃進行提檔升級,增強遊客的沉浸式觀感,為遊客呈現一場更有品質、內涵、趣味的實景演繹。

  “夜間旅遊市場以年輕人為主,他們的主要訴求是休閑放鬆。未來,我們館準備攜手街區,打造‘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劉媛之告訴記者,所謂“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就是在保護傳承非遺資源的基礎上,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景區內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植入形式多樣的非遺展陳、體驗活動,讓遊客走到哪裡都可以感受到非遺。

  “博物館的夜晚要亮起來,更要留得住人。如果缺乏高質量展覽和活動,即使24小時敞開大門,也難有人來。”省文化和旅遊廳博物館處處長車寧認為,博物館夜場不能簡單打開大門,應“有備而開”,要開發符合休閑、體驗、教育需求的多業態產品,為公眾提供更具文化、創意、互動的休閑場所和方式。

  政策加持,助力博物館為夜色添彩

  雖然備受關注和期待,但博物館夜間延長開放實施起來並不簡單。

  “博物館承擔保管文物的職責,需要時刻保證文物安全。”楊英說,增加照明設施、大量鋪設電線會增加安全隱患,木質結構的古建築擔不起這個風險。因此,瞻園夜間只開放園林區域,且全部使用冷光源。為了減少人體特別是兒童直接接觸燈具可能導致的危險,燈具還要進行隱蔽處理,做到“見光不見燈”。

  與此同時,不少博物館受限於國家一類公益的屬性,開放夜遊不能為員工帶來收益,增加的客流對他們的收入沒有任何影響,反而“多了擔子”。

  可喜的是,2021年5月,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等九部委印發的《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博物館錯峰延時開放,服務十五分鐘城市生活圈。我省《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則提出“三權分置”、政府投入+慈善公益(基金會)、“大館帶小館”等新發展模式,探索博物館公益單位與市場機制相融合的務實舉措,以社會力量的“活水”為博物館發展帶來活力,並明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一館一策”方式,制定獎勵辦法,激發創新活力。

  省內多地在關於促進“夜經濟”發展的相關文件中,都有支持文博場所夜間延長開放的內容。南京《關於激發文博場所活力繁榮夜間經濟的意見》明確,根據夜間文博場所開放效益,增加不超過單位年度績效工資總量的15%作為夜間開放加班人員獎勵性績效。

  目前省內常態化夜間開放的博物館主要有三種類型:南京市多家公益二類博物館,有政策支撐,夜間開放的收益可用於加班人員的績效獎勵;宿遷市博物館,公益一類,按照屬地政府要求延長開放,通過調休等內部管理方式維持運營;鹽城市博物館是我省首家嘗試“三權分置”改革的公益一類博物館,在不改變藏品權屬、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將運營權交給外部公司市場化運作,為國有博物館及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運營管理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視角。

  政策活水入渠來,多家博物館先行先試。期待更多博物館延時開放、夜間開放,為公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服務,用新“夜態”喚醒多彩城市活力。(記者 楊� 見習記者 程曉琳 實習生 黃麒霖 餘慶玲)

2022
08-29

  8月25日―26日,2022年長三角数字化轉型大會在南京舉行。本次大會由江蘇省工信廳指導,長三角首席信息官聯盟主辦,以“工業互聯 智造未來”為主題,設有1場開幕主論壇、3場主題分論壇。業內專家和長三角地區標杆示範企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服務商代表,圍繞数字化轉型及工業互聯網建設實踐展開經驗分享,共謀企業数字化轉型新路徑。

  開幕式當天,第六屆江蘇智造創新大賽頒獎典禮舉行,省工信廳為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台、重點工業互聯網標杆工廠、五星級上雲企業代表授牌。

  長三角一市三省已累計培育工業互聯網國家雙跨平台8個,G60科創走廊工業互聯網平台70個,在南京、蘇州、上海、寧波等地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體驗中心、應用推廣中心、公共服務平台、大數據分中心。江蘇累計培育工業互聯網國家雙跨平台4個,國家級特色型平台37個,打造省142家重點工業互聯網平台,135家工業互聯網標杆工廠,138家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全省超38萬家中小企業上雲、上平台。

  省工信廳副廳長徐軍表示,將聯合一市三省共同研究完善重點工業互聯網平台、標杆工廠、智能工廠等数字化轉型的建設應用示範參考標準;聯合長三角地區企業信息化協會重點支撐機構,加強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 (記者 付奇)

2022
08-29

  今年以來,江蘇各地上下一心,勇挑大梁主動作為,盡己所能保供應,開發新品闖新路,工業運行經受住了4月深度下探的壓力。5月以來,呈現觸底企穩回升態勢,增速逐月回升,效益向好。

  【主動作為 工業生產穩步回升】

  江蘇省工信廳最新工業運行分析显示,7月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6月當月回升0.2個百分點;1-7月同比增長2.7%,比1-6月回升0.6個百分點。主要行業總體平穩,其中电子、石化行業增勢較好,輕工、醫藥、紡織行業市場需求逐步回升, 机械行業同比基本持平,冶金、建材行業市場需求仍較為低迷。重點地區承壓前行,無錫、常州、南通、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宿遷等8個設區市規上工業增速在3%以上,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蘇州、連雲港等地企穩回升。

  工業的快速回升首先得益於各地上下一心,主動作為。供應鏈較長的汽車產業今年一度有上千家企業停產,4月份產銷下降近50%。在各方呵護下,快速反彈。1-7月全省汽車產量79.7萬輛,同比增長了26.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8倍。作為汽車零部件生產大省的江蘇率先復產,也支持了上海及全國其他省市汽車恢復生產。

  江蘇省工信廳產業轉型升級處處長熊斌謙說:“今年以來,我省积極應對疫情影響,從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消費升級、提升產業創新競爭力等方面着力,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全省汽車產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抓技改開闢新賽道 孕育新增長點】

  作為經濟主體的江蘇企業也以大局為重,勇挑大梁。今年國際能源價格不斷高企,煤價、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總裝機容量112.2萬千瓦的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今年能源板塊成本上漲超3.5億元,也就說電發得越多就虧得越多。然而企業並沒有把上游漲價的壓力全部傳導到下遊客戶,而是加強政治擔當,保障了無錫近300家蒸汽和壓縮空氣用戶正常生產。

  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宗偉剛說:“我們通過提高發展質量來彌補能源板塊利潤損失。一是進行数字化升級,降低成本。同時,打造系列生物產品。新賽道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整個企業前七個月營收入庫稅收分別增長42%和162%。”

  以技改促升級化解成本壓力,以新項目打造新增長點也成為各地各企業的追求。1-7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1%,新備案技改項目6758個,計劃總投資4780.4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12.2%。目前,生產回升勢頭繼續延續。8月1日-15日,全省工業企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13.0%,為下半年工業提速開了好頭。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 周雷 王鵬 沈楊 亓晨 供片台/宜興台 常州台 編輯/張萌)

2022
08-25
2022
08-21

  8月19日15時,我省啟動淮河以南地區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今年入汛以來,受本地降雨稀少和上游來水嚴重偏枯影響,我省淮河以南地區遭遇歷史罕見乾旱,沿江蘇南、江淮之間降雨異常偏少,長江幹流上中游來水持續減少,近期長江大通站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出現有實測資料以來同期最枯水情。淮河吳家渡來水低於最小生態流量,幾乎無來水。同時,入汛后我省降雨呈現“北多南少”特點,淮北地區降雨量多於淮河以南地區。

  根據氣象預測,本輪高溫將持續至8月下旬,月底前淮河以南地區基本無有效降雨,長江來水將持續偏枯,旱情將進一步發展,抗旱水源不足的問題日趨突出。省水利廳將繼續強化抗旱應對措施,全力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工農業生產和骨幹河道航運用水。根據形勢發展,及時發布江河湖庫旱情預警信息,啟動或提升抗旱應急響應。省級繼續實施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並適時啟用高港站抽江補給里下河地區。(記者 吳瓊)

2022
08-20

  經過短暫的涼爽之後,8月18日開始,高溫再度回歸。不過好消息是,下周即將出伏,江蘇也將迎來冷空氣,高溫天氣終於要告一段落了。

  經歷短暫的降溫“一日游”后,8月18日高溫再次卷土重來,沿江蘇南地區達到了35到37℃,南京高淳最高氣溫達39.2℃。

  江蘇省氣象台18日16時17分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明天(8月19日)白天南京、鎮江、常州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無錫、蘇州、南通、揚州、泰州、淮安、鹽城最高氣溫將達37~39℃;徐州、宿遷、連雲港最高氣溫將達35~36℃。

  明天(8月19日)高溫範圍擴大到全省,不過相較上一輪高溫,淮北地區要涼快一些。

  江蘇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蔣義芳介紹:“從8月19日到23日這段時間,我省沿江和蘇南地區基本上都是在37℃到40℃,局部可能超過40℃,淮北地區主要是在19日和22日這两天,最高氣溫是在35℃到36℃,其他時間基本上是在33℃左右。”

  進入末伏之後,北方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8月19日到20日,受弱冷空氣影響,沿淮淮北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8月23日處暑節氣這天,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江蘇將迎來明顯降溫。25日出伏,一年中最悶熱的時段就將過去,涼爽宜人的秋天也將慢慢走近了:“23日到24日之後,我省可能受冷空氣的影響,降水會明顯增多,氣溫會有所下降,在8月24日這天,高溫範圍明顯縮小到我省蘇南部分地區,從25日開始,全省基本上是高溫結束的狀況。”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李璇、王從報道)

2022
08-19

  據@江蘇氣象 官方微博發布的天氣提示:18日開始沿江和蘇南地區有持續性高溫天氣,19日傍晚到20日淮北地區有較強降水。今天全省晴到多雲,午後局地有分散性雷陣雨。

  最高溫度:本省西南部地區37~38℃,東北部地區32℃左右,其他地區35℃左右;最低溫度:蘇南地區29~30℃,本省東北部地區26℃左右,其他地區27~28℃。全省偏東風4級左右,有雷雨地區雷雨時短時陣風7-9級。

2022
08-15

  隨着夏收工作的全面完成,江蘇各地正积極做好夏糧入庫和儲備工作。”智慧”糧倉、綠色倉儲黑科技……科技賦能,為糧食儲存安全保駕護航。

  記者在南京高淳東壩街道看到,今年剛剛建成的兩個32米高的”智慧”糧倉剛剛投入使用,可儲藏糧食1700噸。這兩座圓筒倉是濕糧臨儲倉,具有通風、循環、測溫等功能,在水稻未烘乾的情況下,可臨時儲藏2個月左右,有效緩解農忙時烘乾能力不足的情況。

  糧倉採用智慧化管理,通過24小時智能化控製圖,可以實時監測糧倉內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情況,一旦出現異常,系統就會報警。

  目前,還有兩座45米高的大型圓桶糧倉正在緊張有序的建設中,預計8月底完工,屆時,還可以為糧油企業和農戶提供2300噸的存儲服務。

  近日,蘇州張家港沙洲中心糧庫啟用了一套新設備,不僅可以測到糧堆表層的害蟲,還能對糧堆內部的害蟲進行實時監測。新設備充分利用了害蟲喜歡鑽孔的特點,通過埋設布滿小孔的器皿引誘害蟲鑽入;經設備下方的紅外裝置計數、辨別後,第一時間傳到電腦後台,供工作人員決策參考。

  在中央儲備糧徐州直屬庫,今年剛剛改造升級的氮氣氣調儲糧裝備正式投入使用,新工藝可以通過制氮機組將空氣中的氮氣和其他氣體進行分離,再將高濃度的氮氣充入糧倉,置換和降低糧倉內氧氣濃度,從而殺死儲糧害蟲,抑制微生物生長。

  據統計,2022年,江蘇省夏糧產量280.06億斤,較上年增加3.91億斤,增長1.4%。其中,小麥產量273.15億斤,增加4.71億斤,增長1.8%。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呂瑩瑩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