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寶6

2022
09-03

  從“家門口跑步”到“私人定製運動方案”

  全民健身,讓健康江蘇更具活力

  一場盛會,全民共享。8月28日,第二十屆省運會大幕拉開,賽場上,運動員們進行一場場激烈的角逐;賽場外,江蘇全民健身再度提檔升級,健康江蘇更具活力。

  改變一座城影響一城人

  華燈初上,泰州東環高架體育公園一派熱鬧景象: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場地上,成群結隊的人在揮灑汗水;專業舒適的健身步道上,大人帶着孩子們在享受親子時光。13歲的燕禮江剛剛寫完作業,就和小夥伴們來到足球場上踢球,“這裏離我家很近,我喜歡放學來這裏玩,在這兒踢球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利用公園綠地和高架橋下閑置的城市“金角銀邊”打造的東環高架體育公園,建有籃球場2片、五人制足球場2片、門球場1片、羽毛球場3片、乒乓球桌10張、棋牌天地400平方米,這裡是泰州以省運會為契機打造的體育公園之一。

  曾經的泰州,全民健身設施排名居全省末位。接過省運會大旗后,2020年,泰州專項實施“體育為民突破行動”,並在2年內提前完成目標,建成特色體育公園52個、各類球場558個、健身步道106公里,每個村、社區至少有一處健身路徑,每個鎮(街)至少有一處多功能運動場。

  今天的泰州,主城區實現城市社區“5分鐘健身圈”,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站在泰州的城市中軸,從人民廣場出發,到市文化中心,再到本屆省運會主場館泰州市體育公園,全民健身設施隨處可見,城市中軸成為了“活力軸”。向東西延伸,高質量生活區、高品質商業區、高水平運動活力區,串起了城市的“活力帶”。省運會,悄然改變了一座城,影響着一城人。

  健身“大餐”送到家門口

  精彩的省運會,不僅是對全省4年體育發展的實力檢驗,更是全省全民健身事業的展示窗口。

  想在家門口鍛煉,10分鐘內就能找到全民健身設施;想散散步,全省有1.2萬多公里適合健走的健身步道;想到專業場館,13個設區市基本都建成了體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全省共有100多個大型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我每周雷打不動,肯定要來打兩次羽毛球,有時下午來得稍晚些,這裏幾乎就滿場了。”南京市民胡新是羽毛球發燒友,也是南京市棲霞區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場的常客,“這裏離單位和家都比較近,我和同事、朋友經常約了一起來打幾局。”今年年中,南京先後發放多輪體育健身券,“有一次我在微信小程序上搶到20元健身券,場館本身補貼價是21元,這樣我來打球實際只付了1元,太實惠了!”

  運動“大餐”送到家門口,吸引了更多百姓加入全民健身大軍。與10年前相比,江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2平方米增長到3.48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從35%增長到40.3%。今年暑假,剛剛高考完的張萌走進了常州市天寧區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房,作為健身“小白”,她嘗試從最簡單的器材入手,慢慢進階。“這裏離家比較近,價格也實惠,器械很豐富。之前學業壓力比較大,也長胖了不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減減肥,希望能培養自己健身的習慣,保持健康。”

  足不出戶,在家跳上一段“廣場舞”,拍下來並上傳網絡,你就可以和上萬人同時競技,還有機會獲得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群體部頒發的參賽證書――2020年起,江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賽模式,創新舉辦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至今已連續舉辦3屆。其中,2021年第二屆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的參与人次近450萬,關注人次近2600萬。目前,新增趣味田徑、拳擊、棒壘球等項目的第三屆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正在火熱進行中。

  百姓健身有了專業指導

  “去哪兒鍛煉”的問題解決了,如何讓老百姓獲得更高質量、更專業的全民健身服務?

  “為什麼我練完了會不舒服?”“怎麼練更適合我?”……剛開始健身的人都有類似的疑問。實際上,藉助競技體育的經驗和方法,全民健身也可以變得更科學。江蘇省體科所國民體質與健康管理實驗室里,有體姿體態分析儀、高血壓運動管理系統、動脈硬化風險評估儀、人體成分測試儀、平衡測試儀等眾多儀器。“這些設備,可以篩查你哪些方面可能有運動的薄弱環節,及時通過專業的指導,給出矯正方案,整個測試過程只有2―3分鐘,可以自動出結果。”江蘇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群眾體育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森介紹,實驗室里的設備可以監測和健康相關的五大指標:生理成分指標、技術力量、技術耐力、心肺功能,還有柔韌性。

  在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無錫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宜興市體育中心等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市民可以用這些專業設備進行免費體質監測,並開出屬於自己的運動處方,量身定製自己的運動方案。部分設備還和醫院聯網,讓醫生可以及時了解到患者的身體情況。

  據統計,每年全省有30多萬人次來到130多個省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進行體質測定、運動能力評估。在科學健身指導下,我省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已達93.1%。(記者 姚依依)

2022
09-03

  2021年“江蘇人居環境範例獎”近日公布,“南京江北新區長江岸線濕地保護環境提升工程”等18個項目獲獎。

  2001年,省政府參照“聯合國人居獎”和“中國人居環境獎”評選表彰情況,設立“江蘇人居環境獎”,以表彰在江蘇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中人居環境改善成績突出的城市、項目和單位。“江蘇人居環境範例獎”是“江蘇人居環境獎”的重要子獎項,分為20個不同的評選主題,包括住房條件改善、水環境治理、生態保護及城市綠化建設、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每年評選一次。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有203個項目獲得“江蘇人居環境範例獎”。

  此次獲獎的南京江北新區長江岸線濕地保護環境提升工程,通過拆除沿線部分老舊建築、碼頭、房屋等設施,破解了江北長江岸線長期不連通的難題。該項目在設計上利用沿江寬闊的江灘、堤岸,結合市政道路建設,把休閑公園、自行車慢行系統、濱江廣場、兒童休閑樂園等納入其中,將單一的城市防洪工程與城市道路建設、城市景觀建設、濱江旅遊休閑等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起來,建成了濱江服務型經濟帶、景觀帶和文化帶。(記者 白雪)

2022
09-02

  《江蘇省內地居民離婚登記“省內通辦”實施方案》於9月1日起實施,在內地居民結婚登記“省內通辦”“跨省通辦”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內地居民離婚登記“省內通辦”服務,省內各婚姻登記機關在受理內地居民離婚登記時,管轄範圍由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擴大到一方當事人常住戶口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

  去年6月1日起,江蘇省結婚登記實現“省內通辦”,同時開展結婚登記“跨省通辦”試點。截至今年8月30日,全省各地婚姻登記機關共辦理跨省結婚登記13432對、省內跨區域結婚登記50770對,跨省及省內跨區域登記佔比達12.4%。此次在全省實施內地居民離婚登記“省內通辦”,進一步滿足婚姻當事人就近就便辦理離婚登記的需求。9月1日起,男女一方或雙方常住戶口所在地在江蘇的內地居民,可以在常住戶口所在地或經常居住地的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離婚登記。在經常居住地申請辦理的,須提交一方當事人經常居住地的有效居住證。

  實施方案要求,各級民政部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依法辦理婚姻登記,及時修改、完善政務公開有關內容,確保跨區域婚姻登記檔案歸檔材料齊全、規範統一;進一步開展婚姻登記歷史數據的查漏補缺、去重糾錯、校核清洗等工作,並採取多種方式做好婚姻登記歷史缺失數據的補充完善。(記者 唐悅)

2022
09-02

  8月30日,省人社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下發通知,面向全省各鄉鎮和涉農街道開展就業富民鄉村振興基地推薦認定,今年將認定8個鄉鎮(街道)。

  就業富民鄉村振興基地認定,應滿足組織推動、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人才隊伍、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六方面基本條件。在組織推動方面,參与認定的鄉鎮(街道)必須建立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負責、相關部門參与的鄉村振興工作領導體制,有較好基礎、發展潛力和特色亮點;在人才隊伍方面,每年通過招聘、定向培養等形式引進人才紮根基層、服務基層,建有鄉土人才載體平台,擁有一定數量的高級職稱鄉土人才,區域內人才結構合理、滿足本地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社會保障方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特別是本地低保對象、特困人員、返貧致貧人口、重度殘疾人均由政府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費,困難群體實現“應保盡保”等。在此基礎上,科學設定基礎分值和加分項,提高區分度、體現各地特色亮點。

  通知要求,各級人社、鄉村振興部門要加強工作指導,細化標準和要求,嚴格審核把關,加強動態管理,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專人負責,按規定的標準和程序組織實施,真正把在同類地區中具有較強代表性、示範性的基地推薦出來。同時,認真總結就業富民鄉村振興基地建設過程中形成的經驗做法,提鍊形成典型案例。 (記者 黃紅芳)

2022
08-30

  江蘇自貿試驗區迎來揭牌三周年 ――

  解碼119.97平方公里熱土的“關鍵詞”

  8月30日,江蘇自貿試驗區迎來揭牌三周年。三年前,119.97平方公里的熱土被寄予厚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三年後,江蘇自貿試驗區有哪些變化?答案藏在制度創新、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深度融合等關鍵詞中,也藏在每個關鍵詞背後的數據、故事與細節中。

  關鍵詞一:創新

  探索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96項

  從“0”到“1”的跨越,常常發生在江蘇自貿試驗區。

  近日,南京片區內企業江蘇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的8輛五菱牌MINI電動汽車,在金陵海關通過全國通關一體化報關后,從廣西勐臘口岸運往境外。南京獲批江蘇省唯一的全國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后,該公司於去年7月獲批二手車出口資質,並成功實現江蘇省二手車出口“破零第一單”,現如今出口目的地涉及23個國家。

  “在‘一體化通關’模式下,我們出口車輛從申報到海關放行通關,全程用時不到1天。”蘇美達科技設備有限公司國際貿易部總經理錢有文說。據統計,自南京市獲批二手車出口試點城市以來,金陵海關已累計辦理二手車出口504輛,貨值8187萬元人民幣。

  一項項制度創新的成果,不僅含金量高,而且深受企業歡迎。三年來,江蘇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改革試點任務落地實施超過98%;全國複製推廣的278項經驗案例省落地實施率超過95%。三個片區立足各自功能定位,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累計探索形成制度創新成果196項,其中11項在全國複製推廣、7項在國家部委完成備案、88項在省內複製推廣。

  南京片區建成全國首個覆蓋全生產要素的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台,開放運營全國首家中小企業EDA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啟用全國自貿試驗區首個原創知識產權認證平台,知識產權質押項目數佔全國10%,服務企業6000餘家,實現融資196億元。蘇州片區在全國率先開展《研發或臨床用對照樣品登記管理辦法》、長三角一體化特殊物品風評結果互認等試點;開發全國首個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台;發行全國首單中新合作自貿區債券。連雲港片區首創中歐班列“保稅+出口”貨物集裝箱混拼新模式;率先開行過境和出口兩類國際班列,實現中亞地區主要站點全覆蓋;成立國內首個海事海關危險品聯合查驗中心。

  “創新的氛圍瀰漫於蘇州片區,推動着各行各業的企業突破自我,跨越發展。”維益蘇州隸屬於全球奶油創始者、全球冷凍食品業先驅之一的維益集團。高溫天氣下,蘇州片區企業維益食品(蘇州)有限公司出品的網紅甜點冰麵包、冰乳酪收穫一大批粉絲。

  維益蘇州相關負責人說,剛落戶園區時,中國烘焙市場尚處於發展初級階段,客戶對奶油產品的需求還停留在口感好、操作性好的階段。隨着中國烘焙市場快速發展,客戶需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為了更好地滿足市場期待,助力行業發展提升,維益在新技術研發、供應鏈升級、超級產品打造等方面鉚足勁兒向前跑。維益蘇州在國內率先規模化生產冷凍蛋糕,並通過技術攻關開發了零反式脂肪酸,推出以食用植物油為油脂原料的非氫化奶油系列產品。

  關鍵詞二:開放

  外貿外資指標位居全國前列

  在蘇州片區,如果看到一棟淺藍色的玻璃建築,那便是來自德國的企業儒拉瑪特所在地。1998年,儒拉瑪特將邁入中國的第一步落在蘇州工業園區。作為江蘇省外資總部經濟集聚區,蘇州片區所在地蘇州工業園區,已集聚全省近20%的省級總部和40%以上的外資研發中心。

  “乘着自貿區建設的‘春風’,我們將進一步推動企業在多元化、数字化、全球化方向發展的步伐。”儒拉瑪特自動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白世泰說,儒拉瑪特(蘇州)一直致力於非標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發與生產,將來的自動化產線可以像“搭積木”一樣構建――客戶提出需求后,只需要在標準庫里選擇相應的工藝模塊,進行快速組合即可。這樣不僅可以加快交期,同時也能夠降低成本。

  三年來,江蘇自貿試驗區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紮實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質態得到明顯提升。2021年,自貿試驗區完成外貿進出口5914.9億元,佔全省11.3%;實際使用外資24.1億美元,佔全省8.4%,外貿外資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我省制定出台支持江蘇自貿試驗區探索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4個方面、38項政策措施,聚焦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公平競爭等重點領域開展先行先試。

  南京片區推動金融開放創新,落地江蘇首批5000萬美元的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基金和南京首批30億元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成功上線全國自貿區首個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標準收發器,實現人民幣跨境收付款全流程直通式處理。蘇州片區擦亮中新合作金字招牌,發揮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平台優勢,加快共建“國際化走廊”,園區新加坡國際商務合作中心、新加坡蘇州商務中心集聚項目44個,生物醫藥、数字經濟、綠色發展等領域合作全面拓展。連雲港片區在全國率先試點銅精礦保稅混配項目落地投運;海域使用權與海上建(構)築物一體登記率先試點;全省首家海洋食品質檢中心正式落戶。

  連雲港片區有港、有產、有城、有陸橋。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其在海港口岸和國際班列建設上深度探索。隨着“一體兩翼”組合大港格局全面拉開,眼下,徐圩港區30萬噸級航道工程基本建成。近日,在連雲港海關關員監管下,中國籍“大明湖”輪裝載着近百萬桶原油緩緩靠泊徐圩港區盛虹煉化碼頭,這是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建成以來的首艘進口油輪,也是迄今為止江蘇口岸靠泊的最大外貿油輪。

  “從今年5月項目投料開車成功以來,我們對原油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盛虹煉化(連雲港)有限公司總經理於會泳說,“雖然受到了疫情等因素影響,但煉化一體化項目生產進程並沒有耽誤,我們對石化產業基地的發展更有信心,下半年計劃加大進口原油規模,預計20餘批次,約500萬噸。”

  關鍵詞三:融合

  35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深耕

  回望過去,正是開放與創新深度融合,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8月,南京片區企業江蘇集萃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全球最大的動物模型供應商之一Charles River達成戰略分銷協議,成功牽手國際龍頭打開海外市場。公司專攻實驗小鼠研發、繁育,得益於南京片區“進境SPF實驗鼠海關監管便利化套餐”這一制度創新成果,該公司在進口用於特定藥物研發實驗小鼠時,進口申請審批、隔離檢疫的時間大幅縮短。

  “小鼠的隔離檢疫期從30天到14天的一個時間的縮短,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可以用來做科研實驗。”集萃葯康生產總監楊慧欣說。如今,該公司已成長為全球小鼠模型品系資源數量位居行業第一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4月登陸科創板,成為南京首家上市的新型研發機構。

  目前,江蘇自貿試驗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超過3500家、佔全省9.5%。三年來,累計新發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10600餘件,其中高端人才佔比近30%。

  為了全球引智,首創聘用外國人單位“紅白灰”三色信用分類管理制度,為外籍人才提供來華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一站式”聯辦服務;設立全省首家國際人才服務中心、首個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基地,在全省首發“人才政策計算器”。

  通過不斷做強創新鏈、做優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培育形成了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這其中,我省大力推進生物醫藥全產業鏈開放創新發展,研發(測試)用未註冊醫療器械分類分級管理、生物醫藥國際執業資格比照認定國內職稱、設立高風險特殊物品風險評估中心、成立區域倫理審查委員會等政策先後落地。

  蘇州片區集聚生物醫藥企業超2000家。蘇州同心醫療完成全國第一個體外磁懸浮人工心臟工程樣機,並建立了全國第一條體外磁懸浮人工心髒的生產線;飛依諾科技打破了進口品牌垄斷的高端超聲市場,彌補了國產品牌在相關領域的短板……蘇州片區所在地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以及產業、人才、技術3個專項競爭力,在全國215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均躍居首位。

  信達生物製藥集團首席科學家陳炳良表示,從耗時7年完成首款新葯上市到產品不斷邁向海外市場,信達生物遠超同行企業的發展速度得益於相關部門對企業的持續關注。“一款新葯從研發到抗體生成、申報評估等,要經歷很多複雜的流程。正是有相關部門全程跟蹤輔導,讓我們少走彎路,才能大大縮短時間跨度。”

  近日,全球生物醫藥發明專利TOP100榜單發布,來自連雲港的企業恆瑞醫藥、正大天晴、豪森葯業分別位列榜單第13位、第23位和第58位。未來,連雲港片區將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產業發展規劃實施,結合“中華葯港”建設,開展醫藥企業全生命周期政策研究,在藥品檢驗、審評審批、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等領域進行布局。(記者 丁茜茜 田墨池 宋曉華)

2022
08-26

  這两天,江蘇省多地迎來了降雨,降雨緩解了省內旱情,但旱情仍未解除。各地正進一步推進防汛抗旱措施,防禦旱澇急轉、保障度汛安全。

  應對強降雨 緊急排澇保城市暢通

  8月23日,江蘇省沿淮地區中到大雨,洪澤湖西北部暴雨。降雨有效緩解了省部分地區乾旱,不過強對流天氣可能帶來的城市內澇也需要做好應對。在宿遷市泗陽縣桃源路和文城路交叉路口,受強降雨影響,地勢低洼地段積水較多。環衛部門根據雨勢及轄區路面積水情況,及時調配各類机械化設備,開展排澇。

  排管項目組負責人劉愛國介紹:“針對此次暴雨天氣,我們共出動了一千餘名保潔人員上路,打開井蓋進行強排,同時在四個易澇點。架設四台移動排澇泵進行強排,來保證城區雨水快速排出。”

  高溫緩解 各地繼續推進防旱措施保用水

  截止8月24日早上8點,洪澤湖依舊是乾旱藍色預警,各地繼續推進防旱措施保用水。揚州市有51萬畝河蟹養殖面積,受到高溫影響,蛻殼時間推遲,整體規格大小和產量都不如往年。揚州市要求進一步加強抗旱水源調度和蓄水保水,強化用水管理,嚴格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

  目前距離螃蟹上市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本周起高溫將逐漸消退,揚州市畜牧和水產技術指導站站長成強建議,養殖戶要抓住時機,科學飼養,科學育肥,螃蟹增大增重仍有希望:“還是要適當地加高水位,有條件的加到1米2左右,第二個對水質要加強管理,水位上去了,爛草要撈出來。必要的還要移植一些水草,同時要使用增氧機、水質調節劑、飼料的維生素、礦物質添加跟上去。”

  丹陽市開發區泰山翻水站,三台機組開足馬力,抽引泰山溢洪河水入內溝,滿足農田灌溉,保障秋糧生長需水。據了解,丹陽開發區現有的47座電灌站日夜開機,同時,租用抗旱設備18台套,目前已累計提水超3500萬方。丹陽開發區水利總站機電科工作人員洪若燕表示:“泰山翻水站現在3台機組,一個小時能抽水2000立方,從7月中旬以來,泰山翻水站已經抽水灌溉260多個小時。”

  未來,江蘇省將出現多陰雨天氣,各地水利部門在繼續做好防旱工作的同時,也會加強對雨水情的監測,嚴防旱澇急轉的情況出現。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昕 宿遷台 揚州台 丹陽台 編輯/蔣婕)

2022
08-25

  中新網江蘇新聞8月24日電(記者 葛勇)記者23日從位於南京的中國电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獲悉,由該所協辦的2022第二屆“雷達與未來”全球峰會將於8月30日至31日舉行。

展覽活動場地。中國电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供圖

  本屆峰會以“雷達與未來”為主題,以“1場主論壇+16場系列分論壇+N家展商展會”的形式進行,包括主題演講、行業對話、論壇討論、展覽展示、頒獎儀式等多元形式。本屆峰會還設置配套展示區域,150餘家企業和產品配套廠商將共聚一堂,共同搭建溝通、融合、交流、交易的合作平台。(完)

2022
08-25

  1―7月江蘇主要經濟指標回穩向好

  10億元以上在建項目同比增加411個

  8月23日,記者從省統計局獲悉,7月以來,全省經濟延續6月以來的回升勢頭,主要經濟指標呈現持續恢復、回穩向好態勢。

  1―7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7%,比1―6月回升0.6個百分點。其中,7月同比增長6.3%,增速比6月回升0.2個百分點。1―7月,全省輕、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5.5%、1.7%;規模以上股份制企業、“三資”企業、民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4%、0.3%、5.6%。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1―7月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1%,增速比上半年小幅回落0.2個百分點,比1―5月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大項目投資增速持續高位運行,全省10億元以上在建項目2710個,較上年同期增加411個,同比增長17.9%;高技術產業投資不斷加快,14個高技術行業中有10個行業增速超過10%;製造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31個行業大類中22個行業同比增長,增長面達70.9%。

  消費品市場繼續平穩復蘇。1―7月,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385.0億元,同比下降2.9%,降幅較上半年收窄0.8個百分點。7月份,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33.4億元,同比增長2.4%,較6月份繼續回升1.8個百分點。(記者 李��)

2022
08-22

  8月18日至21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作為全國手工藝從業者大展示、大交流、大收穫的工藝美術行業盛會,本屆展會匯聚了全國近2000家參展商帶來的10萬餘件精美展品,充分展示了傳統工藝的深厚魅力和時代風采。

  本屆參展的10萬餘件展品涵蓋陶瓷、雕刻、織染、文房四寶、珠寶首飾、傢具工藝、文創設計、民間工藝等多個品類,其中由200餘名國家級工美大師、近800名省大師和“大國工匠”創作的2萬餘件精品亦亮相展場,吸引了許多市民圍觀。

  在8月20日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主辦、江蘇省文化產業協會協辦的“工藝美術學術與實踐分享會”上,非遺保護、傳承與活化的難題、路徑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南京古竹千風藝術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郭東認為,從業人員少、製作周期長、百姓認知度低,構成了目前制約非遺傳承的主要痛點,破題之徑在於實現非遺產品的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以及與“互聯網+”、文化創意、文化旅遊积極融合。南京承創織綉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理人吳穎也認為,對非遺的“生產性保護”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實現效益為目標,依靠專業服務和質量管理,形成系列化和品牌化的經營方式,非遺產業從業者需要轉化思維,從注重過程轉向兼顧結果,從強調獨特性轉向堅持標準化,生產出既有傳統文化內涵,又能穿、能用、能被欣賞、能讓普通消費者買得起的非遺產品。(記者 馮圓芳)

2022
08-20

  近6000億元!上半年江蘇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

  今天(8月18日),江蘇省統計局發布了一組最新數據。數據显示,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接近6000億元,達到5957.6億元,比上年增長3.5%,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

  數據显示,上半年,江蘇文化產業發展呈現三個特點:

  文化企業生產經營總體平穩

  在文化及相關產業9個行業中,文化投資運營、新聞信息服務2個行業延續一季度快速增長態勢,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4%、14.6%;內容創作生產、文化裝備生產、文化傳播渠道、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消費終端生產、創意設計服務6個行業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5%、5.4%、3.1%、2.3%、2.2%、0.2%;受疫情影響,以接觸性、聚集性服務為主的文化娛樂休閑服務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5.8%。

  文化新業態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以数字出版、智能文化設備製造等為代表,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47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增速快於文化企業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占文化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24.8%。其中,数字出版、互聯網遊戲、互聯網信息服務3個行業小類營業收入增速較快,分別達76.4%、57.8%和21.7%。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更加協調

  分區域看,蘇南五市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03.2億元,佔全省文化產業的75.6%,是江蘇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蘇中、蘇北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7%、10.8%,對江蘇省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作用增強。分設區市看,連雲港、鹽城、泰州、揚州4市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0.0%,增速較快。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陳超 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