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執法辦案全業務全流程上線
我省建成21所“智慧監獄”
記者10日從省監獄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1所監獄通過司法部“智慧監獄”驗收,在全國監獄系統首創區塊鏈執法監督的經驗做法,被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辦轉發推廣。
我省監獄系統重點打造監獄智能管理大平台系統,整合800多個功能模塊、近1200個流程節點,貫穿罪犯改造的全周期,做到罪犯計分考核、行政獎懲、法律獎勵網上“一條龍”辦理,民警執法全過程網上留痕,所有案件100%追溯可查。其中,減刑假釋協同辦案系統實現與法院、檢察院互聯互通,案件網上流轉、案件卷宗智能生成、簽名簽章电子生成,執法辦案全業務、全流程線上辦理,檢察機關全程監督、實時糾偏。監獄執法辦案信息融合至監獄智能管理大平台,提請罪犯減刑假釋案件通過12348中國法網、江蘇監獄網、江蘇省政務信息共享網逐件公開。
我省建設遠程視頻會見和親情電話系統,遠程視頻會見終端覆蓋全省27個監獄、112個區縣司法局,親情電話覆蓋所有監區,切實解決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罪犯家屬會見難題,方便罪犯親屬實時了解監獄執法管理、罪犯改造情況。
江蘇監獄系統還將區塊鏈校驗機制嵌入監獄執法辦案全過程,刑罰變更、計分考核、崗位管理、錢款管理等4個主要執法流程、55個重點環節全部納入區塊鏈監管。 (倪方方 孫銀軍)
江蘇試點類個人破產案審理:67人獲免責23人申請被駁回
中新網南京12月7日電 (記者 申冉)7日,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通報了該省法院審理類個人破產案的試點情況,同時發布《關於開展“與個人破產制度功能相當試點”工作中若干問題解答》(下文簡稱《解答》,規範相關案件的審理流程和解決方案。作為國內率先開展“與個人破產制度功能相當試點”工作的省份,目前,該省試點法院已受理此類案件170件,23名債務人因不符合條件駁回申請,67名債務人得到免責,一批“誠實而不幸”的個人獲得了重新創業的機會。
據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褚紅軍介紹,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江蘇在全國率先展開了“與個人破產制度功能相當試點”工作的試點,並逐步擴大試點範圍。“目前已確定南京、蘇州、徐州3個市兩級法院和無錫錫山、鎮江京口、南通海門、泰州醫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連雲港海州等6個基層法院為試點法院。截至2021年11月底,試點法院已受理此類案件170件,已結案117件。其中,23名債務人因不符合條件駁回申請,67名債務人得到免責,清償債務1700餘萬元。”
“開展該項試點工作,既有利於消除誠信創業者的後顧之憂,保護創業积極性,從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社會誠信,也有助於讓江蘇省歷史累積的逾160萬件‘執行不能’案件中的一部分徹底退出執行程序,減少無效執行,減輕社會保障負擔。”不過,褚紅軍也坦言,中國目前尚未建立個人破產制度,因此試點工作需嚴格遵守現行法律及司法解釋的規定,避免損害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記者了解到,該省法院主要依託民事執行程序中的執行和解制度與參与分配製度,結合財產調查、失信懲戒等制度,借鑒吸收企業破產程序中的債權人會議、管理人等制度和《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中的免責考察期等制度,作為制定試點辦法和本解答的依據,同時充分尊重當事人意見。
褚紅軍告訴記者,針對適用對象、適用範圍、免責程序等理論和實踐中爭議較大的問題,審理法官注意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選擇實踐效果較好的方案;同時,將“執行轉破產”作為試點工作的基本思路,注重執行程序與類個人破產程序的銜接與相互轉換。
“我們的試點工作要求充分尊重基層實踐,比如說,將企業破產制度簡單套用於類個人破產,將帶來受理門檻過高、當事人負擔過重、效率難以保障等一系列問題。《解答》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就對相關程序提出了較企業破產更為簡便快捷的方案。”褚紅軍介紹,此外,依循“寬進嚴出”的原則,對於類個人破產程序的受理條件適度從寬,鼓勵債權人和被執行人提出申請;但對申請免除被執行人剩餘債務的,必須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債務清償和解協議履行完畢;二是經過免責考察期。“人民法院將對是否符合條件予以嚴格審查,切實防範民眾關注的‘假破產、真逃債’現象。”(完)
推進普惠服務,提升職工生活品質。面對新時代職工群眾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全省各級工會整合資源,創新手段,提升效能,打造“互聯網+”工會工作品牌,真正做到以普惠服務凝聚職工、溫暖職工、贏得職工。
互聯互通,
普惠服務一網搞定
記者打開“南京工會”APP進入普惠專區,只見“牛首山文化旅遊七折優惠”“藝時光藝術培訓中心六折優惠”……覆蓋餐飲旅遊、商超、文體、醫藥健康、通信等各領域的優惠活動令人目不暇接,此外還有蘇果直供的“會員團到家”、萬物直購商城等電商平台提供的工會“超低”會員價商品,可謂活動多多,福利滿滿。
截至目前,南京工會會員信息管理平台已有186.8萬名會員錄入信息,入駐300多家優質合作夥伴、涵蓋全市近6000多個服務網點;創新推出的“电子會員卡”在全國工會系統屬首創。自2019年我省提出建設“江蘇工會服務一張網”以來,省總工會廣泛深入開展“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城市創建活動,引導各地工會對標對錶、融網用網,讓“信息多跑路、職工少跑腿”,建設方便快捷、聯動高效的網上普惠性服務新通道,構建完善的工會普惠服務網絡體系。
無錫市總工會與政務APP“靈錫”互聯網公司深度合作,面向全市工會會員推出電子工會會員卡,建設互聯網“工會福利平台”。常州市總工會通過開發工會服務卡系統,採集了6324家工會組織、115.76萬工會會員數據,實現了工會組織、會員、勞模等信息的動態更新。淮安市總工會先後投入專項資金360萬元,統一建設市級“工會服務網、基礎數據庫、新媒體”三位一體的普惠服務新平台。
當好“娘家人”,
精準破解“急難愁盼”
不久前的一天中午,外賣小哥李鎮在蘇州工業園區雙湖廣場送完單后,來到附近的愛心驛站,喝了一杯免費的酸梅湯。“平時累了就來驛站休息一下,吃些點心補充能量。這裏還有應急藥品、充電寶等可免費使用,讓我感受到組織的照顧。”李鎮說。
像這樣的愛心驛站,目前全省有5000多家。針對戶外勞動者工作地點流動性大、工作條件艱苦等現實問題,省總工會在全省推動銀行、商鋪、藥店、加油站等單位設立“安康・愛心驛站”,為特定職業人群提供歇腳休息、免費茶水、防暑降溫、防寒保暖等服務。戶外勞動者可通過“江蘇工會”微信公眾號或“江蘇工會”APP,一鍵導航到距離最近的“安康・愛心驛站”。
普惠服務不斷把實事辦到職工急需處,把溫暖送到廣大職工群眾的心坎上。今年,鎮江市京口區“工會大食堂”正式亮相,周邊企業以工會組織的名義為職工集中辦理會員就餐優惠卡,優惠力度從八折起步。“我們已集體辦了78張就餐卡,以往靠帶飯熱飯、叫外賣解決用餐的職工,如今有了新選擇。”新世紀商廈有關負責人謝輝說,不少職工都去吃過了,價格、菜品都很不錯,10元左右就能吃到一份營養又健康的午餐。
職工需要什麼,“娘家人”就給什麼。南京市總工會鼓勵開展“暑期職工子女託管中心”建設,解決女職工生育的後顧之憂;揚州市總工會聯合多家單位舉辦“工會良緣”交友聯誼活動,幫助大齡未婚青年職工“脫單”;南通市總工會組織醫務工作者、公安幹警等疫情防控一線職工療休養活動;徐州市總工會向快遞員等八大群體贈送健康體檢服務……
服務“多元化”,
提升職工精氣神
近日,宿遷市區繁華地段悄然出現一家“普樂購網上工會普惠服務站”的實體店,店內陳設與一般超市不同,店堂里掛有“普惠職工,情系職工”“為職工省錢=為職工加薪”等宣傳標語;店堂二樓有職工茶吧、職工書屋等,成為城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針對職工群眾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特點,全省各級工會不再僅僅圍繞“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而是向法律服務、心理諮詢、職業提升等多方位拓展相關普惠服務。
“蘇州工會網上學院”是面向全市職工,集在職學歷教育、職業技能培訓、職工电子書屋於一體的網上教育平台,目前擁有300多門課程和講座,會員可免費學習大部分課程和技能培訓。無錫市總工會每年投入15萬元工作經費,為基層工會培養心理健康服務人才,開通免費心理諮詢電話,為1000多人次職工進行了心理疏導。連雲港市總工會打造“小易說法”在線法律服務,優選20名專業律師組成線上法律服務隊伍,在線實時回復職工的政策、法律諮詢。泰州市總工會搭建職工眾創中心,聚焦職工創業就業增收需求,訂單式送教進企,開設職工電商創業、職工柔性創業等培訓。
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徐大勇表示,要积極探索創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更好地助力職工享有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充足的生活福利、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記者 洪 恭弘=叶 恭弘)
系統整理優秀文化資源 弘揚挖掘優秀傳統文化
江蘇文脈將有自己的“百科全書”
“這本《江蘇地方文化史・揚州卷》,可以說是第一部論述揚州文化演進的通史著作,值得每一個熱愛本土文化的揚州人細細研讀。”近日,拿到新鮮出爐的《江蘇地方文化史・揚州卷》(江蘇人民出版社),揚州的文史愛好者孫先生激動地說。“江蘇地方文化史”是“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出版成果《江蘇文庫・研究編》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蘇13個設區市各設一卷,目前已推出淮安、蘇州、常州、鎮江、鹽城等卷。自2016年啟動以來,“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走過五年曆程,取得了豐碩成果,交出了完美的“期中答卷”。
江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典籍浩如煙海。據《江蘇藝文志》統計,共著錄江蘇籍作家29617人,著作85309種。為加快推進江蘇文化強省建設,2016年2月,省委省政府決定啟動“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通過系統整理和研究江蘇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一步弘揚挖掘優秀傳統文化,進而有效支撐全省文化發展邁上新台階,推動江蘇文化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
作為一項全省性文化發展戰略工程,“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由省委宣傳部具體組織實施,工程先後納入省“十三五”文化改革發展專項規劃、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並在“十四五”時期升級為“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
預計出版3000冊的《江蘇文庫》(包括紙本與数字版)是“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江蘇文庫》分書目、文獻、精華、史料、方誌、研究等六編,對江蘇歷史文獻典籍資源進行全方位梳理。它是江蘇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歷史上第一部“江蘇文化歷史百科全書”。
五年以來,來自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省社科聯、省社科院、省地方誌辦公室、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圖書館等有關單位、高校、科研機構的數百位專家學者,投身到江蘇文脈工程的編纂、研究與出版工作中來。
86冊、184冊、271冊……《江蘇文庫》2018年至2020年出版量逐年提升。今年,《江蘇文庫》又“上新”了哪些書?記者了解到,《江蘇文庫》今年已經推出240冊,其中《文獻編》推出60冊124種,《史料編》推出60冊332種,《方誌編》推出72冊42種,《精華編》推出32冊22種,《書目編》推出9冊,《研究編》推出7冊。
啟動五年以來,“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先後依託文脈工程,成功舉辦首屆江南文脈論壇、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首屆漢文化論壇、“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等大型學術活動,多種形式使文化盛會與學術盛宴相互交融,提升了江蘇文化的影響力、江南文化的品牌力。
《江蘇文庫》数字化,也是“江蘇文脈整理研究與傳播工程”團隊努力的一個方向。2019年数字化工作啟動,截至今年6月,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已完成《江蘇文庫》數據庫平台建設,將已經出版的487冊圖書全部進行了數據化,可以隨時上線。珍稀圖書將成為開放共享的資源,飛入尋常百姓家。(記者 於 鋒)
中新網南京11月25日電 (徐珊珊)為進一步優化江蘇省營商環境,完善市場主體退出機制,打通破產企業公司登記瓶頸,江蘇法院與江蘇省市場監管局近日聯合出台《關於做好破產企業登記事項辦理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強化行政司法協同,優化退出登記辦理,共同化解破產企業“退出難”。
在建立破產案件信息共享公示制度方面,法院與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破產案件信息動態共享機制和企業破產狀態公示制度,在受理破產申請后,通過江蘇法院破產平台及時向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推送有關企業破產的程序啟動、程序類型、程序終止、受理法院等信息,保持動態更新和實時公示,確保兩部門實時共享企業破產狀態信息。
為了推動殭屍企業破產退出,江蘇鼓勵各地開展長期吊銷未註銷企業的強制註銷試點,對於長期吊銷未註銷的企業,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可以作為申請人,向法院提出強制清算或者破產清算申請,符合受理條件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推動休眠、殭屍企業依法退出市場。
對法院裁定宣告破產並終結破產程序的企業及其分支機構,適用簡易註銷制度,申請人只需提交註銷登記申請書、終結破產程序裁定書、管理人決定書等3份文件,即可申辦簡易註銷,原股東持有股權被質押或查封的,也不影響辦理註銷登記。
此外,江蘇規範破產重整企業變更登記,嚴格破產清算程序中的企業變更登記和備案,協助法院辦理破產重整企業股東登記,建立破產企業相關責任人員任職限制登記制度,規範股權被查封、質押情形下的破產企業註銷登記。(完)
加快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前三季度製造業增加值超三萬億元
江蘇厚植實體經濟優勢
今年6月,徐工生產的300噸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成功進入海外市場。“能夠進入海外工程机械高端市場,關鍵在於個性化定製。”徐工集團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孫建忠介紹,產品既要符合當地施工特點和使用習慣,又要滿足客戶提出的40多項技術新要求,其中結構件的焊接更是關鍵。
攬下“瓷器活”,得有“金剛鑽”。走進徐工起重機智能生產車間,只見焊接机械手實時感知焊接位置,不斷調整焊槍姿態,一次焊接,雙面成型。目前,徐工起重機產品結構件所有關鍵受力焊縫,全部由智能化機器人焊接完成,檢驗合格率達100%。今年1至10月,個性化定製的徐工起重機銷售量增長235%。
徐工發展質態的提升,是江蘇聚力打造製造強省、厚植實體經濟優勢的一個縮影。今年前三季度,江蘇製造業增加值超過3萬億元,同比增長14.2%,占經濟總量比重達35.8%。
2017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徐工集團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時指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經濟,抓實體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是製造業的脊樑,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佔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製造業大國。”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增強製造業競爭優勢,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江蘇將充分發揮科教人才和產業厚實的雙重優勢,加強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促進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加快成為全國重要的創新高地、人才高地、產業高地。”江蘇省委主要負責同志表示。製造業規模約佔全國1/8的江蘇,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十四五”開局之年,江蘇以先進製造業集群和產業鏈培育為引領,着力提升製造核心競爭力。
――一手鍛造長板,培育壯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
今年6月底,位於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的信達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傳來好消息:公司研製的抗體葯達伯舒,在我國獲批可治療的疾病達到4種。公司首席科學家陳炳良介紹,公司落戶剛兩年,新葯還在實驗室研發,園區就代建廠房,引入生產培養基和提供外包服務的上下游企業,補足產業鏈關鍵環節。
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物聯網、工程机械等先進製造業集群和智能電網、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重點產業鏈,江蘇加快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提升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和現代化水平。
今年以來,江蘇推進國家生物葯技術創新中心落戶蘇州,啟動建設生物醫藥核心原材料共性製造平台,牽頭成立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鏈聯盟,加快構建集人才、機構、平台、資本於一體的產業創新生態,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信達所在的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85個新葯獲准進入臨床試驗,其中77個為Ⅰ類新葯。今年1至9月,江蘇生物醫藥製造業產值超過3300億元,同比增長12.9%。
――一手補足短板,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和質量提升行動,打通產業鏈的堵點斷點,推動產業鏈與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循環暢通。
研發出金屬粉末注射成型技術,大批量製造手機卡槽、攝像頭支架等“極小”三維微型零部件――這是江蘇精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拿手活。這些產品質量如何檢測?公司董事長王明喜介紹,過去主要依靠3000多名工人在顯微鏡下逐個看,如今依靠自主研製的“5G+AI視覺檢測設備”,完成拍照、檢測、判斷、歸納、運算,平均只需要1.4秒,比人工快了10倍,準確率還高出2%,極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良品率。
從深入實施“大數據+優勢產業鏈”行動,到紮實推進“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江蘇着力開創全面数字化轉型的智能製造新圖景。目前,江蘇上雲上平台企業超過30萬家。
不設行政級別,探索“首席科學家負責制”,按市場化機制運營……作為江蘇省基礎研究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紫金山實驗室圍繞自主可控,突出高端引領,強化原始創新,已會聚超過1000人的科研隊伍。
網絡節點間時延小於30毫秒、抖動小於5毫秒、端到端可靠性99.9%――格力電器與紫金山實驗室合作建設的“未來網絡”,為格力電器提供了南京至珠海高質量外網,提升生產及視頻數據傳輸效率,讓產業鏈各環節充分協同。
“‘未來網絡’為製造業而生。”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說,今年6月首次發布的操作系統,已在生物製藥、电子信息等行業實現“基於高質量外網的產業鏈協同製造”等6類創新應用場景。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江蘇着力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的引領型發展新優勢。今年前三季度,江蘇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4%,高於規上工業平均水平3.6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5.0%,兩年平均增長14.8%;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48.1%。 (記者 何聰 姚雪青)
告別“水上漂”,擁抱“新生活”
―― 江蘇讓退捕漁民收穫“穩穩的幸福”
築牢民生底線,是保障長江“十年禁漁”取得實效的基礎性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多開發就業渠道和公益性崗位,讓漁民們穩得住、能致富。
禁捕退捕以來,江蘇堅持應保盡保、應轉盡轉、應幫盡幫,緊扣社會保障、轉產就業、住房保障、兜底救助等關鍵環節,落實落細政策措施,切實保障退捕漁民權益。
“養老”與“安居”,
解決退捕漁民後顧之憂
在禁捕退捕工作開展之初,江蘇省就專門出台了退捕漁民補償安置指導意見,要求對符合參保條件的退捕漁民百分之百登記、百分之百繳費、百分之百落實待遇,做到應保盡保、應補盡補、不漏一人。目前,江蘇各級財政共支出59.9億元,用於直接補助漁民住房和就業保障、養老保險保障等,全省符合參保條件的41267名建檔立卡退捕漁民實現100%參保。
對於“退休金”,句容市下蜀鎮59歲的胡根堂坦言“想都不敢想”。他滿心歡喜地說:“漁民原先哪敢想退休金的事,都是養兒防老,活到老、捕到老。明年退休后,我每個月可領到600多元退休金,是黨的政策好,是退捕圓了我的夢!”
除了進社保,讓退捕漁民告別“水上漂”,安心上岸有房住,也是全省各級政府關注的大事。早在2013年,江蘇就實施了漁民上岸工程,對於自願上岸的漁民進行貨幣補貼。在本次退捕工作中,江蘇更是將退捕漁民上岸安居作為重要保障內容。
新沂市的沈加安一家去年結束了幾代人在駱馬湖漂泊的生活,住進嶄新的三層小別墅。去年開始,新沂市窯灣鎮就着手建設漁民安置小區。今年年初,120套、每套面積240平方米的安置房建成,並接通燃氣管網,小區安裝路燈、監控等配套設施,給漁民安心“洗腳上岸”吃下了定心丸。
泗洪縣針對退捕漁民中的無房戶,制定政策性安置、購房補貼和兜底保障三大政策:一是利用現有安置小區、農房改善、經濟適用房等政策性房源,進行相對集中安置;二是給予在該縣購房的漁民每戶3萬-4.5萬元不等的補貼;三是對無力購房的,充分利用鄉鎮(街道)老村部、暖心房等進行集中安置,提供人均不超過25平方米、戶均60平方米左右的共有產權房,確保特困群體住有所居。截至目前,該縣271戶退捕漁民無房戶已經全部安置。
泗洪縣禁捕退捕工作專班負責人陳沖介紹,“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對‘房子’有一種特殊情感,曾經長期漂在水上的退捕漁民,這種情感尤為強烈。我們設身處地幫他們解決安居問題,使他們都有一個好的歸宿,自然他們就更加擁護國家的禁捕退捕政策。”
“就業”與“創業”,
助力退捕漁民順利轉產
對於退捕漁民而言,上岸的關鍵是要擺脫過去對捕魚的生計依賴,實現轉產有方向、生計有渠道、致富有門路。為此,江蘇出台了崗位推介、引導就業、鼓勵創業、失業登記等政策。
“訂單式”培訓,精準提升生存技能。江蘇採取分類施策、精準對接的方式,組織退捕漁民參加技能培訓。揚州市政府動員全社會參与退捕漁民技能培訓工作。揚州搓背館與揚州技師學院合作,開展“揚州傳統搓背法”等非遺類傳統服務業培訓,因其無年齡性別限制、入行門檻低、起薪點高而受到漁民的廣泛歡迎。“到這來學徒,我們正缺女搓背師呢,學成了月薪保底6000元!”揚州搓背館向56歲的邗江區退捕漁民吳正花拋出了橄欖枝。兩個月後,心眼活、上手快的吳正花就拿到了6000多元月薪,開心地笑了。目前,全省累計有3718名長江退捕漁民參加就業技能培訓。
“多選題”配對,廣泛挖掘就業崗位。退捕漁民特殊的生活習慣、單一的技能,使得他們一下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並不容易,為同一人定向開發多個崗位是常有之事。為此,全省各地多元挖掘普適崗位,积極開展“送崗位上門”暖心招聘。南京市江寧區對137名退捕漁民全部上門走訪,摸清他們的技能水平、就業意願、培訓需求等情況,並在中興通訊、LG等優質企業開發適合他們的工作崗位1000多個,在實現“崗位等人”的同時,也為漁民多次就業提供了可能。
“個性化”服務,全力扶持漁民創業。全省各地把扶持漁民創業作為推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出台了富民創業擔保貸款貼息、一次性創業補貼、創業場地租金補貼等多項惠民政策。淮安市淮陰區政府得知漁民劉延明退捕后想自主創業而苦於沒有資金時,主動幫助他申請到10萬元創業貸款。他和妻子創立了淮陰區延明水產養殖經營部,年凈收入達10多萬元。他感慨道:“政府雪中送炭,解決了我創業的啟動資金難題,我對未來生活充滿信心!”
“捕魚”到“護漁”,
實現退捕漁民價值提升
對於年齡大、社會生存能力弱的退捕漁民而言,使用公益崗位托底安置,是保障其生計的重要方式。全省各地有針對性地篩選護漁員、河道保潔員、藍藻打撈員等公益崗位,定向招聘符合條件的退捕漁民,確保他們退捕不返貧。
泰州市面向退捕專業漁民定向招聘4支護漁員隊伍,共計50人,年收入不低於5萬元。今年10月18日,由農業農村部長江辦主辦的首屆“優秀長江協助巡護員”評選結果發布,泰州市護漁隊、靖江市護漁隊榮獲“優秀長江協助巡護隊”稱號,護漁員許犍、謝洪兵榮獲“優秀協助巡護員”稱號。獲獎后,許犍很激動,“我從小跟着父親從事捕魚,一條小漁船、幾張漁網,祖祖輩輩靠長江謀生計,我打了半輩子的魚,下半輩子我要去護漁,為子孫護好我們的母親河。”
江蘇擁有近1200公里長江幹流岸線、680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積,退捕漁船總量多、涉及漁民多、退捕水域廣,是禁捕退捕任務最重的省份之一。目前,江蘇在勞動年齡段內、有就業意願的25848名退捕漁民實現100%安置就業,沒有一人因“退”致貧返貧,沒有出現一個“零就業”家庭。江蘇省禁捕退捕工作專班負責人表示,讓退捕漁民收穫“穩穩的幸福”,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通訊員 陳林 本報記者 丁蔚文)
發展學前教育,是江蘇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領域和重點任務。近年來,江蘇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有效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努力實現“有園上、就近上、上得起、上好園”,讓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更滿意。
位於南京江北新區的易德幼兒園,是一所民辦幼兒園,也是天潤城十街區配建幼兒園,2020年以前,它的保育費在每月1900元,2020年9月該園轉型為普惠性幼兒園,保育費一下子降到了936元。
“說實話,這個幼兒園以前收費蠻高的,我們壓力也挺大的,現在上了一年之後惠民了,對我們家長是一個好事。” 幼兒園家長董先生告訴記者。
江北新區為轉惠民園的每個班級補貼裝修款10萬元,易德幼兒園分批拿到了150萬元;此外,新區每年為轉惠民園的每個班級提供8萬元房租補貼,幼兒園每個孩子還有市、區兩級財政每學年2200多元的生均補貼。
易德幼兒園將這些錢都花在了提高保育質量上,特別是對幼兒園環境進行了升級改造,生均戶外活動空間由過去的不足8平米提高到了12平米,今年秋季還申報了江蘇省優質幼兒園。
“價格雖然降了,但在辦園水平和辦園條件方面,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幼兒園家長陳女士說:“現在幼兒園一些遊戲的區域,還有孩子閱讀的空間,都布置得非常完善,我們作為家長來講,內心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
丹陽市實驗幼兒園是當地老百姓眼中的優質幼兒園。幾年前,一到招生季,家長就會連夜帶着板凳排隊報名。為滿足老百姓對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丹陽市“十三五”期間,異地新建了39所公辦園,並於2016年開始試行幼兒公辦園服務區制度,現在,孩子們就在家門口上幼兒園,而且90%以上都是省優質園。
幼兒園園長歐陽愛華說:“我們幼兒園2014年建了興業部,從原來的12個班擴大到18個班,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實驗幼兒園白雲部也開園,又增加了15個班的規模,而且我們周邊也有好多的城區的優質幼兒園建起來,所以家長不用再擔心上不到好幼兒園。”
近年來,江蘇省各地逐步消除普惠性幼兒園之間的等級差異,目前無錫市和鎮江市已經全面施行幼兒園服務區制度,即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體,在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下實行“划片招生”,以滿足區域內符合入園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鎮江市教育局局長劉元良說:“現在鎮江市70%的幼兒園都完成了新建改擴建,90%以上的幼兒園辦園條件都超過省優質園建設標準,所有小學幼兒園免試就近入學,讓家長能夠不焦慮,老師不糾結。”
截至2021年10月底,江蘇共有幼兒園8239所,在園幼兒250.36萬名,其中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5%,公辦園覆蓋率接近64%,省、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達89.5%,基本形成了公益普惠健康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除了加強硬件投入,“十三五”期間江蘇省級財政投入1億元,持續實施課程遊戲化項目,逐步改變了數十年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符號化學習為中心、以集體教學為中心的課程實施方式,支持孩子在該玩的年齡充分”玩”。丹陽市正則幼兒園在課程遊戲化上积極探索,打造了100多個“兒童部落”遊戲區域。
幼兒園園長吳益斐說:“過去我們是所有孩子按照一張課表來上課,現在我們幼兒園每個班上,都有一面大大的遊戲計劃牆,每個孩子早上都要自己去選擇,到哪裡玩、跟誰玩、怎麼玩,這樣的學習就非常有個性化。”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進一步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內涵質量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滿意度,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虞永平說:“未來我相信,在國家倡導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學前教育是不會缺席的,學前教育的質量也會越來越好,所以入好園、入高質量的幼兒園,這樣一個大家的期盼會逐步實現。”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 王健安 編輯/汪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