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在中央財政補貼基礎上每畝再補170元
我省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
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扶持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推廣工作有關政策的通知》,按照省下達各地的推廣面積,在中央財政每畝補貼150元基礎上,省財政將再給予每畝170元補貼,彌補播種、施肥、打葯、收穫等環節增加的成本,按照“一折通”補貼操作程序進行發放。
今年,我省將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列入省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集成推廣項目,支持設區市級農技推廣單位聯合科研、教學和推广部門,重點圍繞品種選配、模式確立、技術配套、機具裝備、病蟲防控等關鍵環節,跨區域、跨部門開展技術集成攻關和示範推廣,建設一批百畝攻關方、千畝示範片,集成適宜不同區域的帶狀複合種植模式。將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專用機具納入中央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支持範圍。省財政對購買帶狀複合種植專用機具給予一定補貼。各地在省下達的機具保障任務計劃內,組織實施專用機具購置專項補貼政策。同時加強監督管理,重點核查單人多台套、短期內大批量購置等異常情形。我省還將帶狀複合種植模式中種植的大豆和玉米納入農業保險補貼政策範圍。(記者 吳瓊)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助企“解渴”
江蘇金融機構多措並舉護航中小微企業發展
本輪疫情以來,江蘇金融機構和監管部門靠前發力、持續加碼,推出一系列有溫度、有力度的金融支持政策,不斷增強市場主體應對困難的底氣,為經濟平穩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江蘇台記者張賀:這裡是位於常州市新北區的誠通物流有限公司,公司主要是從事工業和製造業的原材料儲存和運輸,在金融和交通等政策的助力之下,現在企業的日均運輸量達到了2000多噸,和4月份相比增長了40%。
穩定的資金流是助力物流企業正常運轉的“血液”。受疫情影響,部分公路受阻,誠通物流組織單個車輛跨省運輸成本增加3000―4000元不等。為了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壓力,當地的農業銀行主動靠前服務,在前期投放30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的基礎上,提前為企業辦理貸款轉貸,實現新老貸款無縫銜接。
農業銀行常州鐘樓支行副行長呂昱說:“我們也梳理出了一批在疫情期間受影響較為嚴重的企業的清單,那麼同時我們會指派專人按照行業分類與客戶進行對接。”
江蘇誠通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高鳳桐說:“為我們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也讓我們更有信心在做好自我,就是企業自身的生產經營的同時,給我們解決了很多的後顧之憂。”
金融監管部門也拿出實招硬招。江蘇銀保監局近日出台了深化“四保障六提升”行動意見,提出29條具體舉措,要求全省金融機構聚焦重點產業和外貿企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創新特色產品服務,积極保障核心零部件和主要原材料供應金融需求,有力支持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江蘇銀保監局普惠金融處副處長薛璐說:“將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企業,納入重點對接範圍,組織銀行機構逐戶走訪,超過20萬戶市場主體,結合企業實際需求提供精準化、差異化金融服務。”
今年以來,金融系統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不斷上升,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江蘇銀保監局最新數據显示,截至4月末,江蘇銀行業各項貸款餘額19.3萬億元,同比增長14.6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02%,較上年下降0.21個百分點。
【時空短評:暢通“毛細血管” 保障“青山常在”】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和血脈,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越是壓力大,越要聚焦市場主體“急難愁盼”,不斷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質效,暢通經濟“毛細血管”,保障市場主體“青山常在”,為履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提供堅實有力的金融支撐。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張賀 陳忠耀 章斌偉 陳志斌 龔丹 姜晨光 時繪 南通中心站 編輯/劉琳)
首屆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揭曉
這些標準,為何能脫穎而出
“質量提升,標準先行,沒有高標準就沒有高質量。”標準是引領經濟社會有序發展的技術支撐,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標準化工作。江蘇省政府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實施意見》進行深入解讀。
強化標準引領,建立完善江蘇先進標準體系,離不開一項項具體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就在前不久,首屆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獲獎名單正式公布。江蘇省標準創新貢獻獎是經省委、省政府批准設立的評比表彰項目,由省市場監管局主辦,每兩年評選一次,獎項包括組織獎、項目獎和個人獎。江蘇為何設立標準創新貢獻獎?評選依據有哪些?獲獎項目的“含金量”有多高?它們將對完善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帶來怎樣的影響?
提升國際話語權,
讓出口更順暢
“對日出口大幅下降,蜂王漿行業標準亟待提升”“被指抗生素嚴重超標,蜂王漿出口再受阻”……曾經,蜂王漿質量低劣成為制約我國蜂業發展和產品出口的瓶頸。從2008年初率先提出蜂王漿國際標準研究,到2016年蜂王漿國際標準的頒布,這條路,省標準創新貢獻獎獲獎單位南京老山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走了8年。
蜂王漿國際標準發布后,2018年,國內出口蜂王漿均達到該標準一級品要求。根據中國醫保商會提供的數據,蜂王漿出口規模進一步擴大,取得了價量齊增的可喜成績。“該項目提升了我國蜂業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老山藥業總經理陳坤說。
無獨有偶,省標準創新貢獻獎個人獎獲得者――法爾勝泓�集團有限公司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朱維軍也曾面臨“出口難”的困擾。
“懸索橋的主纜是由1萬多根鋼絲組成的,世界上有兩種施工方法:歐洲和美國是一根一根放進去的;中國和日本是先把若干鋼絲組合成一組,截面為正六邊形,通過正六邊形的疊加形成鋼纜。我們在廠里將‘正六邊形’做好,然後運到橋上去施工,一個‘正六邊形’包含127根鋼絲,這意味着原來一趟只能拖一根鋼絲,現在一趟可以拖127根鋼絲,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朱維軍告訴記者,但這樣的技術在歐洲和美國沒有相應標準,因此以前出口時要進行3―4個月的技術談判。如今,依託法爾勝“國際標準化組織鋼絲繩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平台,這一技術被定為國際標準。朱維軍還通過該平台,幫助有需要的企業制定技術標準,提升行業國際地位。
“個人獎發給作出突出貢獻、取得公認業績,具有較高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標準化專家。項目獎則從創新及技術水平、標準適用的範圍和影響力、標準實施的難度、標準實施取得的經濟效益等方面綜合評估。”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副處長袁超介紹,標準創新貢獻獎每兩年評選一次,一方面是考慮到標準制定的周期較長,另一方面,標準落地實施后,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現。
填補技術空白,
讓行業更規範
2012年5月,國際海事組織海上安全委員會通過了《船上噪聲等級規則》的修訂草案,要求新建造的國際商船都必須滿足更嚴格的噪聲限值標準。“新規自2014年7月1日起生效,但2012年時國內造船行業在減振降噪設計方面基礎較差,難以滿足該強制執行標準,這意味着以後即便接到了訂單也可能交不了貨,甚至面臨罰款,將對中國船舶行業造成巨大衝擊。”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副所長吳文偉回憶。
在此背景下,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歷時3年主導制定了“ISO20154船舶輔機隔振設計方法指南”和“ISO20155船用泵流動誘導管內噪聲源特性測量方法”等兩項國際標準。此次評選中,它們榮獲省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一等獎。據吳文偉介紹,這兩項標準均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創新,填補了國內船舶業在聲學設計上的空白,為我國船舶設計與製造提供了評估與控制方法,降低了船舶振動和噪聲超標的風險並控制了成本。
標準實施以來,相關技術成果已直接應用於我國新建散貨船、礦砂船、集滾船、油船等25型船舶的聲學設計,保證了新船的噪聲達標和順利交船,直接與間接經濟效益可達數十億元。
翻開獲獎名單,像中國船舶科學研究中心一樣研製標準填補國內技術空白、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獎項不在少數。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起草的國家標準“潔凈室及相關受控環境空氣化學污染控制指南”使整個微电子行業的良品率大幅提高,一舉獲得省標準創新貢獻獎。
原來,在芯片生產過程中,光刻工藝是關鍵一環。“隨着芯片越做越小,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化學氣體容易影響光刻膠的效果,這直接關係到芯片的良品率。”南京天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這些化學氣體濃度沒有統一的控制標準,企業也沒有量化的尺度去做技術方案。天加用4年時間,成功研發建成ISO1級超凈環境集成系統,為標準制定提供實際數據和工程實踐支撐。
突出綠色環保,
讓生活更美好
標準不僅引領着工業生產,更在看不見的地方保障、改善日常生活。
刀鱭(又稱“刀魚”),被稱為“長江第一鮮”,但由於人們的過度捕撈和生態環境的惡化,近年來,刀鱭數量驟減。如何破解人工繁育刀鱭這一難題,讓舌尖上的美味得以延續?
“2012年,我們在全國首次實現刀鱭全人工繁殖,但魚苗成活率不高。此後,集團與上海海洋大學專家合作,攻克了長江刀鱭仿江海洄遊生態養殖技術,魚苗成活率大幅提高,形成‘刀鱭人工繁育技術規範’國家標準。”江蘇中洋集團總裁辦副主任林春芳介紹,這一標準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長江刀鱭繁育及養殖產業的發展,集團因此建立了省級刀鱭原種場,保證了刀鱭種群的延續,為長江珍稀物種的保護作出了积極探索。截至目前,該集團已建立覆蓋長江珍稀魚類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
空氣環境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在海安垃圾焚燒發電廠,焚燒產生的飛灰通過全密閉的管道氣力運輸后,進入到一個碩大的飛灰熔融工業裝置中,通過等離子高溫技術,危險廢物飛灰變身為穩定有用的建築原料。這是全球首個採用飛灰高溫等離子體熔融技術研發的飛灰處理裝置。
生活垃圾焚燒產生的飛灰產量大、危害性高,目前主要處理方式是填埋,但若填埋場滲漏,會引發環境風險。垃圾處理的“最後一公里”怎麼辦?“此前,全球都沒有生活垃圾飛灰熔融處理的相關標準。我們主持編製了全國首個飛灰熔融標準――生活垃圾焚燒飛灰熔融處理技術規範,率先對熔融處理工藝技術要求、運營要求等作出規定。”江蘇天楹環保能源成套設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要建表示,標準的制定徹底打通了飛灰熔融資源化技術體系,實現了飛灰的資源化利用。
袁超表示,評選省標準創新貢獻獎是為了增強標準化事業發展內生動力,旨在引領我省標準化工作向更廣領域、更深層次和更高水平推進。我省將不斷完善高質量發展標準體系,增強標準化治理效能,提升標準國際化水平,以高標準助力高技術創新、促進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支撐高效能治理、保障高品質生活。(記者 洪恭弘=叶 恭弘 許海燕)
南大、東大、南農大、南師大、蘇大、南工大
6高校成江蘇地方立法“外腦”
5月13日,省人大常委會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南京工業大學6所高校分別簽署合作共建協議,並向6個省地方立法研究基地授牌。此舉在省人大常委會立法工作中是首次。
6個基地背靠所在高校的學科優勢和雄厚的研究力量,成為地方立法的“外腦”,有利於提高高校法學領域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水平。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陳志紅表示,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可以作為立法機關與專家學者間的橋樑紐帶,為專家學者提供製度化參与立法的渠道,為立法機關提供傾聽民聲、彙集民意、集中民智的平台,有利於更加廣泛地凝聚立法共識。今年,每個基地都參与7件省法規草案、8件市法規草案的研究論證並提出修改意見和建議。
6個基地還將參与省行政程序條例、省交通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省公共法律服務條例、省哲學社會科學促進條例、省長江船舶污染防治條例、省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机械排氣污染防治條例、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省醫療保障條例、省集體協商條例、省基層衛生條例的立法工作,以及省養老服務條例、省保護和促進香港澳門同胞投資條例、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省招標投標條例、省消防條例、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省安全生產條例、省水庫管理條例的修改工作。 (記者 陳月飛)
從5月1日起,江蘇將自南向北逐步進入汛期,近期全省上下未雨綢繆,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抓緊抓實汛前各項準備工作。
淮安市古黃河水利樞紐工程是古黃河上重要的防洪工程,汛期將至,工作人員正抓緊對机械電氣設備、全自動控制系統進行一個例行的檢查和維護,全力備汛防汛,確保城市安瀾。
淮安市古黃河樞紐控制工程管理站站長鬍海軍表示:“加強工程的養護和維修,把我們排查出來的問題超前處理好,確保工程不帶病運行。落實24小時的值班制度,確保我們樞紐工程度汛安全。”
重要防洪工程、重要基礎設施進行全方位、多層次風險隱患排查的同時,水毀水利工程修復工作也正按下“快進鍵”,在長江鎮揚河段 孟家港下段 應急護岸工程施工現場,滿載石料的船隻停靠在岸邊,正在開展拋石護坡作業,加固河岸邊坡。
長江鎮揚河段孟家港下段2021年度應急護岸工程建設處主任陳東風告訴記者:“這個地段主要是由於水下岸坡的沖刷,已經危害堤岸的穩定,包括下游沿江碼頭的安全。從3月10號開工,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了42%,整個項目保證主汛期來臨之前能完成。”
為了防止短時強降雨所造成的城市內澇,我省各地也正加緊對城市排水管道進行清淤,在宿遷等地,工作人員“机械清淤疏通和人工清掏”相結合,對城市地下管道和窨井進行清淤疏浚,確保雨水“跑得快、流得順”。
宿遷市泗洪縣大樓街道工作人員龔長春介紹:“下到井內對內部堵塞檢測,並用吸污車清理,高壓水槍疏通,提前對防汛除澇設施、通訊器材、搶險物資和工具進行全面維護和補充,確保平安度汛。”
據了解,今年我省進一步完善防汛抗旱、防颱風、城市防洪排澇等各類應急預案;各級河長辦把確保河道行洪安全納入河長制工作,加大行洪、分洪河道和水庫溢洪道障礙排查和清理力度;水利、應急等部門完善省級防汛搶險專家庫,組建水利專業搶險隊伍113支、4772人,可滿足正常年景防汛搶險需要。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鵬 編輯/汪澤)
10日,江蘇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體育類專業省統考順利開考。全省近6000名考生參加考試,按籃球、田徑、武術等9個專項,設南京師範大學、南京體育學院、江蘇師範大學、蘇州大學和揚州大學5個考點。全省各地教育、宣傳、網信、公安、交通運輸、衛健、市場監管等多部門密切配合,為近6000名考生保駕護航。
記者了解到,為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試組織工作,省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學校防控組專門制定體育類專業省統考組考防疫方案。各市各考點成立工作專班,嚴密制定涉考人員集中閉環轉運和組考防疫實施細則,所有考生和涉考工作人員提前3天跨市集中轉運,全程閉環管理,為考生安全、健康參加考試提供服務。
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考點承擔田徑項目的考核。上午10點多,每一位考生在通過防疫檢驗、安全檢查、身份識別後,由老師帶隊進入指定考試區。記者了解到,每位考生需要參与100米、三級跳、實心球、800米等5項測試。剛考完三級跳考試的淮安某中學學生小張說,與他一起來南京的考生共11人,這幾天全程大巴接送,閉環管理。南師大學工處副處長景飛表示,南師大考點共有1100名考生,學校為考試做了周密部署,考生從指定通道進入檢錄區,分地區檢錄和熱身後到指定地點考試,考完由專門出口出考場,原車返回酒店,最大程度避免了人群聚集。
蘇州大學考點承擔2022年體育類專業省統考排球、羽毛球和體操三個專項考試,共計626名考生。蘇州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靳葛介紹,考點在不影響住校師生學習生活的前提下,合理設置考試管控區域,考試前搭建防護欄和帳篷,備好防疫物資,按要求做好場所和器材的消殺工作。為保障考試工作,相關人員吃住在辦公室長達半個月,成為疫情下考試組織工作背後的默默堅守者。
記者了解到,本次考試預計於5月16日前全部結束,所有跨地區流動的考生將有序集中閉環轉運返回。(記者 楊頻萍)
依託五級一體化信息平台提供精準支持與服務
“数字人社”為“穩企紓困”提質增效
穩崗返還“免申即享”,智慧就業“雲端匹配”,社會保障“一卡通”……為积極應對疫情影響,江蘇人社部門依託覆蓋省、市、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的五級一體化信息平台,全面推進数字化轉型,以数字賦能,推動“穩企紓困”,織密兜牢民生底線。
17.53萬戶企業免申即享穩崗返還資金10.09億元
4月29日,蘇州泰華商城有限公司收到蘇州人社部門發放的穩崗返還資金4.75萬元。公司負責人說,疫情增加了公司運營壓力,公司沒向政府部門遞交任何申請材料,賬上就多了一筆錢,感覺特別溫暖。
今年以來,針對疫情導致企業負擔較重等問題,江蘇人社部門加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就業創業補貼等政策支持力度,幫助企業緩解資金壓力。人社部門依託省人社一體化信息平台海量數據,為企業“畫像”,並與工信、市場監管、地稅等部門進行數據共享比對,精準識別符合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的市場主體,做到穩崗返還資金準確撥付、企業無感享受。據統計,今年以來,通過“免申即享”方式,全省已經向17.53萬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10.09億元,幫助企業增強信心、復工復產。
此外,各級人社部門還加強與教育、民政、衛生健康、財政、稅務等部門的信息交換和數據比對,精準認定符合政策享受條件的對象,做到就業創業政策“應知盡享”,目前已累計向1825戶企業發放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2521.4萬元,向1635戶小微企業發放吸納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1765.4萬元。
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將在落實“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的基礎上進一步借“數”發力,部門協同共建全省就業運行監測分析平台和就業大數據交匯終端,推動就業擴容提質。
“蘇崗貸”出台10天發放信用貸款2.07億元
“疫情讓公司生產受阻、訂單減少,貨款不能及時收回,就在一籌莫展的時候,4月20日我們接到了宿遷市人社局和中國銀行宿遷分行電話,說公司符合‘蘇崗貸’融資業務,是線上申請的純信用貸,不需要擔保,4月25日400萬元貸款就通過了審核,一周內發放。這在以前是絕對不敢想的事,真是解了燃眉之急。”
江蘇領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莫紅說的“蘇崗貸”,是省人社廳、省地方金融管理局、省工商聯針對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用工規範的企業精準投放的信用貸款,重點向實體經濟和中小微企業傾斜,用於支持企業穩崗擴崗。
據了解,“蘇崗貸”融資服務的企業主要通過全省人社一體化信息系統篩選,具有服務更精準、准入門檻低、審批速度快、融資成本低等特點。與此同時,人社部門還為申請企業做好政策諮詢、用工保障和業務辦理等各項服務。
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蘇崗貸”融資業務出台僅10天,全省就有37家中小微企業獲得2.07億元信貸資金。
“雲端”招聘兩個月提供崗位超85萬個次
近日,江蘇新日電動車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江蘇省智慧就業雲平台直播招聘,順利招錄58名員工。
疫情反覆,線上招聘求職已成常態。為紓解企業招工難題,促進人力資源供需精準匹配,江蘇各級人社部門依託江蘇省就業智慧雲平台,拓寬招聘渠道,积極開展各類線上直播招聘活動,實現就業崗位、就業服務“上雲端”,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架起實時交流橋樑,助力用人單位足不出戶招才引才。
今年三四月份,全省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運用江蘇省智慧就業雲平台開展網絡招聘771場,直播招聘26場,提供崗位超85萬個次,在線求職超62萬人次。
對於即將到來的畢業季,各級人社部門將密集組織針對高校畢業生的“雲端”促就業系列活動。5月21日,將聯合省工商聯舉辦全省民營企業直播雲聘大會,優選200家大型民營企業、不少於1萬個高質量就業崗位,40個直播間同時上線。“創響江蘇”創業就業高校行服務活動、江蘇省暨南京市“百校萬企”高校畢業生公益網絡招聘大會等品牌活動也將陸續開展。(記者 黃紅芳 通訊員 盛馨蓮)
江蘇銀保監局近日出台《關於優化金融供給增強服務效能深化“四保障六提升”行動的意見》(下稱《意見》),從10個方面提出29條工作舉措,指導銀行保險業金融機構堅持高質量發展,優化金融供給,提升服務效能,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四個保障”分別為保障全省擴大投資金融需求、保障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金融需求、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金融需求,以及保障社會民生金融需求。
《意見》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提出“六個提升”,分別為提升小微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提升全面鄉村振興金融服務、提升外貿外資金融服務、提升促進消費金融服務、提升科技自立自強金融服務,以及提升綠色發展金融服務。
其中,針對提升小微民營企業金融服務,《意見》要求繼續保持全省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和戶數“兩增”,深入推進首貸擴面專項行動,提高普惠型小微企業信用貸款佔比,努力提升小微企業貸款戶中首貸戶的比重,推動2022年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較上年有所下降。持續發揮民營企業融資會診幫扶機製作用,有效穩定企業融資環境。
數據显示,截至3月末,江蘇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9.2萬億元,同比增長15.2%,其中製造業貸款餘額2.9萬億元,同比增長23.4%。1至3月,全省保險業累計提供各類風險保障227萬億元,累計賠付支出389億元,同比增長18.5%。(記者 崔昊)
運行通暢 江蘇省快遞量已恢復到去年同期水平
隨着物流保通保暢措施的有效推進,江蘇各地區的快遞業務也在迅速恢復中。目前,除少數疫情封控區域外,江蘇郵政快遞網絡基本運行通暢,行業運行基本恢復正常。這幾天,不少市民發現,自己在電商平台買的東西到手速度變快了。今天(5月8日),記者探訪了南京多家快遞網點發現,網點運營逐步恢復到了正常水平。
在圓通速遞常熟倉店,快件被工作人員放上傳送帶后,經過噴淋消殺后,送到自動分揀線。據了解,圓通速遞在常熟地區所有的出港和進港件都會經過該倉店分揀、轉運。受到疫情的影響,4月初,常熟倉店的進港件業務曾停止了約15天。不過,近幾天的業務量已逐步恢復正常,目前平均每天進出港的運輸車輛約50輛次,進港件已恢復到了40萬票左右,出港件約15萬票。
”我們也根據各地的通行政策,及時調整了出港的路由,確保了快件的正常發出。進入4月中旬以來,隨着全國疫情好轉,車輛通行暢通,我們的出港業務量已經逐步恢復了,我們的進港的派送業務已經全面恢復。”常熟圓通速遞副總經理常新瑋說。
在連雲港市,郵政管理部門成立“抗疫情保暢通”寄遞需求服務專班,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提高郵政快遞幹線運輸車輛通行效率,開通生產經營企業重點郵快件“綠色通道”, 對實施靜置期管理的國際和國內中高風險地區進港郵件快件,經生產經營企業提出申請,擁有相關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核酸採樣,檢測結果為陰性的,安排直接投遞或企業自取。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務院、省政府物流保通保暢工作機制部署,4月10日以來,江蘇郵政管理部門积極協調屬地防疫指揮機構,推動快遞車輛通行、分撥中心和營業網點恢復運營等政策落地實施。
目前,除少數疫情封控區域外,全省郵政快遞網絡基本運行通暢,行業運行基本恢復正常,攬投量均達到去年同期水平。“全省收件一般在2400萬件,投件略少在2000到2200萬件,五月以來我們都在關注,目前全省的量已經恢復到2000萬件以上了。6日全省收件2340萬件,基本接近疫情前的水平了。”江蘇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副處長邰紅兵說。
(來源:《零距離》記者/何畔 編輯/蔣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