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專業代理團隊

2023
07-18

  加強基層高效治理 持續提升民生保障

  江蘇: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要求,江蘇必須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江蘇始終堅持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推進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各項工作,多措並舉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蘇台記者郭奉銘:“在南京仙林街道,每天由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組成黃馬甲服務隊,都會帶着民情日記、巡查清單,在網格內線上線下走訪兩次,及時發現、實時掌握、隨時記錄網格內自查、排查的各類矛盾隱患。”

  由於建得早,仙林街道的大成名店設計“先天不足”,線路老化、餐飲燃氣等各種問題不斷累積,安全隱患問題突出。然而,改造施工就意味着商戶要停業配合。一開始,商戶們非常抵觸。街道一方面發揮網格員、志願者地熟、人熟、事熟的優勢,一遍遍耐心解釋並根據大家意見不斷修正改造方案;另一方面,以黨建聯盟共建為紐帶,爭取共建單位的支持。如今大成名店餐飲店鋪的面貌煥然一新,並全部完成了氣改電工作。

  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大成名店商戶劉冬晴說:“我們之前這邊有七個灶頭,油煙味比較重。改造的時候也是設身處地為我們考慮,現在油煙味沒了,也沒有安全隱患,我們做生意心裏更踏實。”

  難題迎刃而解的背後靠的就是黨建引領凝聚起來的治理合力。近年來,江蘇大力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在全國首創網格化社會治理,率先全省域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建立黨委抓支部、支部管黨員、黨員帶群眾“抓管帶”……一系列先行先試的創新探索,不斷提升基層服務能力、綜合治理能力。

  南京市棲霞區仙林街道黨工委書記孫金娣說:“始終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作為指路明燈。面對基層治理的挑戰和難題,我們強化黨建引領、織密組織體系、整合區域聚資源,確保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矛盾不上交。”

  除了做精做實網格化服務管理外,江蘇還接連出台文件,引導支持各地大力推進数字化轉型、智慧社區建設,使基層治理更加高效,公共服務更加便捷。

  蘇州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說:“永聯運行中心整合了近二十個数字化平台,全部融合到一張網、一个中台。比如,隨意停放車輛的,包括有些在河道邊有危險行為的,我們也能夠實時檢測到,能夠及時、就近地調動有關人員、網格人員。”

  常州市新北區三井街道藻江社區黨總支副書記任莉說:“我們‘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主要呈現四個特點,情況早知道、需求早服務、技能早培訓、人員早上崗。開設了中西面點、茶藝、收納,包括養老、育嬰這些熱點的課程,幫助我們的居民去實現更高收入、更高質量的就業。”

  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為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目前,江蘇共擁有城鄉社區志願者2199萬人。全省95%的糾紛都能化解在基層,群眾安全感達99.2%。與此同時,江蘇持續加強優質資源供給,不斷增進人民福祉。目前,江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0%,護理院數量佔全國總數近40%,“15分鐘醫保服務圈”實現鄉鎮全覆蓋。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奉銘 王敏 李澤灝 浦沫瀚 供片台/常州台 編輯/張萌)

2023
07-06

  我省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從點上創建延伸到區域建設

  如詩美景入畫來 魚米之鄉煥新顏

  7月2日,“被江蘇的農村環境震驚了”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江蘇網友紛紛曬出家鄉美景。一望無際的田野、白牆黛瓦的農房、四通八達的鄉間道路……如詩如畫的農村新風貌令人沉醉,話題很快就有近千萬閱讀量。

  不僅僅有來自網友的指尖投票。6月26日,住建部在浙江杭州召開全國農房建設管理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交流各地經驗做法,江蘇在會上作發言,介紹農房改善等做法。

  同處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脈相通,江蘇积極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高度重視鄉村建設,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從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农民住房條件改善到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再到傳統村落保護、培育文明鄉風……江蘇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進程中,不斷升級“版本”,為鄉村“塑形留魂”。

  有顏有品,鄉村面貌深層重塑

  沿着宿遷市宿豫區幸福大道一路東行,距梨園灣東約3公里處,一個清新整潔的村莊映入眼帘,這就是宿豫區曹集鄉雙河裡社區。仲夏時節,灰牆黛瓦的農房整齊排列,清澈池塘點綴其間,蔥鬱植被倒映水面,宛如一幅山水畫。

  “環境變化太大了,沒想到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村民周雲華感嘆道。雙河裡社區黨委副書記程高說,村莊在原址改善農房,以改造為主,插建、翻建為輔,延續原有村莊肌理。改造項目邀請專家按照一戶一張圖紙設計,保留每戶特色。綠化栽植、管網鋪設、道路鋪裝等配套同步開展,打造出集鄉土風情、古典風韻、親水嬉戲、田耕農樂於一體的村落。

  “對標‘千萬工程’,一以貫之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牢鄉村建設為农民而建的鮮明導向,我省以改善農村住房條件為切入點,以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為目標,着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省住建廳總工程師路宏偉說。

  農房改善槓桿,撬動鄉村發展。江蘇同步配套基礎設施,並將農房改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結合起來,同步謀划產業發展,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重塑田園風光、田園建築、田園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

  “原來進村的路很難走,這裏的民居旁建有豬圈,廁所也建在路邊,環境髒亂差。”6月27日,走進連雲港市贛榆區黑林鎮蘆山村小蘆山自然村,副鎮長蔣志超所指之處,如今已實現“美麗蛻變”:道路整潔乾淨,綠化鬱郁蔥蔥,違建拆除了,戶廁進行了改造,生態停車場里停車有序,整個村莊綠樹環繞,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小蘆山面貌的巨變,是我省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一組數據提供有力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累計整治18.9萬個自然村環境,建成1300多個康居鄉村。2017年以來,累計建成593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實現76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同時,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示範建設,建成1萬多個美麗宜居鄉村。2018年以來,全省超40萬戶農房得到改善。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督查報告》對我省村鎮建設給予高度評價――“走出了一條美麗宜居鄉村與繁華都市交相輝映、協調發展的‘江蘇路徑’”。

  鄉愁新韻,換個方式“打開”鄉村

  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伴隨村莊面貌蝶變,鄉村生活新的“打開”方式接踵而來。

  6月28日,烈日當頭,在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鎮高堰村高堰自然村,帳篷下不少人正為夜市擺攤做準備。“我們正大力培育發展旅遊新業態。”高家堰鎮經濟發展和建設局局長朱子良說,村莊美了,村民也有了更多富起來的路徑,高堰村先後打造微影院、釀酒坊、滑翔傘俱樂部、跑馬場、康養民宿、老街夜市等,不斷豐富旅遊內容。目前,投資2億元、佔地2000畝的牛牛樂園也已基本建成。

  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人。原住民幸福指數提升的同時,規劃師、鄉賢、新農人等同向而行,共同守望心中那一縷鄉愁,為鄉村發展注入鮮活動力。

  連雲港市連雲區宿城街道大竹園村村民夏紹勤退休后,回到村裡傳承雲霧茶製作技藝。68歲的他每天早早來到村裡的雲霧茶專業合作社,指導村民制茶。“人老了,也要有上進心!”他幹勁滿滿,希望幫助更多村民提升採茶、制茶技術。

  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生態環境優美,依託溱湖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孫愛勤和丈夫返鄉創業,打造了6間質樸自然風格民宿,節假日一房難求。

  泰州市住建局村鎮處三級主任科員張弛說,近年來,泰州大力建設特色田園鄉村,鄉村煥發蓬勃活力。2022年泰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蘇州創新推行駐村設計師、工程師“一村兩師”制度。市住建局村鎮處副處長聶俊奇介紹,蘇州市在建特色田園鄉村已實現“兩師”全覆蓋,平均每個村莊駐村團隊有7人,年駐村約35次、總時長280小時。

  和美鄉村建設,需要持續推動人才投身鄉村。路宏偉表示,對標“千萬工程”,可以發現浙江專業人才參与鄉村建設熱情很高。浙江整體謀划鄉村人才振興,深入實施“兩進兩回”(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行動,精準打好“引、育、用、管、留”組合拳,推動工程師等五路人才促振興奔共富,全省鄉村人才隊伍總量超200萬人。我省在組織專業人才參与鄉村建設方面尚缺實招硬招,有待進一步完善。對標找差,我省已行動起來,2023―2025年將組織不少於1萬名設計師、工程師等下鄉服務農房改善和鄉村建設,啟動實施“鄉村建設工匠能力提升工程”,持續為鄉村發展注入人才“活水”。

  以點帶面,美麗鄉村連片成群

  長線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持續重塑田園風光、田園建築、田園生活,這樣的鄉村分佈逐漸從點到片、到面,輻射更廣袤鄉野。

  “黿盪十八村,圍盪團團蹲。綠蔭四季春,村村民風淳。”蘇州吳江黿盪美麗鄉村群,村村有看點。黿盪美麗鄉村群總佔地面積22.19平方公里,環元盪湖展開布局,串珠成鏈,所轄元盪村、東聯村、三好村3個行政村,個個展現村凈景美新氣象。

  吳江區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科長陸瑜介紹,美麗鄉村群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富民增收、鄉村治理、改革創新上協同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四好農村路暢聯3個行政村,打通水路連接3個美麗湖泊。此外,整合美麗鄉村群範圍內資源,發展載體共聯,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已形成串聯兩山禮堂鄉村振興展示館、張翰蒓鱸之思紀念館、魚菜共生有機農場農業體驗、善灣知然村民宿等景點的環眾家盪精品旅遊線。

  聶俊奇說,蘇州統籌特色田園鄉村“精品”“康居”“宜居”三級體系,實現對自然村莊建設全覆蓋,同時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踐鄉村連線成片、抱團發展,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精品示範區,首批9個示範區已全面建成,第二批7個正在落地實施。蘇州還創新啟動“兩湖兩線”特色田園鄉村跨域示範區建設,突破縣級行政區劃,在“環陽澄湖”“環澄湖”“太湖沿線”“長江沿線”等更大區域內實現優質鄉村和農文旅產業的集群式發展。

  泰州計劃到2025年打造3個左右空間、生態、產業有機融合,內部功能分區合理、要素互補,地區特色產業、文化和風貌有效彰顯的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

  姜堰區特色田園鄉村溱湖示範區規劃方案已初步形成。姜堰區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科長陸智慧透露,區域涵蓋溱潼鎮及三水街道2個鎮(街)11個村,共49.5平方公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千萬工程”經驗的豐富理念滋養着江蘇,讓鄉村更宜居宜業、更有吸引力的行動持續發力。路宏偉說,“千萬工程”的一個重要經驗和啟示,便是20年鍥而不舍、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省將着力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從點上創建延伸到區域建設。到今年底,將優選3―5個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作為首批省級培育試點。到2025年底,全省重點培育15個左右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帶動市縣同步培育一批示範區,賦能鄉村振興。

  記者 王曉映 白雪

2023
06-28

  到2025年,全省航空航天產業產值力爭突破1500億元

  蓄力藍天賽道,江蘇“翼”起奮飛

  “C919圓滿完成商業首航,我也有幸受邀體驗了一回,座椅寬敞舒適、飛行平穩而且噪聲小。”回憶這趟旅程,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黎玉欽說,特別是看到飛機上“海鷹”元素時,他內心感到無比自豪。

  5月底,我省與C919的設計製造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加強大飛機產業培育支持力度、推動航空產學研用合作等方面深度合作。簽約背後,是作為航空大省的江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助推航空製造產業在“藍天賽道”上蓄勢起飛的決心。

  “牽手”江蘇

  中國商飛為什麼選擇“牽手”江蘇?此前與江蘇企業愉快高效的合作經歷,正是中國商飛認可江蘇的原因之一。

  記者了解到,此前,我省同中國商飛就在產業投資、產業配套、創新合作方面有着密切交流。目前,我省有32家企業入選中國商飛合格供應商清單,位居全國前列。同時,我省還有26家企業入選中國商飛候選供應商和潛在供應商清單。

  對於一架飛機來說,燃油系統是血脈,液壓系統是肌肉,空氣管理系統則決定着乘客的舒適度。作為中國商飛合格供應商之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全面參与了C919大飛機燃油系統、液壓系統和空氣管理系統的型號論證、聯合設計及研製等工作,並作為這三大系統牽頭單位擔負起對國內二級供應商的管理和帶動工作。

  南京機電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2013年,南京機電分別與中國商飛公司、派克漢尼汾公司簽署《C919項目燃油、液壓系統主合同》,與利勃海爾公司簽訂《C919空氣系統工作分工》,明確了航空工業南京機電作為C919燃油、液壓系統的一級供應商,空氣管理系統作為利勃海爾的二級供應商,承擔共83項產品的研製交付任務,這些任務已圓滿完成。

  除了製造配套,在技術研發方面,我省中航工業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智匯港等單位,與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研發創新和技術攻關,正在推進空氣準備系統原理樣機開發、機翼防冰系統開發等一批合作項目。

  預計今年底,位於靖江的凱飛民用航空結構件生產製造合資項目就能竣工交付投產。凱飛航空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兩年前由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製造有限公司、吉凱恩民機服務有限公司及中航供應鏈三方共同出資投建,是中國商飛目前唯一一家在機體結構件領域的合資公司。該項目總投資52億元,一期總投資36億元,投產後將建設成為民用飛機結構件一級供應商和國產大飛機結構件製造中心。

  一個個項目的成功讓各界對合作未來充滿期待。

  鋪好“跑道”

  選擇江蘇,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對江蘇的產業基礎和科教優勢支撐能力的肯定。

  作為全國重要的航空航天產業基地,我省初步形成從航空新材料、關鍵部件到航空發動機、航電系統、機電系統,再到通用航空整機以及配套精密製造、運營服務裝備等環節較為完整的航空產業配套體系,在“兩機”(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關鍵件製造、大飛機配套、航空新材料等多個細分領域具有明顯競爭優勢。

  放眼省內,南京、蘇州、無錫、鎮江等地已形成航空產業集聚發展態勢――南京具備較強的整機及關鍵零部件科研和生產能力,成為江蘇航空產業重要的創新策源地。蘇州积極對接上海大飛機產業,與中國商飛開展戰略合作,集聚了一批國際知名企業和研發平台。無錫大力發展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產業,在材料研製、恭弘=叶 恭弘片生產、盤軸加工、控制系統等領域成為重要配套生產基地。鎮江是國家級航空產業示範基地,在高溫合金研製、關鍵結構件製備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

  “目前產業園已集聚50個涉航企業,其中有5家企業躋身C919大飛機協作配套供應商行列,提供C919總裝所需約10%的零部件、50%的複合材料結構件和90%的客貨艙內飾件。”鎮江新區航空航天產業園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園區不僅創成國家新型工業化(航空產業)示範基地、中國航空運動飛行營地兩個國家級品牌,還成為全省唯一的航空航天特色產業省市聯動發展試點地區。

  而在航空航天科研方面,我省同樣具備明顯優勢。全省擁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等涉航院校,以及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电子技術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機構。近年來,我省還新培育了大飛機蘇州產業研究中心、南航無錫研究院、揚州中航機載共性技術工程中心、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智匯港、中科院空天院、北航蘇州創新研究院、中國航空研究院研究生院等一批研發和人才培養載體,為航空核心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試驗驗證、產學研合作提供有力支撐。

  我省有關部門已陸續組織實施“航空發動機高可靠性燃油電磁閥”等10個航空航天製造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認定“天樞-2000型高級場面活動引導與控制系統”等22個首台(套)重大裝備。

  這些優勢,都為江蘇與中國商飛的合作鋪好了“跑道”、打下了基礎。

  找准“生態位”

  全省現有航空航天產業企業超過400家,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我省航空製造企業呈現出配套能力強的特點,在整條產業鏈上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態位”,並勇攀價值鏈高端,這也與“江蘇製造”整體特徵相吻合。

  在前不久圓滿完成首次商飛的國產大飛機C919上,就能看到不少“江蘇製造”的印記。

  航天海鷹(鎮江)特種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4月,是一家“為了國產大飛機而生”的企業,歷經10餘年發展,海鷹特材已從一家缺乏航空製造經驗的年輕企業,成長為C919大型客機后機身後段的獨家供應商。目前企業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航空製造技術,承擔了C919后機身前段、后機身後段、垂尾長桁、副翼等4個工作包的複合材料生產研製任務。

  黎玉欽給記者講了個小故事:2013年9月1日,中國商飛公司發來緊急通知,要求海鷹特材於2013年11月15日提前交付C919大型客機副翼鐵鳥試驗件。C919副翼鐵鳥試驗件由34個複合材料零件、200個金屬零件、2000多個緊固零件組成,而提前交付就意味着研製團隊必須在短短2個月的時間里完成全部零件的成型、機加、封邊、打磨、噴漆、檢測以及試驗件的裝配和總檢工作,同時必須履行嚴格的過程檢測。而海鷹特材把握機會,完成了任務,從而開啟更深層次的合作之路。

  不僅要瞄準高端製造,還要着力自主研發。作為C919的核心航電系統之一,綜合監視系統號稱飛機的“千里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电子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於超鵬介紹,該所作為C919綜合監視系統的國內唯一供應商,在產品研製過程中,依託C919大型客機項目平台,探索並實踐適航符合性技術,研製的氣象雷達天線獲得美國FAA適航認證。

  “立足當下,研究所將致力於面向商用航空的可配置綜合監視系統產品系列與面向通用航空的可配置綜合防撞產品系列的打造,以保障飛機安全飛行和高效飛行。展望未來,研究所民機業務正朝着‘打造世界第三家飛行環境監視系統產業中心,成為國際一流製造商’的產業發展目標大步邁進。”於超鵬說。

  機載系統領域,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雷華电子技術研究所牽頭研製C919綜合監視系統,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金城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牽頭研製C919燃油、液壓和空氣管理三大系統,均填補國內空白。部件領域,江蘇天鳥公司承擔C919大飛機碳剎車預製件研製,准三維立體碳纖維預製體製備技術國際領先。航空材料領域,海鷹空天材料研究院參与CR929寬體客機后機身聯合設計,江蘇隆達公司高溫單晶母合金純凈度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設計軟件領域,千機智能公司開發的商業化航空發動機關鍵部件加工軟件,打破國外垄斷。

  如今,一批江蘇製造企業脫穎而出,中航高科等3家企業已躋身中國机械500強,登上製造高峰。空中客車、通用電氣航空等全球知名企業區域總部或研發中心也紛紛在江蘇落戶,為拉升我省航空產業鏈不斷積蓄動力。

  “飛得更高”

  展望未來,如何推動我省航空產業“飛得更高”?

  江蘇與中國商飛此次簽署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显示,雙方在支持航空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國產商用飛機市場導入、探索大飛機關鍵機載系統能力建設等方面達成一致,着力構建雙方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進航空航天產業發展。

  此前,江蘇加速發展航空產業的戰鼓已經擂響。

  今年4月,《江蘇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印發實施,提出力爭到2025年,全省航空航天產業產值突破1500億元。《計劃》強調,要聚焦大飛機配套系統與部件、航空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航空材料、機載系統等多個方面,為江蘇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空航天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而努力。

  6月8日,在南京舉辦的航空航天產學研創新融合發展大會上,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全國重點實驗室、央企校地聯合實驗室、產業化項目簽約落地南航國際創新港,一個國內有影響力的空天科技、智能製造、能源動力等標誌性技術創新策源地正在加速建設。

  專家表示,隨着航空航天產業領域科技創新的深入,我國航空航天產品研製不斷取得突破,將陸續進入批產交付階段,航空航天產業正快步邁入“收穫期”,這也將是江蘇航空產業的機遇期。

  記者了解到,我省正在积極融入長三角地區世界級民用飛機和航空發動機產業集群,不僅主動對接上海大飛機產業,還大力推進省內優勢產品加速進入國際巨頭企業供應鏈體系――無錫航亞科技具備以精鍛技術實現壓氣機恭弘=叶 恭弘片規模量產能力,向賽峰、通用電氣航空、羅羅等國際頭部發動機企業供貨;無錫派克新材料首次將鈦合金風扇機匣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市場;菲舍爾航空部件已成為國內首家通過波音、空客等航空權威認證的航空機載集成供應商……

  “未來,我省將大力培育產業集群和產業鏈,加快構建國家級和省級、行業級和企業級多層次的創新體系,主動加強與中國商飛、中航工業、中國航發等龍頭央企的緊密聯繫,梳理合作意向,推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同時,推動省內企業更大力度融入大飛機、航空發動機供應鏈體系,爭取更多航空領域優質項目落戶江蘇。”省工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

  記者 付奇 許願

2023
06-18
2023
06-17
2023
05-16

  “茶和天下・蘇韻雅集”活動舉行

  江蘇茶文化香飄新加坡

  5月13日下午,“茶和天下・蘇韻雅集”活動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行。該活動由文旅部、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主辦,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江蘇省文旅廳承辦。

  本次活動通過雅集的形式,展示中國茶文化的美好生活情景,傳遞“和”“合”的傳統理念。為了讓新加坡民眾體驗到原汁原味的江蘇茶文化,活動現場不但能品嘗到茶藝師泡製的各式江蘇名茶,如蘇州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宜興紅茶、揚州魁龍珠,還能觀看和品嘗富春茶點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現制的富春茶點。此外,還有精美的宜興紫砂茶壺作品和百年老字號蘇州乾生元的各式茶點供民眾鑒賞和品嘗。

  新加坡一直是江蘇在東南亞的重要旅遊客源市場,也是江蘇民眾出境旅遊的熱門目的地。江蘇省文旅廳二級巡視員姚文中表示,此次“茶和天下・蘇韻雅集”活動通過可視、可觸、可感的方式,與觀眾面對面體驗江蘇的傳統茶文化和經典蘇式生活,進一步推動江蘇與新加坡在文旅領域的深度合作,推動民間交流往來,以文旅為紐帶拉近兩地人民的情感。(記者 付奇)

2023
05-06

  一季度,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4.2%

  就業穩,居民錢袋子越來越鼓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一場場就業招聘,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架起溝通橋樑;一輛輛就業大巴,裝滿勞動者增收致富的夢想……春天里,江蘇全力以赴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显示,我省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城鄉差距持續收窄。

  【數據看點】

  一季度,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同比增長4.2%。其中,工資性收入9826元,增長4.7%;經營凈收入2235元,增長2.8%;財產凈收入1737元,增長0.7%;轉移凈收入3386元,增長5.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5元,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6元,增長5.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1.73,比上年同期縮小0.03。

  就業如何“穩”?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一季度,江蘇城鎮新增就業31.64萬人,就業形勢回穩向好。3月份,江蘇城鎮新增就業11.6萬人,實現同比正增長,增幅達18.2%。從就業參保登記情況看,江蘇企業用工平穩增長,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3月末,江蘇企業用工總量達206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20萬人,其中製造業用工增加2.9萬人、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量較大,助力就業規模擴大。

  农民怎麼“富”?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台《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明確9個方面28條重點舉措,大力推進就業富民、創業富民、產業富民、改革富民。“今年我們將堅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深入實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千方百計拓寬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線直擊】

  鏡頭一:就業服務送到家門口

  “你好,請問抖音直播的培訓課什麼時候開始,怎麼報名?”4月25日,家住興化市昭陽街道牌樓社區的李先生來到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向工作人員詢問相關信息。

  興化市設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旨在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米”,為轄區內有就業創業需求的企業、居民提供更多保障服務。牌樓社區常住人口8079人,需要就業幫扶195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65人、特殊人員10人、失業人員103人;有招聘意向的企業7家、商戶54家,零工需求單位35家。牌樓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已與3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簽訂技能培訓合作協議,擬為轄區內有就業技能培訓需求的勞動者提供电子商務創業、抖音直播、育嬰員、保育員、養老護理員、辦公自動化等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高質量穩定就業。

  “近期,我們將對就業困難人員開展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職業培訓,保證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牌樓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負責人朱素萍說。

  鏡頭二:一季大蒜帶來兩份收入

  最近一段時間,射陽縣千秋鎮綠油油的蒜田裡,到處是蒜農們忙碌的身影,呈現一幅欣欣向榮的美麗畫卷。

  “早上5點我就來采蒜薹,今天天氣好,準備多采一點。今年蒜薹賣到每斤4.2元,價格比往年要好。”千秋鎮濱東村蒜農楊翠玲有着20多年的大蒜種植經驗,今年家裡的5畝蒜田長勢喜人,趁着這幾日的好天氣,一家人都在忙活着採摘蒜薹。據她介紹,自家地每畝能采出蒜薹900多斤,收入近2萬元。

  種植蒜薹不僅為農戶帶來經濟收入,還帶動本村及鄰村农民創收。附近村民董榮梅聽說招工采蒜薹,馬上就過來了。“我們平時沒什麼掙錢門路,現在在家附近打個零工,一天能掙200多元,主家還管飯,工錢都是當天現結。”

  千秋鎮大蒜種植面積達1.6萬多畝,產值6000多萬元。大蒜種植為當地群眾打開一條致富之路,一季大蒜,可以採收蒜薹和蒜頭,獲得兩份收入。大蒜全部收完后,再種上其他作物,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增加經濟收益。

  【專家點評】

  “在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第一個季度,我省城鄉居民收入能夠取得這一增速實屬不易。”省社科院財貿研究所所長,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張立冬分析,一季度,我省居民收入增長的“含金量”較高,體現出江蘇經濟運行正在整體好轉。一季度,我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10870元)高6313元,居全國第四位;我省全體居民收入同比增長4.2%,高於上海、北京和浙江同期增速。

  張立冬分析認為,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1.73,比上年同期縮小0.03,這一變化是在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雙下滑的情況下實現的,未來應努力在保持較高收入增速的基礎上實現城鄉差距持續收窄。此外,一季度我省全體居民收入增速要低於同期GDP增速,並且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接下來應把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大力度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平台經濟發展,支持农民工就業創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的擴崗政策支持,如通過補貼政策或定向低息貸款等政策,助力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快速恢復運營。

  推動共同富裕,短板弱項在農業農村。我省將繼續聚焦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四類對象”,狠抓各項銜接政策落實,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深入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人口,進一步完善聯農帶農、小額信貸、消費幫促、庭院經濟等具體幫促舉措。支持重點縣(區)成立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團,深化完善“五方掛鈎”機制和片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重點縣區和片區加快發展。(記者 洪 恭弘=叶 恭弘)

2023
05-03

  “五一”消費:場景煥新 流量變銷量 “首店經濟”引領商圈發展新熱潮

  這個“五一”假期,江蘇各地商圈、景區紛紛上新,一批品牌首店、地標美食、國朝IP、特色賽事等集中亮相,以新場景、新服務提供新體驗,引來大流量,充分釋放消費新活力。

  江蘇台記者王敏:這個“五一”假期,位於南京秦淮區的南京萬象天地可謂人氣爆棚,這裏雲集了一批城市首店和全新的概念店,吸引了消費者前來打卡。

  在新中式餐廳打卡將二十四節氣融入其中的甜品,到閔和南南京首店品嘗地道閩南菜,到觀夏雲坊江蘇首店感受香氛……品牌首店宛若“流量密碼”,吸引着大批消費者前來。南京市民趙朝雨告訴記者,在網絡上看見這家店的評分很好,甜品以及其他一些菜色比較創新,作為年輕人還是比較喜歡這些。

  南京萬象天地閔和南餐廳店長代小書告訴記者,前一天的客流量有500多人,今天預計要達到600多,翻台率要做到五到六輪,計劃明年在南京繼續拓店。

  首店經濟聚集了流量,也帶動了增量。5月1日中午,南京新街口商圈的新百中心店、德基廣場美食區域“人氣爆棚”,每家餐飲店的門前都排着長隊,這其中有多家均是“五一”前後剛開業的品牌首店,特色消費場景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打卡嘗鮮。這家網紅紅奶茶店僅一天就銷售了超3000杯奶茶,而這家主打浪漫溫馨的花藝餐廳,排隊時長甚至超過了一個小時。合肥遊客錢后婷說,這邊用餐環境、菜品都不錯,自己是特意過來打卡的。

  南京新百中心店美食廣場主任汪晨告訴記者,這個“五一”假期,新開了6家網紅餐飲店,其中3家是南京的首店。客流量也比平時翻了一番還多,大概增長了130%,部分店鋪的銷售額能做到同期200%到300%的增長。

  支持各地核心商圈、街區等開展首店首發首秀首展等活動,是江蘇今年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之一。數據显示,今年一季度,蘇州共計引進17家品牌首店,同比增長143%;徐州、宿遷等地也迎來了區域首店……和以往相比,今年江蘇首店呈現品牌高端化、業態全場景化、布局多元化等發展趨勢,成為市場活力和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的“催化劑”。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王敏 康健 楊帆 田遠 編輯/胡超)

2023
05-01

  舉辦1700餘場活動 發放1.7億元惠民消費券

  “蘇新消費・夏夜生活”啟動

  為進一步鞏固消費增長勢頭,結合夏季重要消費時間節點和暑期消費特點,我省正式啟動“蘇新消費・夏夜生活”主題系列活動。4月29日晚,啟動儀式在南通舉行,南通夏季購物節、“夜崇川・歡樂嗨”夜經濟品牌活動、南通市區十大餐飲名店、十大餐飲集聚區及南通美食地圖等發布。

  本次活動從5月開始持續至9月,全省將累計開展1700餘場消費促進活動,發放1.7億元惠民消費券及5500萬元数字人民幣紅包,聯動45個夜間消費集聚區,進一步繁榮“夜遊”“夜秀”“夜宴”“夜購”“夜娛”“夜宿”等消費業態。

  活動期間,將開展30餘場“蘇新消費・惠購車生活”汽車和油品促消費專題活動;發放数字人民幣紅包,打造“政銀企”聯動促消費合作標杆工程,在信貸投放、支付結算、費用減免等方面為商貿流通企業出台專項優惠政策;持續推進“江蘇味道”夏季餐飲促消費活動,打造美食節慶平台,線上線下同步推廣首批28個“江蘇味道”美食街區,啟動“一城一味”等数字餐飲營銷活動,助力餐飲数字化轉型;評選推薦省內優秀企業參与“雙品網購節”,舉辦“惠享新消費”“數商興農”等專題活動和4項省級重點活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同步啟動的“惠聚南通・美好生活”夏季購物節系列活動,將緊扣五一、端午等重要節點,依託南通市各大重點商圈,推行“省市縣、政銀企、內外貿、線上下”四大聯動,發放優惠券3000多萬元,累計讓利超億元,金融機構將發放数字人民幣紅包30萬元。(記者 姚政宇)

2023
04-22

  前些時候,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學習報告會,請到了著名經濟學家洪銀興教授作《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推進和拓展》的輔導報告。報告理論聯繫實際,提出一些問題觸發大家的思考。比如,說到國際化時,他問:揚州在歷史上曾經是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大城市,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如何發揮文化的作用,提高揚州國際化水平?“學者發問”引發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並激發大家用實績回答好這個高難度的發問。

  說到文化,談起歷史,揚州人自豪,外地人稱讚。“煙花三月下揚州”成為擋不住的誘惑,不少人衝著揚州名聲而來,感受文化氛圍,領略風景之美,享受美食口福,旅游業順理成章成為城市的“搖錢樹”。在坐享祖業的時候,我們怎樣通過創造為後人留下引以為豪的文化?

  如何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是個大課題,三言兩語說不清,但啟示是發人深省的。文化不僅有“吹拉彈唱琴棋書畫”的文藝,還有遵守公序良俗的生活、童叟無欺的生意、巧奪天工的生態、科技領先的生產、敢於爭先的生機。先人真是了不起,幾堆石頭經巧手疊砌,“四季假山”的創意無中生有;靠手抄文化傳播受限,雕版印刷的創新獨領風騷;吳邗城溝通江淮,大運河的創造無與倫比……揚州歷史文化的基因是創意創新創造。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就是要在“創”字上下功夫。

  對優秀傳統文化而言,利用是最好的保護、管用的傳承,生活中不再需要的文化只能進博物館供人觀賞,被人“日用而不知”的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文化。為融入生活、走近百姓,揚州的文化人也是拼了,他們不自娛自樂地在圈內打轉,而是着眼文旅融合在文化傳承上�新路。近來景區、街區、社區的小劇場令人刮目相看,芍藥園子里的揚州評話令人拍案叫絕,揚州木偶噴火變臉,彈詞清曲婉轉纏綿,揚州戲歌板橋道情廣為流傳。何止芍藥園子如此,冬榮園、仁豐里、運河大劇院等地的藝市變夜市,讓文化人重拾自信,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小荷才露尖尖角”。

  有識之士視科創產業發展為文化創造。文化要保護傳承,更要創新發展。現存的非遺,有幾個不是當時先進的技術?雕版印刷靠批量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謝馥春靠獨家配方贏得了市場,淮揚美食靠刀工火工拼出了地位,等等。揚州文化發揚光大,更應在產業發展上找出路,特別是在科創產業發展上闖出新路。

  “三個名城”建設,首當其沖的就是產業科創名城。產業科創名城建設的主角是科創人才,主體是科創企業,主力是科創產業。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是產業科創名城建設不變的主題,企業發展、產業興旺是產業科創名城建設鮮明的標誌。也許有人會問,這是文化嗎?不錯,這就是文化。當揚州產品翻山越嶺、漂洋過海時,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用上了產品、了解了企業、記住了揚州,對揚州的好感油然而生,名品、名企是揚州城市最鮮活的廣告。當揚州的發明創造被廣泛使用,科學家被廣為傳頌,人們會通過科學家認知揚州的創新活力、創新氛圍、創新平台,科學家就成為招才引智最好的形象大使。當揚州的企業家在行業里風生水起,投資者就會從其成功感受到投資揚州的吸引力,使以商招商成為現實可能。

  “學者發問”,每個人心中都有答案。當文化能變現、科創勇爭先時,揚州的文化資源就會發揮作用,產業發展就會蒸蒸日上,產業科創名城就會成為現實,這樣的揚州國際化程度自然會與日俱增。(金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