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勤儉專題調研江南運河時強調
蘇南要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9月1日至3日,省委書記婁勤儉在大運河蘇南段考察調研。婁勤儉強調,要深刻領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對照“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使命要求,立足資源稟賦和良好基礎,突出文化特色和生態優勢,加快把大運河文化帶江蘇段建成走在前列的先導段、示範段、樣板段,讓江蘇的美麗中軸在新時代更加熠熠生輝。
大運河鎮江段開鑿於秦,有着“江南運河屋脊”之稱,形成了70多處相關的文化遺產。婁勤儉來到蘇南運河鎮江水上服務區,了解大運河生態保護、文化傳承、高效利用等情況,對當地通過技術手段加強過往船隻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給予肯定。隨後婁勤儉登船,順河而行到丹陽,沿途檢查遺迹保護利用、航運和兩岸生態環保情況,聽取鎮江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情況彙報。婁勤儉說,鎮江是一座與大運河緊密相關的歷史文化名城,居於江南江北運河連接的樞紐地位,在解決運河跨江、高崗夾河等問題方面形成了傑出的水工技術,充分显示了我們祖先遵循規律治水用水的智慧,要深入總結,更好展示和宣傳,為借鑒弘揚、啟迪未來發揮积極作用。鎮江古運河段文化建設卓有成效,要持續提升建設水平,彰顯城市魅力。諫壁船閘以南承擔著重要的通航功能、年通過量超億噸,要統籌文化遺產保護、生態環境修復、河道水系治理、文化旅遊融合,更加系統地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常州在歷史變遷中形成了“三河四城”的風貌,大運河沿線分佈有水工遺產、聚落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等160多項。婁勤儉考察了常州古運河南大街文化街區,乘船察看大運河常州核心區先導段保護利用情況,與當地幹部和文史專家就進一步保護利用好大運河文化遺產進行交流討論。婁勤儉說,常州運河兩岸集中了很多十分寶貴的高品位文化資源,常州近年來將歷史文化與紅色文化、近代民族工商業文化、吳文化、江南水鄉文化等融合起來,取得了較好效果,但目前外界知曉度還不夠,要進一步挖掘和擴大宣傳,講好優秀傳統文化故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自信,激勵人們在現代化新征程上建設美好家園。
大運河蘇州段串聯起眾多湖泊水系,留下大量歷史文化遺產。在沿河考察了山塘街、閶門、古胥門、水陸古盤門、吳門橋、瑞光塔等點位之後,婁勤儉對蘇州圍繞打造“運河十景”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給予肯定,他指出,蘇州長期以來是保護、展示大運河文化最好的城市之一,運河歷史悠久,要把優勢繼續發揮好,與保護歷史文化名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生活需求融為一體,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始終保持並不斷創造大運河文化帶新的精彩。
婁勤儉在調研中強調,近年來我省認真貫徹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其中蘇南運河保護利用一直走在前列。婁勤儉指出,蘇南五個主要城市的格局和發展變遷與運河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在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中地位突出、使命重要。要把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放到“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中考量,推進這項傳承歷史、澤被後人的事業。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深入挖掘文化遺產內涵,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真正起到保護遺產、傳承文明、造福人民、創造未來的作用。要做好“文化”文章、“活態”文章、“統籌”文章、“精細”文章,打造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符號,為展示國家形象、傳播中華文明、彰顯文化自信貢獻更大力量。
省領導樊金龍、許昆林、張愛軍、趙世勇參加調研。(記者 耿聯)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postdoctor.com/?p=4181
>> 转载请注明: www.zjpostdoctor.com 2021年09月05日 于 新宝6-新宝6平台代理-新宝6总代理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