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遊戲怎麼樣

2023
03-30
2023
03-18

  “智能工廠”里看“数字”活力 江蘇:數實融合 賦能製造業轉型升級

  作為製造業大省,江蘇牢牢把握数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趨勢,正以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轉型為關鍵,搶佔数字經濟新賽道,深入推進產業数字化、数字產業化,推進製造業由“大”到“強”。

  聽不到人聲鼎沸、看不見火花四濺,南京中興通訊智能製造基地里卻是在熱火朝天地趕生產:以往流水線上密密麻麻的工人,大部分換成了一隻只精準高效的机械手臂;搬運工變成一輛輛自動找人找貨的無人搬運小車。

  中興全球物流部南京負責人盧雨生告訴記者,訂單還是很飽滿的,在這裏還建設了服務器智能工廠以擴大產能,公司對今年充滿信心。

  不久前,江蘇公布了2023年江蘇省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名單,入選這份名單的工廠,智能化数字化程度高、科技水平領先、行業產業發展引領帶動作用強,可以說是推動製造業向智造轉型的排頭兵。南京中興通訊智能製造基地就是其中一家上榜企業,隨着輸送線、機器人、AI、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工廠正逐步向“黑燈工廠”演進。通過實施智能化、数字化車間建設,企業的生產效率、產品質量都有了顯著提升,企業的信心就是來自這裏。

  中興通訊智能製造專家關鍵介紹,智能運營中心就像是大腦,可以在黑燈下實現自主生產,產出提升113%,交貨周期縮短42%,產品上市周期縮短17%。

  龍頭製造企業的数字化實踐,往往能帶動整個行業實現“整體升級”。2022年,江蘇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6.4,連續八年居全國第一,超3萬家企業實施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轉型工作。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唯有加快数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步伐,才能在未來發展中贏得競爭優勢。在常州,今年以來就有不少中小企業依託数字技術,主動尋求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診促改、以改促轉,當地政府也积極幫助企業邁出数字化轉型“關鍵一步”。

  常州東風農機集團有限公司信息部項目經理陳永波說,公司申請了智改數轉診斷,後期形成了報告,也給了公司遠景規劃,包括實地現狀的分析、整體路線的導向。

  常州鐘樓區工信局信息化科科長高匯超說,針對工作中發現企業存在的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問題,也研究制定了包括診斷分析、標杆引領等六大重點任務,提升企業的智能化水平和数字化集成管控水平。

  數據显示,截至2022年底,江蘇企業数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88.1%、61.6%,各關鍵指標均居全國第一。有了“有為政府”和“給力企業”的雙向奔赴,今年起,江蘇將力爭用3年時間,推動全省5萬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轉型全覆蓋。

  省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丁宏說,江蘇整個製造業集群發展的優勢非常突出,核心競爭力已經走到了全國前列,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了製造業發展非常關鍵的因素,形成了一個包括科技、產業、金融全面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生態體系。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沈楊 楊帆 常州台 編輯/胡超)

2023
02-21

  作為開放大省,2022年,江蘇吸引外資頂住多重壓力,引資規模穩定增長,結構不斷優化。新年伊始,江蘇就從加大投資促進力度、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等多個方面推出政策“組合拳”,加強全流程服務和全方位保障,推動更多外資項目早日落地投產達產,為促進外資增長、穩定經濟大盤积極貢獻力量。

  在位於吳江開發區的恩斯特精密金屬(吳江)有限公司,政府工作人員每周都會上門走訪,了解企業新項目需要哪些幫助。德國恩斯特集團是有着50多年歷史的世界領先精密金屬成型件製造商之一。去年底,蘇州連續組織包機赴日本和歐洲招商,在恩斯特集團企業總部,招商人員詳細介紹了蘇州汽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方案。時隔一個月後,今年初,企業總經理丹尼爾就決定增資1350萬美元建設新廠房,投資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品新賽道。從拿地到開工,企業僅僅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這樣的速度再次讓他讚歎不已。

  恩斯特精密金屬(吳江)有限公司總經理Daniel Bruestle說:“在德國總部的交談,讓我們看到了江蘇對外開放的決心,也了解到了江蘇很多的投資政策和發展方向。江蘇社會環境穩定、經濟潛力巨大、產業配套完整、政策優惠持續,無論是研發還是製造,在這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滿足,我們對投資這裏非常有熱情。”

  “一次見面勝過千封郵件”,從去年底開始,江蘇密集組織多個招商團出海推介營商環境,拜訪項目企業,推進合作。連日來,博世集團、可口可樂等多家國際知名企業相繼在江蘇各地增產、投產,將中國總部、研發中心等機構設置在了江蘇。願意落戶,是因為江蘇完備的產業鏈條和巨大市場潛力,讓客商“來了就不想走”,靠的則是越來越好的營商環境。前不久,在南通如東,由印尼金光集團總投資450億元的金光如東產業基地項目一期全面投產後,企業立即推進後續項目。企業負責人坦言,正是看到了一期項目的高效推進,讓他們更加堅定在江蘇投資。

  金紅恭弘=叶 恭弘紙業(南通)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威助說:“我們一期審批從立項,取得環評批複、能評批複,政府在最短的時間協助我們處理最困難的一些工作。現在中國是整個外資投資的‘風口’,而江蘇是我們遇到最省心,而且工作效率最高的一個省份。”

  南通市洋口港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周梁說:“我們將進一步優化‘容缺審批、並聯審批’的工作機制,嚴格實行‘拿地即開工’‘竣工即驗收’的工作機制,力促外資項目早落地、早投產。”

  為了讓外資企業看好江蘇、加碼江蘇、深耕江蘇,今年初江蘇出台的《關於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確,將從發揮跨部門機制專班作用,积極邀請外籍高管來蘇開展投資洽談等方面發力,推動外資穩中提質。南京、蘇州、連雲港等地紛紛出台落地細則,創新招商方式。

  連雲港市商務局投資促進處處長王容說:“面向市內外招聘高層次招商人員,開展企業化招商,績效年薪最高200萬元;對新引進的優質製造業項目,按照固定資產投入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本土鏈主企業幫助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的,給予最高500萬元獎勵。”

  築巢引鳳,外資企業也用行動持續投下“信任票”。境外投資者以境內企業利潤再投資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遞延納稅)政策,是2018年國家出台的一項穩外資、穩投資的重要舉措。最新數據显示,2018-2022 年,江蘇辦理遞延納稅戶數 813 戶,增加再投資金額 1248.60 億元,超過全國第二、三名之和,體現出江蘇正在成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投資目的地。下一步,江蘇將全面加強外商投資促進和服務,研究出台製造業外資鼓勵政策和外資研發中心認定鼓勵政策,修訂並完善外資總部鼓勵政策,支持外資企業在江蘇長期紮根發展。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奉銘 尹美又 鄭偉 耿浩東 陳志斌 孫歆文 蘇州中心站 南通中心站 如東台 吳江台 編輯/趙黎靜)

2023
02-20
2023
02-14

  江蘇: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成績當年多次有效 基層事業單位可適當降低開考比例

  記者近日從江蘇省人社廳舉行的人才人事政策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江蘇省明確事業單位招聘筆試成績當年多次有效、差額確定體檢考察人選等創新舉措,基層事業單位招聘可以適當降低開考比例。同時,江蘇省成為全國第一個事業單位所有引進人才手續實現網絡化辦理的省份。

  江蘇省人社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朱從明表示,近期,江蘇省人社廳針對江蘇事業單位人事管理、人才評價、產才深度融合、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優化人才服務環境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人事政策舉措,打出一套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發活力的人才人事政策組合拳。

  江蘇省將進一步向基層放權,充分發揮用人主體作用。招聘方案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報同級組織人社部門備案后即可實施招聘,縣級以下事業單位的招聘方案不再報設區市組織人社部門核准。

  除對學歷有明確要求的崗位外,一般崗位招聘的學歷要求可以設置為專科及以上,有職業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歷要求或者不設置學歷要求。

  職業學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時與普通學校畢業生同等對待。支持事業單位探索線上考試考察方法,方便事業單位快捷招聘人才。

  江蘇省明確,基層事業單位可以適當降低開考比例,同一崗位報名成功人數與擬招聘人數的比例與開考比例相同的,可直接通過面試等方式確定體檢考察人選。

  經濟薄弱地區人員流失率較高的基層事業單位可以拿出一定數量的崗位,面向本市縣戶籍人員(或者生源)招聘。在服務期內新聘用人員原則上不予調動,未依法依規解除聘用合同的,除距離服務期滿不足6個月的人員外,不能報名應聘江蘇省內其他的地方事業單位。

  此外,江蘇省堅持放權與監督並重,建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將公開招聘人員方案列入“三重一大”事項,要求健全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內部監督管理,加強公開招聘結果評估,不斷完善招聘方式方法等,落實招聘單位和主管部門的主體責任。

  據介紹,近年來,江蘇省人社廳积極主動為部、省屬事業單位引進人才提供優質高效服務,近3年累計為部、省屬事業單位引進各類人才2.3萬餘人,高層次人才佔比85%以上,獲得廣大用人單位和人才的一致好評。

  夏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2023
02-07

  隨着元宵佳節的到來,江蘇各地紛紛推出了內容豐富、形式各異的優惠活動,各大商圈以活動聚攏人氣,進一步釋放消費紅利,激發消費潛力。

  元宵佳節,江蘇各大商圈人頭攢動、客流如織。人們走親訪友、逛街聚會,消費市場暖意融融、經營者信心滿滿。今天(2月5日)上午,記者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看到,幾大商業綜合體張燈結綵、各出奇招,將新春氛圍、購物氛圍拉滿。在中央商場彷彿一秒穿梭到古代的街頭,市民們猜燈謎贏、領福禮,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市民感受傳統習俗的魅力,也積攢足了人氣。

  在徐州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花燈高照,市民遊客逛月光市集、品小吃,在感受濃濃元宵節氛圍的同時,也進一步加速了消費市場回暖。徐州戶部山歷史文化街區一位售賣花燈的商戶 告訴記者:“今年兔年 ,兔子燈比較受歡迎。這一天都能賣個兩三千塊錢,人流量也多了,生意也越來越好了。”在泰州海陵區鐘樓巷街區,看漢服表演、投壺射箭贏消費券,一場場精彩活動輪番上演,引流聚氣、促消費。街區舉行的現金消費券“幸運大派送”活動更是將氣氛推向了高潮,市民現場掃描活動“小程序碼”,填寫個人信息並上傳活動照片,便有機會抽到金額不等的消費券。“浪漫鐘樓 春鬧元宵”惠享生活節活動負責人居文霞介紹說:“我們設置了幸運市民,通過參与抽獎,可獲得數額不等的現金消費券,最高可達2000元。”

  餐飲業“煙火氣”升騰

  新春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城市煙火氣也在滿血回歸。在南京新街口商圈的新百美食廣場,記者看到各家餐廳客流爆滿,不少店鋪門口都排起了長龍,不斷刷新的叫號提示,正是堂食餐飲消費全面回暖的信號。今年春節期間全省餐飲業零售總額達130.3億元,同比增長9%,江蘇餐飲迎來“開門紅”。新百商場美食廣場主管汪晨告訴記者:“從初一到十五以來我們這邊的客流,整個美食廣場每天大概接待近10萬人,其中有一家商鋪春節期間銷售額十倍增長,平時大概也就每天幾千元的銷售額,春節期間都是做到幾萬,其他的商鋪也是爆髮式增長。”

  不僅省內各大商圈的美食店排起了長隊,不少街邊小店的煙火氣也在升騰。在南京延齡巷的一家已經營了十幾年的鴨血粉絲店,每天飯點店內都座無虛席,店外排起長隊。鴨血粉絲店老闆潘林虎告訴記者:“我們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天天排隊,翻台率比較高 ,一天能做到一千單左右。我們感覺比較有信心,我們做餐飲業的春天已經到了。”

  多地發放消費券 刺激市民“買買買”

  呵護城市“煙火氣”,升騰百姓“幸福感”,江蘇各地還組織開展消費節,發放消費券,拿出真金白銀讓利於民。連雲港市今年第一輪消費券累計發放5.98萬張,補貼資金1100萬元,帶動消費金額3.28億元。鎮江市今年初發放的第一輪消費券,有力撬動了春節期間的各項消費,主要綜合體的銷售業績同比上升近20%。無錫市今年發放的“樂享新春”惠民消費券,重點關注頻次高、更貼近百姓生活的菜籃子消費,餐飲美食券的適用範圍首次增加了農貿市場。一張張消費券,一項項消費舉措,點燃了線下消費熱情,拉動了消費回暖,提振了市場信心。據了解,省內多地的新一輪消費券即將開搶,將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消費潛力。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敏 編輯/玉潔)

2023
02-01

  我省上線“蘇企通”平台持續優化涉企服務 ――

  精準惠企快一步 企業發展更有“數”

  “我們想諮詢,如何申報惠企政策?”收到企業線上訴求后,很快,省工信部門工作人員就將與該企業相關的政策解讀發送出去並表示,如果企業符合補助條件,可以在平台直接進行線上申報。

  政策像“快遞”一般精準直達,申報如網購般方便快捷。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鋒介紹,為避免企業四處找政策,為讓企業快速讀懂、掌握政策申報要領,當前,工信部門积極推進数字政務平台建設,通過上線“蘇企通”平台,持續優化涉企服務,針對企業所需所求,精準紓困。平台建設以來,已累計推送政策2419條、推送企業6.7億次,聯動省市兩級336個職能部門5000餘名政策專員,在線為企業提供“一號答”“一站式”政策諮詢服務。

  “我們通過線上諮詢、提交材料等,順利到賬260萬元補助資金,這為我們規劃2023年度的数字化轉型注入了強大信心。”江蘇嶸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偉中介紹,去年該企業獲批了江蘇省“工業互聯網標杆工廠”專項資金260萬元及揚州市智改數轉專項資金近500萬元。不過,資金到賬前,工信部門要進行嚴格的核驗,企業需多次提交各類相關材料。疫情反覆時期,如果次次“跑腿”,不僅費時費力,還會耽誤獎勵資金的及時到賬。“有了‘蘇企通’,就像有了綠色通道,填表、交表、申報進展等,都可以在線上操作,效率很高。”張偉中告訴記者,該企業主營業務是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和製造,當前正在积極攻克新能源汽車板塊大型一體化結構件等系列技術,今年將持續加大投入,以智能化、数字化為方向,為研發項目“再提速”。

  “貨運師傅人手不足,但這批貨非常重要,必須如期交到客戶手中,否則影響到我們和央企的長期合作。”不久前,泰州工信部門工作人員在“蘇企通”平台上收到泰州新方圓電氣設備製造公司的線上求助。了解情況后,工信部門工作人員第一時間出動,協調交通、商務等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將陸路運輸改水路運輸,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企業董事長楊朋中告訴記者,這批金屬膨脹節是和央企東方電氣的合作訂單,是鍋爐製造的關鍵物料,需及時發往印尼,“在工信部門的協調下,貨品當天就從高港碼頭髮至江陰碼頭,經過幾天,最終順利抵達印尼偉達貝工業園區碼頭,為我們贏得了市場口碑,也保住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疫情衝擊與全球經濟下行相疊加,尤其中小微企業,面臨着巨大的挑戰與發展阻力。作為企業“娘家人”,工信部門精準、及時的紓困政策、扶持舉措如同“營養劑”,為焦慮中的企業帶來滋養,補充能量――

  “政策精準高效地直達,能讓企業找到方向感、安全感。”泰州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發展中心主任丁俊傑介紹,該部門在“蘇企通”平台的基礎上,增設“政策早餐”服務,每周一、三、五提供一站式政策信息音頻,並建立“專家庫”,及時為企業解讀政策,為企業出具政策匹配報告。據悉,全市目前共有9000多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和聯絡員活躍在平台上,及時獲取政策信息,自去年8月底以來,平台已經將50多條政策精準推送給3000多家相關企業。下一步,泰州工信部門將加大企業內外部數據的統籌和治理,提高政策匹配精準度,進一步完善“蘇企通”“泰小通”等平台的“政策推薦官”功能,讓政策直達,企業快享。

  “我們在‘蘇企通’平台的基礎上,細化了‘易申報’‘惠政策’等服務,通過業務‘網上辦’,縮減企業‘跑腿’成本。”揚州市工信局副局長張雲翔介紹,企業通過平台和註冊時預留的企業信息和聯繫方式,可以第一時間收到企業可享受的惠企政策乾貨內容、申報重點信息,並且全流程實現电子化申報,無需準備紙質材料,節省申報時間和精力。截至目前,通過“易申報”平台完成工信、發改、科技、商務等涉企服務部門27大類94小類惠企項目在線申報和審核,全市在線查驗發票9.6萬張,金額超163億元,服務企業2791家。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工信系統將盯緊穩增長目標不放鬆,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動實現工業經濟平穩增長,“一方面加強工業運行監測,強化要素保障和協調服務,集中資源保障企業開足馬力,多接單多生產,為全省工業增長多作貢獻;另一方面,強化惠企政策落實,紮實、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已出台的減稅降費、融資服務、穩工穩崗、提質增效、要素保障等政策措施,加強政策宣貫解讀,同時加快出台更有針對性、差異化的紓困政策,支持工業穩定增長。”(記者 王夢然)

2023
01-15

  江蘇:守護“大後方” 多地為醫務人員子女提供“愛心託管”

  當前,江蘇各地醫務人員堅守崗位,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但家中的孩子成了他們最大的牽挂。為解決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各地各部門聯動,為一線醫務人員子女提供暖心服務。

  早上9點,蘇州市的青年志願者來到楊詩晗家中送上前期徵集的心愿禮。楊詩晗的父母都是一線醫務工作者,一直奮戰在崗位一線,孩子的成長成為了他們的牽挂。最近,蘇州團市委帶來的雲托班課程讓楊詩晗的父母定了心。愛心雲托班以公益課程的形式,發動傳統手工藝人、高校教師及大學生志願者等青年力量,為孩子們帶來趣味科普、少兒成長等豐富新穎的課程資源。

  楊詩晗母親、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神經內科主管護師丁慧敏說:“有講網絡安全、校園防欺凌詐騙這種的,對小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會有很大的幫助。我覺得非常地好,而且這樣子也沒有後顧之憂。”

  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團委書記凌靚說:“每堂課大概有100個小朋友參与我們線上的課程。不僅為我們醫務人員的子女的寒假生活增添了不少的樂趣,更加是體現了我們共青團對奮戰在臨床一線青年的醫務人員的關心和關愛。”

  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為一線醫護人員子女提供臨時託管服務,就設立在醫院的兒童康復中心,軟硬件設施都十分優良。

  鎮江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康復中心負責人胡楠楠說:“目前,春節快到了,我們會提供給孩子剪紙、軟陶、軟泥土、畫畫這一類的活動。”

  連雲港海州區各個學校全面摸排了解醫護人員子女的學習和生活近況,有針對性地開展關愛服務。對於家中無人照顧的醫護人員子女,學校結合實際情況開展託管服務,幫助孩子們完成假期作業,搭配豐富的興趣體驗活動,解決寒假期間醫務人員子女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截至目前,已有近500名學生報名參加,420名教師自願參加幫扶活動。

  連雲港海州區孔望山小學副校長王欣說:“開設了包括作業輔導、藝術欣賞、體育運動等豐富多彩的託管服務課程,讓我們的孩子在校園裡能夠度過一個充實愉快安全的假期生活,也為了我們的醫護工作人員解決了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在工作崗位上更加的放心安心。我們相信,只要我們攜起手來共克時艱,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周楊楊 蘇州中心站/施志鵠 郭�� 供片台/蘇州台 連雲港台 鎮江台)

2023
01-06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倍增方案》)。在《倍增方案》編製過程中,省發展改革委先後開展了前期研究、部門座談、徵求意見等工作,履行合法性審查等程序。

  “十四五”以來,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着力推進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331”工程,着力強化江蘇服務業在主體培育、集聚示範、融合發展、品質提升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培育工程和集聚示範工程,推進兩業融合發展標杆引領工程,已認定領軍企業50家、集聚示範區53家,遴選確定第二批152家省級兩業深度融合試點單位。积極組織開展對“十三五”以來認定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企業和集聚示範區進行綜合評價。截至2021年底,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到55%,2022年前10月,規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科技服務同比增長11.8%。

  《倍增方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聚力建設製造強省,深入開展數智賦能、協同創新、主體培育、載體提質、品牌塑造、開放合作,在数字引領、融合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堅持開放合作、系統謀划5個方面發力,着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到2025年,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年營業收入增速力爭高於全省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兩業融合標杆引領示範典型、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範區創建數量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佔比超過70%;到203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萬億元左右,比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一倍,實現倍增目標,积極助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江蘇服務業新體系。(趙婧) 

2022
12-23

  我省在基層推出多項便民就醫舉措

  打通醫療衛生服務“最後一公里”

  當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推進感染者分級分類收治、風險人群健康監測管理、老人和孩子等重點人群醫療服務保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江蘇各地推出一系列便民舉措,打通醫療衛生服務“最後一公里”,全力以赴保診療。

  健康小屋“變身”發熱診療站

  在鹽城市,一批原來用作核酸檢測的健康小屋,改造成了發熱診療站,為居民問診發葯。12月20日,射陽首批5個發熱診療站已設置到位並開始運行,分別由射陽縣人民醫院、射陽縣中醫院等5個公立醫療機構管理,每個診療站派駐1名醫生和1名藥師,將健康小屋的“登記”與“採樣”窗口分別改為“診室”和“藥房”窗口。

  “您好,請到隔壁窗口進行配藥。”“感冒清熱顆粒,早晚各服用一袋……”12月20日,家住射陽合德的居民張女士測溫後進入候診區排隊就醫,看診一結束就立即在緊鄰窗口取葯,即看即走。

  在發熱診療站里,醫生正忙着在診室為出現發熱、咳嗽等新冠肺炎相關癥狀的人群提供診療服務,藥師則在另一窗口負責收費和發葯服務。各發熱診療站可使用醫保結算,真正為群眾帶來就醫購葯的便利。“這樣的發熱診療站減少了多個環節,就診過程只要幾分鐘,真正方便了群眾。”張女士稱讚道。

  在大豐區首批投入運行的兩個小屋,則有一個更形象的名字――發熱舒緩驛站。這兩個小屋一個在城區金宇廣場,臨近主幹道,周邊居民小區密集。另一個在育紅路和西康路交界處,地處城鄉接合部,是以往醫療服務的薄弱區。

  “這兩家發熱舒緩驛站設置簡約而不簡單,驛站採取‘一醫一護’的服務方式,所有醫生都來自城區各公立醫療機構。”大豐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群眾從接受全科醫生診療到開具處方、完成配藥,整個過程在5至10分鐘即可完成。

  “射陽、大豐只是率先進行了改造並正式運行,接下來,我市將把更多健康小屋改造為發熱診療站,為廣大市民提供暖心服務。”鹽城市衛健委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所有二級以上醫院設置了80個發熱門診,163個基層衛生醫療機構均設置了發熱診室,目前共有發熱診室684間、留觀室1489間,設有兒童、老年人和普通發熱門診。

  “為了適應當前防控策略,促進醫療資源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方便發熱病人問診取葯,我們根據人口密度、發熱門診分佈,優化調整核酸採樣健康小屋布局,在距離發熱門診遠的社區,將核酸採樣健康小屋改造為發熱病人(便民)診療服務點,保證新冠肺炎感染波峰到來時,發熱病人能夠最近距離獲得問診取葯服務,盡可能不擠兌大醫院醫療資源。”

  新冠感染便民門診開業了

  在泰州市姜堰區,260餘家村級醫療機構的門口都多了一個紅黃藍三色標識。這原來是一批新冠感染便民門診,牌子上還貼心地寫着預約手機號和開診時間。

  “我們考慮到可能出現百姓排隊到大醫院就醫的情況,經過分析,基層衛生服務站有能力應對發熱患者的診療,便想到要開設一批新冠感染便民門診。” 姜堰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陳粉扣告訴記者,便民門診覆蓋了所有村級醫療機構,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安全、便捷、高效的診療服務。

  記者隨機走訪的幾家便民門診,均設置了預檢分診獨立通道,沒有發熱等癥狀的患者測量體溫后可進入普通診室,有上呼吸道感染、發熱等癥狀的患者到發熱診區就診。不少衛生室除了設立防護消毒物資、慢性病用藥專櫃等,還設立了新冠肺炎藥品專櫃。三水街道錦聯社區衛生室負責人石小軍表示:“如果居家觀察的居民有了感染癥狀,我們還會根據癥狀上門送葯。”

  陳粉扣介紹,目前藥品供應還比較緊張,醫生會根據患者癥狀對症治療。“區委區政府也正在积極對接,有藥品要優先投放到基層醫療機構。”截至目前,260多個“便民門診”每天接待100餘人次,暫未到達峰值。不過,姜堰區也把應急預案想在前面。全區居民66萬人,其中老年人就有21萬左右,有基礎疾病的人群接近4萬。“這些人就是我們重點關注預防重症的對象,三級醫院的ICU床位已經擴張了一倍,一所二級醫院作為重型定點救治醫院,以增強救治力量。”

  便民門診的創新服務還在繼續,陳粉扣介紹,下一步姜堰區還會將便民採樣點妙用為便民配藥點,上午採樣、中午消殺、下午至晚上變為配藥點。“目前正在調配人員、藥品和安排保障措施,全區所有醫院在院外便民採樣、配藥的服務將很快與市民見面。”

  發熱流動診療車駛上街頭

  “這個流動車好,看病開藥不用去醫院,方便又省心。老伴發燒,正愁家裡沒藥,就看到這個車開來了。”12月21日上午,在連雲港市海州區新壩鎮四里村,村民王大爺向流動診療車上的醫生描述了老伴的癥狀,醫生迅速開方、拿葯,全程不到10分鐘。

  該診療車由疫苗接種車改造而來,車身寫着“海州區發熱流動診療車”字樣,車內設置了問診區和取葯區,身穿防護服的醫生正有條不紊地詢問村民病情。“我們添設2輛便民醫療服務流動診療車開進各鄉鎮,指派經驗豐富的醫務人員進駐,為百姓提供便捷診療服務。”海州區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們將陸續為每個鄉鎮配備便民醫療服務流動診療車,每天動態調整點位,盡量滿足轄區群眾就醫服務需求。”

  設置發熱流動診療車和發熱診療便民服務站、公布家庭醫生名單、退熱葯分裝出售……連日來,連雲港市推出了一系列便民舉措,全力以赴滿足群眾就醫用藥需求。

  在灌雲縣伊山鎮,依託“灌雲先鋒・紅島驛站”陣地打造的發熱診療便民服務站投入運營,為居民提供一站式諮詢、就醫、應急藥品採購等服務。服務站內配備有專業醫生,同時配備連花清瘟顆粒、布洛芬混懸液等藥品。市民出具核酸檢測陽性報告或經測溫確定發熱,便可在此進行診療購葯。

  為緩解近期市民購買退熱葯難的問題,部分藥店對退熱葯實施拆零銷售或免費贈送。在東海,時代醫藥連鎖店通過多方渠道緊急採購一批退熱藥品,分拆后免費送給買不到退熱葯的居民。該藥店負責人張磊說,12月20日到22日,藥店連續三天免費發放共計10000粒布洛芬緩釋膠囊。“這個時候我們希望能幫到急需用藥的市民。”(記者 王甜 蔣明睿 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