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我省制造业贷款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金融活水助力强链补链转型升级
日前,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发布2022年一季度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相关情况:截至3月末,江苏制造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39万亿元,较年初新增2476.43亿元,同比增长11.54%。其中,3月份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7%。至此,我省制造业贷款连续1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制造业贷款的持续攀升,背后是金融活水流速与制造业发展增速之间的不断适配。尤其是在当前多地疫情散发的背景下,全省金融业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和转型升级,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倾斜信贷资源,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破题“供应链金融”,为产业强链补链“撑腰”
前段时间,泰州的王先生喜忧参半。喜的是,他的企业顺利拿到了下游某大型企业的千万元订单;忧的是,受疫情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企业一时资金周转不足,拿不出资金支付原材料款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江苏银行泰州分行立即在“供应链金融云平台”上开具了千万元“e融单”,凭借“e融单”,王先生获得了线上融资,解决了燃眉之急。
“e融单”是一款供应链金融产品。针对制造业强链补链、转型升级中的资金难题,供应链金融成为当下金融业创新的重点内容。其创新之处在于,在不影响大中型企业资金使用的情况下,将其信用传导至产业链上下游的小微企业,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金融创新不能慢。围绕《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全省金融业量身定制,深度对接,着力打通服务“堵点”“难点”。
近两年来,江苏农行的制造业贷款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平均年增幅27%。“我们从单列信贷计划、进一步优化机制、减费让利降低成本等方面优先保障制造业贷款。”该行行长张建良说,针对“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已完成50条重点产业链服务方案编制,新增用信280亿元。
抓实投资、扩大制造业项目有效投资更是金融机构的“重头戏”。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针对集成电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领域制定金融服务18条措施。今年以来,该行相继为立铠精密、SK海力士分别贷款2.1亿美元和1.5亿美元,为天合光能投放5.2亿元贷款。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该行制造业贷款较年初新增160亿元。
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从自身出发加码制造业贷款,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通过政策大力引导。日前,人民银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出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四个百亿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百亿制造业贷款强链计划”,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加大制造业信贷支持。
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强化金融助企纾困力度
今年3月,一批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火线获批,江苏南通笑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其中两家抗原检测试剂生产商提供卡壳。然而,即便是日产卡壳超过200万套,仍不能满足需求,企业亟需资金购买自动化生产设备扩大产能和储备原材料。
得知这一情况后,人行南通市中心支行立即将相关情况反馈至中国银行。中国银行迅速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适当增加授信、降低成本,仅用3个工作日完成授信。按照新的授信方案,原来的600万元担保贷款优化提升为现在的1000万元信用贷款,年综合融资利率从5.1%降至3.7%。企业负责人夏科勇算了一笔账:“如此一来,我们可以新上7条自动化生产线,日产能新增100万套卡壳,且每年能减少利息支出14万元,真的太好了!”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制造业的“毛细血管”。今年以来,江苏多地推动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增加小微企业贷款,发挥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的互补作用,为企业增加流动性支持。人民银行南京分行数据显示,3月份,全省企业短期贷款新增1133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7倍。
人行南京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通过市场化方式对两项直达工具进行接续转换,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用更可持续的方式支持小微企业融资。3月末,全省再贷款再贴现余额同比增长达20.7%,同时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稳步扩展。
疫情当前,稳字当头,金融助企纾困正在持续放大招。几天前,江苏四部门联合发布12条举措,从信贷投放、减费让利等4个方面强化金融助企纾困力度,合力畅通企业资金运转,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解决“卡脖子”问题,金融精准赋能科创企业
位于连云港的江苏金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凭借自身6项发明专利和部分软件著作权,以知识产权质押方式顺利拿到了苏州银行的500万元贷款。“与以往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方式相比,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快速便捷,真是为我们这种轻资产、重研发的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制的。”该公司总经理陈宗华说。
今年1―3月,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额较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但仍远远不够。从全省来看,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近30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近1400家,庞大的需求,倒逼金融机构提升质效,助力解决科创企业“卡脖子”问题。
成立于2014年的南京某电子公司,主要从事高端传感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南京银行从2016年即成为该公司的合作银行。“考虑到企业轻资产、高成长性的特点,根据企业销售情况匹配信用贷款,从最初给予50万元贷款,到目前给予2000万元贷款,我们始终陪伴他们成长,不同阶段匹配不同的金融服务方案。”南京银行有关人士说,目前该公司已成长为南京市“专精特新”企业及“培育独角兽”,并完成D轮融资,向着IPO的道路冲刺。
“要千方百计打破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更大范围内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发展,让更多‘知识’变为‘资本’。”江苏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为此,他们联合省科技厅,从4月份开始,在全省开展为期9个月、针对7.23万户科技型中小企业银企融资对接专项行动。其中设定了几个重点指标,即贷款余额、有贷款户数、首贷、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投放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都要有显著增加。
南通农商银行的信贷管理部、普惠金融部负责人成为科技贷款金融带头人,而且辖内32家信贷支行的一把手都成为第一责任人,全力推进科技贷款金融服务。“我们将建立面向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平台,健全资源配置机制、激励约束机制、风险控制机制,完善服务产品体系、服务方式体系、服务功能体系,发挥金融引导作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为科技小巨人、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该行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崔昊 赵伟莉)
疫情之下江苏高校学子慎独自律知行合一 ――
与时代同向,在青春赛道创更好未来
7点,朝阳把教学楼护栏的影子涂抹在亮蓝的自行车上,手提喷壶让水雾与阳光一起绘出一道淡色“彩虹”――每天清晨,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年级学生李惠玲看着同学群里同学们打卡的照片,感觉疫情之下这段特殊时光无比难忘。
一个多月来,很多大学生保持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大家渐渐发现,心有所往、奋力奔跑是最有力的武器,无论是培养自律、刻苦攻坚还是学以致用,大家奋斗的成色一如既往、更加鲜亮。
拒绝“躺平”勤打卡增强本领 ――
这些安静的时光,藏着我们未来的样子
“上午看完第4个文件夹里的文献,中午刷一下某网站知识区,下午完成论文第二个案例的初稿,留一个小时练听力……”早晨,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周熙宜走在宿舍到图书馆的路上,一天中需要做的事情在脑海中闪现。
跟周熙宜一样,很多南大学子在疫情之下采用打卡等方式充实这段“宅”时光。南京大学商学院二年级有70多个学生,在李惠玲组织下,大家刚完成第一次“21天学习打卡活动”,从6点到8点,同学们会陆续拍摄一张实景照片早安打卡,开启一天的学习,“这21天几乎是全员满卡,其中有大半的同学在7点半之前就开始读书等分享。”李惠玲说,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校园芳华一样感染了自己。
借助打卡群,大家还强化了专注力,“同学们运用有屏幕锁定功能的手机软件,记录自己一天的连续学习时间,截屏发到打卡群相互激励。”李惠玲给记者发来一张群聊图片,“瞧,很多同学都连续学习2小时以上!”
不负时光,努力不辍,大学生们积极主动弥补疫情造成的一些不便。“自从课程转到线上后,我添加了好几位老师的微信和QQ。”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大二的姜子阳说,他经常会将自己课上没弄懂的问题拍照或编辑短信发给老师,晚上再电话交流,“因为很多题目需要对着图片边看边讲,经常忘了时间,有几次打完电话我才发现花了老师1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一个月来,姜子阳几乎每天都会找在校的老师交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进展,就在上周这个关于管道无损检测的计划获得省级重点项目立项,“接下来要和小伙伴一起动手操作。”
“疫情之下,有时线下课题组会变成网上组会,有时在某个时间段必须完成的落地任务可能被耽搁。”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刘文超说,实验室的同学们“抱团取暖”,相互监督督促实验进度,监督当天计划样品的制备、原定指标的测定完成情况,“我们相当于成立了一个小的互助组,共同努力,一起做出成绩。” 刘文超说,他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多项基金项目的研究工作正顺利进行,“正值青春,奋斗不止。疫情之下,我们更应该在这样一个‘安静’的时刻心无旁骛地提升科研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做好充足储备。”
聚力攻关破难题收获满满 ――
所有的困难,都将成为灿烂记忆的注脚
“2020年,我筹备半年的社团巡礼节因疫情被取消,创业项目被搁置……到了大三,获得了上海心仪公司的实习offer,却因疫情与它失之交臂。”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陈丹妮说,“疫情阻止我去远方,却更加走近了自己。”在那段漫长的居家时间,她更加热爱运动,在实习搁浅后,她重新梳理自己的经历,经过反复调研思考,决心转换赛道攻读体育产业的研究生。
“在最近的小半年里,我不再为‘受限’的生活烦恼,而是规律生活、培养习惯、挑战未知、复盘总结。”陈丹妮说,她第一次将运动生理学知识实践在日常健身中;第一次克服每一道想逃避的难题;第一次远离手机体验练字带来的宁静……最近,她收到北京大学体育产业与大健康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录取通知,“生活轨迹或许不会按照我们原定方向去发展,但会让我们发现新的思路、新的方向、新的自己。疫情之下,机会与挑战并存,其实最好的机会就在眼前。”
“所有的困难,都将成为灿烂记忆的注脚。”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经济统计专业大三学生徐嘉�m告诉记者,最近她和团队收获喜讯,她们参加的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从省赛本科组300多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全国总决赛。回想1月份筹备期进度较慢,大家心里很是着急,因为疫情小徐还不得不延迟两个星期返校。但越是慌乱就越要稳住,“大家默契地通过腾讯会议沟通,每个人独立选择3个选题,对这15个主题进行文献检索、反复讨论。”
从确认选题、实施调查方案,到整理分析数据形成报告,再到制作PPT和视频,5名小伙伴学到不少新技能,“数据分析是专业性最强的部分,大家请专业课老师线上讲解但理解不透彻,后来又找了一位在校的老师,面对面学了一个半小时,才攻克这一难关。”临近比赛的半个月里,5名同学每天至少有3个小时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4万多字、100多页的报告大家反复读改10遍以上。
“从3月份以来,全校共有36个项目参加校‘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决赛,24支队伍备战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江苏省省赛,65支队伍参加‘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校级选拔赛,5支队伍备战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百余名学员参与南京审计大学润泽科创训练营。”南京审计大学团委副书记于娱发现,疫情之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气氛却日益浓厚,学生更多将视线投向国家发展的航程,知行合一练就“真刀真枪”的本领。记者了解到,在4月中旬落幕的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江苏斩获捧杯高校数、发起高校数、获奖总数、一等奖总数、二等奖总数“五个第一”,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春力量茁壮生长。
学以致用立大志报效国家 ――
勇于尝试,终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在抗疫的大课堂中成长,大学生们更加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在学校常态化核酸筛查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宋鹏霄发现,核酸检测报告核查需要花费不少人力和时间。“通过3年的知识积累,我能否解决这个问题呢?”宋鹏霄表示,软件开发的基础理论知识已掌握,但是针对本次开发所用到的OCR技术和客户端开发知识是个知识盲点,需要再深入学习一下。
于是宋鹏霄迅速展开调研,他发现某OCR开源工具识别精度高、识别速度快,利用这个工具他设计开发一个应用程序――核酸信息自动化抽取系统,下载后即可使用。原本需要耗费好几个小时核对的数据,利用这个程序,志愿者们可在几分钟内核查完数百人的核酸完成截图,大大提高核查效率和精度。在程序成功运行并测试良好的那一刻,小宋十分振奋,“我一直想为抗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难也算是学以致用了!”宋鹏霄希望,未来他能够在科研方面继续深入,“数字化时代计算机知识大有用武之地,争取在研究领域取得出色成果,服务于国家和社会。”
为助力校园信息化防疫,南京邮电大学青柚工作室的一群未来程序员开发“邮你来办”和“邮客行”小程序,用于每日健康打卡和出入校园登记。青柚工作室创始人、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2019级研究生顾怡告诉记者,这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和实训,“疫情之下,同学们或有迷茫或倦怠,但越在这个时候,越要清楚自己的定位与目标,青春让我们拥有更多试错时间,我们终会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之路。”
作为药学生,中国药科大学药学专业大二学生濮子衿发现,同学们保持着对新冠病毒各方面研究进展的关注,平时学习过程中,老师也经常根据所学内容布置与病毒有关的研讨课题,一旦与现实结合,课本上那些生化、药理、免疫、微生物的知识,都显得更加鲜活,“我们在学习与科研时,不仅在医药与生命科学领域找到新的思路、寻求新的突破,更融合了环境科学、数学模型、大数据等综合学科,一切都有机关联起来。而为了人类的健康,我们一直在探寻的路上。”
“五一”假期,南京林业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胡云超依旧忙碌――6点起床运动,8点多赶到实验室,晚上10点多返回宿舍,除了吃饭,其余时间全在实验室度过。今年3月以来,她结合专业方向,协助导师开发和测试“氢气痕量气态杂质红外分析系统”,为了恶补知识,她连续10多天泡在图书馆翻阅书籍、学术资料,从B站上学习MATLAB编程技术,甚至早上跳绳的时候,她也会一边跳一边回想数据分析和建模的过程,脑子经常冒出光谱和氢气杂质的特征峰……“每一次解决难题后的喜悦,都无法用一两句话来表达。”胡云超说,“氢燃料电池汽车是氢能应用的重要途径,促进清洁能源氢能源的推广和使用,也是为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所以一定要努力和坚持去做,这段岁月蓄积的力量,将帮助我们成就更好的自己,在青春赛道上迎接更好的未来。”(记者 顾敏 陈立民 叶真 杨频萍)
中新网江苏新闻4月24日电 (记者 孙权)23日,由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航天大为”)制造的移动式核酸检测采样车捐赠仪式在无锡市锡山区馨和园广场举行。
此次航天大为捐赠的“灵锡号”“数据先锋号”“航天大为号”移动式核酸检测采样车集成了消毒新风系统、4G通信系统、监控系统、宣传对讲系统及中控系统,配备两个核酸采样窗口。
据了解,航天大为在创建之初,便扎根锡山,近年来,该公司在智慧产业领域快速发展。“我们将紧抓数字化转型发展新机遇,精心组织、科学安排,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创建更多的‘数字+防疫’应用场景。”江苏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包可为说。
快速机动、送检上门是移动式核酸检测采样车最大的优点。工厂、小区、乡间……采样车的足迹可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即开即测、测完即走”,在实现场地费用、时间成本最小化的同时,更能关注到城市生活中每一位市民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为提高核酸采样效率,锡山区持续加大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当地首批28座便民核酸采样小屋已投入使用,采样小屋虽小,但功能齐全,屋内设有空调、正压新风系统、紫外线灯等设备,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保障,还设置了通话系统,便于交流。预计4月底前,锡山区300个核酸采样小屋将全部投入使用。
下一步,锡山区将充分发挥移动检测车随到随检、机动灵活的特点,有效分担核酸检测的日常需求和应急需要,助力提高核酸检测效率,提升疫情防控水平。
据悉,无锡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柏长岭,无锡市副市长、锡山区委书记周文栋,无锡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大数据管理局局长胡逸等出席捐赠仪式。(完)
为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近日省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若干措施的通知》,制定出台10项举措,指导各级组织部门积极主动履职,有效发挥作用,进一步激励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振奋精神、担当作为、英勇奋斗。
通知指出,要把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组织工作重中之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上来,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这项“国之大者”。要深入开展“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冲在一线”突击行动,紧紧团结和依靠群众,构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坚固防线。
通知要求,要注重在一线考察识别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了解掌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际表现,作为政治素质考察的重要内容、识别评价的重要依据。要激励引导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挺身而出、经受住考验,及时推荐使用一批不畏艰难、堪当重任的优秀干部。要积极引领广大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落实人才政策待遇,激励医务、科研、企业等各方面人才在抗疫实践中贡献力量。
通知要求,要加大在疫情防控一线发展党员力度,对抗疫一线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注重发现、广泛宣传抗疫一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要组织党员自愿捐款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慰问战斗在疫情斗争第一线人员、患病人员和牺牲人员家属。要加强对抗疫一线党员群众的关心关爱,注重倾听一线工作人员的现实诉求,及时发现和解决一线党员群众的实际困难,及时将党组织的温暖传递到基层。
通知强调,要压紧压实组织部门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的政治责任,按照党委部署要求,迅速行动起来,主动担起责任,逐条对照落实各项举措,扎实开展工作。注重防范化解风险,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记者 林元沁)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31日电(徐珊珊)30日,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省特检院”)工作视频会议在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江苏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复工复产,2021年全年减免检验检测费用2897.39万元。
会议现场。江苏省特检院供图
江苏省特检院党委书记、院长顾永华介绍,江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用户提供网上报检、电子支付、电子发票等智能服务模块,在传统节假日期间,配合企业停修维护,做好检验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企业损失。
在服务重点工程方面,江苏省特检院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管线建设等重点工程特种设备安装检验提供技术支撑;徐州、苏州、南通、镇江分院完成地铁建设工程检验任务。在服务民生方面,江苏省特检院积极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安装监检,为老旧电梯开展风险评估,为疫情防控定点隔离酒店电梯、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区涉及的特种设备提供及时周到的检验服务;高考、中考期间,江苏省特检院20个分院成立护航志愿服务队,对考点周边小区、酒店等场所开展电梯专项检查。
2021年,江苏全年检验各类特种设备154万台(套)、气瓶562万只,出具检验检测报告284万余份,实现业务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14.8%。江苏全省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6%和33.3%,全年检验压力管道29619千米,发现隐患2960处,均形成了闭环处理。
“2022年,我们要继续实施助企纾困各项措施,减免相关检验检测费用,着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标准为引领,检验检测为抓手,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新力,统筹疫情防控和检验,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完成特种设备检验任务,做到应检尽检,确保无检验质量事故和检验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顾永华说。(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30日电 (钱丽莎)“所有驾驶员做好加班准备!”3月25日晚,宜兴市急救中心微信群里一条简短的通知让大家迅速集结。
图为宜兴市急救中心调度室。钱丽莎 摄
“我马上到单位。”宜兴市急救中心支部书记、主任赵红春在群里说。很快,该中心领导班子、驾驶员、调度员全部集结到位,增加调度座席、检查车辆、启动标准化救护车洗消中心、准备防护消杀物品、补充体能……
3月26日凌晨1点,宜兴市急救中心调度员王斌下发指令,驾驶员陈旭兵迅速穿好防护服,驾驶负压救护车出发前往徐舍镇,他的任务是在当晚完成无症状感染者的转运。
“已经到达徐舍”“接到患者,准备出发无锡”……陈旭兵每完成一个环节都会及时汇报,而调度员以及驻守在调度室的负责人则紧盯监控屏幕,随时给予指导和帮助。3月26日凌晨2点,陈旭兵顺利将无症状感染者送达指定医院。
“我怀孕38周零4天了,是第二胎,昨天晚上开始有点见红,现在有宫缩……”3月28日傍晚5点左右,宜兴市急救中心收到一名位于徐舍镇封控区孕妇的求助。为了确保该名孕妇在转运过程中万无一失,经过快速评估,中心决定派出一整个急救车组对其开展转运。
“放松、吸氧,调整呼吸……”721急救车组接到孕妇后,组长陆佳珍随即对她开展了触诊和心电监护,急救医生谢徐鹏则详细查看了相关产检资料,并第一时间通知宜兴市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做好准备。
3月29日上午9点,一名上海返回宜兴的人员突发心脏不适。740急救车组接到命令后,全体组员全副武装奔赴宜兴东高速路口处置。目前,这名患者已收治入院,情况稳定。
受本轮疫情影响,徐舍镇管控区居民外出受限,为保障该地区血透患者就医需求,宜兴市急救中心定期派出负压救护车全程接送该地区血透患者。
3月28日晚间,宜兴市内某物流分拣中心一名快递小哥膝盖以下部位被卡在物流传送带里,情况危急。739急救车组到达现场后紧急施救,最终将快递小哥成功救出。
面对疫情,宜兴市急救中心全体急救调度员以手机和电话机为“武器”,他们24小时连续作战,从复杂量大的任务信息中逐一分析和对接,做到了任务无疏漏、无错误。据悉,3月25日至3月29日,宜兴市急救中心共计派车220车次,救治和转运280多人次。(完)
中新网江苏新闻3月14日电(记者 谷华)14日,盐城召开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新闻发布会,通报2021年度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消费环境建设工作情况及2022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安排。
2021年,盐城12315中心全年受理咨询投诉举报66860件,同比增长21.5%,其中,投诉12946件,占总数的19.37%;举报9157件,占总数的13.69%;咨询44757件,占总数的66.94%;投诉按期处结率、举报按期办结率均达100%,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257万元。
据了解,2021年,盐城市商品类投诉居前5位的是食品、家居用品、交通工具、服装鞋帽、家用电器;服务类投诉居前5位的是餐饮住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服务、制作保养和维修服务、美容美发洗浴服务、教育培训服务;举报居前5位的是广告违法行为、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食品违法行为、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价格违法行为。
2021年,盐城市场监管系统扎实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专项行动,深化全域放心消费创建,大力营造和维护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环境,全市消费环境安全度、诚信度、满意度持续提升。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顾硕介绍,2022年,盐城市场监管系统将围绕“共促消费公平”主题,扎实开展各项消费维权活动。该市将举办长三角中心城市消费环境创建高端论坛,加快建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的长三角消费中心城市。同时,探索实施满意消费领跑区建设,持续组织“满意消费长三角”专项行动,开展消费环境联创活动,以实际成效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
会上还发布了2021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2021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情况和典型案例、2021年度十大执法和维权案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