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档案
昵称:www.zjpostdoctor.com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中新網江蘇新聞5月18日電(劉謙 於從文)18日,2023中國鹽城投資環境說明會暨丹頂鶴國際濕地生態旅遊節開幕,其間,黃海新區綜合能源基地規劃發布暨海工裝備專題招商會舉行。江蘇省能源局、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江蘇省電力院、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標準基金會(I-REC)等行業領導、業界專家和領軍企業代表共160餘人出席。
活動現場。於從文 攝
江蘇省能源局副局長湯和銀在致辭中表示,黃海新區綜合能源基地是江蘇省“十四五”能源規劃的四大綜合能源基地之一,匯通海陸,貫通南北,擁有國家級LNG接收站址、百萬級超超臨界燃煤發電、全省沿海煤炭中轉儲運基地特別是百萬級海上風電和光伏電站的場址空間,具備風光火氣儲一體化示範的優良條件。將黃海新區綜合能源基地規劃納入全省綜合能源基地建設體系,對於增強能源安全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鹽城市副市長、濱海港工業園區管理辦公室黨委書記高尚德在會上介紹了黃海新區綜合能源產業發展情況。他說,目前,黃海新區併網風電、光伏、火電容量共計575.1萬千瓦時,其中併網風電容量211.5萬千瓦時,占江蘇全省風電併網容量近10%,另有近海100萬千瓦時項目、深遠海300萬千瓦時示範項目、140萬千瓦時海上光伏項目、400萬千瓦時火電項目、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和天然氣制氫項目、零碳產業示範園項目等正在抓緊建設中。規劃LNG接收能力2000萬噸,年底將形成600萬噸LNG接收能力。綜合能源基地建成后,黃海新區年發電量可達760億千瓦時,占江蘇省2022年用電量的1/10、天然氣消費量的90%,將成為江蘇省“十四五”能源安全增量主體,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充足能源保障,為江蘇和長三角加快實現“雙碳”目標作出积極貢獻。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會長郭大成在致辭時說,黃海新區綠色能源豐富、港口條件優越,擁有沿海地區稀缺的集中連片建設用地。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將充分發揮行業平台作用,尋找海工裝備產業與黃海新區的最佳契合點,助力黃海新區發展更上台階。
中能建江蘇省電力設計院總經理李剛表示,將充分發揮自身能源行業智庫、技術實力雄厚、覆蓋專業齊全的優勢,鼎力支持黃海新區打造國家級沿海綜合能源基地和全省綠色低碳發展先行示範區,同時,與黃海新區開展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多形式的戰略合作,全力打造“政企合作”新標杆。
國際可再生能源證書標準基金會(I-REC)執行董事Jared通過視頻宣布黃海新區零碳產業園正式納入國際綠證標準體系。I-REC中國區總監常進宇在現場致辭時說,產品脫碳化已明確成為全球貿易的新要求,黃海新區、I-REC和江蘇省電力設計院將結合各自廣泛的資源、專業知識和國內國際經驗,為黃海新區和中國電力市場的消費者創造更多綠色電力認證選擇,I-REC的可再生能源認證機制將推動企業更好地應對國際碳環境變化。
活動現場發布了黃海新區綜合能源基地規劃編製情況、黃海新區零碳產業園建設方案、綠證論證體系。項目簽約環節,遼寧東大難選鐵礦氫基礦相轉化項目、90萬噸高端再生包裝紙項目、中海油新能源項目、航天銅箔項目等17個項目成功簽約,總投資達261.5億元。(完)
前4月江蘇國企利潤總額增長29.1%
加速起跑 為經濟率先整體好轉多作貢獻
國有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今年以來,江蘇國資國企搶抓穩增長政策效應陸續釋放、市場信心逐步恢復的有利機遇,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回升。
數據显示,1-4月,省市國資委監管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903.2億元,實現利潤總額42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7.6%、29.1%。其中,省屬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增長8%、41.6%,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省屬國資國企年初就提出“一增兩穩三提升”的經營目標。錨定目標,各大企業提速生產、加碼投資。徐礦集團不斷優化生產布局,持續釋放優質產能。1-4月原煤產量、控股電廠累計發電量分別增長11.2%、16.6%,旗下蘇能股份也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徐礦集團經濟運行部部長鄧國新說:“我們制定了15條硬核措施,突出抓好經濟運行、項目投資、深化改革等重點工作,有力推動經濟高開高走。”
搶抓疫情平穩轉段、經濟加快復蘇的窗口期,1-4月,江蘇國企加速起跑:交通板塊恢復性增長勢頭良好,高速路網累計出口流量恢復至疫情前水平;東部機場集團成員機場旅客吞吐量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4.9%;酒店企業客房和餐飲收入同比增長80%以上……在量的合理增長基礎上,質的有效提升也進一步加快,江蘇积極推動國有企業加大科研攻關力度,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
江蘇省國資委二級巡視員、財務監管處處長唐燕萍說:“今年以來,省市國資國企切實擔起‘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貢獻’重大責任,用好‘增強企業核心功能、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這兩個有效途徑,搶抓機遇擴大投資,推動深化新一輪國企改革,持續鞏固企業良好發展勢頭,為全省經濟整體率先恢復多作貢獻。”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周雷 耿潤方 劉康亮 路明傑 編輯/劉琳)
我省3年累計投入10億元支持公共博物館免費開放
財政“買單”,讓群眾樂享文化大餐
今天是“5・18國際博物館日”,記者從省財政廳獲悉,近3年來省財政累計投入超10億元,支持全省120餘家公共博物館、紀念館向社會免費開放;去年,全省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2000餘個,接待觀眾超5000萬人次。
財政支持,助力實現“逛館自由”
為大眾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免門票政策成為拉動文旅消費、帶動經濟復蘇的重要“加分項”。“財政資金支持下,南博免費開放,成為更多人了解歷史文化的一扇窗口,也為江蘇文旅增添了地域文化底色。”南京博物院計劃財務部主任王嬌告訴記者,為了向大眾呈現高質量、專業化、特色化展覽,省財政下發1500萬元專項資金。適逢建院90周年,今年南博將推出中國古代玉器展,還將聯動位於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博物館推出“法國現代派:從莫奈到馬蒂斯”主題展。
有財政資金持續澆灌、引導,博物館在“盤活”藏品資源的同時,积極加強考古研究,“挖掘”新貨文物。據介紹,今年南京博物院將积極申請省級文保專項資金,用於寧鎮地區先秦聚落遺址考古調查與勘探、連雲港海州區尤庄遺址考古發掘等項目。
數據显示,從2021年6月開館以來,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已累計接待線下觀眾超375萬人次,自媒體粉絲總量近140萬,成為博物館圈內“頂流”。“每天2萬張預約門票,一放開就‘秒空’,確實不可思議,但如果你來打卡過館內的5G大運河沉浸式體驗區,可能覺得‘搶’票、排隊都值了。”参觀者表示。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採取市級建設省級運營的新模式,累計投入超過16億元。特別是在陳列布展方面,省財政投入4.2億元,支持打造数字博物館,积極挖掘“多元化”要素,比如打造互動體驗展“大明都水監之運河迷蹤”,採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密室逃脫”形式,串聯運河知識內容,拓展了文化傳承渠道。
精準補貼,精品展由“限定”變“常態”
“財政資金精準下達之後,我們不斷提升運營能力,讓精品展從‘限定’變為‘常態’。”蘇州博物館黨總支書記、館長謝曉婷介紹,近年來該館將省市財政補貼积極用於打造精品展。如今西館設置常態化“臨展廳”,注重傳統文脈挖掘、延續的同時,也在嘗試解答“博物館與現當代藝術交融”這一課題。新建成的西館,第一期臨時特展邀請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擔綱策展人,攜手徐冰等4位藝術家,推出“糸――傳統與未來的轉譯”展覽。未來,蘇博將繼續探索符合自身特色和定位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管理中心爭取文保資金530萬元,精心策劃“人民的勝利――淮海戰役紀念館革命文物精品展”。淮海戰役紀念館副館長賈萍告訴記者,該中心徵集藏品1106件,採訪親歷者766位,整理口述資料400萬字,最後精選珍貴文物257件展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全國巡展啟動儀式,獲得300多家媒體關注。
圍繞“人民的勝利”主題,徐州財政支持淮海戰役紀念館全面改造提升,新展覽共展出2066件文物、1100張照片和14處藝術場景,獲評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特別獎”,併入選新時代博物館百大陳列展覽精品,填補蘇北地區博物館行業空白。
創新“打法”,把文化故事講好講生動
新安旅行團是聞名全國的少年兒童革命文藝團體,為保證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的日常工作開展及愛國奮進精神踐行,省以上財政持續投入資金超3000萬元,推進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和全國青少年思政教育核心基地項目全面展開建設。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介紹,如今在位於淮安市新安小學校園內的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参觀者可以通過修復后的歷史影像資料、實物文物、雕塑、場景造型等,再次看到新旅團員當年宣傳抗日的生動情景,從中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
《支援前線》研學課程、蘆盪烽火餐、江南船拳……在位於常熟的沙家浜革命歷史紀念館,参觀者在代入感極強的互動體驗中,感受烈士當時心頭湧起的強大責任感、堅韌不屈的愛國情懷。在江蘇,一系列“小而美”“小而特”的地方博物館、紀念館正在創新“打法”,力爭把文化故事講好、講生動。
省財政廳教科文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重點支持一批具有江蘇特色、全國影響力的公共博物館建設,通過優化資金投入結構、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繼續發揮省級資金集中支持優勢,打造博物館文化地標;积極完善省與市縣分擔機制,發揮省級資金槓桿效應,引導地方加大投入,豐富全省各級各類博物館開放服務供給,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博物館。(記者 王夢然)
記者17日從省統計局獲悉,經國家統計局核定,一季度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同比增長4.2%。
具體來看,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5元,同比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6元,同比增長5.3%。
從收入來源角度分析,一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9826元,同比增長4.7%;人均經營凈收入2235元,同比增長2.8%;人均財產凈收入1737元,同比增長0.7%;人均轉移凈收入3386元,同比增長5.7%。(記者 李��)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17日电(瞿妍)17日,苏州相城区的华辰嘉园“日间照料中心”内,整整一排悬挂在墙上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格外醒目,小修小补正式“登堂入室”,给居民带来更便利的“烟火气”。
小修小补“登堂入室”给居民带来方便。瞿妍 摄
“我现在持照经营,做起生意来踏实多了,心里更有底气了。”被居民称为“巧手好婆”的顾雪英开心地说。去年9月21日,苏州首个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经营场所集中登记点在元和街道华辰嘉园社区率先成立,通过社区全程帮代办,包括顾雪英在内的5个路边摊顺利通过审批,喜获营业执照,结束“漂泊”。
理发、缝补、配钥匙……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本生意,在许多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但高额的门店租金让这些月均收入几千元的手艺人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场所。如何让“马路产业”既有尊严地存在,又能在不影响“风景线”的同时守住城市的“烟火气”?
去年8月底,苏州市《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联席会议关于支持个体工商户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明确提出“放宽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探索帮扶社区(村)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相城区第一时间积极响应,区、镇联动,迅速开辟社区(村)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点,并安排专人服务,帮扶社区(村)内从事居民生活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落地经营。
“我们制定了《相城区社区(村)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实施方案》,在符合条件的社区(村)设立服务社区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点,帮助社区居民服务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合法经营。”相城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戈晓文表示。
亮照经营、明码标价、畅通投诉渠道……个体工商户的经营也越来越规范。修裤脚3元起、换拉链4元起、磨菜刀5元起……走进相城区黄埭镇农贸市场,11个便民服务点的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在大屏上醒目公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积极构建,一些商超和农贸市场也主动顺应民生需求,将“小修小补”业态引入进来,规范化经营,方便市民生活。
在苏州高铁新城朗诗蔚蓝广场里的新城市集生活中心,五金配锁、数码维修、日常缝补等便民生活服务应有尽有,明亮整洁的环境,加上怀旧元素的加持,让前来“小修小补”的居民仿佛穿越到儿时居住的弄堂里。
“经营场所的提供不仅方便了这些个体工商户,也为相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供了保障。”相城区商务局副局长钱华民表示,目前相城正着力构建宜居宜业的高品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目前,相城拥有个体工商户近8万家,占全区市场主体总量的60%左右,是市场主体中的“绝大多数”,在促进创新、方便居民生活、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今年以来,相城个体工商户发展迅猛,1-4月个体工商户新登记3652户,同比增长44.46%。
“个体工商户等小微市场主体的健康成长,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所在,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解。”相城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吕益良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活动,切实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排忧解难,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
100家自主品牌企業“盡銳出戰”
江蘇品牌,閃耀“中國品牌日”
5月10日至14日,2023年中國品牌日展覽活動在上海舉辦,百餘家“蘇”字品牌亮相,閃耀時代風采。
實踐為基,激發品牌內生活力
開展首日,室外展區一台擁有4條腿、4個輪子的“異形”――出自徐工集團的ET120步履式挖掘機,吸引不少“机械迷”拍照打卡。被譽為“鋼鐵螳螂”的它,通過山地、沼澤、隧道等複雜地形時如履平地,也可搭載不同工作機具,在其他机械無法到達的地方進行工程作業。徐工現場執行總監馬鳴介紹,在電影《流浪地球2》中,徐工的無人駕駛和新能源設備占電影總體設備的三分之一以上,不僅提供大量科幻元素,也展現出國產尖端裝備的真實水平。
這是“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生動切片。工程机械品牌、新型显示品牌、生物醫藥品牌、農業品牌、文化品牌、老字號品牌……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打造的江蘇品牌展館,遴選100家自主品牌企業線上線下“盡銳出戰”,圖文音畫融合多維度展示互動,傳遞江蘇品牌的魅力與活力。
懸浮空中的“HDMI全息交互智能炫屏”、免燙抗皺的“紅豆0感舒適襯衫”、實時監測預警的“小視智能中樞平台”……幾乎每個江蘇品牌都擁有“首創”“第一”的頭銜,展示出源源不斷的創新動力。
“江蘇已形成一批以國家品牌為龍頭、省級品牌為主體、市級品牌為支撐的品牌群體,打造了一批擁有自主品牌、領跑全國乃至全球的先進製造業集群和產業標杆。徐州的工程机械、無錫的物聯網、南京的智能電網、蘇州的电子信息、泰州的生物醫藥等‘產業航母群’,培育出徐工、陽光、波司登等一批享譽世界的‘江蘇品牌’。”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高清表示,江蘇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2022年全省擁有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4.4萬家、躍居全國第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8.7萬家,約佔全國1/4,連續3年保持全國第一。
傳統為本,鑄就品牌文化底色
“浮梁巧燒瓷,顏色比瓊玖。”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展位上,通透潔白的陶瓷餐具、茶杯等展品,將中國傳統工藝魅力呈現得淋漓盡致。
高淳陶瓷展台負責人邢繼強說,作為國宴“常客”,高淳陶瓷堅持用中華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目前國內市場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的七成。從北京APEC峰會的“盛世如意”琺琅彩國宴瓷系列、第二屆進博會宴會的“春和景明”系列餐具,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絲路盛宴”陶瓷餐具……根據不同會議主題、內容及地域融入不同的文化內涵,是高淳陶瓷深受海內外客戶青睞的重要原因。
“中國人必須要有自己的工業文化,有自己值得驕傲的工業故事和工業品牌。”徐工品牌與文化發展部負責人徐彬表示,與文藝作品相結合,借力強勢IP,諸多像徐工這樣的“中國製造”獲得極大曝光,“相信終有一天,中國人會實現文化強國、實業強國的雙向奔赴。”
《2023中國品牌發展趨勢報告》显示,中國品牌正推出更多符合消費者審美的潮流產品。2019年至2022年,以國潮為設計理念的產品種類擴充231%,國潮產品品牌數量增加223%。據了解,江蘇現有“中華老字號”96家,數量居全國第三;“江蘇老字號”271家,其中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超過55家,“鎮江香醋”“洞庭山碧螺春茶”等14項地理標誌入選《中歐地理標誌協定》。
創新為翼,驅動品牌長期建設
作為今年中國品牌日活動的新增板塊,“創新100+”精品展區遴選百餘件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創新產品集中展示,其中包括蘇州瑞派寧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全数字PET。“這款產品在惡性腫瘤、神經、心血管等重大疾病的研究和診療方面具有獨特應用價值,有助於實現早期診斷和精準治療。”公司知識產權部工作人員孔凡玲介紹,“公司開創的全数字PET成像,是當今先進醫學影像技術之一,在同類設備中掃描時間最短、輻射劑量最低,對人體更為安全。”孔凡玲說,公司始終堅持自主原創,目前正在牽頭制定中國的全数字PET標準,有望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線下展覽能與觀眾進行面對面交流,他們現場品嘗產品,對品牌的認知會更直觀深入。”國內首批榮獲“中華老字號”稱號的乳品企業――成立於1928年的南京衛崗乳業品牌部負責人胡駿立告訴記者,多年來,衛崗乳業堅守新鮮戰略,深耕低溫巴氏鮮奶,為消費者提供健康食品。
近年來,江蘇加大自主工業品牌培育力度、探索農業品牌培育、推動老字號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深化“江蘇精品”認證制度,為江蘇製造向江蘇創造轉變、江蘇速度向江蘇質量轉變、江蘇產品向江蘇品牌轉變注入強勁動能。截至2022年底,江蘇有效註冊商標突破270萬件,20家企業31次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在全國獲獎數量最多、佔比最高、門類最全、覆蓋最廣。(記者 林 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