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今天(11月17日)上午,全省中醫藥大會在南京召開,各界代表圍繞中醫藥人才培養、中醫藥科技創新、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等內容做了深入交流。現場還為第二批全國名中醫頒發了證書,江蘇再添三位全國名中醫。
本次江蘇新添的三位全國名中醫分別是唐蜀華、吳勉華、黃煌。
唐蜀華就職於江蘇省中醫院,從事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研究達50多年,81歲高齡的他仍工作在臨床一線,先後研製了“強心合劑”“降壓益腎顆粒”等製劑。
吳勉華是南京中醫藥大學主任醫師,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創建了“癌毒病機理論體系”,創製了消癌解毒方,在臨床得到了推廣應用。
黃煌是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他從醫49年,從《傷寒論》《金匱要略》中提煉挖掘出“張仲景葯證”,形成了“方-病-人診療模式”,為經典藥房臨床應用規範化做出了貢獻。全國名中醫、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經方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煌:“江蘇的中醫歷史非常悠久,中醫人數也非常多,社會在呼喚名中醫,做中醫一定要成為老百姓愛戴的,能看好病、能開好方的臨床醫生,這是我們中醫人的一個最終目標。”
近年來,江蘇中醫藥人才培養、傳承創新都得到了長足發展,構建起了完善的醫療體系。江蘇在全國最早實現了縣級中醫院全覆蓋,構建起完善的省市縣三級中醫醫療網絡。江蘇目前擁有國醫大師6人、全國名中醫7人、岐黃學者8人……
未來,基層人才的培養也將為中醫藥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黃煌說:“我感覺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大批在基層能開好方,能看好那些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醫生,作為一個從事多年中醫教育的老中醫,我有信心做好中醫人才的培養工作。高級中醫一定要深入到基礎,年輕中醫要勇敢上臨床,甚至我們要把中醫科普到家庭,比如感冒了用一點小柴胡,拉肚子吃點附子理中丸,這些簡單的中成藥就能解決很多大問題。”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呂瑩瑩 編輯/徐瑋琪)
救助熱線24小時暢通 江蘇啟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寒冬將至,如何讓流浪乞討人員安全溫暖過冬。今天(11月15日),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江蘇已對“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進行了安排部署。
通知要求,江蘇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在當地黨委和政府領導下,依託領導協調機制,主動加強與公安機關、城市管理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合力做好街面巡查救助工作。
在夜間、降溫時段、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節假日等特殊時間加大巡查頻次,重點巡查車站碼頭、繁華街道、地下通道、橋樑涵洞、廢棄房屋、在建工地、公用電話亭、城鄉接合部等流浪乞討人員容易集中的地段。出現疫情的地區,救助管理機構要在當地聯防聯控機制總體安排下,堅持開展主動救助,為滯留當地的人員提供臨時救助服務。
要優化服務供給,全面提升救助管理服務質量。救助管理機構要加強站內應急值守,保證救助熱線全天暢通,及時響應求助線索,做到“應救盡救”;要強化站內照料服務職責,分類施救;要加強救助尋親工作,儘快幫助受助人員回歸家庭。
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可通過購買服務、志願服務、公益合作等方式,動員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公益慈善組織、志願服務組織等參与街面勸導和站內救助服務。要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多種方式宣傳專項救助行動,向社會各界介紹專項行動進展和成效,共同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要堅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牢牢守住安全底線,要聯合有關部門排查水電氣暖、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醫療衛生等風險,加強對托養機構的監管,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和24小時值班制度。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依法依規、科學精準做好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敏 編輯/趙夢琰)
長三角示範區三年推出112項制度創新成果――
在湖光山色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包含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自2019年11月揭牌以來,這片長三角一體化“試驗田”,備受各方關注。11月15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舉行三周年建設成果新聞發布會。
三年來,示範區一路披荊斬棘,各方擰成一股繩,示範區建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景象,示範區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觀察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窗口。
三年大變樣,好風景中孕育新經濟
從一片荒地到水清岸綠的科創高地,祥符盪的變化令人驚嘆。如今,祥符盪科創綠谷中聚集了浙大智慧綠洲未來實驗室、嘉善復旦大學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機構。
“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今年9月正式開園,依託浙江大學綠色發展學科集群打造,重點構建科技研發、產業轉化、人才培養、決策諮詢4大平台。”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主任范驍輝告訴記者,將圍繞未來食品、未來健康等方向,在祥符盪科創綠谷打造高水平的未來實驗室。
“示範區沒有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經濟增長,也沒有走集中連片區開發的路子,而是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在湖光山色、水鄉文脈中實現更具智慧、更有活力、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在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看來,示範區成立三年來大變樣,成效有目共睹,基本實現了設立初衷。
在示範區採風,能夠感受到示範區的生態底色更深了,創新經濟的亮色更彰顯了,古鎮文化的彩色更濃厚了。示範區的好風景,也吸引着更多的優質項目落戶。
在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一幢幢建築拔地而起。2020年3月,恆力集團將恆力長三角國際新材料產業基地落戶到吳江汾湖高新區。項目總投資111.2億元,採用世界一流技術,規劃建成產能達到80萬噸/年的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生產基地。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提升我國高端聚酯薄膜的產能規模。
“長三角的產業鏈很完整,上下游配套企業齊全,相關客戶群就在周邊。”江蘇康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鞠金虎說,恆力新材料基地位於蘇浙滬交界處,在人才引進、研發團隊的建立等方面有很大優勢和便利條件。
制度創新,彰顯跨域一體合力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主任華源用一組數據,展示了制度建設成果:今年新推出制度創新成果39項,三年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112項,其中38項已面向全國複製推廣。
今年6月底開工的水鄉客廳藍環工程先導段已完工,整個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一個串聯起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的30公里環形水系,勾連水鄉客廳的桑基魚塘、江南圩田等多個功能組團。記者看到,江南圩田項目建設目前已基本完工,金色稻浪下,看上去與一般稻田並沒有很大區別。
“文章都在水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生態和規劃建設部副部長劉群星解釋,水上基本保持原狀,但圩田中央設有5個池塘,把圩田尾水引入池塘,通過科技生物手段反覆循環凈化,實現零污染排放。今後,還會在這裏建立江南稻作文化中心、圩田藝術館等,實景呈現江南水鄉的圩田文化和稻作文化,打造世界級湖區的特色景觀。
在跨域項目推進中,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生態和規劃建設部部長劉鋒感受到制度創新的重要性。“比如說水鄉客廳項目,涉及跨界的項目建設,大家的數據底板、坐標體系不一樣,要統一開發參數,實現一張藍圖管全域,就形成了水鄉客廳城市設計方案;因為要解決多頭建設的問題,實現一個主體管開發,我們就構建了‘1+N’開發建設模式,這樣就形成了水鄉客廳城市開發建設管理體制機制。”
三年來,制度創新不斷釋放紅利,提升老百姓和市場主體獲得感:在生態環保領域,生態環境標準、監測、執法“三統一”制度深入實施,示範區“一河三湖”水環境質量已提前達到或優於2025年目標。在要素流動領域,兩區一縣已發放長三角科技創新券4580萬元並實現跨省域通用通兌,有力支持企業創新。在公共服務領域,示範區公交車跨省線路已增至8條,開通以來累計發送13.62萬班次、乘客202.1萬人次。
雙輪驅動,“邊緣地帶”躍升“價值高地”
三年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着力推進10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5630多億元,為示範區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三年來,一體化為示範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示範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4%,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0.9%。去年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2411家,較上年增長31.5%。
如今的示範區,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速激發――
太浦河藍帶計劃將在年內完工、元盪將實現23公里岸線貫通,示範區生態優勢轉化新標杆的形象更凸顯;滬蘇湖鐵路、上海軌道交通17號線西延伸段等加快實施,示範區設施互聯互通新樣板的格局更清晰;圓通國際金融和科技總部、恆力長三角科技創新園等項目開工建設,示範區綠色創新發展新高地的要素更集聚……
“三年來,我們以重大項目尤其是跨區域重點項目為載體,‘制度+項目’兩個輪子一起轉,把紙上的藍圖變成地上的功能,把期待中的願景變成百姓的體驗。”回望過去,示範區執委會副主任張忠偉感觸很深。
就在11月14日,示範區第四個建設年的衝鋒號已吹響。當天,示範區重點項目開工儀式在青浦、吳江、嘉善三地舉行,13個重點項目開工。項目總投資206億元,既包含跨區域、跨流域的生態環保、互聯互通項目,也包含創新引領的数字經濟、總部經濟項目。項目的啟動建設,讓示範區生態綠色的底色更濃郁、好風景孕育新經濟的願景更清晰。
“吳江有4條高鐵已經或馬上開工,還有正在規劃論證的2條高鐵,這對吳江來說,以前想都不敢想。”吳江區區長王國榮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國家戰略平台,本身就是吳江提升能級、聚集資源的強大引擎,吳江地區生產總值由2019年的1958.16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224.53億元。吳江已有28家上市公司、3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我們也有一個小目標,新三年裡,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努力再翻一番。”(記者 許海燕 姚政宇)
今年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江蘇堅定不移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大力推動貿易便利化,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對外貿易穩中向好,為經濟發展注入信心活力。
據南京海關統計,今年前10個月,江蘇省外貿進出口總值4.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5%,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3.1%。其中,出口2.89萬億元,增長11.5%;進口1.65萬億元,增長3.7%。
一般貿易增速較快,比重提升
前10個月,江蘇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2.6萬億元,增長9.7%,高於全省整體增幅1.2個百分點,占江蘇省進出口總值的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0.6個百分點至57.2%。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1.42萬億元,增長7.9%,佔31.3%。
民營企業、國有企業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前10個月,江蘇省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分別進出口1.81萬億元和4210.3億元,分別增長13.9%和12.1%,合計占江蘇省進出口總值的49%,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拉動江蘇省進出口增長5.3個百分點,成為江蘇省外貿增長的主要拉動力量。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2.32萬億元,增長4.1%,佔51%。
對主要市場保持增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佔比明顯提升
前10個月,江蘇省對歐盟、東盟、美國、韓國、日本等主要貿易夥伴分別進出口6919.4億元、6777.2億元、5968.8億元、4868.5億元、3641.3億元,分別增長11.2%、14%、4.7%、12.3%、1.6%,合計占江蘇省進出口總值的62%。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21萬億元,增長14.7%,佔比較去年同期提升1.4個百分點至26.7%。
手機、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出口快速增長
前10個月,江蘇省機電產品出口1.91萬億元,增長11.4%,占江蘇省出口總值的66.1%。其中,集成電路、手機、太陽能電池、鋰離子蓄電池分別出口2137.2億元、973.3億元、852.4億元、579.6億元,分別增長11.8%、94%、64.6%、68.5%。同期,江蘇省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4317億元,增長4%,佔14.9%。其中,出口紡織服裝2897.1億元,增長6.3%。此外,分別出口基本有機化學品、鋼材988.1億元、824.2億元,分別增長28.5%、12.8%。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尹美又 編輯/高若婷)
近日,2023年“英才計劃”正式啟動,實施範圍進一步拓展,培養高校增至58所,覆蓋25個城市,計劃培養1700餘名中學生科技創新後備人才。據了解,“英才計劃”在江蘇實施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今年的培養高校將增加到4所,涉及中學增加到14所,預計將有110人入選江蘇2023“英才計劃”。
劉可名是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高二學生,高一下學期經過選拔,進入2022年英才計劃培養項目,師從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庄紅芹,她注意到近年來,中學生抑鬱症患者增多,提出《辣椒素對於抑鬱症的治療作用》的課題,現在已經進入最後的論文結篇階段。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劉可名說:“在最終確定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們還是要根據現在已經做到什麼程度,我們如何才能想到更新穎的觀點突破這個方面,我覺得是老師給的第一個幫助。大學會有更多的設備,導師幫我們也聯繫了很多,不可能在高中階段遇到的器械、設備。”
“英才計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於2013年起共同組織實施,主要任務是選拔一批品學兼優、學有餘力,具有創新潛質的中學生走進大學。2013年5月,省科協聯合教育廳、南京大學成立了“中學生英才計劃”省級管理辦公室,十年來,先後在省內八所項目中學選拔了325位優秀高中生,在南京大學導師團隊引領下,開展為期一年的科研探究學習。申報英才計劃的高一學生相應學科成績排名應在年級前10%,或者綜合成績排名在年級前15%。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IB項目部負責人鄧小俐告訴記者:“首先讓同學們提交他們的研究計劃,要有兩封老師的推薦信,而且他們的學習成績要很優異,有筆試和面試,整個流程走下來,最後挑選出優秀的同學。和大學里非常知名的科學家進行交流,感受到科學家的魅力,體驗到整個做科研的過程,我覺得可以激發他們做科研的熱情。”
十年來,南京大學作為首批試點高校之一,選拔導師82人次,分別在化學、數學、物理、生物、計算機等5個學科,打造了“1+1+1”的導師團隊。
南京大學本科生院副科長孫文宇介紹,第一個“1”是英才導師團,由我們的高水平學科教師擔任,目前我們的導師團里包括一位中科院院士,兩位長江學者,兩位國家傑青的獲得者;第二個“1”是生涯導師,一般是遴選優秀的研究生擔任,重點幫助學生規劃未來的學術發展路徑,給予價值引領;第三個“1”是助教團,由我們的學科青年教師、研究生助教等擔任,有的學科還會邀請往屆英才學員加入進來,現身說法幫助新學員們儘快適應大學的學習方式。
對於英才計劃的學員,南京大學開放了院士牽頭打造的科學之光系列通識課資源,以及校內的高端科研平台。導師在尊重學員個人興趣的基礎上,會引導他們聚焦國家戰略、科學前沿和社會民生來確定選題,比如之前有學員圍繞人工智能開展研究,近兩年,圍繞新冠疫情、食品安全、大氣污染防治的選題也很熱門。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高二學生鄭明容說:“了解到真正的科研是什麼樣子,不是自己做做小小實驗寫論文,知道了很多自己原來沒有機會接觸到的,聽到師姐說可以交論文到什麼雜誌,讓她去定義一個新的藥品的閾值,聽她們說有什麼比賽,或是研究新的藥物。”
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副教授庄紅芹說:“他們有一定的生物知識,但是也不是那麼深,所以我在給他們選題的時候,讓他們結合生活的實際,從中提煉出一些有價值的科學問題,或者有創新性的問題,在理論上給他們做一些拔高,在實驗動手能力上給他們做一些加強,這樣來培養他們的科研興趣。”
據了解,江蘇80%以上的英才學員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中外名校錄取。2023年英才計劃江蘇除了南京大學以外,新增了三所高校,分別是東南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項目中學也由原來的8所增至14所。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陳致平介紹,今年“英才計劃”的選拔增加了學生前置培養環節,就是為充分發揮中學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基礎性作用,讓有意向參与“英才計劃”的學生詳細了解項目的宗旨、目的和基本要求,明確心理預期,提前學習和掌握學科基礎知識和科研基本技能,做好各項準備,從而提高“英才計劃”學生選拔和培養質量。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黃迪 仇煜 編輯/國正)
2023年度江蘇省公考報名8日啟動
9272個錄用計劃中近八成設置在縣鄉一線
11月3日,省公務員局召開新聞通氣會,宣布2023年度全省計劃招錄9272名公務員,11月8日至11月14日報名,12月17日進行公共科目筆試,12月18日上午舉行公安專業科目筆試,面試擬於2023年3月上旬舉行。
2023年度江蘇省公考繼續堅持面向基層的用人導向,9272個錄用計劃中,縣級機關5323個、鄉鎮(街道)機關1938個,78.3%的錄用計劃設置在縣鄉一線,其中10%用於定向招錄服務基層項目人員、服現役滿五年的我省戶籍或生源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對省級層面重點幫促的6個片區、2個革命老區和12個縣區,允許將1/3的錄用計劃面向本縣(市、區)戶籍(或生源地)人員招錄。省級機關除部分特殊職位或專業性較強的職位外,全部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南京市級機關拿出23%的錄用計劃招錄具有兩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人員。
為吸引和鼓勵優秀人才報考我省公務員,2023年度省級機關招錄職位繼續取消對報考者戶籍或生源地的限制,多數設區市也在招考簡章中明確取消或放寬戶籍或生源地等條件限制。在專業設置上,全省有1568個錄用計劃不限專業,6929個錄用計劃專業設置到大類,共占錄用計劃總數的92%。此外,共設置14個錄用計劃面向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招錄,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在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的示範帶頭作用。
本次考試實行分類分級考試的方式,A、B、C三類職位的筆試、面試均分別命題。公共科目筆試考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B類職位的人員,除了要參加公共科目筆試外,還需參加公安專業科目筆試。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考錄工作將按照國家和我省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最新部署,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常態化有關要求和各項防疫措施。為最大程度減小疫情影響,報考者一般在報考職位所在考區參加筆試,便於考務組織和統籌安排。
省公務員局提醒,報考者可於2022年11月4日登錄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門戶網站(www.jszzb.gov.cn)、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門戶網站(jshrss.jiangsu.gov.cn)以及各設區市委組織部門戶網站查詢招考公告、報考指南、招考職位以及諮詢電話等信息。本次招考不出版也不指定考試輔導用書,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和人事考試機構不舉辦也不委託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敬請廣大報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當受騙。(記者 林元沁)
預計今天起業務旺季長達82天
我省快遞業全力打造暢通旺季
今日起,我省快遞行業將迎來自2010年以來的第13個快遞業務旺季。10月31日,省郵政管理局預測,11月1日至16日,全省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6.5億件,同比增長2.9%。今年快遞業務旺季將持續到2023年春節前夕,共82天。省郵政管理局提出,要打造安全旺季、暢通旺季、暖心旺季。
省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郵政快遞全行業迅速從上半年的疫情影響中恢復,保持了平穩有序、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1―10月份,全省快遞業務量達到64億件,同比增長4%。據預測,11月1日全省行業業務量將出現首個高峰,攬收量達到6000萬件,同比增長3%(約為平時的2.3倍);11月11日攬收量達到全年單日峰值,約6500萬件,同比增長2.8%(約為平時的2.5倍)。11月1日至16日,全省行業處理的郵(快)件業務量將達6.5億件,同比增長2.9%。
省郵政管理局要求全系統全行業要堅持“兩不、三保”目標(全網不癱瘓、重要節點不爆倉,保暢通、保安全、保平穩)和“三個統籌”(統籌行業疫情防控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作用發揮,統籌城市與農村服務需求)、“三個並重”(堅持疫情防控與生產運營並重,堅持安全運行與保障質量並重,堅持末端穩定與維護權益並重)的工作部署,有效執行“錯峰發貨、均衡推進”核心機制,突出疫情防控、保通保暢、機制落實、權益保障、安全穩定、綠色包裝“六個重點”,全力保障快遞業務旺季平穩運行。(記者 劉霞)
非凡十年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近年來,江蘇以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抓手,牢記總書記囑託,“做好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大文章”,打造新時代協調發展江蘇新樣板。
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里,昔日屬於“兩不管地帶”的黿盪湖,如今已經變為網紅打卡點。2020年11月,一座黿盪橋把江蘇蘇州吳江區和上海青浦區連接起來,並將兩地通勤時間從40分鐘車程縮減為5分鐘。這也是示範區成立后首個正式通車的省界斷頭路打通工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江蘇加快實施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等項目;首批列入連通計劃的11條省際斷頭路,6條已經建成通車,以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更好支撐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曹立說,近年來,江蘇緊緊圍繞推動落實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和重大決策,堅持把服務國家戰略與推動江蘇發展緊密結合,提供了區域協調發展的江蘇樣本,展現了江蘇擔當。
一方面緊抓國家重大戰略機遇,推動區域協調發展躍上新台階;另一方面,江蘇打破天塹阻隔,以跨江融合推動揚子江城市群全面轉型升級。眼下,在長江常州泰興段,常泰長江大橋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中鐵大橋集團常泰長江大橋項目工程師張旭光說,常泰長江大橋連接常州市和泰州市,是首座集鐵路、一級公路、高速公路三位一體的跨江大橋。大橋建成之後,常州到泰州通行時間將縮短為20分鐘。
2012年以來,江蘇共建成過江通道8座,累計已建成17座,為跨江融合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十年間,江蘇還陸續建成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連徐等多條高速鐵路,蘇北五市全面邁入高鐵時代,帶動南北區域間交流往來、資源共享愈發密切。與此同時,一條條農村公路在推動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在常州溧陽,“1號公路”串聯起98個行政村、312個自然村和220多個鄉村旅遊點,將客流引入山村,把農產品送入城市,帶動沿線10萬名农民增收致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和文化發展研究部社會保障與醫療健康研究室主任張佳慧說,這些年,江蘇通過各種努力,不斷重構城鄉關係,加速彌補了城鄉區域不平衡的短板,在提升鄉村發展品質,進一步推動區域資源整合等各個方面,都做了积極的探索。
十年來,江蘇以聯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有力抓手,推動全省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积極成效。從2012至2022年,江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達到4.75萬元,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37:1降低為2.16:1,成為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楊帆 周雷 楊時盛 羅聰懿 編輯/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