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我省啟動新冠疫苗序貫加強免疫
疾控專家回應公眾關心問題
根據國家和省統一部署,我省各地近日陸續啟動新冠病毒疫苗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工作。什麼是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已打第三針是否還要進行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是否收費?就公眾關心的這些問題,4日下午,省衛健委組織媒體採訪了相關專家。
什麼是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江蘇省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副所長、主任醫師汪志國介紹,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是指採用與基礎免疫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按照一定的時間間隔和劑次,進行加強免疫接種的一種策略,主要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疫苗預防效果,並降低不良反應風險發生。
專家解釋說,對於常規的、容易對付的病毒或疾病,一般使用單一技術路線的疫苗即可。但對於像新冠病毒這樣變異性強、難以對付的病毒,可採用序貫加強免疫的方式,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不同疫苗之間可以優勢互補。二是不同人的體質不一樣,某類單一技術路線疫苗對有些人產生的副作用多一些,不適宜多次接種,採用不同技術路線疫苗接種,可以規避副作用。
序貫加強免疫與同源加強免疫有何區別?專家說,同源加強免疫接種(加強針),就是使用與基礎免疫同一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加強免疫。凡基礎免疫全程接種新冠病毒滅活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滿6個月的18歲以上目標人群,可進行一劑次同源加強免疫,也就是用原來的疫苗進行加強。
序貫加強免疫接種,就是選擇與原來全程接種疫苗不同技術路線的疫苗進行加強,如重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載體疫苗。同源加強免疫和序貫加強免疫,均可大幅提高受種者的中和抗體水平,進一步提高免疫效果,且具有較好的安全性。
新冠病毒疫苗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有4個重要條件:第一,18歲以上人群。第二,已完成2劑次滅活疫苗接種,且接種的是國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興公司、國葯中生武漢公司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第三,全程完成2劑次滅活疫苗接種,且接種間隔不能短於6個月。第四,接種對象沒有進行過加強免疫,也就是沒有打第三針。
序貫加強免疫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專家解釋,受種者須攜帶身份證、接種憑證(蘇康碼中可查詢)前往接種門診,按照現場工作人員要求,配合完成測溫驗碼、健康問詢。請務必如實提供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史,由接種醫生判斷是否適宜進行序貫加強免疫,並做好知情告知。受種者自願選擇同源加強或序貫加強免疫方式后,進行規範接種。接種后在現場留觀30分鐘,無不適情況方可離開。
現階段,序貫加強免疫實行免費接種政策。符合序貫加強免疫接種要求的人群,可選擇重組蛋白疫苗或腺病毒載體疫苗中的一種,免費加強接種1劑。
老年人也需要积極接種新冠疫苗,這是為什麼?專家說,研究表明,老年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較高,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可大大降低感染后發生重症和死亡的風險。建議符合接種條件的老年人,如尚未接種疫苗或打加強針,可按照有關規定,儘快完成全程接種並接種加強針。60歲以上人群如符合序貫加強免疫接種條件,也可選擇序貫加強免疫接種。
新冠病毒疫苗加強免疫去哪裡接種?原則上,重點人群和保障社會基本運行關鍵崗位人員的加強免疫接種,由各相關單位統一組織實施。其他人群可到轄區指定的接種單位進行預約接種。各地應向社會公開接種單位名稱、地址、服務時間、聯繫方式等。(記者 仲崇山)
一手托醫療,一手托養老
“蘇適”養老添彩“夕陽紅”
《江蘇省“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指出,未來5年,將全面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顯著提升廣大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如何構建居家社區“蘇適”養老服務體系?目前還有哪些問題需要解決?近日,記者探訪了省內多家醫養、康養結合的社區養老機構。
創新服務模式――
居家養老與社區機構協調發展
“這裏可以打牌、下棋、唱歌、健身,器材樣樣都有,還可以和鄰居們聊聊天,有時不想回家燒午飯,也在這裏解決。”在南京市大石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記者見到家住丹鳳街的張本仁大爺,今年67歲的張大爺退休前是江南水泥廠的工程師。如今,他和老伴天天到中心“報到”,雷打不動。
大石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面積1100多平方米,由政府無償提供場地,悅心養老產業有限公司負責運營。公司負責人高慶玲告訴記者,中心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中心內的健身器材、娛樂設施全部向周邊居民免費開放,聘請的十幾位護理員還可以為失能、半失能老人上門提供送餐、助浴、聊天、讀報、購物、打掃衛生等服務。不僅如此,大石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還與南京同仁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合作關係,邀請醫生免費為老人測血壓、血糖,開展健康諮詢。
在江蘇,八成以上老年人更願意居家養老,而健康是老年人最關心的問題。近年來,江蘇积極探索醫養結合“最優養老路徑”,大力推進老年健康促進行動,通過建設老年醫院、護理院,加強老年人居家醫療服務等一系列舉措,落實“老有所醫”,讓更多老年人更長壽、更健康。
省衛健委老年健康處處長趙恆松表示,目前,我省已經組建1.3萬個家庭醫生團隊,開設家庭病床超過1萬張,建成1302個家庭醫生工作室,方便老年人就近就便獲得健康指導、慢病管理、用藥諮詢等綜合服務,並推動醫療服務向社區家庭延伸,支持醫療機構與社區服務平台結合,建立社區嵌入式醫養結合服務機構。
南京江北新區普斯康健養老服務中心,正在着力打造一種新型的居家醫養結合養老模式。普斯康健養老服務中心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護理中心、社區衛生服務站於一體,擁有全科診室、治療室和藥房。“現在醫保已經接入,老年人在家門口就可以為慢病開藥。”普斯康健居家養老負責人戴玉玲說,養老服務中心還與在泰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體化管理下的橋蔭路社區衛生服務站密切合作,建立家庭醫生工作室,為社區內居民提供建檔、體檢、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務,將醫養結合的各類服務對接到民政、衛生、社保公共平台上,把社區醫院“搬進”養老服務中心。
家庭病床,為失能老人帶來溫暖。普斯康健養老服務中心護士張靜告訴記者,她長期為一位88歲的失能老人定期更換鼻飼管。而此前的幾年裡,每個月需要更換鼻飼管時,家屬就打120用救護車把老人送到醫院,費錢費力又費時。如今,社區有了這樣的居家養老服務,解決了困擾這個家庭多年的問題。
戴玉玲告訴記者,普斯康健養老服務中心自2016年2月成立以來,已經累計服務11855位老人。這個亮眼的數據背後,是居家養老和社區機構協調發展、醫養康養相結合的新型服務模式在發力。
細節服務到位――
貼心用心讓老人放心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為基層醫療機構,對醫養結合型社區養老模式的醫療資源供給作用不容忽視,且有着巨大優勢。當前,省內不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着手探索“醫養一體化”社區養老新模式。早在2019年,南京市雨花台區賽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探索‘醫養一體化’社區養老新模式”的工作經驗就已入選全國醫養結合典型。
記者從南京地鐵10號線小行站出站走不到10分鐘,便來到賽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通往衛生服務中心的路上,公益廣告牌上的一句話表明了這個社區醫院的服務目標――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有溫度的醫療照護服務。
賽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目前省內社區醫院中規模體量較大、養老功能齊全、涵蓋安寧療護病房、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MMC)、慢病4S小屋、養老病床等較多養老業態的社區醫院。在這裏,有一個單獨的院子和一幢6層小樓,是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造的和怡老年照顧中心。
“這裏蠻好的,好多老人在一起,彷彿又回到了年輕時的集體生活,很熱鬧。”記者到訪時,92歲的老人王新義正在和怡老年照顧中心的院子里和兒子、兒媳聊天。老人神采奕奕,看不出來她是一位帶癌生存的高齡老人。王新義的兒子告訴記者,2020年下半年,父親去世后,母親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掛水時了解到和怡老年照顧中心,後來便來到這裏。“冬夏全天都有空調,每天老人們一起吃飯、下棋,過年過節還會為我們老年人舉辦活動,社區醫院的醫生就在隔壁,比以前在家裡請保姆照顧方便很多。”王新義連連稱讚。
賽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周明飛告訴記者,中心自2016年12月拿到養老許可證后,便正式進入醫養結合的養老行業。疫情發生之前,住在這裏行動方便的老人可以隨時回家或者外出散步,子女也可以隨時來探望。實惠的價格也讓不少老人願意放棄請住家保姆,融入這個大家庭當中。目前,共有21名家庭醫生、50名護士和近40名護工組成專業的護理團隊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助和普通的醫療服務,老人不需要離開床位就可以直接看病問診,可以滿足高齡多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
賽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是省內較早開設安寧療護的社區醫院。“生命有始有終。我們用一生去守護這份安寧,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周明飛表示,安寧療護並不是放棄對患者的治療,而是通過語言和人文關懷,讓老年人更加舒適、體面地走過人生的最後一程。“當一個生命逝去時,他們的親人特別是老伴可能很長一段時間無法適應,影響身心健康,我們會為他們提供身心健康指導。”
2020年,賽虹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標南京市雨花台區社會福利院的建設改造工作,未來,將為更多老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醫養、康養服務。
籌資難人才缺――
行業堵點亟待疏通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高水平專業人才短缺、醫養結合籌資難等問題,是醫養、康養結合養老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
數據显示,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34萬人,占戶籍人口的23.3%,比全國高5.2個百分點。但與老齡人口快速增長不匹配的是,江蘇的養老護理人才缺口較大。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通用評估標準和民政部門的相關標準,目前江蘇共有失能失智老年人64.2萬人,部分失能老年人69.7萬人,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分別按照3∶1和6∶1配備養老護理員,全省共需要養老照護員33萬人,但目前僅有6.13萬人,缺口近27萬人。這6.13萬一線養老護理人員中,具備高級護理員以上職稱的僅1700多人。
醫養結合難,難在專業人才短缺。南京中醫藥大學養老服務與管理學院執行院長田侃注意到,一直以來,養老專業人才缺乏、以“小老人養老老人”是常態。“事實上,讓年輕一點的老人去照顧更老一點的老人,是各個國家應對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之一,這也是由於年輕人進入養老行業的‘低意願’所導致。”
2020年,南京中醫藥大學成立全國首個具有本碩博招生資質的國民教育體系內的養老學院;去年,第一批學生走進校園。田侃表示,在招生過程中,就發現不少家長和學生對這一工作有偏見,一些家長和學生明確表示不願意服務老人。
隨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不斷深入,更需要養老服務人員具備綜合性、專業性的知識儲備。如何打破這個僵局?“想要讓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進入養老行業,需要從根本上進行改革。”田侃認為,一是增加經濟補貼提高報酬,二是加快職稱改革,以職稱管理做人才工作。“從我們學校自身來說,把課程設計好,切合實際需要,承擔社會責任,為社會提供更多養老人才任重道遠。”
“事實上,醫養結合的本質就是一種深度融合,主體包括醫療主管部門、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社區、家庭,乃至每一個人,需要全社會的廣泛參与。”南京郵電大學人口研究院副院長周建芳表示,總體來看,醫養結合更大的需求在社區,但如何把需求變為市場,需要培養和引導,多點發力。一方面,可繼續探索醫養結合的養老機構多元化運營模式。管理機構可以對“醫養結合”機構從資質審定、市場准入、土地供應、建設運營、床位補助、保險補助和相關稅費減免等方面提供更加細緻、更加優惠的政策支持,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參与醫養結合機構建設運營,以及扶持醫療機構轉型升級。另一方面,可以發揮“互聯網+醫療”的優勢,讓更多老年人轉變觀念,更願意在基層醫療機構的幫助下醫養康養,並在家人幫助下了解到權威、有效的健康養生信息,有效進行自我保健。(記者 恭弘=叶 恭弘真 蔣明睿 仲崇山)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發布《關於做好2022年全省技工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明確在規範招生的基礎上,探索建設“工匠學院”,打造高水平技工教育聯盟(集團),穩定擴大招生規模,年計劃招生9.5萬人以上。
《通知》要求,技工院校要大力開設契合當地產業發展需求的專業,提高專業設置與優勢產業鏈、卓越產業鏈的匹配度,積极參与高級工班、技師班一貫制培養試點。省重點技師學院、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要积極承擔招生主力軍作用,擴大招生規模,提高培養層次。“十四五”末,省重點技師學院、技師學院、高級技工學校的高級工以上在校生佔比要分別達到75%、60%、55%以上。全面推行企業新型學徒制,积極招收企業職工就讀彈性學制。深化校企合作,大力開展訂單班和冠名班培養。推動中外合作辦學,鼓勵支持開設國際班。
規範招生行為。《通知》要求各地規範有序招生,對不具備基本辦學條件和存在違規辦學行為的學校一律停招,本年度不具備招生資質的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開展招生及職業培訓,不得採取聯合辦學、作為其他學校的辦學點等方式違規招生。
省市人社部門將適時發布2022年具備招生資質的技工院校名錄和技工院校招生計劃,同時公布省市招生監督電話。省人社部門將適時組織開展招生工作專項督查,對存在違規招生行為的學校進行嚴肅處理。(記者 黃紅芳)
產假延長至158天 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我省出台優化生育系列利好政策
近日出台的《江蘇省關於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從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提高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等6個方面確定26條政策措施。
《方案》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依法實施三孩生育政策,並要求取消社會撫養費,及時清理與三孩生育政策不一致不銜接的規定。《方案》要求嚴格落實產假、護理假、哺乳假等制度,保障生育婦女休假合法權益。符合政策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在享受國家規定產假的基礎上,延長產假60天,達到158天,男方享受護理假15天。子女3周歲之前,夫妻雙方每年分別享受10天的育兒假。對企業在女職工產假期間支付的社會保險費用,生育二孩的給予50%的補貼,生育三孩的給予80%的補貼。對生育二孩和三孩的女性勞動者,優先給予就業幫扶。
《方案》明確,減免經濟困難家庭入托、入園、入學等費用,各地可根據養育未成年子女負擔情況實施差異化租賃和購買房屋的優惠政策;每年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園,保持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不低於85%;大幅增加公辦學校學位,實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落實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持續推動集團化辦學、標準化建設;將普惠托育服務納入公共服務體系和政府民生實事,擴大普惠托育機構覆蓋面,大力發展社區托育服務。
《方案》明確,對全面兩孩政策調整前的獨生子女家庭,繼續實行現行各項獎勵扶助制度和優惠政策。獨生子女父母年滿60周歲後患病住院期間,獨生子女每年享受5天的帶薪護理假。同時,將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作為重點群體,優先安排入住公辦養老機構,優先納入住房保障。
《方案》提出,到2025年,积極生育支持政策制度基本建立,服務管理制度基本完備,生育友好社會環境基本形成。全省優生優育服務水平穩步提升,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分別控制在7/10萬、4‰以下,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左右。(記者 仲崇山)
近日印發的《江蘇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到本世紀中恭弘=叶 恭弘,江蘇將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擁有世界一流交通基礎設施體系,交通運輸供需有效平衡、服務優質均等、安全有力保障。
到2035年,江蘇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低碳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有力支撐“123出行交通圈”(1小時都市圈通勤、2小時暢行江蘇、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和“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交通基礎設施質量、智能化與綠色化水平居世界前列。
到2035年,全省綜合交通幹線網規模約為3.54萬公里,交通網絡結構進一步優化。幹線、城市群城際和都市圈市域(郊)鐵路約8300公里,高速公路約7100公里。
為打造融合共享的綜合立體交通樞紐,綱要要求完善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共同打造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聯動合肥、寧波等城市的長三角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集群,建設寧鎮揚、蘇錫常通泰鹽、連徐淮宿三大樞紐板塊,打造世界級機場群和世界級港口群。到2035年,全省運輸機場旅客年吞吐能力超過2.5億人次,貨郵年吞吐能力超過390萬噸。全省港口綜合通過能力達到28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達到3200萬標箱。 (記者 朱璇)
《江蘇省2022年重大工業項目清單》近日出爐,共列入重大工業項目450項,總投資超1萬億元,當年計劃新開工項目較往年大幅增加。
【大項目支撐明顯 先進製造業集群項目佔9成】
今年實施的江蘇省工業重大項目中,大項目支撐引領作用更加顯著,60%以上的項目投資額超10億元,百億元以上項目20餘項,10億以上項目總投資佔全部項目的三分之一以上。在450項重大工業項目中,先進製造業集群項目近400項,佔比近90%,總投資超9500億元。這些項目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性強、對江蘇电子信息、高端机械、精密化工、生物醫藥等重點發展產業將起到“補鏈”“強鏈”的作用,增強“江蘇製造”自主可控能力。
在常州,我國液壓發動機的龍頭企業江蘇恆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將投產線性驅動器生產項目。
江蘇恆立液壓股份有限公司知識產權管理部經理李冬明說:“這個項目的上馬,將進一步提升我們國家在高精密的基礎件領域的製造水平,相關產品將極大地滿足我們各類高端裝備製造商,對於高精密基礎件的一個需求,來助推我們產業的升級發展。”
此外,華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存儲及射頻類集成電路封測產業化項目將引進先進設備1448台(套),形成年生產集成電路13億隻的生產能力。聯影常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大型高端醫療設備及核心零部件生產項目,將形成数字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磁共振成像系統等先進醫療設備的規模生產能力……伴隨着這些大項目的開工建設,我省的集成電路、工程机械、生物醫藥等地區優勢產業項目集聚度將進一步提升。
【計劃新開工項目較往年大幅增加】
目前,各地重大工業項目已陸續開工,相比2021年,今年江蘇全省新開工項目大幅增加,清單中當年計劃新開工項目佔比超三分之一,年度計劃投資超2600億元,這些優質”增量”項目將進一步提升重大項目質態,為推動江蘇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周雷、郝朦 武進台、鹽都台報道)
全國50強國家高新區我省佔10席
數量再創新高、全國居首
科技部近日公布2021年國家高新區綜合評價結果,我省蘇州工業園區、南京國家高新區、常州國家高新區等10家進入全國前50強,數量再創新高、全國居首。
我省共18家國家高新區參与此次綜合評價,總體平均進位4位,連續5年保持總體進位。其中,宿遷國家高新區、淮安國家高新區、連雲港國家高新區、無錫國家高新區排名大幅躍升,分別提升17、17、9、7位。崑山國家高新區、武進國家高新區、江陰國家高新區位列全國縣域國家高新區前三名,成績耀眼。
近年來,我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全省高新區高質量發展,高新區創新能力和創業活躍度、結構優化和產業價值、開放創新和國際競爭力、綠色發展和宜居包容性等指標均有明顯提升。2021年,全省高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達18.3%,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64.2%,高於全省16.7個百分點。
目前,我省省級以上高新區達54家,其中國家高新區18家,數量全國第一,是全國首個實現國家高新區設區市全覆蓋的省份。(記者 蔡姝雯)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發布1月金融統計數據,數據显示,全省信貸投放實現“開門紅”,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穩固。
信貸總量穩步增長。1月末,全省本外幣貸款餘額18.72萬億元,同比增長15.4%,環比回升0.1個百分點;比年初新增6647億元,同比多增1014億元。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1月份,全省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5785億元,同比多增1590億元,更多信貸投向實體經濟。全省本外幣製造業貸款餘額2.3萬億元,同比增長17.4%,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2個百分點,連續16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全省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長33.6%,比同期各項貸款增速高18.2個百分點。新增小微企業首貸戶8507戶,同比增長30.6%。
融資成本穩中有降。1月,全省一般貸款、企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4.94%、4.59%、5.11%,同比分別降低0.09個、0.04個和0.02個百分點。
人民銀行表示,下一步將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加大跨周期調節力度,發揮好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更加主動有為,更加积極進取,注重靠前發力,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的支持力度,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沈楊 張賀 編輯/李時)
江蘇省委發布2022年一號文件
守牢“兩條底線” 更富成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記者從江蘇省委農辦了解到,今年省委一號文件近日印發,這也是21世紀以來江蘇省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省委一號文件。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更富成效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今年的省委一號文件共列出確保糧食安全、嚴守耕地保護紅線、深化有效銜接等8個方面42條硬核舉措。其中,圍繞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兩條底線”,江蘇省委一號文件也進一步明確,要堅決扛起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責任、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努力促進共同富裕。此外,結合江蘇省“三農”發展實際,文件還提出了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實施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行動、积極穩妥推進農村住房條件改善等特色舉措。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楊時盛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