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超前謀划、科學調度 江蘇水利部門保障全省水稻栽插順利完成
記者今天(7月9日)獲悉,據農業農村部門統計,全省水稻栽插目前已經基本完成。為保障全省水稻栽插大用水,江蘇省水利廳針對江淮來水持續偏枯,年初湖庫蓄水差的不利形勢,立足“抗大旱、抗長旱”,超前謀划,周密部署,科學調度,全面加強調水、蓄水、供水、管水,在確保水稻栽插用水的同時,也保證了城鄉居民生活、工業、大運河航運等用水。
提前儲備夏栽水源,江蘇水利部門從最不利情況考慮,編製夏栽供水保障方案和大中型水庫“一庫一策”供水保障方案,滾動分析研判,加強蓄水保水,實施跨流域調水補湖補庫。今年1~5月攔蓄利用淮沂沭泗上游來水24.5億立方米,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三大調水系統累計抽引江水78.8億立方米,向洪澤湖、駱馬湖補水6.2億立方米,向太湖補水4.58億立方米,調水補庫0.91億立方米。至6月1日,蘇北地區洪澤湖、駱馬湖、微山湖、石樑河水庫“三湖一庫”蓄水量比年初增加了11.7億立方米,比常年同期偏多24.9%,49座大中型水庫蓄水量也比年初有所增加,太湖、里下河等區域河網水位比常年同期偏高0.1~0.3米,為夏栽用水奠定堅實基礎。
6月份,江蘇省陸續進入水稻栽插大用水期,針對不同供水區情況,省水利廳統籌調配水源,全力保障水稻栽插期用水需求。在江水北調沿線地區,結合洪澤湖、駱馬湖入汛后水位消落調度要求,充分利用淮沂沭泗上游來水和“三湖一庫”蓄水向沿線地區供水,在基本未啟用江水北調機組運行的情況下,很好地保證了用水需求,節約了供水成本。在江水東引和沿江供水區(含太湖地區),針對長江水位依然偏低的情況,調度沿江口門節制閘及時搶高潮開閘引水、實時平流關閘蓄水,合理控制區域水位;協調流域機構實施引江濟太,將太湖水位一直穩定在3.10米以上。在大中型水庫供水區,實施“一庫一策”供水保障方案,對蓄水不足的部分水庫,啟用補水線路向水庫補水,有的架設臨時機組翻水向水庫及供水區提供水源,彌補供水缺口。據統計,6月份江水北調沿線、江水東引及沿江地區累計調水供水約70億立方米,沙河水庫、大溪水庫等13座大中型水庫累計補水約4435萬立方米。
6月17日入梅后,全省先後發生3輪強降雨過程。省水利廳加強雨水情監測預報,強化梅雨期強降雨防範,統籌做好防洪排澇和農灌用水保障,確保供水防洪雙安全。根據降水預報,及時調度沿江沿海水閘排水,預降太湖、秦淮河、里下河等區域河網水位,強降雨發生后,調度全力排水,儘快排除區域雨澇,盡可能減輕降水對水稻等夏播作物的影響;同時,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資源供水,並補充部分蓄水不足的湖庫。
同時,省水利廳制定並下達6月份江水北調沿線供水調度計劃,以每5天為一個周期優化調整供水調度計劃,合理安排各地供用水量,並要求各市細化到引水口門。按照供水調度計劃,對江水北調沿線用水情況進行線上監管,嚴格計劃用水、有序用水;栽插用水高峰期,指導各地實施錯峰輪灌,確保供水河道沿線水位正常,保障河道沿線生活、工業等取水安全、航運安全。
目前尚在梅雨期,易發多發大範圍強降水過程。下階段,省水利廳將密切關注雨水情和天氣趨勢,加強分析研判、科學精準調度,統籌抓好強降雨防範和夏播作物灌溉保供,確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堅實的水利保障。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鵬 編輯/徐瑋琪)
江蘇高校土木類學院成立黨建聯盟
將推出“紅斗拱”思政課
7月5日,由江蘇20所高校土木工程類學院、江蘇省土木建築學會和新華日報社新華傳媒智庫共同發起的“江蘇高校土木類學院黨建聯盟”在雨花台烈士紀念館成立。會議宣讀聯盟章程,發布“紅斗拱”黨建品牌以及“黨建帶動思政教育”“黨建帶動業務拓展”“黨建帶動矩陣傳播”三項課題建議。
聯盟的成立將為江蘇土木建築技術的交流發展和學科建設起到积極的推進作用,助力實現土木建築領域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按照章程,聯盟將充分整合成員各方資源優勢,全面提升黨建引領下的土木工程學科人才培養、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產教融合水平。會議發布“紅斗拱”思政課程建議,以“斗拱”這一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的特有構件為顯著標識,對黨建共建主體進行精準畫像,激發更多社會力量共同參与到對中國建築建造文化的傳承保護中來。
今年5月,新華日報社新華傳媒智庫與南京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聯合共建“濱江建築文化與低碳建造研究和傳播基地”,極大豐富提升了新華傳媒智庫“長江文化研究和傳播基地”的內涵。為進一步發揮基地作用,將思政教育同土木工程建築工程專業課程更好結合起來,各聯盟單位將結合自身學科優勢,向廣大青少年介紹傳播濱江建築文化與低碳建造知識,並啟動濱江建築特色教材或通識讀本編撰等方面工作。(記者 笪穎)
古琴,源於自然,融於琴者
七弦和音,聲聲入耳
雅集會友,繪古傳今
Guqin comes from nature and connects the player with nature。
Its 7 strings harmonize with each other, the sound is pleasant to the ear; it brings together people in a common devotion to music, playing as a bridge between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 斫琴 //
MAKING GUQIN
在鎮江西津渡的元同齋,
斫琴師蔡偉正專心地給古琴髹漆
再有月余,就能出琴
At Yuantong Room in Xijindu, Zhenjiang, guqin maker Cai Wei is focusing on painting the guqin。
In more than a month, the guqin will be finished。
古法斫制古琴,工藝複雜,製作周期漫長
需要斫琴師的美術基礎、木工基礎
一張良琴至少需要七百多個日夜
The ancient method of making guqin is complicated, resulting in a long production cycle, a guqin maker needs to master the basics of art and carpentry。
It takes at least seven hundred days and nights to make a fine guqin。
用自然和神話命名琴身,
讓琴成為天地萬物的縮影
Name zhe body of guqin after nature and mythology, let guqin bacome a microcosm of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 音律 //
TEMPERAMENT
五音十二律
古琴,用屬於自己的七根弦
彈奏出世界上最神奇的聲音
Pentatonic scale and twelve pitches。
Guqin, with its own seven strings, plays the most amazing sound in the world。
因為古琴獨有的減字譜,
同一首曲子,不同人演奏,
產生的藝術效果也千差萬別
Because of guqin’s unique shorthand tablature, the same piece of music played by different people, thus producing diverse artistic effects。
彈奏好古琴,
需要技巧,更需要悟性
這考驗着琴人對琴道的理解
Playing the guqin well, requires skill, and more importantly, perception。
This sets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guqin player’s artistic accomplishment and playing skills。
// 意境 //
ARTISTIC CONCEPTION
古琴是會說話的,
說時節,說自然,說心境
每當琴者與琴相融,
每一聲琴音,都能蘊含萬千意味
Guqin can speak, feature seasons, nature, and mind。
When the guqin player and guqin are united as one, any qin sound, can contain thousands of meanings。
對於琴者來說,
古琴的彈奏一直以來都大有講究
而有些經典的古琴曲目,
將自己身處於琴曲描繪的背景中,
韻味才能彈奏出來
For guqin players, performing the instrument has always been very elaborate。
Some classic guqin songs, need player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scenes portrayed by the music, in this way, the essence of the song can be expressed。
古琴是文人雅士的標配
定期舉辦雅集,琴友之間共尋琴音之美
Guqin has been the standard for literati。
Holding the literati gatherings regularly, to find the beauty of qin sound。
以琴會友,舉辦雅集,
這是知音間的默契
Guqin has been the standard for literati, guqin exchange at the gathering, is a tacit understanding between bosom friends。
穿越三千多年,
古琴依然鮮活在當下,
從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流向世界,生生不息
Through three thousand years, guqin is still alive and shines, from the ancient land of China, its music flows to the world, and lasts forever。
由江蘇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江蘇中心聯合製作的《江蘇文化名片》系列微紀錄片推出第九個篇章:古琴。作為中國獨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古琴與書畫、詩歌及文學一起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在悠悠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訴說著中華文化的輝煌與傳奇。本片通過斫琴、音律、意境三個章節“奏響”弦音序曲,讓人們置身鎮江、南通等古琴傳承基地,認識曲調優雅動聽、演奏技法複雜精妙、有着獨特譜法的古琴藝術,循着琴音,覓得藏於喧囂都市中的雅趣生活。
9月底前,江蘇每周採集超萬個大學生優崗
聚焦重點群體,最大限度穩崗拓崗
記者從7月3日―4日召開的江蘇人社系統穩就業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前6個月,江蘇城鎮新增就業72萬人以上,同比增長4%左右,佔全國總量的1/10以上。但受需求不足、預期偏弱等因素影響,近期全省就業運行也面臨一定困難。江蘇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將聚焦重點群體,用足各項就業促進政策,最大限度穩崗拓崗,兜牢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底線,千方百計穩住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
穩崗拓崗:每周採集上萬個大學生優崗
“上半年排定市級重點產業項目415個,計劃投資1400億元,預計新創造就業崗位3.5萬個,其中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2萬個。重點掛鈎企業中,盛虹石化崗位1700多個,康緣葯業崗位2000餘個,四季沐歌崗位800餘個……”
談及上半年主要單位的大學生就業崗位需求情況,連雲港市人社局王東亮副局長報出一連串数字。今年以來,全省人社系統利用就業大數據,全員訪企拓崗廣泛採集就業崗位。
高校畢業生是就業服務的重點人群之一。針對未就業的離校畢業生,江蘇充分發揮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協調作用,挖潛用好政策性崗位。記者從當天的會議上獲悉,省人社廳將協同省國資委、民政、科技等部門,加快進度,確保在8月底前完成已開發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城鄉社區、基層項目、科研助理等11萬個政策性崗位等招錄工作。
拓展市場化招聘渠道,省人社廳貫通融合“就在江蘇”智慧就業雲平台和教育廳“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實現畢業生求職統一入口和企業招聘統一渠道,聯手頭部互聯網職場企業開設就業旗艦店,運用大數據算法精準畫像、精準匹配,力爭在9月底前全省每周採集不少於1萬個月薪在6000元以上、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的高質量社會化崗位,做到畢業生求職招聘“不停歇”,時時有信息、周周有專場、月月有活動。
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領域,深度挖掘科研類、技術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優質就業見習崗位,提高見習崗位吸引力和留用率,做到見習補貼、稅費抵扣等政策“應享盡享”。
政策傾斜:誰提供崗位支持誰
記者從推進會上了解到,為擴大就業容量,江蘇將進一步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對吸納就業多的行業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強化“誰提供崗位支持誰”的鮮明導向。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江蘇將重點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遴選一批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成長空間大的就業友好型企業並給予激勵,努力保持企業用工總量穩中有增。
為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支持力度,江蘇去年在國內首創普惠性就業金融服務產品――“蘇崗貸”。據了解,今年江蘇將進一步增加“蘇崗貸”合作金融機構,將投放低息信用貸款政策支持範圍擴大到穩定用工5人以上的民營企業和3人以上的個體工商戶,重點向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傾斜,提高企業受益面和受惠度。
在職人員工作穩定可以減少就業壓力。江蘇將頂格落實國家的社保降費、穩崗返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穩就業政策,優化政策經辦服務,實行援企穩崗政策免申即享、勞動者個人補貼政策直補快辦。同時進一步引導企業規範用工,同步推進參保擴面、權益維護等基礎工作,減少人員無序流動。
放大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江蘇將以成功創辦經濟實體特別是企業為導向,以帶動就業人數作為創業績效評價標準之一,強化落實創業貸款、創業補貼、創業孵化、創業培訓、稅收減免等創業扶持政策,引導青年人才投身科學技術和数字經濟領域創新創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關鍵一招:技能培訓提升就業競爭力
今年以來,揚州針對當地企業需求梳理出40個工種,以“本科+技師”的形式與揚州大學、揚州技師學院合作開展培訓,幫助高校畢業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探索建立“四證融合”,即技工院校畢業證、成人教育學歷證、工種職業資格證、德國IHK職業資格證的技能人才培育體系,累計培養企業新型學徒1.4萬人。
蘇州圍繞数字經濟產業創新集群發展需求,打通產業與培訓對接機制,通過政府“列清單”、機構“提申請”、聯合“組評審”、市場“做檢驗”方式,培養了一大批與新經濟、新業態、新市場發展相適應的技能型、複合型人才。全市累計發布重點產業專業(工種)237個,確定承訓機構225家,培訓合格3.54萬人。
職業技能培訓是解決青年群體就業困難的關鍵一招。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介紹,江蘇已經初步建成職業技能培訓評價服務雲平台,並正在积極打造線上與線下、遠程與現場、理論與實操、培訓評價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的江蘇工匠課堂。工匠課堂依託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設共建共享、開放兼容、安全高效的線上培訓平台,推動職業培訓数字化轉型,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就業和技能成才。
據介紹,通過啟動職業技能培訓賦能專項行動、製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和青年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江蘇上半年新建省級高技能人才專項公共實訓基地1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個,開展各類補貼性培訓46.99萬人次;聚焦数字技能、先進製造業、531產業鏈,新增專業132個。54.02萬人次通過評價取得技能等級證書,其中数字技能領域取證11.74萬人次。
兜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近上崗
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石路社區的任師傅今年52歲,因文化程度偏低,一直沒有穩定工作。社區人社服務專員根據任師傅的實際情況,前後篩選了10餘個招聘信息,最終幫他在離家不遠處找到了一個保安崗位。截至6月底,石路社區25名失業人員中已有13人實現就業,22名就業困難人員已全部就業。
張宏偉表示,建設30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是省政府今年的一項民生實事工程。這些站點可通過就業大數據精準鎖定低收入人口、殘疾人、零就業家庭、長期失業人員、特困職工等五類困難群體,有條件的地區還可與當地民政、殘聯、工會等部門補充比對數據,確保就業幫扶對象無遺漏。就業服務專員上門走訪,為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群體提供“一對一”就業服務,量身定做就業崗位信息、就業政策信息、就業培訓信息三張服務清單,按需分類提供全日制崗位、零工崗位和公益性崗位,竭盡全力爭取在1個月內幫助他們就近上崗。
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離校后,其就業信息也將根據畢業生意願分類迴流至學習地、戶籍地或常住地就業公共服務機構。據了解,省人社廳正會同教育廳和各高校做實做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底數,本月底前將就業信息錄入省就業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在此基礎上,對於有就業意願的每一名畢業生及時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和培訓見習等跟蹤幫扶。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對市場化渠道難以幫助實現就業的,通過公益性、政策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記者 黃紅芳)
第15屆“太倉日”活動走進德國斯圖加特。太倉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江蘇新聞6月21日電(周建琳)據太倉市委宣傳部消息,德國當地時間6月20日,第15屆“太倉日”活動走進“汽車之都”斯圖加特。當日,太倉還作為國內4座受邀城市之一、且是唯一的縣級市,參加第十一屆中德經濟技術合作論壇。
於太倉而言,斯坦姆博士是一個播撒種子者。1993年,來自一家有着百年歷史的德國彈簧製造企業的斯坦姆,“試探”着在上海旁的太倉創建了克恩-里伯斯(太倉)有限公司,由此拉開了太倉中德合作30年的序幕。
截至目前,487家德企先後在太倉落戶,總投資超60億美元,年工業總產值超600億元。德國前十大機床企業有6家落戶太倉,德國前20強家族企業有8家投資太倉,落戶太倉的隱形冠軍德企超50家。太倉已成為中國德企投資最密集、發展最好的地區之一,德企畝均產值達1400萬元。
2008年,太倉在斯圖加特舉辦首屆德國“太倉日”活動,開啟太倉走進德國、合作共贏的嶄新篇章。連續多年的“太倉日”,陸續走進斯圖加特、慕尼黑、杜塞爾多夫等德國重點城市,成為全方位展示太倉發展優勢和中德合作成果的專業品牌活動。
本屆“太倉日”活動再次走進斯圖加特,回到啟航的地方,見證太倉對德合作30年再出發。
活動現場,太倉對德合作30周年圖片展開幕,圍繞“中德合作――當下與未來”“隱形冠軍――傳統、創新、成功保障”等議題,來自中德兩國政界、企業界的代表分享觀點和經驗,並對太倉進一步提升對德合作層次和質量建言獻策。
本次“太倉日”活動上,第三屆“太倉杯”中德技能大賽、第八屆“鄭和杯”中德青年創業大賽發布,為中德兩國高素質技能人才和創新創業群體構築交流展示的平台。中德企業“總裁班”培訓項目同時啟動,全力服務中德企業間投資交流合作,促進中德企業雙贏發展。
據介紹,藉助“太倉日”這一平台,太倉將與德國進一步加強經貿、科技、人文等深度對接,形成更多互利共贏成果。當天,博納環境設備、波恩現代藝術展、中德康養中心等20个中德合作項目簽約,涉及產業發展、職業教育、文化體育等領域,進一步拓展對德合作內涵。(完)
時間是最好的見證者,奮鬥是最有力的時代答卷。
自1995年6月22日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在古都金陵成立,二十八載紮根江蘇大地,二十八載融入江蘇大江大河,二十八載用心用情服務江蘇發展大局。這是一段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在江蘇不斷成長、敢於突破、書寫創新與擔當的光輝歲月,更是一段浦發銀行傾盡專業、全力以赴、始終陪伴江蘇經濟勇立時代潮頭的青春之旅。
今天,站在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的重要時刻,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將繼續秉承浦發銀行“為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的精神,緊緊跟隨江蘇重點產業鏈的發展方向,以黨建為引領,以数字化和綠色為“雙翼”,以服務實體、服務科創為核心,主動擔當,靠前服務,助力江蘇高質量發展。
強化黨建引領
激發業務融合發展“新動能”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尤其是國有金融機構之“魂”。
2023年剛開年,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即召開了2023年工作會議暨黨建工作會議。 會上,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作了題為《夯實客群、明確策略、強化過程、以人為本,一體共進開創南京分行新局面》的主題報告。
會上,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提出了新一年黨建工作的核心和目標: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忠誠擁護“兩個確立”,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行,認真落實總行黨委黨建工作各項要求,賦能發展,一體共進,開創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新局面。
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深刻意識到,抓黨建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黨建。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黨建,黨建工作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業務發展需要以高質量的黨建作為引領和支撐,必須堅持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以系統思維推動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業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浦發銀行南京分行擁有1300餘名黨員。為了更好地夯實紅色堡壘、激發發展動能,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實行了與機構籌建同步建立黨組織、同步配置黨組織負責人、同步開展黨的活動的“三同步”機制,着力打造基層支部力量,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近年來,為了全面汲取紅色養分,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在8家基層黨委、79家基層黨支部中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今年以來,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黨委又不斷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以上率下,堅持原原本本學、堅持全面系統學、結合金融行業發展特點學。
通過學習,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全體黨員幹部切實提高了政治站位,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思路,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
加快“數轉”“綠轉”
勇攀高質量發展“新高峰”
加快数字化轉型、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是當前金融機構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新時代、新金融背景下,金融機構如果不能在数字金融、綠色金融上創新發展,就不可能真正實現高質量服務實體經濟。
在剛剛發布不久的2022年年報中,浦發銀行表示,將奮力推進輕型銀行、綠色銀行、全景銀行建設,強化科創、綠色、自貿、普惠、鄉村振興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展現時代擔當,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金融力量。
作為一家從成立之初就自帶“敢為人先”DNA的商業銀行,浦發銀行很早就以敏銳的洞察力,探尋数字化之路。
浦發銀行南京分行深刻理解,助力数字經濟發展必須與服務民生相結合。近年來,浦發銀行南京分行不斷挖掘與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移動支付場景。從醫院、大學、電信繳費、停車服務、線上支付到物業管理、重點商圈、企業園區等,不斷提升消費體驗,讓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数字化”服務的力量。
浦發銀行也是國內較早提出綠色金融綜合化服務的商業銀行。
早在2006年,浦發銀行就開始了綠色金融的實踐探索之路,並首次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將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全行業務發展的基因。2008年,該行在業內率先推出《綠色信貸綜合服務方案》。此後,积極開拓綠色金融業務,取得顯著成績。
2021年,浦發銀行正式發布了“浦發綠創”品牌,《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方案》迭代至3.0版,涵蓋了綠色智造、綠色城鎮化、環境保護、綠色能源、新能源汽車和碳金融等六大領域,全力服務碳中和相關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為企業設計“碳中和”服務方案,幫助企業提升碳中和綠色資產的綜合收益。
截至2022年末,全行集團綠色金融業務規模超過1萬億元,涵蓋公司業務、零售業務、金融市場業務及集團旗下各子公司。綠色信貸餘額達4271億元,自碳減排支持工具設立以來,累計發放碳減排貸款340億元,均居股份制同業前列。
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還加大在風電、光伏等領域的持續經營,助力一批風電光伏項目。在山水田園間,在沿海灘涂邊,在魚塘工廠上,都有該行提供綠色金融支持的光伏風電項目發展,為江蘇省綠色電力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下階段,浦發南京分行將與省內綠色金融企業在綠色債券、碳配額質押融資、可持續發展掛鈎貸款等多個綠色金融創新領域,探索新的業務機會和合作模式,持續增強銀企合作的深度與廣度,形成該行綠色金融領域的專業化服務模式,進一步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始終以数字化和綠色作為“雙翼”,在專業化服務、特色化服務、創新型服務上“振翅翱翔”。
聚焦科創服務質效
打造實體經濟“新引擎”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機構最重要的使命之一,賦能科創企業是金融機構必須回答的時代命題。
2023年以來,浦發銀行在多個重要場合表示,积極貫徹新發展理念,全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着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圍繞國家戰略部署,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的能級。
今年年初,浦發銀行南京分行行領導帶隊來到被譽為“中國製造業第一縣”的江陰市,深入一線解決實體企業實際問題、給企業送去金融服務“大禮包”,以實際行動助力江蘇企業謀發展、開新局,以全力以赴的姿態、雷厲風行的作風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浦發力量。
這是浦發銀行南京分行服務江蘇實體經濟的一個縮影。
為促進江蘇產業鏈升級,當前浦發銀行南京分行緊盯江蘇13個先進製造業集群,积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不畏困難落地項目、敢於擔責勇於投入。
今年3月22日,浦發銀行南京分行舉辦了一場隆重而專業的“全面推進科創金融宣講會”。會上,浦發銀行南京分行“浦創中心”正式揭牌,這意味着在響應國家戰略、积極服務科技創新上,浦發銀行南京分行開啟了新的篇章。
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直至上市期的科創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痛點,“浦創中心”提供了一整套方案,主要包括四大貸款產品和四大專屬服務等。
“浦創中心”的成立旨在進一步聚焦江蘇製造業上的“明珠”,以創新金融服務,大力支持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支柱性產業體系,助力技術攻關和製造業補鏈強鏈。
為響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科技創新等領域支持力度”“做好對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的政策要求,浦發銀行成立科技金融領導及工作小組,深入研究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积極落實資源傾斜補貼政策,出台針對科技型企業的差異化授信方案,通過“股、債、貸”一體化的科技金融生態圈服務模式,幫助扶持和培育一批“專註創新、技術領先”的科技創新企業,切實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發揮集團內資源整合優勢,在服務科創上不斷走深走實。
千帆一道帶風輕,奮楫逐浪天地寬。二十八年來,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始終圍繞國家戰略、江蘇發展重心、總行要求,奮力貢獻金融力量。在深耕金融服務的同時,浦發銀行南京分行恪守企業的社會責任,服務大眾、關愛民生、回報社會。
未來,浦發銀行南京分行將謹記“金融為人民美好生活創造價值”使命,以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公眾為宗旨,积極履行社會責任,努力提高各領域的專業化水平,譜寫新時代江蘇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
端午節雖沒到,但粽子的清香早已瀰漫開來:近有小街巷裡現做的手工粽,遠有歐美商超貨架上的真空包裝粽……消費者無論在哪,都能品嘗到清香的“家鄉粽”。
一隻“小粽子”,勾起海內外華人的共同寄望,也拉動起外貿、消費“大市場”。
保鮮通關,“江蘇粽子”出口忙
最近,在蘇州稻香村的生產車間,工人們熟練地包着豆沙粽、蜜棗粽等各式粽子,保證能趕在端午前在歐美、東南亞等地上市銷售。
“由於海運時間較長的緣故,粽子出口早在3月就陸續啟動了。”稻香村集團海外部董克志說,相較內銷訂單,出口訂單一般下得更早。
“我們在國內經常能吃到臘肉、紅燒肉餡的粽子,可出口粽子基本都是速凍的,不含肉,連豬油也不能使用。”董克志說,粽子出口的檢驗檢疫非常嚴格,“銷往各個國家的粽子在口味上變化不大,但在包裝形式上會有所差異,比如在產品信息上體現不同的食品安全標識、營養成分表也需符合相應要求。”
小小一隻粽子,“漂洋過海”並不容易,作為時令產品,粽子存儲時間短,時效性要求較高。當前,南京海關實施“隨產隨驗隨放”“秒出證”等針對性政策,簡化申報手續,極大緩解企業冷凍倉儲壓力,也保障了出口粽子的風味口感。
揚州楊揚冷凍食品有限公司半數以上的產品都銷往海外。“我們的粽子是傳統手工包制工藝中最具代表性的四角粽子。”公司經理眭琳珠介紹,為支持傳統食品拓展國際市場,揚州海關發揮技術優勢,針對粽子生產原料中的糯米、配料蔬菜、粽恭弘=叶 恭弘等,指導企業建立包括農獸葯殘留、重金屬等在內的18項重點檢驗清單,幫助企業從源頭把好“原料驗收關”,現場監管把控產品熱處理溫度、速凍工藝等,阻斷微生物超標風險。此外,開通應季應節食品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專人跟進企業生產,制定監管預案,保障產品快速保“鮮”通關。
提高產能,手工粽也要優化生產工藝
製作一隻粽子看似簡單,但從採購原材料、浸泡糯米、備制餡料等,要經歷10餘道工序。“糯米,我們選用江蘇金壇的;粽恭弘=叶 恭弘來自浙江麗水;所需要的肉,則是愛森的,而且肉要提前腌制,吃起來才入味……”在上海老字號“恭弘=叶 恭弘聚興”,一隻小小的粽子彙集了長三角各地的優質資源。
記者在生產車間里注意到,雖然實現了工廠化生產,但包粽子環節仍沿用傳統的手工包法。“粽子只能手工製作,不能机械化生產,且要求規格一致,這對每位師傅的包制手法提出更高要求。”董克志說,從原料準備到擺上顧客餐桌,中間過程其實相當繁複:晒乾的粽恭弘=叶 恭弘經過3到5次的清洗和蒸煮才能用於包裝;等粽子蒸煮成熟冷卻后,還需進行真空處理,靜置3天後觀察有無脹袋,篩出其中的殘次品,餘下的再放置两天觀察,如此操作下來沒有問題的粽子才可作備用出品。
“速凍粽子的保質期大概在9個月左右,其實它在風味上和鮮食粽子差別並不明顯,拆袋后加熱15分鐘左右即可食用,操作便捷。”據介紹,為了提高粽子產能,近年來,稻香村在餡料加工、粽子滅菌等重要生產工序,持續提升設備自動化水平,優化生產工藝,極大地提升了質量穩定性和生產效率。
花式上新,“混搭粽”碰撞出新商機
6月14日,記者走訪南京城區多家商超。在華潤蘇果一門店,滿減、滿返的粽子促銷海報滿目皆是,櫃檯和過道都擺放着品類豐富的粽子禮盒,有五芳齋、諸老大等老字號,也有散裝售賣的袋裝、網兜粽子。
“傳統粽”在餡料上做了創新。咬一口都是料的大餡粽受到消費者歡迎,五芳齋推出的新品“爆料粽”主打“粽餡比”1:1;此外,粽子在分量上也進行了“瘦身”,一份袋裝粽子的規格在200克到300克左右。
“創新粽”則運用了多種時令感強的食物,化身年輕人的消遣茶點。盒馬湖南路店的貨架上,粽子中融入了紫米、芋泥、爆珠、青稞等眾多“新元素”,“讓傳統美食更適應當下潮流,是盒馬的創新密碼。”盒馬預製菜部門採購張麗敏表示。
這些新式粽子並不是“粗暴”混搭,而是借用了西式糕點的方式,把紫米、芋泥、奶酪預熟,擀成薄薄一層,像瑞士卷一樣層層疊疊,相互融合。包好的食材再裝入粽恭弘=叶 恭弘,小火蒸煮,使粽香滲透入點心內部,既具有西式點心的風味,又融入了傳統粽恭弘=叶 恭弘的淡淡清香。(林杉 王夢然)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民間投資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今年以來,江蘇一大批重大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折射出江蘇與日俱增的產業“磁吸力”。同時,該省不斷完善營商環境,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社會資本用“真金白銀”展現對江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信心、紮根江蘇投資江蘇的決心。
基礎設施建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
6月8日,京杭運河蘇南段航道“三改二”暨諫壁一線船閘擴容改造工程開工,更具特色的“水運江蘇”建設拉開大幕。
6月10日,滬陝高速公路平廣段擴建工程九華互通右幅首件瀝青下面層試驗段鋪築完成,瀝青路面施工正式啟動。
6月12日,龍潭長江大橋上部貓道施工順利完成,並完成貓道防護系統安裝。至此,大橋空中施工通道實現全線貫通,為後續主纜架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6月15日,首趟檢測列車從南京南站開出,一路向東駛向太倉站方向進行軌道和接觸網檢測,標志著滬寧沿江高鐵正式進入聯調聯試階段,全線開通運營進入倒計時。“滬寧沿江高鐵2018年10月開工建設,2023年5月開始靜態驗收。”中鐵二十四局工作人員李坤介紹,滬寧沿江高鐵聯調聯試結束后,將轉入運行試驗階段,預計9月份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今年以來,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全力抓好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江蘇交通運輸各主要指標保持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1―5月全省公鐵水空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完成投資1038.4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51.9%,超過序時進度10.2個百分點。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的9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已開工6個,上半年確保能夠實現開工率75%目標。
當前,全省在建常泰、龍潭、張靖皋、海太等9座過江通道項目正在加快推進。總投資312億元的京滬高速改擴建項目6月底建成通車。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階段,將進一步擴大交通有效投資,加快推進北沿江、通蘇嘉甬鐵路等已開工的標誌性工程建設;進一步抓緊壓實待開工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針對本年度計劃開工項目,梳理形成重點任務清單,實行挂圖作戰、定期調度。上半年,該省將力爭完成公鐵水空建設投資1300億元,占年度投資計劃的65%,並將深入實施“数字交通賦能”專項行動,新開工重大項目同步開展新基建建設,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数字化改造賦能,吸引更多企業投身数字交通發展。
省級重大工業項目建設超序時進度
5月8日,捷力新能源鋰離子電池塗覆隔膜項目二期投產儀式在蘇州吳江區舉行,項目投用的2條大型高端鋰離子電池隔膜產線,可年產鋰離子電池塗覆隔膜2億平方米。
5月10日,南京粵浦科技雲創中心項目一期一批次主體封頂,項目建成投運后,預計可入駐重點科技型企業300餘家,有效服務支撐智能製造產業進一步融合發展。
5月20日,算網江蘇年度工程江蘇移動南京科創中心A、B片區整體出正負零,工程建成后,將承載算力服務、工業互聯網、芯片模組等研發應用。
5月份以來,江蘇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持續火熱,有力推動“江蘇製造”優勢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水平,為全省工業經濟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
數據显示,截至5月底,江蘇省2023年確定的500個省級重大項目已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47.7%,超序時進度6個百分點,已經有133個重大項目開工,18個重大項目投產。
為重大項目保駕護航,江蘇省多舉措強化重大項目金融支持。江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搶抓政策窗口期,該省去年爭取專項債1760億元、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兩批共470.5億元、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財政貼息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527億元,有效緩解了重大項目資金壓力。
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支持江蘇項目打包調入省重大項目清單,實現統籌管理、一體推進的同時,江蘇省還完善金融服務保障機制,定期梳理省重大項目融資需求,指導開展銀企對接工作。數據显示,今年以來,該省共分兩批次摸排38個項目共1640億元的融資需求,一季度各金融機構共為110個省重大項目提供全口徑融資餘額3307億元,新增561億元。
“及時梳理匯總省重大項目需省級及以上層面協調解決的困難問題,明確牽頭部門、落實工作責任、逐月調度督促,清單式管理、銷號式辦結,今年兩批共69個困難問題中有資金問題6個,均為涉省級層面事項,在各有關部門的积極努力下,目前已經全部辦結。”江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拼”出民間投資更大“流量”
今年以來,在重大項目推介、拓寬融資渠道、降低市場准入門檻等方面,江蘇省多措並舉,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躍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上半年,《省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完善政策環境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正式印發。
《意見》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市場准入,解決“不能投”的問題,鼓勵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准入的所有行業和領域。“健全重點案例督查督辦機制,確保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意見》在細微處着力,破除招投標領域壁壘,明確在政府採購和招投標中對民間投資不得違規設置或變相設置各類門檻。”江蘇省發改委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
不僅省級層面,江蘇全省各地也相繼出台各種舉措,改善投資預期、提振投資信心、激發投資活力。南京市發改委《關於更大力度促進民間投資發展的實施意見》經南京市政府同意,近日正式印發。“南京市將定期發布項目清單,及時向民間資本推介具有穩定收益、可獲得較好預期投資回報的優質項目。”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着力破除招投標領域壁壘,南京將在招投標中對民間投資一視同仁,400萬元以下貨物、服務和工程原則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400萬元以上工程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部分,預留4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採購,支持民營建築業企業通過聯合體等方式參与市內重大工程建設。(陳澄 梅劍飛)
江蘇淮河以南地區進入梅雨期 非典型梅姑娘“搖擺”上線
中新網南京6月17日電 (記者 楊顏慈)據江蘇省氣象台消息,6月17日江蘇淮河以南地區正式入梅。今年的“梅姑娘”將繼續非典型路線,梅雨帶呈現南北“搖擺”。
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今年淮河以南地區入梅正常(常年入梅日為6月19日)。入梅后雨帶南北擺動,有明顯間歇,降雨階段性特點明顯,梅雨期多強對流天氣,並可能出現階段性高溫。
氣象部門預計,梅雨期將持續至7月中旬中期,較常年略偏晚(常年出梅日為7月13日),平均梅雨量為220毫米~300毫米。梅雨期間,淮北地區平均降雨量100毫米~180毫米,較常年同期正常略偏少。
在入梅首日,梅姑娘按時“上線”。江蘇將迎來一次較強降水過程,其中17日夜間至18日白天淮河以南地區雨量可達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通報显示,降水期間,局地可能伴有雷電、短時強降水及8級~10級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受降水影響,高溫“退燒”。即日起,江蘇最高氣溫全都滑落至“2”字頭,淮北北部和蘇南地區29℃左右,其他地區26℃~27℃。
6月20日起,降水漸止。直至25日前後,淮河以南地區再次迎來明顯降水過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