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江苏新闻9月2日电(杨淼君)今年以来,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针对百姓一个个“微心愿”“微诉求”,在努力提升居民宜居质量、致力增进民生福祉方面,聚焦“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要求,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微幸福”。
打造“10分钟健身圈”、老旧小区提档升级、引导车辆停放“守规矩”……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如今的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给基层村(社区)的管理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堰桥街道寺头、尤旺、新街等社区,当地社居委在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后,合理规划选址,建起了一个个家门口的健身广场、健身步道。“从家里走过来几分钟,锻炼身体更方便了。”家住寺头家园的居民刘阿姨说,现在不光环境好了,周边的配套也越来越完善。
“以前散步都是沿着马路走,卡车经过身边时,柴油味和灰尘味呛得人直咳嗽,还有安全隐患,这个健身步道多好啊,干净整洁又安全,现在我一有空就过来。”走在尤旺社区钱石桥桥堍下的健身步道上,当地居民蔡老伯如是说。
除了配置健身器材,堰桥街道今年还重点关注老旧小区的提档升级。在新惠社区,新惠苑小区的石凳子已变成了“彩虹椅”,方便居民的同时,还为老旧小区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金惠社区多处树荫下的违章搭建被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5处休闲凉亭和1处休闲长廊,原来的“老大难”变成了新景致,居民无不称赞。
这些,都是街道、社区依托“有事好商量”基层议事平台,根据百姓提出的问题,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商议解决的。
规范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也是街道、社区重点开展的整治工作。在天阳社区,辖区内原有非机动车停放区域重新划线,并设置醒目的停车标志,引导市民规范停放;在天丰社区,为加强沿街商铺停车秩序的管理,同时缓解停车位不足的问题,社区主动与各小区物业积极沟通,在商铺门前划定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位,做到疏导结合,有效解决路边违章停车、车位紧张停车难的问题。
据悉,随着一个个“微实事”项目的实施,堰桥街道将群众工作从“身入”到“心入”,从“心入”到“见效”,从“见效”到“满意”,进一步增强百姓的获得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postdoctor.com/?p=4177
>> 转载请注明: www.zjpostdoctor.com 2021年09月04日 于 新宝6-新宝6平台代理-新宝6总代理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