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江蘇新聞10月10日電(顧名篩)近年來,連雲港灌南縣緊抓全省首批“15分鐘醫保服務圈”示範縣建設契機,始終堅持群眾思維、服務思維、整合思維、下沉思維,聚焦醫保服務堵點難點,探索建立網格化、規範化、数字化醫保服務新模式,創建縣級新型醫保“三零標準”,極大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推動醫保服務城鄉均等化,將醫保服務圈半徑延伸至群眾“家門口”,該縣整合多方資源,擴展服務空間,創新採用“1+4+3”組織架構,即“一个中心窗口+四個政務主線+三個商務輔線”。
該縣以全國醫療保障窗口服務示範點為標準打造縣政務中心醫保服務大廳,作為全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中樞平台。該大廳集業務指導、培訓基地、政務辦理、自助服務、幫辦代辦等為一體的集成化公共空間,配套防疫提醒、公開公示、老年服務、休閑空間、舉報投訴等便民設施設備,同步實施綜合櫃員和“窗口無否決權”制度,配設主任值班窗口,提供“找茬講理”服務,加強修德勵能,最大限度減少證明材料和辦理時間。
該縣政務主線主要布設在鎮政務大廳、村便民服務中心、定點醫療機構、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四個醫保服務網格,目前,全縣11個鎮政務大廳全部設立了省級或市級“15分鐘醫保服務圈”示範窗口,238個行政村便民服務中心分級設立了醫保服務點,與全縣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合作設立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服務點,全國獨創與該縣現有4個駐外流動黨組織或灌南商會合作設立駐外異地就醫服務點,實現鎮、村、醫療機構、駐外流動機構醫保服務全覆蓋。
商務輔線主要是與該縣定點藥店、銀行網點和商保公司等三個商業機構協商共建,從其商業網點優勢和業務關聯性考慮尋找合作的契合點,分類分級開設直辦代辦窗口,開展醫銀複合型服務,全縣共設置定點藥店醫保服務點170個、銀行網點醫保服務點22個、人保公司醫保服務點6個,實現了定點藥店、銀行網點、保險公司網點的全覆蓋。目前,全縣472個網點全部建成,610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完成培訓並上崗服務,為61萬常住人口和20萬縣外務工人員提供“面對面”的醫保公共服務。
為確保“八維一體”醫保服務網格體系規範化運行,實現“15分鐘醫保服務圈”同頻維度同質服務的要求,該縣針對不同網格特點,立足本地實際情況,實行分類設置、分級管理,着力構建貫穿縣鎮村三級的醫保業務標準化體系,大幅提升全縣醫保服務規範化、便利化水平。
作為本縣綜合醫保辦理平台的一級平台,灌南縣醫保政務大廳嚴格按照國家級示範點建設標準,配置最高受理辦理權限和最優服務設施條件,积極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模式,實現“一門進、一站式”便捷服務。鎮政務大廳、村便民服務中心作為本縣綜合醫保辦理平台的二三級平台,帶動當地醫療機構服務點、定點藥店服務點,實行與縣醫保服務大廳聯動機制。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作為跨省市醫保延伸辦理平台,為縣外務工和異地居住提供業務諮詢、證明材料、異地就醫、外傷核查等服務,銀行服務點和商保公司服務點作為“衛星”網點,發揮網點多、營業時間固定、工作人員素質較高等特點,與醫保服務同發展,共進步,實現“群眾得實惠、醫保提效率、銀行促發展”的良好示範效應。
該縣結合全省醫保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操作指引、服務規範和“四化建設”“四最服務”要求,嚴格落實醫保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制定全縣統一的醫保服務事項清單,並張貼到全縣各服務點顯要位置,做到“一張清單管到底”,堅決杜絕額外增加、變相增加辦理環節和申請材料等現象。同時,縣醫保部門還分批次安排鎮村、藥店、銀行等服務點工作人員到縣醫保政務大廳“跟班式”“坐班式”學習,確保一線經辦人員真正熟練掌握各項高頻業務。創新組建“醫保大篷車”,為全縣各網點提供流動式巡迴指導和上門幫辦服務,確保醫保業務“沉下去”“接得住”“辦得好”。針對老弱病殘患者較多的區域,各服務點專門開設綠色通道,開展幫辦代辦、政策解讀、業務諮詢等便民業務。針對縣外務工人員,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推出跨省通辦、網上直辦、打包聯辦等貼心服務,幫助解決近80%外出務工人員異地就醫墊資難、報銷周期長、往返奔波勞累等切身問題。
按照省市建設要求,該縣研究出台了《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方案》,作為全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依據和行動指南。為加強“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不斷適應現有體系架構的服務需求,縣醫保部門將原有的《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制度1.0版》升級到《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制度2.0版》,提升了縣鎮村三級醫保服務體系標準,對全縣“八維一體”醫保服務網格的管理制度進行了明確和細化。為加強全縣醫保服務人員考核管理,制定出台了《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考核辦法》,明確各級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加大獎懲力度,提升醫保工作質效。針對業務規範化運行,編製發放《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內容清單》《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工作人員分類操作制度》等折頁培訓資料,不斷提升各網點服務水平。
該縣聚焦醫保民生服務難點、堵點、痛點,發揮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撐作用,狠抓醫療保障服務行風建設,着力打造“互聯網+”智慧醫保服務,更好實現基層經辦平台服務效率與質量雙提升。廣泛發動全縣醫保網點、定點醫藥機構、第三方合作渠道等力量,加大醫保电子憑證推廣激活力度,持續營造醫保服務圈电子憑證應用環境,該縣共52萬參保人員激活电子醫保憑證,常住人口激活率達85.2%。精簡省內省外異地就醫轉診備案手續,推出承諾備案制度、電話備案制度,不需要提供證明材料,縣外務工和異地居住群眾更省心。優化異地就醫轉診備案系統,大力推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異地就醫全國聯網直接結算,築造異地就醫零距離醫保服務圈。推行定點醫療機構診間“支付+報銷”工作,推動“互聯網+醫保”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實現就醫就診支付結算不跑腿、不排隊。依託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打通在外務工人員“一站式”結算服務快車道,減輕此類群體看病就醫墊資負擔。四是“指尖醫保”更便捷。通過“灌南醫保”微信公眾號、服務熱線等方式,集成醫保業務“掌上辦”、“網上辦”、自助查詢服務、自助繳費通道、經辦諮詢熱線、投訴舉報熱線等模塊,提供多方位“指間服務”。開發“15分鐘醫保服務圈”电子地圖,兼容網點查詢、自動導航、經辦提示等功能,簡單快捷查找最近的服務網點。充分利用新媒體宣傳推廣“掌上辦”“網上辦”事項,不斷提升在線辦理率。截至今年7月份,全縣“掌上辦”“網上辦”率達61.28%。(完)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postdoctor.com/?p=6125
>> 转载请注明: www.zjpostdoctor.com 2022年10月11日 于 新宝6-新宝6平台代理-新宝6总代理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