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寶6代理 > 新寶6平台_江蘇:執法檢查找對症 依法治太再提升
2023
04-18

新寶6平台_江蘇:執法檢查找對症 依法治太再提升

  太湖治理成效如何,水質是否根本改善,一直是全社會觀察、評判江蘇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窗口。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專門詢問了太湖治理情況。今年是《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條例》修訂施行15周年,日前,江蘇省人大常委會赴蘇州、無錫、常州、丹陽開展執法檢查,讓少數浮於表面的問題進一步“浮出水面”,找准癥結、給出方案,從而推進新一輪太湖治理。

  驅車環長盪湖,野鴨撲水、白鷺振翅的場景隨處可見;漫步貢湖灣濕地公園棧道,腳邊水上森林與水下森林同呼吸;在無錫沙渚飲用水源地,“水陸空天”立體監測預警體系正為太湖保駕護航……

  近年來,在環太湖地區人口大增、取水量大增的前提下,太湖湖體水質持續改善,連續15年實現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水質黑臭“兩個確保”。付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與此同時,有的地方生活污水直排入河,有的支流支浜水質黑臭,有的地區污水管網建設明顯滯后,有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存在着空轉現象……藍藻防治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任重道遠。

  結構調整、控源截污

  記者跟隨執法檢查組採訪得知,總磷、總氮是當前制約太湖水質改善的最大“瓶頸”,亟需把內源減負與外源減排擺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推進。

  一方面,太湖流域仍是電鍍、印染等高污染產業的重要集聚區,不少企業清潔生產水平還不高。例如,在丹陽市電鍍(整治)環保園區,市內現有45家電鍍企業實現了集中入園,建成了突發水污染環境事件三級防控體系。但執法檢查組成員詢問后發現,企業仍集中在中低端水平,產業結構和治理水平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在蘇州市相城區黃橋鎮,過去散亂低的黃橋電鍍園,轉型成為高大上的蘇州智能製造服務產業園

  “工業方面,檢查的幾個地方都提到了集成園區,從而實現產能的提升、治理水平的提升和污染物的下降。”省人大環資城建委副主任委員楊永康認為,可借鑒先進地區做法,依法關閉低質低效企業或將其搬遷至合規工業園等,“目前紹興印染行業已經摸索出了一套好的辦法,要求2000噸排水量以上的企業才能入園,在園外的企業每年綜合考評,末位淘汰兩家;同時,對園區企業採取實時在線監控,倒逼企業減排。”

  常州市生態環境綜合行政執法局武進分局高新區環保所副所長虞振興針對部分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在企業自主驗收過程中弄虛作假的行為,建議條例進行進一步的補充完善:“《條例》第三十條對污染防治設施的設計、施工單位有禁止性的規定,建議下一步修訂法律時,可以對第三方環保服務機構作出相關規定,有效規範第三方市場;此外,在目前排污許可制度全面實施的基礎上,可以根據現有排污許可的數據,逐步推廣排污權交易,從而更有效地提升企業對環境指標改造提升的积極性。”

  另一方面,城鄉生活污水、農業面源等同樣是重點污染源。在江蘇金壇数字化漁場,一個佔地30多畝的“凈水器”利用沉澱池、曝氣凈化池、碎石床濕地、集水池四個大池塘,可實現養殖尾水處理凈化后100%內部循環使用。執法檢查組表示,類似經驗可以借鑒推廣。

  岸上的“病根”要斬,水中的污染也要管,藍藻打撈處置長效工作機制、禁捕退捕、涵養水體……一系列修復和治理項目從未懈怠,不過,執法檢查后發現,還有不少提升的空間。

  多元修復、固本正源

  當前,治太工程已經邁入新的歷史階段,在地方政府基本完成了對入湖排污源的整治后,其重點落在有效利用生態的自然修復功能,以及進行更大範圍和力度的清淤工作。

  “當前,生態修復、退漁還湖、人工濕地等措施正幫助太湖實現生態修復,對污染物削減績效的考評,是我們接下來工作的重點。”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教授楊柳燕說,種植香蒲、菖蒲等水草是目前防治太湖水污染最為生態的“自然療法”,但需注意污染防治的“盆景化”,要進一步擴大生態安全緩衝區建設規模,穩妥推進“生態島”建設,因地制宜開展“水下森林”建設試點。

  太湖清淤,有利於削減湖體氮磷濃度,特別是近岸應急清淤對抑制藍藻水華和湖泛發生有重要作用。隨着時間推移,執法檢查組成員還關注到了淤泥的出路問題。對此,無錫市政府副市長馬良說,設立省級太湖清淤專項資金或在省級治太資金中給予太湖清淤專項安排,對水質敏感區域定期開展淤積情況調查和生態(應急)清淤工作,支持地方開展清淤淤泥固化構築湖濱濕地帶試點工作。“眼下,我們正在梅梁湖建設一塊55萬方的濕地,一是解決淤泥的出路問題,其次幫助湖泊提升自凈能力。”

  協同發力、全域思維

  太湖北臨無錫,南瀕湖州,西依常州,東近蘇州,涉及太湖、太浦河,以及上海元盪、澱山湖等,是長三角共同的“大水缸”。治太需要決心,更要耐心和系統性思維。省人大環資城建委副主任委員楊永康形容,要處理好幾組關係:“首先是監測與協作。現有監測站點積攢了大量數據,如何用好這些數據,並實現互通共享?以及取水與補水的問題。當前,從太湖取水的量越來越大,取出去是好水,進來的水因標準不盡相同,給太湖綜合治理帶來不小的壓力,此外還有聯防與補償的問題。”

  多地負責人不約而同地建議,充分運用長三角一體化平台,開展大規模調水對太湖生態環境演變和太湖生態風險的評估分析,統籌優化全流域水資源分配和利用。“建議省級層面加強與上海、浙江和水利部、生態環境部的對接溝通,開展大規模調水對太湖生態環境演變和太湖生態風險的評估分析,統籌優化全流域水資源分配和利用;建議省級層面加強對接,在推進示範區建設工作中,加快推進生態補償機制研究,儘快落地實施。”

  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負責人表示,《條例》圍繞精準治太、科學治太、依法治太,作出較為系統的規定,有的還比較具體細緻。流域各地要逐條對照檢查落實情況,讓法律制度的牙齒有力“咬合”,聚焦關鍵領域,抓住產業綠色轉型、控源減污、生態修復、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四個關鍵”,進一步加強各方協作,紮實做好問題整改,把執法檢查成果轉化為太湖治理的實際成效。

  (江蘇新聞廣播/劉正則 丁鳳雲 編輯/汪澤)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