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Archives: 新寶6平台

2023
05-09

  我省全力推動預製菜產業發展 ――

  預製菜新賽道,淮揚菜已就位

  “我們這款紅燒馬蹄獅子頭選用純豬肉配上10%的馬蹄丁,肥而不膩,肉香味十足。再看這款雞湯大獅子頭,以熬足4小時的老母雞湯煨燉,買回家后簡單加熱即可享用。”日前,在2023世界預製菜產業大會上,江蘇松食家供應鏈、小松食材行的負責人張小松給前來參展的顧客們展示雞湯獅子頭、雪花牛仔粒、黑米香腸等多款淮揚風味的預製菜產品,而一旁的同事只是簡單將獅子頭從冰櫃取出,放在水裡蒸上5分鐘,一道冒着熱騰騰香氣的雞湯獅子頭就出爐了。

  “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培育發展預製菜產業。”今年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將預製菜寫入其中,預製菜產業首次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載體,納入國家發展戰略層面。

  淮揚菜作為長江下游地區的代表風味,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在今年江蘇省委一號文件“鼓勵發展預製菜等新型食品加工業”的政策指引下,江蘇淮揚菜系如何搶抓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展開了調查。

  空間巨大,江蘇淮揚預製菜產業鏈完整

  南通市通州區西集鎮小灰店村地頭有一片鮮食玉米種植基地,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正忙着播種、鬆土。“我們是主要從事鮮食玉米的企業,原本是一家小企業,如今成為了龍頭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普通玉米成熟要100天左右,他們種的鮮食玉米只要70天就能成熟,隨後裝車運往各地。

  原料加工,則是這條預製菜產業鏈的下一環。清晨,江蘇淮安蘇食肉品有限公司屠宰加工基地一片繁忙,這些生豬被屠宰加工后,將被發往蘇食肉品預製菜生產加工基地,成為預製菜雞湯獅子頭、黑米香腸的一部分。“我們的原料都是從儀征的蔬菜基地每天早上運來的,在揚州有專供的鵝養殖廠。”東園食品集團品控經理負責人李陽說。

  5月4日,記者在主營淮揚菜預製菜的東園食品集團食品廠看到,智能包子生產線從和面、壓面、注餡、成型、醒發、蒸制、速凍、包裝入庫,實現了產品標準化,而另一旁的三文魚智能生產線,從切頭、開片、拔刺、去皮、清洗、吹乾、包裝,整個操作流程僅1分半鍾。“相比人工,效率提升380%,成本降低5%―10%。我們的包子產線每天可以產出30萬隻包子,揚州地區很多下游企業的包子都是我們供應的。”李陽自豪地說。

  從田間地頭到百姓餐桌,“預製菜是‘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橋樑紐帶,是價值更大化、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是農業供給端滿足消費升級的產物,因為預製菜興起,興化的大閘蟹可以一年四季上市,不再僅僅是螃蟹本身,蟹膏、蟹油、蟹黃都能全天候供應市場,盱眙的小龍蝦更是化身休閑食品,通過電商網絡走進千家萬戶。”在日前舉行的2023揚州農業招商推介簽約暨淮揚風味預製菜發展高峰論壇上,農業農村部農業品牌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鐵丁認為,中央一號文件把預製菜寫入其中,意味着要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共同富裕的高度來重新認識這一產業。

  艾媒金榜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各省預製菜產業發展水平排行榜》显示,江蘇預製菜產業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十,阿里數據显示,2022年江蘇預製菜数字消費全國第一。

  “江蘇的特色菜系淮揚菜系是我國的四大菜系之一,推動淮揚預製菜產業發展也有着多重突出的天然優勢。”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所長、黨支部書記王道營告訴記者,江蘇省食品科技創新能力在全國非常強,優質農產品資源和農產品冷鏈流通規模也居全國前列。全省現有預製菜企業5800餘家,數量全國第三,但主要集中在產業鏈中下游,比如食品加工企業、餐飲服務企業等,農業或原料生產型企業仍大有可為。

  就在活動當天,18個項目現場簽約,協議總投資達28.8億元,揚州食品產業園和揚州大學中餐繁榮基地進行預製菜研發合作簽約。

  博得“認同”,尚面臨研發保存等難題

  “之前一直喜歡去飯店點淮揚菜,覺得這些菜特別鮮美,如果做成預製菜,在家加熱一下真的能和飯店裡的一樣嗎?”在採訪中,不少年輕的白領不約而同地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對此,張小松肯定地回答,“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口味幾乎可以達到同現做菜95%的相似度,營養價值也能夠很好保持。”雖說如此,張小松也坦言,預製菜的口碑仍需要長期建設。

  他認為,對於食品加工廠來說,預製菜的研發和運輸保存是主要挑戰。

  “目前集團生產出的淮揚風味預製菜保存時間一般只有5天,而且需要全程冷鏈物流運輸,比如我們生產出的揚州老鵝,這道菜對鵝的顏色和質感會有很高的要求,我們至少要讓客人覺得這個菜是新鮮的,是剛切好的,如果時間久了鵝肉其實會發黑,很影響口感。因此,從生產、存儲到運輸都需要冷藏環境。”李陽稱,東園食品集團為了更好地打造和推廣淮揚菜預製菜,配套冷鏈倉儲近2萬立方米,年存儲量約1.1萬噸,目前集團也正在探索優化冷藏冷凍的新途徑。

  在研發環節,淮揚風味預製菜的生產對製作人員有着較高的要求,大部分企業仍然欠缺相應的技術和人才。“預製菜肴開發需要廚師與工程師協同作業,不是找個大廚就能幹。”江南大學食品學院范大明教授稱,餐飲要做預製菜,必須得解決原料適應性、菜品研發創新、食品安全保障、倉儲物流及冷鏈等一系列技術問題,而這對絕大多數餐企尤其是中小企業而言,註定是一個大工程。此外,兼具烹飪專業背景、食品加工技術以及市場營銷的高端複合型人才也成為了行業急迫的需求。

  “淮揚菜是去年中國營養學會公布和推薦的江南膳食模式的代表,淮揚菜在烹飪技藝層面,用料廣泛,搭配靈活,刀工精細,追求本味,如何保留淮揚預製菜的本味,是開發淮揚預製菜的難點。”揚州大學中餐繁榮基地主任兼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副院長孟祥忍認為,淮揚預製菜評價體系不夠健全,更明晰的標準才能匹配更大規模的淮揚風味預製菜產業。淮揚菜選料嚴格、刀工精細、工藝轉換難度大,對於菜肴加熱來說,不同集成灶的火力不同,使用時間、翻炒方式、翻鍋與否,調輔料的不同、加入時間等都會對菜肴風味產生較大影響。

  抱團取暖,“炒熱”淮揚風味預製菜產業

  如何搶抓預製菜的風口,進一步壯大淮揚風味預製菜的產業規模呢?

  “最近,我們一直在開會研討,推動淮揚風味預製菜產業規模化發展還是要從五個方面着手,完善規範行業標準、構建評價體系、研發新型加工設備、人才培養、加快基礎理論研究。”孟祥忍介紹,從相關部門到高校、園區、食品集團,正在全方面發力,搶抓淮揚風味預製菜新風口,讓淮揚美味如“揚州炒飯”一樣,“炒”遍全國。

  人才培養率先提上日程。今年3月,揚州大學的預製菜膳食工程師專業開展招生工作,這也是全國首個開設預製菜膳食工程師微專業的本科院校,這是高校方面培育淮揚風味預製菜人才的一大重要舉措。“微專業每年培訓30名到60名左右對於淮揚風味預製菜感興趣的學生,我覺得微專業的開設,能夠解決淮揚風味預製菜發展過程當中人才的短板。”孟祥忍說。

  4月19日,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省農科院牽頭組建的“江蘇省預製菜產業創新聯盟”在南京成立。聯盟的成立,標志著我省預製菜產業邁入新台階,“炒熱”一盤預製菜,各端抱團取暖成為新趨勢。

  “未來聯盟將深入調研預製菜企業技術難題,形成技術需求和蘇系預製菜問題清單。同時,依託聯盟專家和企業家資源,編寫《江蘇省預製菜產業發展白皮書》,打造聯盟公共服務基地。同時,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和科教單位加入,促進預製菜上下游產業的融合,形成產學研合力,打造‘蘇字號’預製菜創新平台,助推江蘇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王道營稱。

  眼下,一個個預製菜產業園也在拔地而起,以組合優勢共同為淮揚風味預製菜產業賦能。“園區從最初的1.0版本‘中央廚房+餐飲門店’,發展到如今2.0版本,成為現代化預製菜供應鏈基地,目前已經集聚了東園、日頓食品、九鼎香、吳家粥鋪、滋奇、花園茶樓等十多家預製菜生產企業,年產值30億元。”揚州食品產業園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闕�h娥介紹,未來,園區將依託食品加工、冷鏈物流、研發檢測平台等產業配套優勢,大力發展預製菜產業,打造華東中央廚房基地,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字招牌。

  “經典的淮揚菜風味預製菜不僅僅是在我們江蘇,在其他地區也很受歡迎,不少外省的企業都和我們有着很高的合作意向。未來,隨着一系列標準的出台,一批批人才的灌輸,一項項技術的突破,全國各地的消費者都能足不出戶,品嘗到我們地道的淮揚菜。”揚州五亭食品集團銷售負責人尹娜對未來淮揚風味預製菜的發展自信滿滿。(記者 許願 譚倩 文林杉)

2023
05-07

  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是擴內需、穩增長的關鍵舉措。今年一季度,江蘇在重大項目上緊盯開工抓進度,緊盯堵點難點強保障,加速一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為推動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提供堅實支撐。

  數據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10億元以上在建項目2802個,比去年同期增加344個,同比增長12.8%。為了讓重大項目建設早開工、快建設,各地主動靠前服務,千方百計打通項目建設堵點難點。

  總投資44.5億元的如東九州星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是今年的省級重大項目。眼下,三棟標準廠房已初具雛形,污水處理等配套設施正加快推進。作為當今世界三大高科技纖維之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強度是優質鋼材的15倍。憑藉掌握自主核心技術,江蘇九州星際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的該類產品一躍成為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供不應求。當得知企業有擴產計劃后,當地政府主動對接,成立了由8個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為了在審批環節不掉鏈子,專員們提前摸排可能存在的卡點,在協調解決項目用地、用水、用電后,能耗保障成了項目推進的“攔路虎”,怎麼辦?專班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發揮熟悉政策的優勢,創造性地提出了解決方法。

  如東九州星際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項目節能審查部門服務專員周華說,專班召開了不少於五次現場會商會,最終根據相關管理規定,合理安排了全縣可再生能源增量,用於解決這個項目的能耗指標替代。

  得益於要素保障服務“跑在前”,該項目從簽約落地到“五證齊發”至少節約了一半時間。

  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新基告訴記者,項目推進中企業沒有想到的問題,政府都提前幫忙想到了。這種“保姆式”服務,讓公司預計能夠提前2個月投產,繼續站穩全國一半以上的市場。

  今年,南通共有34個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當前,南通每半月就對所有大項目建設進度進行排名公示。同時,創新建立問題單、會商單、交辦單、報結單的“四單制度”,已協調解決用地用海、產能置換、污染排放等問題近20項。

  放眼全省,一季度江蘇各地以42條政策措施為指導,先後組織數十場重大項目開工、現場觀摩等推進活動;省重大項目辦調研走訪200多個項目現場,第一時間梳理需省及以上層面協調解決的困難問題69個。就在前不久,江蘇又出台23條實施意見,更大力度引導民間投資支持重大項目建設。數據显示,220個省重大項目開工、投資均超序時進度,跟蹤監測的2149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已開工2070個,開工率96%。

  在做好當前重大項目開工投產服務的同時,各地在項目謀劃上紛紛“搶跑”,結合自身產業特色“靶向”招引優質項目落地。據不完全統計,一季度超過一半以上的設區市,組團前往北京、上海、香港、深圳等地拜訪重要客商,舉辦形式多樣的產業投資推介活動。其中,無錫在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期間,一口氣簽下85個項目、總金額超1560億元。

  無錫市商務局副局長袁開坤說,主動“走出去”,就是要錨定無錫在物聯網、集成電路等產業主攻方向。無錫還將建強招商隊伍、完善全球招商體系,不斷為項目建設注入“源頭活水”。

  深圳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需要說,政府主動出擊推介,讓企業更了解江蘇的投資環境,期待項目能儘快竣工投產,實現共贏。

  省發改委重大項目建設辦公室副主任劉俊說,下一步,將緊盯“上半年開工率75%,9月底前全部開工”的目標,堅持從問題入手,強化項目的走訪調研和跟蹤監測,持續加速“承諾制審批”“拿地即開工”等創新服務舉措在江蘇落地見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優質增量。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陳超 楊國 姜晨光 龔丹 路明傑 南通台 如東台 鹽城台 編輯/胡超)

2023
05-06

  一季度,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4.2%

  就業穩,居民錢袋子越來越鼓

  就業是民生之本、發展之基。一場場就業招聘,為求職者和用工單位架起溝通橋樑;一輛輛就業大巴,裝滿勞動者增收致富的夢想……春天里,江蘇全力以赴穩就業、促發展、惠民生。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显示,我省居民收入平穩增長,城鄉差距持續收窄。

  【數據看點】

  一季度,江蘇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同比增長4.2%。其中,工資性收入9826元,增長4.7%;經營凈收入2235元,增長2.8%;財產凈收入1737元,增長0.7%;轉移凈收入3386元,增長5.7%。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55元,增長3.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6元,增長5.3%。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1.73,比上年同期縮小0.03。

  就業如何“穩”?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獲悉,一季度,江蘇城鎮新增就業31.64萬人,就業形勢回穩向好。3月份,江蘇城鎮新增就業11.6萬人,實現同比正增長,增幅達18.2%。從就業參保登記情況看,江蘇企業用工平穩增長,已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3月末,江蘇企業用工總量達206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20萬人,其中製造業用工增加2.9萬人、連續兩個月環比增長,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量較大,助力就業規模擴大。

  农民怎麼“富”?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出台《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明確9個方面28條重點舉措,大力推進就業富民、創業富民、產業富民、改革富民。“今年我們將堅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深入實施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千方百計拓寬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一線直擊】

  鏡頭一:就業服務送到家門口

  “你好,請問抖音直播的培訓課什麼時候開始,怎麼報名?”4月25日,家住興化市昭陽街道牌樓社區的李先生來到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向工作人員詢問相關信息。

  興化市設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旨在打通就業服務“最後一米”,為轄區內有就業創業需求的企業、居民提供更多保障服務。牌樓社區常住人口8079人,需要就業幫扶195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65人、特殊人員10人、失業人員103人;有招聘意向的企業7家、商戶54家,零工需求單位35家。牌樓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已與3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簽訂技能培訓合作協議,擬為轄區內有就業技能培訓需求的勞動者提供电子商務創業、抖音直播、育嬰員、保育員、養老護理員、辦公自動化等培訓,讓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高質量穩定就業。

  “近期,我們將對就業困難人員開展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職業培訓,保證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牌樓社區“家門口”就業服務站負責人朱素萍說。

  鏡頭二:一季大蒜帶來兩份收入

  最近一段時間,射陽縣千秋鎮綠油油的蒜田裡,到處是蒜農們忙碌的身影,呈現一幅欣欣向榮的美麗畫卷。

  “早上5點我就來采蒜薹,今天天氣好,準備多采一點。今年蒜薹賣到每斤4.2元,價格比往年要好。”千秋鎮濱東村蒜農楊翠玲有着20多年的大蒜種植經驗,今年家裡的5畝蒜田長勢喜人,趁着這幾日的好天氣,一家人都在忙活着採摘蒜薹。據她介紹,自家地每畝能采出蒜薹900多斤,收入近2萬元。

  種植蒜薹不僅為農戶帶來經濟收入,還帶動本村及鄰村农民創收。附近村民董榮梅聽說招工采蒜薹,馬上就過來了。“我們平時沒什麼掙錢門路,現在在家附近打個零工,一天能掙200多元,主家還管飯,工錢都是當天現結。”

  千秋鎮大蒜種植面積達1.6萬多畝,產值6000多萬元。大蒜種植為當地群眾打開一條致富之路,一季大蒜,可以採收蒜薹和蒜頭,獲得兩份收入。大蒜全部收完后,再種上其他作物,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增加經濟收益。

  【專家點評】

  “在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第一個季度,我省城鄉居民收入能夠取得這一增速實屬不易。”省社科院財貿研究所所長,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張立冬分析,一季度,我省居民收入增長的“含金量”較高,體現出江蘇經濟運行正在整體好轉。一季度,我省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83元,比全國平均水平(10870元)高6313元,居全國第四位;我省全體居民收入同比增長4.2%,高於上海、北京和浙江同期增速。

  張立冬分析認為,一季度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1.73,比上年同期縮小0.03,這一變化是在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雙下滑的情況下實現的,未來應努力在保持較高收入增速的基礎上實現城鄉差距持續收窄。此外,一季度我省全體居民收入增速要低於同期GDP增速,並且增速較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接下來應把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大力度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支持平台經濟發展,支持农民工就業創業,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的擴崗政策支持,如通過補貼政策或定向低息貸款等政策,助力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快速恢復運營。

  推動共同富裕,短板弱項在農業農村。我省將繼續聚焦農村低收入人口等“四類對象”,狠抓各項銜接政策落實,加大項目資金支持力度,深入實施富民強村幫促行動。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低收入人口,進一步完善聯農帶農、小額信貸、消費幫促、庭院經濟等具體幫促舉措。支持重點縣(區)成立鄉村振興科技服務團,深化完善“五方掛鈎”機制和片區聯席會議制度,推動重點縣區和片區加快發展。(記者 洪 恭弘=叶 恭弘)

2023
05-04

  作為文化大省的江蘇,近年來大力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水韻江蘇彰顯出獨特的人文魅力,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趕在這個“五一”假期,前來觸摸歷史、感受文化。

  【南京博物院:外地遊客數超過98%】

  作為江蘇的文化地標之一,這個假期里,南京博物院重磅推出國內目前出土的最重古代黃金鑄器金獸,作為鎮館之寶與大眾見面;東漢“紡織圖畫像石”等與“勞動節”意趣相關的藏品也吸引大批遊客圍觀駐足。預約數據显示,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南京博物院外地遊客佔比超過98%。為了讓遊客能夠得到更好地参觀體驗,場館加大力度開放服務、提供公共資源,充分照顧参觀者的多樣化需求。

  南京博物院副院長張金萍告訴記者,南博新增設了多處臨時大件行李寄存處,增加了免費志願者講解服務的場次,希望八方來客都能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瀋陽遊客林雨含說,前两天在網上訂了票,想看南京的各種文化歷史。智慧導覽能親手操控,還能觀看視頻,比較有趣。

  從吳韻到漢風,全省各大景區安排了一系列豐富文化活動。在南通如東的�薏韞耪潁�遊客們打卡國風古巷市集,徜徉漢服創意秀。淮安金湖邀請南京、淮安等地高校學生走進堯想國景區,通過遊戲互動、露營帳篷、草坪音樂節等活動,讓大家沉浸式體驗堯文化。在常州市青果巷半園上演的實景版錫劇《珍珠塔》,“聲、光、電、影”交融,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目光。

  【親近自然 特色景觀眼界大開】

  艷陽高照,繁花似錦。這個“五一”假期,不少市民遊客選擇放慢節奏,走進大自然。鎮江句容伏熱花海景區,各色花卉競相綻放,景區還開放了露營、燒烤等項目,截至目前日均客流人次已經突破4000人。南京湯山礦坑公園距離主城區只需要一個小時左右車程,不僅有山有水,而且綠草如茵,露營場地非常開闊。市民可以在花草植物中穿梭潮玩,還可以參加孩子們最喜愛的泡泡秀互動。

  【精細服務 游遍江蘇舒適安心】

  “五一”假期,江蘇多地景區接待量突破歷史紀錄,在進一步豐富旅遊體驗的同時,各地各部門也全力做好保障,為遊客提供安全舒適的旅遊環境。揚州市瘦西湖景區開啟遊覽路線大循環模式,遊客入園后,由工作人員逆時針引導,沿最優路線遊覽,人最多的二十四橋則首次採用“紅綠燈”間歇放行。

  連雲港交警部門在景區周邊高校和企事業單位,設置臨時停車點,安排車輛進行接駁,並在各個接駁乘車點安排交警、城管隊員、志願者等,做好遊客引導。為了緩解流量壓力,淮安交警部門引導前來遊玩的車輛有序靠路邊停放,對不影響道路通行、有序停放的車輛採取“不錄入、不處罰”的人性化處理,保障市民遊客安全、快捷出行。

  為更好地迎接八方來客,今年“五一”假期,位於常州境內的芳茂山服務區,設置了璀璨燈光秀供遊客欣賞、打卡,同時做好相關配套服務工作。

  江蘇寧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芳茂山服務區主任嚴興華介紹,“五一”期間,服務區主樓24小時營業。為了保證正常的營運,所有的商戶都增加了人員,目前增加超過60人次,保安保潔增加了三成力量,更換了六台大功率的開水器,保證旅客的正常用水。同時,服務區也開啟了二樓公廁,緩解大家如廁的壓力。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李明洋 羅聰懿 何斐 范思成 李楊 宿遷台 常州台 南通台 鹽都台 無錫台 句容台 揚州台 連雲港台 淮安台 金湖台 編輯/胡超)

2023
05-03

  從5月1日開始,一批新規即將實施,其中不少與你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舉報社保違法違規行為最高獎勵10萬元

  人社部發布的《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工作管理辦法》,自5月1日起實施,該文件與《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獎勵暫行辦法》明確了舉報獎勵標準,根據查證屬實違法違規行為所造成的社會保險基金損失金額,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計算,最高額度不超過10萬元。

  證券期貨業機構不得強制收集人臉等信息

  自5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證券期貨業網絡和信息安全管理辦法》,明確不得將人臉、步態、指紋、虹膜、聲紋等生物特徵作為唯一的客戶身份認證方式,強制客戶同意收集其個人生物特徵信息。

  加強對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

  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5月1日起施行,其中加強了對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保護工作,細化了野生動物種群調控措施。同時明確,在野生動物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下,採取措施而造成野生動物損害的,依法不承擔法律責任。

  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可再次入伍

  新修訂的《徵兵工作條例》突出高素質兵員徵集,明確以大學生為重點徵集對象,符合條件的退役士兵可以再次入伍,並優先安排到原部隊或者同類型崗位。

  互聯網彈出廣告應確保一鍵關閉

  新修訂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針對彈出廣告“過多過濫”問題明確,廣告主、廣告發布者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誌,確保一鍵關閉。同時,細化了“軟文廣告”、競價排名廣告、算法推薦方式發布廣告等重點領域的監管規則。

  學校應組織學生以適當方式參加烈士公祭

  新修訂的《烈士公祭辦法》強調發揮公祭活動對青少年的教育作用,要求各級各類學校組織學生以適當方式參加烈士公祭,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

  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有效期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管理局決定,自5月8日起延長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的有效期。對證件有效期限截止日期為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的回鄉證,有效期限延長至2023年12月31日。

  江蘇:強化防災減災意識 提升應急救援能力

  自5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江蘇省消防條例》新增和完善了關於消防安全責任、消防組織等有關內容,明確將消防知識編入地方學校教材和職業培訓教材,要求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定期組織師生開展應急疏散演練。了解更多>>

  江蘇:加強垃圾分類管理 適當設置沿街攤點

  新修訂的《江蘇省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5月1日起施行,條例中增加垃圾分類內容,填補江蘇垃圾分類工作在省級地方性法規中的立法空白,對於未在指定地點分類投放生活垃圾的,單位最高罰款50萬元、個人最高罰款200元。此外,條例對沿街攤點不再一刀切,可以按規定適當設置餐飲、集市、修車、配鎖等攤點。條例還明確提高環衛人員福利待遇和保障。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浦沫瀚 李澤灝 編輯/胡超 玉潔 劉靜)

2023
04-26

  我省5G在網用戶數全國第二

  5G移動互聯網流量佔比超四成

  記者4月24日從省通信管理局獲悉,至3月底,我省5G基站達20.2萬個,5G在網用戶達4192.8萬戶,均排名全國第二。

  至3月底,我省移動電話基站達76.2萬個,其中4G基站41.1萬個、5G基站20.2萬個,3個指標均排名全國第二;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09億戶,全國排名第三,其中5G在網用戶在2月底3975.9萬戶的基礎上躍過4000萬“整數關”,達4192.8萬戶,佔比由2月底的36.9%增至38.5%。與5G用戶“滲透率”提升同步,5G“分流比”持續增加。一季度,全省移動互聯網流量達45.4億GB,同比增長21.5%;5G移動互聯網流量累計達19.7億GB,占移動互聯網總流量的43.4%。

  5G融合應用也蓬勃發展。至3月底,我省基礎電信企業5G應用簽約項目達6486個,一季度新增863個;其中“5G+工業互聯網”項目、5G行業虛擬專網分別新增381個、408個。

  新興業務收入較快增長,是我省信息通信業發展的顯著特點。一季度我省電信業務收入中,新興業務(To B)的業務收入約149.3億元,占電信業務收入的40.4%,同比增長20.4%。至3月底,我省基礎電信企業政企上雲客戶達13.6萬戶,一季度新增0.9萬戶;個人、公眾上雲客戶達3170萬戶,一季度新增215.9萬戶。至3月底,我省基礎電信企業雲業務收入達32.5億元,同比增幅達到89.2%。(記者 徐冠英)

2023
04-24
2023
04-23

  中新網江蘇新聞4月22日電(記者 谷華)4月21日上午,第二十屆南通韜奮讀書節啟動活動在海門區圖書館舉行。南通市委書記吳新明向全市幹部群眾推薦10本好書,進一步激發全民讀書熱情。

  南通作為中國近代第一城,在推廣全民閱讀工作中砥礪前行,久久為功,連續舉辦了20屆韜奮讀書節,全民閱讀指數位居江蘇全省前列。海安市、如皋市、如東縣、海門區先後獲評江蘇省書香城市建設示範市(縣);當天舉辦的中國作協首屆全民閱讀季啟動儀式上,南通也成功當選“全民閱讀推廣城市”。

  “各地各部門要緊密圍繞主題,不斷深化全民閱讀各項工作,高質量推進書香城市建設再上新台階。”南通市副市長陳冬梅說,要注重發揮閱讀凝心鑄魂的重要作用,注重構建現代全民閱讀服務體系,使閱讀成為城市風尚。

  活動現場發布了“書香海門”卡通IP形象,以及2022年南通市公益閱讀推廣活動認證項目、第二屆南通市“書香家庭”、2022年南通市星級韜奮書房(書吧)、2022年江蘇省五星級和南通市四星級示範農家書屋。(完)

2023
04-19

  中新網江蘇新聞4月18日電(周建琳)“這又是一個因蘇州的樣子與性格而生成的展覽。蘇州是水鄉,橋則是一段戀情,苦等了三年,歷經風雨,化為心中的虹。”這是北京畫院院長、策展人吳洪亮對“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的評價。

“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海報

  4月15日,“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亮相金雞湖美術館,展期延續至6月25日。作為第六屆“蘇州・金雞湖雙年展”三大主題展之一,“虹――來自橋的世界”當代藝術展以“橋”為線索,集結了39位藝術家的百餘件作品。展覽從“橋”的概念出發,融合不同的創作媒介,探討中國文化里“橋”的多重審美趣味和文化內涵。

  踏入展廳,楊明義的《橋之鄉》映入眼帘。楊明義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蘇州人,是一位傾情於橋的藝術家,將他的“橋”放在第一展廳,無疑是對蘇州橋的致敬。在中國文化里,橋有多重審美趣味,展覽創新展示方式,觀眾掃描牆上的二維碼現場可以聆聽楓橋夜泊的愁吟。“‘虹’在我們的傳統文化意象里常常是吉祥美好的象徵,同時也被視為溝通人與神、過去與未來的橋樑。”吳洪亮寫道。

  中國自古就有很多獨特的橋樑建造方式,譬如《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水虹橋運用的是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如今,中國的橋樑建造水平在全球範圍內享有很高的聲譽和地位,突破各種環境和技術的難題,建成了世界上最長、最高、最具創新性的橋樑。建築師張永和的吉首美術館就是一座如獨一無二的“橋”美術館。

  放眼全球,橋在不同的文明中都是共通的元素,它的形制在世界各地呈現出驚人的相似,且在多種文化中具有溝通與交流的象徵意義。費俊早在2019年便與蘇州結下緣份。那時,他將蘇州的橋以虛擬現實的方式搬運到了威尼斯,分佈在威尼斯的水城之上,而這一次他將威尼斯的橋帶回了蘇州,觀眾通過掃描投影中威尼斯的橋樑便可以看到蘇州那座相似的橋,遠隔萬里,遙遙呼應。

  置身於展館中,可見AI已經進入到藝術領域。陳抱陽,一位懂人工智能的藝術思想家,他的作品《我在彼岸等你》催生出一種特有的、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充滿戲劇性張力與詩意化表達的藝術風格。正如吳洪亮所言,人類社會的溝通也已經極大地超越了物理環境限制,虛擬的網絡空間不斷在全球建造起新的“橋樑”。

  從物理空間到精神理念,從現實場景到虛擬世界……展覽從“虹橋”的漫想開始延伸,以園林中題景的方式自由地在八處位置點出策展的構思和作品的意境。

  “我很感謝蘇州、感謝蘇州工業園區,能夠讓各種各樣的作品以獨特的性格出現。通過這樣一種集聚,我們可以在差異中尋求聯繫、創造連接,而每一種差異又可以如彩虹的色彩一樣各自分明,自由存在。”吳洪亮期望以藝術的方式跨界建構更多的“虹橋”。(完)

2023
04-13

  鄉村不僅是農業生產的空間載體,也是廣大农民生於斯長於斯的家園故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優化鎮村布局規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遵循着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江蘇正以創建特色田園鄉村為抓手,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美麗鄉村成為宜居宜業的幸福家園。

  江蘇台記者郝朦:“我現在是在泰州興化大垛鎮的吳楊村,今年以來寬六米,長3.5公里的硬化道路剛剛貫通,路燈亮化工程也在馬不停蹄地開展。這樣也照亮更多在外務工村民回家的道路。”

  穿電線,樹燈桿,檢驗照明設施。隨着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工人白天的忙碌讓村民們眼前一片光亮。

  泰州興化市大垛鎮吳楊村村民王華萍說:“以前我們進村的路很黑,好幾公里沒有路燈,汽車電動車擠在一起走,尤其是晚上上下班,或者晚上颳風下雨的天氣,很難走。現在路修寬了,路燈也亮了,去鎮里打工上下班更方便了,不耽誤工作賺錢。”

  道路通了,村裡亮了,街巷的景色也越來越美了。在興化,以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為榜樣,越來越多的鄉村開始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檔鄉村人居環境。在美化鎮村環境基礎上,今年,大垛鎮還依託鄭板橋這一名人文化資源,對板橋文化園的基礎設施、研學項目進行提檔升級,讓鄉村文化資源滋潤人心,帶動旅遊。

  泰州興化市大垛鎮黨委書記朱純說:“更多地要打造它的文化的內涵,通過講板橋故事,說板橋事迹,能夠讓板橋的文化和精神更多地滋養我們群眾來做好鄉風文明的引領,通過不斷增加遊客流量,我們也逐漸發展出了一些旅遊的初生業態。”

  村容村貌的面子美了,產業興旺的裡子也就後勁十足。打算依託田園風光發展美麗經濟的不止興化大垛鎮一處。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省級特色田園鄉村驗收,這两天,揚州儀征新集鎮天安村正在搶抓工期進行民宿、農家樂工程建設。依託蓮藕、林果等特色產業,這兩年,天安村將荷塘觀光和休閑採摘作為傳統農業轉型發展的重點。為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今年,天安村還規劃着“接二連三”,上馬蓮藕深加工和鄉村旅遊新業態,提高農業特色產業附加值,讓更多鄉親們在家門口致富增收。

  揚州儀征市新集鎮天安村黨總支書記程兆雲說:“我們這一次抓住創省特田的契機,在我們項目區內又配置了三產融合方面的一些設施,包括我們的農家樂,包括我們的民宿,把遊客也能留住。產業調整以後我們選擇了建一些廠房,改善一下我們目前在深加工方面的缺陷,廠房建好了,經過我們預測,效益可以提高30%到40%左右,增加村民和村集體收入60萬元左右。”

  目前,江蘇已建成“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593個,實現了76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據不完全統計,特色田園鄉村建成后,村集體收入和村民收入平均年增長約34%和22%,農戶滿意率超95%。

  今年,江蘇還將繼續創建130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引領全省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在打造宜居環境基礎上,各地還將整合優化政策、金融、人才等各類資源,培育壯大一批鄉土特色鮮明、質量效益較高的縣域富民產業,為农民創造更多就近就地就業機會,實現家門口增收致富。與此同時,我省也將挖掘一批富有農耕農趣農味的特色節慶活動,組織開展新一輪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進一步涵養文明鄉風。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亓晨 尹美又 泰州台 建湖台 編輯/趙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