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3月9日,2023年全省教育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回顧總結2022年工作,研究部署2023年教育改革發展重點任務。省教育廳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高校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南京大學等8家單位負責人作交流發言。
2022年全省教育改革發展成果豐碩,教育現代化邁出更為堅實的步伐。2023年,全省教育系統要全力打造“公平共享、全面多樣、適合契合、卓越創新”的教育先行示範高地,當好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探路者和排頭兵,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實現良好開局作出新貢獻。
會議強調,要更加突出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要更加突出教育內涵質量,基礎教育聚力“補短板、優生態”,職業教育聚力“樹精品、創特色”,高等教育聚力“強內涵、創一流”,加快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要更加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完善新時代教育評價體系,深化“雙減”和規範民辦義務教育發展工作,加快教育数字化轉型,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更加突出服務發展大局,當好科技創新“策源地”、人才培養“主力軍”、對外開放“排頭兵”, 抓緊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夯實教育對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要更加突出保障水平提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抓好教師隊伍建設,推進依法治教,實施青少年生命健康“潤心”專項行動,堅決守牢校園安全穩定底線。(記者 鄭焱)
冶春無疑是揚州的一個文化符號。且不說這裏曾經發生過的“虹橋修禊”,也不說買櫝還珠后的美食“絕代雙驕”,更不說戲迷票友自娛自樂的冶春戲台,單說一個冶春早茶,就讓它成為揚州一張響噹噹的文化名片了。
百年老店,薪火相傳,聲名遠播,本地人引以為榮,外地人分外好奇,似乎坐在香影廊里,捧着溫熱的茶盅,賞着兩岸的桃紅柳綠,品着唇齒留香的揚州包子,回味瘦西湖的湖上園林、個園的四季假山、何園的片石山房、東關街的人間煙火、皮市街的文創打卡、仁豐里的市井人家,才算將揚州之旅修成正果。到冶春吃個早茶,成了揚州文化之旅的標配。
博大精深的揚州文化,冶春自然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這裏不僅留下了詩歌唱和的千古佳話,而且傳承了享用不盡的揚州美食,更為重要的是百年冶春不倚老賣老,始終不忘為民造福初心,把揚州美食做成文化名片、富民產業,將百年老店不斷出新,持續創新。
冶春去年將御馬頭總店又改造了一下,前幾天筆者順道攏了一下。儘管尚未完全營業,但芳姿初現,令人眼睛一亮。隔河相望的對岸因新修紅橋而相連,其零星建築已與冶春融為一體,亭台樓閣錯落有致,小品景觀因地制宜,花草樹木借景而生,新建廊道巧妙連接,儼然就是一個大花園,過去那個小巧玲瓏的冶春變得疏朗開闊。
冶春的變讓人賞心悅目。冶春百年何以生生不息,靠的就是一個變字。回顧百年滄桑巨變,大浪淘沙,百年老店還剩多少?就是剩下的,又有幾個能活得有滋有味的?而冶春顯然是活得不錯的。百年冶春史,某種意義上講就是變革史、創新史。在常人眼裡,不就是一隻包子嘛,有什麼了不起的?包子又有什麼變的?就是變又能變出什麼大名堂?誠然,包子的飽腹功能亘古未變,但其做法、賣法,乃至整體呈現的活法,卻是大有講究的,而冶春將包子做出名氣、做成文化,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其精髓就是精準識變,以變應變。
變百年老店為旅遊景區。這次景觀重構,冶春成為名副其實的景區了。如果說上世紀開通瘦西湖水上游,讓御馬頭成為重要的節點,那麼這次一橋架南北,讓河對岸的小苧蘿村遺址與冶春花園融為一體,大大拓展了冶春的文化內涵,更為巧妙的是,將即將開放的文匯閣納入冶春景區,冶春立馬脫胎換骨。徜徉在冶春花園,既有吃不夠的美食,又有賞不完的美景,還能参觀剛剛修復的文匯閣,感受傳統文化魅力,這是何等的愜意。
變品嘗美食為文化體驗。美食的飽腹功能已退居其次,文化體驗逐漸成為時尚,尤其是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追捧超乎想象。人們不再滿足於吃包子解饞,而對包子製作過程的好奇興趣日增。面對冶春透明廚房,隔着落地窗,看着師傅們擀麵、包餡、捏鯽魚嘴、上籠等系列動作,就是上了一堂非遺傳承課,包子吃到嘴裏,美到心裏,留在腦里,對包子有了更為具體深刻的認知體驗。坐在餐桌旁,一邊吃着包子,一邊賞着美景,一邊聽着《拔根蘆柴花》,又是一種賞心悅目的文化感受。更難得的是,冶春小戲台群眾文化唱大戲,揚州有名的戲劇票友都以到此一展風採為榮,帶妝上台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戲,揚劇《王瞎子算命》《王樵樓磨豆腐》等小戲,讓人捧腹之餘受到教育,越劇《天下掉下個林妹妹》等精彩片斷,使冶春戲台豐富多彩,無形之中增添了文化氛圍。
變僅此一家為連鎖經營。“僅此一家,別無分店”,是過去經營理念中對正宗的最大自信。讓美食與世界共享,冶春義無反顧,按現代經營理念加快布局,立足揚州,放眼全國,到大城市去,到人流集中的地方去,到競爭激烈的地方去接受洗禮。搞連鎖經營難不難,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幾年冶春攻城拔寨,連鎖經營風生水起,不僅僅在揚州開了幾個分店,而且到北京、上海、南京、台北等地開了分店,一些重要城市的高鐵站、機場,冶春門店相繼開張,南來北往的遊客在大飽口福的同時,知道冶春包子的故鄉是揚州,這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城市形象推廣,更是一次“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文化傳播。其實,城市形象推廣是靠名企、名品、名企業家漂洋過海來完成的,這種經貿文化,是最有效的宣傳,也是形象豐滿的宣傳,因一隻包子愛上一座城,這樣精彩的故事將會越來越多。
變一花獨放為滿園春色。冶春的包子翡翠燒賣和蒸餃是人見人愛的“絕代雙驕”。在練好拿手絕活的同時,注重美食推陳出新,冶春孜孜以求。通過微視頻不斷推送的畫面,我們知道冶春美食世界春色滿園,那個工序繁瑣、製作精良、刀功火功俱佳的“三套鴨”,經央視推介,引得無數遊客到揚州點名就要吃“三套鴨”。其他的紅樓宴、乾隆宴、三頭宴等裏面的拿魂名菜在冶春比比皆是,這些古已有之、今又發揚光大的美食,挑剔的消費者用胃為冶春投了票。
變固守傳統為守正創新。冶春的這次重新布局,體現了守正創新的理念。守正創新說易行難,打破固有思維又談何容易。但激烈的市場競爭從來不是靠賣牌子,更多的是用美食抓住他們的心,靠完美的消費體驗贏得消費者青睞。在喧鬧的對岸,他們新辟了時尚美食體驗區,將圍爐・小酒館這一理念借鑒過來,把早茶向夜宵延伸,營造“早茶晚酒午咖啡,夜市千燈照碧雲”勝境,美食美景融為一體,社交餐敘有機交融,吸引更多年輕人拍照打卡良性互動,這種嘗試也許是冶春創新的一個風向標,那就是關注年輕人,讓百年冶春更青春。懷舊的人其實也不用着急,因為細分市場的理念早已讓冶春人知道什麼叫鎖定目標人群,他們專辟的傳統美食體驗區,更加註重原汁原味,本色不改,滋味不變,在這裏回味鄉愁。對紅樓夢情有獨鐘的人也不會失望,紅樓宴經典體驗區會有意想不到的體驗,《紅樓夢》從書里走出來,融入到生活,活色生香的呈現,保證你眼睛一亮,會心一笑。世界美食之都向來兼收並蓄,西南角專辟的美食融合體驗區,將成為濃縮的世界美食大都會,他們從各地將其他菜系的大廚已招攬旗下,到揚州嘗遍天下美食的構想正慢慢變成現實。
天下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百年冶春在變與不變的交響樂中,守住傳統技藝,守住創新精神,順勢而為,逆勢而上,主動求變,區域從小到大,經營從門店到連鎖,內涵從美食到文化,拓展從餐飲到景區,提升從淮揚美食到世界美食。他們在變革求新的路上從不敢懈怠,也不敢自滿,更不敢倚老賣老,堅信把包子賣出去才是真功夫,力求賣得多、賣得快、賣得好,把祖上留下的基業不但守得住,而且要做得比別人更好,以守正創新讓百年冶春更青春。(金沙人)
我省推廣“蘇服碼”便利線下辦事
一碼“串”起3.5萬個政務服務事項
在線下政務服務窗口,當辦事者亮出“蘇服碼”,工作人員通過掃碼即可關聯辦事者身份信息,依據事項辦理需求調用相關电子證照等基礎信息,實現證照材料免提交、少提交,提高辦事效率,方便企業和群眾。按照“一人一碼”“一企一碼”原則,截至去年底,江蘇政務服務平台的1.4億用戶全部可以使用“蘇服碼”,已有80.2萬用戶亮碼300.5萬次、線下掃碼辦事20.4萬次。
“蘇服碼”是自然人和法人的主要数字身份識別碼,與省政務服務事項管理系統、省电子證照庫等數據資源庫關聯,用戶通過授權和人臉識別即可使用。2020年,我省啟動“蘇服碼”規劃、建設,隨後在交通運輸領域開展應用試點。在交通運輸政務服務窗口、現場執法等場景中,掃“蘇服碼”即可查詢交通運輸电子證照,無需隨身攜帶、現場出示身份證和駕駛證等實體證照,廣受工作人員和服務對象好評。
去年,我省在全省政務服務中心逐步推廣“蘇服碼”,將其與政務服務自助一體機、取叫號設備、窗口業務系統等對接。省政務辦審批服務管理處處長楊志軍介紹,目前省市縣鎮村五級政務服務場所的1131台取叫號設備、1778台政務服務綜合自助一體終端,已經接入“蘇服碼”。“蘇服碼”與發改、民政等條線系統、一些市縣部門自建系統對接,支撐3.5萬多個政務服務事項掃碼辦理。也就是說,一個“蘇服碼”將用戶、證照、事項“串”起來,為企業群眾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務。此外,“蘇服碼”已與長三角政務服務碼“跨省互認”,在上海、無錫、蘇州等試點地區跨省市辦事,企業群眾可以出示“蘇服碼”進行辦理。
根據《江蘇省“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設規劃》《省政府關於加快統籌推進数字政府高質量建設的實施意見》,“蘇服碼”應用領域將由政務服務向公共服務領域拓展,逐步在健康醫療、養老育幼、交通出行、文化旅遊等領域發揮作用。 (記者 徐冠英)
新聞發布會現場。 江蘇省教育廳供圖
江蘇全面啟動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 2025年年底前認定約30個
中新網南京3月3日電 (徐珊珊)3月3日,江蘇省教育廳召開“江蘇省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新聞發布會。會上公布,“十四五”期間,江蘇將遴選30個左右的縣(市、區)培育建設省智慧教育樣板區,2025年12月底前完成認定授牌。
此前,江蘇省教育廳、省委網信辦、省工信廳聯合印發了《江蘇省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和《關於開展江蘇省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申報工作的通知》,標志著江蘇省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江蘇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介紹,“十三五”以來,江蘇堅持將智慧校園建設作為有力抓手,持續激發各地各校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內生動力,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江蘇近90%的大中小學通過省級智慧校園認定,203所中小學、40所高校被認定為省級智慧校園示範校。智慧校園建設有效帶動了學校教育信息化發展,加快了學校教育数字化轉型進程,為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教育廳聯合省委網信辦、省工信廳開展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引領教育数字化戰略行動向縱深推進,着力開闢江蘇教育数字化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支撐引領高標準教育強省建設。
智慧教育樣板區的建設內容主要體現在《指南》之中。在共性要求方面,《指南》提出了省級智慧校園合格率達85%、至少形成1個區域示範性特色應用場景、近三年未發生重特大網絡安全事件等10項剛性量化指標。在特色發展方面,《指南》設立了智慧教育支撐環境、智慧教育資源供給、智慧教學創新實踐、智慧教育治理轉型、智慧教育評價改革、智慧人才隊伍建設共6個建設方向。
“下一步,我們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大統籌力度,加強過程性管理和針對性指導,推動智慧教育樣板區建設科學、規範、有序開展,並將其作為深入實施教育数字化戰略行動的有力抓手,加快推動教育数字化轉型,為高標準建設教育強省提供有力支撐。”楊樹兵說。(完)
中新網南京3月1日電 (唐凡 徐珊珊)3月1日起,江蘇實現民政領域社會救助“省內通辦”,讓“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腿”,為困難民眾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救助服務。
據了解,社會救助“省內通辦”主要面向具有江蘇省戶籍、居住地與戶籍地不一致且持有居住證的困難民眾,可在居住地鄉鎮(街道)社會救助服務窗口或通過“蘇易助”移動端應用申請,由戶籍所在地經辦管理機構辦理。
目前,“省內通辦”受理範圍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低保邊緣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等事項的申辦。
江蘇省民政廳要求,各地民政部門要強化過程管理,跟蹤實施效果。戶籍地與居住地民政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協作,履行好救助主體責任和協助配合責任,及時做好社會救助辦理和動態管理,確保困難民眾應救盡救。同時,各地要加強信息化支撐能力建設,提升數據質量和協同效率,並開展針對性培訓,指導基層經辦人員掌握工作要求,熟悉辦理流程,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完)
中新網江蘇新聞3月1日電(朱志庚)近日,睢寧縣人民政府向徐醫附院發來一封《感謝信》,對該院在睢寧新冠疫情防控最困難的時刻伸出援手,共克時艱,護佑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表達謝意。據了解,在“院府合作”期間,徐醫附院為睢寧縣人民醫院帶來了先進的管理理念、精湛的醫療技術和前沿的科技成果。
《感謝信》回顧了自2022年4月睢寧暴發新冠疫情以後,徐醫附院积極響應徐州市委、市政府號召,選派醫療管理和醫護團隊支援睢寧抗擊疫情。在民眾就醫需求激增和醫護抗疫減員的最困難、最艱辛時刻,徐醫附院醫療管理和醫護團隊毅然選擇繼續堅守,在疫情防控政策優化、重心轉移的關鍵時刻,構築“保健康、防重症”的堅實防線。
2022年6月17日,徐醫附院與睢寧縣人民政府正式簽署“院府合作”協議。徐醫附院堅持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深化醫聯體建設,選派管理和專家團隊進駐睢寧縣人民醫院,有效提升了該院醫療服務能力和科研教學水平,讓當地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甲醫院的服務。(完)
境外參展去!江蘇全力支持外貿企業“出海”拓市場
在全球疫情好轉的背景下,多個境外展會回歸線下辦展。江蘇多家外貿企業、行業商協會积極籌備,政府和主管部門及時護航,共同重啟境外參展之路。
即刻出發,拓市場信心滿滿
昨天(2月23日),鎮江29家五金工具企業60多人分批次前往歐洲,參加2023德國科隆亞太採購交易會,這一交易會主要展出來自亞洲五金、家居、園藝及休閑領域的產品。
鎮江市萬豐工具有限公司90%的客戶來自於歐洲,其中德國是重要市場。企業負責人吳明表示,三年來第一次出國參展,他們很期待也做了大量的準備:“疫情對我們造成一定的影響,這也是我們迫切地想走出國門的原因,面對面地接洽一些外商,達到更好的溝通效果。”
在江蘇康乃馨織造有限公司近期“走出去”計劃表上,5月份迪拜酒店用品展、7月份印尼酒店用品展、9月份馬來西亞酒店用品展……都已經安排好具體人員,公司國際銷售部總監高玉芹,此前與海外市場的积極互動,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今年外貿的實際的效果應該說還是非常棒的,在卡塔爾、沙特,都獲得了比較重量級的訂單,整體的銷售額有望達到2.6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中國製造網2023“超級出海季”活動將於4月正式開啟,即日已對中國供應商開放活動報名。據了解,活動同期,中國製造網MIC國際站將奔赴包括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越南胡志明紡織工業展覽會、日本東京時尚服裝服飾及鞋包展在內的多場展會現場,採取線上線下“雙線出海”的方式,發掘更多商機。
熱熱鬧鬧,走出去收穫頗豐
重啟的境外實體展也很是熱鬧。2022年12月5日-8日,“中東迪拜五大行業展”在迪拜召開,徐州市商務局在短時間內爭取到了4個展位,最終達成意向成交超1000萬美元。
徐州市商務局副局長葛新介紹說,光標建材、瀚寶建材等4家企業共接待客戶277個,參展前後共拜訪客戶38個,實現了“結交新朋友、不忘老朋友”的企業參展意願。
1月10日-13日,2023德國法蘭克福國際家用及商用紡織品展覽會召開,南通市商務局組織了16家家紡企業組團參展。南通三瑞紡織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公司董事長徐彤認為很有收穫:“一方面有新客戶,另一方面老客戶也比較积極的,所以說整個的效果還是比較好的。我們也想去各個市場多看看,多接觸一些客戶,為以後的發展找更多的渠道。”
政策加持,護企業勇往直前
省商務廳外貿處處長甄莉萍表示,今年境外展會大面積重啟,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需求更為迫切。商務廳將開展百展萬企拓市場行動,聚焦江蘇優勢產業、重點領域和主銷市場,將235個境內外線下展會列入《江蘇省商務廳2023年貿易促進計劃》,重點支持企業參加81個市場需求大、運作成熟、成交效果好的境外貨物貿易重點展會,並且加大對企業參加境外重點展會的支持:“我們統籌中央和省級資金,對出境參展的企業在展位費上給予最高80%的補助。同時有條件的市還對企業境外參展的展品運輸、人員商旅等費用出台支持政策,形成省市錯位扶持、上下聯動的格局。”
目前,市級層面市場開拓政策陸續出台,各地均結合本市特色產業支持企業參加一批重點展會。宿遷市商務局外貿處負責人吳靜介紹:“對於企業參展,我們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比如說一般的境外展位費給予50%到70%的補貼,對重點展位人員還給予5千到1萬元不等的人員費支持。”
淮安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處長王立健告訴記者:“今年我們新增境外線下重點展會37個。對從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赴境外參展或商務拜訪的外貿企業人員的往返國際機票給予50%、最高8000元的補貼、對境內隔離費用給予50%的補貼。”
“目前我們正在緊張的籌備的是兩個4月份的展,一個是越南國際紡織及制衣工業展,第二個是新加坡亞洲海事展,我們還挑選了10場最契合我們南通產業特色的展會,打造我們的南通名品海外行系列展,另外還會給到每個展位最高2萬的參展補助。”南通市商務局對外貿易處副處長黃瑩表示。
(江蘇新聞廣播/丁鳳雲 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 南通台 宿遷台 淮安台 編輯/高若婷)
18項工作要點10項重點實施項目清單 江蘇要以過硬成果惠及更多產業工人
緊盯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堅持“技高多得”,暢通發展渠道,健全服務體系……這些不斷增強產業工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利好消息都來自於今天(2月23日)上午召開的江蘇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第五次聯席會議暨工作推進會。會上印發了《2023年江蘇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要點及責任分工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4大類18項具體工作要點,並明確責任單位。
比如在深化產教融合方面,《方案》提出在企業和職業院校柔性聘用勞模工匠、技術能手作為教師,打造一批產教融合聯合體、校企發展共同體;深化蘇錫常都市圈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成果,持續推動常州市國家產教融合型試點城市工作; 對符合規定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按投資額的30%比例,抵扣其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
在高質量推進技能人才工作方面,開展数字技能提升行動,加強與数字頭部企業合作,加快培養“数字工匠”;推動國有企業和職業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雙基地”,在企業建設職業院校學生實訓基地,在職業院校建設企業教學基地。
在鼓勵產業工人創新創造方面,推廣職工技術創新專項集體合同和“能級工資”集體協商;擇優提名高技能領軍人才牽頭完成的產業工人創新成果,參評省科學技術獎工人創新項目。
在統籌各方創新資源方面,持續推動科技鎮長團和勞模創新工作室“團室聯姻”機制,聘請科技鎮長團團員擔任“義工教授”,精準解決企業技改難點、工藝痛點。
在着力提高地位和待遇方面,推動更多企業通過集體協商完善薪酬分配製度;推動重點行業女性技術技能人才不因生育中斷工作影響考核評價、職稱評定和崗位聘用等。
《方案》在提出了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強化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機制、深化建築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做好新就業形態駕駛員群體服務引導工作、發揮國有企業勞模工匠示範引領作用、抓好紡織行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等10項重點實施項目清單。
據悉,下一步,我省將以產業工人為重點,大規模推進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全年開展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不少於100人次,高質量培養新型學徒2萬人;幫助5萬名农民工和一線職工提升學歷和技術技能水平。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劉聰琳 編輯/汪澤)
時下,人們的健身需求越來越旺,健身消費快速發展。江蘇各地運用新技術,打造新模式,創造新業態,進一步豐富健身產品,改善健身體驗,推動全民健身健康發展。
走進蘇州灣體育中心,處處體現智慧“黑科技”。市民們通過線上小程序預約場地后,可以人臉識別或掃碼自助進出場館。智能燈控籃球館、羽毛球館以及24小時健身房,讓運動健身體驗不斷升級。
羽毛球愛好者劉永鋒說:“一場球下來可以有2-3個小時吧,是35元錢。我覺得還算比較便宜,二維碼掃碼進出,這些管理的智能化還是非常好的。”
依託智能物聯網平台這個“最強大腦”,目前,體育場館已實現智能閘機、照明控制、能耗檢測、客流監控、水質檢測、環境監測等數據全部實時掌控,每年能夠節約能耗10%,互聯網訂場率大大提升。
蘇州市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工作人員彭昱說:“政府投資建設體育場館,然後委託專業機構來運營,通過他們專業化的数字化的管理和服務,提升體育消費,帶動我們全民健身。”
隨着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近年來,一股冰雪運動熱席捲江蘇各地。作為南方省份的江蘇,已建成近50個冰雪場地,實現了南方“四季飄雪”。體育部門組織開展冰雪嘉年華、大眾冰雪季等活動,發布冰雪運動消費券,吸引眾多市民“打卡”家門口的冰雪盛宴。
滑雪愛好者鄭宇說:“這個看起來比較害怕,然後自己滑起來還好。現在有室內滑雪場挺好的,像我們每周來一兩次的話,都是可以掌握它的,就變成一個健身的習慣。”
徐州市民李女士說:“就是小孩比較喜歡,想帶他來體驗一下,增強他的體能,然後增強他的意志力。”
徐州啟迪喬波滑雪場綜合管理負責人王亦楠說:“把冰雪推進到校園內部 ,做一些公開課,做一些冰雪+旅遊+文化。節假日或者法定假日,咱們會推出一些家庭票以及情侶票或者聯票制。”
2022年,全省大力推動體育強省建設,成功舉辦省第二十屆運動會,公共體育服務水平持續提升。今年,江蘇還將加快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因地制宜開展燈光球場、社區健身房、長者運動之家等便民利民體育設施建設;新建改建50個體育公園(廣場)、500公里健身步道,推動100個公共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新需求。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 黎明 劉聰琳 夏敬棟 供片台/鹽城台 編輯/趙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