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寶6娛樂 > 新寶6總代理_江蘇“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明確路徑圖
2021
10-05

新寶6總代理_江蘇“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明確路徑圖

  “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明確路徑圖 ――

  建設金融強省,江蘇準備這麼干

  日前,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江蘇銀保監局、江蘇證監局召開新聞通氣會,解讀《江蘇省“十四五”金融發展規劃》(下稱《規劃》)。

  《規劃》確立未來5年江蘇金融發展目標:金融服務支撐強、金融協調發展好、金融改革勢能足、金融生態環境優。展望2035年,《規劃》提出,基本形成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基本實現地方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成與江蘇社會主義現代化水平相適應的金融強省。

  金融量變到質變,關鍵在“四個新”

  “十四五”時期,是江蘇力爭從金融大省邁向金融強省的關鍵時期,更是江蘇金融業從量的積累到質的變化的高質量發展時期。

  過去的5年,江蘇金融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金融支撐能力明顯提升,金融改革創新成效突出,金融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數據显示,“十三五”時期,江蘇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長9.11%,去年金融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和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較2015年提高0.11個、0.74個百分點。去年末,地方法人金融資產總量達8.5萬億元,較2015年末增長68.65%。去年末,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和貸款餘額分別是2015年末的1.57倍和1.93倍。“十三五”期間新增境內上市公司218家、首發融資額超過1500億元。

  “十四五”時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內外經濟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我國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江蘇從金融大省邁向金融強省,靠什麼?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查斌儀說,關鍵是全力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體現在“四個新”上: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在促進金融服務全面構建新發展格局上開展新實踐,在引領地方金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上探索新路徑,着力打造創新開放、協調有序、普惠綠色、安全穩定的產融結合新高地。

  體現“四個新”,對江蘇金融工作有什麼要求?查斌儀認為,要做到“四個堅持”,即堅持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堅持融入大局、促進協調發展,堅持深化改革、補足發展短板,堅持防控風險、提升治理能力。

  十大任務,促進金融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共12章,其中10章37節的篇幅,詳細部署“十四五”時期江蘇金融改革發展監管穩定十大任務: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聚焦產融結合發展,強化現代產業體系金融支撐;暢通經濟金融循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區域城鄉金融協同發展,加快省域金融一體化;健全普惠金融體系,擴大金融服務覆蓋面;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支持美麗江蘇建設;积極發展直接融資,優化金融體繫結構;增強地方金融綜合實力,推動金融體係數字化轉型;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提升地方金融治理效能;實施金融安全戰略,守住金融穩定底線。

  江蘇銀保監局二級巡視員周盛武說:“‘十四五’期間,江蘇銀行保險業將以‘四保障六提升’行動為抓手,提高金融服務質效,優化完善金融組織體系,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

  《規劃》還重點強化對需求側管理的支撐。比如聚焦“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建立適應科技創新全生命周期需求的金融服務體系,加強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加大對產業鏈創新鏈前端的金融支持;在產融結合發展方面,重點提出要強化現代產業體系金融支撐,包括優化配置製造業金融服務,也包括對接現代服務業的金融需求;在暢通經濟金融循環方面,《規劃》提出要提高金融供給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能力,強化金融對擴大內需和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保障,同時要擴大金融雙向開放。

  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長王海龍說,“十四五”時期,江蘇將進一步加強自貿試驗區金融創新集成,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驗田”功能,推動更多金融改革創新政策在江蘇自貿試驗區先行落地、集成試點。同時深化外匯管理改革,開展新一輪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跨國企業集團設立跨境人民幣資金池,支持自貿試驗區推動跨境金融區塊鏈平台擴容,提高銀行貿易背景真實性審核的精準性和融資業務辦理效率。

  綠色、科技與創新,成為高頻詞

  在《規劃》中,科技、綠色、創新,成為高頻詞彙。

  “打造物聯網金融發展品牌”作為一項重點創新舉措,以專欄形式出現在《規劃》中。《規劃》提出,要支持無錫圍繞打造物聯網創新促進中心發展物聯網金融,在全省範圍內更大力度推動物聯網金融產品和模式,重點探索運用物聯網技術創新產業金融服務模式。同時,推動社會信用體系與物聯網金融基礎設施協同建設,通過數據匯聚、共享、開放和利用,緩解缺乏重資產和信用記錄的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

  《規劃》提出要推進数字人民幣試點,要緊扣“驗證、優化、提升、探索”的試點目標,找准試點和助推地方数字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治理能力提升的契合點,以及在服務民生、發展普惠金融、促進基層治理等方面的應用。

  在《規劃》所列明的16個專欄中,實施農業保險、上市公司、地方金融組織等一系列高質量發展行動備受關注。

  其中,實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行動,主要包括企業上市培育專項行動、產業鏈供應鏈“鏈主”上市提升專項行動、上市公司規範發展行動、中介機構優質服務專項行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創先專項行動等5大行動,力爭到2025年底,全省境內、境外上市公司總數達800家以上,股份制改制企業突破1萬家,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企業突破1.5萬家,形成一批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江蘇證監局副局長錢宗保說,在對資本市場服務江蘇實體經濟的經驗和特點進行總結后,針對《規劃》中提出的要求,將落實“資本、科技和產業高水平循環”主題,進一步加大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創新、綠色發展、中小企業和鄉村振興力度。同時,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進一步優化江蘇資本市場生態,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記者 趙偉莉 儲楚)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