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財政廳聯合制定出台《江蘇省保護和獎勵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的若干規定》,根據被舉報事項的難易程度和打擊違法行為的貢獻大小,給予舉報人最低50元,最高50萬元的現金獎勵。
2018年底,我省曾經印發過《江蘇省保護和獎勵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舉報人的若干規定(試行)》,通過近三年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客觀上也存在着“舉報範圍窄、獎勵金額小、獎勵程序繁瑣”等實際問題。
新版《有獎舉報規定》聚焦重點環境問題。列入有獎舉報範圍的事項,都是與群眾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的環境污染問題,比如,非法排污、超標排放污染水、氣、土環境,以及偷埋固危廢等違法行為。
舉報哪些生態環境違法可以獲得獎勵?
舉報下列違法行為的,經生態環境部門查實並予以處罰或移送公安部門的,可以獲得獎勵。
(一)未按照規定取得排污許可證或者未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排放污染物的;
(二)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或超過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排放污染物的;
(三)排污單位或者第三方機構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存在其他弄虛作假情形的;
(四)非法排放法律、法規禁止排放的污染物的;
(五)通過暗管、滲井、滲坑、雨水排放口、槽車、灌注或者不正常運行污染防治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的;
(六)在飲用水水源一級、二級保護區、各類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區內實施生態環境違法行為的;
(七)非法轉移、利用、處置、傾倒危險廢物、醫療廢物的,或者危險廢物貯存場所未按有關規定建設、管理,存在環境污染隱患的;
(八)未經生態環境部門許可或者備案,非法生產、銷售、使用、轉讓、轉移、進口、貯存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的;
(九)將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污染物用於土地復墾或者向農用地排放、傾倒、填埋的;
(十)其他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如何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舉報?
舉報途徑主要包括七種:
(一)電話舉報:“12345”熱線、“12369”熱線;
(二)微信公眾號舉報:“江蘇生態環境”;
(三)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官網舉報;
(四)电子郵件舉報:生態環境部門領導电子信箱;
(五)來信舉報: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信訪機構;
(六)來訪舉報:全省各級生態環境部門信訪機構;
(七)“隨手拍”舉報:掃描識別“企業環保臉譜”等。
如何確定有獎舉報獎勵標準?
生態環境部門按照被舉報事項的難易程度、危害程度和情節輕重,對舉報人予以獎勵,具體獎勵金額參照罰款金額的1%―5%確定,分為五檔。
(一)對涉及一般行政處罰的舉報事項,給予最低50元,最高1萬元獎勵。
(二)對採取按日計罰、查封扣押、限產停產的舉報事項,給予最低500元,最高1萬元獎勵;對未進行處罰,但進行查封扣押的舉報事項,給予2000元獎勵。
(三)對採取行政拘留的舉報事項,給予最低500元,最高1萬元獎勵。
(四)對採取刑事拘留的舉報事項,給予最低1000元,最高1萬元獎勵。
(五)舉報人能夠提供詳細材料,協助開展調查取證的,在原有獎勵金額的基礎上增加獎勵金額50%的獎勵,獎勵金額最高1.5萬元。
如何獲得50萬舉報獎勵?
對舉報監測數據弄虛作假並造成嚴重環境污染、跨區域傾倒危險廢物並造成嚴重後果、長期嚴重超標排污等違法行為的,經查證屬實,報同級人民政府同意,可給予舉報人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該項獎勵不適用《有獎舉報規定》第五條第一款規定。
如何保障舉報人信息?
《個人信息保護法》《信訪條例》等法律法規明確,有效保護舉報人的個人信息安全,防止受到打擊報復,是行政機關的法定職責。《有獎舉報規定》第十五條也規定:嚴格落實對舉報人信息的保密要求,嚴厲打擊泄露舉報人個人信息、通風報信和打擊報復舉報人等違法行為。對能夠接觸到舉報人信息的工作人員,包括執法人員、鄉鎮街道網格員等,都要求定期進行保密教育,分別依託移動執法系統和現場調處APP開展現場調查,每個工作人員都有身份賬號,確保舉報信息流轉全程留痕、可追溯,一旦發現舉報信息泄漏,將進行倒查問責。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 查多)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postdoctor.com/?p=4634
>> 转载请注明: www.zjpostdoctor.com 2021年12月04日 于 新宝6-新宝6平台代理-新宝6总代理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