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寶6娛樂 > 新寶6總代理_江蘇10個典型率先破題工業用地提質增效
2022
04-12

新寶6總代理_江蘇10個典型率先破題工業用地提質增效

  我省10個典型率先破題工業用地提質增效 ――

  盤活低效地,算好“畝均賬”

  工業是實體經濟的主要載體,土地是工業發展的基本要素,然而,用地低效、形態破舊、產業低端、畝均效益低,一度成為制約工業用地高質量發展的“攔路虎”。去年末,我省《關於進一步推進工業用地提質增效的意見》及其實施細則接連出台,以8項新舉措升級工業用地供給方式,為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拓出新空間。

  “空中”+“地下”立體式開發利用,將原本平鋪式開發廠區集中上樓,騰退低效用地遷入高新項目……近日,我省10個節地效果好、示範性強、體現特色的節約集約典型做法脫穎而出,被評為全省工業用地節地模式(技術)先進典型案例。盤活存量、做優增量,各地各出實招破解發展的空間瓶頸,积極探索提升工業用地“含金量”的高效路徑。

  量體裁衣,

  產業空間的立體“擴容術”

  有限的產業空間,面對擴張的產業規模,是“寸土寸金”的江蘇長期以來面臨的現實。統計數據显示,全省市場主體總數近1360萬戶,平均每千人擁有企業48戶,對產業空間的需求十分旺盛。

  “土地開發向空中、地下要空間,由‘二維’轉向‘三維’,同時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提高新增建設用地標準,變小而散為大而優,實現項目用地的精細化、專業化。”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認為,一方面要在用地模式上“上天入地”,另一方面還要考慮產業發展與生活形態的有機融合。

  “上天”,即“工業上樓”,用全新的產業載體模式盤活存量土地、溢出更多產業發展空間,讓企業生產、設計、研發等多個環節不再受制於空間局限。

  原本4000平方米的單層廠房改為5層的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的多層廠房,並配套建設了一棟8層人才公寓,淮安市淮安區榮安智創園告別了“攤大餅”式工業用地方式,在盡可能少用新增建設用地的前提下,推動廠房標準升級,完善生產配套。目前,項目一期已建成面積145畝,相比原廠房佔用土地面積節約60%,同時單位面積土地產出效益增長130%,稅收增長40%。“富士佳公司從租用廠房到投入生產,僅用了1個月就全部完成;光巨精密工業在園區配套完成后,立刻投入了生產並實現生產目標。”淮安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副局長張韶駿介紹。

  “入地”,則是探索開發利用地下空間,鼓勵對地上地下空間綜合統籌和一體化開發,以此提高城市空間資源利用效率。

  位於無錫新吳區的聞泰無錫智能製造產業園正如火如荼地建設。作為本年度全省重點項目,產業園集5G智能終端、SIP封裝產品和功率半導體器件於一體,建成后將成為全球首批以及重要的5G智能製造產業基地之一。“目前園區4號和7號廠房已經封頂,其餘也正在建造主體結構過程中。”無錫新吳區聞泰無錫智能製造產業園土建工程師候聖飛告訴記者,由於廠區內建設員工宿舍等生活配套設施,園區地面車位配比空間嚴重不足,因此採用“地下停車場+5層停車樓”的立體開發模式。“其中開挖建設地下停車場面積約1.7萬平方米,園區總規劃機動車位共1157個,車位配比高於省級標準。”

  產業園共建共享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地下停車庫滿足園區停車需求,建設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促進職住平衡,將產業鄰里概念融入園區建設……不僅實現節約集約用地、避免重複建設,更能為職工提供便利服務和保障、增強“歸屬感”,生產生活有機融合的“集約式、家園式”產業社區更具發展活力和持續生命力。

  騰籠換鳥,

  村工業園也能飛來“金鳳凰”

  興化戴南鎮趙家村工業園的江蘇興達鋼簾線生產車間內,電鍍、濕拉、捻股,一道道工序在智能化流水線上飛速運轉,伴隨着機器的轟鳴聲,細如髮絲的鋼簾線被盤紮成捆,機器人揮動手臂抓取碩大的工字輪,全自動物料車按照電腦設定的軌道穿梭往來。不久的未來,這些鋼簾線將成為汽車輪胎上不可或缺的骨架材料。興達公司副總經理沈愛國告訴記者,去年12月,投資16億元的一期擴建工程在戴南鎮全線投產,待二期項目建成后,公司預計每年能增產35萬噸高性能鋼簾線,新增年銷售收入40億元,新增利稅4.6億元。

  村級工業園飛來“金鳳凰”,這在兩年前的趙家村幾乎是天方夜譚。原來,佔地225畝的趙家村工業園是戴南鎮創建較早的村級工業園之一,園區內40戶企業多為本村村民租賃村集體土地創辦的企業,從事不銹鋼冶鍊、澆鑄、粗加工等生產經營。“企業安全環保要求不達標,‘髒亂差’環境問題突出,生產工藝和管理模式落後,土地利用率低,經濟效益低,發展進入瓶頸期。”戴南鎮副鎮長周洪波介紹,恰巧此時與趙家村相鄰的興達鋼簾線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积極尋找土地,準備實施擴建項目。

  一邊是興達的新上項目土地無處着落,另一邊是作坊式的小企業佔據較多土地,而產出卻微乎其微,戴南鎮決定借鑒廣東順德“村改”經驗,在趙家村率先啟動“村改”,對工業園40家企業、225畝廠房實施拆遷,改變“粗放”發展,盤活土地存量,為重點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騰挪搬遷的小散作坊搬去哪裡?如何生存?為了不讓小微企業“一搬了之”“一拆了之”,戴南鎮投資4.5億元,規劃籌建緊固件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大學生創業園等小微產業園。園區不僅實行專業化管理,統一建設公寓樓、食堂,實現資源共享,更對進園項目實行投資強度准入制,引導“村改”中的優質小微企業入駐,加速孵化發展。

  “當前,新增建設用地空間日趨緊張,特別是發展較早、用地供應緊張的城鎮工業發達地區,一些開發區、工業園區範圍內及周邊存在面廣量大的村級工業園,亟需實施二次開發。工業企業整體搬遷、規劃建設高標準園區,‘戴南模式’成為村鎮工業集中區改造提升的典型。”省自然資源廳開發利用處有關負責人說。項目容積率從改造前的0.57提高到1.0以上,畝均稅收達37萬元,拆遷的40戶企業中有12戶企業實現技術升級……通過打破割裂空間,整合分散形態,戴南鎮為產業轉型升級騰出大空間,�出了村級工業園“寸土”生“寸金”的鄉村振興新路子。

  雲上監管,

  讓低效用地“無所遁形”

  “某公司用地27.01畝,去年銷售1.95億元,納稅2047萬元,土地利用綜合評價99.74分,屬於高效集約型企業。”在宿遷泗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數據中心,技術人員手指輕輕一點,任意地塊上的企業信息和用地情況一目瞭然。足不出戶就能看到企業供地、用地、銷售和畝均稅收等信息,得益於去年底泗陽創新開發的工業項目“用地保”数字化管理系統,目前已覆蓋泗陽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現代農業園和吳泗園的801個工業項目。

  “之前,園區常喊沒地可用,對於低效用地的底數不明,每年年底還要走訪多個部門,挨個企業核算畝均產值和稅收。”泗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張連馬告訴記者,通過對接稅務、住建、環保、供電、人社等13個部門,收集企業綜合容積率、畝均稅收、水電、環保等6個方面的數據,建成工業用地調查數據庫,“如今,系統可以動態精準呈現園區批地、供地、用地以及用地質量的數據。2021年,根據系統科學評價,通過篩選低效粗放型企業,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全縣共盤活閑置低效用地7700畝。”

  “大數據”代替“兩條腿”,“線上跑”代替“路上跑”,在對工業用地分類監管的同時,也能及時為低效用地拉響“警報”。“系統將採集匯總的企業信息,按照綜合分值情況,把企業划為‘高效集約、一般高效、一般適度、低效粗放’四個區類,對於得分低於56分的,我們將進行預警提醒,低於35分的,列為勸退項目。”泗陽經濟開發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用地報”的動態監測幫助下,開發區內一處佔地132畝低效閑置的廠房,目前正在重新改造裝修,為項目招引做足準備。

  記者注意到,日前無錫和連雲港圍繞工業用地提質增效出台的文件均對於存量低效工業用地的盤活提出要求。如連雲港“二十八條”明確,對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年度處置任務完成不理想的縣區,下一年度納入縣區個性指標考核,各地須達到一定比例方可申請新增建設用地計劃。

  “工業用地提質增效,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新上工業項目用地效能,向地上地下要空間;另一方面要大力盤活存量工業用地空間,全面摸清各類產業園區用地‘家底’情況,推進工業用地更新提升。”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將進一步強化工業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新增建設用地動態監測監管;同時實施“增存掛鈎”機制,將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與盤活批而未供和閑置土地總量相掛鈎,向資源存量要發展增量,持續推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記者 沈佳暄)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