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敘事主體,紀錄片《銘記》12月13日開播
2022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5周年,在第九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由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出品的紀錄片《銘記》,將於12月13日當晚在江蘇衛視、荔枝新聞等平台重磅推出。
自2014年以來,作為國家公祭日舉辦地、南京大屠殺發生地的主流媒體,江蘇廣電總台連續推出了多部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大型電視紀錄片作品,包括《1937南京記憶》《外國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見證南京1937》(第一輯、第二輯)、《正義之劍――戰後對日戰犯審判檔案解密》《倖存者說》《南京之殤》《黑暗時刻:我們在南京》等。
今年推出的紀錄片《銘記》再次更新視角,首次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為核心敘事載體,從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家庭祭告到南京城祭,再到國家公祭,探討守護、傳承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
國家公祭儀式現場
當我們凝望歷史,歷史也在凝望我們。凝望着30萬南京大屠殺遇難者血與淚、辱與痛牽引出的歷史記憶,人們會想到什麼,會記住什麼,會留下什麼?這一切,對今天的世界又意味着什麼?該片帶領觀眾走近南京大屠殺慘痛記憶的親歷者、挖掘者、研究者、傳播者以及普通参觀者,傾聽他們的記憶故事,從紀念館建設、展陳設計、重點文物、歷史研究與國際傳播、國家公祭等多個角度,推開 “記憶之門”,在不斷銘刻、擦亮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過程中,銘記歷史、呼喚和平。
國家公祭鼎
自2014年首次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辦以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和古城南京在人類文明史上的“記憶空間”和“歷史坐標”作用,得到進一步確立和鞏固。如今,這裏已成為全世界圍繞南京大屠殺進行研究、展陳、發布、表達的中心,亦是國際公認的二戰期間三大慘案紀念館之一。
紀念館一期設計者、建築學家齊康,出生於1931年。1937年6歲的他,便是在日軍的飛機轟炸和逃難中度過的,父親齊兆昌1937年更是留在了南京,見證了那段慘痛歷史。他憶起第一次去紀念館館址時,那裡還是一片荒地,周圍沒有任何建築,“地上一挖,白骨就有了,所以我就用‘生與死’來表現,‘生’就是草坪,‘死’是鵝卵石,中間還有枯樹,還有母親在尋找自己的子女(雕像)。”
齊康設計的遇難者叢葬地景觀
2005年,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之際,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主持設計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第二期擴建工程。二期工程歷時兩年多,擴建后的新館佔地面積為原先的近四倍。
主陳列館位於最東端,是一個斜插入地面的三角形。何鏡堂團隊保留了施工發現的19具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遺骸發掘點,並在其上方特意開了一處天窗,把它命名為“蒼天有眼”。
何鏡堂設計的紀念館二期主陳列館
2022年9月21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增加了一個別具巧思的新作品――一棵會“唱歌”的樹。遊客坐在樹下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能聽到四段不同主題的音樂。
設計者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魯安東回憶:“有一天,我從冥思廳参觀出來,往北看,可以看到‘勝利號角’雕像;往西邊,是和平女神雕像;南邊的紫金草草坡,體現一個民族的綿綿不絕的生命力。我想如果能把四個景、四種敘事和體驗匯聚到一個點,讓它成為整個館的一個樞紐,它會是親切而宏大的。”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周峰,原館長朱成山,原副館長段月萍,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南京大屠殺史研究學者張連紅,南京大學歷史學院院長、南京大屠殺研究學者張生,參与公祭鼎設計的南京藝術學院教授鄔烈炎等眾多與紀念館淵源較深的人們,都在片中現身講述有關紀念館建設、展陳設計、國家公祭等回憶。
該片從策劃到播出歷時一年,為了呈現更多生動細節,攝製組長期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蹲守進行紀實拍攝,在國內外採訪數十位親歷者、見證人,搜集大量珍貴檔案和原始影像,對紀念館建館37年來的數萬條参觀者留言進行整理和選擇,作為重要敘事線索,從個體情感、國家公祭、世界記憶遺產三個層面,串聯起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的現實意義和當代價值。片名《銘記》,正是受到参觀者最高頻留言詞彙的啟發。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雲專門為該片題寫片名。
“勿忘”、“銘記”、“和平”是最高頻的留言詞彙
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孫曉云為該片題寫片名
本片將於12月13日19:30起在江蘇衛視播出,江蘇城市頻道19:40起播出,江蘇教育頻道和江蘇公共・新聞頻道19:50起播出,荔枝新聞、我蘇兩網兩端同步推出。傳承記憶,祈願和平,敬請收看!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zjpostdoctor.com/?p=6433
>> 转载请注明: www.zjpostdoctor.com 2022年12月14日 于 新宝6-新宝6平台代理-新宝6总代理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