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總代理

2022
10-12

  不久前,由徐工自主研發的超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XCA2600在企業調試場首吊成功,再一次刷新由徐工保持的最大噸位產品世界紀錄。這也意味着,我國自主研發的全地面起重機首次實現了最大高度160米、功率8兆瓦以下陸上風機的工況覆蓋,將極大提升超大型陸上風機安裝的效率。這台機器掌握了高性能柔性臂架技術、超起技術、獨立懸挂技術等三大核心技術,匯聚了企業的最新成果。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術專家李長青說:“它的起重能力比我們之前最大的1800噸提升了40%以上,它的作業效率、起重速度比我們原來的車提升了20%到30%的樣子。”

  關鍵技術買不來也等不來。5年來,徐工研發投入增長5.6倍,總書記關心的核心技術,企業已在傳動與液壓等領域取得突破,發明專利由10年前的102件增長到如今的2216件,累計26款產品獲得江蘇省首台(套)重大裝備認定。研發一系列全球數一數二先進裝備的同時,徐工還制修訂7項國際標準、25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增海說:“2017年的時候我們的1200噸產品剛剛上市,在這幾年時間里我們研發了1800噸、2000噸,還有今天的2600噸。這裏邊包含了我們的關鍵技術,支撐了產品的創新,每一次新產品的推出都是刷新了世界紀錄。”

  如今,徐工已從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第七躍升至前三名,世界第一弔、全球最大塔式起重器、世界最高技術水平攤鋪機等眾多高端產品震撼亮相;隨着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產品遠銷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說:“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猶在耳畔,我們將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轉型,早日建成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十年來,江蘇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狠抓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做大增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促進轉型升級;通過創新和数字賦能,給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的痛點堵點,紮實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江蘇全省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5.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8.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一位;十年來,江蘇規模超萬億元的行業達到5個,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机械、物聯網、納米新材料等6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站在新的起點上,江蘇將繼續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勇挑大梁,敢為善為,不斷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沈楊、康健 徐州台、徐州中心站 編輯/孫櫻)

2022
10-03

  這個國慶節,在江蘇大地上,一大批交通重點項目及產業重大項目也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中。最新數據显示,1-9月份全省鐵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31.16億元,占實際開工建設項目計劃投資301億元的76.8%,按時序進度穩步推進。與此同時,全省重大項目實現應開盡開,順利完成年初省政府確定的“確保9月底全部開工”的任務目標。

  【常泰大橋建設全速推進 過江通道建設規模創歷史之最】

  江蘇台記者 薛蘇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常泰長江大橋泰興側5號墩索塔施工點。今天是國慶節。走進施工現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紅”。不僅有紅旗的迎風飄揚,更有大橋建設者工作的紅紅火火。

  常泰長江大橋跨江連接常州與泰州兩市,是在建的世界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也是長江上首座集高速公路、城際鐵路、一級公路“三位一體”的過江通道。這個國慶節,建設者們加班加點。352米的大橋中心樞紐5號墩索塔正以每天近1米的速度在“長個兒”,已經建成120米左右。

  中交二航局常泰長江大橋項目部常務副經理王輝說:“常泰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后,將推進‘錫常泰’城市組團,為跨江融合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撐。我們以高標準質量推進工程建設,確保在2025年上半年實現大橋通車。”

  張靖皋長江大橋和海太長江隧道也於近期相繼開工。目前,全省在建過江通道工程已達8座,建設和投資規模均創歷史之最。到2035年,江蘇已建和在建過江通道數量將達36座,全面提速的過江通道建設,將有力推動跨江融合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進程。

  【鐵路投資完成計劃投資76.8% “軌道上的江蘇”加速向前】

  國慶前夕,北沿江高鐵江蘇段正式開工建設,建成通車后將填補江蘇長江北岸地區的高鐵空白,江蘇13個設區市將實現“市市通高鐵”。同樣在長江沿線,南沿江城際鐵路的鋪軌工作這两天進入常州境內,向明年建成通車邁出了堅實一步。今年以來,寧淮城際鐵路實現全線開工,滬蘇湖、滬蘇嘉、滬蘇通二期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全省鐵路建設按序時進度穩步推進。

  【完成率約87% 助力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江蘇大地上,各類產業重大項目建設同樣熱火朝天。淮安歷史上單體投資最大的製造業項目,總投資202億元的中天淮安精品鋼簾線項目的部分廠房主體鋼結構已經基本完成;在射陽黃海岸邊,500千伏、220千伏的亨通海底電纜智能生產線直通大海。該項目投資38億元,實現了國內企業在500千伏高端海纜市場的突破……省發改委發布的最新數據显示,截至9月底,全省重大項目實現應開盡開,預計完成投資4900億元,完成率約87%,快於序時進度12個百分點。一個個重大項目進展喜人,將有力扛起“壓艙石”和“穩定器”的重擔,助力江蘇經濟朝着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穩定前行。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沈楊 李澤灝 泰州中心站 供片台/淮安台 鎮江台 宜興台 徐州台 無錫台 射陽台 無錫台 編輯/張萌)

2022
09-23

  蘇北大鼓 評彈茶館 曹家班嗩吶

  在雲端,江蘇“最炫民族風”火了

  從蘇南的評彈,到蘇北的大鼓,雲端正成為我省傳統民間文化的“第二舞台”,僅徐州沛縣一個吹奏嗩吶的直播間,開播半年就吸引了70多萬粉絲,引來中央級媒體的追蹤報道。打開這些直播間,不只是打開了一個個雲上舞台,還有江蘇的風土人情、藝術工作者的堅守和創新。

  鄉音鄉情,“大鼓狀元”成了網紅主播

  “朋友們大家好,我是蘇北大鼓演員牛崇光,提前通知,本周三晚上7:30準時直播,歡迎大家光臨!”短視頻平台上,牛崇祥(藝名牛崇光)熱情地向大家打招呼,59歲的他滿面紅光,精氣神十足。上千條點贊很快襲來,網友也熱情地與他互動留言: “牛師傅,幾十年前你在陸集唱大鼓我就聽過,好聽!”

  蘇北大鼓,是一種流行於宿遷、廣泛影響蘇魯豫皖地帶的傳統曲藝形式。一般是一人表演,左手擊打一對月牙板,右手擊鼓,有說有唱,並帶有手、眼、身、步的表演。因為接地氣、帶着濃濃的鄉音鄉情,很受地方觀眾的歡迎。

  牛崇祥是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蘇北大鼓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宿遷市曲藝家協會名譽主席,被觀眾譽為“大鼓狀元”。他從2017年開始搞直播,至今已有5個年頭,光是在抖音上就有5萬多粉絲,點贊量近十萬。從“大鼓狀元”變身“網紅主播”, 牛崇祥成為蘇北大鼓在網絡上的积極推廣者。

  直播間拼的是真功夫。一人、一鼓、一對板,要怎樣才能留住網友?牛崇祥說,“首先得靠肚子里有貨!”《走馬春秋》《無艷春秋》《凌霄漢》《戰君山》……這些都是牛崇祥的拿手書目。傳統曲藝一度遇到時代發展的困境,牛崇祥也犯愁,“滿肚子都是書,就愁唱不了”。現在,在網上搞直播說書,不能天天都說一模一樣的段子。他的滿肚子存貨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像這些長篇書目,每天說三個小時,連續不斷,說完一部最起碼也要三五個月。”

  誰說聽大鼓的都是老年人?牛崇祥發現,自己的直播間里,六成以上都是40歲以下的年輕人。“也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觀眾,哪天我不直播,他們會念叨着來問。”尤其讓他感動的是,有些痴迷大鼓的老年人,平時自己不太會玩手機,就讓家裡孩子把手機設置好,一到點就打開手機守着他的直播。

  刷短視頻的不少青年人,刷到了蘇北大鼓,也會津津有味地追下去。這也讓牛崇祥想到了自己的童年,當年的他,只要有藝人到村裡來表演,總是早早地到現場等待,一場也不落。現在,蘇北大鼓以另一種方式“回歸”到年輕人生活之中,也讓他看到了傳統戲曲傳承下去的無限可能。

  以前的觀眾在鄉間大集上,現在的觀眾在直播間里,但是留住他們的道理是一樣的。“擺地攤時,你不能撂個三場五場才出來唱,這樣觀眾就不來了。直播也是這樣,天天播,人氣才能漲得快。” 牛崇祥說。

  如今,牛崇祥每場直播都有穩定收益,但是他堅持“不帶貨”。“觀眾是來聽書的,你咋還賣起貨來了呢?一來二去書迷們就不來了。”他說。為了讓直播更加生動,他還會策劃不同曲種在直播間“飆唱”。

  從18歲拜師學藝到現在,牛崇祥已經從藝40餘年,而蘇北大鼓也早已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牛崇祥帶領學員們在各個社區平台上演出了100多場,今年他的目標是200場。他說,“網絡直播,同樣也是一個大舞台。作為蘇北大鼓省級傳承人,目前我的任務和心愿就是把它傳承發揚好。”

  線上線下,蘇州評彈唱響“聲聲潮”

  不久前的中秋節,蘇州平江路上的琵琶語評彈藝術館迎來了觀眾熱潮。每天十餘場的演出門票基本當天售罄。古老的蘇州評彈近年來越來越“潮”,該館的評彈演員吳亮瑩就是其中的代表。

  “我有一段情呀,唱給諸公聽……”吳亮瑩本是蘇州的專業評彈院團演員,2011年她因在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中配唱了一段《秦淮景》,被更多人熟知。幾年前,吳亮瑩和夥伴們一起創業,在平江路上開了這家評彈茶館。“我從小就生長在平江路附近,對這裏充滿感情,對蘇州評彈也有種情結,希望通過自己的展現讓更多人了解蘇州文化。”

  評彈茶館樓上樓下能同時容納100多個座位,一直人氣不俗。幾年來不斷有粉絲慕名而來,點名要聽《秦淮景》。如今的吳亮瑩,又在網絡上有了新的代表作。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山花蕉恭弘=叶 恭弘暮色叢染紅巾……”短短几句,就美到讓人耳朵上了癮。《聲聲慢》是國內男歌手崔開潮演唱的一首歌曲,近年來不斷以各種形式被翻唱,吳亮瑩的吳語版《聲聲慢》成為其中一道亮眼風景。除了將流行文化與吳儂軟語結合重新演繹的《聲聲慢》,在抖音、小紅書、B站等平台收穫了百萬點擊量外,吳亮瑩在網絡上還演唱過《天涯歌女》《花好月圓》等吳語歌曲。在網上的這些短視頻中,她身着典雅旗袍,伴隨着弦索叮咚,吳儂軟語中流淌着江南水鄉的款款溫柔,讓人過耳難忘。隨着網絡知名度的不斷提高,琵琶語評彈藝術館更成為平江路上的一處熱門“打卡地”,越來越多網友渴望來現場親耳聆聽蘇州評彈這個“最美聲音”。

  館里也有十幾人的演出團隊,但很多觀眾還是衝著吳亮瑩而來。為此,吳亮瑩堅持每天演出。前段時間正值暑假旺季,一天16場、每場一個小時的演出,吳亮瑩每場都演,一場要唱上近20分鐘,每天到家都是深夜11點多。身邊的人都說她簡直是“用生命在唱”,勸她別太拼。吳亮瑩卻說,現在來館里聽評彈的好多都是全國各地來的,“大家都那麼熱情,你不唱行嗎?”

  2018年,歌手蔡琴偶然來到館里聽評彈,連連稱讚她的演唱,“高的高,軟的軟,蘇州話表達出來的味道,值得你花一點時間聽一聽,你會愛上它。”

  “評彈藝術不能成為博物館里的陳列品。”這是吳亮瑩的觀點。她說,蘇州評彈發展到現在,可以多嘗試與流行音樂等其他音樂形式相結合,進行新表達。“比如我自己,喜歡聽郭蘭英、李谷一、鄧麗君甚至是青年歌手周深的演唱,他們的唱法、氣息和咬字,都可以為我們的評彈提供借鑒。只要能找到適合吳語唱的歌曲,我都可以試着來唱一下。”吳亮瑩說。

  如今,這間評彈茶館在抖音上也有了十幾萬粉絲,許多觀眾拍攝的吳亮瑩演出的短視頻,常常成為網絡爆款。吳亮瑩認為,“網上引流,線下演出”的模式,能讓更多觀眾走進茶館。“只要可以助力評彈藝術的當代傳播,我會繼續堅持下去,多出大家喜愛的原創作品。”

  祖孫三代,曹家班嗩吶半年增粉絲72萬

  “要不我們也試試直播?”疫情期間演出暫停,對於以嗩吶演出為主業的曹家班來說,也就意味着沒有了收入。眼看着家裡的親戚和自己的兄弟們陸續改行,今年2月底,1986年出生的“第五代傳人”曹嘎終於發出了這樣的提議。

  花了半個月時間準備,3月18日,“沛縣曹家班嗩吶”抖音直播間上線。“原以為能有十幾、二十個人來看看就不錯了,結果第一天陸陸續續進來了幾百人。”讓曹嘎驚喜的是,很多人刷同城看到他們在直播,就特意進來打招呼,“曹師傅好久不見了!”還有的直接在公屏上寫:我兒子當年結婚的時候,就是你們給“吹”的……

  徐州沛縣素有“嗩吶之鄉”稱號,成立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民間樂團“曹家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世代以嗩吶為生,幾十年來穿梭於各類鄉土間婚喪嫁娶演出中,這些群眾成為他們直播間的第一波粉絲。

  你聽過嗩吶版的《本草綱目》嗎?嗩吶模仿薩克斯吹《回家》,是什麼味兒?曹嘎發現,他們直播四五天後,粉絲數已然過萬;3月底,粉絲破10萬;4月初,曹嘎82歲的爺爺曹威邦也來到了直播間,演奏了兩場咔戲《打金枝》和《七品芝麻官》,曹嘎的爸爸、省級非遺傳承人曹河南打鼓敲鑼,曹嘎演奏电子琴,曹嘎的弟弟曹干負責打擊器,三代人的首次同台當天贏得了超過200萬的觀眾點贊數;截至9月20日,他們直播間粉絲數已經高達72.2萬。

  “很多人給我們留言,說沒想到咱們中國的民樂器這麼好聽!還有人問有沒有培訓班,想讓孩子來學!”網友的喜愛也即時轉換為“直播打賞”,成為新的演出門票。“現在,我們直播打賞的收入已超過了過去的線下演出收入。”曹嘎說。

  半年的直播生涯,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曹嘎說:一路披荊斬棘!

  一是演出場地的變化。一開始,曹嘎在自己家裡搞直播,結束后鄰居上來敲門,“一两天沒問題,天天這麼搞吃不消!”他們趕緊在空曠的地方租了個院子,還怕聲音傳出去,又把窗戶縫封死了。一台掛壁式空調不夠,後來又加了一台櫃機,“別人進來都喊冷,我們還熱得要命。沒辦法,吹嗩吶是個力氣活,十幾分鐘下來,每個人都大汗淋漓。”

  二是演出時間的拉長。過去婚喪嫁娶一天吹幾首曲子,上台演出也就十幾分鐘,而到了直播間,一演奏就是三小時起。“我們每天晚上8點半開始直播,原定播三小時,但常常到了晚上11點,人還很多,根本沒法下播,最長一次延時到了凌晨3點。”曹嘎打趣道,目前直播間里的固定成員差不多都在30歲左右,是“最有勁的一代人”,“說實話這個演出強度,比過去大太多了,每天直播完,大家都坐在那不想動,太累了!”

  三是觀演關係的變化。過去嗩吶的觀眾群體以中老年人為主,如今直播間里19―30歲的年輕人佔了很大比例,如何吸引年輕人?曹嘎在曲目創新上下功夫,除了《百鳥朝鳳》這樣的嗩吶經典曲目,他還把《喜洋洋》《本草綱目》等流行曲目,《大秧歌》《茉莉花》等全國各地的民歌,甚至世界名曲《喀秋莎》等改編成嗩吶版,贏得不同年齡層粉絲共鳴。曹嘎還在直播間招募了數位20多歲的二胡、笛子、古箏等演奏員現場伴奏,一起參与直播。

  數據显示,過去一年裡,抖音民樂直播觀看人次已超過61億。在曹嘎看來,直播就像做菜,雖然他們半年來不斷為觀眾製作創新的“配菜”,但傳統的嗩吶曲目依然是直播間的“主菜”,“曹家班會一直堅持做下去,將嗩吶一代代傳承下去!”(記者 顧星欣 陳潔)

2022
09-03

  從“家門口跑步”到“私人定製運動方案”

  全民健身,讓健康江蘇更具活力

  一場盛會,全民共享。8月28日,第二十屆省運會大幕拉開,賽場上,運動員們進行一場場激烈的角逐;賽場外,江蘇全民健身再度提檔升級,健康江蘇更具活力。

  改變一座城影響一城人

  華燈初上,泰州東環高架體育公園一派熱鬧景象: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場地上,成群結隊的人在揮灑汗水;專業舒適的健身步道上,大人帶着孩子們在享受親子時光。13歲的燕禮江剛剛寫完作業,就和小夥伴們來到足球場上踢球,“這裏離我家很近,我喜歡放學來這裏玩,在這兒踢球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

  利用公園綠地和高架橋下閑置的城市“金角銀邊”打造的東環高架體育公園,建有籃球場2片、五人制足球場2片、門球場1片、羽毛球場3片、乒乓球桌10張、棋牌天地400平方米,這裡是泰州以省運會為契機打造的體育公園之一。

  曾經的泰州,全民健身設施排名居全省末位。接過省運會大旗后,2020年,泰州專項實施“體育為民突破行動”,並在2年內提前完成目標,建成特色體育公園52個、各類球場558個、健身步道106公里,每個村、社區至少有一處健身路徑,每個鎮(街)至少有一處多功能運動場。

  今天的泰州,主城區實現城市社區“5分鐘健身圈”,在全國處於領先水平。站在泰州的城市中軸,從人民廣場出發,到市文化中心,再到本屆省運會主場館泰州市體育公園,全民健身設施隨處可見,城市中軸成為了“活力軸”。向東西延伸,高質量生活區、高品質商業區、高水平運動活力區,串起了城市的“活力帶”。省運會,悄然改變了一座城,影響着一城人。

  健身“大餐”送到家門口

  精彩的省運會,不僅是對全省4年體育發展的實力檢驗,更是全省全民健身事業的展示窗口。

  想在家門口鍛煉,10分鐘內就能找到全民健身設施;想散散步,全省有1.2萬多公里適合健走的健身步道;想到專業場館,13個設區市基本都建成了體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全省共有100多個大型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我每周雷打不動,肯定要來打兩次羽毛球,有時下午來得稍晚些,這裏幾乎就滿場了。”南京市民胡新是羽毛球發燒友,也是南京市棲霞區全民健身中心羽毛球場的常客,“這裏離單位和家都比較近,我和同事、朋友經常約了一起來打幾局。”今年年中,南京先後發放多輪體育健身券,“有一次我在微信小程序上搶到20元健身券,場館本身補貼價是21元,這樣我來打球實際只付了1元,太實惠了!”

  運動“大餐”送到家門口,吸引了更多百姓加入全民健身大軍。與10年前相比,江蘇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2平方米增長到3.48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從35%增長到40.3%。今年暑假,剛剛高考完的張萌走進了常州市天寧區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房,作為健身“小白”,她嘗試從最簡單的器材入手,慢慢進階。“這裏離家比較近,價格也實惠,器械很豐富。之前學業壓力比較大,也長胖了不少,正好利用這段時間減減肥,希望能培養自己健身的習慣,保持健康。”

  足不出戶,在家跳上一段“廣場舞”,拍下來並上傳網絡,你就可以和上萬人同時競技,還有機會獲得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和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群體部頒發的參賽證書――2020年起,江蘇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辦賽模式,創新舉辦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至今已連續舉辦3屆。其中,2021年第二屆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的參与人次近450萬,關注人次近2600萬。目前,新增趣味田徑、拳擊、棒壘球等項目的第三屆省網絡全民健身運動會正在火熱進行中。

  百姓健身有了專業指導

  “去哪兒鍛煉”的問題解決了,如何讓老百姓獲得更高質量、更專業的全民健身服務?

  “為什麼我練完了會不舒服?”“怎麼練更適合我?”……剛開始健身的人都有類似的疑問。實際上,藉助競技體育的經驗和方法,全民健身也可以變得更科學。江蘇省體科所國民體質與健康管理實驗室里,有體姿體態分析儀、高血壓運動管理系統、動脈硬化風險評估儀、人體成分測試儀、平衡測試儀等眾多儀器。“這些設備,可以篩查你哪些方面可能有運動的薄弱環節,及時通過專業的指導,給出矯正方案,整個測試過程只有2―3分鐘,可以自動出結果。”江蘇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群眾體育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森介紹,實驗室里的設備可以監測和健康相關的五大指標:生理成分指標、技術力量、技術耐力、心肺功能,還有柔韌性。

  在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無錫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宜興市體育中心等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市民可以用這些專業設備進行免費體質監測,並開出屬於自己的運動處方,量身定製自己的運動方案。部分設備還和醫院聯網,讓醫生可以及時了解到患者的身體情況。

  據統計,每年全省有30多萬人次來到130多個省級體質測定與運動健身指導站,進行體質測定、運動能力評估。在科學健身指導下,我省居民國民體質合格率已達93.1%。(記者 姚依依)

2022
09-02

  江蘇省僑聯第八次代表大會開幕

  萬立駿吳政隆許昆林張義珍出席併為僑界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頒獎

  8月31日上午,江蘇省僑聯第八次代表大會在南京開幕。中國僑聯黨組書記、主席萬立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吳政隆,省委副書記、省長許昆林,省政協主席張義珍出席開幕式,併為僑界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頒獎。

  萬立駿在開幕式上講話,代表中國僑聯向大會召開表示祝賀。他指出,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僑聯工作,着力把握新時代、新使命、新格局,积極為凝僑心、匯僑智、護僑益、聚僑力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完善服務、營造環境,推動全省僑聯事業發展邁上新台階。希望江蘇各級僑聯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廣泛凝聚僑心僑力僑智,在加強對僑界群眾思想政治引領上走在前、做表率,在助力“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上走在前、做表率,在持續強化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提升僑聯組織活力上走在前、做表率,在努力提升服務僑胞能力和水平上走在前、做表率,為江蘇“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惠建林在講話時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群團工作和僑務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把僑界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為黨和人民事業發揮更大作用,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智慧力量。希望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永葆赤子之心、常懷桑梓之情,做愛國精神傳承者、創新發展參与者、對外開放推動者、社會建設促進者、中華文化傳播者。全省各級僑聯組織要牢牢把握凝聚僑心僑力同圓共享中國夢主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不斷開創江蘇僑聯事業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議表彰了“江蘇省僑界傑出人物”“江蘇省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全省僑聯繫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工作者”等僑界先進。

  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李小敏,省政協副主席王榮平出席大會。副省長方偉宣讀表彰決定。省各人民團體向大會致賀信。省有關部門和省各人民團體主要負責同志、僑界代表等參加會議。 (記者 黃偉)

2022
08-20

  厲行節約 江蘇各級黨政機關將“過緊日子”要求落到實處

  為嚴格控制機關運行保障支出,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日印發通知,對各級黨政機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作出部署。 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以“過緊日子”為主線,系統提升管理效能,嚴守節能降碳原則,通過科技攻關等加快数字化管理轉型,形成“過緊日子”常態化機制。

  車輪上的問題,一直是“過緊日子”的難點和關注點。近年來,宿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堅持以智能化、實時化、一體化賦能公車管理實踐,积極探索公務用車集約化管理和保障新模式,新增了自動化調度、智能監管、大數據管理等功能。全市1990 輛公務用車移動終端設備安裝率達 97.12%,確保公務用車在全時監督下規範運行。

  宿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恆賓說:“目前宿遷市級機關公務用車的用編率僅為71%,單公里費用比2017年下降63.24%。2021年全市政府機關運行成本同比下降了28.59%,實現了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築面積能耗的’雙下降’。”

  按照“共享”理念,江蘇各級黨政機關探索創新資產資源共享共用模式,加快推進“線上+線下”公物倉建設,將低效運轉、長期閑置的辦公設施等資產及時納入公物倉,推進資產修複利用。 秉持“能用則用,物盡其用”的原則,常州市鐘樓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今年以來節約配件更換費用28萬元,通過加大廢舊電器、報廢汽車等閑置資產的處置力度,回收報廢資金7萬餘元。

  在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食堂,中午11點半,食堂的工作人員已經將16種小份菜準備齊全。與以往不同的是,食堂提供的米飯、菜肴分為半碗和滿碗,供餐模式改革后提供的“小份餐”深受歡迎。

  機關食堂餐廳經理徐業標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每道菜控制在60份左右,之前每天餐余垃圾能有四桶,現在形成節約用餐的好習慣后,餐余垃圾減少到兩桶,變化還是很顯著的。同時食堂的水電氣我們也是隨用隨關,拒絕浪費。下一步,會將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納入綠色食堂建設標準,讓每一位就餐人員參与‘光盤行動’,進一步營造制止浪費、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

  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的“緊日子”,只有通過提質增效才能變成群眾實實在在的“好日子”。徐州市鼓樓區豐財街道黨政辦公室副主任薛超告訴記者,近年來單位創新舉措,厲行節約、勤儉辦事,效果顯著,視頻會議和在線培訓明顯變多了,低碳節能等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參加非正式性會議,大家就自帶水杯;持續推進無紙化辦公、推廣節能低碳生活等措施,像必要的文件材料打印均採取雙面打印的方式,既節約紙張,又提高电子化水平。街道辦公區域有序推進LED照明,節約經費開支10%。”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李秋雨 宿遷台 徐州台 淮安台 編輯/李時)

2022
07-26

  7月23日至24日,江蘇省2022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無錫考區、徐州考區面試舉行,因新冠肺炎疫情延考的其他考區招考職位面試同期集中在南京舉行。至此,江蘇省2022年公務員錄用考試面試工作順利完成。

  記者了解到,本次面試3個考區共設168個考場,涉及108個招考職位,3800多名考生參考,全省600多名考官、600多名考務工作人員參与面試評分、服務保障等工作。南京市、無錫市、徐州市根據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疫情防控的最新要求,分別研究制定面試考生疫情防控告知書,周密做好防疫應急預案。各地及時與入圍面試考生溝通聯繫,通過電話短信通知、建立工作群等方式做好考務提醒、政策答疑等工作,及時回應考生關切。徐州市針對考生因疫情無法提前到現場熟悉場地的問題,在網上發布面試考點VR實景地圖,採取無人機空中拍攝考點取景,多角度展示考點情況,詳細標註考生入場路線,方便考生提前熟悉面試考點。針對高溫酷暑天氣,徐州市啟用新的面試考點,確保每間教室配備空調及相應的消暑物資,安排專業醫務人員全程待命。南京市協調交管和無線電監測力量,確保面試內外場安全有序;在考生入場時,使用考務一體機,優化查驗“蘇康碼”、核酸檢測證明等環節,確保考試安全順利進行。(記者 林元沁)

2022
07-03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大會舉行

  吳政隆黃強辛保安張智剛出席

  7月1日上午,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大會舉行,來自西南地區的綠色清潔水電跨越2080公里,將源源不斷送往江蘇。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辛保安,四川省省長黃強、國家電網公司總經理張智剛分別在江蘇會場、四川會場出席大會,共同啟動送電裝置。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途經四川、重慶、湖北、安徽、江蘇五省(市),江蘇落點在蘇州虞城換流站,每年可輸送清潔電能超300億千瓦時。該工程在世界上首次研發“常規直流+柔性直流”混合級聯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示範引領意義重大。

  會上播放了工程專題片,辛保安,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雲,四川省副省長羅強,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余兵分別講話。

  會前,吳政隆與辛保安一行舉行了工作會談。吳政隆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工程竣工投產表示熱烈祝賀,向國家能源局等國家部委、國家電網公司和四川、重慶、湖北、安徽等兄弟省市長期以來對江蘇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謝,向攻堅克難、闖關奪隘的廣大建設者們表示誠摯慰問。吳政隆說,白鶴灘水電站是實施“西電東送”的國家重大工程,是當今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技術難度最高的水電工程,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江蘇是經濟大省、用電大省,也是能源資源小省,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必將為江蘇推動高質量發展、為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注入強勁動力。當前,全省各級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細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決扛起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政治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關係國家能源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能源骨幹企業,國家電網公司理念先進、技術領先、實力雄厚,長期以來為江蘇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潛力巨大、空間廣闊。我們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國家電網公司在江蘇發展壯大,促進江蘇電網可持續發展。希望雙方以此次竣工投產大會為新起點,共同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在能源安全保供、電網基礎設施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電力裝備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實現“雙碳”目標等各領域全方位深化合作,以高質量的電力供給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充電賦能,攜手譜寫新時代互利共贏、綠色發展的新篇章,共同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辛保安感謝江蘇省對國家電網公司發展的關心支持。他表示,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是服務穩增長的重大保供工程、服務“雙碳”目標的重大綠色工程、服務科技自立自強的重大創新工程,今天竣工投產,標志著我國“西電東送”又一條戰略大動脈在迎峰度夏的關鍵時刻建成投運。國家電網公司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以電網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江蘇是經濟大省,是全國發展的重要“壓艙石”,保障好江蘇用電需求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國家電網公司將進一步深化與江蘇全方位合作,加大投入力度,加強統籌協調,為江蘇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強有力支撐,共同服務全國發展大局。

  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潘賢掌,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曹路寶,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關負責同志在江蘇會場參加活動。(記者 黃偉) 

2022
07-02

  中新網南京6月30日電 (徐珊珊)30日,江蘇省教育廳舉行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蘇試點工作啟動儀式,成立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蘇試點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部署落實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蘇試點工作目標和任務。

  今年4月,江蘇和上海、浙江等9個省市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整省試點省份。

  自被確定為整省試點省份以來,江蘇主動融入國家教育数字化戰略行動,按照國家智慧教育平台“三橫三縱”的總體布局,率先向國家平台提供一批優質課程資源,率先明確國家、省級平台貫通協同思路,率先遴選一批平台推廣應用試點學校,擴大了國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溢出效應和倍增效應。

  “江蘇試點工作要把資源開發和有效使用同步部署、同步推進,研究探索試點示範的創新機制和有效政策,成為國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探索者、創新者和實踐者。”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司長雷朝滋說。

  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江蘇智慧教育平台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葛道凱指出,開展試點工作有利於更好發揮教育数字化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有利於更好發揮江蘇教育信息化已有的競爭優勢,江蘇開展試點工作有基礎、有能力、有優勢。

  為加強對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蘇試點工作的指導,江蘇省教育廳聘請了17位行業專家擔任試點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成立試點工作專家指導委員會,並向在場的專家代表頒發聘書。(完)

2022
06-25

  超有“錢”景!九大方面28條重點舉措力促农民收入十年倍增

  為拓寬农民增收渠道,近日,江蘇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农民收入十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持續促進农民增收致富。

  進入六月,江蘇各地瓜果飄香,西瓜、藍莓、水蜜桃等優質農產品紛紛上市。甜蜜的瓜果產業不僅滿足了旺盛的市場需求,也讓很多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增收。

  徐州市銅山區劉集鎮欣興村村民汪素俠高興地告訴記者,“四畝多地流轉給村集體了,每畝地當時流轉是一千塊錢。平時就聘用我們有流轉土地的農戶,一個月平均我們能多收入兩三千塊錢,還是可觀的。”

  以產業帶就業,农民既能拿租金也能拿薪金。多途徑拓寬农民增收渠道正是本次方案的主要特點。順應廣大农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實施方案》圍繞就業富民、創業富民、產業富民、改革富民等9大方面出台了28條重點舉措,力爭多要素激發农民增收活力。

  其中,對於面廣量大的農村閑散勞動力,《實施方案》提出要強化就業優先,依託鄉村資源和特色產業,建立有利於农民靈活就業和適應新就業形態特點的用工制度,拓寬轉移就業渠道;對於返鄉入鄉創業人員,《實施方案》明確要建設各類雙創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對雙創主體開展一體化、全鏈條孵化服務,並進一步完善創業補貼,稅收優惠政策,優化鄉村創業創新環境。

  此外,《實施方案》還提出要繼續開展”五方掛鈎”和片區整體幫促,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建設一批與地方優勢特色產業關聯度高、輻射能力強、參与主體多的發展載體,有效挖掘產業內部增收潛力,讓更多农民能夠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在做好增收加法的同時,《實施方案》還明確要構建教育、醫療、養老等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兜住農村民生底線。通過綜合舉措,力爭從2021年到2030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2%以上,10年間實現收入翻倍,達到4.8萬元,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

  省農業農村廳鄉村產業發展處副處長李曼莉在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這次出台的實施方案,除了圍繞傳統的促進农民增收的系列措施外,還圍繞現在新出現的农民創業創新,重要農產品的提質增效,還有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創新舉措,希望不斷推動工資性收入持續提升,經營性收入加快拓展,財產性收入有效擴大,轉移性收入穩步增加,多要素多途徑促進农民收入持續穩定增加,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郝朦 編輯/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