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前4月全省鐵路建設投資超233億元
緊盯“進度表”,施工“加速跑”
今年前4月,全省鐵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33.04億元。“五一”假期,一處處鐵路施工現場,依然呈現一幅幅你追我趕的火熱場面。
經過約5個小時連續施工,4月29日,滬蘇湖鐵路跨太浦河大橋工程完成最後的混凝土澆築施工,順利合龍。“這是連接上海、蘇州、湖州長三角城際軌道交通網中的骨幹線路,大橋的順利合龍,標志著滬蘇湖鐵路施工進入新階段。”省鐵路辦工作人員說。
計劃今年8月具備通車條件的滬寧沿江高鐵(即南沿江城際鐵路),有關施工全部進入倒計時。5月2日,在句容段施工現場,建設者忙着進行靜態驗收前的復墾、綠化等附屬施工。“全線靜態驗收於5月中下旬展開,我們要抓緊時間完成全部施工內容,並進行全面檢查。”中鐵二十四局南沿江項目技術員劉軍說。
在長江之北,北沿江高鐵滬寧段站前3標項目工程持續推進。“春末夏初是建設施工黃金時間,項目部800多名員工正全力奮戰。”中鐵二十四局北沿江高鐵項目負責人張升茂介紹,該標段已經實現施工現場可開工點“應開盡開”,橋樑段正在進行鑽孔樁及下部結構施工,路基段正在進行管樁施工。
連日來,在北沿江高鐵南京段南京樞紐站前3標項目部,工人於拌合站施工現場進行最後的料罐外包封施工。“項目包含滬渝蓉正線自六合特大橋引入南京北站和江北地區南京北樞紐普速系統改建東側工程兩部分,其中普速系統涉及9條鐵路線和3座車站。”中鐵二十四局北沿江高鐵南京樞紐站前3標項目黨工委副書記姜德明說,南京北站項目鋼筋加工場、混凝土拌合站及中心試驗室等臨時設施建設已接近尾聲,項目部緊緊圍繞首批開工點展開施工。在六合區金牛湖街道金山村,北沿江高鐵南京段的最東端,5座17.5米、接近6層樓高的墩身拔地而起。“我們已經完成90根樁基、8座承台、5座墩身的建設,正在為北沿江高鐵六合特大橋跨長深高速連續梁的施工做準備。跨長深高速的大跨徑連續梁是控制性節點工程,5月份按計劃進行鑽孔樁施工,12月將進行連續梁施工。”該項目部三分部經理雷小明說。
寧淮城際鐵路江蘇段主體工程今年1月全線開工建設以來,各標段搶時抓早,以攻堅姿態推進項目建設。“進入5月,寧淮城際鐵路站前2標項目重點施工領域‘火力全開’,全面開始橋樑下部結構樁基施工。”中鐵十六局寧淮城際鐵路項目經理齊加晏介紹,“項目洪澤至金湖雙線特大橋跨越三河,下部結構施工需搭設水中鋼棧橋,上部結構施工採用懸灌澆築,其結構較複雜、施工周期長,無法避開汛期施工,是全線控制性及重難點工程。我們錨定目標,優化施工方案,全力以赴加快施工進度。”
滬蘇通鐵路一期工程2020年7月開通運營,當前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今年“五一”假期,560名建設者堅守二期3標項目施工一線。“滬蘇通鐵路一期通車后,沿海居民可以南下跨江入滬;二期建成后,旅客可以直達上海浦東新區。”中鐵二十四局滬蘇通二期項目黨支部書記錢靖說。
5月3日,200多名建設者在南通洋呂鐵路呂四站到呂四港站項目現場奮戰正酣。洋呂鐵路是江蘇省第一條百億級投資的地方鐵路,北接海洋鐵路北漁站,南接寧啟鐵路二期呂四站,以貨運為主、兼顧客運。“作為通州灣港區規劃的‘鐵路連港區,內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現代集疏運體系的重要鐵路貨運通道,該項目建設將打通鐵路進港‘最後一公里’。”中鐵上海設計院洋呂鐵路EPC項目部負責人吳文軍說,最近一段時間將完成橋樑架設16孔,鋪軌700米,同步推進呂四港南站、東灶港站主站房主體結構工程。
“當前,北沿江高鐵江蘇段、寧淮城際鐵路、通蘇嘉甬高鐵、滬蘇湖高鐵、滬蘇嘉鐵路、滬蘇通鐵路二期、寧蕪鐵路擴能改造等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加快,全省鐵路在建規模超過1000公里。”省鐵路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滬寧沿江高鐵通車在即,“軌道上的江蘇”建設又將迎來新成果。(記者 梅劍飛)
南京海關近日發布的統計數據显示:今年1-4月,我省實現外貿進出口1.6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2.1%,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06萬億元,增長4.4%,創同期歷史新高;進口5597.9億元,下降12.3%。
1-4月我省外貿進出口主要特點有:
一般貿易比重提升,貿易自主性進一步增強。1-4月,我省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出口9460.7億元,增長1.8%,所佔比重較去年同期提升2.2個百分點至58.4%。同期,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4986.5億元,下降6.5%。
民營企業進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內生動能持續釋放。1-4月,我省民營企業進出口6930.7億元,增長13.3%,比重同比提升5.8個百分點至42.8%,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長4.9個百分點。同期,外資企業進出口7840.4億元,下降11.4%。
機電產品出口提升明顯,“新三樣”出口提速。1-4月,我省出口機電產品7168.4億元,增長5.7%,占出口總值的67.6%。其中,出口手機、汽車零件513億元、257.2億元,分別增長92.4%、27.3%;出口太陽能電池、鋰電池、電動載人汽車等“新三樣”692.3億元,出口增速由一季度的27.6%提升至33.9%。(記者 王夢然)
为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发挥专家学者在立法中的参谋咨询作用,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聘请25名同志担任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聘任期限与本届省人大常委会任期相同,到期自动解聘。12日,新一届立法咨询专家聘任仪式在宁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颁发聘书并讲话。
曲福田指出,做好立法咨询工作要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对表,确保正确政治方向;要站稳人民立场,掌握基层实际情况,了解群众呼声诉求,向立法机关反映真实情况和群众意愿,助力法规制度更加符合民意、切合实际;要弘扬科学精神,发挥专家学者优势,推动地方立法反映和体现客观规律;要保持履职热情,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荣誉感和使命感。省人大有关专工委要为立法咨询专家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共同推进高质量立法,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会议通报了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主要工作安排,听取了立法咨询专家对编制省十四届人大立法规划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意见。 (刘世峰 陈月飞)
“國際博物館日”江蘇主會場活動發布
我省將推出三大系列百項活動
5月11日,記者從省文旅廳召開的2023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江蘇主會場活動新聞發布會獲悉,江蘇將推出“博・覽、博・學、博・雅”三大系列百項博物館特色活動,為百姓奉上一場精彩紛呈的文博盛宴。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江蘇主會場活動以“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為主題,活動為期1個月。江蘇今年推出的三大系列百項特色活動包括開設《不止於藝――威廉・莫里斯與英國工藝美術運動》《金陵圖数字藝術展》等50個高品質線上線下陳列展覽,開展《我在朝天宮修文物》《博物館鑒寶義務惠民活動》等36項社教類活動,舉辦《蘇州博物館:鱷里斯和魚英俊歷史人文趣味動畫發布暨聯名文創上市》《南都市集“趣物”產品推廣》等14場文創宣傳活動。
第二季“博物知旅”主題活動將同步啟動,推出“樂享博覽、體驗博學、記錄博聞、共享博韻”四大系列文旅融合項目,發布第二批“雲上博物”数字展覽。 (記者 王慧)
強化珍貴瀕危物種保護 江蘇部署開展嚴厲打擊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行為專項執法行動
為貫徹落實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強化珍貴瀕危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保護,規範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活動,嚴懲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決定自2023年5月至10月份,開展嚴厲打擊破壞水生野生動物資源行為專項執法行動。
專項行動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強化棲息地監管。依法落實對水生野生動物棲息地的監管職責,突出長江江豚、中華鱘、長江鱘、胭脂魚等珍貴瀕危物種,重點查處非法獵捕、擅自引入外來物種等破壞水生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行為。二是嚴打非法經營利用行為。以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中國鱟、海馬、鱷魚、鱘魚、淡水龜鱉等物種作為執法重點,依法嚴厲查處未經批准或超期限、超範圍經營利用,未按規定使用水生野生動物專用標識等非法行為。三是規範繁育展演活動。對海洋館、水族館等水生野生動物繁育展演場所進行全面清查,重點核查鯨豚、鯨鯊、海龜、斑海豹等重點物種在養情況,嚴肅查處違法行為。四是加強監督和宣傳。開展“水野執法記者行”活動,邀請有關新聞媒體記者參加隨行執法,組織宣傳報道,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和警示教育作用。
據了解,專項行動堅持保護優先、規範利用、嚴格監管,強化對水生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巡查巡護,規範繁育展演和經營利用活動,以最嚴厲的執法、最嚴格的管理、最廣泛的監督,嚴厲打擊非法獵捕、殺害、交易、利用水生野生動物行為,切實維護水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郝朦 編輯/徐瑋琪)
5月5日至12日,省消防救援總隊分批次組織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地震救援力量開展實戰拉動演練,以全面提升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應對地震災害救援能力,全力做好重特大地震災害應急救援準備工作。
演練以全省各支隊為獨立作戰體系牽頭組織,調集消防救援隊伍地震救援專業力量,各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各行業救援力量、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共同參加實戰演練。演練模擬斷網、斷電、斷路等“三斷”極端災害情況,模擬屬地發生地震,造成大量房屋倒塌、人員傷亡,引發系列次生災害,布置廢墟救援、坍塌救援、高空救援3個災害場景,設置廢墟搜索救援、車輛事故救援等6個救援科目。各支隊還開展差異化練兵,增設10餘項演練科目,並將指揮、政工、宣傳、應急通信、戰勤保障等以及社會單位聯勤聯動建設情況納入演練導調範疇。 (記者 方思偉)
5月12日,扬州市第二届“大运河青年文创节”开幕。广陵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中新网江苏新闻5月12日电(记者 崔佳明)12日,扬州市第二届“大运河青年文创节”开幕。广陵区委书记张伟表示,以文为墨、以创为核,链接资源、孵化项目,进一步打响大运河青年文创品牌,推动文旅文创与各行各业跨界融合,为广陵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动能。
扬州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也被称为“中国运河第一城”。广陵区作为主城区,是扬州运河文化的核心区域,特别是古运河畔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浓缩了运河文化的精华。正如张伟所言,这里名胜古迹众多,非遗文化丰富,人气日益兴旺,是“最扬州”的元素聚集地、体验打卡地,为文创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近年来,扬州广陵区聚焦古城、新城等活力板块,坚持文旅赋能,吸引年轻人参与,大力实施文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了“大运河青澜文创湾”青年文创集聚区,形成了“广聚青商”“广聚青才”等青年工作品牌,文创元素正逐渐渗透到当地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引领消费升级、提升发展能级的新引擎。
“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把文创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持续用好‘大运河青澜文创湾’等载体。”张伟期盼广大青年人才和优秀企业加盟助力,推动广陵文创产业迈上新赛道、开创新局面。(完)
江蘇首次数字經濟工程專業職稱評審全面推開
用好評價“指揮棒”,構築人才“強磁場”
這两天,徐工漢雲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郭輝忙着準備数字經濟工業互聯網專業高級職稱評審材料。“在物聯網領域耕耘了10多年,終於找到‘歸屬’了!”郭輝笑着說,10年前參評的是电子信息方面的職稱,感覺專業與工作關聯度不太大,這次總算匹配了。
從今年開始,江蘇首次開展数字經濟工程專業職稱評審。首批設置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製造、电子信息、通信、網絡安全、智能交通等10個專業。江蘇把数字經濟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量,全力打造全國数字經濟創新發展高地。相關部門希望通過職稱評價這個“指揮棒”,構築吸引和聚集数字人才創新創業的“強磁場”。
專業設置契合江蘇数字經濟產業發展
人才是第一資源,是支撐数字經濟發展的活力“因子”。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数字經濟相關領域從業人員超過400萬人,其中数字經濟核心產業領域(主要包括电子信息、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高級工程師2.1萬人,其他相關產業領域高級工程師約1.5萬人。與日新月異的数字經濟發展相比,相關人才發展滯后,特別是產業領軍型、複合型人才稀缺。数字產業發展對專門人才需求的持續增長,也倒逼更精細化的数字人才專業評價制度。
據省人社廳專業技術人員管理處(職稱和職業資格管理處)副處長王峰介紹,首批設置的数字經濟10個專業中,电子信息、通信、網絡安全和智能交通等子專業為工程系列職稱原有專業。集成電路、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製造等6個專業與江蘇新一代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已經有一定的產業和人才基礎,具備了開展職稱評價的基本條件。
数字經濟10個專業在職稱層級設置上與工程系列職稱層級保持一致,均設置初級、中級、高級3個職稱層級,其中初級職稱分設員級和助理級(通信子專業實行以考代評,初級職稱只設助理級),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對應名稱分別為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和正高級工程師。
適應数字經濟新興專業特點,職稱評審淡化期刊論文要求,分別增加了國際獎項、行業競賽、行業標準、行業獎項等新的評價指標。此外,数字經濟職稱評審還對不具備相應學歷、資歷人員明確了破格申報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数字經濟職稱貫通了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發展通道。按照規定,在生產服務一線崗位,符合貫通條件的高技能人才,取得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后,從事相關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評審工程師職稱。
為適應数字經濟日新月異的發展,我省還將對数字經濟相關專業及時進行動態調整,促進專業設置與國家和省重大戰略需求及產業發展同步。
評審專業標準、條件設置更精準
從去年10月起,江蘇已經對全省組織開展数字經濟工程職稱評審作出部署,調整組建相關專業評委會。省数字經濟(电子信息)工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評審範圍包括电子信息、集成電路、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6個專業,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設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数字經濟(網絡安全)工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設在省委網信辦;省数字經濟(通信)工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設在省通信管理局;省数字經濟(智能交通)工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設在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省数字經濟(智能製造)工程高級職稱評審委員職稱評審辦事機構設在省机械行業協會。
授權南京市、蘇州市開展相關專業高級職稱評審試點。授權南京市試點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智能製造等3個新興專業高級職稱評審;授權蘇州市試點開展集成電路、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3個專業高級職稱評審,分別組建相應評委會。
在数字經濟職稱評審前,集成電路、區塊鏈、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都屬於省工信廳承擔的电子信息工程類子項目。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数字經濟專業單列,評審對象、評審標準設置將更加精準,有利於調動廣大数字經濟人才的积極性。
江蘇對每一個数字經濟專業分別結合專業特點設置了一些有區分度的評價指標。據參与人工智能職稱標準設計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劉寧鍾介紹,以前人工智能納入計算機專業評審,評審條件和標準也按照計算機專業領域標準衡量。獨立評審后,我國智能科技領域最高獎“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也首次成了該專業職稱重要的行業獎項,這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來說,更加科學公平。
省机械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賈杏林表示,作為製造業大省,現代智能製造已經滲透到製造業的各個領域,評審專業改革也勢在必行。與傳統製造相比,智能製造更注重数字技術與製造業的深度融合。參与智能製造專業評審標準制定的東南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夏志傑介紹,與傳統机械製造相比,智能製造專業更多考核工業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製造業上的運用,注重設備的信息採集、機器學習、平台建模技術等人工智能技術,更加註重人才的跨專業融合能力。
集成電路專業將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設置為評價指標,大數據專業將在知名開源社區推廣應用設置為評價指標等,評審標準針對性更強。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3個專業還對職業倫理提出專門要求。考慮到6個新興專業剛剛起步,根據專家意見在中初級職稱評定條件上給予適當照顧。
蘇州率先試行“誰用人誰來評”
從今年2月開始,蘇州在國內率先啟動3個数字經濟專業職稱申報,得到企業和人才的积極響應。5月11日,集成電路、工業互聯網兩個專業申報已經結束,區塊鏈專業申報截止日期為6月20日。記者從蘇州市人社局了解到,目前3個專業已有339人申報。
蘇州市人社局副局長夏永華介紹,與傳統職稱申報人員主要集中在機關事業單位和科研院所不同,蘇州的数字經濟人才主要集中在企業,職稱申報人員也主要來自企業。為此,蘇州数字經濟職稱評審堅持“誰用人誰來評”“干什麼評什麼”的原則,將数字經濟的職稱評審權全部下放。根據產業分佈特色和產業優勢,在蘇州工業園區、相城區、吳江區建立了蘇州市数字經濟工程職稱評審基地,開展全市数字經濟工程相關專業高、中、初級職稱評審。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江蘇分院(江蘇省工業互聯網發展研究中心)落戶蘇州市吳江區,彙集了來自全省高校、企事業單位、研究院所的40位工業互聯網專家。吳江區人社部門和相關企業共同負責全市工業互聯網專業職稱評審工作。蘇州目前有100多人報名該專業,其中超過八成來自企業一線。
蘇州工業園區集成電路產業起步早,園區聚集各類IC設計企業140餘家,營收過億元的企業14家,特別在MEMS領域,湧現了一批如納芯、敏芯、明�等具備行業領先優勢的重點企業。此次蘇州委託蘇州工業園區人社局及相關企業負責全市集成電路專業職稱評審工作。
蘇州市相城區是全省首個區塊鏈產業發展集聚區,全省唯一一家區塊鏈產業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相城已集聚區塊鏈技術和應用企業160家,是江蘇省擁有區塊鏈備案場景最多的地區。蘇州市的區塊鏈職稱專業評審,就由相城區人社局及相關企業具體組織負責。
數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曹永兵此次申報了工業互聯網專業副高職稱。曹永兵說,職稱是國家對專業技術人員在某一領域專業能力和技術的認可,企業擁有高級職稱的人才越多,其核心競爭力越強,也越容易被業內認可。自己在安全閥製造和数字智聯平台工作多年,雖然10年前評上了機電類中級職稱,但工業互聯網專業更加契合目前從事的工作。不僅自己申報,曹永兵還通過薪酬待遇傾斜的方式鼓勵員工积極申報数字經濟職稱,“這種正向評價有利於在企業內部形成一種鑽研業務、提高技術能力的良好氛圍。”(記者 黃紅芳)
“藍色引擎”作用凸顯 2022年江蘇省海洋生產總值超9000億元
中新網南京5月11日電 (錢林峰)江蘇省自然資源廳11日發布消息,據《2022年江蘇省海洋經濟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經初步核算,2022年江蘇省海洋生產總值(GOP)為9046.2億元。
江蘇“藍色引擎”作用持續凸顯。從結構看,海洋主導產業競爭優勢顯著。
去年,江蘇完成港口建設投資148.1億元;沿海沿江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26.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273.2萬標箱,分別同比增長2.1%、8.3%;實現海洋貨運量4.1億噸,海洋貨物周轉量5899億噸公里,分別同比增長10.9%、5.1%。
在江蘇的13個海洋產業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是優勢明顯的三大產業。
江蘇是全國船舶海工產業第一大省。2022年,全省造船完工量為325艘、1743.3萬載重噸,造船完工量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1.8%,佔全國份額的46.0%。
經初步核算,2022年,江蘇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增加值為488億元,比上年增長8.5%,佔全國海洋船舶工業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的比重為28%,份額為全國最高。
此外,海洋新興產業表現活躍。去年,江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海洋藥物和生物製品業、海洋電力業增速均超過10%,海洋新興產業增速達12.6%,顯著高於主要海洋產業增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