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複雜嚴峻的宏觀經濟環境和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江蘇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十年來,政府有形之手、市場無形之手、群眾勤勞之手同向發力,劃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民生幸福曲線。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一番,達到47498元,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370元,位列全國各省(區)第二;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37:1縮小至2.16:1,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数字無言,卻印證了十年的非凡實踐。跟隨記者的鏡頭,去感知“百姓富”幸福十年的溫暖畫卷!
機器人工程技術員振宇參与研發了機器狗“小白”,它可以幫助人取快遞、也可以陪孩子、看家護院,在工業上可以巡邏巡檢,也可以作為導盲犬,幫助殘障人士……作為一名機器人工程技術人員,振宇的工作就是用算法、机械結構、电子電路等技術,讓機器狗“活”起來。
姜井賢,農業数字化技術員,靠種田為生。不過,姜井賢種的田有點多,足足有540畝田,種田的秘密都在倉庫里:一整支自動化部隊。姜井賢說,以前都叫農機手,現在這個職業有了準確的稱呼――農業数字化技術員。
小店数字規劃師振龍告訴記者,很多小店都是夫妻店或者一兩個員工,一般這種情況會給門店註冊一個小程序,只要一張小小的二維碼,就能解放小店的收銀員,並幫助商家開通會員系統。振龍的團隊一年可以為超過3000家的小店實現多賺30%的目的。
網絡購物、移動支付、智能家居、智慧醫療、遠程教育……数字化浪潮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也在極大程度上重塑着社會分工。外賣員、網約車等一大批新職業形態隨之而生、競相湧現,分佈在社會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的各個環節,覆蓋了一二三產業,為高品質生活提供支撐,也以其就業容量大、包容性強的特點,成為就業的“蓄水池”。
截至2022年9月,江蘇靈活就業人口約2000萬人,平台經濟從業人員超過500萬人,数字經濟規模超過5萬億元,数字經濟正成為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
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培訓指導中心主任浦彬說,聚焦数字技能領域,採用項目制培訓方式,讓產業工人能始終跟上時代的步伐。
江蘇省崑山第二中等專業學校交通工程系學生占文軒說,技術向前推進一步,課程與實踐也會隨之更新一步,有些企業還會來學校進行定點培養,這樣就不會擔心畢業就會失業的問題。
十年來,江蘇還大力實施全民創業行動,截至2021年底,全省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等各類科創載體超過1800家,在孵企業超過2000家,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面積及在孵企業數均居全國第一,全省每14人中就有一個創業者,帶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十年來,全省平均每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口達到141萬人,佔全國十分之一以上。2017年、2019年、2020年,江蘇就業創業工作3次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副廳長張宏偉表示,江蘇是經濟大省、人口大省、就業大省。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穩就業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圍繞就業優先新導向,狠抓促進就業責任落實,圍繞更高質量新要求,完善落實就業政策體系,圍繞最大民生新定位,加強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始終保持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俗話說“吃飯穿衣看家當”,來看江蘇人的消費實力。十年來,江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9.4%,連續跨過2萬億元、3萬億元、4萬億元三個大台階,居民恩格爾係數由2012年的30%下降至2021年的27.5%,按照聯合國標準,江蘇居民生活總體上進入了殷實富足階段。
其實,十年來,江蘇不僅是把百姓富的“蛋糕”做大了,也在着力“分好蛋糕”,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一看蘇北一個縣城的精彩蝶變。記者行走在宿遷沭陽大地,金秋的花木香沁人心脾,這個曾經全省低收入人口最多的縣,如今換了塊牌子,成為全國首批电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在這裏花卉苗木種植面積已經超過60萬畝,有各類花木盆景網店4.5萬家,曾經外出務工的人們紛紛回來,在家鄉的綠水青山間,以網絡聯通世界,用勤勞雙手耕耘幸福生活。
每次直播,李敏的直播間都是人氣爆棚,訂單源源不斷,這位肢體殘疾的90后姑娘是粉絲們心中的勵志新偶像、“花鄉維納斯”。2012年,學服裝設計專業的李敏大學畢業,正是這一年,中央把“發展農產品电子商務”寫進“一號文件”。江蘇隨之提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發展農產品电子商務等交易方式,鼓勵建設特色農產品營銷網站。李敏看到機遇,毅然回鄉創業。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雙盪村黨總支副書記李敏說,因為自己本身學的是服裝設計,利用這個設計點與花木結合起來拍攝圖片,這樣會比較標新立異一點,慢慢地銷售額從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到過了一百萬元以後,覺得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晚上8點開始,周圈村盆景直播基地熱鬧非凡,一場網上拍賣會正在舉行。主播們各展其能、粉絲們競相出價,不一會,交易額就近30萬元。直播拍賣,聚合了各個主播的粉絲,讓盆景在更高人氣、更大聲浪中競價,價格自然水漲船高。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村民周一凡說,相比於父輩線下傳統的銷售方法,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是想為花木銷售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新玩法,讓好盆景賣出好價錢。
以花木為業,用流量創富,如今,越來越多像周一凡這樣的年輕人回來了,成為鄉村振興的“新農人”、家鄉情懷的“代言人”、發展潮流的“解碼人”,引領着鄉村與時代擁抱、向著未來奔赴。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雙盪村村民鄭艷回憶道,一開始上直播鏡頭也非常緊張,經過村裡面指導和培訓,慢慢地就上手了。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周圈村村民魏雙月說,在家門口有活干有錢賺,既能照顧老人又能照顧孩子,幸福指數還是蠻高的。
宿遷市沭陽縣新河鎮雙盪村村民胡拉說,只要選准了方向,年輕人在這片創業的熱土上面,還是大有可為的。
宿遷市沭陽縣委農辦副主任魏自洲說,以前农民主要是賺辛苦的種田錢、打工的錢。現在靠搞電商賣花木,家家戶戶忙不停 ,一年四季都有錢賺,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下一步,沭陽將繼續把特色做優做強,讓更多农民在家門口持續增收!
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十年來,江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努力用“农民富”提升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發展成色。
到2020年底,全省254.9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821個省定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12個省級重點幫扶縣(區)全部摘帽,高質量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2021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8萬元,較2012年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長9.2%,快於城鎮居民1.2個百分點。
同時,地區差距也正在縮小,通過大力推進區域互補、跨江融合、南北聯動,深入實施南北結對幫扶。蘇南、蘇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差距從2012年的2.48倍收窄到2021年的2倍以內。
中國人民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王向明說,共同富裕就是要全體人民來共享發展的成果,打破城鄉之間的不平衡,區域之間的不平衡,以及少數人的富裕和大多數人的共富之間的不平衡。江蘇作為一個發達省份,體現了帶好頭領好向的責任和擔當,對全國是有一定的示範效應。
回看十年,“百姓富”無疑是最溫暖的感受之一,江蘇用初心映照民生,用奮鬥創造幸福,以高品質生活詮釋了高質量發展的真諦。緊扣人民群眾新需求、新期盼,鍥而不舍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新時代的江蘇必將繪就更加溫暖祥和的民生畫卷。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尹美又 何斐 蔣麗 顏斌 王苗軍 朱曉瑩 顧嘯雲 馬祺 錢薇 鄭海龍 沭陽台 宿遷台 崑山台 姜堰台 蘇州中心站 編輯/胡超)
國慶假期,江蘇各地相關部門精心組織了3000家優質企業,提供5萬個高質量崗位。
鹽城阜寧的國慶專場招聘會,共有79家企業參与,提供焊工、制衣、營銷等就業崗位2180個,主要吸引假期返鄉務工人員。
求職人員葛倩男表示:“前两天通知我們參加國慶招聘會,今天來了看到了很多家企業介紹,發現工作種類特別豐富,工資待遇也很高,有意向的已經有幾家了。”
鹽城大豐區的國慶專場招聘會,共有123家企業參加。相關部門提前對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外務工人員等進行點對點宣傳,通過線上線下模式,吸引了近5000人前來應聘。
鹽城市大豐區勞動就業管理處主任周冰表示:“我們設立了‘雲上招聘’專區,求職者通過掃碼,在手機上就能看到招聘的企業和崗位的信息,現場達成就業意向有3500多人,其中現場簽約800多人。”
徐州沛縣則在廣場、社區、公園等地,分組分區域開展4場招聘會,把崗位送到家門口。
企業代錶王蘇敏表示:“第一次參加這個活動,今天已經招到五六個了,活動很好。”
徐州沛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場科科長劉龍表示:“10月6號還有一場招聘會,共有30多家企業,300多個就業崗位。”
為了方便求職,鎮江、無錫、宿遷等地還在當地鬧市區舉辦“人才夜市”。此外,求職者還可以手機登錄“江蘇省智慧就業雲平台”,了解當地最新就業信息,線上投簡歷、參加面試。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偉康 大丰台、阜寧台、沛縣台報道)
膠囊種植機、橫着走的概念車、無人駕駛摩托車……
進博會線上路演,來看江蘇“劇透”
9月21日,第五屆進博會招商路演江蘇專場在線上舉行。“劇透”的各領域新產品讓人對本屆進博會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博西家電在中國共投資7家公司,其中5家在江蘇。“上周,在第五屆進博會倒計時50天之際,博西家電作為消費品展區首批參展商,率先與進博會定下了6年之約。從連續4年參展到備戰第五屆並續約,體現了博西家電對進博會大平台效應的充分認可,也展現了我們持續深耕中國的決心。”博西家用電器(中國)有限公司生活電器事業部副總裁賈濱說。
今年進博會期間,博西家電將有多款有趣的新品亮相。比如智能室內種植機“綠植精靈”,在一個外形近似檯燈的器皿中種下“種子膠囊”,只要根據智能提示澆澆水,就能收穫香料、蔬菜或花卉。這樣的“膠囊種植機”能利用自帶的智能灌溉系統,自主補給營養液,實時監測水位提醒加水,保證植物根系健康存活和自然生長,在室內也能一年四季隨心種植。同時,博西家電還將推出Cookit智能烹飪機,可以幫助任何想提升廚藝的人輕鬆製作出美味佳肴。
路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今年首次參加進博會。該公司市場經理華秋梅介紹,“我們帶來的首款產品是大功率的燃料電池系統產品,這款產品前幾天剛剛在德國一個展會上進行了歐洲地區的發布。它是為中重型商用車定製開發的,接下來會在中國生產。希望藉助進博會,與中國同行進行技術交流。”
依維柯商用車亞洲區總裁柯瑞說:“江蘇是依維柯的重要發展基地,我們在此發展了近40年。我們不僅在天然氣商用車領域領先,在電動化和氫燃料電池技術方面也具有很大優勢。”
通過線上路演,記者了解到第五屆進博會汽車展區、裝備展區、消費品展區的諸多新品。在汽車展區,韓國摩比斯將帶來亞洲首展首發的新能源未來出行概念車。這輛概念車可以橫着走,也可以原地旋轉,適用於緊湊倉庫、側邊停車等多重場景。日本雅馬哈帶來了中國首發無人駕駛摩托車,在自動駕駛中能夠通過搖擺身姿調整重心、平衡車身,並擁有交互系統。
裝備展區中的人工智能專區是今年全新打造的互動體驗區,佔地200平方米,涉及十大場景,包括AR運動場景、辦公場景、工業場景以及教育場景等。
消費品展區是最吸引人眼球的展區之一。卡赫帶來了專為亞洲市場研發的適用於大面積清潔的洗地吸干機,可廣泛應用於物業保潔、火車站、機場、醫院等大型公共場所。美而浦帶來的是“有特長”的凈水器,其中有一款從事戶外野營活動時便攜的飲水保障設備,能夠高效濾除重金屬等有害物,濾除率高達99.99%,同時保留有益礦物質。歐萊雅集團計劃展出亞洲首發手持居家染髮神器,它創新的科技工藝將染髮霜混合,使用者沿“Z”字形路徑移動設備時,振蕩刷頭就會將染髮劑均勻地塗抹在頭髮上,有效避免了染膏到處蹭碰的困擾。
據了解,第五屆進博會將繼續強化展會、外交、經濟、人文四合一的功能,舉辦國家展、虹橋論壇、企業商業展、配套活動、人文交流等相關活動。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總裁寧風說,目前企業商業展招展工作已經完成,籌辦工作由招展為主轉向招商辦展為主。結合5周年,本屆進博會將新設“展商變投資商”展示區、“四區一園”展示區和進博文化展示中心。
省商務廳副廳長吳海雲說,招商路演活動為江蘇企業提供了採購優質產品和引進先進技術的絕佳機會。下一步,江蘇交易團將全面做好第五屆進博會各項籌備工作,為進博會的成功舉辦貢獻力量。(記者 宋曉華 丁茜茜)
今年教師節與中秋節是同一天。這幾天,江蘇省各地校園裡洋溢着濃濃的愛和傳統浪漫的氣息。
揚州市職業大學開展了師生共做月餅活動。在面點師的指導下,師生有的和面、有的制皮、有的包餡、有的壓模。“小兔子”“小熊”“荷花”等一個個顏值爆表的月餅出爐。
揚州市職業大學學生 倪子涵 說:“做了幾個比較適合年輕老師吃的餡兒,有咖啡味的,這些都是老式月餅所沒有的。“
魏文欣同學說:“尤其在做校徽月餅的時候,還有我們學校的校訓,覺得心中有一股自豪的感覺。 ”
通過手工做月餅活動,既弘揚了傳統文化,也增強了師生溝通與交流。
揚州市職業大學團委書記王淼說:“在餡料上,我們同學非常腦洞大開,用了這種漸變色和混色,像彩虹一樣,也是象徵著教師生涯五彩斑斕。”
在鎮江市穆源民族學校,學生們通過詩詞“飛花令”寄情中秋節,並表達對老師的深深祝福。
陳夢瑤同學說:“教師節來臨之際, 我不僅要感恩老師,還要以自己優異的成績、自己實際行動來回報老師。”
全體老師在《愛在穆源》主題展牌上簽名,表示要以全心全意的愛來呵護學生,促進他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在泰興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志願者們給老師和孩子帶來了教師節、中秋節禮物。
泰興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副主任黃芳說:“和孩子們、老師們一起過節,還有他們帶來的精美禮品,讓我們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
泰興市城管局路燈照明服務中心副主任王繼東告訴記者:“通過‘童’你一起過中秋的活動,讓更多的人了解、接納、包容特殊兒童及家庭,幫助、支持和走進這個特殊的群體。”
淮安市慈善總會、淮安區世紀愛心服務隊聯合組織志願者走進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學校,和這裏的孩子們一起製作月餅,一起品嘗月餅。
淮安市第二特殊教育學校學生高婧文坦言:“和志願者們在一起,學會了製作月餅,有了家的溫馨感覺。今天的月餅很甜,很好吃。”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明玉花 仇煜 通訊員/梁孝梅 郭雨�D 劉儀蒙 編輯/高若婷)
不久前召開的第六屆未來網絡發展大會上,紫金山實驗室發布了6G領域最新核心技術創新成果,傳輸速率創造了公開報道的全球最高紀錄。這一由國內科研工作者自主創新、自力更生取得的突破,為中國在國際上率先將6G技術推向實用化奠定了基礎。
紫金山實驗室普適通信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員蔡沅成說:“我這邊在做一個無線光纖毫米波的實時通信試驗。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這個誤碼率在2e負2一下代表系統鏈路可以穩定傳輸100G的6G實時信號。”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對事關國家網絡安全的關鍵核心技術表達了重大關切。服務國家戰略需求,2018年省市共同啟動紫金山實驗室建設,開展網絡通信與安全領域的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卡脖子”技術攻關。經過四年發展,實驗室在廣域確定性網絡、通信技術、網絡內生安全等領域取得一批自主成果,承擔參与國家科技部、工信部重大項目近20項,並於2020年正式進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序列。
江蘇台記者 羅聰懿:創新能力的突飛猛進,離不開體制機制的改革保障。在這張示意圖上,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紫金山實驗室通過探索揭榜挂帥、首席科學家負責、產學研融合等一系列制度改革,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和潛能。
紫金山實驗室科研部部長齊望東說:“三位首席科學家,他們在團隊的組織、經費的使用,還有具體的技術路線的選擇方面,有非常大的自主權。我們把90%的科技成果的轉化收益賦予團隊,真正做到集中力量辦大事。”
在江蘇,以紫金山實驗室為代表的重大創新平台,正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在戰略必爭領域補短板、強能力。2021年10月,位於南京麒麟科創園的現代綜合交通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又一座服務國家戰略目標的重大創新平台落子江蘇。
南京現代綜合交通實驗室相關負責人陳雷說:“目前,我們正在組織申報綜合交通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凝練了7個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交通新材料、智慧交通等。加快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打造我國綜合交通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
十年來,江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培育,已建設蘇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台,布局2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4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144家省重點實驗室。在戰略需求導向下,移動通信、量子光電前沿材料等一批“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從實驗室里走出,進一步強化了江蘇在全國創新版圖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向未來,江蘇正朝着勇當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的目標,在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中扛起江蘇擔當。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羅聰懿 李棟 編輯/張萌)
今年以來,江蘇各地上下一心,勇挑大梁主動作為,盡己所能保供應,開發新品闖新路,工業運行經受住了4月深度下探的壓力。5月以來,呈現觸底企穩回升態勢,增速逐月回升,效益向好。
【主動作為 工業生產穩步回升】
江蘇省工信廳最新工業運行分析显示,7月當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3%,比6月當月回升0.2個百分點;1-7月同比增長2.7%,比1-6月回升0.6個百分點。主要行業總體平穩,其中电子、石化行業增勢較好,輕工、醫藥、紡織行業市場需求逐步回升, 机械行業同比基本持平,冶金、建材行業市場需求仍較為低迷。重點地區承壓前行,無錫、常州、南通、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宿遷等8個設區市規上工業增速在3%以上,今年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的蘇州、連雲港等地企穩回升。
工業的快速回升首先得益於各地上下一心,主動作為。供應鏈較長的汽車產業今年一度有上千家企業停產,4月份產銷下降近50%。在各方呵護下,快速反彈。1-7月全省汽車產量79.7萬輛,同比增長了26.1%,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8倍。作為汽車零部件生產大省的江蘇率先復產,也支持了上海及全國其他省市汽車恢復生產。
江蘇省工信廳產業轉型升級處處長熊斌謙說:“今年以來,我省积極應對疫情影響,從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汽車消費升級、提升產業創新競爭力等方面着力,努力營造良好氛圍,全省汽車產業呈現快速增長勢頭。”
【抓技改開闢新賽道 孕育新增長點】
作為經濟主體的江蘇企業也以大局為重,勇挑大梁。今年國際能源價格不斷高企,煤價、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總裝機容量112.2萬千瓦的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今年能源板塊成本上漲超3.5億元,也就說電發得越多就虧得越多。然而企業並沒有把上游漲價的壓力全部傳導到下遊客戶,而是加強政治擔當,保障了無錫近300家蒸汽和壓縮空氣用戶正常生產。
江蘇國信協聯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宗偉剛說:“我們通過提高發展質量來彌補能源板塊利潤損失。一是進行数字化升級,降低成本。同時,打造系列生物產品。新賽道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整個企業前七個月營收入庫稅收分別增長42%和162%。”
以技改促升級化解成本壓力,以新項目打造新增長點也成為各地各企業的追求。1-7月,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0.1%,新備案技改項目6758個,計劃總投資4780.4億元,投資額同比增長12.2%。目前,生產回升勢頭繼續延續。8月1日-15日,全省工業企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13.0%,為下半年工業提速開了好頭。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 周雷 王鵬 沈楊 亓晨 供片台/宜興台 常州台 編輯/張萌)
我省將舉辦2022江蘇電商直播節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省商務廳新聞發布會獲悉,為期一個月的“2022江蘇電商直播節”將於8月26日在蘇州啟動。本屆電商直播節以“蘇新消費 直播‘由’你”為主題,活動將從省級層面延伸到市縣,開展直播大賽、直播助農等特色活動。
本次直播節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深入推進“江蘇優品”走向世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品牌,營造規範健康的直播產業發展環境,促進網絡消費提質升級。除舉辦首屆江蘇電商直播大賽外,還將舉辦專場助農活動,由直播大賽優秀选手為陽澄湖、太湖、固城湖、高郵湖、洪澤湖、駱馬湖等全省主要螃蟹產地企業進行現場帶貨、雲上直播。
全省13個設區市將以“2022江蘇電商直播節”為契機,組織本地商場、超市、綜合體、專業大市場、以餐飲為代表的小微商戶,有需求的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以及江蘇老字號、新國潮品牌開展直播活動。
上半年,全省舉辦了389萬場電商直播活動,超過6億件江蘇商品通過直播“賣全國”“賣全球”。2021年,江蘇網絡零售額突破萬億元大關,自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達25%。(記者 陳嫻)
高校技術轉移服務體系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技術經紀人是高校技術轉移服務體系的關鍵環節。記者從近日舉辦的全省高校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獲悉,全省高校技術經紀人超過400人,已覆蓋全省所有公辦普通高校。
去年,我省舉辦首期全省高校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初級技術經紀人培訓班,全省79所高校的137名學員參加。本期培訓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邀請技術轉移成果轉化領域的資深專家為學員授課,同時還就江蘇省技術合同登記、江蘇省技術轉移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解讀,共有114所高校的177名學員報名參加。
記者了解到,通過培訓,全省高校技術經紀人隊伍不斷壯大,技術經紀服務質量大幅提升,技術轉移體系逐步完善,全省技術轉移工作成效日益顯著。目前,全省高校持有“國家技術轉移專業人員能力等級證書”的技術經紀人400餘人,覆蓋全省公辦普通高校。據統計,2021年度,全省高校簽訂“四技”合同38914項,同比增長29.8%;全省高校參加產學研活動1766次,同比增長25%,簽訂意向協議3608項,同比增長16.3%。
按照部署,我省在“十四五”期間每年舉辦1至2期高校技術轉移經紀人培訓班,爭取用3至5年時間,打造一支專業素養精、投行思維活、服務意識強的高校技術經紀人隊伍,進一步提升江蘇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整體能力水平。(記者 鄭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