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招商單位

2022
03-07

  “一網通辦”、超70條省際毗鄰公交線……長三角我的“家”

  首批跨省通辦的身份證、三省一市全覆蓋的”一網通辦”平台、超過70條的省際毗鄰公交線……近一年來,長三角區域不斷呈現出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好風景”。三省一市多部門的破界攜手,讓居民的出行既便捷又實惠;辦事少跑腿、高效率。下面來聽一聽近一年來,讓長三角居民最滿意的和最在意的事。

  打通斷頭路、高鐵織成網 長三角進入“同城時代”

  3月2日,記者在位於蘇皖交界處的滁寧公交換乘中心看到,南京和滁州的公交車在這裏無縫對接。有不少滁州居民乘坐滁州的公交車在這裏下車,然後換乘南京的611路公交線。611路線是江蘇首條跨省公交線,目前的日均客流量已經超過5000人次。

  68歲的南京市民孫向東2年前在滁州買房、安家。現在,他每天乘坐611路往返於南京、滁州兩地。讓孫先生最滿意的,就是跨省公交優惠的票價以及越來越多的班次。

  孫向東告訴記者:“本身南京人在這邊買房子,主要就是考慮到有南京的公交車。現在611路平峰期基本上在10分鐘或者12分鐘一班,我刷卡乘車是半價,還比較滿意。”

  南京公交集團浦口客運公司滁州車隊隊長丁伯順介紹說:“611路是實行分段計價,票價有3元有2元。學生憑學生卡和60歲以上乘客憑敬老卡半價優惠,70歲以上老人免費。”

  即便是滁州居民,也可以持南京的交通卡、享受乘車同城優惠。截至目前,南京已與周邊省市縣開通了19條毗鄰公交,實現了毗鄰縣、市、區公交通達率100%。毗鄰公交不僅成為群眾跨省上班的首選交通工具,也滿足了群眾旅遊觀光、購物等方面的出行需求。

  而在蘇州崑山,原先澱山湖地區和上海青浦區雖然相隔一公里,但兩地交通卻被一公里的林帶阻擋,必須從城區繞行20公里。由於跨省項目面臨建設標準不統一、需求不一致等問題,這條” 斷頭路”遲遲沒有得到連通。2019年,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揭牌成立后,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聚”為一體,率先形成一套跨省域共建共治共享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工作辦法。受益於此,長三角地區已開通71條省際毗鄰公交線,主動脈”軌道上的長三角”也馳入快車道。目前,長三角地區高鐵里程超6500公里,覆蓋區域內95%以上的設區市,形成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為中心,地級市3小時覆蓋、省內地級市2小時覆蓋、相鄰地級市1小時覆蓋的高鐵出行圈。

  民生服務跨省通辦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路網交通打破了界限,民生服務也在融合升級。以前,長三角區域居民在首次申領身份證時,需要回原籍辦理,這對面廣量大的、跟隨父母進城上學的未成年人來說,存在諸多不便。2021年10月,長三角區域開通首次申領居民身份證”跨省通辦”業務,居民憑居住地的相關證明就可以就近申領身份證了。

  2021年,長三角三省一市公安機關還先後推出了長三角區域新生兒落戶、戶籍類證明網上出具、夫妻投靠戶口遷移、父母投靠子女戶口遷移等多項一站式”跨省通辦”業務。其中,僅江蘇公安機關就累計辦成6萬多筆”跨省通辦”業務。

  與此同時,長三角區域住房、醫療、人社等方面的民生服務也在不斷升級。通過長三角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台,長三角居民實現了異地門診醫療費用直接結算;輕點手機,就能辦理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申領、基本醫療保險關係的轉移接續等業務。2021年,超過120個高頻事項或服務在長三角區域實現了”一網通辦”;設在三省一市的”一網通辦”線下窗口辦理點超過500個,實現41個城市全覆蓋。

  71項工作重點推進 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加速跑”

  交通出行的”同城化”、民生服務的融合升級,不斷壓縮長三角區域的空間距離,也進一步提升群眾的滿意度。放眼未來,長三角區域居民還有更多期待。

  南京居民郎亮最在意的是長三角毗鄰公交換乘的便捷:“公交車的換乘要能夠無縫地對接,發車時間上能夠有個較好的銜接。期待敬老卡也可以‘一體化’,讓老年人可以拿着一張敬老卡跨省出行。”

  常州金壇居民 倪永森則最在意南沿江高鐵的通車時間。“如果這條高鐵能儘快通車的話,我到蘇州到上海這些發達城市,通勤的時間即將大大縮短。”

  蘇州吳江居民張彬最在意的是滬蘇湖鐵路的建設:“目前從我們吳江如果說乘坐高鐵的話還要轉車,可能要到蘇州。如果說滬蘇湖鐵路建成通車的話,我們就在家門口可以乘坐高鐵,可以到上海旅遊、到湖州都很方便!”

  2022年,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將推進71項重點工作,其中跨域”一網通辦”、以社保卡為載體的”一卡通”等便利力度將進一步升級優化。《長三角省際毗鄰公交運營服務規範》等有望年內出台,促進毗鄰公交有效、持續、健康發展。長三角交通將跑出融合加速度。到”十四五”末,長三角鐵路營業里程將達1.7萬公里,率先建成內外互聯互通、區際多路通暢、省會高效連通、地市快速通達、縣域基本覆蓋、樞紐銜接順暢的現代化鐵路網。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田甜 吳江台 太倉台 金壇台 編輯/李時)

2022
02-25

  眼下,正值節后復工復產關鍵期,江蘇各地切實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防範工作,加速推動復工復產,全力衝刺新年“開門紅”。

  走進位於鹽城環保科技城的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記者看到,生產車間里數十隻机械手來回舞動,工人們正在進行筆記本電腦外殼檢測。作為鹽城市亭湖區引進的首個百億級重大產業項目,企業主要生產國際知名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和智能手錶系列精密結構件和模組產品。新的一年,企業訂單不斷。

  立鎧精密科技(鹽城)有限公司行政高級經理馬志華告訴記者,目前已經上班的人數達到一萬人,月底的時候努力達到兩萬人的生產規模。下一步的目標是2月份實現開票收入25億,全年的目標是200億。

  連日來,江蘇各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企業科學排班、開足馬力,搶抓復工復產。不少企業加快推進“智慧化”改造,以“智變”賦能產業升級,鍛造企業競爭力,實現新年“加速跑”。

  南京滬江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蔣洋介紹,物料運輸全程都進行無人化運輸,每個機器人能減少3到4個人力的消耗。企業下一步打算在上下游進行串聯,打通客戶關係管理系統和採購供應鏈管理系統,這是新年的發展方向和目標。

  為保障企業生產順暢,各地各部門還持續加大服務保障力度,及時掌握企業復工、開工生產情況、落實落細各項惠企政策,為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務,积極幫助企業排憂解難,加速企業復工復產步伐。

  徐州新沂經開區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局局長助理孔偉說,圍繞企業關心的服務事項,為企業提供水、電、氣等要素協調;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企業有序生產,實現2022年第一季度“開門紅”。

  復工復產期間,全省各地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應急管理部門共組成132個執法檢查組深入企業,及時發現和交辦整改各類隱患,同時根據企業實際需求,及時協調危化品、礦山、冶金、粉塵涉爆、有限空間等方面的54個專家組上門指導服務,幫助企業整改問題、消除隱患。目前,全省已有近27萬家企業復工復產,規上工業企業復產率達98%以上。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畢然 亓晨 鹽城台 江寧台 新沂台 編輯/胡超)

2022
02-16

  冬奧會的舉辦,點燃了冰雪激情。連日來,江蘇徐州、盱眙、連雲港等地的滑雪場生意火爆,甚至“一板難求”。隨着中國选手谷愛凌等冬奧健兒奪金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更帶火了“全民上雪場”的熱度。

  徐州市銅山區漢王鎮的一家戲雪樂園,前來體驗遊玩的市民們絡繹不絕,眾多遊客尋雪而來。場內,雪圈、雪地坦克、雪地毛毛蟲等項目,備受青少年青睞。“帶孩子過來,親臨現場感受一下冰雪運動,為我們北京冬奧會加把油。我很喜歡這裏的冰雪運動,這裏的雪非常好玩,非常刺激。”

  恰逢冬奧會,市民滑雪熱情空前高漲。在徐州市區的一家冰場,記者看到,帶着孩子來滑冰的市民特別多,有的孩子一看就是”資深”小滑冰愛好者,滑起來姿勢優美、動作嫻熟;有的孩子則因為剛剛接觸滑冰,動作顯得小心翼翼,但卻十分享受滑冰帶來的新奇與樂趣。“每天接待的散客大概300人,已經達到了我們的頂峰。冬奧會開幕,市民對冰上運動還是非常熱情的。”冰場負責人趙紅艷說。

  在淮安盱眙縣鐵山寺國家級森林公園內的鐵山寺滑雪場,記者看到,滑雪場的停車場在上午10點左右就停滿,後續進入的車輛只能停在道路兩邊。滑雪場上正在舉行雪地足球賽,帶球、換位、斷球、傳球、射門,“遊客運動員”們在雪場上你爭我搶,博得觀眾喝彩。裁判曹子蛟介紹:“雪地足球除了場地比較小之外,它與草地足球最大區別是,由於地面比較滑,不太容易將足球的技術全面發揮出來,选手們不僅要控制腳下的足球,還要時刻關注保持身體平衡,避免滑倒。所以比賽的不確定性因素很大,但更具觀賞性和趣味性。”

  除了雪地足球,還有雪上拔河、雪上跳繩等項目,“微型冬奧會”吸引了大量的參与者。記者探訪了解到,盱眙鐵山寺滑雪場今年遊客數量同比增加30%,7成客源來自南京及周邊城市。

  在連雲港贛榆潛園滑雪場,這裏到處滿是手握雪杖,腳踏滑雪板的身影,前來滑雪的市民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加,而且在年齡結構上也更加多元。腳踏着雪板,飄逸自如地從山坡上滑下,看着美景從眼前掠過,聽着風聲在耳畔呼嘯,這已成了很多滑雪愛好者的共同的體驗。小滑雪愛好者說:“今天我很開心,當初我滑雪的時候會摔跤,後來會滑雪了,就沒有再摔過,只要堅持不懈就會成功。”

  為了應對客流高峰,潛園滑雪場在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前提下,通過增加滑雪教練、增設安全護網等措施給遊客提供更安全的遊玩體驗。滑雪場負責人尚修磊告訴記者:“市民滑雪的熱情空前高漲,人流量比較大,我們根據政府防疫要求,每天人數限制在七八百人,嚴格控制人流量。”

  據了解,這裏將繼續通過開展現場教學、組織冬令營等方式,傳播滑雪知識,使滑雪愛好者較快地掌握滑雪技巧,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冰雪運動當中來。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姜奇卉 徐州台 盱眙台 贛榆台 編輯/趙夢琰)

2022
02-13

  2月11日,全省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會議傳達學習了1月26日省委書記吳政隆、省長許昆林與省對口支援前方指揮部及幫扶工作隊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時的工作要求,總結交流2021年我省對口支援合作和東西部協作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任務。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雲出席會議並講話。

  費高雲在肯定去年全省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后指出,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做好今年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意義重大。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按照吳書記、許省長提出的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工作舉措,提升工作實效,確保我省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要圍繞共推高質量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用好重大機遇,共築發展平台,不斷擴展和深化合作領域和內涵,與支援協作合作地區優勢互補、共贏發展、共同富裕。要圍繞共建優質滿意工程,繼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加強資金項目管理,確保江蘇援建幫扶的每一項工程都成為優質工程、廉潔工程、人民群眾滿意工程。要圍繞共育“造血”功能,以支援協作合作地區特色產業鏈建設為牽引,把發展產業促進就業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不斷完善勞務輸出對接工作機制,深化產業協作合作。要圍繞共塑鄉村振興人才,持續強化人才培養、拓展柔性引才、深化組團式智力支援,有效解決制約對口地區發展的瓶頸。要圍繞共促民族團結進步,拓展領域、豐富內容,深化交往交流共融。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注重協調聯動、加強隊伍建設,與對口地區各族幹部群眾攜手並肩、同心同德,不斷開創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工作新局面,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省對口支援前方指揮部和幫扶工作隊負責同志,部分設區市政府、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作交流發言。(記者 沈佳暄)

2022
02-01

  金虎迎春,祈福兩岸。1月29日晚,2022兩岸同賀新春“雲點燈”活動在南京天妃宮舉行。活動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南京和中國台灣新北分別設立主會場,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共同點亮花燈,為兩岸祈福。

  水韻江蘇、虎踞龍盤、金獅雄風……走進位於南京天妃宮2022兩岸同賀新春“雲點燈”的活動現場,一組組製作精美、色彩明快的花燈流光溢彩,讓現場的新春氣氛越發濃郁起來。這些花燈作品由國家級非遺秦淮彩燈傳承人陳柏華創作,作品中不乏一些蘊含着兩岸同胞情感認同的元素。其中,一座高達8米的媽祖花燈,引得不少台胞在前合影留念。陳柏華介紹,秦淮燈彩又稱“金陵燈彩”“南京燈彩”,是南京地區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而媽祖是兩岸民眾共同的精神紐帶,希望藉由這座彩燈為民眾送福,祈願來年風調雨順。

  記者了解到,本次兩岸“雲點燈”活動邀請了台青、台商和台胞家庭參与,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傳遞新年的祝福以及兩岸同胞一家親的友好情誼。視頻連線的另一端設在了中國台灣新北的先嗇宮,現場還舉行了送春聯、送福字活動。不少台商、台青都帶着一家人前來。

  2014年來到南京,如今已在南京定居的台胞董威辰帶着一兒一女來到活動現場,兩個小朋友對造型各異的秦淮燈彩很有興趣,還一起玩了猜燈謎遊戲,一家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春節氛圍。董威辰說:“今天是第一次來到南京天妃宮,現場的秦淮彩燈太漂亮了,特別是一進門就看到一組巨大的媽祖彩燈,很有家的感覺。小朋友們對各種花燈也很好奇,很喜歡,在這裏感受到了濃濃的春節氣氛。現在定居南京之後,感覺南京就是我們的家。”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李秋雨 編輯/李時)

2022
01-19

  更大力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協調聯動,邁向更高質量一體化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事關我國發展大局,事關江蘇發展全局。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把“大力促進區域協調聯動,更高質量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作為今後五年着力抓好的九項重點工作之一。去年以來,江蘇緊扣“高質量”和“一體化”兩個關鍵,以切實舉措推動一體化不斷走深走實。

  同氣連枝,展現“江蘇作為”

  去年12月初,來自雅珂迪包裝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法國籍總經理萬桑一家三口,如願拿到“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工作生活在蘇州市吳江區的萬桑一家也能享受上海市民的“同城”待遇了。這也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內,首組跨區域家庭式領取“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

  “去年,示範區在規劃管理、生態環保、公共服務等各領域探索出46項高‘含金量’的制度創新成果,65個重點亮點項目落地,‘滬蘇同城’效應正加速顯現,人才創新資源流動越發活躍。”吳江區委書記李銘說。

  面積2413平方公里,由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吳江區、浙江省嘉善縣組成的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是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也是三省一市一體化先行先試的“試驗田”。

  “醫保卡一卡通2.0版”將住院結算納入異地就醫免備案範疇,截至去年11月底,異地結算近2萬人次;示範區跨省公交線路新增至8條……一年來,江蘇與上海、浙江攜手,加速破除示範區內各類要素流動的瓶頸障礙,均等便捷的公共服務一體化讓居民“獲得感滿滿”。

  示範區各領域的“破界”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生動縮影。省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一年,我省推進重大政策、重大事項、重大項目落地落實,在多個重點領域展現出“江蘇擔當”。

  “創新鏈上的長三角”深入推進――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揭牌,紫金山實驗室納入國家實驗室基地建設序列,長三角量子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落戶蘇州。去年3月27日,高效低碳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燃燒室試驗平台在連雲港市首次點火,這一由江蘇牽頭、上海參与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填補了我國大功率燃氣輪機試驗裝置的空白。

  “協同開放的長三角”提速發力――推動自貿區政策向聯動創新發展區延伸複製,連雲港海港、淮安空港、徐州陸港“物流金三角”加快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北向拓展帶建設形成一批高含金量的政策措施、一批高水平的功能平台、一批高能級的重大項目清單。

  “藍天下的長三角”攜手共建――太湖,是長三角共同的“母親湖”。一年來,經過鐵腕治污、科學治太、標本兼治、攻堅克難,太湖水質明顯改善,連續14年實現國務院提出的“兩個確保”目標。

  聯動創新,構建區域共同體

  省黨代會報告指出,要更大力度推進全省區域協調發展。同時,圍繞加強區域聯動發展對蘇南、蘇中、蘇北發展方向進行了定位――支持蘇南加快打造現代化建設先行示範區,支持蘇中加快實現中部崛起,支持蘇北努力實現跨越趕超。

  “新時代新階段,以局部一體化促進更大範圍一體化,對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南京大學教授、博導,江蘇省長江城鎮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周凱表示,要將南京打造成具有全球創新資源配置能力的科技創新中心,蘇錫常和鎮江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以及科技、產業轉化為財富的主要創新基地。

  江蘇區域均衡發展,最大的空間在蘇北。“2006年,我省開始實施南北共建園區,將蘇南地區園區建設先進管理理念、良好產業基礎、優秀人才團隊與蘇北地區豐富的資源、低成本的勞動力和優惠的政策對接互補,為區域協調發展注入新動能。”省發改委區域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上半年,我省7家共建園區規模以上企業達160家,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98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億元;新開工工業項目完成投資62.5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6個,協議投資額約260億元。

  來到吳江泗陽工業園區,冬天的泗陽大地,依然機聲隆隆,忙碌的項目建設現場隨處可見。“去年,園區各類企業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67.48億元、入庫稅收2.8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8.5%、9.2%。”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理順管理機制,園區大力實施體制機制創新,來自吳江區的幹部分別任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等關鍵職位,他們肩扛歷史使命,心懷造福泗陽百姓的真摯情懷,與泗陽幹部團結一心、優勢互補,全力推進園區開發建設事業。

  “強化區域聯動發展,大幅推進寧鎮、寧揚等產業創新協作。”提及蘇中崛起,周凱認為,應構建製造業轉移利益分配機制,加強都市圈間互動合作。

  去年12月28日,寧句城際開通運營。從鎮江句容乘坐這趟列車,換乘南京地鐵2號線,一小時即可到達新街口,南京正式將句容拉入半小時通勤圈。句容市委書記潘群表示,句容將依託重大交通項目帶來的空間重塑、要素重組、動能重聚,充分發揮自身比較優勢、核心優勢,精心做好寧句城際軌道交通沿線規劃完善、土地開發利用。

  通江達海,澎湃發展新動力

  “十三五”期間,“交通先行”的江蘇不斷拉近城市群間的距離,放眼未來五年,“交通”仍然肩負重大使命――省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着力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範區。

  1月7日,泰州海事局向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發放相關作業活動的許可證,張靖皋長江大橋在泰州地區的建設拉開序幕。大橋的建設將創下“六個世界之最”――最大跨度橋樑、最大跨度懸索橋、最大錨碇基礎、最大連續長度鋼箱梁、最長主纜和最高鋼混組合索塔。

  截至目前,全省累計建成17座過江通道。過江通道的加密,為南北兩岸互聯互通打開新通道,加速了區域融合發展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構建。

  “軌道上的江蘇”也在惠及越來越多百姓。“十三五”期間,我省建成連鹽、寧啟二期、徐宿淮鹽、滬蘇通、連淮揚鎮、鹽通、連徐高鐵等鐵路,新增鐵路總里程1356公里。全省鐵路建成總里程達4204公里,其中高鐵2215公里,增長了158%,江蘇高鐵里程排名已躍居全國第二。

  不僅要看“沿路風景”,還要領略“海上風光”。對於通江達海的江蘇來說,作為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的一條重要軸線,沿海是撬動整體發展水平提升的戰略支點。“把沿海發展作為服務長三角乃至服務國家更大區域、空間格局優化的部分,江蘇沿海正面臨發展機遇。”江蘇省城鎮與鄉村規劃設計院總規劃師劉志超說。

  把蔚藍色夢想寫成現實,近日印發的《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江蘇沿海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快於東部地區平均水平,佔全省比重力爭達20%左右。“推進沿海地區加速崛起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不僅有利於穩固全省經濟基本盤,而且能夠呼應蘇南、支撐沿江、聯動河湖、帶動蘇北,為全省生產力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提供迴旋空間和生態保障。”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楨表示,加快沿海地區高質量發展,還能夠為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最佳的產業轉移、創新轉化、功能拓展空間,促進長三角區域更加協調均衡和一體化發展。(記者 陳澄 沈佳暄)

2021
12-25

  吳政隆在省委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

  建設人才強省 激發人才活力 讓更多“千里馬”在江蘇創新創業競相奔騰

  許昆林主持 張義珍出席

  12月23日,省委人才工作會議在南京召開。省委書記、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吳政隆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管人才的原則,堅持“四個面向”,以更強烈擔當、更務實舉措、更過硬作風,加快推進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全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充分激發人才活力,讓更多“千里馬”在江蘇創新創業競相奔騰。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許昆林主持會議。省委副書記張義珍出席會議。

  吳政隆指出,千秋基業、人才為本。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深刻領會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踐行“兩個確立”的根本要求;深刻領會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必須遵循的“八個堅持”重大原則;深刻領會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目標;深刻領會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踐要求;深刻領會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大安排;深刻領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的方法路徑,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努力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履行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中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展現江蘇的擔當和作為。

  吳政隆在深入分析我省人才工作方面的比較優勢后指出,要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在中央頂層設計的大框架下,找准發展定位、扛起責任擔當,加快新時代人才強省建設,奮力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努力把江蘇建成人才強國雁陣格局的重要支點、全國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在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中扛起“江蘇擔當”、作出“江蘇貢獻”。建設新時代人才強省,必須“強”在高水平的國際化人才隊伍上,“強”在高能級的載體平台上,“強”在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上,“強”在高匹配度的人才供給上,“強”在高品質的人才生態上。打造人才發展現代化先行區,必須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位置,做到人才工作優先謀划、優先推進、優先保障,加快實現人才隊伍現代化、人才效能現代化、人才發展治理現代化,真正與履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相匹配,提供堅強有力支撐。

  吳政隆指出,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呼喚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偉大時代;我們推進的事業,是一項渴求人才也成就人才的偉大事業。要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着力打造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現代化人才隊伍。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更大力度培育集聚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建設高質量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努力培養更多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聚焦製造強省建設,把做強現有產業、培育未來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圍繞数字經濟重點領域、產業園區主戰場、科技成果轉化關鍵環節,更深層次推進產才融合發展,以人才鏈的“強”,激發創新鏈的“活”,托舉產業鏈的“優”。聚焦擴大人才開放,更寬視野集聚全球智慧資源,讓江蘇成為天下英才嚮往的創新創業之地。聚焦江蘇長遠發展,突出高校人才培養主陣地作用、企業承載創新人才主體作用、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更高水平推進人才自主培養,讓各類人才在江蘇現代化建設中各盡其才、各美其美。

  吳政隆強調,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充分釋放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構建更具競爭力的人才發展制度,建立更加科學的管理體系、更加公正的評價體系、更加鮮明的激勵體系,讓人才真正靜下心來做學問、搞研究,施展才華、釋放智慧,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服務環境,公共服務要突出標準化、提升便捷性,個性服務要體現精準化、提升獲得感,讓廣大人才在江蘇順心工作、安心發展、舒心生活,讓江蘇成為各類人才“近悅遠來”的熱土、施展才華的沃土。建設更具影響力的重大載體平台,打造人才平台、科創平台、研發平台,形成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全球影響力的“強磁場”,以“百花齊放”的生動實踐,迎來江蘇科技創新的“春色滿園”。

  吳政隆強調,要堅持和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快構建人才發展治理新格局。要落實黨管人才主體責任,各級黨委要健全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體系,各級黨委(黨組)“一把手”要帶頭抓“第一資源”,各級領導幹部要有識才慧眼、愛才誠意、用才膽識、容才雅量、聚才良方,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鬥中來。要夯實人才發展工作基礎,強化協同配合,營造尊才愛才濃厚氛圍,引導各類人才堅定理想信念、增進政治認同、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

  許昆林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緊緊圍繞省委決策部署,聚焦重點任務、強化責任落實,涵養人才生態、充分激發活力,加強統籌協調、凝聚工作合力,着力構建引才招才“磁場”、優化選才用才“量尺”、厚植成長成才“沃土”,推動我省科教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優勢、發展優勢、競爭優勢,為履行“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

  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領導同志出席會議。省委常委、省委組織部部長趙世勇作總結講話,對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提出具體要求。蘇州市委組織部、南通市海門區、省人社廳、江蘇銀行、南京工業大學、省產業技術研究院作會議交流發言。

  省法院院長、省檢察院檢察長;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黨組(黨委)、省各直屬單位黨委主要負責同志,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省屬企業和部省屬高校、科研院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各設區市、縣(市、區)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設區市、縣(市、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等在分會場參加會議。(記者 黃偉)

2021
12-15

  中新社南京12月13日電 (張傳明 楊顏慈)夜幕降臨,凜冬寒風呼嘯,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內。在《南京記憶》的背景樂中,滿地蠟燭被點亮。各界人士身着素服,緩緩步入祭場。

  2021年12月13日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晚間,“燭光祭・國際和平集會”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儀式現場,青磚牆上高懸黑色“奠”字,白色花圈環繞四周。場地正中,長明火熊熊燃燒,擺成“1213”字樣的蠟燭隨風搖曳。

  倖存者後代、醫護人員、僧侶、學生代表等整齊列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諸多國際和平人士儘管沒有出現在隊列中,卻不遠萬里點亮和平燭光。

  沿着祖父約翰・馬吉的足跡,曾四訪南京拍攝南京新面貌的克里斯・馬吉現身燭光祭儀式的大屏。他說:“祖父留下的影像幫助世人了解戰爭的殘酷,他的精神和事迹一直激勵着我們家族幾代人。我希望大家在困難中互相伸出援手,永遠珍惜和平。”

  克里福德・特里默是大屠殺期間南京鼓樓醫院的一名內科醫生,是展開醫療救治工作的中堅力量之一。他的孫子斯蒂芬・莫瑞斯・特里默與家人點燃蠟燭,在大洋彼岸的家中舉辦了一場燭光祭。

  “我的祖父母把南京當成自己的家,我的父親也在那裡出生和長大。南京人民具有堅韌的品格,具備善良和同理心,向我們展示了追求和平的情懷。”斯蒂芬・莫瑞斯・特里默說。

  日本友好人士松岡環女士幾乎每年都會來南京走訪慰問大屠殺倖存者們。由於疫情不能來到現場的她同樣現身大屏,遙祝倖存者們健康長壽。

  據悉,本次燭光祭首次嘗試運用5G、虛擬3D人物動畫等技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助力場內場外隔空互動,讓更多人有機會在公祭日的夜晚點亮燭光,寄託哀思。

  燭光映照歷史,燭火點亮和平。夜色漸濃,祭場內的燭光祭走入尾聲;在全球範圍,和平之光接續點亮,和平之聲愈發響亮。(完)

2021
11-25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連發兩次地震。 官方微博截圖

  中新網南京11月23日電 (徐珊珊)江蘇省地震局11月23日發布消息稱,當天,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先後發生2.4級和1.2級地震。截至記者發稿時,當地暫未收到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報告。

  據江蘇省地震台網測定,11月23日18時32分,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北緯33.47度、東經118.86度)發生2.4級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

  隨後,在18時40分,淮陰區(北緯33.49度、東經118.94度)又發生1.2級地震,震源深度5公里。

  地震發生后,當地多位市民表示有明顯震感,但對生活沒有造成影響。

  淮陰區地處江蘇北部平原腹地,位於南北氣候、地理分界線之處,2001年撤縣建區,是淮安主城區之一、城市北大門。(完)

2021
10-07

  黃金周“吃住行游購娛”全線飄紅――

  消費熱力,折射江蘇市場潛力

  美食尋味、樂享出遊、嗨購升級、街區打卡……國慶黃金周開啟,江蘇消費市場漸漸擺脫疫情的衝擊,再次迎來一波熱浪,“吃、住、行、游、購、娛”六大消費場景全線飄紅,折射江蘇市場的巨大潛力。

  吃――餐飲迎高峰,喚回煙火氣

  “小桌A094號請進店用餐。”10月1日上午9點10分,揚州趣園茶社裡面非常熱鬧,不斷有人進進出出。“我們7點多就過來排隊,剛吃完,準備在園子里聽聽戲曲,待會再去瘦西湖逛逛。”遊客王希雯興奮地說。“園內6點半才開始發放餐號,7點正式進場用餐。今天最早的一位顧客早上4點多就來園內排隊啦!”發放餐號的店員告訴記者。

  當日中午11點10分,記者來到揚州京華城四樓美食區,環顧四周,每家店門前早已桌桌客滿。多倫多海鮮自助餐廳店內的服務員來回忙碌,一刻也沒有停下腳步。“我已經等了快1小時,前面還有50多桌要等,這家店生意真的太火爆了!”坐在等候區的李慶宇感嘆,這個時間去其他家也要排隊,時間也“短不了”。

  同樣排隊等位的商家還有南京古南都旗下的四川酒家。“國慶前幾天,就出現晚餐高峰期排隊等號需要1小時的現象,2樓平均每桌翻台近4次。”古南都集團餐飲總公司總經理助理金燦說,節前客流量突增,集團商討后決定,從10月1日起實行下午不停堂,店內全天經營來滿足市場需求,菜品貨源的前期儲備量較以往增加2至3倍。

  “疫情過後,做好疫情防控管理工作的同時,還要提升門店接待能力。”江蘇揚城一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亞麗說,為迎接節假日,公司共計增加近400個餐位。針對散客,園內新增3個“零點就餐”區域,共計80餘個餐位,並且調整包廂區域,將可接待人數擴充1倍。

  為了打造更好的餐飲消費體驗,富春茶社推出“單行驢友套餐”。“近年來,我們發現有一些單行旅客,這部分顧客往往重視餐飲消費品位。”揚州富春飲服集團總經理、揚州市烹飪餐飲行業協會執行會長徐穎宏說。“我們細化單人、雙人套餐,優化點單供應品種,強化富春早茶及整桌淮揚宴席配置,突出百年富春的招牌菜點和經典品種,讓顧客吃得放心、吃得滿意,有獲得感和認同感。”(記者 田墨池)

  住――住宿重品質,防疫不鬆懈

  10月1日,南京市江寧區黃龍峴茶文化村裡交替飄蕩着《我和我的祖國》等旋律,貫穿村落的青磚步行街上遊客熙熙攘攘。當天下午3點,市民張傑國在村裡的半夏民宿剛辦理好入住,正帶著兒子在二樓泳池邊玩水。他告訴記者,由於兒子的學校不允許假期出南京市,他便和妻子帶兒子到周邊村裡逛逛。“我們從鼓樓自駕過來大概1小時。1日中午過來剛好吃飯,在村裡住一晚,2日吃完午飯回家。這是頭一次來黃龍峴,這裏空氣清新,景色也不錯。”

  半夏民宿通體白色調,民宿主理人黃豪說,8間客房1日-4日滿房,入住客人均來自南京本地,都是家庭出遊。“客人入住時,我們需要查看健康碼和行程碼,做登記,每天房間打掃時要做一次消殺。員工都打過疫苗,這7天全員在崗,保證住客需求。”

  黃龍峴村黨支部書記唐國慶介紹,村裡共有34家民宿,可同時接待5000位遊客。這個假期村裡特別掛上紅燈籠,開設兩個創意集市,預計接待遊客可達10萬人次。

  位於常州市金壇區的芥舟・長山行舍毗鄰東方鹽湖城和茅山度假區,前台工作人員李歡說,民宿有28間客房,包含大床房、星空房等多種房型。“假期前幾天都是滿房。近期疫情防控常態化,國慶期間住客均來自省內。民宿一周一次整體消殺,每天保持通風狀態。”

  南通綠洲國際假日酒店客房均配備軟硬兩種枕頭,親子大床房額外配備小帳篷、小木馬和兒童拖鞋。酒店市場銷售總監韓向陽告訴記者,目前共有476間客房,受疫情影響,假期整體預訂量同比下降25%左右,省內客人較多。

  常規的酒店民宿住慣了,還有些遊客選擇了更為親近自然的露營。9月30日,第19屆南京戶外帳篷大會暨南京都市圈戶外運動嘉年華在南京六合金牛湖奧帆體育公園開幕。這幾天,每到夜幕降臨,伴着點點星光,奧帆營地上的帳篷便紛紛亮起明燈,來自不同地區的遊客開起野餐派對。(記者 顏 穎)

  行――天氣作美,“補償性出行”意願強

  “今年國慶假期,南京天氣太好了,雖然熱了些,但幾乎天天都是晴天,非常適合出門旅遊!”10月1日下午1點左右,山東棗莊的唐蕾穿着長袖防晒衣,戴着遮陽帽與兩位朋友乘坐高鐵來到南京,“夏天就想來江蘇轉轉了,無奈趕上疫情,所以這次第一時間搶了國慶期間往返的火車票,體驗一番江南‘熱浪’。”

  數據显示,國慶假期的客流最高峰日出現在10月1日。

  1日中午,記者來到鐵路南京南站,在北廣場落客平台記者注意到,5車道的下客區略有擁堵。北廣場的5個進站口全部開放,5支隊伍均已排到了玻璃幕牆外。但記者實際體驗后發現,隊伍流動較為快速,排隊約10分鐘即可到達實名制檢票區,檢票區域以人臉識別機器為主並配有志願者人工檢票,全程快速且順利。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長三角鐵路總體客流仍保持高位運行。“目前全省所有設區市均通達動車,‘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初步形成。受益於高鐵成網效應的加速顯現,鐵路出行成為更多公眾的選擇,預計鐵路旅客發送量同比繼續增長。”省交通運輸廳政研室主任周體光介紹,為緩解傳統長途熱門方向運力緊張情況,長三角鐵路安排加開直通旅客列車22對。針對短途客流佔比較大的情況,長三角鐵路增開管內旅客列車104對,全力滿足短途客流出行需要。

  今年國慶假期,高速公路繼續實行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政策。特別是受疫情影響,今年暑期公眾減少了跨省、跨市出行。目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平穩,國慶假期公眾“補償性出行”意願強烈,江蘇高速公路、幹線公路迎來新一輪的出行高峰。

  數據显示,國慶假期全省高速公路路網日均出口流量預計達到388萬-406萬輛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6%。出行高峰提前至9月30日下午4時,10月4日開始出現返程高峰。

  “國慶假期,全省高速設有330餘處清障駐點,2000餘名清障救援人員在崗在位、1100餘台清障設備時刻待命。”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徐海北介紹,針對高速公路事故多發、過境車輛處理不便的情況,交通部門對以往高速公路事故快處理賠點進行了優化,停用了3個,新增了11個,目前共設有34個事故快處理賠點,對交通事故實行一站式快速處理理賠。(記者 朱 璇)

  游――親子游火,“寓教於游”成趨勢

  “國慶期間沒什麼作業,就給兩個小朋友報了一個‘軍事訓練營’,讓他們好好玩玩。”南京市民崔先生育有一對已經上三年級的龍鳳胎,假日里給這兩個孩子花5600元報了位於江寧的一個“訓練營”,一共20多個小朋友,5天4夜,負責的老師每天都會在家長群發照片。

  “神獸”有地方去了,大人也“解放”了。崔先生夫妻倆趁這幾天連看了好幾場電影,還約朋友們自駕去近郊戶外燒烤,玩得同樣痛快。

  此次“十一”假期是“雙減”政策實施后的首個黃金周,總體來看,隨着“雙減”政策的落地,親子游群體更成為假日市場不容小覷的一股力量。位於南京清涼門大街的一家旅行社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疫情正趕上暑期,南京旅行社退掉了好多親子團,這個“十一”假期同行們都在給暑期“補作業”。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的背景下,近郊遊、鄉村游成為很多家庭的首選。3日,記者來到位於南京市六合區的金牛湖景區,儘管從南京市區出發,開車要一個多小時,但景區內遊客還是不少。刺激好玩的水上飛人、越野卡丁車、水上摩托艇、“叢林穿越”等時尚休閑運動項目格外吸引人,尤為適合親子遊玩。記者看到,在父母的陪同下,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在體驗卡丁車,而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則更喜歡“叢林穿越”。

  文博場館也紛紛推出研學項目。國慶期間,鐘山風景區內博物館群推出四大研學活動、四大專題展覽,包括明孝陵博物館的“世遺文化周周遊”主題研學活動,孫中山紀念館舉辦的“黨的故事我來講――爭做紅領巾講解員”活動等,實現“寓教於游”。此外,風景區內明孝陵長生鹿苑的小鹿、南京海底世界的機甲表演、紫金山探險公園的林間冒險也吸引了不少親子群體來打卡。(記者 付 奇)

  購――特色街區成消費升級主載體

  國慶長假期間天氣晴朗,給消費添了“一把火”。特色街區成為城市消費升級主載體,黃金珠寶類消費上升趨勢明顯,家電消費持續升溫,汽車消費持續回暖。

  南京河西的建鄴吾悅廣場,中秋節前剛開業。國慶期間,吾悅廣場首次推行購物中心與室外街同步開業,16萬平方米的購物中心與4萬平方米的開放式街區交錯融通,成為市民的“打卡地”。“超300個品牌入駐,其中25%為河西首進品牌,10%為南京首進品牌。”循着負責人的介紹記者看到,京東七鮮超市華東首店、獨立家居設計品牌吱音生活館江蘇首店、金陵宴(南京老字號餐飲)首家購物中心店等無不客流雲集。

  在奢飾品牌較多集聚的新街口商圈,國慶期間各大商場黃金珠寶類消費上升趨勢明顯,業績再創新高。

  “兒子今年要結婚,這是給兒媳婦的禮物。趁着長假有促銷,買了一套手鏈、項鏈。”這個假期,南京市民李女士在中央商場一口氣買了近4萬元的黃金飾品。中央商場黃金珠寶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金價每克450元左右,和去年同期相比每克下降約40元,再加上假期商場推出不少優惠活動,銷售帶動非常明顯。

  南京雨花台區的宜悅城同樣開業不久,因為位於雨花台區軟件谷核心地帶,宣稱要打造科技與商業緊密融合的特色購物中心。“和一些老街區相比,宜悅城時代感更強,可能就是為了應對年輕人的消費層次和消費升級。”家住雨花西路附近的陸怡然說。

  以特色街區消費爆棚為代表,全省各地物價穩定、購銷兩旺,節日氣氛濃郁。據省商務廳對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的監測和初步統計,國慶黃金周第一天全省消費品市場累計實現銷售額就約達11.8億元。當天,南京監測的22家百貨、購物中心等企業共實現銷售額1.4億元,同比增長7.6%;蘇州美羅商城營業額突破1500萬元;常州萬達廣場客流9.2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客流提升15%。(記者 宋曉華)

  娛――“新主流大片”提振電影票房

  國慶假期,以抗美援朝戰爭中的長津湖戰役為故事背景的電影《長津湖》上映,讓無數觀眾淚灑影院,南京“95后”馬易就是其中一員。

  10月5日,他告訴記者:“看完電影后,我一直在電影院里等‘彩蛋’,這是我多年來的習慣,不過,等了好久,工作人員都催我離場了,還是沒有看到。”於是,馬易帶着些許遺憾,走出了影院。

  “也就是從影院昏暗的燈光中出來時,看到外面刺眼的陽光,以及陽光下林立的建築、穿梭的車輛以及熱鬧的人群,我突然意識到,電影最後的‘彩蛋’,是我們今天的幸福!”馬易言語激動,並坦言自己在那一瞬間“淚目”了。“沒有英雄的前輩們作出的犧牲,哪來我們現在的和平和繁華?”馬易說道。

  這個假期,很多以往不會走進影院的家庭,也將觀看《長津湖》以及另一部“新主流大片”《我和我的父輩》視作最好的集體娛樂項目之一。

  “沒有哪種教育方式,比寓教於樂更適合孩子了。”無錫“80后”吳衛有一個令人羡慕的家庭,兒子剛上初一,女兒也已讀小學,國慶期間,他帶着全家人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並要求孩子們要寫觀后感。他兒子的觀后感里這樣寫着:“每年國慶節,爸爸媽媽都會帶我和妹妹看‘我和我的’系列,今年看《我和我的父輩》,有好多搞笑的地方,但是有些地方也把我看哭了,我覺得爺爺、爸爸他們真的很辛苦,我一定要繼承他們的奮鬥精神。”

  《我和我的父輩》的第二單元《詩》,聚焦研製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第一代航天人,他們為中國航天事業貢獻青春、奉獻生命的情結與情懷濃縮在一個默默奉獻的航天家庭里。也正是這一段,讓吳衛的父親頗為感慨。他告訴記者自己是一個老“鉗工”,“影片中發生過的事件是那樣熟悉,讓我好像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記者 陳 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