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遊戲怎麼樣

2022
02-12

  記者10日從省應急管理廳獲悉,省安委會近日印發《江蘇省危險化學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實施方案》,要求利用一年時間集中治理重大風險隱患,有效防範化解危險化學品重大安全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此次危化品安全風險集中治理重點圍繞2個方面突出問題和4個環節重大安全風險,包括安全發展理念不牢問題、安全生產責任不落實問題、生產儲存環節重大安全風險、交通運輸環節重大安全風險、廢棄處置環節重大安全風險和化工園區重大安全風險。方案明確了22項重點措施。我省將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管統籌協調,嚴格落實部門監管責任,配齊配強專業執法力量,加強危險化學品生產建設項目准入、安全審查、建設、試生產、竣工驗收全過程安全風險防控。

  此外,我省將在6月底前完成全省29個化工園(集中)區的複核認定。推動化工園(集中)區落實“一園一策”整治提升方案,持續推動全省化工園(集中)區降低安全風險等級,2022年底前安全風險D類化工園(集中)區佔比超過50%。推廣應用新版化學品登記系統,對每個企業每種危險化學品實施“一企一品一碼”管理。

  在工傷預防能力提升培訓工程方面,2022年底前,我省將完成重大危險源包保責任人輪訓,持續對危險化學品重點企業安全生產分管負責人、專職安全管理人員、班組長開展集中輪訓。支持相關高校在一級學科“安全科學與工程”或“化學工程與技術”之下自主設置“化工安全”二級學科。 (記者 盧曉琳)

2022
02-06

  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在這個春節假期,一股冰雪運動熱席捲江蘇各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個假期走進運動場地,體驗種類豐富的冰雪運動,與家人、朋友共度美好時光,喜迎冬奧開幕。

  “我是中國速度滑冰運動員郭丹,感受冰雪運動魅力,點燃冰雪運動激情,攜手共迎冬奧,讓我們一起向未來。”

  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江蘇運動員郭丹成功獲得了速度滑冰女子集體出發項目參賽資格,併發來了一起參加冬奧的號召。這個春節假期,江蘇不少居民選擇走進冰雪場地,體驗冰雪運動的樂趣。在宿遷的運河灣滑雪場,一大早,場地上就有不少前來滑雪的遊人,其中不少遊客都是舉家前來,小朋友們也穿起雪具,玩得不亦樂乎。

  “在新聞中我看到冬奧會馬上開了,就想來滑雪。第一次還是可以的,就是後來慢慢地有點稍微不行了,一遇到陡坡的話就會摔倒。”

  “馬上冬奧會了,正好在我們國家舉辦,想體驗一下滑雪項目。像我們蘇北這些地方今年就沒怎麼下雪,到這邊來感受一下冬天下雪的氛圍。”

  在淮安市淮陰區古運河滑雪場,記者看到不少居民正在做着滑雪前的準備活動,雪道上,既有學習雙板滑雪的初學者,還有腳踏單板,快速穿梭的滑雪高手,人們追風逐雪舒展身體,駕馭滑板,體驗速度與激情。據了解,組團和家庭游成為滑雪客流的主體,春節假期,每天進場滑雪的人數超過1000人次。滑雪場總經理周傑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雪板雪鞋雪杖都已經用完了。淮安市民對冬奧的熱情非常非常地高,和去年相比大概增長了30%左右。”

  在徐州市鼓樓區,“樂享冬奧,滑出精彩”公益惠民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進行中,在一座冰場上,15組家庭在教練員的指導下,認真學習冰壺運動的規則和技巧。大家3人一組,分組比賽,每一個冰壺滑出,都引來一片喝彩。小學生喬柏森表示:“我覺得它能給我帶來許多樂趣,比如說,有些難的動作你通過努力你能夠學到。希望所有參加冬奧的选手們,取得優異的成績,為國爭光。”

  不少帶着孩子參加活動的家長表示,學習參加冰雪運動,不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好處,更有助於讓孩子體會到運動員們永不放棄的精神品質,對成長大有裨益。

  “小孩運動的技巧,就是從小時候培養,他們重心也低,學習得也快,可以增加運動平衡感。未來孩子不一定參加運動會,但是可以增加運動協調能力,以及強身健體。”市民楊貴華說。

  “迎接冬奧會的到來,也給我們國家的運動員加油,讓孩子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體會到永不言輸、永不放棄的精神,對他人生的成長,我認為幫助很大。”市民朱煥平說。

  記者手記

  “相約上冰雪,一起迎冬奧”,這個春節,在江蘇各地的冰雪場地上,我看到的是一片火熱的景象,無論是蹣跚着初學滑雪滑冰的小朋友,還是已經在雪道、冰面滑得熟練的高手,他們在場地上的歡聲笑語令我印象深刻。近年來,各地冰雪場地的建設跑出了“加速度”,百姓們擁有了更多親近冰雪的方式。而衍生出的冰雪經濟、冰雪文化正悄然融入百姓日常。如今,冬奧聖火已經燃起,冰雪文化也將走進更多中國百姓的生活。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索浩陽 編輯/蔣婕)

2022
02-04

  近日,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為有效解決村級組織“報表多、台賬多、承擔職責範圍外的事項多”等問題,江蘇印發《 切實減輕村級組織負擔的意見》,明確建立統一規範、方便村級組織填報的統計數據“一套表”, 避免重複、多頭上報數據。同時,控制台賬總量,在全省範圍內規範建立村級組織黨建、民生兩本綜合台賬。制定村級組織《主體責任清單》,明確村級組織履行主體職責的事項,着力“減表、減賬、減事項”,有效激發村級組織活力。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敏 楊國 編輯/張萌)

2022
01-11

  長三角鐵路2022年春運方案出台

  預計發送旅客5000萬人次 同比增長16%

  記者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獲悉,近日,長三角鐵路2022年春運方案出台,春運40天預計發送旅客5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6%,日均發送旅客125萬人次。鐵路部門在啟用高峰運行圖的基礎上,計劃增開旅客列車301對,滿足旅客出行需要。

  2022年鐵路春運自1月17日起至2月25日止,節前15天,節后25天,共計40天。長三角鐵路春運客流由基本流、探親流、務工流和學生流為主,剛性探親成分居多,在疫情可控的情況下將出現少量旅遊客流。其中,春節假期前一周和元宵節后一周預計客流相對集中,節前雲、貴、川、渝等傳統重點方向的長途務工客流提前啟動,大大早於往年。

  此次春運將面臨疫情精準防控、北京冬奧運輸保障等多重挑戰,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將適需增開多個方向旅客列車301對,客運能力能夠滿足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的運輸需求,同時精準分析客流需求,確定圖定列車上線和臨客啟動時機,梯次投放運力。其中,計劃對長三角去往雲貴、成渝、西北、中原、湖北、湖南、江西等重點方向安排開行476對旅客列車,進一步提升傳統重點方向的運輸保障能力。

  為適應疫情防控條件下的旅客出行規律,鐵路部門不斷改進辦票服務舉措,方便旅客購票和退改簽,包括延長12306售票服務時間、提供24小時互聯網退票服務、退票截止時間由乘車站開車前25分鐘延長至開車前、新增12306客戶端免登錄退票渠道等。(記者 梅劍飛)

2021
12-30

  這两天,江蘇多地出現了入冬以來的最低氣溫,寒潮來襲,市民的”菜籃子”保供情況如何呢?在南京眾彩物流批發市場,記者了解到,這两天,菜價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南京眾彩批發市場商戶王西玉告訴記者:“冷空氣來了只是說菜的採摘時間有改變,但是菜的量還沒有改變,所以價格沒有什麼影響、浮動不是很大。”根莖類蔬菜價格相對更為穩定,蔬菜商戶介紹,近一個半月以來,胡蘿蔔的價格一直維持在一斤2元到2.3元之間,並沒有因為天氣原因出現浮動。批發市場商戶陳沖說:“我們有庫存,在田的目前還有300畝到500畝的貨,貨源是充足的、穩定的,接下來如果南方主產地的貨源下來以後,價格可能還會有下調。”

  為了讓”菜籃子”不”斷檔”,目前南京蔬菜冬季保供工作已經全面展開。眾彩批發市場的冬季蔬菜保供儲備庫,儲備的有散裝土豆,紫甘藍、胡蘿蔔還有大白菜等蔬菜,總體蔬菜儲備量將近3000噸左右。這些儲備蔬菜將在特殊情況下及時投放市場,如果遇到極端天氣,市場還將執行”南菜北運”等保供方案。

  為了應對寒潮,常熟農副產品交易城积極採取措施,保證市民”菜籃子”供應。交易城與18家蔬菜經營大戶和23家豬肉經營大戶簽訂了保供協議,確保元旦、春節前後,以及遇到惡劣天氣時,市場內貨源充足。與此同時,蘇州當地的菜農們及時為大棚里的蔬菜增加保溫措施。根據蘇州南環橋批發市場統計數據显示,蔬菜價格整體較為平穩。目前蔬菜貨源地基本集中在福建、昆明、海南等南方地區,還有周邊的山東等地,各地都採取了一系列穩價保供的措施。

  蘇州南環橋批發市場辦公室主任梁瀾介紹:“市場有個應急預案的,就是提前落實好貨源和產地、和基地簽訂協議,這一塊的量就基本上能保持在每天3800噸以上,還有一塊就是市場充分利用冷庫場地進行儲存,冷庫的話保證有5000噸的蔬菜貨源,場地堆放蔬菜大概在1000噸左右。”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董雯 編輯/李時)

2021
12-19

  11月縣(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排名發布

  江寧PM2.5濃度最低

  省生態環境廳17日發布11月54個縣(市、區)空氣質量狀況排名。PM2.5濃度相對較好的前10位(1-10名)依次是:江寧、宜興、溧陽(常熟、崑山、吳江並列)、溧水(太倉、啟東並列)、六合(如東、通州、海門、儀征並列);相對較差的后10位(倒1-10名)依次是:豐縣、沛縣、灌雲(沭陽並列)、東海、邳州(泗陽並列)、睢寧(新沂、贛榆並列)。

  PM2.5濃度改善幅度相對較好的前10位(1-10名)依次是:江寧、溧陽、東海、溧水(沛縣、睢寧並列)、句容、洪澤、儀征、泗洪;相對較差的后10位(倒1-10名)依次是:響水、啟東、鹽都、太倉、如東(海門並列)、海安、興化、灌雲、濱海。優良天數比率相對較好的前10位(1-10名)依次是:六合(溧水、高淳、宜興、溧陽、常熟、如東、啟東、射陽、建湖、姜堰並列);相對較差的后10位(倒1-10名)依次是:東海、豐縣(贛榆並列)、沛縣(沭陽並列)、灌雲、響水、新沂(邳州、灌南、泗陽並列)。優良天數比率改善幅度相對較好的前10位(1-10名)依次是:射陽(建湖、大豐並列)、啟東、江寧(通州、鹽都、泰興並列)、睢寧(如東、如皋、阜寧、東台、姜堰並列);相對較差的后10位(倒1-10名)依次是:贛榆、響水、東海(灌雲、泗陽並列)、新沂(崑山、灌南並列)、豐縣(邳州、丹陽、沭陽並列)。

  省生態環境廳將結合排名情況,進一步加大對上述排名靠後縣(市、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督查力度,確保全省大氣環境質量穩定、持續改善。(記者 吳瓊)

2021
12-08
2021
12-07

  入世20年,全省已擁有421個省級重點培育的國際知名品牌――

  與“狼”共舞,江蘇企業“蛻變”記

  走進位於崑山的好孩子集團展廳,彷彿走進了嬰童產品博物館。琳琅滿目的原創產品背後,濃縮着從一個瀕臨破產校辦工廠晉陞為全球領先母嬰用品龍頭的20年。

  隨着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像“好孩子”這樣的一批江蘇企業抓緊“出海”機遇,在與全球企業的同台“搏殺”中完成“蛻變”、站穩腳跟,拉動全省對外貿易迅速崛起,確立了江蘇在全國開放型經濟版圖上“重要一極”的地位。

  20年來,我省努力擴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企業實力穩步增強,目前全省共有421個省級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品牌企業佔全省出口比重超過10%。在入世20周年之際,記者走訪省內多地,回顧江蘇外貿企業從自我蛻變到逐鹿世界的歷程,為新起點上“再出發”探尋方向。

  從“借船出海”到“主導國際合作”

  很多好萊塢大牌演員出街遛娃時,被拍到使用的童車,大多是來自好孩子集團旗下的品牌。

  早在1993年,鄉鎮企業起家的好孩子公司,其設計生產的兒童手推式嬰兒車市場佔有率已經是國內第一。1996年好孩子進入美國市場,1999年就變成美國市場第一。2002年,入世后好孩子正式進軍歐洲,4年後雄霸歐洲市場。2011年,入世10周年時,根據美國權威市場調查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調查報告稱,好孩子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嬰兒車供應商,全球每生產1000輛嬰兒車,就有435輛來自好孩子。

  回首入世后的第一個10年,在好孩子國際執行董事、副總裁劉同友看來,好孩子步步為營,從中國冠軍走向全球冠軍,得益於公司當初提出“走正路、走大路”這“兩條路”的理念。

  “走正路,就是堅持創新。通過創新為消費者開發合適的產品,而不是靠彼時國內低價劣質、抄襲復刻的‘舊習’去獲取利潤。而走大路,就是善於跟這些有優勢資源的人進行合作,先用別人的品牌‘借船出海’。”劉同友介紹,2000年之後,好孩子先後在境內外建設5個研發中心,做市場研究與產品創新。

  和很多中國企業一樣,當年入世後進軍歐洲市場,搶訂單堪稱“拼刺刀”,看的就是硬橋硬馬的實力。當時歐洲市場有一個品牌叫Quinny,以前由一家台資企業做加工。那時候好孩子對比台企各方面還有差距,但有一款產品該台企搞了3年沒上市,原來儘管產品概念很好,但沒法通過工程設計使概念轉化為實際產品,於是,好孩子決心一試,結果在研發能力的保障下一年就攻關解決了。這個產品一經推出,成為品牌方最暢銷的產品,訂單也就順理成章“拿下了”。

  但代工終究不是目標。“其實早在我們進軍美國市場的時候就想做自己的品牌,在銷量成為全球第一之後,我們認為時機成熟了。”劉同友說,2014年1月,好孩子併購一個德國品牌,當年7月再次併購一個美國品牌,開始為自己品牌銷售打下基礎。截至去年,公司在海外市場的銷售中,80%以上為自己的品牌,只有不足兩成是第三方品牌,一輛“國產”嬰兒車,就這樣從中國真正推向世界。

  此時,公司發展也到了“主導國際合作”的新階段――“在合作關係當中,公司要有自己價值,起到主導作用,讓合作夥伴依靠我們。”劉同友道出了其中的邏輯:因為我們技術足夠強、產品足夠好,他們可以因此加強市場地位,所以不得不給我們訂單。

  數據显示,入世以後,全省各類經營主體共同發展,2020年外資、民營、國有企業進出口額佔全省比重分別為56.2%、35.2%、8.5%,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佔全省比重較2001年提升27.9個百分點,越來越多江蘇企業正成為國際遊戲規則新的“制定者”。

  堅持“兩條腿走路”,成就“國企改革第一股”

  如果說,民企的發展是時代的機遇,國企的轉型突圍則彰顯了政府在對外開放中改革的決心。

  20年前,入世成功,舉國歡騰,唯有國有外貿企業,這一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成為了彼時“尷尬的存在”。

  上世紀90年代末,省委省政府為進一步加強成立於改革開放之初的我省眾多專業外貿公司的國際競爭力,通過合併重組的方式將這些專業外貿公司組建為綜合性大型外貿集團,匯鴻集團就是在這一歷史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然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匯鴻集團這樣的傳統國有外貿集團來說,一開始被業界認為是不折不扣的“洪水猛獸”,因為這意味着企業傳統垄斷資源和地位的徹底喪失。事實上匯鴻也確實遭受了業務流失、人才流失、市場丟失等“陣痛期”。

  “但完全開放的國門也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隨着中國經濟全面與世界接軌,我們發現自己面對的市場更加廣闊,背靠的生產資源更加豐富。”匯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述認為,集團迅速度過“陣痛期”,並在近年來獲得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兩條腿走路”――內抓改革創新,外抓業務拓展。

  現任匯鴻瑞盈公司總經理的王春曉回憶當年不無感慨:入世前,外貿業務只是“一手買,一手賣”,國企業務員僅僅在海外客戶和生產企業之間充當“二傳手”角色,有時候一單業務通過幾個電話和幾封郵件就能搞定。在外貿市場完全放開后,業務員工作首先發生天翻地覆變化,要成為相關行業和產品的專家,並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變化是方方面面的,“改革”成為匯鴻20年發展的主線――2004年6月,集糰子公司“江蘇紡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2009年,集團進出口總額首次名列省屬大型外貿企業第一位;2010年,匯鴻集團與同屬省級外貿集團的開元集團合併重組,成為當之無愧的江蘇外貿“排頭兵”;2011年,入世10周年時,集團全年營業收入超400億元,進出口總額超56億美元……

  隨着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外貿行業面臨挑戰也越來越多,國企再次轉型也勢在必行。2015年12月,由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匯鴻股份通過向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匯鴻集團股東發行股份換股吸收合併匯鴻集團,最終實現匯鴻集團主要資產和業務的整體上市。這一做法不僅在省內是第一家,在全國也屬首批。

  “集團整體上市后,我們最終確定將自身轉型升級為‘現代供應鏈運營領先企業’的戰略目標,依託自身在傳統國際貿易中逐步培育出來的優勢業務板塊,通過進一步的價值鏈升級、服務集成以及科技應用等多種手段持續創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高效合作、無縫鏈接。”陳述坦言,這正是為了在全新的國際經濟競爭環境中重新找准自己的定位。

  今年7月,匯鴻集團被商務部等八部門確定為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企業,匯鴻等國企新的轉型之路再次開啟。

  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成為“與龍共舞”的龍頭

  越來越多江蘇企業已經在世界市場站穩腳跟,從被迫適應“大商家通吃”到學會遊戲規則、創立自己的品牌,實現與“狼”共舞。

  翻開泛黃的報紙,2001年10月28日,入世前夕,圍繞中國企業如何與國際對手競爭的議題,《新華日報》曾刊發報道《與狼共舞,自己先要成為“狼”》。20年過去,這一觀點不僅精準預言了江蘇企業的突圍路徑,而且依舊沒有過時,仍有現實意義。

  毋庸諱言,經過20年發展,中國的“政策紅利期”即將過去,包括江蘇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在“闖世界”時將會越來越頻繁地遭遇“修昔底德陷阱”,受到發達國家及其企業的“排斥”。

  從此次採訪中,即可看到企業的謹慎與擔憂。一些企業在談到未來規劃時還是有些“諱莫如深”,直言“不便細說”,還有諸如沙鋼等世界500強企業婉拒了採訪。一家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前在海外市場,對方一聽是中國企業會擔心――害怕你是有污染不環保的企業;現在對方一聽你是中國企業也會擔心――害怕你過來搶他們訂單、取代他們的市場地位。”

  但發展的洪流浩浩蕩盪。受訪企業放眼未來時給出的路徑也出奇一致:讓江蘇企業深度融入國際供應鏈、產業鏈,不斷從微笑曲線的底部向兩端攀升,着力提升供應鏈韌性。

  “針對外貿行業發生的新形勢新變化,一方面要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佔領相關行業價值鏈最高端。另一方面通過‘三自一專’模式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等外貿新業態,即‘自主設計、自有品牌、自建海外倉+專業團隊’。”陳述介紹,目前,集團已在波蘭波茲南設立了第一個歐洲海外倉,新加坡服裝供應鏈運營中心等項目也正相繼落地。各經營主體相繼入駐亞馬遜、阿里巴巴國際站兩大跨電平台,整個供應鏈大幅縮短,流通成本也大大降低。

  在江蘇企業的深度參与下,全球經濟鏈條上的“江蘇印記”越來越多。省商務廳對外貿易處提供的數據显示:2020年江蘇外貿總量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佔比26.9%,新興市場出口佔比47.3%,較2001年提升18.2個百分點。

  來自江蘇的“一顆紅豆”就是這樣紮根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紅豆集團董事會主席周海江感慨,從2002年在紐約設立分公司,到如今擁有新加坡、西班牙、緬甸、泰國等境外分支機構,入世20年,紅豆集團成長為真正的跨國企業。尤其是在柬埔寨王國聯合中柬企業共同開發了11.13平方公里的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更成為“一帶一路”的“樣板區”,截至目前,已有來自中國、歐美、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的166家企業(機構)在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這個平台上實現了共贏發展。

  如果說上一個20年,江蘇企業要學會主動“與狼共舞”,下一個20年,我們要為世界創造“與龍共舞”的新機遇,甚至成為“龍頭”,在互利共贏中獲取更多發展的可能。(記者 付奇 李��)

2021
10-11

  省暨南京市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會舉行

  婁勤儉講話 吳政隆出席 黃莉新主持

  10月9日下午,江蘇省暨南京市辛亥革命110周年紀念會在寧舉行。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婁勤儉在紀念會上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在新的奮鬥征程上以嶄新業績告慰辛亥革命先驅,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江蘇篇章。

  省委副書記、省長吳政隆,省委副書記張敬華出席紀念會。省政協主席黃莉新主持會議。

  婁勤儉在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是激勵我們在新的偉大征程中接續奮鬥的動員令。辛亥革命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孫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驅為中華民族建立的歷史功績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奮鬥和壯烈犧牲的志士們名垂青史,永遠值得我們尊敬和紀念。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品格、偉大精神,一直激勵着江蘇人民奮發前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一代代江蘇人不懈奮鬥,不僅把孫中山先生當年許多構想變成現實,更交出了一份充分展現“強富美高”鮮明特質的高水平全面小康答卷。撫今追昔,繼往開來,我們要把前人開創的事業不斷向前推進,在新時代新征程上行穩致遠、再創輝煌,不斷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作出江蘇貢獻。

  婁勤儉指出,在新的奮鬥征程上,我們必須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江蘇篇章。當前我們正意氣風發地向著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邁進,江蘇肩負着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使命,我們一定要堅持正確方向,增強憂患意識,激揚愛國豪情,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始終胸懷“國之大者”,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凝心聚力書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現代化篇章。

  婁勤儉強調,在新的奮鬥征程上,我們必須毫不動搖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更好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一定要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充分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最大優勢,更加自覺地維護核心、追隨核心、捍衛核心,努力掌握領導現代化建設的本領,全面提升組織力,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增強把握政治方向、系統謀划工作、保持戰略定力、創造性落實的能力,努力創造更多率先、示範的現代化成果,為黨和人民爭取更大光榮。

  婁勤儉指出,在新的奮鬥征程上,我們必須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團結帶領全省人民共同創造現代化的高品質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一定要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定不移走好群眾路線,更好激發各方面的积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匯聚起共創美好生活的強大正能量,讓民生幸福、共同富裕成為江蘇現代化最有質感的實景。

  婁勤儉強調,反對國家分裂、實現祖國統一,是近代以來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期望,也是孫中山先生畢生追求的目標。我們要把握歷史發展大勢,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全方位推進蘇台各領域的交流合作,堅決反對“台獨”等分裂勢力,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祖國完全統一早日實現多作貢獻。

  黃莉新在主持紀念會時表示,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婁勤儉書記講話要求,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把孫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先驅的偉大精神繼承好、發揚好,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共同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現代化篇章,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副省長、民革江蘇省委主委陳星鶯在會上發言。

  在寧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有關領導同志,省法院、省檢察院、武警江蘇省總隊和南京市負責同志,在寧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常委和南京市政協常委,各民主黨派省委和南京市委負責同志,省和南京市工商聯、各人民團體負責同志,無黨派人士代表以及各界人士代表,省和南京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出席紀念會。(記者 耿聯)

2021
10-09

  盤點國慶“黃金周”,組組數據全飄紅 ――

  市場強勁復蘇 釋放發展活力

  國慶假期,交通出行需求旺盛,旅遊休閑、探親訪友等客流交織疊加,全省各地商場、景區、酒店、影院等場所人氣強勁復蘇,消費市場擺脫此前疫情帶來的衝擊,各方面數據紅紅火火,釋放出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向好的旺盛信號。

  消費火熱 累計實現銷售額131.4億元

  國慶“黃金周”期間,全省消費品市場紅紅火火,據省商務廳對全省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的監測和初步統計,國慶期間,全省消費品市場累計實現銷售額131.4億元。

  新模式疊加新業態,開拓載體消費新藍海。這個長假突出的現象是首店經濟強勢引流。南京市龍湖河西天街、建鄴吾悅廣場先後重磅亮相,首店薈萃,前來“嘗鮮”消費的市民絡繹不絕。龍湖河西天街260餘家店鋪中,15%是南京首店,40%是區域首店。入駐建鄴吾悅廣場的300餘家品牌,首店比例超過35%。德基廣場內Christian Louboutin等15家新店在國慶前後啟幕營業,華采天地“哆啦A夢”快閃店、老門東必勝客快閃店等特殊形式的首店也起到了明顯的吸睛引流效果。

  “聽說德基有一批首店開業,假期里特意安排了一天時間逛德基。華為智能生活館,匯聚了華為各類手機、穿戴、音頻等全場景產品,還有一款電驅轎跑SUV,科技感滿滿。”消費者李佳儀說。

  國慶期間,夜間消費快速增長。蘇州市“夜ZUI蘇州”夜經濟盛大啟幕,萬企延時經營,51條燈火輝煌的精彩夜市人氣爆棚。美團、大眾點評數據显示,蘇州市夜間消費增長31.3%,其中購物增長51.9%,民宿、夜遊消費分別增長131.4%、120.2%,地鐵夜間客運量增長39.6%。

  消費券在今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又“閃亮登場”。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各地累計發放消費券1.9億元,預計撬動社會消費13億元。品牌活動疊加消費券,進一步營造消費市場的“煙火氣”。南京市正式啟動國際消費節,在支付寶、微信、銀聯、美團、抖音五大平台向南京和南京都市圈市民發放5000萬元的商超和餐飲消費券。無錫市在“2021無錫太湖(金秋)購物節”期間,面向全市消費者派發3000萬元的政府惠民消費券,預計撬動線下百貨、商超、餐飲消費超5億元。南通市成立南大街促消費聯盟並聯動開展購物節,投放百貨、餐飲、汽車、文旅等2000萬元消費券,預計撬動社會消費2億元。

  品質生活疊加消費升級,助力大眾消費再擴容――

  黃金消費熱度不減。鹽城市金鷹購物中心黃金珠寶類銷售額近1000萬元。常州市重點監測的大中型零售企業黃金珠寶類商品銷售額3421.1萬元,同比增長27.2%。

  大眾消費快速復蘇。婚慶喜宴和家庭聚餐需求在國慶假期迎來報復性釋放,國慶節期間的宴席預訂率遠高於去年同期,門店經營恢復勢頭強勁。南通市重點監測的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3250萬元,同比增長19.8%。宿遷市重點監測的餐飲企業實現營業額同比增長16.6%。

  汽車消費增長強勁。無錫市十一車展匯聚70個國內外品牌車企和500種展示車型,現場觀眾5.5萬人次,成交量約2160輛,成交額超2.9億元,創近年來國慶車展業績新高。南京市國際車展新能源車型的品牌展台達到31個,佔總展台數的45%,凸顯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力度。

  智能家電銷售火爆。蘇寧易購在國慶假期推出家電特惠活動,向全市發放億元家電消費券,國慶首日全城門店客流量破10萬人次,達今年單日客流之最。海爾、美的等國貨品牌高端家電銷售同比增長明顯,智能類家電同比增長更超300%。五星電器開展“京彩十一、潮趣煥新”等系列活動,假期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兩成。(記者 宋曉華 丁茜茜)

  旅遊恢復 實現旅遊總收入424.26億元

  紅色游升溫,“微度假”受捧,“國潮游”崛起,文商旅融合加深,沉浸式旅遊“爆發”……國慶長假,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省旅遊市場質態齊升。

  以短時間、近距離、高頻次為特點的周邊游、“微度假”成為很多人的首選。以蘇州吳江區為例,國慶期間,蘇州灣黃金湖岸旅遊區共接待19.64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304.9%,較2019年增長243.9%。全區共接待遊客99.3萬人次,其中來自蘇浙滬的遊客佔比80%以上。

  “宿於山野”的露營活動成為時尚。南京市文旅局統計显示,國慶期間,南京鄉村游納入監測統計的62個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126.5萬人次。江寧黃龍峴、浦口不老村、高淳慢享大山等該市八大五星級鄉村旅遊區累計接待遊客29.3萬人次,較2019年增長23.1%。

  文商旅融合也成市場亮點。藝術展、快閃店、復古露營、創意市集……國慶假期,全省各地大商圈推出了各種“潮玩場景”,吸引市民遊客前來遊玩打卡。

  9月30日和10月1日,位於南京溧水的永壽坊文化商業街區和無想水鎮先後登場亮相,永壽坊街區不僅有各種創意手作,還舉辦了“秋的腳步”音樂live、溧水首屆青年歌手大賽總決賽、樂器演奏、即興脫口秀、Cosplay熱舞等精彩演出。無想水鎮則以“國風”為主題,將唐風唐韻與國樂漢服相融合,推出無人機表演、唐風演藝、古裝劇本殺、水幕燈光秀,給市民遊客帶來沉浸式國風體驗。

  “酒店度假”理念日益被人們接受。翻看國慶期間全省各地酒店、民宿“戰績”,預訂量和價格齊升,精品民宿一房難求。位於宜興市宜城街道的陶都半島酒店國慶期間銷售同比增長30%以上。“十一”期間,南京東方珍珠voco酒店迎來開業。“我們準備去玄武湖玩,所以訂了附近的voco酒店。”遊客王女士驚喜地說,酒店內藍黃相間的色系特別適合拍照,“不出酒店,也有度假的感覺。”

  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了“逛吃逛吃”的“尋味之旅”,一道美食、一杯奶茶,都成為遊客“打卡”一座城市的理由。各地紛紛打出“美食牌”――揚州瘦西湖夜市上,內街的美食街坊,不僅有夜市小吃,還有非遺展演,外街更是分為啤酒區、美食區、文創區、商貿區、互動體驗區等,同時還有網紅、國潮品牌入駐,在這裏可以吃喝玩樂一逛到底。無錫2021金秋惠山菊會帶來菊黃蟹肥、舌尖秋宴,還有惠山古鎮上的錫式美食、長街早茶,更是一番難得的悠閑享受。

  隨着旅遊演藝成為景區“標配”以及夜遊的興起,“沉浸式”遊覽在國慶期間大放異彩。國慶前三天,一場“沉浸體驗式明制婚禮演藝秀”每天在秦淮河畔舉行。“迎親”隊伍從白鷺洲東園歌榭碼頭出發,新郎乘龍頭畫舫接親,然後新人到達泮池,走過天下文樞牌坊、欞星門,在夫子廟大成殿內永結百年。“整場婚禮演藝秀將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古今名勝、文化地標串聯了起來。”南京夫子廟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場大秀的拉動下,僅10月1日當天,夫子廟景區客流就達到30萬人次。

  在現代技術加持下,樂園游升級,更具科技感、時尚感,孕育已久的親子市場也隨之“爆發”。位於淮安的西遊樂園迎來試運營后的首個國慶假期,作為國內外首個西遊主題的綜合性主題公園,將樂園的遊園路徑與故事發展相結合,打造八大區域和多個特色遊樂項目,這樣一個集聚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樂園成為假日“爆款”。黃金周前六天,淮安西遊樂園接待遊客已突破10萬人次,零售及餐飲成交數量超50萬次。

  國慶長假,老牌旅遊目的地推陳出新、熱度不減,新晉打卡區花樣頻出、飽受追捧。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不斷推出,一系列潮嗨新玩法在充分滿足居民遊客多樣化需求的同時,也有力拉動了文旅市場的復蘇。記者7日晚從省文旅廳獲悉,據測算,國慶黃金周期間,全省接待遊客總人數3896.58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424.26億元,按可比口徑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95.5%、94.6%。(記者 付 奇)

  票房走高 11個設區市進入全國前50名

  “今年國慶節,我們享受了一場文娛盛宴。”南京市民嚴先生十分喜愛文藝,“十一”長假前,就已經為自己和家人制訂了一份“文藝指南”,其中話劇、舞台劇、音樂劇應有盡有。“而且,我們不僅在南京看,還去了蘇州和無錫。”嚴先生告訴記者,在無錫,他和家人觀看了由“開心麻花”出演的搞笑話劇《窗前不止明月光》。

  國慶節前夕,“中國共產黨在江蘇歷史展”恢復開放,並在假期迎來了大批参觀者。記者在展館看到,一張泛黃的展品吸引了很多遊客的關注。這是一份布告,也是一份“放假通知”,由南京海關提供,它從一個非常微小的側面,見證了新中國的誕生。這份布告內容是:“為慶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本月一日、二日、三日停止辦公,(出口船隻結關照常),仰各商人等一併周知。”

  電影依然是市民在國慶假期的主要娛樂方式之一,今年國慶檔,《長津湖》《我和我的父輩》等“新主流大片”備受追捧。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數據显示,截至10月7日17時,今年國慶檔票房達42.46億元。其中,《長津湖》以30.9億元票房領跑,並打破國慶檔影片票房紀錄。作為傳統“票倉”,江蘇對於國慶檔票房貢獻突出。數據显示,10月1日,全國電影票房100城市榜單中,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其中有11個進入了全國前50名,宿遷與連雲港也分別位列全國第52和66位。

  “今年國慶檔票房再創歷史高位,確實來之不易。相比之下,去年國慶檔票房為39.48億元,歷史最高國慶檔票房於2019年創造,為44.66億元。”萬聯證券分析師夏清瑩認為,國慶檔的高票房充分驗證內容為王的邏輯,疫情導致了行業整合加速,也激發了市場潛力,影視行業有望迎來院線和內容的雙重複蘇。

  另一組數據同樣反映影視行業的復蘇,10月6日,IMAX China宣布,十一黃金周期間,IMAX以8500萬元刷新開畫紀錄。基於去年國慶檔已取得創紀錄表現,這一成績尤其意義非凡。值得一提的是,國慶期間到目前中國內地票房最高的前20家影院中,有17家是IMAX影院。在江蘇,記者也了解到,帶來更好觀影體驗的IMAX影院成為大多數影迷的首選。(記者 陳 澄)

  出行釋放 高速路網出口流量約兩千五百萬

  國慶假期,全省路網、水網總體運行良好,交通運輸安全形勢平穩,江蘇高速公路路網出口流量日均保持在350萬輛次以上。

  旺盛的出行需求假期前就已呈現,記者注意到,9月30日下午2點左右起,全省高速公路車流量逐漸加大,由南往北方向的南京二橋、南京四橋、潤揚大橋、蘇通大橋等過江通道,由東往西方向的滬陝高速寧合段、滬蓉高速蘇州無錫段、滬武高速無錫常州段等路段開始出現車多緩行現象。當天全省高速公路路網出口流量達306.76萬輛次,較平日增加45.44%。

  “10月1日至7日,全省高速公路路網出口流量預計達2492.91萬輛次,日平均356.13萬輛次,較平日增加68.85%。”省交通運輸廳工作人員介紹,其中,10月1日,全省高速公路路網出口流量達396.85萬輛次,較平日增加88.15%。客運方面,國慶7天全省公路發送旅客約760萬人次,水路發送旅客約23萬人次。

  “國慶期間天氣晴好,是公眾出行的黃金時段,加之暑期受疫情影響,很多探親、旅遊需求未能成行,隨着我省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都在國慶期間集中釋放了。”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說,假日期間,全省交通運輸部門繼續做好“保安全、保暢通、強服務”及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努力打造安全、有序、溫馨的出行環境。

  “我省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路網發達,加之農村公路建設持續推進,不僅道路通行條件好,很多高速公路服務區和農村公路成了旅行目的地、網紅打卡點,今年國慶假期,省內出行、鄰省出行、鄉郊出行、家庭出行選擇自駕的比例高。”省交通運輸廳政研室主任周體光表示。

  “國慶假期,長三角鐵路客流一直處於高位運行態勢,旅遊流與探親流交織疊加,沿線短途鄉村生態旅遊、紅色旅遊成為新熱點、新時尚。”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相關人士介紹,國慶節當天,長三角鐵路客流火爆,高峰凸現,當日發送旅客332.5萬人次,較2020年國慶同比增長7.3%,創今年“五一”假期后單日客流最高峰。10月1日至6日共發送旅客1530萬人次,日均約發送255萬人次。10月7日,國慶假期最後一天,鐵路迎來返程客流高峰,長三角鐵路當日預計發送旅客242萬人次。

  “南京地區客流以短途和城際間客流為主,鐵路南京站10月1日全天發送旅客27.8萬人次,迎送旅客接近60萬人次,追平2020年同期水平。”鐵路南京站工作人員介紹,面對激增旅遊客流,南京站及時調整列車開行方案,精準實行“一日一圖”,在高峰圖的基礎上,持續加強客運運力供給,增開始發旅客列車,對多趟動車組列車組織重聯運行。

  國慶假期,全省航空出行逐漸恢復。省交通運輸廳統計,全省各運輸機場、航空公司合理安排航班計劃,適時增加至北京、廣州、深圳、成都、重慶、昆明、大連、西安等熱點城市的航班。7天假期,全省機場執行進出港客運航班約6800班,為去年同期的八成左右。(記者 梅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