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寶6代理 > 新寶6總代理_從電動車到電動船,江蘇交通如何引領”純電動時代”?
2022
10-18

新寶6總代理_從電動車到電動船,江蘇交通如何引領”純電動時代”?

  2022年10月10日,中國第一艘120標箱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江遠百合”號在太倉首航,將滿載的建材和糧食送達蘇州工業園區后,又帶回來幾十箱小麥。“目前船已靠泊太倉港,等待明天再次啟航。”15日下午,待靠中的船長何廣科難掩興奮。作為航運新歷史的書寫者之一,他倍感榮幸。因為,“江遠百合”號的意義遠不止於一艘船,它還標志著江蘇內河航運正式開啟“純電動時代”。

  從電動汽車到電動輪船

  傳統交通工具正在發生重大變革

  近年來,大街上電動汽車越跑越多,眼下,這波技術變革正在從汽車行業蔓延到船舶製造業。

  “好開,這船是智能型的,而且乾淨、沒噪聲,就像智能手機跟2G手機的區別似的,比過去開油船體驗感好多了!”跑了30多年船,何廣科深感自己這回趕上了時代的浪潮,為了掌握新技能,他專門去鎮江船廠學習了半個月。當記者問他還有什麼不完善的地方時,他不假思索:“速度跟油船差不多,零污染,又改善了船員工作環境,沒毛病。”

  “江遠百合”號是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聯合省港口集團為京杭大運河“量身定製”的,長80米、寬12.66米,能夠裝載120個標準集裝箱,是滿足京杭運河標準船型的最大尺寸。它採用“換電”而不是“充電”的方式來獲得持續供能。“即插即拔”,花20分鐘在預定港口更換電池集裝箱可支持續航220千米。這樣的換電方式不僅可以支持船舶長期不間斷運行,還能“船電分離”,便於電池的集中採購、統一充放電管理。

  瞄準這一新變革的不僅是“江遠百合”。長江中,更大規模的純電動船即將從紙上變為現實。江蘇另一個造船業“國家隊”成員、揚州中遠海運的700標箱純電動船項目計劃於12月8日開工,2023年10月完工交付,打造全球電池容量最大的船舶,可支持其在武漢、南京、上海間超長距離航行。

  純電動、LNG船……

  江蘇推動綠色航運發展“花式降碳”

  推動綠色航運發展,江蘇是先行先試者。“十三五”期間,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在全國率先開展了內河船舶應用LNG(液化天然氣)清潔能源的研究和推廣工作,累計新建和改造LNG動力船舶92艘,佔全國LNG運營船舶總數的1/3。

  此次首航的“江遠百合”號則打開了純電動研發方向的大門,做到零排放、零污染。江蘇遠洋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海燕告訴記者,“江遠百合”號目前運行在太倉港―蘇州工業園區港蘇南運河航線。初期為每周兩班,預計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約500噸。

  首航後過去才两天,一場江蘇“船老大”們的小型座談會在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召開。與會人員都是業界翹楚。大家互通有無,為行業發展把脈:未來究竟是發展LNG為主呢,還是發展純電動為主呢?

  “雖然同為綠色動力技術,但LNG動力船舶與電池動力船舶有着各自的特點。”湯文軍來自中國交通系統最大的船舶設計研究單位武漢長江船舶設計院,他認為應着重推動LNG動力技術在沿海、長江等中長距離上的應用;而純電池動力技術應着力運用在中短途內河貨船、濱江遊船及庫湖區船舶等應用。“第二代的電動船舶研發應聚焦產品通用性、充換電便利性、服務及時性、設備國產化等痛點,助力電動船舶從示範走向推廣。”他的建議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

  政府搭台產學研用對接

  造船大省迎來產業發展新機遇

  充換電模式和盈利模式是業內關注的焦點。“內河中短途的航行,只有實現船舶的頻繁換電,讓電池頻繁使用,才能夠實現盈利。”作為電池動力系統的研發和供貨企業,無錫賽思億電氣總經理烏雲翔算了一筆賬:目前電動船的造價較高,每一度電成本達2000元。按一艘電池動力船舶充滿電可續航200公里,航行時間為2-3天計算,預計5-6年可實現盈利。“現在我們正探索創新的商業模式,加大研發投入,爭取讓一度電的成本控制在800元左右,幫助內河電力船舶實現產業化發展。”

  江蘇是水運大省也是造船大省,新挑戰也帶來新機遇,更離不開政府的頂層設計與制度推動。10月10日,江蘇省純電動運輸船舶產學研用發展聯盟成立,成為政府部門與產學研用單位間無縫對接的平台。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舶試點應用實施方案,明確加快船舶充換電站布局,推動制定標準規範,加大資金支持,優化發展環境,助力內河純電動集裝箱船舶走向規模化發展。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表示,未來將進一步拓展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舶的應用場景。到2025年,計劃投入超過17艘純電動內河集裝箱船舶,形成6條“零碳”集裝箱航線,以低碳綠色發展,全面支撐和引領交通強國試點和交通運輸現代化示範區建設。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石小磊 笪越

捐 赠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处,请支持作者!鼓励作者写出更好更多的文章!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