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關於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十大熱點問題 權威答案來了!
由政府指導監督的“江蘇醫惠保1號”全面開放投保以來,市民投保踴躍。記者從省醫保局獲悉,截至12月8日,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已有超過260萬人成功投保。與此同時,也有大量市民撥打熱線電話或在“江蘇醫惠保1號”公眾號後台留言諮詢參保相關的問題。為讓廣大參保人更好地享受產品保障,日前針對市民關注的熱點問題,比如醫保個賬如何繳費、外省看病是否可以理賠以及保單如何查詢等,記者採訪了項目組相關負責人。
1、誰能投保?新農合可以參保嗎?
答:只要有江蘇醫保(城鎮職工、城鄉居民),不限戶籍年齡、健康狀況、既往病史、職業類型,都可以投保!很多人諮詢的“新農合”現在統稱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也符合參保條件。
2、醫保個賬餘額如何支付“江蘇醫惠保1號”?
答:職工醫保可用醫保個人賬戶餘額為本人及配偶、父母、子女等直系親屬投保繳費。以公眾號投保為例,點擊“江蘇醫惠保1號”微信公眾號底部菜單欄“立即參保”,填寫投保人、被保人等信息后,在最後一步付款時,選擇醫保個賬支付就可以。
3、免賠額是指什麼?每次看病都要扣除一次免賠額嗎?
答:免賠額就是起付線,起付線以下的醫療費用,需要個人承擔,超過起付線的部分“江蘇醫惠保1號”報銷。
“江蘇醫惠保1號”免賠額是一個保單年度內的累計額度,不是指每次醫療費都要超過免賠額才能報銷。一個保單年度內,4重保障相應免賠額只扣除一次,扣除后再發生的醫療費不再扣除免賠額,直接按比例報銷。
4、外省看病可以賠付嗎?
答:可以賠付!提醒參保人在就醫前按要求辦理異地轉診備案,備案成功后,“江蘇醫惠保1號”享受相應保障待遇。若未按規定辦理相關轉診備案手續或在非備案地發生符合本項目要求的醫療費用,按50%計入報銷範圍(經審核符合急診搶救標準的醫療費用除外)。注意,省內異地也需辦理異地轉診備案。
5、在上海醫院治療能報銷嗎?
答:只要確認就診醫院是全國範圍內二級及以上基本醫保定點醫院都可以,不限地區。記得就醫前辦理異地轉診備案就行。
6、如何辦理異地就醫備案?
答:微信搜索“國家異地就醫備案”小程序,點擊首頁中間【異地就醫備案】申請按鈕,根據提示進行實名和實人認證后,進入異地就醫備案頁面。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參保地”“就醫地”“參保險種”“備案類型”后,點擊“開始備案”,之後根據提示進行操作,後續可查看備案進度。
7、意外可以報銷嗎?
答:除第三方責任、免責提及的相關意外不予賠付外,其它情況下的意外如符合產品責任的可以申請理賠,最終理賠結果以相關審核為準。
8、“江蘇醫惠保1號”有賠付次數限制嗎?
答:保險期間內,符合“江蘇醫惠保1號”賠付範圍的費用,在保險金額限額內多次理賠,沒有理賠次數限制,直至單個保險責任達到理賠金額上限。
9、投保之後,保單在哪裡查詢?
答:關注“江蘇醫惠保1號”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欄【服務中心】→【個人中心】→【我的保單】,即可查詢自己的訂單。
10、如何申請理賠?
答:通過“江蘇醫惠保1號”微信公眾號提交理賠申請,2022年度產品理賠路徑為:點擊公眾號底部菜單欄【服務中心】-【2022理賠申請】,2023年度理賠申請通道將在保障生效後上線。
2023年度“江蘇醫惠保1號”投保時間12月31日截止,提醒廣大參保人及早投保,以免錯過。可通過微信搜索 “江蘇醫惠保1號” 官方公眾號或者支付寶投保,也可藉助江蘇醫保雲APP、各設區市醫保公共服務平台以及紫金財險、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國壽財險、太保財險、永安財險、大地財險、泰康養老、利安人壽、永誠財險10家保險公司線下銷售渠道投保。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浦沫瀚 編輯/國正)
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在江蘇無錫舉行。 孫權 攝
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啟幕:在江河“故事”中探尋發展密碼
中新網無錫11月19日電(記者 孫權)11月18日-20日,主題為“文脈傳承與長江文化”的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在江蘇無錫舉行。國內外相關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長三角地區知名文化學者等約150名嘉賓受邀參与研討交流,在江河“故事”中探尋江南之地綿延發展、生生不息的密碼。
江南文脈源遠流長,江南文化獨領風騷,在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文化多樣化深入發展的今天,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獨特價值。2018年、2019年,江蘇連續兩年舉辦江南文脈論壇。
其中,首屆江南文脈論壇主題為“文脈傳承與精神家園”,旨在深入探討江南文脈的傳承與發展;第二屆江南文脈論壇則從文脈傳承的歷史視角、國家戰略的宏闊視野,審視和探討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當代價值,提煉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
今年,“重啟”后的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將目光投向了長江,進一步提煉和展示江南文化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提升江南文化的凝聚力、影響力、創造力,助推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
古往今來,江蘇不僅是中國的經濟重鎮,也是文化重鎮。特別是東晉南北朝時期和明清時期,江蘇兩度成為中國文化的中心區域,創造了精緻優雅、繁榮發達的文化,對中國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長江,水潤萬物、澤被四方。江蘇作為長江下游的重要省份,依託總長約1169公里的長江岸線,以城市為坐標,在長江經濟帶上描繪了一幅幅生態綠色保護、經濟高質量發展、文脈賡續傳承、人城和諧相融的壯美畫卷。
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如何起源和形成?江南之地的文脈如何傳承與發展?長江文化與江南文脈又有怎樣的關聯?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開幕式上,嘉賓們呈上了《堅定歷史自信推進文脈弘揚與創新》《長江下游地區文明的起源與形成》《陽明心學的江南氣質》等精彩演講。
除主旨演講外,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主辦方還圍繞“長江文化與中華文明”“長江文化與江南文脈”兩大主題,組織專家學者進行高端對話。
江南的文化底蘊深厚,經濟發達,有其自身特殊的原因。在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全球著名歷史學家許倬雲看來,江南有上天給的“福祉”,有湖、有江海,也有秀麗的山川,這是特好的福氣。當天,許倬雲通過視頻作了題為《我的家鄉在江南》的主旨演講。
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共江蘇省委宣傳部、中共無錫市委主辦,論壇包括開幕式暨主論壇主旨演講、2場高端對話、7個分論壇、1場區域分論壇,以及戲韻江南主題的專場文藝演出、專題會議、專題宣傳等活動。
據悉,作為第三屆江南文脈論壇的“排頭兵”,11月18日晚,《戲韻江南》專場文藝演出也在江蘇無錫舉行。(完)
這两天,江蘇重大工業項目建設如火如荼,江蘇省各地齊心協力衝刺今年最後一個季度,450個省重大工業投資項目建設超時序推進,一批投產的先進製造業項目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活水源頭。
記者從江蘇省工信廳獲悉,截至十月底,450項省級重大工業項目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95.5%,超序時進度12.2個百分點,預計可提前一個月完成年度目標。計劃年內新開工的169項工業大項目目前已開工163項,開工率達92.3%,今年已竣工項目67項。其中,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新型醫療器械、高端紡織、集成電路與新型显示等集群項目均已完成年度投資目標。
在江蘇連雲港國家石化產業基地,斯爾邦石化年產800噸POE聚烯烴彈性體中試裝置產出合格產品,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打破國外企業垄斷,斯爾邦由此成為全國同時具備自主技術生產光伏級EVA和POE兩種主流光伏膜材料的企業。其中POE是以塑代鋼、光伏等新興行業的重要材料,斯爾邦石化正規劃將建設POE光伏膜生產規模提高到年產50萬噸,打造橫向覆蓋、鏈式延伸的光伏新材料全產業鏈。
江蘇斯爾邦石化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李秀潔告訴記者:“經過一年多的科技攻關,研發團隊成功實現了產品催化劑以及全套生產技術完全自主化,隨着本次中試裝置建成投產,POE工業化進程進一步加快,為國家綠色能源轉型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像斯爾邦這樣的新能源、新材料等先進製造業集群項目佔到了今年重大工程項目80%以上。在蘇州崑山,立訊智能穿戴設備配件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也已經竣工投產,搶佔市場先機;在南通海安捷安特生產車間,正在下線的新型高強度輕量化鋁合金即將發往國內外自行車、摩托車、電動車廠商。
這種材料製成的零部件產品在強度性能滿足客戶使用需求的前提下,重量比原來的鋼材料減輕60%以上。企業執行經理張金虹表示:“該項目投資10億元,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克服了疫情、物流不暢等諸多困難,今年9月開始陸續投產,目前訂單都已經排到了明年,整個項目完全建成投產後,年產億可達20億元。”
在大項目建設的帶動下,江蘇新興產業集群優勢進一步凸顯。近日,工信部發布第三輪先進製造業集群決賽優勝者名單,江蘇海工裝備和新技術船舶集群、生物醫藥及高端醫療器械集群、高端紡織集群等四個集群榜上有名。至此,江蘇先進製造業集群總數達10個,總數全國第一,為今年江蘇省工業經濟穩增長、高質量發展起到了強大支撐作用。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俞海 郝朦 編輯/徐瑋琪)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向社會公布了今年9月13個設區市降塵量排名。常州、連雲港、鹽城三地降塵量較小,南通、宿遷、揚州的降塵量改善幅度最大。
據了解,降塵量是指自然降落於地面的空氣顆粒物,是大氣污染防控的重要依據。開展降塵量排名,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各地大氣治理精細化水平。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偉 陳超 夏敬棟 編輯/胡超)
連日來,江蘇重大交通項目持續推進,捷報頻傳,廣大工程建設者以拼搏的幹勁為交通強國貢獻江蘇力量。
作為江蘇“十四五”高鐵網規劃的鐵路項目,南沿江城際鐵路的鋪軌施工正由江陰鋪軌基地,分別向南京和太倉兩個方向同時推進,目前已鋪設到金壇和常熟境內。在通信光纜的鋪設中,首次使用的可在軌道板上雙向行駛的光電纜自動化放纜車,大大節省了人力,提高了施工效率。
中國鐵建電氣化局南沿江項目部副經理董勇介紹,這是自主研發的高鐵雙向自動化光纜敷設車,在國內高鐵上首次使用,每天敷設信號電纜15公里以上,比傳統的人工敷設提高施工效率3倍以上。
在400多公里的長江江蘇段上,過江通道建設如火如荼。國內在建最大直徑盾構隧道――江陰靖江長江隧道的右線盾構施工,目前已掘進至2540米,順利突破了一半進程。
中鐵十四局江陰靖江長江隧道盾構工區掘進主管吳君才介紹,盾構隧道在江面以下60多米埋深處穿越長江,最大水壓達到了8.2bar,目前盾構已經掘進過半,成功穿越了全線最低點。在二十大精神的鼓舞下,工作人員日夜奮戰,以每天8環、16米的速度穩步向前推進。
世界最大跨度懸索橋――張靖皋長江大橋,10月21日完成了南主塔水上鋼護筒施工,大橋南主塔共有97根長45米、直徑3.1米的鋼護筒,接下來將在鋼護筒中打下97根100多米的鑽孔灌注樁,形成主塔的群樁基礎,托起350米世界最高的懸索橋橋塔。另一座世界在建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下部結構全部完工,全面進入上部結構施工階段。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局長蔣振雄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振奮人心、催人奮進,其中特別提到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作為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江蘇目前在建的過江通道5座、高速公路14條。我們要把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到各項工程的建設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堅決扛起交通重大項目“勇挑大梁”責任,高質量推進高速公路和過江通道建設,為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交通人的力量。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陳曉風 趙凌翔 黃元 李棟 金壇台 泰州台 靖江台 常州台 編輯/胡超)
中新網江蘇新聞9月7日電(記者 楊顏慈)江蘇省政府新聞辦6日召開“奮進新江蘇 建功新時代”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活動――平安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群眾安全感提升至99.14%、政法隊伍滿意度提高到95.92%……會上公布了近十年江蘇省平安建設、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方面的實踐和成就。
江蘇省委政法委副書記顧俊在會上介紹,十年來,江蘇各地持續推進平安江蘇建設,實現了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光榮使命、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了安全保障。
“江蘇省群眾安全感從2012年的94%提高到2022年上半年的99.14%,政法隊伍滿意度從85.5%提高到95.92%,始終保持全國前列,江蘇被公認為全國最安全的省份之一。”顧俊說。
江蘇省把滿足人民需要作為平安建設出發點和落腳點。據顧俊介紹,今年4月以來,江蘇紮實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該省共立案偵辦養老詐騙案件1146起,已破獲1101起,共打掉犯罪團伙16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770名,查扣追繳涉案財物價值6.9億元(人民幣),有力守護了老年人的“錢袋子”。
同時,江蘇省已設立各類群防群治組織3.6萬個,發展平安志願者390萬人,打造出“平安聯盟”“平安義工”等一系列平安志願者品牌。目前,江蘇省矛盾糾紛調解成功率保持在98%以上,95%以上的矛盾糾紛在鄉鎮以下得到化解。
在近期開展的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中,江蘇省各地公安機關和各警種部門通過“主動巡、主動查、主動防、主動打”,有力地維護了該省社會治安大局平穩。
據最新統計,今年6月份以來,江蘇省刑事警情發案數同比下降8.28%,刑事案件破案數同比上升26.6%。(完)
7月20日上午,江蘇省蘇北地區普降中到大雨,宿遷、淮安、鹽城、連雲港部分地區發生8―10級左右的強對流天氣,其中沭陽縣開發區、灌雲縣小伊鎮和龍苴鎮、響水縣小尖鎮發生龍捲風。截至21日11時,此次災害造成4031人受災,1人死亡,37人受傷(響水15人、灌雲22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36.43公頃,嚴重損害房屋140間,一般損壞房屋3307間,5家企業受損,直接經濟損失6896.86萬元。
災害發生后,江蘇省應急管理廳立刻派出工作組前往災情較為嚴重的響水、灌雲等地開展遇難家屬撫慰、查災核災等工作,指導當地做好災情核查、救災救助、恢復重建工作。受災地區應急管理部門和當地政府第一時間前往現場排查,開展救災救援工作,受傷人員均及時就醫,組織受災群眾開展災後生產生活自救,恢復生產生活秩序。
目前,傷者救治、搶險救援、受災群眾救助工作正在穩步開展。應急管理部門將組織妥善安置受災群眾,全力保障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對分散安置人員,跟蹤掌握其基本生活情況,及時救助,並密切關注災情變化,全面掌握人員、房屋、農作物、基礎設施損失及直接經濟損失情況。
記者了解到,目前省應急管理廳在連雲港、鹽城、宿遷、淮安均設置有應急物資前置儲備點,儲備的帳篷、摺疊床、棉衣被等應急物資種類和數量可迅速滿足周邊地區物資保障需求。目前已通知各前置點做好應急準備,可根據受災地區需要第一時間調撥到位。
同時有序開展災后恢復重建,省應急管理廳將督促屬地政府推進民房受損排查,迅速啟動受損房屋修繕工作,儘快使受災群眾重返家園。組織及時開展保險理賠服務,協調保險公司儘快理賠到位,開展遇難家屬撫慰工作,妥善做好死亡人員善後處置工作。應急管理部門還將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災后復工復產,協調農業農村部門指導農業復產工作,加固修復損毀蔬菜大棚等,組織受損企業有序組織維修,進行復產,交通、電力等部門及時完成基礎設施搶修。儘快恢復受災地區生產生活秩序。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中新網南京7月20日電 (徐珊珊)記者20日從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今年以來,江蘇先後出台“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等一批穩增長、保主體的政策舉措,打出問需於企、助企紓困“組合拳”,累計減免市場監管領域涉企收費1.5億元,惠及企業10027家。
在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和市場主體發展狀況基礎上,江蘇制定出台《省市場監管局關於應對疫情進一步助企紓困穩企強鏈的若干措施》,聚焦廣大市場主體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痛點和堵點,通過“短平快”的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有效緩解疫情影響,也為促進市場主體和產業鏈長遠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力求做到助企紓困與穩企強鏈有機結合。
政策迅速落地,給處於困難中的企業送去了一場“及時雨”。其中,藥品醫療器械企業涉企收費減免3560萬元;省本級特種設備、產品質量和計量檢驗檢測費用減免1302.6萬元;個體工商戶市場監管委託檢驗收費減免134.13萬元。
此外,江蘇還組織開展信用修復指導服務專項行動,主動提醒、簡化流程,全省共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企業39000戶,移出嚴重違法失信名單500件,完成行政處罰信息修復771件;建立經營異常名錄“暫緩列入機制”和信用修復“容缺承諾機制”,暫緩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440戶,為企業解決了因失信而處處受限的難題。
6月初,江蘇開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穩經濟增長、保市場主體”工作視頻會議,建立“政策研究、問需於企、梳理交辦、督查反饋”全鏈條閉環工作機制,舉全系統之力打好助企紓困“組合拳”,以實際行動助力江蘇全省穩住經濟大盤。“穩保”行動開展以來,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已發布5批52個助企紓困穩企強鏈落地實例,全省系統共走訪市場主體20700家,收集問題5902個、解決困難5098個。(完)
第八屆“紫金獎”曬出“成績單”
優秀作品同步“雲上”開展
6月26日,第八屆“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優秀作品展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展。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張愛軍,副省長、大賽組委會名譽主任馬欣出席活動。
“紫金獎”大賽自2014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八屆,積澱了一系列文化創意設計的優秀成果,已成為文化領域的風向標、產業發展的助推器。2021年面對疫情的挑戰,大賽緊緊圍繞目標任務,通過線上線下雙線聯動,作品數量創下歷年新高。線下,先後組織了廣州、大連、南京、蘇州等地的宣推會,在江蘇省各設區市進行高校及設計機構的走訪宣推等專場活動,並在宿遷、鎮江、淮安、徐州、連雲港等地舉辦地方主題賽事;線上,大賽通過各大網絡平台進行報名引流、專項推廣,總曝光量突破350萬人次。
本屆“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徵集作品近3萬件,其中,省外作品5892件,同比增加26%。優秀作品展在文創產品設計綜合賽展區、公益傳播設計大賽展區、建築及環境設計大賽展區、工業設計大賽展區等八大展區全景展現。為更好助力我省品牌服裝產業強鏈工作,大賽首次將服裝創意大賽由主題賽升格為專項賽事,共收到參賽作品13304件,同比增長48%,成為作品數量最多、質量提升最顯著的賽事。
據悉,展覽於6月26日-28日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展出,並同步在“雲上”開幕,市民在微信小程序搜索“紫金獎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雲展廳”,即可在線瀏覽参觀,感受創意之美。(記者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