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作為工業大省,江蘇充分築牢經濟發展“壓艙石”,一季度全省規上工業增勢總體平穩,呈現出高技術製造業快速增長、工業投資力度加大的發展亮點。
統計數據显示,一季度江蘇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19.2%,全省13個設區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其中,一季度全省新能源產業增長40%,成為工業發展的一大亮點。在努力實現“雙碳”目標的背景下,江蘇各地搶抓產業發展機遇,位於鹽城大豐的天合光能智能工廠自去年下半年達產以來,率先投產600W和660W超高功率光伏電池組件,國內外訂單已經排滿了二季度。
天合光能大豐有限公司負責人徐西全說:“兩款產品代表了當前世界光伏組件最新技術,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凸顯了‘江蘇製造’技術優、成本低的綜合競爭優勢。”
除太陽能電池以外,一季度江蘇全省工業新產品產量均保持良好增勢,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倍增,智能手機、光纖、工業機器人等都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快速增長,帶動全省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9%。與此同時,全省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3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增長面達82.5%。
江蘇省統計局工業統計處處長馬俊說:“一季度,代表先進製造業的高技術製造業引領增長,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4%以上,從細分行業來看,像我們的通信設備製造、电子器械製造同比分別增長26%以上和15%以上。”
面對疫情影響,市場主體仍保持較強信心,一季度,江蘇全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9.5%,高於固定資產投資12.2個百分點,為下一步“穩中求進”蓄勢賦能。二季度,江蘇省將重點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調保障,促進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儘快復工。各級政府部門正主動對接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和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龍頭、關鍵節點企業,积極協調解決“堵點”;對重點防疫醫療物資、居民生活必需物資、春耕備耕重要物資、汽車、集成電路等重要產業鏈企業,加大助企�困力度,推動儘快達產穩產。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俞海、沈楊、周雷、楊國 大丰台、如皋台報道)
部分上海來蘇集中隔離人員解除隔離
截至昨日已有六千餘人規範有序返程
4月19日記者獲悉,我省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部署承接的上海來蘇集中隔離人員,從4月16日起陸續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截至4月19日18時,已有6243人解除隔離。
4月16日起,南京、蘇州、無錫、揚州、鎮江、泰州、南通等地陸續開始有人員解除隔離。4月17日下午,記者在南京市最早承接上海來蘇集中隔離人員的江北新區某集中隔離點看到,解除隔離的169人在引導員幫助下,分批下樓簽署和領取相關證明文件后,攜消殺過的行李登車,閉環轉運返滬。據了解,為积極穩妥做好集中隔離人員返回工作,我省依照解除隔離人員前往目的地不同,分層分類作出規範精準安排。
此前從4月4日起,按照省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省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部署要求,全省上下從事關全國和江蘇防控大局的高度,將接收上海外轉隔離人員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好。省各有關部門及蘇州、無錫、揚州、常州、鎮江、泰州、南京、南通、鹽城9個設區市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各市成立專門工作班子,優選集中隔離酒店,配足配齊精幹力量,主動加強與上海方面對接。截至4月19日18時,我省累計接收上海來蘇隔離人員19329人。
期間,各地根據省下發的工作規範要求,加強隔離點規範管理、服務保障和人文關懷。對專用隔離點進行優化改造,按照“一辦七組一感控”要求高標準組建隔離管控專班,安排院感、疾控、醫療等專家開展多輪次全員培訓,考核合格並持證上崗,嚴格抓好防交叉感染和外溢。各隔離點實行點位長負責制,嚴格落細各項工作要求,為隔離人員準備宣傳資料、食品、醫用垃圾袋、體溫計、消毒用品、洗漱用品等物資。一些隔離點還採取微信掃碼等方式“零接觸”歸集隔離人員信息和健康狀況,及時了解各方面需求。隔離人員入住后,隔離點安排專班及時跟蹤了解動態需求,開通心理服務熱線24小時在線提供心理疏導服務,有的隔離點還為過生日的隔離人員送上生日蛋糕等,讓大家在隔離期間感受到家的溫暖。一些隔離人員在解除隔離即將返滬前,給隔離點工作人員發來熱情洋溢的感謝信和短視頻,表達了衷心的感謝。上海方面向有關設區市發來感謝信,感謝江蘇各兄弟市克服自身困難,精心組織、周密部署、雪中送炭,充分彰顯“同飲長江水,滬蘇一家親”的深情厚誼。(記者 陳月飛)
中新網江蘇新聞11月18日電(谷華 王艷梅)18日上午,鹽南高新區召開貫徹落實鹽城市委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區教育事業發展情況和貫徹落實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的“十項舉措”。
發布會現場。鹽南高新區融媒體供圖
“始終把教育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工作,把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作為工作主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鹽南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委員丁金海介紹,“十三五”以來,該區累計投入近20億元,新建擴建中小學校9所,全面消除大班額,學位供給數持續增加。小學全部加入主城區教育集團,華師大鹽城實驗中學順利開辦,上海市實驗小學、南師大附小等名校資源加快導入,老百姓的家門口都有了一所好學校。
據了解,鹽南高新區還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建成全市首家區級“現代教育雲”,創成省智慧校園示範校3所、省智慧校園8所,創成率全市第一,市級智慧校園建設覆蓋率100%。建立“七大學科教研中心”,成立區級名師工作室10個,評選出8個“四有”好教師團隊,积極推進“Y+N學思行”課堂教學改革。
鹽南高新區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黨委書記倉定志介紹了該區貫徹落實鹽城市委教育改革工作會議精神的“十項舉措”。根據教育布局規劃方案,該區將新建六合路實驗學校、步湖路學校、毓秀小學,改擴建新河初中、康居路初中教育集團南校區,新建鹽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幼兒園、華師大鹽城實驗幼兒園以及小區配建幼兒園。同時,該區與華東師範大學正式簽訂深化合作辦學協議,組建華東師範大學鹽城實驗中學教育集團,籌辦輻射華東地區的教師培訓基地,合作共建華東師範大學鹽城實驗幼兒園。(完)
中新網江蘇新聞4月7日電 (肖松)本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壓力持續加大,無錫惠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安街道)動員轄區機關志願者、社區志願者等群體下沉社區開展疫情防控數據核查工作,併火速集結轄區数字園、軟件園、創業中心、生命園4個園區100名企業工作人員成立數據核查小組。
數據核查專員在工作中。肖松 攝
數據核查專員不僅要掌握管控口徑、風險等級、數據類型等方面的要點和注意事項,還要圍繞疫情防控平台的使用、大數據核查填報內容及核查人員與民眾溝通方式等方面進行實戰操練。
“我們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出疫情防控數據核查工作流程圖,並嚴格按照疫情處置要求,對這100名數據核查專員進行工作流程及業務口徑培訓。”無錫惠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安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信息核查組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完成業務培訓后的數據核查專員已投身到數據核查工作中。
“作為普通人,雖不能變身‘大白’到一線協助醫護人員進行核酸採樣,但做好疫情數據的統計就是擔負起抗擊疫情的責任。”來自生命園企業的數據核查專員小劉說,數據工作繁瑣卻又極其重要,自己對每天的數據要進行仔細核實,確保每一條數據沒有遺漏。
據悉,以不錯過一條信息、不放過一個漏洞為宗旨,無錫惠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長安街道)的數據核查專員們持續以數據的準確性和及時性為工作標準線,確保轄區內7個社區平均每日數千條數據日接日清。(完)
“40項高頻輕微違法行為免罰,通過簽訂免予處罰告知承諾書等方式教育引導當事人遵法守法……”從3月1日起,《關於在全省交通運輸領域推行輕微違法行為依法免予處罰高頻事項清單和告知承諾制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省交通免罰清單》)正式施行。
作為交通運輸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40項輕微違法免罰清單的施行,旨在進一步規範交通運輸行政處罰行為,統籌執法“力度”與“溫度”。《省交通免罰清單》中公布的免罰事項涉及道路運輸、水上交通、港口、交通工程建設等領域,包括對在公路及公路用地範圍內擺攤設點、堆放物品,影響公路暢通的處罰;對將公路作試車場地的處罰;對在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地面構築物的處罰;對未經許可利用跨越公路的設施懸挂非公路標誌的處罰;對出租汽車駕駛員不按照規定使用標誌牌、標誌燈、計價器、IC卡刷卡器以及有關信息化管理設施、不按照規定主動向乘客出具合法有效的票據的處罰等等。
對此次列入範圍的輕微違法行為,在依法作出不予處罰決定的同時,各級交通綜合執法機構將按照“誰執法誰普法”的要求加強對當事人的普法宣傳,並採取簽訂“交通運輸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告知承諾書”等方式教育、引導、督促其自覺守法。對當事人作出承諾並被免予處罰的,將通過“一體化+智慧執法+信用監管”江蘇交通綜合執法新模式,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加強各地各部門聯動,提高執法效率,加強信用管理和宣傳,引導當事人誠實守信,自覺履行承諾。
(來源:江蘇廣電南京中心站/蔡源浩 蔡勇 通訊員/蘇交執法 編輯/徐金吉)
記者從江蘇省商務廳了解到,2021年江蘇開放型經濟穩中向好。實際使用外資在繼續保持全國第一的情況下,3000萬美元以上大項目到資佔全省比重超過六成,引領作用明顯。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佔全國的27%,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35.1%,外資發展提質增效。
2021年,江蘇平台載體能級也不斷提升。全省開發區吸納了全省近40%的就業人員,創造了全省50%的經濟總量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以及70%的規上工業增加值,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毛俊 王從 編輯/張萌)
當前,全球新冠疫情仍處於大流行階段,國內多地報告輸入和本土病例。為確保大家度過一個健康平安的節日,江蘇各地公布暖心政策,倡導外地職工留蘇過年,一起來了解詳情↓↓↓
蘇州
蘇州推出了“穩崗惠企十條”,同時針對“穩崗惠企十條”推出了一系列暖心政策。
一、重點企業安排員工留蘇過節,政府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
春節期間(1月31日至2月6日),重點企業安排非蘇州市域戶籍職工留蘇過節的,按照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留蘇慰問補貼。
二、免費看電影、健身……蘇州市總工會發放60000份禮包(券)
市總工會將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的基礎上,向市區的快遞員等“八大員”群體發放2000份“冬日暖心禮包”。
市總工會將通過“蘇工惠”發放3萬份新年禮包,同時撥出130萬元專款用於開展相關慰問和文體活動,豐富節日生活。
市級三大工人文化宮將發放電影券1.8萬張、乒羽文體券6000張、健身券3000張、心理諮詢券1000張,專場活動惠及外地留蘇職工3.2萬人次。
關於詳細活動信息,請大家關注“蘇州工會”微信公眾號。
三、外地職工留蘇過節,申請積分落戶等可加15分
2022年1月26日至2022年2月15日期間留蘇工作的非蘇州戶籍在蘇企業職工,符合規定的申請人申請2022年積分落戶、積分入醫和市區積分入學,加15分。
四、春節遊園,外地留蘇職工可享門票5折優惠
今年春節期間,蘇州市園林局直屬14家園林景區將精心推出五十多項獨具園林藝術特色的遊園活動,分為“年味線路”“賞花線路”“夜遊線路”“研學線路”“萌虎線路”5條線路。同時,在春節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蘇州園林景區對外地留蘇企業職工實行門票價格5折優惠政策。詳情>>
南京
江寧區:制定“江寧留您,安康伴您”八條舉措
1.向符合條件的企業和項目工地外地留江寧員工每人發放1000元福利,春節前每人預發500元电子消費券,春節后每人再發500元現金福利。
2.外來留江寧員工家庭已開通廣電互動電視的,免費點播“電影院線”等原付費節目;所在企業有線電視用戶免費收看有線電視,開通有線電視用戶的企業可免費開通、免費收看。
3.企業租用江寧區國有資產類集體宿舍樓、人才公寓等,用於安排外地留江寧員工住宿的,減免企業2022年2月份房租。
4.向項目工地外地留江寧員工贈送年貨。
5.通過統一購買服務方式,為外地留校(江寧校區)大學生充值100元話費。
6.外地留江寧人員預約免費遊玩景點景區(牛首山、園博園、南唐二陵、陽山碑材、湯山地質博物館、湯山古猿人洞)。
7.外地留江寧人員憑本人身份證,免費乘坐江寧公交集團公交車。
8.對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三(2月1日至2月3日)持續經營的農貿市場及攤位,給予每家農貿市場1萬元補貼、每個攤位500元補貼。
無錫
無錫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於開展春節期間穩崗護航暖心行動的通知》,圍繞一個主題、採取十項舉措,開展為期近三個月的“穩崗護航暖心行動”,保障企業節前有序生產、節后復工復產,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其中在助企穩崗留工方面,繼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費率,助力企業穩崗留工。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規定對其上年度實際繳納的失業保險費給予一定比例返還。鼓勵企業春節期間組織開展新型學徒制培訓,按規定給予企業培訓補貼。對春節期間留用外來務工人員多且效果明顯的重點企業,各地可根據實際給予一定的補貼。詳情>>
無錫多地推出留錫“大禮包”
經濟開發區
為倡導廣大居民、企業員工、外來建設者在無錫經濟開發區歡度新春、平安過節,1月12日,無錫經開區公布了12項暖心舉措。詳情>>
惠山區
為了讓大家在錫過一個幸福年,惠山誠意十足地給大家準備了“春節大禮包”,其中包括開展“百萬禮包送職工”大抽獎、發放相關補貼獎勵、開展“樂在惠山”文旅惠民活動等12項惠民舉措。
泰州
海陵區:留泰外地員工每人500元補貼 每人每天100元消費券
1.發放留泰員工過節補貼
春節期間留泰的外地員工,按每人500元、100元分別發放一次性補貼和親情流量包。
2.發放留泰員工上崗補貼
春節假日期間(2022年1月31日至2月6日),外地員工上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的標準發放消費抵用券。
3.減免留泰員工住房租金
留泰外地員工租用國有(集體)資產類集宿樓、人才公寓用於自身住宿的,減免其2022年1―3月的住房租金。
4.提供留泰員工防疫保障
為留泰外地員工免費提供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必要的防疫保障物資,安排專車免費接送員工進行核酸檢測、優先接種新冠疫苗。
5.優化服務送溫暖解難題
加強企業生產運行和節后開復工情況監測,及時掌握企業員工去留、產能釋放、在手訂單、項目建設等方面情況,為企業發展解憂、助力、賦能。
6.鼓勵企業主動留工穩崗
鼓勵支持企業採取發放親情紅包、提高生活保障、提升工資待遇等措施,吸引外地員工留泰過年,對春節法定假日上崗工作的員工及時足額發放加班工資。
宿遷
宿城區:外地員工留在宿城 按每人500元給予企業補貼
1.引導企業合理安排調休。鼓勵工業企業根據生產狀況、工作情況和職工意願,靈活安排調休,引導工業企業職工在春節期間盡量留在宿城休假,並做好職工春節期間生活保障等工作。
2.給予企業專項補貼。安排外地員工留在宿城過節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其中在崗工作的,按每人每天100元標準再給予企業補貼;對留在宿城過節且戶籍為中高風險地區的員工,按每人每天100元標準給予企業補貼。
3.給予企業房租減免補貼。工業企業租用國有(集體)資產類集宿樓、藍領公寓、人才公寓等用於安排外地員工住宿的,減免一個月房租。
4.提供免費防疫物資。對留在宿城過節的外地員工,免費提供防疫物資保障。
5.開展職工文娛活動。在嚴格執行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礎上,各屬地有序組織開展職工文化娛樂活動,市區各3A級景區、圖書館和文化館等公共文化場館做好留宿外地員工線上線下免費開放服務工作。
6.保障工資足額發放。全面貫徹《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進一步落實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堅決打擊企業欠薪逃匿,及時發現和化解各類隱患,保證員工工資足額發放。
7.主動上門幫辦服務。深入落實政企溝通新機制,暢通企業訴求直通渠道。在春節期間,區直掛鈎幫扶單位要深入企業車間,解讀各類惠企政策,擴大企業受益面,及時了解企業發展情況,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推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沭陽:“五送禮包”給員工貼心保障
1.為企業員工送補貼。鼓勵引導市外員工春節期間(1月31日―2月6日)留沭過節,對2021年開票銷售過億元工業企業,按留沭過節且繳納社會養老保險的市外員工數給予企業500元/人補貼,市外員工在崗的再給予企業100元/人・天補貼。
2.是為企業員工送健康。春節期間,開展醫療機構進企業義診、線上健康講座等公益活動,引導留沭員工自覺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切實加強個人防護,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春節期間,對留沭外地員工免費提供防疫大禮包。
3.是為企業員工送溫暖。相關部門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送溫暖”到企業活動,及時把黨的溫暖送到留沭員工的心中。鼓勵企業關心留沭員工節日期間生活,加強宿舍、食堂等內部管理,適當提高節日期間伙食標準,保障留沭過節人員生活需求,確保員工生活舒心。
4.是為企業員工送便利。交通運輸、文化和旅遊部門做好服務保障,春節期間外地員工憑身份證免費乘坐城鄉公交,免費参觀遊覽對外開放的文化場館和旅遊景點。
5.是為企業員工送保障。加大欠薪治理執法監察力度,維護員工合法權益。企業所在地政府、管委會及縣直相關單位积極開展春節慰問,深入企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积極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供電、供水、供氣、供熱等相關部門要加強節日期間應急值守,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生活需求。
專家提醒,近期,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已在全球多國和地區發現,我國也發現本土確診病例。與德爾塔變異株相比,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力和隱匿性更強,對防控提出更大挑戰。
春節臨近,防疫更加不可鬆懈,我們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繼續做好健康防護,堅持非必須不出境、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和有本土病例疫情地區,減少跨省、跨地區流動。
(綜合自:蘇州發布、江寧發布、無錫人社、無錫惠山發布、微海陵、宿城在線、沭陽發布 編輯/吳瑩瑩)
揮別2021,喜迎2022。在江蘇省各地,精彩紛呈的跨年活動熱鬧上演。大家在喜慶熱鬧的氛圍中,共同迎來充滿希望的新年。
跨年之夜,在淮安,300多架無人機升空匯演,組成了“新年快樂”“您好2022”等造型,變幻多姿的無人機梯隊與多彩絢麗的煙花秀交相輝映,在熱烈喜慶的氛圍中,大家一起讀秒倒數,迎接新年。
淮安市民張桐說:“我覺得這一次的煙花秀特別地精彩,也很絢麗。在新的一年裡繼續奮鬥,實現我自己的個人的小夢想,也祝願我們的國家國泰民安、繁榮富強。”
在鎮江句容寶華山腳下,千華古村各式彩燈依次點亮,流光溢彩,美不勝收。古戲台的中央燃起了熊熊篝火,隨着火苗跳躍的節奏,大家載歌載舞,歡笑映在人們臉上,讓2021年的最後一天充滿了回憶,也讓所有人對2022年充滿了期待。
遊客史女士說:“祝我們家這個寶寶學習好,身體健康,國家蒸蒸日上。”
揮別2021,迎接2022,旭日初升帶來了新的希望。在鹽城濱海,2000餘名市民群眾參加了迎新年長跑活動,大家意氣風發邁開腳步,一起喜迎2022。在鹽城市鹽都區,3000名跑友邁着矯健的步伐,共同參加迎新年長跑。大家手持各式旗幟,或組成方隊,或三五結伴,在冬日的陽光下盡享運動的樂趣。
在江蘇省各地,熱鬧歡快的節日“氣氛組”也已經上線。大街小巷、場館、公園、到處裝扮着“新年紅”,組成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喜悅、祥和、幸福瀰漫在每個角落。精彩的元旦文藝演出、趣味運動會,也為大家送來了節日精神大餐。現場還有節日紅包、抽獎互動,讓參与者們都收到了精心準備的新年祝福,共享喜悅。在宿遷,志願者還帶着小朋友們,親手製作節日福袋,並送給留守、困境兒童。大家拿着福袋,許下了新年心愿。
小朋友說:“新年到來,我要在班級里交很多朋友,好好學習。”
(徐晗 淮安台、鎮江台、句容台、宿遷台、濱海台、鹽都台、江陰台、贛榆台、響水台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