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平台主管申請

2022
02-22

  数字賦能,動力強勁。製造大省、科技大省江蘇通過加強政策配套激發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等方式积極打造創新生態,激活数字經濟這個轉型發展的“關鍵增量”,點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製造變“智造” 引領產業加速升級】

  前不久,位於無錫經開區的車聯天下数字化智能工廠(一期)順利投產 。作為國內智能座艙研發製造的頭部企業,這家公司也建成了全球第一條全自動汽車域控制器產線,通過運用5G、人工智能、視覺算法、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可以對每一個工藝流程都實現智能控制,基本做到“零人工”。

  車聯天下CEO梁國鋒說:“這條自動化產線的最明顯的特點,第一個沒有人,一天大概1000台左右的產量。所以,未來我們可以變成一個黑燈工廠。就像家裡把燈關掉,產線自動在跑,而且做到精度檢測。全部都是自動化的,能夠保證百分之百的非常高的品質和一致性。”

  在此之前,車聯天下已經把公司總部從北京搬到了無錫。吸引他們的正是江蘇強大的製造實力和活躍的数字生態。目前,全省数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位居全國前列。為進一步激活這個“關鍵增量”,在今年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推進数字產業化、產業数字化,將支持500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轉型,鼓勵優秀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大型平台輸出“智慧腦”,帶動中小企業開展“智改數轉”。年初,八部門聯合出台的《江蘇数字經濟加速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具體目標,到2023年建成100家工業互聯網重點平台、150家工業互聯網標杆工廠、1萬家星級上雲企業。数字經濟正成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催生新場景新業態 智慧生活觸手可及】

  一方面帶動實體經濟“蝶變”,另一方面江蘇也在积極開發数字新場景。推動数字經濟賦能鄉村振興、百姓消費、城市治理等領域,讓数字服務在激發生產和消費潛力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體驗。

  計劃到2023年,全省開放各類應用場景不少於500個,建設不少於20家星級信息消費綜合體驗中心,培育20個重點消費級互聯網平台等,加快建設網絡強省、数字江蘇、智慧江蘇,着力打造数字經濟創新發展新高地。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郭藝 周雷 鄭凌 章斌煒 供片台/無錫台 宿遷台 蘇州台 吳江台 南通台 攝影/吳勝 編輯/張萌)

2022
02-21

  蘇州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全面下沉防控一線

  “紅色堡壘”,在疫情防控中閃光

  當前,蘇州疫情防控正處於形勢最嚴峻、任務最吃緊的關鍵階段。落實落細省委“各項措施必須再加力,進度必須再加快,各項工作必須更周密更細緻”要求,蘇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共同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連日來,機關幹部全面下沉防控一線,向村、社區報到,為抗疫助力;黨員幹部主動亮明身份,成立行動支部,調動各方力量;企業黨組織自覺支持疫情防控,凝聚更大合力……全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迅速行動起來,沖在核酸採樣、社區防控、隔離保障、秩序維護等一線,夯實築牢疫情防控“紅色堡壘”,形成群防群控強大合力。

  就地集結:

  管控區成立“行動支部”

  2月20日中午,從小區回到家中,姑蘇區委組織部機關工委處副處長張紹松的身份從管控區黨員志願者切換為姑蘇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組織保障組成員。“這两天,小區防疫機制不斷理順,志願者分工更加合理,我也有空隙能上樓辦公了。”張紹松打開電腦,在線與同事敲定接下來幾日區域核酸採樣、機關志願者的點位安排。

  張紹松所住的天辰花園是蘇州市第一批實施封閉式管理的小區。疫情突發,小區居民有焦慮情緒,信息摸排、問題收集、核酸採樣、物資運送等急需大量人手。“形勢緊迫,黨員先上!”張紹松發揮崗位優勢,在姑蘇區機關黨建工作群發出動員,組織機關黨員幹部就地開展志願服務。很快,17位居住在天辰花園的姑蘇區區級機關、街道社區的黨員主動出列,自發組建“海棠管家”黨員幹部護衛隊。天辰花園有25幢居民樓,他們每人認領一至二幢居民樓,快速建起樓棟微信群,接收並協調處理各類居民訴求。摸排需上門採樣居民、梳理居民用藥需求、給獨居老人送菜、為斷燃氣居民續費……哪裡有需要,黨員幹部護衛隊就去哪裡。

  截至2月20日15時,蘇州全市共有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132個。這些區域內,黨員幹部主動亮身份、領任務,從“隔離者”變為“志願者”的事迹頻頻上演。在此基礎上,蘇州以管控區為單位,根據小區內黨員和公職人員摸排情況,對具備條件的成立“行動支部”,成熟一個、成立一個。天辰花園等54個管控區“行動支部”陸續成立。

  “這是你們要的口罩,趕緊拿去用!”蘇州工業園區東城郡小區“行動支部”書記、蘇州市台辦主任沈晶將200個N95口罩交到社區書記手中。東城郡小區有8000多位居民,組織採樣、買菜買葯、宣傳動員、“黃綠轉換”政策解釋等大量工作給社區僅有的9名工作者帶來很大壓力。18日晚,東城郡“行動支部”成立,72名來自市級機關、國企、民企、外企的黨員加入,明確責任分工,精準對接社區工作需求。社區提出核酸採樣現場急需口罩,“行動支部”立即行動,多方協調找到了物資。

  精準下沉:

  科學包干社區採樣點

  2月19日中午,吳江區江陵社區黨委委員凌燕驅車來到牛腰涇小區,將半個月劑量的哮喘葯送到小區防疫工作人員手中,經過仔細消毒處理,及時將藥品送到小區居民尹淵淵家中。這是為尹淵淵兒子進行的一場愛心接力。牛腰涇小區1-40號被列入封控區后,江陵社區迅速成立戰疫臨時黨支部,根據小區樓棟建居民服務微信群。當天,尹淵淵在群內發出求助,兒子哮喘葯只夠吃两天。凌燕立即驅車趕往吳江區兒童醫院配藥。“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動態了解隔離管控群眾的各類需求,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送好葯后,凌燕迅速回崗準備下午的核酸採樣工作。

  這輪疫情發生以來,蘇州全市已累計核酸採樣超3600萬人份,短時間內完成如此大範圍的核酸採樣,離不開科學組織調度。2月20日14時,吳中區木瀆鎮花苑社區1號採樣點,木瀆鎮行政審批局局長陳亮耐心等待最後一批居民做完採樣,再幫醫務人員把一箱箱樣本運輸箱搬上車。木瀆全鎮一共設置300個核酸採樣點。木瀆鎮發揮網格管理經驗,全面摸排釐清人力、物資缺口,形成“社區掛鈎單位、單位包干社區”工作機制。暫停窗口業務的木瀆鎮行政審批局黨員幹部帶頭上陣,全局45人精準包干9個採樣點。

  以最快速度做到早清零、早見底,要用好信息化手段。在蘇州高新區公安分局橫塘派出所,記者看到民警孟憲宇正與同事分析研判涉疫線索。疫情發生后,橫塘派出所快速組建防控疫情黨員先鋒隊,抽調8位民警成立“抗疫精研執法隊”,技術骨幹孟憲宇主動請纓上崗,帶領隊員們24小時連軸轉,在線核查海量涉疫線索,多維度運用實戰平台、高精準開展數據篩查,為社區快速摸清人員底數,及時跟進防疫措施提供保障。同一時間,孟憲宇妻子、蘇州高新區獅山橫塘街道社會事業局工作人員何鵬下沉一線。“我和妻子都是黨員,能一起戰疫,我們感到很光榮。”孟憲宇說。

  黨旗飄揚:

  帶頭為群眾排憂解難

  常熟發布關於激勵黨員幹部和醫務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一線擔當作為的若干措施;太倉發布致外籍友人的一封公開性;相城區發布志願者招募公告……這幾天,隨着疫情形勢變化,蘇州封控區、管控區數量有所增多,管控人數及隔離人數同步增加,選優配強工作人員,各地連續發布動員令,號召機關、企業黨組織黨員帶頭行動,凝聚群防群控強大合力。

  “@擰繩哥,收到您家的垃圾袋了!困難時刻您帶頭為大家排憂解難,非常感謝!”2月19日,在張家港君臨新城小區6幢微信群內,業主發出感謝信息。被點名的“擰繩哥”,是張家港市委“兩新”辦主任費澤寧。2天前,費澤寧居住的樓棟被列為封控區。“@全體黨員、機關事業單位在職人員,請大家掃碼入群,加入行動支部。”費澤寧第一時間發出“集結令”,行動支部聯絡群內的入群提示瞬間刷屏。行動支部建立后就發布第一個黨建項目――“美鄰先鋒速遞服務項目”,多名黨員幹部踴躍參与,為居家隔離居民分發運送生活物資。剛剛,費澤寧看到群里社區書記回復鄰居顧大爺,他家要的垃圾袋第二天才能送,費澤寧趕緊聯繫社區書記,把自家垃圾袋消好毒放在家門口,請志願者上門轉送。

  來自崑山的“牛哥”也收穫了一片點贊聲。2月19日15時,崑山高新區趙厙村,“牛哥”劉春榮結束了連續7個小時的社區志願服務。劉春榮是崑山市稅務局高新區稅務分局副局長,得名“牛哥”源自他組建的助學志願服務隊“牛哥1隊”。這次崑山組織區域核酸採樣需要志願者,“牛哥”第一時間報名,當天凌晨4時,“牛哥”就出發前往趙厙村核酸採樣點,承擔物資擺放、採樣錄入再培訓、個人防護指導等工作。“剛剛結束前,看了一眼系統,今天總共登記採樣信息481位。”“牛哥”告訴記者。

  截至2月20日,蘇州市級機關已組建6支工作隊、57支工作分隊,投身6個城區的57個街道(鎮)抗疫一線;選派首批1117名黨員幹部,深入6個城區的570個社區(村)參与疫情防控工作;招募13.37萬名志願者就近就地參加抗疫,累計開展志願服務17.25萬人次。(記者 陳雨薇 盛崢 周成瑜 范昕怡)

2022
02-20

  在鹽城濱海的一處農科園裡,冬春季節,嬌艷欲滴的小番茄和草莓長勢正好,每到周末都會迎來眾多遊客採摘打卡。在這裏,番茄、草莓都是架式栽培,不僅可以實現果蔬生產的省力化、清潔化,而且更適合休閑採摘。搭配採用水肥一體自動化灌溉系統,園區可根據番茄、草莓等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調配不同的營養液濃度,進行定時定量灌溉,大大提高果蔬的品質。農業智能生產搭配休閑觀光旅遊,產業鏈延伸也讓更多的農戶實現家門口增收。

  鹽城市濱海現代農業園區套稍村村民王春香說:“我們以前在家種田啊,冬天冷,夏天熱,渾身又臟,現在在這裏掙錢啊,比以前也多一點,又舒服,又乾淨。”

  鹽城市濱海農旅朗坤農科園、種植主管唐榮奎說:“目前我們種植的串收小番茄,在傳統種植行業,畝均收益在2000到3000元左右,通過我們的技術使植株無限生長,使它的年均收益收入達到了八到十倍的增長,同時我們還開放了部分生產區,給遊客觀光採摘,使遊客一年四季可以體驗到觀光採摘的樂趣,從而拓展了農產品的附加值。”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江蘇充分發揮農業科研院所、農創園、重點龍頭企業等創新示範引領作用,調優農業產業結構,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休閑農業、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已經成為農業提檔升級、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動能。

  與此同時,江蘇還始終堅持把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作為首要任務和頭等大事,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推動糧食穩產增產,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這是這個季節我們的苗應該達到的標準,6恭弘=叶 恭弘以上,你看你這個苗5恭弘=叶 恭弘不到,明顯比這個瘦了一圈。”這两天,全省春季農業生產,一派熱火朝天。在徐州銅山,雖然大面積的春耕工作還沒有正式展開,但農技人員已經走村入鎮,對長勢較弱的晚播小麥進行針對性指導。相較以往一刀切的田間管理,今年因時因苗施策,不僅能節省農資成本投入,也能最大限度提升小麥畝產。

  徐州市銅山區農業農村局農藝師王小麗說:“不同田塊採取不同方式可以節本減肥,在拔節孕穗期能達到足夠的穗數,為豐收搭好架子,如果後期氣溫適宜,管理得當,達到豐收是沒有問題的。”

  徐州市銅山區張集鎮鄧樓村種植大戶范道龍說:“一畝地化肥能節省幾十塊錢成本,幾百畝一年下來節省幾千塊錢 ,看似我們現在麻煩了一點,但是今後弱苗的增產是沒有問題的。”

  近年來,江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從高產穩產的“噸良田”全面鋪開,到提質增效的智能大棚成為園區“標配”……高質、高效,正成為魚米之鄉農業發展的“主旋律”;從農副產品生產加工日益精細,到多功能融合產業鏈不斷延伸……農業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正讓現代農業面貌日新月異。

  伴之而來的,是农民更多分享創新發展成果,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江蘇通過常態化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編製新一輪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使田園鄉村與繁華都市交相輝映、美美與共。同步實施的农民收入倍增計劃、富民強村幫促行動,一套強農、惠農、富農組合拳,讓农民收入節節攀升。“三農”發展新篇章由此下筆,鄉村振興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朱曉瑩、周雷、亓晨、季棟 徐州中心站 濱海台、泗洪台、句容台報道)

2022
02-08

  冬奧會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在賽場內外,有不少“江蘇製造”的身影,為冬奧會保駕護航。

  冬奧火炬“飛揚”,自亮相起就廣受關注。火炬分為外飄帶、內飄帶和氫氣燃燒裝置三個部分。位於南通市海門區的南通高敦汽車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經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推薦和奧組委層層檢驗,承擔了外飄帶的組接和阻燃材料噴塗工作。接到任務后,高敦公司組成了20多人的技術團隊,分別從拼接、修補、打磨、噴塗四個環節技術攻關。

  南通高敦汽車部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黃衛健表示:“看起來是一個外觀漆,但實際上它是一個阻燃材料。這個塗層太薄了容易開裂,太厚了容易燃燒,它的塗層厚度控制在五微米,相當於頭髮絲的十八分之一厚度。”

  歷時8個月,公司攻克了火炬生產相關的多項特殊工藝。2200根火炬阻燃工作保質保量完成,接下來公司還將進行禮品版火炬的生產和交付。

  在冬奧會現場,來自蘇州海格客車的冬奧服務保障車輛和服務團隊已在一線奮戰50多天。北京冬奧會採用閉環管理,500多台客場頻繁往返於酒店和停車場之間。大到車輛的動力電池狀態,小到底盤上的每一個螺母,團隊都要每天檢查,從根源上確保冬奧運行車輛零故障。

  蘇州金龍海格客車服務工程師金旺表示:“主要還是夜裡工作,夜裡我們需要全車檢查,每一台車都要測試一下。而且還利用我們G-BOS運營系統遠程監控科技手段來遠程服務。”

  在冬奧會開幕式的演出中,有6位角色的演員服裝由位於蘇州崑山的北京服裝學院晨風時尚產業學院入駐設計師品牌所設計。

  由崑山本土企業–蘇州三維流體技術有限公司參与建設的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綜合訓練風洞,投入使用一年多來已服務短道速滑、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21支國家隊,助力冰雪健兒迎“風”而戰。

  蘇州三維流體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陸華表示:“為體育健兒提供精準訓練,我們感到非常榮幸,祝願我們冬奧健兒在後面的比賽中創出佳績。”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徐晗報道)

2021
12-25

12月2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對將於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的《南京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進行解讀。  肖日東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23日電 (黃瑞娟 肖日東 陳亞強)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南京市登記在冊的流動人口達375萬人。12月23日,南京市人大常委會聯合多部門對該市即將於2022年1月1日起實施的《南京市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行解讀,重點介紹南京將為這些新市民帶來的更多法律保護和更均等的公共服務。

  “該條例的頒布實施,將以法治方式維護流動人口權益、營造適合他們工作生活的社會軟環境,從而吸引更多的勞動力、創新人才來南京發展,助推南京高質量發展,共建民眾滿意的典範城市。”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副主任吳雲說。

  據南京市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副主任委員嵇東方介紹,經過前期廣泛的調研和實地勘察,該市人大常委會在對照政府部門相關公共服務的責任清單基礎上,就能夠擴大的公共服務的種類和範圍進行研討,保證法規文本中的相關規定更加具體明晰、具有可操作性。

  該條例分為總則、信息採集和管理、公共服務和權益保障、法律責任、附則共五章45條,重點規範流動人口的信息採集和管理、公共服務、權益保障。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魏從農解讀了條例的幾大亮點:首先條例突出對流動人員要“服務”在先,比如,條例第三條就明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應當遵循以人為本、公平對待、依法管理、融合發展的原則,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其次,南京免除了探親旅遊等臨時停留的個人申報義務,並积極推動居住證線上辦理,拓展移動終端、互聯網等流動人口信息報送方式,逐步實現政務共享數據替代提供有關證明材料,減輕申報人的負擔和不便。

  對於保護流動人口的合法權益,條例也進行了重點闡述。條例中重申了居住證持有人依據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有關規定在居住地享受應當享受的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等7項權益,以及辦理出入境證件等9項便利。並要求有能力的居住地政府應當逐步擴大居住證的使用功能,增加服務便利的內容,讓未達到居住證申領條件的流動人口也能夠享受到一定的服務和便利。

  該條例還呼籲“全社會應當關心、理解、尊重流動人口,鼓勵流動人口主動融入當地社會,參与居住地經濟社會事務的管理,增強主人翁意識”。“希望能夠進一步讓流動人口對南京增強認同感、歸屬感,在南京能找到‘家’的感覺。”魏從農說。

  此外,條例第三十八條授權市政府綜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制定本市流動人口落戶政策,滿足有意願符合條件的流動人口落戶南京的需求,真正促進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合。

  “條例的這些規定,體現了南京市更加註重公平、重視服務的發展理念,是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以人為本的社會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魏從農告訴記者,希望通過這些舉措,以法治方式助推南京真正成為一座居者安、近者悅、遠者來的典範之城。

  “條例頒布實施以後,我們將在切實加強條例宣傳的同時,逐步出台相關配套政策,保障條例的落地實施。”南京市公安局二級警務專員馬群介紹,“特別是針對基層執法問題,公安機關將出台操作層面的工作規範,為基層單位更好利用條例開展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提供精準指導。還將進一步提高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信息化水平,通過優化二維碼門牌自主申報、居住證網上申辦等方式,為流動人口辦理政務服務事項提供更多便利,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民眾少跑腿’。”(完)

2021
12-21

  以總體完成度78%的成績走在全國改革前列 ――

  秉初心勇創新,我省國企改革再結碩果

  今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攻堅之年,根據要求,全國各地在今年年底前要完成總體改革任務的70%以上。近期,記者從省國資委了解到,江蘇以總體完成度78%的亮眼成績,走在全國改革前列――在2021年上半年地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改革任務評估中,我省被評為A級等次,受到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表揚。

  系列舉措貫通全局 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截至11月底,我省列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工作台賬的138項改革任務進展順利,總體完成進度達到78%,走在全國前列。”日前,省國資委副主任李秀斌介紹,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江蘇國資系統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堅持每月三次調度,持續打造“一把手”抓改革工程,加強督促考核,形成強力推進態勢,確保了各項改革任務按序時進度落實。

  此外,在抓好國企改革專項工程方面,“雙百行動”和“科改示範行動”均按序時進度完成改革任務,取得階段性成效。其中,6戶“雙百企業”改革任務共571項,已完成485項,完成比例85%。2戶“科改示範企業”改革任務共107項,已完成99項,完成比例92.5%。

  作為行業翹楚,江蘇交控在國企改革中敢為人先,破浪前行,挺進改革“深水區”――“我們以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抓手,堅定不移把改革推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更高階段,不僅完成好規定動作,更是在重點任務上步子更大、舉措更實。” 江蘇交控黨委書記、董事長蔡任傑表示,公司將改革任務分解為162項具體舉措,並與所屬單位逐個溝通,形成“一企一策”式改革任務清單,實現了“關鍵措施”創特色、出成效。今年7月,國務院國資委公布了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杆創建行動評比結果,江蘇交控成功入選“標杆企業”。

  同樣作為江蘇國企改革的典型代表,擁有百年歷史的徐礦集團以極具自身特色的“五滿理念”引領改革創新,實現華麗“蝶變”――集團榮獲“全國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杆企業”稱號;混改上市全力推進,“上市夢”的實現越來越近;職工收入四年翻番,日子越過越美……

  據了解,徐礦集團黨委現有52個直屬基層黨委(總支)、465個基層黨支部、9221名黨員,黨員數占職工總數的33.6%。徐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馮興振表示,“陷入迷茫之時,以旗幟鮮明講政治廓清思想迷霧;走出困境之際,以講大局、講責任、講規矩凝聚清風正氣;大局穩定之後,以黨建‘五大工程’推動企業行穩致遠。實踐證明,旗幟鮮明講政治、毫不動搖堅持黨的領導,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是企業走出困境、轉型重生的根本保證。”

  省國資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各省屬企業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作為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首要任務,每年制定學習計劃,至少安排一次集中培訓。省屬企業及各級子企業開展集中培訓,真正實現全覆蓋。

  匯聚改革動能 激發創新活力

  全面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江蘇通過成功實施體制機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切實增強全省國企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

  為有效推動國有經濟在優化結構、暢通循環、穩定增長中的作用,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充分發揮省級國有資本在環境治理領域的重要作用,江蘇省環保集團應運而生。

  “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30微克/立方米左右,國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達到90%以上,空氣優良天數比率穩中有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展示了美麗江蘇的未來圖景。 綠色低碳發展,企業是主體。作為全省環保產業領軍企業,省環保集團董事長方斌斌介紹,集團自成立以來瞄準低碳業務,重點建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板塊。在碳諮詢方向,已面向區域、園區、企業等開展業務,為低碳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推動減污降碳協同治理;在碳監測方向,開發了二氧化碳遙感監測等先進技術,力求在碳監測領域創造自主創新成果。“目前,集團已聯合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立我省大氣污染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創新平台,未來將在低碳領域宏觀戰略研究與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助力全省低碳經濟發展及氣候目標的實現。”方斌斌說。

  通過合理設計和調整混合所有制企業股權結構,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國企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作為江蘇省首批混改試點企業之一,華泰證券混改備受市場關注,效果同樣“立竿見影”。2021年前三季度,華泰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69.07億元,同比增長10.56%;歸母凈利潤為110.49億元,同比增長25%。依照47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業績的收入總排名來看,華泰證券位列第4名,僅次於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穩定維持在券商第一陣營。

  除已落地案例,江蘇還將推出國企混改基金,貫徹落實中央關於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因三宜三不”方針,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混改要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運作,吸引各類資本共同參与,廣泛集聚各級資源,推動我省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和高質量發展,落實我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

  多項縱深推進 激蕩人才活水

  國企改革專項工程是國企改革的主要抓手。當前,我省“雙百行動”“科改示範行動”各項改革任務按序時的進度穩步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作為省屬大型國有獨資企業集團,省國信集團是江蘇省唯一一家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企業,集團的改革案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案例集。據了解,省國信集團依託功能和資源優勢,發展形成了能源、金融、新興產業投資等三大主業板塊,是省內最大的地方能源投資主體及主要的金融投資平台,同時,還涉足貿易、社會事業等多個領域。通過實施綜合改革,截至2020年底,集團總資產1980億元,凈資產1045億元,較改革前均增長約30%;當年集團實現利潤總額80.5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較改革前增長約16.5%。

  “科改示範行動”是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部署的國企改革專項工程,選取了200餘戶科技型企業開展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專項行動。我省南京工裝公司、通行寶公司2戶“科改示範企業”典型案例入選國務院國資委“科改示範行動”案例集。

  入選“科改示範行動”后,南京工裝在研發投入上迎來政策紅利――控股股東新工集團打破原有工資總額管理模式,針對裝備製造業資金投入高、研發周期長、產能轉化慢的行業特徵,對南京工裝實行以三年為一個周期的單列管理新模式,激發企業運營活力和效率。“僅2020年,南京工裝就完成20項新產品研製及工藝攻關,成功研製的多款產品,已提供給國家軍工企業應用,為提高國防能力、保障國家安全發揮积極作用。”公司執行董事汪愛清說。

  “目前以ETC為主要載體的智慧交通电子收費業務用戶發展已突破1990萬,用戶總量居全國前列。” 通行寶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公司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把握產業發展和業務轉型的戰略方向,與知名汽車主機廠合作開闢ETC發行前裝市場,打造形成ETC+停車、加油、充電等八個方面的以“ETC+”為核心的智慧交通衍生業務體系。此外,公司基於“ETC+停車”的“城市靜態交通一體化管控平台”已在江蘇700餘個停車場應用,推動江蘇成為全國唯一ETC智慧停車“省級示範區”。

  改革,歸根結底要以人為本。近年來,我省國企陸續開展中長期激勵。目前,省屬企業集團公司全部完成對所出資企業開展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和分紅激勵、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骨幹員工持股的梳理評估,形成評估報告。在推動省屬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方面,華泰證券、江蘇交控所屬江蘇租賃、省國信集團所屬江蘇舜天已實施限制性股票股權激勵計劃,累計激勵人數1033人。同時,我省規範實施骨幹員工持股。省屬企業及各級子企業中67戶實施員工持股,累計激勵人數2007人。

  “下一步,我們將聚集重難點問題攻關。重點加快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破解市場化改革難題、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李秀斌表示,未來國資委將繼續加大督促檢查力度,針對各設區市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情況專項督查發現的問題,指導推動設區市抓好問題整改落實,“確保我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改革任務在各層各級得到全面落實,確保我省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記者 李�� 陳澄)

2021
12-14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這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的有力抓手,是指導“十四五”時期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重要文件。

  對比去年收官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新一輪方案在總體目標上,從推動村莊環境乾淨整潔向美麗宜居升級。江蘇如何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記者從蘇南、蘇中、蘇北各選取了3個村落,探尋他們的整治之道,管窺全省如何作答。

  崑山:江南水鄉庭院美

  永新村位於崑山東南端,與上海青浦區接壤。初冬時節,行駛在田間小路上,雙向兩車道的瀝青路平坦乾淨。路旁是成片已經收割過的稻田,還殘留着些許稻香。田園美景中,錯落有致的江南水鄉風格的鄉村別墅,在湖水波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精緻。

  六如墩,是永新村的一個自然村落。從高空看,村裡的兩個湖如同兩隻水汪汪的葫蘆,六如墩村也稱“葫蘆村”。“村裡的湖原先是個魚塘,大家環保意識差,風一吹,湖水臭得很,而且房前屋后都是垃圾,看起來亂糟糟。”村民王治芳家門口掛着“蘇州市美麗庭院示範戶”的木牌,她告訴記者,一家人都熱衷於美化自家庭院環境,特別是兒媳對綠植花卉種植頗有研究,屋前屋后都擺起了自家養的花卉。

  江南水鄉的韻味,離不開一汪碧水。“水面上的蘆葦、睡蓮和水面下的水草都是幫助水質凈化的,好似‘水下森林’。”崑山澱山湖鎮永新村村委會副主任蔡順華帶着記者在六如墩河邊一邊走,一邊介紹,“我們對村裡的污水截污納管,再對河道進行清理,包括清淤、邊坡整治等。六如墩河道整治很重要,因為水系最終匯入上海和江蘇交界的澱山湖。隨着環境整治,村裡的農家樂逐步火了起來。”

  吳淞江畔的金華村曾是一個四面環水、出門需渡船的小漁村。如今,村內的中心廣場竟然已建起咖啡館、設計院、工作室、展示空間等田園綜合體。

  “春夏時節最美,只要開車從村旁經過,我相信車上的人會被窗外的景色吸引。農旅發展,我們認為最關鍵是生態效益。”崑山市張浦鎮金華村黨委副書記湯自強帶着記者走進一處莊園,園內種植了波斯菊、粉黛亂子草、德國柳恭弘=叶 恭弘馬鞭草、薰衣草、向日葵等多種花卉,挖土車和工人們正在忙碌勞作,為來年春天的花季作準備。“這是2018年金華村通過租賃村內土地,引進的金華花海項目,讓這片原先只有一些‘散亂污’小廠房的荒地改頭換面。”

  鄉村環境變好后,村民的休閑娛樂需求不斷凸顯。12月初,崑山市周市鎮市北村市北健身公園上榜“2021全省最美鄉村健身公園”年度榜。

  記者走入公園,看到園內建有鄉村大舞台、法治長廊、木質棧道、籃球場、公共廁所等配套設施。小橋流水、木質庭院內,公園將周市鎮人文歷史、法治文化、廉孝文化等內容整理成一篇篇小故事,印刻在公園裡。“市北健身公園佔地近150畝,由尉州廣場、市北法苑、农民公園連接組成,面向全鎮北片近10萬市民免費開放。” 崑山市周市鎮市北村黨委書記吳根平介紹,事實上,剛開始推行人居環境整治時,很多村民並不理解。“有村民問我,‘搞綠化建公園,大家能致富嗎?’我們就想辦法,白天整治環境,晚上找村民聊天,我們就說啊,‘以後大家多去公園,少去醫院,不也是一種致富嗎?’”吳根平就是通過這樣聊天的小“竅門”,讓村民逐漸接受並全力支持環境整治提升工作。“現在,我們已經是崑山農村人居環境‘紅榜’上的常客。”

  吳根平所說的“紅榜”,是2019年崑山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紅黑榜”考核。值得一提的是,“環境衛生紅黑榜”此次正式寫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崑山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崑山針對自然村的定位以及村莊現狀,將760個自然村分為“特色精品村”“特色康居村”等4類,每期按照這4大分類評選“紅黑榜”。同時,考評結果與區鎮年度目標考核、村幹部年終報酬直接掛鈎,讓“干好乾壞不一樣”,獎勵先進,鞭策後進,“紅黑榜”制度先後在蘇州全市推廣。

  海門:設施升級更宜居

  “改造完后美觀又大方。”說起這幾年村裡的變化,67歲的南通市海門區常樂鎮頤生村村民陸善兵十分感慨。他家路旁的小水溝,原先無人維護,溝渠旁的泥土塌陷,溝里長滿雜草,現在兩邊種上了蘆葦等綠植,河水清澈,倒映出村裡面貌一新的白牆黑瓦。“以前這就是個水塘,現在夏天還能看到荷花。”他指着離家不遠的池塘說,每天早上5點起床后,便能看到村裡的保潔員在打掃街道,打撈河裡漂浮的垃圾。

  陸善兵家後院的小屋也刷上了白漆,廁所間里是新安裝的抽水馬桶。“在海門、啟東一帶,農村的旱廁一般和羊棚、雞棚等修建在一起,又叫做‘三棚’。”海門區人居辦相關負責人張李兵介紹,這些小屋外觀比較簡陋,且建築本身不牢固,今年海門區印發《南通市海門區農村“三棚”整治試點工作意見》,維修、美化、重建或拆除8個村累計5000多戶6000多個“三棚”。

  在修建院門時,還發生過一個小插曲。“原先改造規劃設計門寬是2.3米,一般私家車寬1.8米,要是這麼建,車子很難拐彎停進院子。”陸善兵說,村裡很多人家都有私家車,修建院門和籬笆是為了防止車被村裡玩耍的小孩刮花,後來在村民們的提議下,門寬改成了3米。

  “根據可回收垃圾量,可以積分兌換小禮品,我換到過洗潔精、毛巾。”50歲的海門區常樂鎮中南村村民趙佩說,村裡剛開始推行分類時,自己也分不太清楚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但保潔人員會反覆提醒,慢慢都知道了,比如塑料瓶是可回收垃圾,電池是有害垃圾,要分開投放。

  今年以來,海門區共集中轉運農村生活垃圾18.72萬餘噸,全區城鄉生活垃圾集中收運村佔比100%,無害化處理率100%。“過去村裡用水泥修建露天垃圾投放池,平時有異味、下雨天有污水,影響周邊居民生活,現在全都改換成了帶蓋、密閉的垃圾桶,每6-8戶就有一處垃圾分類集中投放點。”海門區城管局環衛科科員石華東說,區政府還投入800餘萬元,於2020年和2021年,分兩批對6座農村生活垃圾中轉站的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更新25噸垃圾轉運車5輛、可卸式垃圾轉運箱體8個,提升轉運效率。

  在鄉村公共空間改造方面,海門區常樂鎮官公河村的九龍島文化濕地探索出獨具特色的“農耕文化館”和“文化大禮堂”。“農耕文化館內擺放着從村民家裡收集到的各式農業生產工具、舊傢具等。文化大禮堂由廢舊集市改造而來,有大屏幕、音響等設備,租用一次舞台是5000元,比市區里3萬-4萬元一次便宜多了,使用桌椅每套100元。”村委會副主任張琰說,文化大禮堂的場地預約已經排到明年5月,可以辦婚禮、慶祝孩子滿月或周歲等,平時村裡的文藝演出、黨政活動也都在這裏舉行。記者在禮堂內的牆上還看到了《紅白事辦理流程及標準》,“紅事辦理標準”一項中提議,婚宴不超過10桌,每桌按10人計不超過380元(包括菜、煙、酒),親戚朋友隨禮不超過200元。

  銅山:各具風情引客來

  東南望紫薇,西南倚湖水。沐國學遺風,伴造化奇石。徐州市銅山區伊庄鎮倪園村位於懸水湖畔,因奇石眾多,當地村民就地取之建房,久而久之形成石牆石院石階石巷的獨特山村風貌。多年前,偏僻貧瘠是村子標籤,幾年前當地開始進行環境整治,面貌煥然一新。

  12月7日上午,記者來到倪園村的川上香油坊,店主尹龍正在操作間查看香油釀造。“香油全是自家釀造,好多遊客買了帶回家。”尹龍拿起一瓶香油說,隨着村裡環境越來越好,遊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門口一年前還是狹窄的土路,現在拓寬變成水泥路,家裡的旱廁也改了抽水馬桶。很多人在村裡就能掙到錢。我這個小門店一年純利潤也有十幾萬元,還上過央視哩!”

  “我們統一規劃整修道路,為263戶村民免費將旱廁改水廁,建設污水管網。接着摸排整體情況,收回空閑房屋統一招商。村居外觀上修舊如舊,保留石牆石院石板路的蘇北傳統民居特色。再依託附近的懸水湖和正在建設的徐州園博園,計劃發展鄉村旅遊。”倪園村團委書記蘇李介紹,如今村裡有了民宿、農家樂、瓷園、書畫展示,今年已經接待遊客約10萬人次,正在积極申報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向北驅車一小時可到達柳泉鎮塔山自然村,這裏隸屬行政村北村村,雖然也保留了較多石頭建築,卻是一派漁家風情。漫步村中,主路為柏油路,民居間為石板路,牆上繪着漁文化圖案,用於分類的垃圾桶整潔擺放在路邊。

  “北村村下轄3個自然村,為了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我們先後實施道路改擴建、垃圾、污水收集處理、綠化、亮化、房屋立面改造、智能公廁建設和網絡改造等8大工程,3個自然村按‘塔山漁情’‘耕讀文化’和‘夢裡田園’的主題有針對性地改建。如今僅公廁就有18個,塔山村就有3個污水處理站。”北村村黨委書記劉廣鐸介紹,環境好了要考慮經濟發展,村裡制定“一山一湖一古村”建設樓山島度假區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如今建有遊船碼頭、旅遊環道、柳泉水寨、北村市集餐飲一條街,還有觀荷園、葡萄園等觀賞採摘項目。“未來將進一步培植鄉村旅遊產業,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移步換景,漢王鎮紫山村則又是另一番景象。一幢幢明清徽派建築風格的民房依山而建,濃厚的歷史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在村內外立面與廁所改造、河道管網清淤疏通等基礎設施整治的同時,紫山村投資千萬元,將山體整體立體式改造,並覆蓋10萬多株不同類別的草木花卉,原生態田園風光特色在這裏一覽無餘。

  “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並不孤立,我們通過打造美麗環境來發展美麗經濟。比如紫山村現在有陌上雲居、棲雲民宿、陶藝坊、租賃漢服等10多個富民項目,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萬人次。”漢王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人居環境提升后,更要做好後續管護工作。未來的人居環境整治將更聚焦於美麗宜居,同時加強產業培育,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項目建設,讓美麗經濟成效進一步彰顯。

  “圍繞全域整治,我們將加大工作統籌推進力度。”銅山區農業農村局局長劉建中告訴記者,今年,銅山將重點圍繞黃河故道沿線和呂梁、漢王、沿微山湖三大特色田園鄉村片區等“一帶三區”的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建設,推進片區村莊人居環境提升和美麗鄉村建設。對經濟基礎薄弱的東部鄉鎮,重點實施補短補軟。同時對全區1230個自然村進行橫向到邊、豎向到底“拉網式”梳理排查整改提升,不留死角,不留盲區。(記者 顏穎 朱璇 王靜 吳瓊 梅劍飛)

2021
12-06
2021
11-13

  新開發崗位11784個,提前完成年度民生實事任務

  公益性崗位,兜住就業困難人員底線

  在外打零工多年後,46歲的陸美紅終於有了一個穩定的工作。今年9月,她被居住地所在的常熟市琴川街道“琴川書房”正式聘為書房管理員,“就在家門口,每月3000元,單位給繳社會保險,關鍵是工作穩定。”看得出來,陸美紅對目前的工作很滿意。

  為幫助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增收,常熟今年新開發了書房管理員、“殘疾人之家”專職管理服務、小區保潔、保綠、保安等一批公益性崗位,先後安置了85名大齡、殘疾、退役軍人等就業困難人員,年齡偏大且沒有一技之長的陸美紅便是其中之一。

  就業穩則民心安。在中國,工資性收入是絕大多數勞動者主要收入來源。保障廣大低收入就業困難人員穩定就業,也就穩住了群眾的增收之源,承擔就業困難人員兜底安置功能的公益性崗位的作用也就愈發突出。

  今年年初,省政府將“新開發7000個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寫入年度民生實事。

  公益性崗位是指由各類用人單位開發並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認定,用於安置就業困難人員的專門崗位,主要包括滿足公共利益和就業困難人員需要的非營利性基層公共服務類、公共管理類崗位。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崗位條件的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人員和零就業家庭成員。鄉村公益性崗位優先安排符合崗位條件的無法外出、無業可扶的農村低收入勞動力。

  省人社廳把公益性崗位開發管理作為“兩在兩同”建新功和“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抓手和着力點,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充分發揮公益性崗位的公益作用、民生效用和社會效益。

  疫情讓一些沒有穩定崗位的就業困難人員失去了收入來源。今年8月,省人社廳下發通知,明確各地可以在環境消殺、卡點值守、核酸檢測服務、防疫物資對接、防疫風險排查等與疫情防控有關領域開發臨時性公益性崗位,用來安置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且有就業意願、符合條件的城鄉就業困難人員。按照規定,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月工資不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採取非全日制用工形式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用工單位應為安置人員辦理社會保險;無法參加工傷保險的,應當為其購買意外傷害保險。

  今年先後發生疫情的南京、揚州兩地分別迅速開發了275個、230個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人員並支持當地疫情防控。

  “如果不是公益性崗位,疫情期間我就只能失業在家了。”說這話的,是南京市溧水區柘塘街道秦淮社區居民錢昌國。今年35歲的錢昌國是一名退役軍人,退役后一直在浙江寧波上班,今年南京疫情發生前剛剛失業返鄉。社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后,介紹他到社區防疫風險排查崗位入職。錢昌國很珍惜這個工作,每天起早摸黑,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做防疫風險排查、到核酸檢測點幫助信息錄入、到小區門崗執勤。因為工作出色,疫情過後錢昌國被社區正式錄用為社區網格員,月薪5000元,“我很喜歡現在的工作,因為每天打交道的都是熟悉的街坊鄰居,每幫大家解決一個問題都很有成就感。”

  對於就業困難人員來說,一個穩定的崗位更有吸引力。針對以往公益性崗位存在領域窄、數量少、層次低,且以保潔、保綠、保安和協管員等崗位為主的問題,省、市就業主管部門不斷拓寬公益性崗位領域,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多樣化選擇,同時明確公益性崗位的工資待遇、補貼標準等具體內容,對公益性崗位安置期滿仍然難以通過市場化渠道實現就業的特殊困難人員,允許進行二次安置。省人社廳與省殘聯合作開發“殘疾人之家”公益性崗位;與省林業局聯合開發護林員公益性崗位,提升林業資源網格化管理水平;與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開發護漁員公益性崗位安置退捕漁民。各地還結合本地實際開發適合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公益性崗位。

  每天早上7點, 揚州市廣陵區瓊花觀社區49歲的馮芸都會準時到小區的老人助餐服務中心上班。擇菜、洗菜、配餐、給老人打飯……忙得不亦樂乎的馮芸說:“助餐點就在家門口,走路幾分鐘就到,而且每天只要忙半天,下午還能照顧家裡。”一場意外讓馮芸落下終身殘疾,因為行動不便,馮芸一直沒有穩定工作。兩年前,揚州開發了一批居家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馮芸成功應聘並一直工作至今。揚州市人社局就管中心工作人員永文萍表示,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加劇,養老助老領域的公益性崗位開發空間十分廣闊。

  截至9月30日,全省今年新開發公益性崗位11784個,新安置就業困難人員7946人,提前完成“新開發7000個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城鄉就業困難人員”的年度民生實事任務。

  就業困難人群的托底安置,也確保了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全省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來自省人社廳的統計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4.19萬人,同比增長7.97%;9月份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3%,低於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記者 黃紅芳)

2021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