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民之所願。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全面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十年來,全省經濟總量翻了一倍多,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卻持續下降,能耗強度降低了近一半。這一升一降背後,凝聚着什麼樣的發展定力,又有哪些非常之舉?打開美麗江蘇新畫卷,一起去尋找答案。
江蘇台記者鄭偉報道,一江清水,兩岸蔥蘢,南京幕燕濱江風貌區憑藉親山近水的高顏值,成了市民們喜愛的打卡地。可是,這裏曾是南京的“化工基地”,生態環境遭到嚴重威脅。為了破解“化工圍江”困局,十年來,燕子磯關停拆除110家砂場碼頭、78家工企單位,恢復植被160萬平方米,生產岸線全部變為生態岸線,昔日的污染重災區蛻變成了風光旖旎的濱江明珠。
極目長江兩岸,船廠變森林、魚塘變濕地、工廠變公園,曾經因無序開發留下的“傷疤”已被越來越多的綠色“治癒”。近年來,在新時代長江之歌的激昂樂章中,江蘇堅持問題導向,着力破解“重化圍江”,堅決落實“十年禁漁”,系統開展岸線修復――先後關閉沿江化工企業3505家,清退沿江生產岸線72.6公里,20個特色示範段串點成線、連片成帶,帶動了沿江整體環境提升,一個個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城市客廳”重新回歸百姓生活。
南京天妃宮小學學生唐昊天告訴記者,自己經常和同學來江邊公園玩,有時會看到江豚,非常高興。南通市民張萍說,現在開窗就能看到狼山、長江,而且身邊還多了綠地、公園,晚上可以帶着孩子出來散步玩耍。
生態進、生產退,治理進、污染退之間,長江江蘇段生態環境質量發生了轉折性變化――長江幹流水質連續4年保持Ⅱ類,主要入江支流水質優Ⅲ比例達98.3%。放眼全省,千年運河盡展時代新姿,全線水質達到Ⅲ類;太湖治理連續14年實現“兩個確保”,湖體總磷、總氮濃度達到近十年來最優。
環境質量改善的不只水,還有大氣。在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每天都會雷打不動,在固定時間、固定方位拍攝天空照片。從2013年至今,團隊累計拍攝照片超過6萬張,其中的變化讓人欣喜。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大氣部部長鐘聲說,與2013年相比,江蘇的“灰霾天”越來越少,“水晶藍”越來越多。監測點位的平均能見度水平也從原來的11公里左右,大幅增長到了20公里左右。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在排名倒逼機制、“點位長”創新機制以及專家幫扶模式等加持下,藍天白雲不負所期,如約而至。2021年,PM2.5年均濃度下降至33微克/立方米,實現2013年以來“八連降”,首次以省域為單位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提高22.1個百分點,一年的藍天數增加了近81天。
藍天白雲成為常態、綠水青山觸目可及的背後,是江蘇堅決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牢把握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千秋大計”的真實寫照。在生態環境從嚴重透支到明顯好轉的歷史性轉變徵途上,凝聚了無數江蘇先行先試的鏗鏘足跡。
作為全國唯一的部省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江蘇“天地空一體”全省整體監測監控能力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創新建設的“綠島”共享治污項目,讓近3萬个中小企業直接受益,全國率先推出的“環保貸”,共投放貸款60.52億元,有效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任洪強說,十年來,江蘇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解決了一大批突出的環境問題。正是江蘇對生態文明建設有着清醒的認識、果敢的行動和系統性的謀划,才推動江蘇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整體躍升。
這十年,江蘇以佔全國1.1%的國土面積,承載了6%的人口,產出了超過全國10%的經濟總量。如何在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中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擺在江蘇面前的一道必答題。十年來,江蘇堅持為生態“留白”、為發展“添綠”,以空前的決心和力度,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雙贏”。
記者來到鹽城東台條子泥濕地,這裏可以說是鳥類的“國際機場”,每年有超百萬隻候鳥在此過境停歇。隨着當地濕地保護工作的不斷推進,近三年,來到這裏的鳥兒增加了22種,其中不乏勺嘴鷸、小青腳鷸這些珍稀鳥類。
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特聘研究員楊洪燕告訴記者,除了利用這塊棲息地的鳥類的種類和數量之外,其實可以通過鳥類AI系統識別這種先進的技術來獲得更多的數據。因為濕地的保護做得越來越好,每年鳥類數量都屢創新高。
在全球自然濕地喪失和退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條子泥濕地的候鳥種群數量不降反升,這是江蘇為生態“留白”的定力所致,也為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地區保護自然生態提供了創新典範。十年來,江蘇始終以“先行者”姿態大膽探索,努力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作為全國生態環保制度綜合改革試點省,江蘇率先出台《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率先在全國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率先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補償制度改革。
既為生態“留白”,更為發展“添綠”,走進位於徐州的江蘇華美熱電有限公司,7000多塊單晶硅高效光伏組件映入眼帘。光伏板下,有菜園、魚塘;路燈兩側,藍色的光伏板和白色的風機“保駕護航”,農光互補、漁光互補和風光互補都在這裏得以實現。這座在煤礦原址上拔地而起的電廠,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只有2012年的六分之一。
江蘇華美熱電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唐甜說,以前大家在煤礦工作都不敢穿白襯衫,因為出趟門就會一身黑。現在從事電力生產崗位,工作環境清潔低碳,大家基本都是穿白襯衫、淺藍色的工作服。
由“黑”到“白”再到“綠”,曾以煤城聞名的徐州,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推動煤電、鋼鐵等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十年來,徐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翻兩番,智能製造、工程机械分別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先進製造業集群。綠色發展的道路上,像徐州這樣的改革、破題在江蘇不勝枚舉。這十年,江蘇全面邁入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快車道”,累計壓減煤電落後產能738.75萬千瓦、水泥產能2766萬噸。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提高到39.8%和47.5%,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綠色產業規模居全國第一。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室主任楊春平說,江蘇在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方面非常堅定,大膽探索,取得了一些非常大的成效,為全國走綠色發展這條路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借鑒。江蘇的實踐說明,走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這條路,是工業化加速發展條件下的國家和地區,實現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雙贏的一條正確的發展道路。
在建設美麗江蘇的道路上,仔細品味記者還會發現,美的形態不斷拓展、美的內涵更加完善、美的空間逐漸延伸、美的體驗更加豐富。如今的江蘇大地上,繡花功夫繪就城鄉新畫卷,生活處處可見精緻美;綠色已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公共產品;綠色生活蔚然成風,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自覺和廣泛共識已經形成,越來越多的人用實際行動守護着美麗家園。
時間是最偉大的書寫者,也是最客觀的見證者。回望十年來一個個閃爍的發展坐標,8500萬江蘇兒女將更加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千年大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奮力繪就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的江蘇畫卷!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鄭偉 郭鍇峰 陳超 朱曉瑩 顧嘯雲 鄭凌 楊國 趙殿君 馬英 徐州台 宿遷台 常州台 靖江台 啟東台 東台台 南通中心站 無錫中心站 徐州中心站 編輯/胡超)
中新網南京10月2日電 (記者 楊顏慈)“十一”假期,“秋老虎”來到長江中下游地區湊“熱”鬧。上海、浙江、江蘇多地從秋高氣爽瞬間回到艷陽高照,升溫“小馬達”全面啟動,最高氣溫陡升至40℃左右。
據中央氣象台通報,預計10月2日白天,安徽、江蘇西部、浙江中西部等地有35℃以上高溫天氣。其中,安徽、浙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地可達40℃以上。其中,2日至3日高溫強度最強、範圍最廣。
“十一”假期以來,本輪升溫天氣來得猝不及防,打亂了不少市民的出行計劃。“沒有想到氣溫變化這麼快。原本計劃的戶外游‘泡湯’了,只能硬着頭皮在家帶娃。”南京市民朱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
記者在南京濱江公園的戶外草坪看到,來此處搭帳篷的家庭大為減少。而早在上月天氣涼爽時,這裏則是人山人海。
在江蘇,僅僅兩日內多地最高氣溫幾乎翻番。2日08時57分江蘇氣象部門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南京、鎮江西部、揚州南部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國慶假期,熱情高漲的不僅是歡天喜地的市民,還有浙江的天氣。在浙江,部分地區氣溫更是一度沖至近40℃。氣象部門統計,當地1日最高溫出現在建德和武義,達到39.4℃。
據上海市氣象部門消息,就目前看來,“秋老虎”正在做最後“搏擊”,上海氣溫會繼續攀升,極有可能會衝擊35℃的高溫線。
所幸的是,一波冷空氣正在南下。市民期盼的涼爽假期、戶外野營有望快速重啟。
氣象專家認為,季節更替,這波高溫並不會持續很久。隨着冷空氣強勢南下,長三角地區的氣溫直逼高溫線后將在假期後半程出現斷崖式直降。(完)
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明顯增強 1-8月江蘇經濟運行情況出爐
記者今天(9月22日)從省統計局獲悉,8月份以來,隨着穩住經濟大盤一攬子政策落地見效,全省經濟回升向好趨勢明顯增強。和上月相比,工業、服務業、投資、消費等指標增速均呈回升態勢,穩中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
工業方面,1―8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6%,比1―7月加快0.9個百分點。其中,8月份同比增長9.9%,增速比7月份加快3.6個百分點。1―8月,按累計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电子設備製造業同比增長7.8%,電氣机械和器材製造業同比增長11.2%,汽車製造業同比增長10.2%。
服務業方面,1―7月,全省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1%,與1―6月持平。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1.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0.1%。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1―8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4%,比1―7月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8%。高技術產業投資貢獻作用持續增強,1―8月同比增長15.7%,增速比1―7月加快2.6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同比增長15.4%,高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6.9%。
消費品市場方面,1―8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額同比下降1.2%,比1―7月收窄1.7個百分點。8月份,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5%,比7月份加快10.1個百分點。1―8月,全省限上批發業、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3.2%;限上住宿業、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分別下降6.1%、6.6%。
金融方面,8月末,全省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21萬億元,同比增長11.2%;人民幣貸款餘額19.7萬億元,同比增長14.6%。
居民消費價格方面,8月份,全省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5.0%,非食品價格上漲1.9%。1―8月,全省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2.1%。
工業生產者價格方面,8月份,全省工業生產者購進、出廠價格分別同比上漲3.1%、1.9%,漲幅連續9個月收窄。1―8月,全省工業生產者購進、出廠價格分別同比上漲9.1%、5.4%。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陳超 編輯/趙夢琰)
從省中小企業雙創大賽看如何在新賽道上搶身位 ――
栽培“專精特新”,讓“小巨人”長成“參天樹”
9月2日,由省工信廳、省財政廳主辦,新華報業傳媒集團等協辦的第七屆“創客中國”暨2022年江蘇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蘇州舉行。經過13場區域賽和5場專題賽的比拼,32個項目在近800個項目中脫穎而出,進行最終“路演PK”。比賽過程中,湧現出眾多瞄準“專精特新”賽道的中小企業,他們通過技術創新积極尋找並佔領市場“生態位”,呈現出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等特徵。
打破國外垄斷,
填補市場“生態位”
數據显示,中國腦功能疾病診斷、治療需求人群有3億之多,市場規模超千億元,然而臨床上卻缺乏準確好用的產品。
“腦科學作為未來十年的‘黃金賽道’,是藍海大市場,但壁壘很深,比如腦成像技術和設備長期被日本廠商垄斷。”丹陽慧創醫療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待發振奮地說,其研發的近紅外腦功能診療平台,不僅可以開展動態成像、支持全腦檢測,而且設備更小、造價更低。慧創醫療布局的近紅外治療AD(阿爾茨海默病)的技術,還為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提供了突破性療法。這一技術創新,讓該項目拿下本次大賽企業組一等獎。
打破國外垄斷,尋找、填補適合自己的市場“生態位”,成為很多雙創項目的共同特徵。它們有的項目填補了“國內空白”,有的則是在飽和的市場中“拼出一方天地”。
汽車自動變速器用濕式摩擦片,是自動變速器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在這一細分領域目前全球僅有5家配套供應商,但市場規模卻高達300億元。“我們的自動變速器複合傳動新材料應用項目,頑強打破了由美國和日本企業垄斷的局面,成功解決了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的‘卡脖子’問題。”無錫林泰克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健說,作為國內唯一的乘用車自動變速器摩擦片量產配套供應商,他們主攻新能源汽車領域,產品已進入國內80%的自主品牌自動變速器生產商企業。
在市場“搏殺”中適時轉向、開拓新領域的不止一家。“就像人需要化妝品一樣,機場跑道也需要‘保養品’。”江蘇增光新材料總經理周慶月介紹,以前機場道路護養領域由美國企業“一家獨大”。公司研發的瀝青道面霧封層技術,不僅63分鐘就能完全乾燥,還能提高跑道摩擦係數,更好地抗老化、耐嚴寒,讓養護費用節約50%以上。目前該技術及應用已在民航機場道面大範圍使用,並佔領了國內60%的市場。公司決定,下一步憑藉能適應國內各類氣候環境的優勢,進軍市場空間更為巨大的市政公路領域。
瞄準“專精特新”,
做細分領域“佼佼者”
中小企業是在垂直細分領域實現“專精特新”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的主力軍。儲存控制芯片、深遠海液壓打樁、高功率碟片激光器……記者觀察到,參賽企業多集中在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藥、电子信息等國內外前沿風口領域。
同樣獲得企業組一等獎的江蘇智馬科技有限公司,立足於永磁輔助磁阻電機系統的研發和生產,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空白。企業自2016年成立以來,在營收上做到了每年翻一番。“公司每年用於研發的投入佔比達營收的7%,可實現綜合節能率較傳統產品提升5%―30%。”企業總經理張昌盛表示,可以說在這個細化的全新賽道上,智馬就是堅持“專精特新”的受益者。
這些細分領域的佼佼者,這次帶來不少可以改變整個行業生態的項目。江蘇美科太陽能公司專業從事光伏單晶硅片研發製造,單晶硅市佔率國內第五、省內第一。“我們計劃總投資3.8億元的15GW低氧超薄大尺寸N型單晶硅片重大產業化項目,2項成果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公司總監吳紀清表示,公司在技術領先的基礎上,注重生產的綠色化和智能化,不僅工序全生命周期覆蓋,而且注重綠色化高效循環利用,該項目產業化將推動整個行業綠色製造轉型、實現成本降低。
“‘專精特新’企業多,成長性更強,是此次參賽項目的整體特點之一。”省工信廳二級巡視員張金國點評說,入圍百強的項目里,16%屬於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這也與我省的扶持傾向相符。截至目前,我省已培育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98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0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首次突破7萬家,數量躍居全國第一。下一個“參天樹”“巨無霸”,就將在這些“小巨人”當中誕生。
優化全流程服務,
讓“市場細胞”活躍起來
好的項目離不開好的創業孵化環境。2013年以來,江蘇已舉辦九屆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通過政府扶持平台、平台服務企業,加速各類創新創業服務要素集聚。全省累計培育國家級小微企業雙創示範基地30家、國家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台35家。本屆賽事的很多項目,正是來自於雙創示範基地和平台的推薦。
本屆賽事共邀請50多位來自高校、科研院所、創投機構、服務機構等各行業領域專家參与點評輔導,還舉辦了“路演環省行”專題股權融資對接、標杆企業考察、創客訓練營等專題活動,更好助力項目孵化成長。
為提供針對性更強的全流程服務,總決賽當天,江蘇省中小企業雙創助力計劃啟動。省工信廳服務體系建設處處長韓晶介紹,將聯合示範基地、平台、投融資機構等單位,為雙創大賽參賽企業、項目,具體提供創業輔導、信貸支持、投融資對接、上市培育、技術支撐、信息化建設、管理諮詢、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品牌打造等十大服務。
金融支持是最直接的幫助。“我們將為參賽企業升級專項信貸服務支持。”江蘇銀行小企業金融部總經理丁宗紅介紹,江蘇銀行將為獲獎企業發放最高500萬元純信用貸款,幫助參賽企業優先獲得專項貸款。還將提供覆蓋項目全周期專屬產品,包括蘇科貸、人才貸、高企貸、專精特新貸等,額度最高達5000萬元。
江蘇股權交易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葛浩表示,將為優質創業企業提供區域性股權市場掛牌展示和更高層次資本市場對接等綜合金融服務,以及免費提供“新企點”資本市場學院培訓等服務,引導創業企業更加規範健康地走好上市之路。
“希望藉助大賽這一平台,讓大量的‘市場細胞’活躍起來。”蘇州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梁棟則表示,作為總決賽東道主,蘇州高新區將持續集聚創新要素,從梯隊培育、要素保障等方面,構建全方位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和高效優質服務保障,為加快打造區域產業科創主陣地引來“源頭活水”。(記者 付奇)
立民生之本 促就業優先《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5月1日起正式實施
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經濟發展最基本的支撐。今年1月23日,江蘇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條例》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為貫徹落實好《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4月29日上午,省人社廳會同相關部門召開專題座談會。
近年來,就業總量壓力和結構性矛盾並存交織,特別是今年以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就業形勢複雜嚴峻,就業壓力明顯增大。貫徹實施好《江蘇省就業促進條例》,既是立足當前穩就業保就業的必然要求,更是着眼長遠建設高質量就業先行區的重要契機。
《條例》共11章90條,主要包括政策支持、創業扶持、就業調控、公平就業、就業服務、職業教育與培訓、就業援助等。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當前,最重要的是抓好政策配套。省人社廳已經制定了條例貫徹實施工作方案,明確了政策配套、部門任務等清單,按照“制定一批、修訂一批、廢止一批”的要求,推動新舊政策有機銜接。對於已經有的政策,現在出現了新情況,進一步修改和完善,比如大家比較關注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就業困難人員認定範圍;對於原來沒有的政策要新制定,比如產假期間企業社會保險補貼政策,目前已經進入五部門會簽階段,最近就將出台。
近期,省人社廳將依據《條例》,重點落實好“蘇政40條”和“助企紓困22條”,聯手推動“人社助企紓困12條”儘快落地,在關鍵時期伸出援助之手,實行每日調度、按周通報,力爭1個月內將現行政策基本執行到位,助企紓困、援企穩崗,穩市場主體,保就業。依託各地各部門支持建設的就業運行監測分析平台,精準鎖定符合條件的企業,對降低費率、穩崗返還等政策實行“政策找企”“免申即享”,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獲得感。
針對高校畢業生,江蘇將建立就業崗位動態採集機制,組織好“創響江蘇”就業創業指導進校園活動,建好用好精準招聘等線上平台,力爭年末就業水平不降低、有提高。針對农民工,暢通信息渠道,支持因疫情影響暫時停產歇業的企業,“點對點”輸送农民工到用工緊缺企業,並有針對性地開展到崗適崗培訓,鼓勵當地政府給予一定的交通費補貼。張宏偉表示,数字經濟時代,更多元的就業形態和更靈活的就業方式湧現出來。江蘇也將採取一系列舉措,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更安心。例如推動頭部平台企業建立勞資溝通對話機制,開展快遞、外賣等行業集體協商,允許靈活就業人員階段性緩繳社保費,進一步擴大新業態規模。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彭迪帆 編輯/蔣婕)
江蘇一季度城鎮新增就業31萬人
減征失業和工傷保險費38.14億元
記者從4月12日召開的省人社廳一季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前3月,江蘇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1.03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6.32萬人,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業5.39萬人,分別完成全年目標的25.9%、32.6%和35.9%,均達到序時進度要求。
據介紹,受疫情影響,人員流動受限,一季度勞動者求職和企業招聘渠道收窄,全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線下進場求職人數、招聘崗位數均有所下降。全省人社部門落實“蘇政40條”等助企紓困政策,制定實施應對疫情保企業穩就業惠民生12條政策措施,發放職業技能提升補貼1.29億元、失業保險穩崗返還3790萬元,減收企業失業和工傷保險費38.14億元,推動全省就業運行實現平穩開局。
我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預計超過66萬人,總數再創新高,就業創業面臨不小壓力。省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一級調研員陳少波介紹,為滿足高校畢業生和在校生多層次、全方位、精準化的服務需求,本月起,江蘇人社部門將會同省教育廳、省科技廳、團省委、省婦聯和省工商聯聯合開展“創響江蘇”創業就業服務高校行活動。以部省屬高校為重點,通過政策享受進高校、創業服務進高校、創業指導進高校、招聘服務進高校和培訓見習進高校五大舉措,推動創業就業服務創新方式、向前延伸、提質增效,幫助大學生實現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創業就業。
今年前3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基金總收入988.11億元,總支出812.79億元,當期結餘175.32億元,累計結餘4692.47億元,各項社保基金備付能力保持在12個月以上。連續11年調整城鄉居保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今年起提至每人每月187元,目前全面落實到位,惠及全省近1100萬居民。(記者 黃紅芳)
黨旗在抗疫一線飄揚。江北新區供圖
南京江北新區:機關黨員幹部下沉一線爭當防疫“排頭兵”
面對當前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南京江北新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积極組織機關黨員幹部下沉社區(村),在抗疫一線深入開展“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進一步夯實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基層基礎。
周密部署 集結一支“生力軍”
為落實防控要求,江北新區黨工委第一時間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推進會,啟動機關單位掛鈎支援基層應急處突機制,要求機關黨員积極行動起來、踐行為民宗旨,到防疫一線去、到群眾中去,靠前發揮黨員示範帶動作用。江北新區黨群工作部先後出台《關於選派機關黨員幹部參与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關於充分發揮新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3月14日,選派300多名機關骨幹黨員和優秀年輕幹部全覆蓋下沉7個街道、85個社區(村),當天全員完成對接、集結到位。3月21日,根據疫情形勢變化,從江北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揚子國資集團、江北新區法院和稅務局四家單位增調200名機關黨員幹部支援頂山街道疫情防控工作,2小時內完成黨員幹部突擊隊組建和人員下派,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
靠前履職 扛起防疫“硬擔當”
各下沉單位分別成立臨時黨支部,明確組織發動、協調調度職責,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在一線築起防疫戰鬥堡壘。下沉的機關黨員幹部優先配備在各社區(村)一線最需要的地方,在街道、社區(村)黨組織的統一調度下開展防疫工作,做到重要崗位有機關黨員頂着、關鍵點位有機關黨員守着。帶頭做好秩序維護、核酸檢測等工作,堅定不移地把中央和省市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以機關黨員幹部的“硬核擔當”從嚴從緊扎牢疫情防控網。
傳遞溫暖 架起黨群“連心橋”
江北新區黨工委引導激勵下沉的機關黨員幹部主動佩戴黨員徽章、亮明黨員身份,既做防疫“守門員”、又做網格“服務員”,在江北新區175個街道黨群服務中心、網格“紅色驛站”等家門口服務陣地駐點開展志願服務,將防疫知識宣傳、民生政策解讀送到基層群眾身邊。主動融入“1+3+N”網格服務體系,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優勢,與街道幹部、社工、網格員、物業公司,以及基層黨員群眾志願者等力量組團開展“防疫掃樓 愛心響鈴”行動,面對面摸排需求、心貼心解決困難,以身作則傳遞“黨群齊心、共抗疫情”的正能量。(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