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新寶6

2022
01-22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江蘇“十四五”首份年度成績單沉甸甸

  站上新台階 再邁新征程

  1月20日上午,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代省長許昆林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列數據、講實例,從經濟總量、科技和產業創新、城鄉區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改革開放、人民生活品質等六個方面,全景展現江蘇過去一年的發展成績單。本報邀請代表委員一起讀報告、談作為,感受江蘇奮進步伐,為更好扛起使命擔當、走好新征程提氣鼓勁。

  經濟總量邁上新的大台階

  【讀報告】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1萬億元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副市長、溧水區委書記林濤表示,過去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面臨多年未見的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省肩負穩定宏觀經濟的重大政治責任,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溧水區將深化南京唯一的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建設,把今年作為“創新驅動產業轉型攻堅突破年”,重點實施科技創新、產業集群、項目建設、園區轉型、企業服務五大攻堅行動,力爭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推動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讀報告】 製造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5.8%

  【談作為】 “我們的經濟基礎在製造業、比較優勢在製造業,未來城市地位的鞏固提升也要靠製造業。”省人大代表、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去年,常州工業經濟規模達1.68萬億元,常州將搶抓城市競爭重歸產業主賽道和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經濟爆髮式發展風口的機遇,以“智改數轉”為關鍵抓手,大力發展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汽車和汽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等十大先進製造業集群,培育工業和能源互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等八大高成長性產業鏈,增強全產業鏈把控力和競爭力。

  【讀報告】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4萬億元

  【談作為】 “每逢小長假,不少景區都是遊人如織,商業街區也是人流涌動,火熱的消費景象折射出江蘇經濟的強勁韌性和光明前景。”省政協委員,省政協社會法制(民族宗教)委員會副主任、江蘇運通律師事務所主任謝士靈認為,江蘇消費掀起熱潮,離不開百姓收入的顯著提升、市場供給的持續優化,也離不開刺激消費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只有百姓的口袋鼓起來,才能真正把需求激發出來,把消費提振起來。”

  科技和產業創新步伐明顯加快

  【讀報告】 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達2.95%

  【談作為】 “必須重視科技自立自強。”省政協委員、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研發中心主任甘霖介紹,去年11月,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之江實驗室、清華大學、上海量子科學研究中心等單位聯合研發的神威量子模擬器,摘得2021年度ACM“戈登・貝爾”獎,這讓他和同事倍感振奮。作為一名從事高性能計算研究的科技工作者,他深刻感受到全省上下科技和產業創新步伐明顯加快。

  【讀報告】 新增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72家

  【談作為】 省政協委員、南京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潘鎮說,從全國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來看,至去年9月,江蘇共計51493家,總量全國第一。在進一步促進江蘇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快發展過程中,應繼續加強申報的組織和宣傳工作,以“智改數轉”為契機,加快中小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

  【讀報告】 關閉退出低端落後和環境敏感區化工生產企業354家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徐州市雲龍區委書記朱明泉表示,過去一年,全區進一步強化產業支撐,堅定實施現代服務業與都市工業“雙輪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構建“四主兩新”產業體系,全年100項重大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78.88億元,邁出結構更優、綠色動力更足的發展新步伐。接下來,雲龍區要用“工匠精神”做優城市環境,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推動減污降碳協同高效,推進“雙碳”先行示範。

  城鄉區域發展更趨協調

  【讀報告】 糧食總產量749.2億斤、創歷史新高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書記張國梁表示,牢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全省上下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扛穩扛牢糧食安全和物資儲備安全政治責任,在“十四五”開局之年交出一份糧食和物資儲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合格答卷。建議以糧食購銷領域專項整治為契機,深化糧食收儲體制機制改革,強化糧食流通監管,完善物資儲備體制機制改革,深化改革再出發。

  【讀報告】 新建高標準農田390萬畝

  【談作為】 “科研人員通過技術攻關,培育出南粳系列等優良食味稻品種,現在農科院培育的水稻、小麥品種分別佔全省種植面積的80%、70%。”省政協委員、省農科院院長易中懿表示,農業科研人員在改善地力方面進行大量研究投入。耕地質量關係3300萬畝稻麥的長勢,我們有一兩百人在做環境、地力、土壤肥力等方面的創新工作。農業科技還廣泛應用在農業生產的配套技術上,如病蟲害的防治技術、田間管理科學化等。

  【讀報告】 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取得积極進展,共同推動形成新一批41項制度創新成果

  【談作為】 “我們不斷加強長三角示範區國土空間規劃對接,共同形成國內首個省級行政主體共同編製的跨省域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省人大代表、省自然資源廳副廳長李如海說,在統一規劃體系方面,滬蘇浙攜手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出台先行啟動區規劃建設導則,率先實現跨省域空間規劃“一套標準管品質”,並加強土地資源優化配置和管理政策創新。

  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

  【讀報告】 PM2.5平均濃度下降到33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達82.4%

  【談作為】 “全省PM2.5平均濃度實現2013年以來‘八連降’。”省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朱曉東說,“高污染高耗能”是制約生態環境向好發展的不利因素,作為製造業大省,江蘇應加快產業、能源、交通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邁出關鍵步伐的同時,防止“運動式”減碳,提高產業發展“含綠量”“含金量”。

  【讀報告】 長江幹流江蘇段水質保持Ⅱ類,自然岸線比例提高到73.2%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南通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總經理陶曉東說,作為一名水利工作者,他見證了長江南通段生態環境的巨變。通過大力度開展連片水環境區域整治,南通主要入江入海河流斷面平均水質徹底消除劣Ⅴ類,全市國、省考斷面優Ⅲ比例分別達87.5%、94.5%。目前,南通正在打造一條貫通447公里江海堤岸的景觀大道,串聯起沿線景、產、鎮、村、江海風貌城鎮帶。

  【讀報告】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增至27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增至446個

  【談作為】 “我省美麗鄉村建設迭代升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也從試點示範轉入試點深化。”省人大代表、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龍尚村黨委副書記吳知梅說,龍尚村是第一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歷經5年時間的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現代休閑特色田園鄉村。建議繼續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健全農村改廁、垃圾分類處理、農村污水處理、村莊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的長效管護機制。

  改革開放全面深化

  【讀報告】 中歐班列開行1800列、增長2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增長22%、佔比提升到25.4%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連雲港港口控股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丁銳說,從2015年開行連雲港至阿拉木圖首趟中歐班列以來,截至去年底,已累計開行班列4535列,總量位居全省第一。“我們將充分發揮連雲港區位以及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優勢,着力鞏固中亞班列主導地位,提升中歐班列開行水平,提高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無水港項目的經營質效和服務能力。”

  【讀報告】 進出口規模達5.2萬億元、增長17.1%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南京海關關長吳海平說,去年我省外貿穩中加固、穩中向好。在外貿規模顯著增長的同時,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高,显示出外貿自主性和靈活性增強;出口增長動能轉換,由防疫物資和“宅經濟”拉動,轉換為集成電路、新能源電池等關鍵中間產品拉動;開拓新興市場成效明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高於整體水平,显示出更強的貿易活力和發展潛力。

  【讀報告】 新登記市場主體258.5萬戶,總量達1358.9萬戶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淮安市市場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徐亞平介紹,淮安市新登記市場主體42.47萬戶,同比增長98.01%,市場主體總量達103.87萬戶,首次躍上百萬級新台階。淮安市場主體培育注重突出改革創新,試點推廣企業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改革,推進市場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制,推動市場監管領域“證照分離”改革;設立“個轉企”綠色通道、個性化服務等配套措施,推動形成個體工商戶轉型企業應轉盡轉、激生幫活、扶優汰劣、提質增效的良好發展態勢。

  人民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

  【讀報告】 15類52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

  【談作為】 省人大代表、團省委書記司勇介紹,“建設5000個困境青少年‘夢想小屋’”被納入52件民生實事,團省委通過走訪摸排建立困境青少年數據庫,按照“三面改造、六物到位”的標準,設計改造一間屬於孩子們自己的房間。去年共建成交付5543間“夢想小屋”。目前,“夢想小屋”被列入2022年民生實事項目,目標建成10000間“夢想小屋”,實現從“煥新小屋”到“煥新生活”再到“煥新精神”的轉變。

  【讀報告】 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超40張

  【談作為】 省政協委員、鎮江市九久老年康復中心院長劉彤說,近幾年政府持續加大對養老行業的關注和幫扶力度。“我所在的養老院有300餘張床位,主要服務失能失智老人。”劉彤說,現在養老機構發展不是盲目擴張,而要聚焦提升品質做文章。星級評定、政策補貼、加強監管……養老機構逐漸有了性價比高、服務品質好的嶄新面貌,讓更多老人得到精心照料。

  【讀報告】 3年累計改善蘇北30多萬戶农民住房條件

  【談作為】 省政協委員、淮安市政協副主席邱華康手機相冊里存着多張农民新房的照片。“淮安市將農房改善工作作為鄉村振興的牽引性工程和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實踐,根據任務安排,省里下達淮安3年農房改善目標為4.7萬戶,目前累計完成改善50750戶,占省定目標的108%。”邱華康說。淮安還累計投入2.7億元鋪設农民住房條件改善配套道路45.8公里,全市農村區域供水入戶率達100%,農村寬帶覆蓋率達99.5%,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實現全覆蓋。

  【讀報告】 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在上年大幅下降的基礎上,又分別下降35%、30%

  【談作為】 省政協委員,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省應急管理廳副廳長周詳介紹,去年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務必整出成效”和“兩個不放鬆”的重要指示要求,落細落實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責任,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13個設區市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全部實現“雙下降”。從消防安全形勢看,全省非輕微火災起數同比去年大幅下降94.1%,連續22年未發生重特大火災事故,絕大多數行業領域事故同比減少。

  (記者 付奇 王拓 仇惠棟 吳瓊 胡蘭蘭 楊頻萍 顧敏 王夢然 方思偉 沈佳暄 張宣 陳潔 蔣明睿 陳明慧 林元沁)

2022
01-04

  南京市人大“年檢”生活垃圾分類 ――

  既要“分”得清楚 也要“投”得到位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於2020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如今一年多過去,條例實施情況如何?2021年12月30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四次會議對南京市政府落實條例情況進行了專題詢問。

  南京基本實現垃圾分類收集全覆蓋

  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陳雷表示,一年來,廣大居民、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積极參与,全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全面實施。組織這次條例實施情況專題詢問,就是回應社會關切,通過人大監督,推動政府各部門把垃圾分類工作做得更好,讓市民群眾更加滿意。

  詢問前播放的專題片通報了條例實施情況:一年來,南京全市垃圾分類小區優良率達到79.5%;全市5148個小區建成一、二類垃圾分類房10202個,233個小區採取車輛流動收集方式,103個小區設置規範化桶點184個,基本實現垃圾分類收集全覆蓋;2020年四季度以來,在住建部對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的定期考核中,南京一直位列第一檔次。

  “作為國家確定的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之一,我市的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處在什麼水平?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對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張俊的提問,南京市城管局局長金安凡主要談了存在的兩方面問題:運行管理不夠規範精細,居民分類意識還有待鞏固。

  金安凡坦承,一些區收運車輛、人員配備和垃圾清運頻次跟不上集中投放需要,導致垃圾滯留積壓;制度機制也有不匹配之處,缺少約束激勵機制,“比如,南京的垃圾收費政策近20年沒有修改調整,分與不分一個樣,沒有體現分類計價、計量收費原則。”

  “限塑令”落實需抓緊,破袋投放配套設施應完善

  目前,南京對居民家庭廚餘垃圾分類投放要求破袋投放,但不少小區垃圾集中投放點沒有設置洗手池,導致部分居民不願意破袋。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楊濤發問:有沒有既方便群眾又確保分類質量的辦法?

  “廚餘垃圾破袋投放是由末端處理設施的技術工藝決定的,不破袋投放難以保證分類質量,垃圾中的雜質容易損壞設施設備,也難以實現資源化處理。”金安凡解釋,為便利居民破袋投放,南京市城管局指導各區對沒有配置洗手池的收集點或安裝洗手池,或在沒有條件通自來水的收集點安裝人工加水洗手桶,並配備肥皂、洗手液,還在廚餘垃圾桶上加裝鋸齒破袋器,避免直接開袋臟手。

  “下一步,市城管局將開展小區分類收集設施完善提升專項行動,進一步配套完善收集點洗手設備,探索設置輔助自動破袋收集容器,改善居民體驗感。”金安凡表示。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發展和改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生活垃圾源頭減量相關工作,並設專章要求採取限塑、減少過度包裝和使用一次性物品等多個方面的措施。

  這些規定落實了嗎?詢問現場播出的暗訪片显示,集貿市場內小商小販仍在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垃圾箱旁丟棄的塑料包裝盒隨處可見。隨後,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喬旭現場詢問:“在限塑、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方面,我市採取了哪些措施?還存在什麼問題?”

  南京市發改委主任黃輝表示,政府7個部門重點聚焦塑料製品生產、流通、回收處置等環節,做了大量工作,但市民對塑料製品的消費及使用習慣一下子難以轉變,加上監管難度較大,導致執行限塑令很難一蹴而就。他表態,將在落實主體責任、重點領域監管、完善配套措施、加強宣傳引導等方面持續發力,抵制過度包裝和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

  全市未統一限制投放時間,倡導三類垃圾限時投放

  作為列席代表,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棲霞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江勁松參會前特意到自家小區周邊走訪調研。他注意到,大部分小區的垃圾分類收集設施,一般在早晚固定時間開放,但也有因收集設施承載量不足、收集運行不正常、垃圾清運不及時導致的垃圾滿溢甚至亂丟等現象。

  如何解決定時、限時投放帶來的不便?金安凡介紹,在早、晚兩個投放高峰時段之外,南京並沒有對投放時間作出全市統一限制,但為保證投放質量,對廚餘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倡導限時投放,其它垃圾可以不限時投放,盡量方便居民,“請各區、街道根據小區居民投放情況,在提高質量和方便投放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作出具體的安排。”

  一直在為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鼓與呼的夏文林等6位南京市人大代表被邀請列席會議。夏文林表示,通過專題詢問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全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的現狀,也了解了政府部門推進的現實難度,“作為人大代表,我們有責任當好橋樑紐帶,既要向政府傳遞百姓心聲,提出意見建議,也要积極向市民群眾宣傳政府部門的落實舉措,凝聚共識、整合力量,一起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通訊員 端洋 肖日東 記者 陳月飛)

2021
12-17
2021
09-28

  我省將對公共交通治安管理進行專門立法

  公共交通經營者有責任保護數據安全

  9月26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了《江蘇省公共交通治安管理條例(草案)》。此次立法是基於江蘇公共交通大省的治安管理實際,在沒有上位法可參考的情況下,明確了公共交通經營者包含確保數據安全在內的安全防範義務,並對乘客義務作出規定,還特別對搶奪方向盤等危及公共安全行為中各方的行為準則作出了規範。

  公共交通實現大發展,地方專門立法必須緊跟

  公共交通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服務性行業,過去5年我省公共交通快速發展,填補地方立法相應空白顯得十分緊迫。

  “十三五”期間,我省公共交通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地鐵方面,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徐州5個設區市共開通24條地鐵運營線路,運營里程達796.9公里,設立地鐵車站512座,開通地鐵運營設區市數量位居全國第一,且全省還有在建地鐵線路19條,南通今年底也將加入“地鐵城市”行列。公交方面,全省運營線路共5389條,運營車輛50247輛,從業人員近10萬名,位居全國前列。出租車方面,全省有巡遊出租汽車企業369家,巡遊出租汽車64033輛,巡遊出租汽車駕駛員93970名;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平台公司15家,註冊網絡預約運營車輛總數超10萬輛,從業駕駛員近20萬名。

  在此基礎上,未來5年我省將打造多層次、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實現70%的行政村不用換乘直達縣城或區域中心。到2025年,建成50個左右綜合客運樞紐,縣級及以上節點覆蓋率達60%;新增城市軌道交通線網200公里以上,全省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總里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

  數量驚人的公共交通工具和車站場所,意味着風險隱患和治安管理壓力與日俱增。例如僅去年以來,我省就查處了41起乘客毆打公交車司機、搶奪公交車方向盤的妨害安全駕駛罪案件。公安機關在公共交通工具、車站場所查獲的犯罪嫌疑人員、違禁危險物品數量也居高不下。基於此,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劉�在進行立法說明時分析,公共交通工具和車站場所具有點多線長面廣、空間封閉、人員密集等特點,極易成為不法分子選擇襲擊的高風險目標,“特別是國家和省級層面尚無專門的法律法規對公共交通治安管理作出相應規定,因此,制定一部公共交通治安管理的地方性法規,顯得十分緊迫、十分重要。”

  明確經營者具體義務,公共交通數據安全被強調

  公共交通具有公共屬性,公共交通經營者應當承擔社會責任。但國內發生的一些爭議性事件显示,經營者履行義務還存在模糊地帶。

  劉�分析認為,這與經營者和相關負有監督指導職責的部門都有關係,存在思想認識不夠重視、履職盡責不夠主動、隱患整治不夠有力、管控措施不夠精細、社會動員不夠有效等問題,“有的部門和經營者責任擔當不夠,思想麻痹鬆懈、相互推諉扯皮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尚未真正形成聯動共治的工作局面,亟需通過立法對公共交通治安管理的相關規定進行細化、補充和完善。”

  經營者在治安防範中該做什麼?條例草案設專章明確其義務。從管理層面,經營者應當制定完善的治安防範制度,按照規定設置、配備治安防範組織、人員和相應設施設備,為交通工具和治安防範重要部位設置治安防範措施,保障必需的投入;從執行層面,要對城市軌道交通站、汽車客運站實施安全檢查,對重要崗位人員開展安全背景審查、治安防範教育培訓、心理狀況監測,以及建立治安隱患排查和風險預警機制、制定防範處置違法犯罪案件和治安突發事件預案並開展應急演練等。

  為督促經營者履行義務,條例草案規定了公安機關相應的行政指導職責。省人大常委會還建議,公共交通經營者應當建立和實施重要崗位人員身體、心理狀況動態監測制度,並鼓勵社會組織、個人為公共交通重要崗位人員提供心理諮詢、心理輔導等公益服務。

  此前國內發生的涉及公共交通數據安全事件,讓這一領域的潛在風險進入公眾視野。記者注意到,本次立法一方面強調,有關經營者要設置視頻監控系統和應急報警等裝置,並向公安機關和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開放數據、配合工作;另一方面與新出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相銜接,依法明確了公共交通經營者數據安全保護責任,強調其不得違法收集、使用、泄露個人信息。如果相關經營者未依法將交通工具和駕駛人員相關數據全面、準確地向公安機關、交通運輸等主管部門開放,警方可對單位和有關負責人進行處罰。

  乘客也須履行法定義務,司機遇搶方向盤要先確保安全

  公共交通場站、交通工具具有空間封閉、人員密集等特點,規範公共交通運營過程中各方參与者的行為,是維護公共交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的核心環節。本次立法從經營者角度明確,其對交通工具和乘坐交通工具的乘客的安全負有保護責任,有監測客流狀況、處置突發事件、檢查違禁物品以及向有關部門報告的義務,駕駛人員、隨車安全保衛等人員也有安全注意義務、制止違法行為和報告義務。

  乘客對經營者和駕駛人員、隨車安保等人員不配合怎麼辦?條例草案對乘客等在場站、交通工具實施的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妨害社會管理、侵犯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等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作出列舉和禁止,如不得搶佔、霸佔為老幼病殘孕等設置的專座,不得實施性騷擾或偷拍、偷窺他人隱私等違法行為,也不得拒不執行人民政府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緊急狀態情況下依法發布的決定、命令。如果違反這些規定,乘客可能被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甚至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正在行駛的交通工具多次發生治安事件的問題,條例草案依據最新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十一)》,專門就乘客及駕駛人員不得實施危及公共安全行為作出規定。乘客在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不得對駕駛人員使用暴力,或搶控方向盤、變速桿等駕駛操縱裝置。同時,駕駛人員在交通工具行駛過程中不得擅離職守,與他人互毆或者毆打他人。如遭到侵害,駕駛人員要規範採取避險措施,並和隨車安全保衛等人員制止及報警,公安機關應立即出警處置,並鼓勵乘客勸阻、制止違法行為。(記者 陳月飛)

2021
08-10

  慢性病患者取藥量能否延長?危急重症救治有保障嗎?孕產婦還能正常就醫嗎?……疫情之下,部分地區正常醫療服務受到一定程度影響。面對這些群眾關心的問題,省衛生健康委高度重視,從加強醫療資源統籌調配、做好醫療秩序的組織安排、保障不同患者的醫療需求等着手,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的醫療服務管理,滿足群眾就醫需求。

  “長處方”讓居家更安心

  “這次的葯夠吃幾個月,沒啥問題就不用跑醫院了!”8月6日上午,在南京市雨花台區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6歲的汪先生拿着剛開的降壓葯滿意地說。

  岱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潘衛介紹,汪先生患有高血壓多年,最近控制良好,這次為他開了近3個月的藥量,並囑咐他按時服藥,“您有我的微信,在家注意監測血壓,有事隨時聯繫。”

  這段時間高溫加疫情,不少慢性病患者正常取葯受到影響。省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救治組緊急發文,提出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穩定並需要長期服用固定藥物的慢性病患者,根據病情需求取藥量可放寬到3個月,有條件的醫院還可提供配送藥物上門服務。

  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針對一些身體不便老年患者的便民醫療服務也在繼續。“這段時間,很多醫護人員被抽調到核酸檢測採樣點、參与疫情防控等。但對確有特殊需要的患者,我們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提供上門服務。”南京市棲霞區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高慧華說。

  西崗街道聞蘭社區90多歲的孫奶奶,因為下肢股骨頸骨折長期卧床。疫情前,西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護士每月上門為老人提供護理服務。這两天,又到了更換導尿管的時間,老人女兒打來電話,期盼醫護人員能再次上門。在查驗老人女兒提供的蘇康碼、48小時內核酸檢測報告等后,護士張旋做好防護如約來到老人家中,為老人更換了導尿管,還指導老人子女:“平常多觀察尿液情況,有異常及時聯繫!”

  據了解,江蘇省人民醫院、江蘇省中醫院、南京鼓樓醫院、南京中大醫院等醫院還提供了網上慢性病患者複診后開藥、寄药到家等服務。互聯網門診充分適應當前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慢性病患者、複診患者的來院次數,降低了交叉感染風險。

  打通封控區“生命通道”

  “現在患者已順利接受手術,病情平穩,正緩慢恢復。”8月7日上午,記者聯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派駐祿口社區醫院支援的賈凌主任時,他欣慰地說。

  77歲的谷爺爺身患胃癌,因為腹部不適在祿口社區醫院就診。7月26日,他的檢查結果出來后,醫生建議他“儘早手術”,否則病情隨時可能進一步惡化。在賈凌的協調下,谷爺爺按照防疫管理制度轉入逸夫醫院,該院喻春釗教授為他施行了胃癌根治術。

  祿口街道是封控區,為滿足群眾就醫需求,江寧區指定祿口社區醫院作為集中救治點,選派逸夫醫院援鄂專家組、江寧醫院、鼓樓醫院、南京市兒童醫院、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等醫院的41名專家緊急馳援,同時,緊急騰空逸夫醫院作為後方定點收治醫院,全力打通封控區生命通道。

  8月4日深夜,南京鼓樓醫院江北國際醫院重症醫學科收治了一位來自隔離管控區的82歲老人。老人的樓下鄰居是疑似新冠陽性患者,居家隔離的他突然出現腹瀉,伴有高熱、氣喘,家屬非常焦急,第一時間將老人送到了該院。作為隔離管控區的定點收治醫院,病人都有潛在新冠感染的風險,醫生和護士在診療時需穿上厚厚的防護服,戴上口罩和面屏,醫護人員克服重重困難,及時為患者進行了液體復蘇,抗感染,糾正酸中毒,有效避免了患者更多的有創治療。

  記者了解到,針對疫情期間不同患者的醫療需求,省衛健委要求各醫療機構進行分類救治,對危重病人积極組織救治,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推諉或拒絕接收;保持院前急救和院內急診正常開放,確保急診急救工作安全開展;對於腎功能衰竭患者、腫瘤患者和其他需要維持定期治療的重症患者以及孕產婦,原則上醫療機構應當提供不間斷的醫療服務。

  “放心,我們24小時都在”

  這幾天,揚州市婦幼保健院產科電話不斷,“封控期間產檢要注意什麼”“居家出現緊急情況怎麼處理”“住院需要哪些手續”……不少孕婦為就醫的事憂心忡忡,諮詢電話絡繹不絕。

  該院產科、組宣處依託原有的“孕婦學校”微信群平台,及時發布、更新孕婦急需的診療資訊,解答就醫流程、健康知識等諮詢,疏解在院建卡的孕婦恐慌情緒。“有問題隨時發群,一定儘力回復。特殊時期,大家齊心協力,確保母嬰安全……”該院副院長王亦雄在微信群響應說。該院產科主任黃濤常說一句口頭禪:“淡定、莫慌神。放心,我們24小時都在!”

  “現在這個點有醫生在嗎?”8月4日凌晨3點43分,一位孕38+4周的孕婦突然破水、見紅,在孕媽媽群諮詢。聽見消息鈴音,值班人員立刻詢問其孕周、有無規律宮縮等情況,指導她保持平卧、鎮定情緒,注意自數胎動監測,準備好待產包和重要證件、核酸報告等。清晨6時,再次主動發信息提醒孕婦及時入院。“婦幼真不錯”“群公告寫得清清楚楚”“棒棒噠”……醫務人員的努力沒有白費,一位位孕媽媽在微信群里留言點贊。

  “對於孕產婦,我們要求醫療機構應當提供不間斷的醫療服務。”揚州市衛健委副主任王勁松介紹,該市积極推進“雲上婦幼”服務,通過微信、APP、電話、視頻、線上孕婦學校等方式開展在線諮詢、監測和指導,確保孕產婦出現異常情況時能在第一時間就醫。同時,指定蘇北人民醫院、揚州大學附屬醫院(西區)、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揚州市中醫院4家醫院作為“蘇康碼”黃碼和來自中、高風險疫情地區孕產婦的定點診治機構。(記者 仲崇山 通訊員 沈大雷)

  原標題:我省各級醫衛機構努力滿足疫情期間群眾就醫需求 防疫不鬆勁,服務“不斷檔”

2021
08-02

  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1.5%,兩年平均增長10.8%,比2019年同期增速高出4.8個百分點……上半年,作為製造大省的江蘇,在全球疫情不穩定、經濟持續下行的壓力下,再次交出令人滿意的成績單。

  專家提醒,亮眼的數據之下還應保持清醒――眼下依舊處於“危中尋機”階段。從上半年的表現看,儘管製造業領先優勢在縮小,但經濟韌性十足的江蘇還“領先身位”,通過加強對製造業重大項目和未來新興產業的謀划布局,轉型發展後勁有力。

  工業生產穩定恢復,產業鏈躍升“再提速”

  2388.5億千瓦時!這是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剛剛公布的上半年全省工業用電量,增速已超2018年和2019年同期水平,佐證了江蘇實體經濟持續向好。

  “從電力數據來看,紡織等2020年受疫情影響相對嚴重的行業,今年以來用電量快速恢復,全省經濟運行韌性十足。”國網江蘇電力發展策劃部統計分析處處長高騫說。

  重點企業訂單充足,工業用電大幅增長,重大項目穩步推進……上半年,江蘇高質量發展的“熱度”,足以比肩蹭蹭飆升的“氣溫”。韌性強、動能足,成為江蘇工業生產快速、穩定恢復的關鍵。

  先進製造業加速發展――分行業看,上半年全省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8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達95%。其中,通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机械及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电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值均超20%。全省規上工業中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23.6%、27.7%,兩年平均增長16%、14.7%,高於2019年上半年增速8.7個、8.4個百分點。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47.7%,比去年全年提高1.2個百分點。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67.8%,工業機器人增長92.8%……一批新產品產量“暴漲”,也折射出新興動能的快速成長。

  更強的發展韌性來自於一個個產業集群、一條條產業鏈的加速集聚、躍升。

  3月底,省工信廳發布“先進製造業集群決賽”優勝名單,南京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無錫物聯網、徐州工程机械、蘇州納米新材料、常州新型碳材料等6個先進製造業集群躋身“國家隊”,我省數量佔全國近1/4,與廣東並列第一。

  集群,還要強鏈。今年起,我省啟動實施“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半年來,由副省級領導掛鈎聯繫的30條優勢產業鏈“五圖六清單”全部編製完成,推進會一場接一場。南京的軟件,蘇州的工業互聯網,無錫的物聯網、車聯網,泰州、連雲港的醫藥等現代化產業鏈加速聚合。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挑戰與不足。”省社科院研究員丁宏分析指出,總體來看,我省製造業“大而不強”的現象仍然明顯,多數行業還處在國際產業鏈價值鏈中低端的現狀尚未根本改善。

  專家表示,從“開局之年”到整個“十四五”,保持上半年“高位增長”的發展勢頭,還需繼續發揮我省製造業基礎堅實、產業鏈供應鏈完整、科教資源豐富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等優勢,加速推動製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既快又穩地構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且具有江蘇特色的現代製造業體系。

  創新帶動產業升級,自主技術還待突破

  炎炎夏日,位於常州的江蘇恆立液壓車間內機器轟鳴,一根根烏黑髮亮、外觀像“打氣筒”的液壓油缸,正從這裏走向全球,將被應用在工程机械、海事船舶、港口机械、能源科技等前沿重大領域。

  今年1-6月,恆立液壓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0%左右,外銷增長20%以上。“數據是最好的說明,企業持續盈利能力依舊強韌。”恆立液壓董事長汪立平感慨道,面對全球疫情常態化、世界經濟下行等多重壓力,恆立這半年的“逆勢向好”來之不易。

  技術創新是企業的“護城河”,也是恆立不斷贏得國內、國外兩方面市場的“核心邏輯”。近半年來,恆立創新開發電動缸系列產品、高空作業車用擺動油缸、風電項目用活塞蓄能器等系列產品,特別是加大對70噸以上大型挖掘機用整體式液壓多路閥、高壓柱塞泵產品的研發力度。不斷“上線”的新技術、新產品,讓恆立在全球工業市場中異軍突起。

  像恆立這樣着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的企業還有很多,保障了全省工業發展的韌性與活力。回望上半年,江蘇工信領域技術創新成績斐然――發布101項年度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向,量子保密移動通信系統及裝備、高水平工業互聯網平台構建和驗證、2-5MW永磁電力吊艙推進器等重大技術裝備實現突破;發布一批《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目錄》,推廣應用新技術新產品及首版次軟件共403項……

  “加強自主創新、實現自主可控,是我省製造業轉型升級、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製造業基地的關鍵所在。”丁宏分析認為,從我省上半年的工業數據和產業表現來看,多項重大技術裝備實現突破,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發展態勢良好,我們正在向著這個方向穩步前進。但是,面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發展趨勢及碳達峰、碳中和的現實要求,我省產業技術創新仍需進一步突破。

  放眼全年,他建議要更加註重發展資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率低、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製造產業,更大力度推動数字技術、綠色技術在製造業領域的深度應用,帶動我省製造業整體加速轉型。

  記者從省工信廳了解到,今年全省繼續加大關鍵技術攻關,計劃年內突破60項左右關鍵核心技術,重點支持40個首台套裝備的應用,在集成電路、高端專用裝備、車聯網、新材料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帶動“江蘇製造”由點到面全面升級。

  製造企業重拾信心,品牌培育仍需加力

  7月19日,工信部公布第三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海安市興華膠帶、鷹球集團、東材新材料、昌榮機電4家企業入選,目前,僅這座蘇中小城就已有10家企業入選製造業“國家隊”。

  在省內,這樣的“小巨人”還有很多,此次共計172家江蘇企業入選,這些上年度大多營收過億元的中小企業佼佼者,正成為江蘇製造持續領跑的“生力軍”。

  受疫情衝擊最大的中小企業“扛”了過來,成為我省製造企業重拾信心的縮影。

  股份制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8%,外商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8.9%;私營企業增長25.2%……上半年,全省各類企業預期持續向好,企業效益持續改善。1-5月,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利潤率達6.6%,比上年同期提高1.7個百分點。利潤增加帶來市場信心的恢復,二季度,全省企業景氣指數達135,同比上升20.4個點;企業家信心指數達136.2,同比上升21.2個點,延續了今年以來的高位狀態。

  “雖然不乏亮點,但眼下,很多製造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還在‘恢復’過程中。”省工信廳經濟運行監測協調局相關人士分析說,我省製造業門類齊全,但企業總體實力水平處於國際同行業中低端。以剛剛公布的2021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為例,江蘇有28家企業上榜。不過,放眼《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入選的蘇企僅寥寥幾家。整體上看,我省還缺少創新能力強、品牌積累深厚、細分領域專註度高的行業頭部企業、常青樹企業。

  專家也認為,品牌培育滯后、產品附加值不高,是江蘇企業一直以來的“短板”。加之受國外疫情蔓延和市場環境收縮影響,企業利潤率下滑、資金周轉壓力增大,暫時加劇了企業做大做強的困難,自主品牌培育仍需加力。為讓今天的“小巨人”變成明天的“參天大樹”,今年以來,我省已圍繞化工、鋼鐵、电子、紡織、汽車等行業,引導實施一批重大兼并重組項目。省工信廳中小企業局持續推動建立優質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庫,目前入庫企業已達400家。

  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我省將紮實推進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把產業強鏈作為深化集群培育的重要舉措,繼續挖掘培育產業鏈領軍企業、持續推動全產業鏈改造升級、壯大新產業新動能,切實提高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和服務全國能力,為製造業由大到強邁出“紮實一步”。(記者 付奇 王夢然)

2021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