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我省將舉辦2022江蘇電商直播節
記者從昨日召開的省商務廳新聞發布會獲悉,為期一個月的“2022江蘇電商直播節”將於8月26日在蘇州啟動。本屆電商直播節以“蘇新消費 直播‘由’你”為主題,活動將從省級層面延伸到市縣,開展直播大賽、直播助農等特色活動。
本次直播節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深入推進“江蘇優品”走向世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直播品牌,營造規範健康的直播產業發展環境,促進網絡消費提質升級。除舉辦首屆江蘇電商直播大賽外,還將舉辦專場助農活動,由直播大賽優秀选手為陽澄湖、太湖、固城湖、高郵湖、洪澤湖、駱馬湖等全省主要螃蟹產地企業進行現場帶貨、雲上直播。
全省13個設區市將以“2022江蘇電商直播節”為契機,組織本地商場、超市、綜合體、專業大市場、以餐飲為代表的小微商戶,有需求的涉農企業、專業合作社,以及江蘇老字號、新國潮品牌開展直播活動。
上半年,全省舉辦了389萬場電商直播活動,超過6億件江蘇商品通過直播“賣全國”“賣全球”。2021年,江蘇網絡零售額突破萬億元大關,自2013年以來年均增長達25%。(記者 陳嫻)
8月19日15時,我省啟動淮河以南地區抗旱Ⅳ級應急響應。
今年入汛以來,受本地降雨稀少和上游來水嚴重偏枯影響,我省淮河以南地區遭遇歷史罕見乾旱,沿江蘇南、江淮之間降雨異常偏少,長江幹流上中游來水持續減少,近期長江大通站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出現有實測資料以來同期最枯水情。淮河吳家渡來水低於最小生態流量,幾乎無來水。同時,入汛后我省降雨呈現“北多南少”特點,淮北地區降雨量多於淮河以南地區。
根據氣象預測,本輪高溫將持續至8月下旬,月底前淮河以南地區基本無有效降雨,長江來水將持續偏枯,旱情將進一步發展,抗旱水源不足的問題日趨突出。省水利廳將繼續強化抗旱應對措施,全力確保城鄉居民飲水安全,保障工農業生產和骨幹河道航運用水。根據形勢發展,及時發布江河湖庫旱情預警信息,啟動或提升抗旱應急響應。省級繼續實施江水北調、江水東引、引江濟太,並適時啟用高港站抽江補給里下河地區。(記者 吳瓊)
蘇企推進會在蘇州和香港兩地同步舉行――
赴港上市,“江蘇軍團”在提速
8月18日,以“蘇港攜手、助企發展”為主題的江蘇企業赴港上市推進會在蘇州和香港兩地同步舉辦,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鐘山公司、蘇州工業園區、省港澳辦、省商務廳、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香港貿發局、香港交易所以及兩地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紛紛建言獻策,推動更多江蘇優質企業赴港上市融資。
發力新經濟,港交所優勢凸顯
自2018年修改上市規則以來,港交所正在向新經濟企業敞開大門。數據显示,2018年至今,198家新經濟公司在香港完成上市,首发上市募資總額超過8500億港幣,占近幾年首发上市募資額的65%。港交所市場科環球市場部副總裁姜嘉莉直言,新經濟公司正在重塑香港資本市場,2018年至今,新經濟領域優質公司的到來,為港交所吸引了大量國際國內資金,大幅度改善了香港市場的流動性。
相較於A股,港交所上市速度非常快。“一個項目從啟動到敲鐘,平均8―9個月,我們做過最快的一單不到4個月。”安永大中華區審計服務合伙人郭福艷說,這個速度主要受益於交易所審核流程清晰透明,以及友好的預溝通機制和預申報制度。企業儘早引入中介,做好健康體檢提前梳理好,將更有利於提升上市速度。
港交所的吸引力也正在提升。近一段時間以來,26家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在港交所完成了第二上市或者雙重主要上市,合計募集資金達到了3422億港幣,市值高達53252億港幣,佔香港市場總值的14%。
上市只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企業在上市后的發展是涉及全生命周期的工作。為此,7月6日,港交所推出“投資服務通”。姜嘉莉說,這一產品旨在幫助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司跟本地以及全球的投資者以及分析師建立聯繫,做好投資者關係維護。
搶抓融資新舞台,江蘇打造“港股軍團”
作為A股市場的重要力量,江蘇企業同樣也是港交所的優質資源。數據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全省在港上市企業114家。
香港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新股上市集資地,也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資中心,在港上市的超過一半是內地企業,越來越多內地生物科技公司將香港作為首選上市地。蘇州在港上市企業有27家,佔全省24%。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林小明介紹,園區內已經有14家生物醫藥企業在港股上市,佔到園區生物醫藥上市企業總數將近60%。“園區已經聚集生物醫藥企業2000多家,產業綜合競爭力居全國首位,有着旺盛的資本市場需求和動力,也有着與港交所進一步深化拓展合作的信心和期盼。”他說,將推動區內更多優質企業登陸港交所,培育一批市值超過千億元的龍頭上市企業,壯大“港股上市軍團”。
推進企業在香港上市,離不開蘇港在金融領域的持續深化合作。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查斌儀說,每年都會組織江蘇金融機構和企業參加香港亞洲金融論壇,用好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作用,服務江蘇實體經濟發展。目前,滙豐、恒生等香港資本在江蘇設立分支機構14家,華泰證券、弘業期貨、海企集團等江蘇企業在香港設立金融子公司。
不僅如此,江蘇還在积極創新金融對外開放政策試點,去年獲批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對外投資試點資格,額度50億美元。去年底,由蘇港合資的蘇州元禾鐘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為首批首家試點,首期額度2億美元,這將有助於提升江蘇全球範圍匯聚配置創新資源能力。
設基地建聯盟,助推蘇企赴港上市
作為家門口的國際資本市場,港交所一直是內地企業境外上市的首選地。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既獲得了發展資金,又為香港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香港鐘山有限公司是我省駐港窗口公司,成立37年來持續發揮蘇港兩地聯繫交流的橋樑紐帶作用,着力打造蘇港兩地產融合作平台,积極探索服務駐港中資企業新路徑。江蘇省海外企業集團董事長兼香港鐘山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亮說,隨着蘇港融合發展持續推進,江蘇成為港交所在內地重要的上市“資源倉”,香港也成為江蘇企業境外資本市場募資的“首選地”。“我們在和擬赴港上市企業負責人交流時,大家反映比較多的是希望在港的金融服務能夠更充分一些,中介機構的服務能夠更周全一些。”他說。
推進會上,蘇州元禾鐘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與4家企業簽署意向投資協議,這意味着江蘇首個股權投資QDLP基金開始發力。對此,黃宏亮說,基金的主要投資方向包括投資江蘇擬赴香港上市的企業、支持在港上市公司的定向增發、挖掘“一帶一路”沿線與我省產業布局契合度高的企業開展兼并重組,支持我省相關企業轉型升級。
此外,為進一步服務好赴港上市企業,江蘇企業赴港上市培育基地和江蘇企業赴港上市服務聯盟也在推進會上正式揭牌。培育基地設在元禾控股管理運營的東沙湖基金小鎮,落成后將常態化開展江蘇赴港上市企業的培育輔導與服務支持,引導在港上市公司做大做強和防範風險,推動更多江蘇優質企業在港上市發展,促進江蘇實體經濟與香港金融資源深度融合。首批聯盟成員包括鐘山公司、元禾控股、中金公司、華泰國際、東吳證券、江蘇銀行、蘇州銀行等機構,將為更多優質企業赴港上市提供服務支持,並引導在港上市公司通過併購重組、海外融資等方式做大做強,協助其防範化解相關潛在風險。
查斌儀建議,全省各設區市進一步深挖和培育更多赴港上市後備企業,量身定製企業赴港上市服務方案,加快推進轄內企業赴港上市步伐;擬赴港上市企業要找准市場定位,優化公司治理,強化內控建設,不斷提高運用國際資本能力,推動企業做優做強。(記者 陳嫻 趙偉莉)
迎難而上,確保完成年度生態環境質量目標 ――
讓“魚米之鄉”天更藍水更清
“你閉上眼,聽一聽各種鳥叫,就知道生態有多好。”站在八卦洲江邊的一處小遊園內,南京市棲霞區八卦洲街道水務辦副主任林威介紹,岸線整治后,大量鳥類入住八卦洲,生態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每逢周末,一班班輪渡載着市民上島前來“打卡”。
從八卦洲一隅,窺見的是全省生態環境面貌的改善。建設美麗江蘇是推進現代化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必然要求。省生態環境廳主要負責人表示,將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切實抓好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既強化末端治理打好“翻身仗”,又突出源頭治理打好“主動仗”,堅決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底線和生態環境領域安全底線。
全力以赴,“美麗江蘇”圖景充分展現
“難得一見!黃嘴白鷺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讓觀鳥達人蘇濤如此興奮的場景,發生在夏日的無錫市新吳區大溪港濕地公園,這也是無錫首次拍攝到該種鷺鳥。上半年,太湖無錫水域水質15年以來首次達到Ⅲ類標準,各項水質指標均創2007年以來最好水平。
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台階。上半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36.9微克/立方米, 6月當月PM2.5濃度20.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2%,為有監測記錄以來同期最優;國考斷面優Ⅲ比例91.9%,同比上升7.1個百分點,達到考核以來同期最好;長江幹流水質保持Ⅱ類,太湖湖體總磷濃度同比下降9.4%。中央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江蘇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工作力度大,取得明顯成效”“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成績來之不易。但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仍然面臨挑戰和壓力。如何迎難而上,確保完成年度目標任務?8月9日,我省召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季度調度推進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亮出“作戰圖”,將全面開展環境質量“提質增優”集中攻堅,組織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重點國考斷面“增Ⅲ消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規範運行提升、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年度達標提升等六大專項行動。
今年一季度,全省大氣環境質量下滑。二季度,經過全省上下的艱苦努力,PM2.5升幅明顯收窄,濃度下降到與去年同期持平。但到了7月,大氣形勢再次出現反彈。南京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天很藍但臭氧超標”。南京市副市長霍慧萍介紹,將堅持系統治氣,以夏季臭氧污染防治和秋冬季PM2.5污染攻堅為重點,確保完成1160個VOCs治理項目,加快104個園區、19個產業集群整治提升,扭轉空氣質量下滑態勢。
“監管+服務”,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蘇州某葯業公司準備建設的單克隆抗體項目,屬於太湖流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落地前,在污水管道設計上,省生態環境廳工作人員提前介入,指導企業按標準建設收集系統,針對廢水排放中氮磷指標的問題,工作人員指導蘇州工業園區開展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通過“減污擴容”為項目發展提供水污染物總量保障。“沒想到,生態環境部門會提供這麼貼心的指導。”企業工程負責人恭弘=叶 恭弘明說。
今年以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努力服務保障好全省重大項目建設。省生態環境廳先後與南通、宿遷等地開展30多場次專班會商,指導各地加快推進生物製藥、光伏半導體、電池新材料等行業67個重大項目落地建設,涉及投資金額1856億元。
推動綠色發展,助力企業紓困。上半年,通過“企業接待日”平台累計接待企業975家,幫助解決近千項困難和問題。6月24日,省生態環境廳出台惠企紓困穩經濟十二條舉措,在服務效能、監督管理、要素保障和幫扶惠企等方面拿出務實舉措。6月10日,第七次“金環”對話會召開,幫助企業融資256億元。
在有力有效服務的同時,省生態環境廳還發揮“三線一單”、規劃環評宏觀約束引導作用,嚴守環境質量底線,對不符合審批條件的項目堅決拒批。上半年,省生態環境廳指導地方生態環境部門、行政審批局,否決了無錫某金屬表面處理、常州某有色金屬冶鍊、鹽城340萬噸再生紙等近100個污染重、能耗高的項目。
接下來,省生態環境廳將按照省委工作會議的要求,統籌嚴格監管、有效服務,着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在疫情反覆、經濟發展困難增多情況下,既嚴格落實減污降碳任務要求,又有力有效服務綠色低碳發展,推動保護和發展協同並進。
整治走向縱深,環境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位於南通市經濟開發區的江蘇御江環保有限公司危廢“綠島”試點項目,是投資4000萬元新建的5000噸/年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運、2.5萬噸/年廢礦物油及含廢礦物油廢物收集貯存轉運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開發區及周邊區域眾多中小微企業的危險廢物收集、貯存、轉移中心。
由政府主導、多元投資、多個市場主體共享的“綠島”,相當於為中小型企業配套建成污染防治設施分攤治理成本,解決了中小型企業污染治理難、治理成本高的問題。在前兩批推進建設187個“綠島”項目、惠及數萬家中小企業的基礎上,目前,我省正在推進第三批“綠島”項目建設。“綠島”建設也成為我省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縮影。
2019年3月,省政府與生態環境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共建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試點省。今年我省發力創新,試點工作取得新的實質性進展――
法治化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江蘇省土壤污染防治條例》今年頒布並將於9月1日起施行,從源頭對土壤污染防治進行了制度安排。我省制定《關於加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檢察公益訴訟銜接機制的實施意見》,推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線索轉化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推進生態環境損害电子化評估。上半年,全省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例302件,賠償金額394.08萬元,總體保持全國前列。
加大環境經濟政策創新力度,推動“環保貸”納入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聯合推出擬融資擔保規模100億元的“環保擔”,更好激發治污內生動力。對23萬家排污單位實施生態環境信用動態評價,通過“環保臉譜”“信用江蘇”等平台實時發布。
推進生態環境智慧監管平台建設,重點排污單位有1.2萬餘家監測設備聯網、1.8萬餘家用電監控聯網、1900餘家視頻監控聯網,完善危廢全生命周期監控系統,接入產廢或經營單位超5萬家。
當前,完成年度大氣考核目標任務仍然艱巨,鞏固水環境質量改善成效壓力仍然較大。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貫徹落實省委工作會議部署,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堅持久久為功,加快實現生態環境根本性轉變,堅定不移推動美麗江蘇建設。(記者 許海燕)
經過短暫的涼爽之後,8月18日開始,高溫再度回歸。不過好消息是,下周即將出伏,江蘇也將迎來冷空氣,高溫天氣終於要告一段落了。
經歷短暫的降溫“一日游”后,8月18日高溫再次卷土重來,沿江蘇南地區達到了35到37℃,南京高淳最高氣溫達39.2℃。
江蘇省氣象台18日16時17分升級發布高溫紅色預警,預計明天(8月19日)白天南京、鎮江、常州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無錫、蘇州、南通、揚州、泰州、淮安、鹽城最高氣溫將達37~39℃;徐州、宿遷、連雲港最高氣溫將達35~36℃。
明天(8月19日)高溫範圍擴大到全省,不過相較上一輪高溫,淮北地區要涼快一些。
江蘇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蔣義芳介紹:“從8月19日到23日這段時間,我省沿江和蘇南地區基本上都是在37℃到40℃,局部可能超過40℃,淮北地區主要是在19日和22日這两天,最高氣溫是在35℃到36℃,其他時間基本上是在33℃左右。”
進入末伏之後,北方冷空氣活動開始頻繁。8月19日到20日,受弱冷空氣影響,沿淮淮北地區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8月23日處暑節氣這天,有較強冷空氣南下,江蘇將迎來明顯降溫。25日出伏,一年中最悶熱的時段就將過去,涼爽宜人的秋天也將慢慢走近了:“23日到24日之後,我省可能受冷空氣的影響,降水會明顯增多,氣溫會有所下降,在8月24日這天,高溫範圍明顯縮小到我省蘇南部分地區,從25日開始,全省基本上是高溫結束的狀況。”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李璇、王從報道)
近6000億元!上半年江蘇規模以上文化企業營業收入保持穩定增長
今天(8月18日),江蘇省統計局發布了一組最新數據。數據显示,上半年,全省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以下簡稱“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接近6000億元,達到5957.6億元,比上年增長3.5%,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2個百分點。
數據显示,上半年,江蘇文化產業發展呈現三個特點:
文化企業生產經營總體平穩
在文化及相關產業9個行業中,文化投資運營、新聞信息服務2個行業延續一季度快速增長態勢,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9.4%、14.6%;內容創作生產、文化裝備生產、文化傳播渠道、文化輔助生產和中介服務、文化消費終端生產、創意設計服務6個行業營業收入繼續保持平穩增長,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5%、5.4%、3.1%、2.3%、2.2%、0.2%;受疫情影響,以接觸性、聚集性服務為主的文化娛樂休閑服務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25.8%。
文化新業態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
以数字出版、智能文化設備製造等為代表,文化新業態特徵較為明顯的16個行業小類實現營業收入1475.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5%,增速快於文化企業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占文化企業營業收入比重為24.8%。其中,数字出版、互聯網遊戲、互聯網信息服務3個行業小類營業收入增速較快,分別達76.4%、57.8%和21.7%。
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更加協調
分區域看,蘇南五市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403.2億元,佔全省文化產業的75.6%,是江蘇省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蘇中、蘇北文化企業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2.7%、10.8%,對江蘇省文化產業發展推動作用增強。分設區市看,連雲港、鹽城、泰州、揚州4市實現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超過10.0%,增速較快。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陳超 江蘇新聞廣播/孫茂強 編輯/高若婷)
厲行節約 江蘇各級黨政機關將“過緊日子”要求落到實處
為嚴格控制機關運行保障支出,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局近日印發通知,對各級黨政機關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作出部署。 全省各級黨政機關以“過緊日子”為主線,系統提升管理效能,嚴守節能降碳原則,通過科技攻關等加快数字化管理轉型,形成“過緊日子”常態化機制。
車輪上的問題,一直是“過緊日子”的難點和關注點。近年來,宿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堅持以智能化、實時化、一體化賦能公車管理實踐,积極探索公務用車集約化管理和保障新模式,新增了自動化調度、智能監管、大數據管理等功能。全市1990 輛公務用車移動終端設備安裝率達 97.12%,確保公務用車在全時監督下規範運行。
宿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董恆賓說:“目前宿遷市級機關公務用車的用編率僅為71%,單公里費用比2017年下降63.24%。2021年全市政府機關運行成本同比下降了28.59%,實現了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築面積能耗的’雙下降’。”
按照“共享”理念,江蘇各級黨政機關探索創新資產資源共享共用模式,加快推進“線上+線下”公物倉建設,將低效運轉、長期閑置的辦公設施等資產及時納入公物倉,推進資產修複利用。 秉持“能用則用,物盡其用”的原則,常州市鐘樓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今年以來節約配件更換費用28萬元,通過加大廢舊電器、報廢汽車等閑置資產的處置力度,回收報廢資金7萬餘元。
在淮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食堂,中午11點半,食堂的工作人員已經將16種小份菜準備齊全。與以往不同的是,食堂提供的米飯、菜肴分為半碗和滿碗,供餐模式改革后提供的“小份餐”深受歡迎。
機關食堂餐廳經理徐業標告訴記者:“現在每天每道菜控制在60份左右,之前每天餐余垃圾能有四桶,現在形成節約用餐的好習慣后,餐余垃圾減少到兩桶,變化還是很顯著的。同時食堂的水電氣我們也是隨用隨關,拒絕浪費。下一步,會將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納入綠色食堂建設標準,讓每一位就餐人員參与‘光盤行動’,進一步營造制止浪費、厲行節約的良好氛圍。”
勤儉節約、精打細算的“緊日子”,只有通過提質增效才能變成群眾實實在在的“好日子”。徐州市鼓樓區豐財街道黨政辦公室副主任薛超告訴記者,近年來單位創新舉措,厲行節約、勤儉辦事,效果顯著,視頻會議和在線培訓明顯變多了,低碳節能等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參加非正式性會議,大家就自帶水杯;持續推進無紙化辦公、推廣節能低碳生活等措施,像必要的文件材料打印均採取雙面打印的方式,既節約紙張,又提高电子化水平。街道辦公區域有序推進LED照明,節約經費開支10%。”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李秋雨 宿遷台 徐州台 淮安台 編輯/李時)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交通版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江蘇將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作為全省全局性重點工作、高質量發展“最迫切”任務全力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持續完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前沒有通高鐵的時候,火車要走淮安調轉車頭、停車等等,要耽誤半個多小時的時間,現在通了直達的高鐵之後,我們時間就節省了下來,對於我們來說就更加的便利了。”說起前不久剛剛開通的寧鹽聯絡線,鹽城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的老師李曉倍感欣慰。
連接南京到鹽城的寧鹽聯絡線雖然單程僅有6公里左右,但它連接了徐宿淮鹽和連淮揚鎮鐵路,讓鹽城與蘇南、長三角中心區城市的聯繫將更加緊密。“軌道上的江蘇”建設正在“查漏補缺”。
十年來,江蘇把鐵路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主戰場,推進“三縱四橫”鐵路主骨架建設,徐宿淮鹽、連淮揚鎮、鹽通、連徐等一批重大鐵路項目相繼建成,開工建設了北沿江高鐵、南沿江鐵路、滬蘇湖鐵路等項目。目前,江蘇高鐵運營里程從十年前的627公里延長至2212公里,由全國排名第十四位躍升至第三位。
“中國這十年・江蘇”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數據显示,江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額年均增長9.2%,佔全省比重提高到25.4%。中哈連雲港物流基地進出貨物量年均增長21.7%,全省中歐班列累計開行量突破9000列。
現在的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已常態化開行6條班列線路,從中亞五國逐步拓展到土耳其、德國、俄羅斯等國家,覆蓋了104個國際貨運站點。
遠洋貨輪上卸下的日韓等國家的手機、電腦配件等电子產品,從連雲港港的碼頭出發,在連雲港的中哈物流基地經“海鐵聯運”,坐上了開往哈薩克斯坦的火車。從船上卸下到裝上火車,短短15分鐘,國際過境集裝箱作業完全實現了“零等待”。
連雲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雪梅介紹,今年1至7月份,連雲港中歐班列共開行456列,同比去年增長了近25%:“日韓過來的电子配件從連雲港到達烏茲別克斯坦最快8天,到阿拉木圖最快只需要6.5天時間。”
江蘇堅持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的“看家本領”。交通運輸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血脈,保暢通就是穩經濟。十年來,江蘇主動發揮交通運輸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作用,為國家戰略在江蘇落地發揮支撐和引領作用。
新亞歐大陸橋和沿海高鐵全線貫通,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建成,長三角主要城市基本實現1-1.5小時快速通達。在全國率先實現全省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全覆蓋,特色田園鄉村通達等級公路,鎮村公交全覆蓋,年服務群眾出行超過1億人次,所有鄉鎮實現快遞全覆蓋,所有行政村都有了“村郵站”。
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江蘇明確,在全國率先探索建設交通運輸現代化示範區,力爭到2025年,江蘇蘇南地區率先基本實現交通運輸現代化,全省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現代化。
2025年,江蘇將基本實現1日聯通全球,3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省域設區市間2小時通達,南京、蘇錫常都市圈1小時通勤。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施憶 編輯/高若婷)
據@江蘇氣象 官方微博發布的天氣提示:18日開始沿江和蘇南地區有持續性高溫天氣,19日傍晚到20日淮北地區有較強降水。今天全省晴到多雲,午後局地有分散性雷陣雨。
最高溫度:本省西南部地區37~38℃,東北部地區32℃左右,其他地區35℃左右;最低溫度:蘇南地區29~30℃,本省東北部地區26℃左右,其他地區27~28℃。全省偏東風4級左右,有雷雨地區雷雨時短時陣風7-9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