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2022
08-19

  肩負光榮使命 奮戰世界屋脊 江蘇持續開創援藏工作新局面

  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一批批江蘇援藏幹部肩負光榮使命,奔赴世界屋脊,從產業、民生等多領域持續開展援藏工作,助力雪域高原高質量發展。

  日前,位於西藏拉薩的朗熱酒村項目開工建設,這一項目是今年江蘇援藏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成投產後將帶動周邊農牧民1000餘人就業增收。在曲水縣才納鄉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玫瑰加工廠、葡萄酒加工廠……一片生機勃勃。這個集產、學、研一體化的凈土健康產業園區是江蘇援藏工作隊先後投入9000多萬元援藏資金髮展起來的,幾年來,園區帶動周邊7個村約1200名村民實現了就近就業。

  江蘇第九批援藏幹部張書健說:“鼓勵和支持我們致富帶頭人種植新品種、新作物,免費提供種苗、技術,幫助當地的农民致富增收。”

  牢記“中央所託”,聚焦“拉薩所需”,竭盡“江蘇所能”。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持續打造產業援藏金字招牌,對口援建8個功能園區,培育西藏魚躍、藏建科技、藏緣青稞等龍頭企業,在園區升級、項目招引、企業培育上下功夫,推動一批重大項目落地投產,實現產業集群發展。與此同時,江蘇還將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援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每年江蘇援藏在民生領域和基層一線的投入佔比均超80%,基礎設施、醫療衛生、就業創業、養老保障等各領域全面發力,不斷提升拉薩各族群眾的幸福指數。據了解,今年江蘇安排對口支援西藏資金5.12億元,實施援藏項目66個,將進一步激發當地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為高質量發展蓄能。

  江蘇援藏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拉薩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靜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江蘇堅決按照中央的決策部署,先後派出了4批次的共將近500人的援藏幹部隊伍,投入的資金將近20億。幫助西藏拉薩實現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各項工作任務。”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王鵬 馮水清 編輯/張萌)

2022
08-19

  共同探討新征程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使命新願景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上海舉行

  李強吳政隆袁家軍鄭柵潔講話 龔正許昆林王浩王清憲出席

  8月17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在上海舉行。長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領導、有關專家學者,圍繞新征程上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使命、新願景進行了深入探討。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江蘇省委書記吳政隆、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講話。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江蘇省委副書記、省長許昆林,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浩,安徽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清憲,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論壇。

  李強說,在今年上半年上海抗擊疫情的鬥爭中,蘇浙皖三省竭盡所能、全力支援,成千上萬的醫務人員與我們並肩戰鬥,源源不斷的保供物資為我們提供強力支撐,這既是對長三角三省一市情同手足的充分彰顯,也是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詮釋。近年來,三省一市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着眼大局、提高站位,堅持各展所長、共拉長板,堅持規劃先行、滾動推進,堅持點上突破、面上推廣,堅持常態長效、務求實效,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入快車道。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是長三角新的時代使命。要把胸懷全局、攜手聯動、競相作為有機統一起來,努力開闢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新境界。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特徵,先行探索現代化的路徑和規律,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生動實踐,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在事關長三角地區人民群眾根本福祉、事關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事關代表國家參与國際合作與競爭等重大問題和事項上,要多算大賬整體賬,跨前一步多溝通,緊密合作求突破。要鼓勵長三角各個城市各個地區各展所長、發揮優勢,打造亮點、彰顯特色,形成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生動發展圖景。上海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积極主動做好有關牽頭、協調工作,始終堅持服務為本、功能為要、平台為用,不斷提高為長三角各地服務、為全國發展大局服務的能級和水平。

  吳政隆說,近年來,江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在上海龍頭帶動下,與浙皖緊密協同,既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貢獻更多力量,也在一體化發展中更好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回首一體化發展走過的歷程、取得的成效,我們更加深切體會到總書記親自倡導、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更加深切體會到長三角地區發展深度融合、密不可分,更加深切體會到深入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滬蘇浙皖使命與共、休戚與共。邁進新征程,長三角肩負着更加光榮而艱巨的使命,擁有更加光明璀璨的發展前景。江蘇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深入貫徹總書記賦予的使命任務,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更好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圍繞國家《規劃綱要》,以更加积極姿態更加主動作為深度融入一體化、更好服務推動一體化,合力把長三角製造優勢、創新能力、開放高地的長板拉得更長,更大力度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深化產業協作、科技創新、生態治理、民生共享、社會治理、疫情防控、風險防範等領域協同合作,與滬浙皖一起�哿ν�心,全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展現新氣象、作出新貢獻。

  袁家軍說,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上海龍頭帶動、蘇浙皖各揚所長,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形成新局面,特別是過去一年在複雜嚴峻挑戰中通力協作、取得新成效。進入新征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要求,我們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長三角使命任務,更加深刻理解把握“三件大事”和長三角“一極三區一高地”戰略定位、“三大新使命”,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推動“國之大者”在浙江落地生根,在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中贏得戰略主動、歷史主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勇當探路先鋒。要改革創新、高效協同,奮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再上新台階。着力穩增長挑大梁,合力構建有韌性的現代產業體系和物流體系,切實把“三件大事”落到實處。着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和產業協同發展,健全戰略科技力量協同培育機制,協同打造先進製造業集群。着力提升國際競爭力,加快港口一體化,率先探索構建統一大市場,全面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着力打造数字長三角,實施数字經濟“一號工程”,高標準建設新型基礎設施。着力防範化解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疫情規模性反彈底線,全力保障能源、糧食等安全供給。着力推動共同富裕先行示範,打造新時代山海協作升級版,持續提升公共服務便利共享水平。

  鄭柵潔說,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划、親自部署的重大國家戰略。安徽從長三角“旁聽生”變成“插班生”再到“正式生”,更是總書記親自提議、親自推動的結果,得到的政策紅利很多,受益也很多。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堅持在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方面下功夫,在上海龍頭帶動下,在蘇浙兩省大力支持下,揚皖所長、勇於擔當,主動靠上去、积極融進去、力爭作貢獻。要發揮創新活躍強勁優勢,實施科技創新“栽樹工程”,推動大科學裝置共建共享,圍繞關鍵核心技術開展聯合攻關,共同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技創新策源地。要發揮產業特色鮮明優勢,聯合開展種業、農業机械等創新研發,提檔升級長三角高附加值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探索建立產業鏈供應鏈保障清單、替代清單和供需對接機制,讓更多安徽產品和服務與滬蘇浙互補,共同推動三次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要發揮生態資源良好優勢,協同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共抓長江大保護,協同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杭黃世界級自然生態和文化旅遊廊道,共同建設美麗綠色長三角。要發揮內陸腹地廣闊優勢,推深做實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积極承接上海進博會溢出效應,深化自貿試驗區合作,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共同服務構建雙循環。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歐鴻在論壇上講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院士圍繞“緊扣一體化高質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主題、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圍繞“以都市圈為增長極,促進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主題作了演講。

  論壇上,發布了2022年長三角“一網通辦”示範應用成果並上線銀行自助終端,長三角碳中和產學研聯盟揭牌,分別簽署了協同推進上海蘇北農場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協同推進上海皖南農場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加強優質特色農產品產銷對接合作備忘錄、長三角一體化危險貨物道路運輸聯防聯控協議、合作推進寧杭鐵路二通道框架協議、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合共同打造長三角“一帶一路”綜合服務平台框架協議、共同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國和一號”產業鏈聯盟共建協議、共同發起設立長三角產業鏈“強固補”基金框架協議、關於深化小洋山區域合作框架協議等重大合作事項。

  長三角三省一市常務副省(市)長,三省一市黨委政府秘書長、研究室主任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長三角高校、企業家代表,長三角新全媒聯合體代表等出席論壇。

  本屆論壇由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主辦,上觀新聞、交匯點新聞、浙江新聞、安徽日報客戶端共同承辦。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周明 高彥 張正 郝朦 編輯/唐寶妍 設計/姜向慧 攝影/陳正寶

2022
08-19

  “全省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405個”是今年江蘇省政府確定的民生實事之一。日前,《江蘇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試行)》制定出台,明確了老舊小區改造內容32項分類清單。

  揚州市開發區新城花園是一個建成30多年的老小區,隨着基礎設施老化,小區內存在污水漫溢、道路破損、停車難等問題。今年,新城花園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預計年底前完成改造。工程改造現場負責人孫科說,本次改造增大了所有雨污水管的管徑,“過去我們的雨水管徑最大600毫米,目前最大管徑達到了1000毫米。”

  眼下,江蘇正大力推進1405個老舊小區改造,但“家門口的工程”面廣量大,居民需求各不相同,怎麼定才能定到群眾心坎上?江蘇省規劃設計集團技術研究與質管中心主任規劃師湯蕾介紹,《技術導則》根據不同類型的老舊小區,將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項。

  “基礎類主要關注小區建築、小區環境、消防設施、給排水設施、電氣設施、智能化設施、供氣設施、供熱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方面,體現韌性城市的要求;完善類聚焦與老百姓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需求,包括加裝電梯、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設施、海綿城市、公共活動空間等;提升類則更強調基於空間、資源和設施的共享內容,如養老服務中心、社區托育中心、口袋公園、家政服務網點等具有服務功能、對居民生活幸福感提出更高要求的項目。”湯蕾說。

  新增停車位是老舊小區改造中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技術導則》提出採用“集中+分散”“地面+立體”等多元組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地規劃停車場地及設施;同時在人流量較大的部分時段、部分區域,運用数字化手段,採取分時段共享停車設施,讓停車管理更高效、更智能。

  針對目前老舊小區內老年人佔比較高的現狀,《技術導則》在基礎類、完善類改造內容中明確,基於老年人群體的個體差異、身體機能、心理需求等各個方面的特點進行評估,可設置有針對性的標識引導系統、燈光照明系統、安全監控系統等適老化設施。

  同時,根據適老社區和兒童友好型社區等理念,《技術導則》提出,可通過改建、擴建或新建等方式,設置養老服務中心、幼兒照護服務中心等設施;另針對不具備條件單獨建設助餐服務設施的小區,宜結合社區服務中心等統籌設置,提供用餐或上門送餐的中轉站。鹽城市亭湖區公園新村小區眼下就在增設社區助餐點,“現在助餐點建設接近尾聲,小區八號樓、九號樓屋面防水基本施工完成。”項目技術負責人賈振國說。

  家園煥新,共同締造。《技術導則》的一大亮點,是鼓勵打破圍牆、地籍權屬的界限,統一進行物業管理,並落實長效管理。湯蕾介紹,這有利於實現土地、空間、設施、人文等各類資源的集約高效利用,體現了整體改造的理念:“我們更強調整體連片的聯動改造,引入多元的主體來共同參与,實際上是一個积極可持續的改造方式,同時也滿足了老百姓的需求。”

  (來源:江蘇新聞廣播/姜奇卉 劉正則 亭湖台 揚州台 編輯/趙夢琰)

2022
08-18

  江蘇出台12條政策措施 做好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

  記者今天(8月16日)從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為破解當前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中存在的堵點與難點,加快推進重大投資項目落地建設,江蘇省在《自然資源部關於积極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推出的26條舉措基礎上,結合江蘇實際,近日出台12條政策措施,為經濟回升向好提供重要基礎支撐。

  體現在保需求上,加強建設項目規劃支撐,進一步釋放新增建設用地規模,明確近期用地用海審查的規劃依據;強化村莊規劃成果應用,對於難以定位的鄉村零星公共服務設施用地,通過“列清單”方式納入村莊規劃。拓寬用地計劃使用方式,擴大用地計劃使用範圍。單列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用地計劃。鼓勵多盤多用,允許結算使用。改進臨時用地政策。

  體現在快審批上,進一步縮小用地預審範圍,簡化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項目審查程序,用地預審時重點審查是否符合佔用情形;優化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劃撥供地程序,鼓勵直接同步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決定書;推進建設項目“多測合一”改革,提升用地用海審批質效,同步開展現狀調查、風險評估等征前程序。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範圍內已填成陸不新增圍填海的項目,海域使用申請和填海項目竣工海域使用驗收申請同步提交。

  體現在提效能上,落實產業用地政策,鼓勵低效用地再開發,工業用地不改變用途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的,不增收土地價款,工業用地結建的地下空間不收取相應地下空間土地出讓金;推行“標準地+雙信地+定製地”供應,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拿地即開工”為目標,推動實現“交地即發證”常態化,助力企業紓困解難。

  體現在守底線上,嚴格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的重大項目範圍,對縣域範圍內補划確實存在困難無法補足的,可由項目所在設區市統籌在市域範圍內補划。統籌落實耕地佔補平衡,支持各地組織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建設合理拓寬補充耕地來源,“二調”和現狀均為非耕地的(含鹽鹼地),經整治形成的新增耕地,核定入庫后可用於占補平衡。

  省自然資源廳表示,將更大力度抓好用地用海政策落地實施工作,充分發揮自然資源要素支撐保障作用,全力以赴、真抓實幹,為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积極貢獻。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劉聰琳 通訊員/王旭雁 編輯/高若婷)

2022
08-18
2022
08-18

  我省紮實推進經濟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

  發展高地更要爭當安全示範

  江蘇共有省級以上經濟開發區118家,涵蓋倉儲物流園區、海關特殊監管區等多種類型,經濟開發區內各類企業眾多、生產建設活動頻繁,安全生產面臨較大壓力。

  作為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域,經濟開發區如何做到在安全生產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上走在前列?結合我省推進經濟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的進展,記者近日進行了採訪。

  全盤推進,壓實責任

  2020年5月,《經濟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出台,從完善經濟開發區安全生產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安全生產源頭管控、強化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等5個方面明確18項主要任務。

  “為推動經濟開發區創新提升,提高本質安全水平,我們把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結構作為一項重要任務,促進經濟開發區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同時要求加強源頭管控,增強安全生產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成立經濟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省級部門工作專班和商務條線工作專班,編印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建立“每月報告、雙月督查、季度評估”工作機制……經濟開發區安全專項整治開展以來,全省狠抓經濟開發區風險隱患排查整改、安全生產能力提升,持續壓緊壓實安全生產屬地管理責任,把責任措施落實到“最後一公里”。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去年起推行安全生產產業鏈集群管理模式,龍頭企業將安全生產作為與配套企業合作的考核標準,上下游企業從業務“合作體”變成安全“共同體”。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創新化工(危化品)企業主要負責人和安全分管負責人履職記錄製度、年度首次監管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倒查追究機制;無錫惠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由紀工委、黨政辦、安委辦組成的聯合督查考核組,開展一個月一督導、一季度一考核。

  查險除患,動真碰硬

  常州某鋁製品有限公司是常州經濟開發區唯一一家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常州經濟開發區政法和應急管理局在監管中發現,該企業使用固定式熔煉爐生產,工藝落後,設備老舊,容易在多個環節造成鋁液泄漏從而引發爆炸事故。該局副局長歐陽翔介紹,常州經濟開發區已將該企業納入重點整治範圍,經過市區鎮三級精準監管執法和宣傳引導,企業主動申請停產轉型,目前生產設備設施已拆除完畢。

  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制定下發《安全生產深度檢查指導意見》,指導企業按照既往事故、行政處罰、風險等級等要素,分級分類開展安全現狀評價、深度安全體檢和消防安全評估,並聚焦85條重點整治事項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已先後對餐飲燃氣、建築施工、危化品生產等多個領域進行專項督察。“至今年7月底,應急管理、消防救援部門及各鎮(街)已分類召開200餘場企業單位動員會議和5場安全技術服務機構深度檢查業務指導會,共動員企業3000餘家次。”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張前喜說。

  目前,全省經濟開發區累計排查企業83萬多家,查出一般問題96萬多處,整改率95.6%,重大隱患全部及時高效完成整改。同時,穩步推進經濟開發區安全風險評估工作,全省已有99家經濟開發區完成整體性安全風險評估。

  数字賦能,高效監管

  打開連雲港徐圩新區安全監管信息化系統,企業基礎信息、安全風險、人員定位等情況一目瞭然。該平台已接入工礦、危化品企業44家,其中園區已投產的9家危化品企業全部完成“兩重點一重大”基礎數據和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器等實時監測數據接入,覆蓋重大危險源72個、重點監管危化品22個、重點監管工藝18個。平台還可對企業危化品倉庫、生產裝置區、重大危險源罐區等重點監管區域的監控視頻進行實時在線分析,對火災、不戴安全帽、非法闖入等7類問題隱患自動生成報警信息。

  對安全作出準確高效的智能響應,我省各地經濟開發區綜合利用电子標籤、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安全監管信息化平台。沛縣經濟開發區完善智慧安監平台,構建智能傳感器實時監控、數據跟蹤分析統計、即時發送預警信息的智慧監管體系;丹陽經濟開發區將安全生產綜合監管、重大危險源遠程監測預警、應急救援指揮信息支持等系統進行有效集成,形成三重防控體系。

  目前,全省已有80家經濟開發區建成集約化可視化安全監管信息共享平台。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积極聯合應急管理、工信等部門,督促指導經濟開發區加快安全監管信息化步伐,確保年底前實現集約化可視化安全監管信息共享平台建成率100%。(記者 盧曉琳 通訊員 嚴小娟)

2022
08-18

  11次人工增雨 降溫效果明顯

  氣象部門近期還將適時“增雨”

  記者16日從省氣象減災部門了解到,15日夜間起,我省連雲港、宿遷、淮安、南京、常州、無錫等多市以及相關所轄縣(市、區)氣象局根據各地需求,抓住有利天氣形勢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截至記者發稿時,各地共作業11次。

  “人工增雨是指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雲中播撒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乾旱、增加水庫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等。”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蔣義芳介紹。

  16日下午3時,我省大部分地區都有降水雲團,其中南京、鎮江、常州、南通、蘇州等局部地區有較強回波,淮安、鹽城、泰州等地有明顯降水。“增雨作業可促進原來沒有形成降水的雲團形成液態降水過程。”蔣義芳介紹,本輪降水和人工增雨作業取得較明顯的降溫效果,16日全省一半以上地區的最高氣溫降至35℃以下,西連島(29.8℃)是當日唯一一個最高氣溫低於30℃的地區。16日下午3時02分,江蘇省氣象台解除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近期,根據天氣情況,氣象部門還將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記者 張宣) 

2022
08-17
2022
08-17
2022
08-17

  我省歷史最高溫紀錄昨再度刷新

  本輪高溫預計持續至23日

  8月15日下午,省氣象台發布通報:宜興氣溫升至42.0℃,再度刷新我省歷史最高溫紀錄。這樣的高溫天氣還會持續多久?記者從省氣象台了解到,我省本輪高溫預計將持續至23日。

  “15日下午至17日受高空冷空氣和低層切變線共同影響,全省自北向南有一次明顯降水過程,並伴有短時強降水和8-10級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受降水影響,16-17日全省氣溫有所下降,17日全省最高氣溫31℃-32℃。”省氣象台首席預報員介紹,18日開始,副熱帶高壓再次增強北抬,淮河以南地區仍將以持續性高溫天氣為主,18-23日最高氣溫又將達到37℃-40℃;沿淮和淮北地區除19日和22日最高氣溫35℃-37℃外,其他日期最高氣溫33℃左右。(記者 張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