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2023
01-07

  春節返鄉期在即,我省加強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物資保障

  迎難而上,基層醫護備戰“高峰”

  最新一波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讓全省基層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迎來巨大壓力。連日來,各地基層醫療機構多措並舉迎“大考”,醫護人員克服藥品、器械短缺和身體不適等因素,全力以赴護佑百姓健康。專家提醒,隨着春節前返鄉人員增加,預計疫情將再出現一個小“高峰”。

  醫護“一人頂幾人用”

  “醫生,我渾身酸痛,腿邁不開,一點力氣都沒有。”“家裡老人昨天開始發燒,今天到現在還沒起來。”……連日來,豐縣王溝鎮單樓衛生院門診新冠感染患者扎堆,接診量是平時的三四倍。

  “最近來就診的發熱老人、孩子特別多,我們7位醫生、9位護士已經連續十多天沒休息。”高郵市周山鎮衛生院也迎來嚴峻挑戰,周山鎮衛生院防保所所長晏國春說,最近每天接診量都是平時的4倍以上,藥房53歲的藥師晏家佩因為過度勞累,腦梗發作倒在工作崗位,至今還在醫院搶救。

  高郵市周山鎮龍華村有3000多人口,但只有2名村醫。由於才過來上班的助手大半時間被借調,只有68歲的李萬青在勉力支撐:“村裡多數是留守老人和孩子,目前幾乎陽了一大半,每天都要看幾十號病人。”

  李萬青介紹,全鄉鎮有7個村衛生室、共13名村醫,平均每個村不到2名,平均年齡近60歲,人手嚴重不足。“沒人願意干村醫,工作量大、辛苦,待遇不高,一年滿打滿算也只有5萬元左右收入。”

  常州市金壇區方邊村衛生室58歲的村醫王俊祥說,他所在的近4000人口的村子只有他1名村醫,最近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

  人手不夠,基層醫護人員“一人頂幾人用”。“實在忙、實在累!我工作24年來,頭一次遇到這麼多病人扎堆來看病,基本上一來就是一家子。”單樓衛生院醫生孫緒峰告訴記者,醫院平時每天門診量也就五六十人,現在猛增至200多人,他們每天除了中午扒幾口飯的工夫,其他時間都在看病人。“幾位同事發著燒還得硬撐,晚上抽空輸點液,第二天照常上班。”

  同樣忙得不可開交的,還有金壇區薛埠鎮中心衛生院內科主任李旭。“這段時間日接診量近300人次,科室里的同事都帶病上崗,吃了退熱葯接着忙,24小時連軸轉!”面對轄區居民就醫需求明顯提升和醫務人員大幅“減員”的雙重挑戰,李旭表示,他和同事們再苦再累也得確保發熱門急診正常運行,確保每一個人都能看上病。

  除了與大家一道參与發熱門診、急診工作排班外,李旭作為家庭醫生,還必須為轄區群眾提供24小時電話諮詢、指導服藥、病情評估和指導轉診服務。“很疲憊,但必須咬牙堅持。特殊時期,患者都在指望着我們!”

  退燒葯指氧儀普遍短缺

  部分農村醫療機構不僅缺醫少護,更缺感冒葯、退燒葯、止咳葯等物資,一些發燒的村民不得不轉到鄉鎮衛生院或縣級醫院就診。

  一位村醫告訴記者,防疫政策調整之前,村衛生室不能接診發熱患者,沒有儲備感冒、退燒等藥物,比如布洛芬、連花清瘟膠囊等,現在只能用其他葯來代替。他擔心,春節將至,屆時大量农民工返鄉,人員流動增加,走親訪友、婚宴、集市等活動增多,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農村醫療將面臨新的挑戰。

  王俊祥告訴記者,前兩三周一直缺葯,最近區衛健局才購進一批退燒葯,分發到各村衛生室。“我們村分到500片布洛芬,發燒來就診的村民每人只能給開幾片。擔心春節期間發熱人數陡增,所以得省着用。”不過,令他高興的是區里還送來一台指氧儀,解了燃眉之急。過去沒指氧儀,年紀大的或病情稍重一點的患者就不敢接診了,趕緊讓他們到鎮衛生院去。“現在有了這個小儀器,只有血氧飽和度低於95%或心率大於100次/分的,我才讓他們轉院,把寶貴的資源用在刀刃上。”

  據了解,根據國家衛健委相關要求,必須將氧飽和度納入對重點人群感染者健康監測內容,並按照服務人口總數的1%比例配足指氧儀,確保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至少配備20個、每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至少配備2個,為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養老機構、福利機構配備一定數量的指氧儀等。

  據了解,由於目前指氧儀緊缺,蘇北、蘇中一些基層醫院和村衛生室遠達不到上述要求。蘇南狀況略好一些,其中蘇州市吳中區先後投放5800餘台指氧儀,服務覆蓋範圍超4萬人;姑蘇區也為110個家庭醫生團隊每個團隊配備20台指氧儀。條件更好的吳江區還為青雲中心衛生院、黎里中心衛生院、松陵衛生院、同里衛生院、七都衛生院和廟港衛生院等6家衛生院新配備CT設備。

  專家下沉迎戰節前“高峰”

  春節將至,外出務工人員及探親返鄉人員大量增加,疫情流行高峰與返鄉高峰疊加,專家預計1月中旬疫情將再出現小“高峰”,我省將如何應對?

  據省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全省各級衛健部門正在密切關注基層發熱門診、普通門急診、住院、重症病例、120院前急救等變化情況,特別是對縣級醫院的床位使用情況加強監測預警,並由各縣衛健委負責人任“總院長”,對區域內各類醫療資源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配置、統一管理,實現輕症患者能下得去,重症患者能上得來,急救患者能及時收,需要會診的患者有專家會診。同時,加快推進鄉鎮衛生院擴容建設,增加診療區域、輸液區域、氧療區域、病房病區等,並想方設法加強指氧儀配備,確保重症早期發現、治療與分流。

  我省還加強農村區域醫聯體的雙向轉診能力的演練,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務人員開展基層救治培訓。“在去年12月中旬以前,我們其實從未真正意義上接診過新冠患者,心裏很沒有底。”南京市高淳區漆橋中心衛生院院長馬玉清坦言,人手和床位不足、缺乏必要的救治經驗,成為當前困擾很多鄉鎮衛生院的難題。

  而高淳區人民醫院大內科主任李小石的到來,讓該衛生院的20多位醫護有了更多信心和底氣。“我們成立4支專家團隊,分別定點下沉到高淳區漆橋、東壩、淳溪和椏溪4家衛生院。”李小石告訴記者,為了讓基層更多醫護人員學習、掌握輕型和普通型新冠患者的醫治技術,識別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臨床指征,專家組召集衛生院醫護人員集中進行培訓。據介紹,高淳區發揮醫共體牽頭醫院的技術優勢,由三級醫院制定新冠感染者住院治療實操版臨床路徑,在全區組織培訓。同時組建區級醫院的高級專家組,每個專家帶隊一個技術小組,包干一個衛生院,進行臨床收治技術指導。

  全省各地全力迎戰可能到來的小“高峰”。徐州市衛健委組建1457支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現“鎮-街道-村-社區”網格全覆蓋。淮安市清江浦區按照“一員、一警、一醫、一護”標準配備人員,對孕產婦、兒童、獨居老人、殘疾人等身體狀況特殊或缺乏自我健康管理能力的紅、黃色重點人員進行“分類包干”,每日進行巡診,做到“每天看得到人,聽得見聲音,問得到病情”,動態掌握重點人群健康狀況。

  南通市開通街道(鄉鎮)、社區(村居)、家醫團隊三級詢醫問診24小時熱線電話,1620個家庭醫生團隊為1894個社區(村)建立三級醫院分片包干責任制、對口支援、對口收治機制,依託10個城市醫療集團、12個縣域醫共體,形成市縣鎮村從問診到救治的四級服務網絡,將115個基層醫療機構全部納入醫聯體建設體系,明確轉診聯繫人、對接關係。

  如東縣組建255個村居“愛心小分隊”,黨員幹部帶頭上一線,調動基層醫生、社區網格員、微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等力量,為老年人、殘疾人、孕產婦等重點人群開展健康指導、送醫送葯等幫扶工作。如東縣�薏枵虻�15個村居各設有一個“愛心小分隊”,從2022年12月25日以來,“愛心小分隊”對重點空巢獨居等人群上門探訪、電話聯繫的人次分別超過200人次,合計超過400人次。(記者 仲崇山 王甜 楊易臻)

2023
01-07

  1月5日,省政府召開全省保障农民工工資支付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暨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資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議。副省長方偉出席會議並講話。

  方偉表示,保障农民工工資支付,事關廣大农民工切身利益和民生福祉。春節臨近,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資工作正處在關鍵時期和攻堅階段。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堅持“全國一盤棋”“全省一盤棋”,全力打好春節前集中整治攻堅戰,確保勞動者拿到工資安心過年,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社會和諧穩定。要深入排查欠薪線索,多措並舉化解薪資糾紛,加大違法行為懲處力度,對已掌握的欠薪線索做到“動態清零”。要加強工程建設、加工製造等重點行業欠薪問題治理,着力補短板、強弱項,進一步完善制度和機制,破除難點堵點痛點。要做好农民工群體就業幫扶,對失業农民工、困難农民工及時予以失業補助、困難救助,兜牢基本民生底線。(記者 黃紅芳)

2023
01-07

  中新網南京1月5日電 (徐珊珊)新建南京至淮安城際鐵路(以下簡稱“寧淮城際鐵路”)近日在南京鐵路樞紐工程建設指揮部召開站前工程啟動會,標志著寧淮城際鐵路江蘇段開工建設。

  寧淮城際鐵路跨越蘇皖兩省,線路自北向南由江蘇省淮安市淮安東站引出,跨過京杭大運河,經江蘇省金湖縣、安徽省天長市、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引入在建的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鐵南京北站,新建線路長約179公里,其中江蘇段長約134公里,安徽段長約45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

  全線設淮安東、洪澤、金湖、天長、六合西、南京北6座車站,其中洪澤、金湖、天長、六合西、南京北5座車站為新建車站。項目總投資約334億元,工期預計為4年。

  寧淮城際鐵路在省會城市南京與淮安、連雲港、鹽城間搭建起一條快速通道,南京、淮安兩地間可實現1小時內直達,連雲港、鹽城至南京間也將實現“最短路徑”直達。

  該項目建成運營后,將進一步完善江蘇省內城際軌道交通網布局,對於方便沿線民眾出行,促進南京都市圈和沿線蘇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完)

2023
01-06

  在2022年全國職校技能大賽中取得歷史最好成績

  賽課融通 看江蘇如何打造大國工匠

  一等獎135項、二等獎46項、三等獎22項!這份榮耀屬於參加202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江蘇省代表隊。在本屆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江蘇省代表隊的獲獎總數、一等獎獲獎數、一等獎中職獲獎數、一等獎高職獲獎數均位居全國第一。獲獎數量、獲獎質量、獲獎比例和參賽覆蓋面均創歷史新高。

  大賽是一面鏡子,可以反映出我省職業院校的辦學理念、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近年來,江蘇職業教育聚焦國家戰略,緊跟產業變革和市場需求,創新培養高技能人才模式,旨在打造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勤學苦練 未來工匠斬獲佳績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覆蓋的專業面廣泛。在獲得金牌的选手中,既有新能源車檢測高手、智能家居安裝工程師能手,也有飛機發動機拆裝調試與維修操作手、工業產品数字化設計與製造師,還有珠寶玉石鑒定師、模特……

  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只要走到車前就目光炯炯。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高職三年級學生劉嘉瑜和搭檔陳劭文獲得了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項目金牌。從高職二年級參加校賽到最終在國賽中獲獎,劉嘉瑜和搭檔一路披荊斬棘,克服了重重困難。劉嘉瑜告訴記者:“國賽前4個月,每天從早上7點半到晚上9點半,除了吃飯,我和搭檔大部分時間都在訓練。”新能源汽車檢測與維修項目比賽分故障診斷、拆裝電機、整車維護等多個小項,全部完賽需要2天,共7個小時。“比賽中最有挑戰的是故障診斷項目,在2小時內,憑藉對車的了解,借用診斷儀、測量工具等,我和搭檔需要找出8個故障並且進行排除,最終車輛正常運行才算完成任務。”劉嘉瑜說,“這非常考驗我們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現場的靈活應變能力。”

  老人不配合吃藥如何應對?如何照顧失智老人日常起居……這些養老服務中頻頻出現的棘手問題,也是養老服務技能大賽的重要考核內容。獲得該賽項一等獎的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王雪瑩,早在一年前就進入備賽狀態。“要準備的內容特別多,練得越多把握也會越大。”王雪瑩告訴記者,在學校實訓室里,她模擬過無數種社區居家及養老機構中可能出現的情形。“一線護理員培訓往往強調實操和用心用情的細心服務。而我們的學生是從護理基礎知識、代謝機制、藥理等學習開始,基於人的需求來進行整體化、系統化的培訓。”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健康學院教師裘雲說。

  “通過嫁接可以讓農作物‘揚長避短’。”蔬菜嫁接技能賽的金牌被鹽城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植物工程系園藝高職1901班學生陳祉穎摘得。陳祉穎的指導老師吳文麗告訴記者,初選時學校報名該項目的學生有十幾個,但最終只有陳祉穎堅持了下來。為了在大賽中取得好成績,她每天早上6點鐘就起床,一直訓練到晚上11點才休息,基本上以實驗室為家,“壓力太大的時候,小姑娘也會哭鼻子、耍個小性子,但擦乾眼淚她還是選擇堅持。”

  以賽促教 精準對接崗位需求

  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好成績,彰顯出江蘇持續推進“以賽促教”、強化實踐育人的成效。“此次取得的良好成績,反映出了我省以技能大賽為抓手,塑造了良好的職業教育發展新生態。”省教育廳職業教育處處長徐慶表示。

  白鹿酥點、水晶石榴、清湯素翅、隨園小景藝術冷盤……在烹飪比賽中,南京旅遊職業學院的隊員們以清代詩人袁枚的《隨園食單》為基礎,設計出一桌“隨園風味宴”征服了評委們,獲得一等獎。南京旅遊職業學院烹飪與營養學院院長呂新河告訴記者,在平時的課堂中,同學們就會學習到宴席設計、菜品設計、成本控制、菜品推廣等技能大賽可能會“考”到的知識點。“我們鼓勵人人參與,從中‘選尖選優’,並將競賽項目融入專業課堂教學。從大一開始,我們就會向學生們介紹職業技能大賽,最終挑選成績優異和願意吃苦訓練、有志參与比賽的同學集中培訓‘開小灶’。”

  重視實踐,貼近企業需求、精準對接崗位需求,將“教、學、賽”融為一體,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在去年8月的建築裝飾技術應用賽項上,南通職業大學的魏同玉和柳曉瑜獲得全國一等獎。“在比賽中,有一個指令深化設計考察的項目,堪稱‘盲盒’環節,這就要求學生有充分的現場解決問題的能力,且在生產一線真正實幹實操過。”南通職業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指導老師張蓓表示。

  職業技能競賽,不僅是“考學生”也是“考老師”,越來越多來自企業一線的技術骨幹走進職業院校。張蓓告訴記者,學校着重提高老師“雙師型”素質,與省內龍頭建築設計公司合作。“學校一方面要求新進校的老師必須進入企業輪崗半年後才能夠走上教學崗位,所有老師每年也會有2―3個月的時間在企業工作學習。另一方面也會從企業一線引進技術骨幹擔任老師,並帶着學生前往建築工地、裝修設計公司實習鍛煉。”

  “產學研融合既是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和創新鏈有機銜接的發展方向,也是科研成果不斷契合產業發展的有力抓手。我們鼓勵老師將行業新技術、新工藝、新的發展方向融入日常教學,帶着學生在研究中學、實踐中學,一起鑽研新技術。”揚州市職業大學黨委書記馬順聖表示。近年來,揚州市職業大學與西門子、騰訊、吉利等頭部企業共建了智能製造、大數據、新能源汽車、智能光電4個重點產業學院。在這樣的氛圍下,揚州市職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倪靜雯、閔熙昊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建築工程識圖”賽項中獲得佳績。

  “隨着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對於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在質和量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健康學院院長楊愛萍表示,老齡產業是需求導向型產業,為培育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學校除了與養老機構產教深度融合外,還在校內打造智慧康養實訓基地,融入智能化可穿戴及監測設備。通過智能穿戴設備,學生可以“親身感受”患有偏癱、中風等疾病老人的日常生活,更好地理解他們的需求。

  “冠軍”回家 幫學生向社會人轉變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根據江蘇中職職教高考和高職專轉本獎勵政策,獲得省賽一等獎及國賽二等獎以上的同學,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都可以按照相關程序直接錄取本科。同時,對於國賽獲獎选手,還會根據獲獎等級提供一定的物質獎勵。數以千計的職校學生正通過技能大賽升入本科,成為“知識+技能”型人才,為促進江蘇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撐。

  去年9月初,從南通職業大學畢業的魏同玉已經前往南京工程學院開始了本科大三的課程學習。“高強度訓練,為了目標拼搏是我高職三年學習的縮影。我想,無論一年後我是就業還是考研,這種刻苦拼搏已經鐫刻在我的心裏。”魏同玉說。

  近年來,中國工業自動化高速發展,對高技能工人的需求旺盛。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已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剛性需求。職業技能競賽等活動也正是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台,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土建大類專家組組長陸惠民表示,職業教育雖以就業為導向,但更重要的是為學生長遠的職業生涯考慮,為他們的就業、擇業、終身發展打好綜合素質基礎。把學習綜合知識、提升技能與培養職業精神融合起來,“幫助學生順利實現向社會人的轉變,吸引更多人走技能成才之路,還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共同創造圓夢舞台。”

  南京金陵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周樂山認為,職業教育要時刻瞄準技術變革和產業優化升級,做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發動機、助推器。

  徐慶表示,今後,我省將進一步完善技能大賽制度,為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技術技能型人才,並優化我省職業教育成才的“立交橋”,建立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打通從基礎教育到中職、高職再到本科、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動職普融通、職本融合,推動職業教育社會化發展。(記者 張琳 恭弘=叶 恭弘真 葛靈丹 謝詩涵)

2023
01-06

  四級救助發現網絡全覆蓋! 江蘇“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傳遞民政愛民“溫度”

  生活無着的流浪乞討人員是特殊困難群體,加強對他們的救助管理,是保障基本民生、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今天(1月4日),記者從江蘇省民政廳獲悉,自2022年11月 “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以來,全省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累計出動街面巡查人員1.3萬人次,出動救助車輛4000多台次,發放禦寒衣物、棉被近3000件,防疫物資1000多件,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486人次,其中站內救助1725人次、站外救助761人次。

  廣覆蓋 巡查發現不留死角

  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切實發揮牽頭作用,與公安、城管、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加強會商溝通和協作聯動,發動社會力量,建立健全街面巡查等主動發現工作機制。目前,江蘇各地基本健全市、縣、鄉、社區四級救助發現網絡,通過社區工作站、警務站、福彩投注站等,實現流浪乞討救助街面巡查全天候、廣覆蓋。

  “我們在多部門聯合巡查救助基礎上,建立常態化街面救助機制,明確20個重點救助區域,優化5組巡查救助路線。”南京市民政局一級調研員胡益民表示,南京周密安排巡查路線和巡查頻次,每天派出街面救助隊外出主動救助,採取循環踩點方式確保救助服務無遺漏。

  揚州市救助站結合街面巡查工作實際,全面構造了街面救助“揚州模式”應急體系。“我們建立了‘街面救助指揮中心’,通過数字賦能打造立體、互聯、智能的全天候信息預警及應急指揮中樞,實現值班值守、氣象追蹤、監控預警、信息匯總、指揮調度等功能的充分整合。”揚州市民政局副局長張倩樺介紹,揚州建設了“視頻巡查”平台,形成覆蓋主城區的視頻巡查網絡,實施全時段遠程監控、視頻巡查,設計運行街面救助預警和數據統計系統。此外,揚州還設置了調度崗、視頻巡查崗、接線崗、駕駛員崗、駐站民警等五個崗位,明確常態值守和極寒天氣戰時響應具體任務。

  南通市發動社會力量,加強宣傳引導,組織救助小分隊到地鐵站、繁華街區向有關單位和過往市民發放印有宣傳救助政策的卡片等,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對接,投播戶外公益廣告,通過報紙、電台、網絡等多種方式,告知市民求助方式、途徑,讓更多的人了解參与救助工作。

  宿遷推廣“流浪乞討救助隨手拍”平台,市民可通過宿遷民政網和宿遷民政公眾號進入“隨手拍”平台,發送街面流浪乞討線索信息。“市局根據提供者發現的實際位置,按區域屬地管理交辦相關救助管理機構及時受理,安排專人到現場核實情況,對符合救助條件的,及時開展救助工作。”宿遷市民政局副局長蓋全志表示。

  連雲港深化聯合救助,在每天開展三頻次常態化巡查的同時,主動聯合公安、城管部門定時定點進行拉網式巡查。“尤其在夜間、降溫時段、雨雪冰凍等極端天氣、節假日等特殊時段加大巡查頻次,延長巡查時間,擴大巡查範圍。”連雲港市民政局社事處處長趙永兵表示,他們還廣泛發動環衛工人、出租車司機等熱心群眾及志願者提供流浪乞討人員求助線索,做好引導救助工作,共同織密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保障網。

  暢通24小時救助熱線 做實照料服務

  近年來,受疫情影響,對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工作中,做好疫情防控成為極其重要的一環。在開展“寒冬送溫暖”冬季專項救助行動中,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有關規定,確保救助對象健康安全。

  徐州市救助管理站积極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對內部管理、生活照料、衛生防疫、消防安全、離站返鄉、站外托養等工作進行了全面檢查,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站內巡視制度,全面建立健全各種突發情況應急預案,扎紮實實把冬季救助服務做到位。

  “第一時間就統籌疫情防控和業務工作開展下發工作提示,要求各救助管理機構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確保流浪乞討人員‘應救盡救’。”蘇州市民政局副局長嚴強表示,他們與疫情防控部門积極協調,爭取3000人份的抗原檢測試劑盒,充實救助管理機構防疫物資儲備。

  做好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確保“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取得實效,深化源頭治理是關鍵。近年來,全省各地救助管理機構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緊急救助和主動救助力度得到大幅提升,信息甄別、尋親安置、轉介幫扶等工作更加精準。

  “多年來,江蘇省各地黨委政府把‘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作為‘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舉措积極推進。”江蘇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周誠表示,在“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中,全省各地救助管理機構嚴格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和服務接待制度,暢通24小時救助熱線,加強站內值守,遇有街面求助線索,及時迅速響應,讓救助對象在這個嚴冬有暖衣、有家回,彰顯民政為民、民政愛民的大愛與溫暖。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王敏 通訊員/黃賢娟 編輯/徐瑋琪)

2023
01-06

  新冠感染病程的各個階段應用各具特色的中藥方

  我省發揮中醫藥優勢護佑患者健康

  1月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關於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救治中進一步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的通知,提到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醫療救治中始終堅持“中西醫並重、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和作用。近期,江蘇各地也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在患者病程的各個階段應用各具特色的中藥方,為患者保駕護航。

  每日消耗30噸藥材,中藥方效果顯著

  “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感染屬於中醫‘疫’病範疇,核心病機為‘疫毒外侵’。”江蘇省中醫院黨委書記、主任中醫師、國家岐黃學者方祝元告訴記者,省中醫院在總結前期中醫藥對新冠病毒感染救治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目前江蘇的氣候、人群特點、患病癥狀,研究制定了4種防治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藥處方,分別是預防方、輕症方、解熱方和康復方。

  為了方便患者,江蘇省中醫院在門診一樓服務台旁加設一處“簡易門診”,患者“隨到隨挂號,挂號即拿葯”。“平均每天為500多人次開出‘肺寧合劑方’和‘康復方’,葯已經煎煮完成,患者可以直接帶走。”省中醫院門診部副主任、副主任醫師田立元說。

  “中藥效果確實不錯,這次我再來開一個康復方。”在簡易門診,記者遇到了前來開藥的市民姜女士。姜女士告訴記者,她此前在發燒時服用了醫院的輕症方,除此之外沒用任何其他退熱藥物,退燒很快、咳嗽等癥狀也較輕,“現在只是有點乏力,所以想着來看看康復方。”

  “每天大約要消耗30噸藥材,藥房、庫房、製劑部所有工作人員都是開足馬力。”省中醫院藥學部主任束雅春忙得“焦頭爛額”,她介紹,醫院一直堅持“名醫坐堂、道地藥材、精準調配、科學煎煮”十六字方針,即便在特殊時期,也不放鬆對藥材品質的要求。醫院在全國24個省擁有150個道地藥材基地,每日源源不斷從各基地運送中藥飲片,飲片凌晨配送、凌晨入庫入櫃,煎煮工廠更是一刻不停。

  辨證施治,中醫治未病正當時

  “我們一開始就告訴居民,不必搶購和囤積各種感冒葯,‘一人一方’的中草藥可以防病、扶正祛邪,效果也是不錯的。”南京市雨花台區鐵心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醫師樊園園介紹,醫院一直給患者輸出“中醫治未病”的科學防病概念,並及時推出了中藥防疫香囊、補氣固表中藥代茶飲、中藥內服預防方湯劑等。“對於各種慢性病患者、老年人群,中醫科辨證論治,還推出了個體化膏方調理體質、防病防變。”

  最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每天保證3位中醫師坐診。“一人一方”精準中藥辨證施治、“三九”時節穴位貼敷、“督脈灸”補陽�寒濕……“疫情防控,中醫藥一定當仁不讓,中醫治未病正當時!”樊園園介紹,為了方便居民,醫院還委託醫藥公司幫助居民打碎藥材,方便居民回家做香囊。此外,防疫的中藥茶、膏方等處方都是委託醫藥公司加班加點配送,保證居民取葯。

  “我父親剛做過心臟手術,體質很虛弱。我母親感染新冠病毒后,我和父親就一直服用社區開的玉屏風散,至今都沒有感染。”轄區居民吳女士告訴記者,因為父親一直由她照料,所以保證自己和父親不被感染成了她的“頭等大事”。“除了嚴格的防護措施,中藥給了我們很多幫助。”

  如今,該院呼吸道門診患者每天200-300人,癥狀以胸悶、乏力、咳嗽咳痰為主,“在對症處理的基礎上,我們呼吸道門診的醫生也會推薦患者服用中藥,或補氣養心,或宣肺化痰。”樊園園說,“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我們沒有治新冠病毒感染的協定方,都是‘一人一方、辨證論治’,這是中醫的精髓。”

  茶飲香囊藥方,中醫機構“各顯神通”

  “為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疫情救治工作中的积極作用,近期,我市各大中醫醫療機構通過外用、內治等多種方式靈活運用中醫藥抗擊新冠感染,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南通市衛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上月19日,南通市衛健委就下發了《2022年冬季南通市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及流感的中醫藥預防和辨治方案》,全市各中醫醫療機構“各顯神通”。

  該負責人介紹,在如皋市中醫院,全院招募志願者製作香囊,短短十餘天累計提供防疫茶飲48000餘劑、防疫香囊18000餘個、清宣解毒方和新冠1號5000劑;海安市中醫院近期研發了“中藥退熱茶飲”“扶正防疫茶飲”,保障臨床需求同時方便群眾;啟東市中醫院還依託市中醫專科聯盟搭建的區域中藥房,向啟東全市所有群眾提供防疫香囊和茶飲等中醫藥服務;通州區中醫院快速打造出了“防疫四件套”,即:成人及兒童防疫茶飲、成人及兒童防疫香囊、感冒清顆粒以及相關中醫適宜技術,反響良好……

  針對患者出現病程1-2周后仍有反覆低熱、倦怠乏力、咽痛咳嗽等不適的問題,2022年12月28日,南京市中醫院專門組團開設中醫雜病(新冠康復)門診。該院感染科主任張彥亮介紹,部分患者雖高熱已退,中醫認為對於新冠恢復期患者,邪氣已祛,但正氣尚為不足,或正氣漸復,但邪氣尚有殘留,正邪交爭,或重者臟腑虛損,氣血失暢,身體完全康復尚需時間,而中醫藥調治為首選方案。(記者 蔣明睿 王甜 仲崇山)

2023
01-06

  近日,經省政府同意,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十年倍增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倍增方案》)。在《倍增方案》編製過程中,省發展改革委先後開展了前期研究、部門座談、徵求意見等工作,履行合法性審查等程序。

  “十四五”以來,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着力推進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331”工程,着力強化江蘇服務業在主體培育、集聚示範、融合發展、品質提升等方面的引領作用。實施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培育工程和集聚示範工程,推進兩業融合發展標杆引領工程,已認定領軍企業50家、集聚示範區53家,遴選確定第二批152家省級兩業深度融合試點單位。积極組織開展對“十三五”以來認定的生產性服務業重點企業和集聚示範區進行綜合評價。截至2021年底,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達到55%,2022年前10月,規上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2%,科技服務同比增長11.8%。

  《倍增方案》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為導向,聚力建設製造強省,深入開展數智賦能、協同創新、主體培育、載體提質、品牌塑造、開放合作,在数字引領、融合創新、激發市場活力、堅持開放合作、系統謀划5個方面發力,着力推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到2025年,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年營業收入增速力爭高於全省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兩業融合標杆引領示範典型、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高質量發展集聚示範區創建數量在生產性服務業領域佔比超過70%;到203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6萬億元左右,比2020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一倍,實現倍增目標,积極助力構建優質高效的江蘇服務業新體系。(趙婧) 

2023
01-05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3日电(陈紫东 徐鑫)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实施。

  生效首日,南京海关所属南通海关即为南通市常海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一批出口到印度尼西亚价值11.78万美元的阿斯巴甜签发了RCEP原产地证书,这是南京海关签发的江苏首份对印度尼西亚RCEP原产地证书。凭借这份原产地证书,该公司这批货物可享受关税减免约4.2万元。

  据南京海关和江苏省贸促会统计,2022年1月至11月,江苏省累计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3.52万份、签证金额约453.02亿元,预计货物可享受目的国关税优惠3.64亿元。同时,江苏省企业享惠进口RCEP货值120.43亿元,享受关税优惠2.05亿元。(完)

2023
01-05

  1月3日是2023年第一個工作日,江蘇各地紛紛吹響實幹號角,以昂揚姿態開啟新的一年。

  江蘇台記者耿昊東:新年伊始,蘇州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推進會。蘇州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態度與決心,努力把失去的時間奪回來,為未來的發展積蓄後勁。

  142個產業項目,總投資916億元!這是蘇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推進會上取得的成績單。這批項目涵蓋新能源汽車整車、汽車电子及零部件、智能網聯汽車等細分領域。當天正式啟動的聯合电子太倉工廠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擴建項目,計劃總投資約50億元,其中一期預計2023年6月竣工投產。項目全部投產後,聯合电子太倉工廠的年產值將達百億規模。

  聯合汽車电子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偉銘說,我們相信隨着太倉基地的建成投產,不僅僅是為蘇州,也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不斷髮展,提供很重要的零部件供應。

  今年,蘇州把新能源汽車作為第一個部署推動的產業創新集群,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時間“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各個區縣市也在汽車產業鏈條上實現了錯位競爭特色發展,為蘇州打造汽車產業強市,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夯實基礎。

  蘇州市工信局局長萬利說,蘇州將發揮汽車整車企業的龍頭作用,集聚放大新能源汽車电子和汽車零部件的集群優勢,加大優質項目的招引,推動形成新能源整車+零部件+汽車电子+智能車聯網全面發展的工作格局。

  在南京,江寧區共有41個重大產業項目開工,總投資約280億元,涉及智能電網、生物醫藥、高端智能製造等領域。無錫舉行太湖灣科創帶濱湖創新大會,智能網聯汽車(無錫)創新中心、香港大學太空產業研究院等相繼揭牌,將優化未來產業布局,不斷提高無錫科技創新競爭力。

  長江學者、上海交通大學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長金賢敏說,非常高興圍繞無錫超算的傳統優勢,打造國內首個量子智算中心,以經典和量子混合架構為特點,形成了經典算力用量子算法去進行增強和量子的硬件不停迭代的協同發展格局,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

  在狠抓重大項目落地開工的同時,各地還多措並舉,進一步強化產業項目服務的力度。鹽城鹽南高新區根據產業特色,劃分了大數據產業園等5大專業園區,對口成立園區管理辦,推進產業園區實體化運營、扁平化管理和專業化服務,助力項目早完工、早投產、早見效。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董路 耿昊東 郭�� 蘇州中心站 江寧台 鹽城台 揚州台 編輯/胡超)

2023
01-05

  新年伊始,南京各商超菜場人流恢復,餐飲銷售反彈明顯――

  消費市場回暖 “人間煙火”歸來

  新年的陽光來臨,城市的煙火氣究竟有沒有回歸?商業的復蘇還有多遠?元旦小長假的最後一日,記者來到南京的購物中心、街頭小店,探尋消費者和商家眼裡的金陵煙火氣。

  【鏡頭一】

  早8點的“能仁里農貿市場”

  能仁里菜場,被稱為南京最有煙火氣的菜場。說是菜場,其實是一條不到百米的小巷,巷子兩邊集聚了各種小吃店、雜貨店。平常的日子里,不待進入市場,潮流般的人群就來來往往,路邊停滿了自行車和電動車。

  2023年的第二天,早上八點左右,記者來到這條街。不同於數日前的蕭條,街兩旁的小店基本都開門營業。菜籽油的香味飄在巷口、湯圓在大鐵鍋里翻騰、蒸兒糕堆成小山……阿財菜餅、北方菜餅、李家桂花酒釀元宵等網紅小店前又排起了隊。“娃兒說想到科技館走走,想起能仁里菜場就在附近,於是跑來感受一下煙火氣。果然是網紅菜場,看到什麼都想吃都想買。”李女士說。

  北方菜餅的老闆戴着口罩,熟練地擀皮、放餡料、刷蛋液。留着潮流髮型,他被美食博主稱為“能仁里最靚的仔”。“身體一康復,上個月29號就重新開門營業了。”他說,“前幾年是家裡老人在干,現在我們夫妻倆在干。別看這個店不足5平方米,店門一開,我倆也是從早忙到晚。1個菜餅賣6塊錢,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

  【鏡頭二】

  中午12點的“建鄴吾悅廣場”

  中午時分,記者驅車來到建鄴區的吾悅廣場。和以往的節假日相比,商場的人氣並沒有那麼旺。“和前些日子相比,店都開了,也有生意了,慢慢來,我們相信人氣會恢復。”一家奶茶店的工作人員說。

  “一生、兩人、三餐、四季”,購物中心一樓正在舉辦“歡喜弄堂”書法空間藝術展。古箏演奏、圍爐煮茶……古風的氛圍吸引了不少人拍照打卡。新開的盒馬鮮生超市是購物中心的人氣擔當,店內堆得跟小山一樣的禮盒裝草莓,沒一會就被搶走三分之一……

  一樓的M Stand咖啡館,不大的店裡很安靜,除了輕柔的背景音樂,只有咖啡機工作的聲音。點了杯紅酒美式,張子儀已經在這兒坐了一個小時,“經歷了一周卧床不起的日子才發現,到咖啡店放空休閑,原來是件很幸福的事。”

  四樓的美食城,太二酸菜魚、新發現、小菜園等網紅餐廳,客座率也差不多有九成。陸安麗一家選擇了太二酸菜魚。“新年在外的第一頓美食,選擇吃魚,年年有餘。”她笑着說,“孩子在家上網課,幾乎沒出門,今天一家人出來逛個街,一會兒再去看場電影放鬆下。”

  【鏡頭三】

  下午3點的長樂路“文采書屋・茶空間”

  “這幾天,忙到腰都直不起來……”郁青話還沒說完,泡泡屋傳來顧客下單的聲音:“老闆,來2個139元的圍爐煮茶套餐。”

  文采書屋・茶空間位於南京長樂路與平江府路交叉路口東側,這裏原先是秦淮區為市民打造的文化驛站,不僅可以看書、喝茶,還可以參加陶冶性情的沙龍活動。2個月前,80后的郁青和老公接手運營店鋪。

  “也許換一種方式喝茶,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郁青說,“圍爐煮茶”可以滿足人們追求的生活鬆弛感,三五好友圍坐在茶爐旁,既暖也慢。正在拍照打卡的游順伊說:“他們家的泡泡屋造型獨特,坐在裏面喝茶的感覺很奇妙。店內人均花費不到100元,包含花生、年糕、橘子等食物,有玉米片、爆米花等小零食,還可以自製奶茶。”

  郁青說,在疫情防控措施進一步優化后,到店的顧客增加了許多,周末還需提前預約。“跨年夜當天一直營業到凌晨1點多,前幾天就着手儲備食材了。”她說,一切都在慢慢回歸,不斷升騰的煙火氣下,希望大家守望幸福生活的樂觀與韌勁從未改變。

  【鏡頭四】

  晚6點的雲錦路“哈兒黃辣丁”

  “我不是網紅店,我只是裝修一半沒錢了。”這是一家既坦誠、又有些標新立異的門店――哈兒黃辣丁。

  約60平方米的空間內,七張木桌錯落有致,牆面沒有全部刷白,斑駁的痕迹隨處可見。菜單和菜品的燜煮時間用紅色和黑色顏料寫在牆面上。這樣一個隨性的小店,需要提前半天預訂,每日營業至凌晨4點。

  老闆房月之前在成都做了十幾年廚師,經朋友推薦,他來到南京開啟創業之路。“去年店面裝修,由於預算資金不夠,所以店面看起來比較破舊。”房月告訴記者,他們盡可能把錢用在食材和配料上,只有菜品好,店面才能長久生存。一位排隊等位的成都人說:“這裏的口味很正宗,每次來這裏吃飯,都像回家一樣溫暖。”

  房月介紹,店內菜品以黃辣丁、江團、黃鱔為主,口味自選,人均客單價在150元左右。“眼下,顧客比兩周之前有所增加,隨着煙火氣回歸,我們將以积極的心態來面對,擼起袖子加油干。”他說,為了讓顧客吃上“放心餐”,門店每日3輪消毒。顧客用餐完畢后,服務員也會對桌面、椅子以及地面進行清潔。

  記者手記 >>>

  如果只看數據,元旦小長假的銷售數據並不“好看”。作為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調整后的首個假期,消費市場仍處在恢復過程,銷售額、客流不及去年同期,但已呈現復蘇態勢。以南京為例,主要商圈日均客流量與元旦前最後一個周末相比,提升了32.8%。

  在採訪中,記者感受最深的是,各地政府、大小商家為重燃煙火氣所作的努力。南京舉辦“蘇新消費・冬季購物節”暨“2022南京國際消費節・冬日暖心”系列活動,以及“2023網上年貨節”;南通開展第二屆“雙12南通購物節”系列活動,累計讓利超10億元,重點商圈累計客流量超80萬人次;宿遷舉辦“嗨在宿遷・冬季購物節”主題活動,謀劃開展年貨大集、老字號產品展等系列活動,促進消費加速反彈……

  各大商場各顯大招。龍湖南京河西天街聯動頂尖時尚媒體平台《時尚芭莎》打造“封面展”南京首展,江北天街聯動高校開展南京高校跨年音樂節,六合天街打造沉浸式唐風市井文化生活街區。景楓中心舉辦跨年DJ新年派對、戶外集體倒計時等跨年活動,冰雪節也正式亮相。南京弘陽廣場“怪有戲・狂歡跨年夜”精彩不停歇,城市馬戲節、華服霓裳舞、跨年live音樂會接連上演。

  “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給天意”,凝結着普通群眾勤懇樂觀的奮鬥觀,這是採訪中讓記者最動容的一句話。(記者 宋曉華 田墨池)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