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2023
07-06
2023
07-06

  全省高企超4.4萬家 位居全國第二

  江蘇:攀“高”向“新” 厚植“科創森林”

  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也是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今年以來江蘇聚焦創新主體培育,多管齊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量質並舉引培科技型中小企業,為高質量發展積蓄創新動能。

  前不久,來自連雲港的華海誠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鳴鑼上市,成為江蘇第100家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回溯發展歷程,企業負責人坦言從公司成立到上市成功,離不開政府部門“扶上馬、送一程”的全鏈條支持。當地政府不僅給予企業從科技研發到人才補助共計400多萬元的資金補助,還為企業量身定製出符合實際和發展方向的上市掛牌方案,並派出專員一對一進行上市輔導,幫助企業在短時間內成功實現上市。

  連雲港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金融辦主任程兆江說:“專人定期跟蹤,了解企業上市申請過程中的困難,盡最大力靠前服務,爭取上市機會。”

  目前,全省1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總市值合計1.1萬億元,上市企業數和總市值均穩居全國第一。“科創森林”的蓬勃生長,離不開江蘇以科技企業孵化器為核心打造的優良創新生態。前不久公布的2022年度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名單中,江蘇共有37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躋身“國家隊”,至此江蘇國家級孵化器總數達280家,無論是孵化器的數量、面積,還是在孵企業數都連續多年保持全國第一。在江陰集成電路設計創新中心,當地政府聯合中國科學院微电子研究所共同投資建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與產業孵化培育平台,為企業提供了從辦公場地租賃,到儀器設備分享,再到創業人才補助等一系列“保姆式服務”,吸引20家集成電路鏈上企業在這裏“拎包創業”。

  江蘇乾合微电子有限公司運營總監潘浩說:“各項優惠和政策扶持促進了企業運營成本的降低,在近兩年半導體市場下行波動的情況下,企業年銷售額還維持在50%的增長。”

  最新數據显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4.4萬家、位居全國第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5.18萬家、約佔全國的1/8、居全國第一。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黃蒙 夏敬棟 連雲港台 江陰台 編輯/劉琳)

2023
07-06

  9月底前,江蘇每周採集超萬個大學生優崗

  聚焦重點群體,最大限度穩崗拓崗

  記者從7月3日―4日召開的江蘇人社系統穩就業工作推進會上獲悉,今年前6個月,江蘇城鎮新增就業72萬人以上,同比增長4%左右,佔全國總量的1/10以上。但受需求不足、預期偏弱等因素影響,近期全省就業運行也面臨一定困難。江蘇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江蘇將聚焦重點群體,用足各項就業促進政策,最大限度穩崗拓崗,兜牢就業困難群體幫扶底線,千方百計穩住就業這個最基本的民生。

  穩崗拓崗:每周採集上萬個大學生優崗

  “上半年排定市級重點產業項目415個,計劃投資1400億元,預計新創造就業崗位3.5萬個,其中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2萬個。重點掛鈎企業中,盛虹石化崗位1700多個,康緣葯業崗位2000餘個,四季沐歌崗位800餘個……”

  談及上半年主要單位的大學生就業崗位需求情況,連雲港市人社局王東亮副局長報出一連串数字。今年以來,全省人社系統利用就業大數據,全員訪企拓崗廣泛採集就業崗位。

  高校畢業生是就業服務的重點人群之一。針對未就業的離校畢業生,江蘇充分發揮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協調作用,挖潛用好政策性崗位。記者從當天的會議上獲悉,省人社廳將協同省國資委、民政、科技等部門,加快進度,確保在8月底前完成已開發的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城鄉社區、基層項目、科研助理等11萬個政策性崗位等招錄工作。

  拓展市場化招聘渠道,省人社廳貫通融合“就在江蘇”智慧就業雲平台和教育廳“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台,實現畢業生求職統一入口和企業招聘統一渠道,聯手頭部互聯網職場企業開設就業旗艦店,運用大數據算法精準畫像、精準匹配,力爭在9月底前全省每周採集不少於1萬個月薪在6000元以上、足額繳納“五險一金”的高質量社會化崗位,做到畢業生求職招聘“不停歇”,時時有信息、周周有專場、月月有活動。

  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新興產業領域,深度挖掘科研類、技術技能類、管理類、社會服務類優質就業見習崗位,提高見習崗位吸引力和留用率,做到見習補貼、稅費抵扣等政策“應享盡享”。

  政策傾斜:誰提供崗位支持誰

  記者從推進會上了解到,為擴大就業容量,江蘇將進一步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措施,對吸納就業多的行業企業加大支持力度,強化“誰提供崗位支持誰”的鮮明導向。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江蘇將重點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給予政策支持,遴選一批吸納就業多、穩崗效果好且成長空間大的就業友好型企業並給予激勵,努力保持企業用工總量穩中有增。

  為加大對企業穩崗擴崗支持力度,江蘇去年在國內首創普惠性就業金融服務產品――“蘇崗貸”。據了解,今年江蘇將進一步增加“蘇崗貸”合作金融機構,將投放低息信用貸款政策支持範圍擴大到穩定用工5人以上的民營企業和3人以上的個體工商戶,重點向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傾斜,提高企業受益面和受惠度。

  在職人員工作穩定可以減少就業壓力。江蘇將頂格落實國家的社保降費、穩崗返還、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等穩就業政策,優化政策經辦服務,實行援企穩崗政策免申即享、勞動者個人補貼政策直補快辦。同時進一步引導企業規範用工,同步推進參保擴面、權益維護等基礎工作,減少人員無序流動。

  放大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江蘇將以成功創辦經濟實體特別是企業為導向,以帶動就業人數作為創業績效評價標準之一,強化落實創業貸款、創業補貼、創業孵化、創業培訓、稅收減免等創業扶持政策,引導青年人才投身科學技術和数字經濟領域創新創業,創造更多高質量就業崗位。

  關鍵一招:技能培訓提升就業競爭力

  今年以來,揚州針對當地企業需求梳理出40個工種,以“本科+技師”的形式與揚州大學、揚州技師學院合作開展培訓,幫助高校畢業生提升就業競爭力。探索建立“四證融合”,即技工院校畢業證、成人教育學歷證、工種職業資格證、德國IHK職業資格證的技能人才培育體系,累計培養企業新型學徒1.4萬人。

  蘇州圍繞数字經濟產業創新集群發展需求,打通產業與培訓對接機制,通過政府“列清單”、機構“提申請”、聯合“組評審”、市場“做檢驗”方式,培養了一大批與新經濟、新業態、新市場發展相適應的技能型、複合型人才。全市累計發布重點產業專業(工種)237個,確定承訓機構225家,培訓合格3.54萬人。

  職業技能培訓是解決青年群體就業困難的關鍵一招。省人社廳副廳長顧潮介紹,江蘇已經初步建成職業技能培訓評價服務雲平台,並正在积極打造線上與線下、遠程與現場、理論與實操、培訓評價與就業創業緊密結合的江蘇工匠課堂。工匠課堂依託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設共建共享、開放兼容、安全高效的線上培訓平台,推動職業培訓数字化轉型,促進勞動者高質量就業和技能成才。

  據介紹,通過啟動職業技能培訓賦能專項行動、製造業技能根基工程和青年群體專項職業技能培訓計劃,江蘇上半年新建省級高技能人才專項公共實訓基地10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0個,開展各類補貼性培訓46.99萬人次;聚焦数字技能、先進製造業、531產業鏈,新增專業132個。54.02萬人次通過評價取得技能等級證書,其中数字技能領域取證11.74萬人次。

  兜底幫扶:就業困難人員就近上崗

  蘇州市姑蘇區金閶街道石路社區的任師傅今年52歲,因文化程度偏低,一直沒有穩定工作。社區人社服務專員根據任師傅的實際情況,前後篩選了10餘個招聘信息,最終幫他在離家不遠處找到了一個保安崗位。截至6月底,石路社區25名失業人員中已有13人實現就業,22名就業困難人員已全部就業。

  張宏偉表示,建設300個標準化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是省政府今年的一項民生實事工程。這些站點可通過就業大數據精準鎖定低收入人口、殘疾人、零就業家庭、長期失業人員、特困職工等五類困難群體,有條件的地區還可與當地民政、殘聯、工會等部門補充比對數據,確保就業幫扶對象無遺漏。就業服務專員上門走訪,為有就業意願的困難群體提供“一對一”就業服務,量身定做就業崗位信息、就業政策信息、就業培訓信息三張服務清單,按需分類提供全日制崗位、零工崗位和公益性崗位,竭盡全力爭取在1個月內幫助他們就近上崗。

  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離校后,其就業信息也將根據畢業生意願分類迴流至學習地、戶籍地或常住地就業公共服務機構。據了解,省人社廳正會同教育廳和各高校做實做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底數,本月底前將就業信息錄入省就業運行監測分析系統。在此基礎上,對於有就業意願的每一名畢業生及時提供職業指導、崗位推薦和培訓見習等跟蹤幫扶。重點關注脫貧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業家庭、殘疾等困難畢業生,對市場化渠道難以幫助實現就業的,通過公益性、政策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記者 黃紅芳)

2023
07-06

  我省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從點上創建延伸到區域建設

  如詩美景入畫來 魚米之鄉煥新顏

  7月2日,“被江蘇的農村環境震驚了”話題衝上微博熱搜,江蘇網友紛紛曬出家鄉美景。一望無際的田野、白牆黛瓦的農房、四通八達的鄉間道路……如詩如畫的農村新風貌令人沉醉,話題很快就有近千萬閱讀量。

  不僅僅有來自網友的指尖投票。6月26日,住建部在浙江杭州召開全國農房建設管理工作現場會,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交流各地經驗做法,江蘇在會上作發言,介紹農房改善等做法。

  同處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脈相通,江蘇积極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高度重視鄉村建設,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從農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從农民住房條件改善到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再到傳統村落保護、培育文明鄉風……江蘇在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進程中,不斷升級“版本”,為鄉村“塑形留魂”。

  有顏有品,鄉村面貌深層重塑

  沿着宿遷市宿豫區幸福大道一路東行,距梨園灣東約3公里處,一個清新整潔的村莊映入眼帘,這就是宿豫區曹集鄉雙河裡社區。仲夏時節,灰牆黛瓦的農房整齊排列,清澈池塘點綴其間,蔥鬱植被倒映水面,宛如一幅山水畫。

  “環境變化太大了,沒想到能住上這麼漂亮的房子。”村民周雲華感嘆道。雙河裡社區黨委副書記程高說,村莊在原址改善農房,以改造為主,插建、翻建為輔,延續原有村莊肌理。改造項目邀請專家按照一戶一張圖紙設計,保留每戶特色。綠化栽植、管網鋪設、道路鋪裝等配套同步開展,打造出集鄉土風情、古典風韻、親水嬉戲、田耕農樂於一體的村落。

  “對標‘千萬工程’,一以貫之把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牢鄉村建設為农民而建的鮮明導向,我省以改善農村住房條件為切入點,以建設特色田園鄉村為目標,着力打造新時代魚米之鄉。”省住建廳總工程師路宏偉說。

  農房改善槓桿,撬動鄉村發展。江蘇同步配套基礎設施,並將農房改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發展結合起來,同步謀划產業發展,大力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重塑田園風光、田園建築、田園生活,建設美麗鄉村、宜居鄉村、活力鄉村。

  “原來進村的路很難走,這裏的民居旁建有豬圈,廁所也建在路邊,環境髒亂差。”6月27日,走進連雲港市贛榆區黑林鎮蘆山村小蘆山自然村,副鎮長蔣志超所指之處,如今已實現“美麗蛻變”:道路整潔乾淨,綠化鬱郁蔥蔥,違建拆除了,戶廁進行了改造,生態停車場里停車有序,整個村莊綠樹環繞,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小蘆山面貌的巨變,是我省持續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的縮影。一組數據提供有力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累計整治18.9萬個自然村環境,建成1300多個康居鄉村。2017年以來,累計建成593個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實現76個涉農縣(市、區)全覆蓋,同時,省、市、縣三級聯動開展示範建設,建成1萬多個美麗宜居鄉村。2018年以來,全省超40萬戶農房得到改善。

  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貫徹落實情況督查報告》對我省村鎮建設給予高度評價――“走出了一條美麗宜居鄉村與繁華都市交相輝映、協調發展的‘江蘇路徑’”。

  鄉愁新韻,換個方式“打開”鄉村

  從人居環境整治入手,伴隨村莊面貌蝶變,鄉村生活新的“打開”方式接踵而來。

  6月28日,烈日當頭,在淮安市淮陰區高家堰鎮高堰村高堰自然村,帳篷下不少人正為夜市擺攤做準備。“我們正大力培育發展旅遊新業態。”高家堰鎮經濟發展和建設局局長朱子良說,村莊美了,村民也有了更多富起來的路徑,高堰村先後打造微影院、釀酒坊、滑翔傘俱樂部、跑馬場、康養民宿、老街夜市等,不斷豐富旅遊內容。目前,投資2億元、佔地2000畝的牛牛樂園也已基本建成。

  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人。原住民幸福指數提升的同時,規劃師、鄉賢、新農人等同向而行,共同守望心中那一縷鄉愁,為鄉村發展注入鮮活動力。

  連雲港市連雲區宿城街道大竹園村村民夏紹勤退休后,回到村裡傳承雲霧茶製作技藝。68歲的他每天早早來到村裡的雲霧茶專業合作社,指導村民制茶。“人老了,也要有上進心!”他幹勁滿滿,希望幫助更多村民提升採茶、制茶技術。

  泰州市姜堰區溱潼鎮湖南村生態環境優美,依託溱湖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村民孫愛勤和丈夫返鄉創業,打造了6間質樸自然風格民宿,節假日一房難求。

  泰州市住建局村鎮處三級主任科員張弛說,近年來,泰州大力建設特色田園鄉村,鄉村煥發蓬勃活力。2022年泰州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4%,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蘇州創新推行駐村設計師、工程師“一村兩師”制度。市住建局村鎮處副處長聶俊奇介紹,蘇州市在建特色田園鄉村已實現“兩師”全覆蓋,平均每個村莊駐村團隊有7人,年駐村約35次、總時長280小時。

  和美鄉村建設,需要持續推動人才投身鄉村。路宏偉表示,對標“千萬工程”,可以發現浙江專業人才參与鄉村建設熱情很高。浙江整體謀划鄉村人才振興,深入實施“兩進兩回”(科技進鄉村、資金進鄉村、青年回農村、鄉賢回農村)行動,精準打好“引、育、用、管、留”組合拳,推動工程師等五路人才促振興奔共富,全省鄉村人才隊伍總量超200萬人。我省在組織專業人才參与鄉村建設方面尚缺實招硬招,有待進一步完善。對標找差,我省已行動起來,2023―2025年將組織不少於1萬名設計師、工程師等下鄉服務農房改善和鄉村建設,啟動實施“鄉村建設工匠能力提升工程”,持續為鄉村發展注入人才“活水”。

  以點帶面,美麗鄉村連片成群

  長線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持續重塑田園風光、田園建築、田園生活,這樣的鄉村分佈逐漸從點到片、到面,輻射更廣袤鄉野。

  “黿盪十八村,圍盪團團蹲。綠蔭四季春,村村民風淳。”蘇州吳江黿盪美麗鄉村群,村村有看點。黿盪美麗鄉村群總佔地面積22.19平方公里,環元盪湖展開布局,串珠成鏈,所轄元盪村、東聯村、三好村3個行政村,個個展現村凈景美新氣象。

  吳江區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科長陸瑜介紹,美麗鄉村群在規劃建設、產業發展、富民增收、鄉村治理、改革創新上協同發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建四好農村路暢聯3個行政村,打通水路連接3個美麗湖泊。此外,整合美麗鄉村群範圍內資源,發展載體共聯,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已形成串聯兩山禮堂鄉村振興展示館、張翰蒓鱸之思紀念館、魚菜共生有機農場農業體驗、善灣知然村民宿等景點的環眾家盪精品旅遊線。

  聶俊奇說,蘇州統籌特色田園鄉村“精品”“康居”“宜居”三級體系,實現對自然村莊建設全覆蓋,同時在全省率先探索實踐鄉村連線成片、抱團發展,打造特色田園鄉村精品示範區,首批9個示範區已全面建成,第二批7個正在落地實施。蘇州還創新啟動“兩湖兩線”特色田園鄉村跨域示範區建設,突破縣級行政區劃,在“環陽澄湖”“環澄湖”“太湖沿線”“長江沿線”等更大區域內實現優質鄉村和農文旅產業的集群式發展。

  泰州計劃到2025年打造3個左右空間、生態、產業有機融合,內部功能分區合理、要素互補,地區特色產業、文化和風貌有效彰顯的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

  姜堰區特色田園鄉村溱湖示範區規劃方案已初步形成。姜堰區住建局村鎮建設科科長陸智慧透露,區域涵蓋溱潼鎮及三水街道2個鎮(街)11個村,共49.5平方公里。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千萬工程”經驗的豐富理念滋養着江蘇,讓鄉村更宜居宜業、更有吸引力的行動持續發力。路宏偉說,“千萬工程”的一個重要經驗和啟示,便是20年鍥而不舍、久久為功,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省將着力推動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從點上創建延伸到區域建設。到今年底,將優選3―5個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作為首批省級培育試點。到2025年底,全省重點培育15個左右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示範區,帶動市縣同步培育一批示範區,賦能鄉村振興。

  記者 王曉映 白雪

2023
07-05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4日电(周建琳)日前,首届中国工业视觉大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举行。大会云集了国内机器视觉领域60多位专家学者,他们分享计算视觉在检测、引导、定位、测量等方面的技术探索与行业创新。会上,苏州工业园区机器视觉产业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集聚众多机器视觉企业。苏州国际科技园区供图

  “苏州工业园区在智能制造领域体量大,基础好。机器视觉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大会开幕式上,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秘书长、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彭思龙说,“例如在工业质检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领域,无监督学习、大模型的应用等技术,本土企业对新的解决方案和新的设备需求巨大。因此,我们通过工业视觉大会,引入更多的人才资源和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助力苏州工业园区在这一领域加快打造新的产业创新集群。”

  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将在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管理。通俗来讲,即是利用机器代替人眼实现检测、判断和控制等功能。

  国内某知名新能源企业的工厂里,来自苏州国际科技园的机器视觉企业――东声智能联合华为的�N腾AI,以“软件+硬件”合作模式,打造了锂电领域工业缺陷检测AI行业解决方案。此方案部署到生产线上之后,锂电池人工目检的工作量减少了75%,质检精准率从人工操作时的90%提升到99.5%,检测效率提升了35倍。

  东声(苏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韩旭表示:“我们企业立足‘AI+工业质检’,投入创新研发打破‘卡脖子’封锁,为超过70家世界500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2022年,企业落地4600多条AI产线,深入泛3C、新能源锂电、泛半导体和汽车零部件等多个细分领域。”

  彭思龙领衔的苏州中科行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潜心多年研发了一系列业界领先的软硬件基础产品。其中包括通用工业视觉控制器―“行智派2”,以及每秒采集帧率达到两万帧以上的超高速工业相机等。此外,第一代3D白光干涉仪已经在测试使用,预计很快推向市场。

  近年来,机器视觉技术在苏州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以规模巨大、技术实力雄厚的上市企业和外资龙头为引领,集聚超50家企业,机器视觉厂商综合产值超10亿元,产值年度增速超20%,在机器视觉领域初步建立了全产业链,在工业质检智能化赛道覆盖多个细分应用场景。

  据介绍,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机器视觉企业已涵盖上游工业相机及镜头等硬件、软件算法等领域,中游涵盖机器视觉系统集成商,同时下游覆盖领域除3C、汽车及半导体外仍覆盖了食品饮料、物流、交通运输等产业,园区总体的产业生态布局,以及下游应用落地与产业链覆盖程度集成的生态协同能力已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完)

2023
07-05

  我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七一”主題活動

  賡續紅色血脈 凝聚奮進力量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2周年,激勵黨員幹部“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七一”前夕,省委組織部組織各級黨組織集中開展黨內關懷幫扶、“七一”走訪慰問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工作,廣泛傳遞黨的關懷和溫暖,切實增強黨員的榮譽感、歸屬感、使命感。全省各地各部門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七一”主題活動,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加強黨內關懷,傳遞組織溫暖

  6月30日,因公犧牲的興化市釣魚鎮黨委原副書記徐志成的家人,收到釣魚鎮黨委書記金雷送來的一份特殊關愛――來自省委組織部的2萬元現金。“黨組織的關心和牽挂,讓我們感到很溫暖、很感動。”徐志成的父母表示,兒子去世后,12歲的孫女、6歲的孫子跟着他們一起生活,這筆關愛資金就像一場“及時雨”。

  自2016年在全國率先設立黨內關愛資金以來,我省常態化開展黨內關愛資金申報發放工作,先後已8輪次共對6839名困難黨員及家庭開展關愛,示範帶動市縣兩級普遍設立黨內關愛資金,每年制度化開展關愛幫扶工作。今年,全省共有923名困難黨員收到5000―20000元不等的救助,總額達846萬元。“黨內關愛資金優先考慮長期在基層一線工作、表現突出、生活特別困難的基層黨員幹部,優先考慮投身急難險重任務,以及因公殉職、犧牲黨員的家庭和因公傷殘黨員,重點向基層一線傾斜。”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各級組織部門統籌做好資金撥付工作,加強跟蹤對接和督促檢查,確保資金及時發放到位,起到了“關愛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良好效應。

  “最近身體怎麼樣?家裡有幾口人?有什麼具體困難?”淮安市開展“慶七一・聯繫點上過黨日”活動,市領導奔赴一個個基層黨建工作聯繫點,走訪慰問老黨員、優秀黨員、生活困難黨員等群體,為他們送去節日的祝福、組織的關懷。“七一”前,全省各地組織走訪慰問年紀較大、生活困難的老黨員,通過機制上保障、政治上關心、生活上幫助,把黨組織的關懷與溫暖送到老黨員心坎上。同時,推動各地各單位將開展黨內關愛與了解群眾訴求、辦理民生實事等結合起來,傳遞組織溫暖,帶動解決基層實際困難。

  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擔當作為

  “在入黨50年之際,收到這份禮物,真是太感動了。我將繼續發揮餘熱,宣傳好黨的政策方針,團結組內黨員群眾。”6月27日,南通市海門區包場鎮扎西村第一宅上黨小組組長朱新,從海門區委副書記、區長沈旭東手裡接過“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后,激動不已。

  “七一”前,全省各級黨組織為黨齡滿50周年、一貫表現良好的老黨員頒發“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共有5.86萬名老黨員獲此殊榮。“這些老黨員為黨工作一輩子、奉獻一輩子,向他們頒發紀念章,傳遞的是黨中央和省委的關懷和褒揚,同時,也為年輕黨員樹好榜樣,激勵他們繼承好優良傳統,做到不忘來時路、薪火永相傳。”省委組織部組織一處有關負責人說。

  全省各地各部門普遍開展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等先進典型表彰,通過探訪紅色足跡、重溫初心使命等主題黨日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凝聚幹事創業能量。南京市圍繞“深學細悟見行動、實幹為民促發展”主題,組織主題教育第一批參加單位開展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開展黨性教育現場教學、發揮身邊典型示範作用、廣泛開展志願服務行動、把關心關愛送到一線、建言獻策助力高質量發展等6項活動。“七一”期間,該市共有5741名老黨員獲頒“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學思想促踐行,謀發展創未來

  過集體政治生日、重讀入黨志願、重溫入黨誓詞……6月30日,“政治生日憶初心 凝心聚力擔使命”主題活動在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舉辦。連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以主題教育為契機,組織多種形式的“七一”主題活動,學思想促踐行、謀發展創未來,為黨的生日獻禮。

  “七一”前,省級機關黨組織以推動主題教育取得更大成效為目標,积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黨日活動。省委省級機關工委聚焦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組織相關領域黨組織負責人赴長江大保護工作一線長江新濟洲研究修復基地,開展“凝心鑄魂學思想 �力同心建新功”主題活動,現場感受長江江蘇段的“滄桑巨變”,着力推進環境資源領域司法執法工作協同配合,推動生態環境司法執法工作高質量發展。

  常州市金壇區舉行“學習新思想・奮勇建新功”“七一”主題黨日活動,通過開展沉浸式主題黨課大賽等,积極推進主題教育先學先行。邳州市探索“主題黨日+”新模式,推動主題黨日與村集體增收、公益服務等深度融合,依託蘇州流動黨員綜合黨委,組織港上鎮十房村現場推介村辦企業產品,並與2家蘇州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泰州市組織開展“基層突出問題大起底”專題走訪,重點聚焦群眾反映強烈、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問題,通過開展村級自查、百團走訪等活動,逐戶逐村逐企進行“拉網式”走訪摸排,將排查問題梳理形成“賬單”,分類明確責任主體解決,多舉措解決群眾身邊的痛點堵點。

  “七一”前夕,省委組織部會同省委網信辦、省互聯網行業黨委舉辦互聯網行業主題黨日活動,全省網絡主播黨員學習站揭牌,同步舉辦全省網絡主播黨員特訓營。省委組織部黨員教育中心與中組部黨員教育中心聯合策劃“七一”新媒體作品《追憶初心》,在“共產黨員”和“江蘇先鋒”微信公眾號同步推出。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七一”主題活動,教育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凝心聚力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記者 林元沁)

2023
07-05

  每年撥付1000萬元培訓50萬老人使用智能手機

  填平“数字鴻溝”,讓老年人智享生活

  近年來,快速發展的数字經濟在深刻改變人們生活的同時,也給一些人尤其是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為了幫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鴻溝”,從2021年起省政府連續3年將“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專項普及培訓工程”列入省政府民生實事,受到老年人的歡迎。

  “本堂課先教大家如何加微信好友。微信好友可以發信息,還可以打視頻電話,還可以多人一起聊天,學會後不僅交友方便,還可以給生活增添許多樂趣……”近日,一場生動的老年人智能社交培訓課,在南京市棲霞區堯化街道堯林仙居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熱鬧舉行。

  老師在講台上以PPT結合實物操作的方式,一步步為老人講解手機微信的功能設置,包括字體大小、網絡開關、輸入法等內容。台上老師講得認真,台下幾十位大爺大媽聽得仔細,“師生”之間還不時互動。不一會兒,教室內幾十位老年人都學會了加微信好友、群聊、發紅包等功能,大家十分開心。

  “通過幾次培訓,我學會了用智能手機上網、微信聊天、購物。”堯林仙居社區71歲的蘆國培告訴記者。

  同樣住在堯林仙居社區67歲的沈秀萍說,她除了用手機導航、購物等外,還會製作音樂相冊、短視頻和美化圖片等功能,自己帶孫子孫女出去遊玩,想去哪手機搜索一下就行,大大減輕了帶娃出門的難度。智能手機給她的生活打開一個全新的世界。

  據堯化街道民政辦主任汪玉婷介紹,今年以來,街道聯合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舉辦20多場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培訓活動,共完成智能手機培訓680多人次。老年人隨時來、隨時學,一次學不會的還可以再來學。許多老年人通過學習,可以像年輕人一樣享受智能手機帶來的便利。

  隨着数字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網約車、線上預約、在線支付等廣泛運用,生活新模式、消費新業態進一步放大老年人的出行難、看病難、購物難。許多老年人漸漸感覺到與現代生活逐漸脫節。

  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醫、消費、文娛、辦事等7類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提出20條具體舉措。隨後,江蘇省也同步出台《江蘇省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重點任務清單》,明確9個方面50項具體任務,每年為老年人免費提供培訓50萬人次,省財政每年配套1000萬元專項資金予以支持。江蘇省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廳、教育廳、民政廳、老幹部局、省老齡辦等部門聯合實施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專項普及培訓工程,將培訓任務細化分解到縣(市、區),加強工作調研指導,建立培訓進度月報告機制,及時通報各地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壓實工作責任。

  兩年多來,全省累計為老年人免費提供培訓服務145.5萬人次,受到全省廣大老年朋友的歡迎。許多老年人熟練掌握微信聊天、預約挂號、健康掃碼、手機支付、網約車出行等實用功能,讓老年人跟上数字經濟的步伐。

  除了舉辦智能手機運用培訓外,針對少數老年人不想學、不願學、不敢用等現象,江蘇省還多措並舉,通過課程設置的豐富性、趣味性及舉辦智能手機運用大賽等,吸引老人加入學習,促進培訓成果轉化。2021年、2022年,省發改委、衛健委、老齡辦、老幹部局、教育廳、工信廳等部門,以“同步新時代、智享夕陽紅”為主題,聯合舉辦兩屆江蘇省“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以賽促學、以賽促培收到很好的效果。

  通過這些方式,許多老年人成為数字“達人”。東台市建豐小區居民、今年70歲的程社大媽是智能手機使用的“佼佼者”,她還曾參加“江蘇省第一屆老年達人運用智能技術大賽”全省總決賽,並榮獲二等獎。“用智能手機上網、微信聊天、購物啥的現在我全都會,用手機打車、問路也都不在話下,可以說我的生活離不開智能手機了。”程社大媽說。(記者 仲崇山)

2023
07-05

  全省法院去年新收“民告官”案3.8萬餘件

  行政機關一審敗訴率7.8%

  省高級人民法院6月28日公布,去年全省法院新收各類行政訴訟案件38061件,同比增長3.8%;審結38369件,同比增長1.7%。其中,全省行政機關一審敗訴案件1376件,同比下降16.6%;一審敗訴率7.8%,同比下降1.7個百分點。

  在審理強制拆除違法建設、土地房屋徵收等案件的過程中,我省法院發現,行政行為明顯違法、當事人受損權益不能得到及時彌補、當事人合法訴求長期懸而不決的情形時有發生,而一些行政機關寧願承擔敗訴後果,也不願主動糾正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導致行政行為的違法狀態長期存續。南通中院在全國範圍內率先構建體系化的行政行為自我糾正制度,由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主動、及時糾正違法不當的行政行為,讓行政執法回歸應有的軌道。去年,省法院聯合相關部門召開全省工作推進會進行全面總結推廣,去年11月施行的全國首部行政程序地方性法規《江蘇省行政程序條例》也將行政行為自我糾正制度上升為省級立法規定。制度實施以來,南通法院在行政訴訟中推動行政機關自我糾正案件260件,涉及行政登記、工傷認定、行政處罰等多種類型,南通市行政機關在行政程序、行政複議中自我糾正案件也達160件。去年全市法院實現行政案件收案數與行政機關敗訴率“雙下降”、調解撤訴數與服判息訴率“雙提升”的良性循環。

  加大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力度,我省法院建立健全行政爭議訴源治理和“網格法官+調解員+網格員”聯動解紛機制,全年有4590件一審行政案件以調解或協調方式結案,佔全省法院一審結案數的1/4。省法院印發工作指引,推動行政爭議訴前分流,完善簡易程序適用,全年一審行政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15.4%,同比上升近7個百分點。(記者 顧敏)

2023
07-04
2023
07-04

  中新网江苏新闻7月2日电(马丽 贾宸)6月30日上午,宿迁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联合经开区教育办,运用AI警官开展的安全教育“学期最后一课”准时开讲。安全课以线上直播的形式,组织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等37所学校975个班级4.7万名学生同步在线收看。

宿迁市经开区学生同上学期最后一课。宿迁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供图

  “我来考考大家,你们知道如何预防溺水吗?”在此次安全教育直播课上,经开区分局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的AI警官――黄楚第一次公开亮相,通过互动问答开展防溺水宣传,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们普及防溺水知识,引导学生增强防范意识,安全过暑假。

  “不要用大人的手机扫用途不明的‘二维码’,不点有风险的网站链接和弹窗,不转钱款给身份可疑的人……”安全课上,社区民警李宜芝通过引用典型案例、播放相关视频,详细宣讲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重点剖析了网络游戏、冒充熟人、追星、缴费、虚假培训班等在学生群体中常见的诈骗手段,普及了避坑指南,提醒学生以及家长要提高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财产损失。

  除了开展防溺水、防电诈、防事故等多方面的安全教育,直播课还针对生命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要多关注心理健康,高年级学生要学会调适学业压力,“考试只是阶段性的检验,成绩也只是文化课一方面的结果,自信、阳光、善良才是你们成长之路上永恒的‘高分’”。课堂上,民警还介绍了经开区分局拟在暑假期间开展的系列安全教育打卡活动,欢迎同学们积极参与,共同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新颖有趣、全面实用的“云上安全课”得到了全区师生的一致欢迎。“以前民警到学校上课,一次只能有部分学生受教育,这次的直播课,全体学生在各自班级就能收看,更有AI警官讲课,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青华中学副校长张金东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