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cent Posts
Recent Comments
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發展學前教育,是江蘇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領域和重點任務。近年來,江蘇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有效破解“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努力實現“有園上、就近上、上得起、上好園”,讓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更滿意。
位於南京江北新區的易德幼兒園,是一所民辦幼兒園,也是天潤城十街區配建幼兒園,2020年以前,它的保育費在每月1900元,2020年9月該園轉型為普惠性幼兒園,保育費一下子降到了936元。
“說實話,這個幼兒園以前收費蠻高的,我們壓力也挺大的,現在上了一年之後惠民了,對我們家長是一個好事。” 幼兒園家長董先生告訴記者。
江北新區為轉惠民園的每個班級補貼裝修款10萬元,易德幼兒園分批拿到了150萬元;此外,新區每年為轉惠民園的每個班級提供8萬元房租補貼,幼兒園每個孩子還有市、區兩級財政每學年2200多元的生均補貼。
易德幼兒園將這些錢都花在了提高保育質量上,特別是對幼兒園環境進行了升級改造,生均戶外活動空間由過去的不足8平米提高到了12平米,今年秋季還申報了江蘇省優質幼兒園。
“價格雖然降了,但在辦園水平和辦園條件方面,真的是越來越好了。” 幼兒園家長陳女士說:“現在幼兒園一些遊戲的區域,還有孩子閱讀的空間,都布置得非常完善,我們作為家長來講,內心還是感到非常高興的。”
丹陽市實驗幼兒園是當地老百姓眼中的優質幼兒園。幾年前,一到招生季,家長就會連夜帶着板凳排隊報名。為滿足老百姓對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丹陽市“十三五”期間,異地新建了39所公辦園,並於2016年開始試行幼兒公辦園服務區制度,現在,孩子們就在家門口上幼兒園,而且90%以上都是省優質園。
幼兒園園長歐陽愛華說:“我們幼兒園2014年建了興業部,從原來的12個班擴大到18個班,在2016年的時候,我們實驗幼兒園白雲部也開園,又增加了15個班的規模,而且我們周邊也有好多的城區的優質幼兒園建起來,所以家長不用再擔心上不到好幼兒園。”
近年來,江蘇省各地逐步消除普惠性幼兒園之間的等級差異,目前無錫市和鎮江市已經全面施行幼兒園服務區制度,即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體,在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下實行“划片招生”,以滿足區域內符合入園條件的適齡兒童入園需求。
鎮江市教育局局長劉元良說:“現在鎮江市70%的幼兒園都完成了新建改擴建,90%以上的幼兒園辦園條件都超過省優質園建設標準,所有小學幼兒園免試就近入學,讓家長能夠不焦慮,老師不糾結。”
截至2021年10月底,江蘇共有幼兒園8239所,在園幼兒250.36萬名,其中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5%,公辦園覆蓋率接近64%,省、市優質幼兒園覆蓋率達89.5%,基本形成了公益普惠健康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除了加強硬件投入,“十三五”期間江蘇省級財政投入1億元,持續實施課程遊戲化項目,逐步改變了數十年來以教師為中心、以符號化學習為中心、以集體教學為中心的課程實施方式,支持孩子在該玩的年齡充分”玩”。丹陽市正則幼兒園在課程遊戲化上积極探索,打造了100多個“兒童部落”遊戲區域。
幼兒園園長吳益斐說:“過去我們是所有孩子按照一張課表來上課,現在我們幼兒園每個班上,都有一面大大的遊戲計劃牆,每個孩子早上都要自己去選擇,到哪裡玩、跟誰玩、怎麼玩,這樣的學習就非常有個性化。”
“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將進一步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方向,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內涵質量建設,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對學前教育的滿意度,最大程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接受高質量學前教育的需求。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南京師範大學教科院教授虞永平說:“未來我相信,在國家倡導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的過程當中,學前教育是不會缺席的,學前教育的質量也會越來越好,所以入好園、入高質量的幼兒園,這樣一個大家的期盼會逐步實現。”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姚偉 王健安 編輯/汪澤)
省紀委監委深入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7月,針對東海縣委縣政府在公車管理上管理不嚴、糾治不力等問題,省紀委向東海縣委制發紀律檢查建議,要求該縣深刻汲取教訓、切實抓好整改。
根據群眾舉報,省紀委監委嚴肅督辦查處了東海縣水務局領導班子成員集體違規配備使用公車問題:東海縣水務局原黨委書記、局長牛飛等5名局領導在已領取車改補貼、交通費的情況下,以水利工程項目租車為幌子,由下屬單位出錢為每人配備一輛專車,長期公車私用。牛飛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並被免職,其他相關責任人分別受到相應黨紀政務處分。
近年來,省紀委監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聚焦監督、辦案兩個重點,自覺把“三不”一體推進體現到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持續糾治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生態環保、安全生產、執法司法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做到解決一個問題、總結一類規律、治理一個領域,以量變促質變,以局部推動整體,以群眾的獲得感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標準,既實現了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標本兼治,也推進了有關領域的治理。
突出重點領域
堅決懲治腐敗
“利用職權違規干預案件處理,與涉黑涉惡人員交往密切;多次聚眾賭博;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在案件處理、工作安排、業務承攬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今年3月,省公安廳刑事警察總隊原總隊長、刑事偵查局原局長羅文進被開除黨籍,取消退休待遇,違紀違法所得被收繳,涉嫌犯罪問題被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
在政法領域,少數“害群之馬”執法犯法,有的利用職權干預司法、公器私用、違規辦案,有的充當黑惡勢力“保護傘”,有的四處說情打招呼、辦事收錢,產生惡劣影響。羅文進的“落馬”,傳遞出政法系統反腐的強度和力度。
全國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開展以來,省紀委監委建立省紀委常委會統一領導,主要領導負總責、分管領導直接負責、案管室建立工作專班具體負責的領導機制,對政法幹警違紀違法問題線索進行大起底,實行問題線索集中分辦、統一反饋。省紀委監委先後查處了無錫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趙志新,常州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杜榮良,南通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張軒,連雲港市原副市長、公安局局長王永生等一批重點案件。
相較其他領域,政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土地等領域腐敗案件比較突出。省紀委監委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緊盯“刀把子”“錢袋子”“命根子”等重點領域,加大對政法系統、金融領域、土地領域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行業案件的查處力度,持續釋放全面從嚴、一嚴到底的強烈信號。
今年6月,省紀委監委發布通報,省發改委原黨組成員、副主任祁彪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通報显示,祁彪利用職權和職務影響,充當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融資中介,通過虛增中介環節收取中介費的方式,收受巨額財物,推高地方政府債務;夥同其子違規開展融資業務,募集公眾資金高息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牟取巨額非法利益。
祁彪是全省查處的通過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高成本融資和利用“影子公司”貪腐謀利的典型案件。“我們對祁彪案件進行系統剖析,起草了關於祁彪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及其教訓警示的通報,與祁彪懺悔書一併通報至市縣區黨委、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黨組(黨委)主要負責同志,以案為鑒、警鐘長鳴。”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典型案件查處,推動各地摸清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融資業務底數,加強清理整合、統一監管、建章立制,守住金融安全底線。
土地是國家的寶貴資源,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我省人均耕地僅0.86畝,土地緊缺問題尤為明顯。近年來,全省多地地價逐年走高,有的領導幹部把國有土地當作籌碼,搞靠地吃地、借地生財、以地謀私。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緊緊圍繞土地審批、出讓、收儲、招拍掛等關鍵環節,精準監督辦案,深入開展專項整治,守護老百姓的“命根子”,省紀委監委嚴肅查處了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周寶純、淮安市原副市長王興堯等一批典型案件。
深化標本兼治
靶向解決問題
今年初,省委召開全省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播放省紀委監委製作的警示教育片《堅決斬斷違法違規“小化工”背後官商勾結利益鏈》,全省1.6萬名領導幹部共同接受警示教育。“收受企業賄賂或變相收受賄賂,違規參与經商辦企業、投資入股、高息放貸,利用職權向企業及其管理人員‘借錢借物’……”在專題片中,省紀委監委從案件中總結歸納的違法違規“小化工”官商勾結7種情形,給參會者以深刻警醒。
安全生產是底線、紅線,更是生命線。去年4月,省紀委監委在調查連雲港市贛榆區城頭鎮后黃墩村宏興研磨材料有限公司發生火災事故時,發現全省“小化工”底數不清、官商勾結兩大問題。找准破解安全生產難題的關鍵切口,省紀委監委向省委提交專題報告,提出全面排查摸清違法生產危化品企業底數和嚴肅查處官商勾結行為的建議。隨即,全省集中開展違法違規“小化工”百日專項整治行動拉開帷幕,歷時6個月共清理整治違法違規“小化工”1117家。
“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同步開展危化品生產企業官商勾結專項整治,嚴肅查處了鹽城市原副市長李逸浩,鹽城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馬俊健等108起與‘小化工’企業官商勾結貪腐案件,並連續通報曝光了17批42起違法違規‘小化工’背後官商勾結問題典型案例,產生了強烈反響。”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充分運用“小化工”專項整治經驗,省紀委監委緊扣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大灶”目標任務,研究制定三年行動計劃監督檢查工作方案,將化工、工貿、建築施工、道路運輸、礦山等領域列為安全生產重點監督領域,分級實施精準監督,督促各項整治任務落到實處,推動實現更高質量、更為安全的發展。
類似“小化工”專項整治的實踐在全省還有不少。省紀委監委堅持以小數據形成大決策,以小切口解決大問題,以小制度養成大規矩,敏銳地找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個領域一個領域整治,切實提高群眾獲得感。
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是百姓“看病貴”的主要原因。省紀委監委選准這一切入口,監督推動省衛健委、醫保局在全省開展高值醫用耗材採購問題專項整治,出台醫用耗材聯盟採購、陽光採購制度規定,建設全省統一醫用耗材集中採購綜合監管平台,目前已組織五輪聯盟採購談判,中選品種價格平均降幅達54%,累計節約資金25.4億元。
健全監督體系
提升監督效能
40歲的范某,就診記錄显示患有59種疾病,2013年以來平均每年使用醫保卡291次……這一異常情況,沒能逃出蘇州大數據監督系統的“火眼金睛”。結合線上發現的線索,蘇州市吳江區紀委監委通過線下核查發現,該區社區服務中心衛生站負責人董某長期採取虛列患者自付金額的方式,吸引他人違規套取醫保基金590餘萬元。目前,董某違法犯罪問題線索已被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處置。
守住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省紀委監委督促南京、蘇州等地圍繞醫保基金管理開展專項整治。南京通過推進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工作,今年追回醫保基金6600餘萬元。蘇州探索搭建就診結算異常、病種數量異常、頂格使用基金、疑似掛床住院等監督預警模型,及時發現疑似問題,有力打擊醫療機構內外勾結。
針對民生領域損害群眾利益問題涉及面廣、部門分散等問題,省紀委監委以信息化和大數據為手段,先後推動職能部門建設陽光扶貧、污染防治、農村集體“三資”等信息化監管平台,將紀委監委監督嵌入平台中,為基層監督插上“科技的翅膀”。
“我們構建‘以檢舉舉報平台為引領,以監督辦案平台、辦公管理平台為骨幹,以大數據平台為支撐’的智慧紀委監委,實現省市縣鄉網絡通、監督辦案辦公業務通、信息平台數據通,釋放了更大的監督治理效能。”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
抓好聯動貫通,圍繞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省市縣三級同步調研,共性問題由省紀委監委研究分析,拿出整體方案;個性問題由各地開展整治,省紀委監委及時跟蹤了解,加強上下貫通和部門聯動,對發生在基層、根子在上面的問題,建立上下互動機制合力推動解決。工作過程中,紀檢監察機關推動各類監督協同貫通,在外部,通過共享審計、農業農村等部門工作平台履職數據;在內部,貫通監督辦案業務數據、巡視巡察數據,為整合監督力量提供幫助,進一步提升監督治理效能。
針對一些農村敬老院財務混亂、監管缺位、案件多發等問題,徐州市紀委監委督促民政部門制定14項制度,推動職能部門改善“硬設施”,優化“軟服務”,建立健全高效護理機制,真正讓老有所養落到實處。沛縣紀委監委通過督促民政部門、財政部門完善制度規定,強化資金監管,紮緊制度籠子,以規範管理嚴防敬老院成為“啃老院”,集中供養資金使用效益明顯提升,五保老人滿意度明顯提高。(記者 顧 敏)
蘇州台企眾多,其中电子信息類台企佔據相當的比重。(資料圖) 鍾升 攝
中新網蘇州11月15日電 (記者 鍾升)蘇州市政府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二十屆中國(蘇州)电子信息博覽會的籌備情況。本屆蘇州電博會以“数字製造智享未來”為主題,設置有电子智能製造,光電、半導體及印製電路板設備等五大專業展區,台資企業總參展面積超50%。部分知名台企將攜最新智能製造技術與大陸企業互動交流,共謀兩岸电子製造業發展。
蘇州是大陸台商投資最活躍、台資企業最密集、台商台胞融入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市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2596家,合同利用台資858.26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343.61億美元。
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陳春明介紹,电子信息產業是蘇州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蘇州首個產值突破萬億元的產業,吸引了眾多台企參与其中。蘇州電博會是大陸唯一為促進兩岸电子信息產業交流而創辦的展會,自2002年首次舉辦以來,累計服務企業12000多家、接待觀眾80多萬人,其中參展台資企業佔比約為50%。在電博會的帶動下,蘇州累計引進台資电子信息項目3000多個,投資總額超300億美元。
在蘇州市台辦副主任李雪霞看來,電博會已成為台企在大陸發展的“閱兵場”以及轉型發展的“風向標”,持續為台企與大陸企業、科研院所間形成相依相生的產業生態而提供助力,在推動兩岸电子信息產業融合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蘇州也努力打造讓台企“來電”的城市,近年來,蘇州市正強化產業供需對接,引導鼓勵台企從單純加工製造向研發、銷售環節延伸,积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國內國際雙循環。
據了解,本屆電博會期間還將舉行第三屆江蘇省紫峰獎頒獎儀式,對一批江蘇省優秀台資企業進行表彰。同時,蘇州市首個服務台商台企台胞的政務大數據應用平台“蘇台通”也將正式啟動建設。(完)
盐城经开区“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盐城经开区宣传信息中心供图
中新网江苏新闻11月14日电(顾名筛 孔大勇)落实民生兜底保障、解决企业融资困难、改善群众住房条件、深化“放管服”改革……11月12日下午,盐城经开区“学党史、办实事、惠民生”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会上公布的一件件惠民利民之举,充分彰显了该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力度和温度。
落实财政支撑 最大力度惠民利企
该区财政局牢牢把握民生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计划投入29.39亿元用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连续上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保障,提高困难残疾人护理补助标准,扩大政府购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对象覆盖面等。进一步加强惠民补贴资金“一折通”发放工作,提高资金支付效率。
服务经济发展更加突出惠企纾困,该区财政局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推出“税信保”金融产品。落实重大产业扶持、重点产业链培育政策,积极兑现奖补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落实财政普惠金融政策,综合运用“苏科贷”“小微贷”“新韩贷”等资金池,累计发放资金池贷款4.29亿元,支持企业100余家。持续探索“财政+金融”发展新路径,全力推进“4+2”产业发展基金组建运营,发挥总规模228亿元产业发展基金的撬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已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累计投资项目190个,投资金额170亿元。
聚焦民生热点 住建惠民靶向发力
该区住建局聚焦城乡建设、住房保障、交通运输、农业农村、水利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热点问题,把群众期盼什么、需要什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全面整治农村河道,今年共实施伍龙河、胜利河、合心河等27条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全长51.66公里,已于6月底前全部完成,并在步凤镇、新城街道进行全域生态河道建设,明年3月份前全部完成。
快速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农村片区“三纵三横”路网已全面建成。投资7000多万元对老旧道路进行维修改造,新建桥梁24座、改建危桥5座。推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21.5公里农村道路临水等危险路段防护正在进行中,总长89.17公里的19条农村道路安全防护工程启动建设。
推动城乡绿化建设,今年重点实施新四军文化林、东郊河滨公园提升改造等绿化项目18个,新增绿化28.7万平方米,完成高速圈环城林带补种15.8公顷。因地制宜打造“小而美”“靓而精”的口袋公园,12座口袋公园已于10月底前全面建成并交付使用。
坚持把农房改善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头号工程”,今年已完成农房改善1263户,超全年计划263户。红升、庆元、仁智、三龙四个新型农村社区一期、二期1078户已竣工,德喜花苑、凤栖苑两个安置小区共2478套正全面加快建设。
优化政务服务 提升工作效能水平
该区行政审批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强党性、优服务、促发展。
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设立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大力推行企业开办“全链通”平台,党员干部主动靠前、帮办代办,常态化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0.5个工作日办结。积极开展容缺预审服务,1-10月份全区新增市场主体1029户,其中企业577户、同比增长5.5%,个体户452户、同比增长213.9%。
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护航项目快速落地。打造项目审批“一站式”专区,推进区内项目建设审批和服务事项全流程集成服务,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时间压缩在55个工作日内,办理时限压缩50%。进一步扩大信用承诺制试行范围,积极落实图审自审承诺,持续推进 “三测合一”改革,开展“区域评估”成果应用,强化水电气接入协同服务。全区1-10月份累计发放施工许可49份、竣工备案19份。
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增强群众切身体验感。开发建设政务自助服务一体机系统,推动部门间信息共享,线上线下融合,向园区、重点企业和镇(街)为民服务中心等基层点位投放21台政务一体机,方便群众“就近办、网上办”。8月中旬投放以来已为1800余人次提供查询和业务办理服务。(完)
江蘇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江蘇省“十四五”高質量就業促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全國率先以“高質量就業”為主題出台“十四五”促進就業專項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實施农民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促進計劃。
就“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規劃》提出了一系列務實舉措:健全农民工工作協調機制,實施农民工素質提升工程,大規模開展农民工培訓,不斷提升农民工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開展建築產業工人隊伍培育試點,完善教育培訓、技能評價、勞動用工制度。健全农民工勞動權益保護機制,開展农民工市民化培訓,促進农民工社會融合,分層次推進农民工市民化。打造縣域優勢特色產業“名片”,加大鄉村特色產業培育力度,提升“一村一品”發展質量,開展創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示範縣活動,引導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外出就業和返鄉創業。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育。實施高素質农民培育工程,壯大新型職業农民隊伍。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和經濟薄弱村、重點縣區、“6+2”片區就業幫扶機制。
《規劃》明確,實施农民工素質提升工程、穩就業職業技能培訓計劃、開展新生代农民工就業幫扶專項行動,拓寬农民工就業渠道,分層次推進农民工市民化。實施高素質农民培育工程、“新農菁英”培育發展計劃以及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累計培育高素質农民75萬人。
據悉,圍繞推動實現高質量就業,江蘇鼓勵各地立足不同的資源稟賦、基礎條件,開展重點任務試點工作,共同打造高質量就業先行區。《規劃》對13個設區市擔負的重點任務試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引導各地擔當作為、競相發展。
其中,徐州市重點圍繞建立農村勞動力資源實名制數據庫,開展精準幫扶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試點;淮安、鹽城、宿遷市重點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開展鼓勵和支持返鄉入鄉創業試點。
對於城鎮居民來說,快遞物流直接配送到家門口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兒,然而在農村,物流配送卻是短板,村民取快遞通常要去鎮上或者街道,來回要耽誤不少時間,十分不便。如何才能讓快遞真正進村入戶,配送”最後一公里”的難題究竟該如何破解?一起來看記者的報道。
數據显示,1-9月份江蘇農村地區快遞業務投遞量達6.69億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1.24%,從側面反映出農村電商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然而,投遞量快速增長,卻給”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帶來了不小壓力。在南京高淳區椏溪街道,記者走訪發現,對於大部分村民來說,快遞站點並不在家門口,拿取包裹在一定程度上耗時耗力,十分不便。
“周邊就我一個快遞網點,村民最遠要騎電動車十幾分鐘才能來這裏取快遞。”南京高淳區椏溪街道顧隴社區菜鳥驛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藍溪村為例,當地只能收寄郵政、順豐快遞,村民想要拿到“四通一達”的包裹,只能跑到兩三公裡外的顧隴。
南京高淳的物流現狀不是個例。目前,江蘇共有快遞服務網點14389處,其中設在農村的僅有3574處,不到總量的25%。顯而易見,農村物流的關鍵短板是配送點少且分散,考慮人手和成本因素,物流企業”進村”動力不足。“與城市相比,往農村送快遞主要困難就是道路遙遠 耗時交通不方便 還有就是成本高。”快遞員李明表示。
如何打破這一瓶頸?南京郵電大學現代郵政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國郵政與物流文化研究中心辦公室副主任曾鋮表示,其實農村地區郵政、公交、供銷等資源不少,如果能實現整合優化,將有利於整體提高物流效率,與此同時,鼓勵物流企業豐富業態,提供更多適合鄉村的個性化服務,也是應對之策。“比如說我們看到有的地方社區團購做得很好,農村社區團購實際上就實現了一種資源配送,快遞企業也可以借鑒,整合各方資源,豐富商業業態,通過商流來帶動物流。”曾鋮說。
為了打通快遞進村入戶”最後一公里”,江蘇不少地方正积極探索。在南京溧水、南通如皋,當地開通了”交郵融合”公交專線,利用鎮村公交車攜帶快遞進村,方便村民寄取快遞;蘇州吳江將客運站改造為農村物流服務站,滿足中轉倉儲、分撥配送、快遞包裹收寄需求;在連雲港東海,”快遞進村”服務已被納入到農村公共服務範疇,通過”政府引導、市場主導、村鎮兜底”,確保村級服務點能夠長期運營。目前,東海全縣346個行政村實現快遞服務全覆蓋,快件全部可以當日收發。
在連雲港東海縣溫泉鎮朱溝村,今年4月,村民朱文剛在自家經營的超市內擺上貨架,成為了朱溝村的物流快遞服務點。“以前大家買東西或者寄快遞都是到鎮上去,現在每天下午去鎮上把我們村的包裹全部拉回來,通過系統給大家發信息,村民直接來我家取包裹就可以了,十分方便。”
快遞網點搭建起來了,水晶、葡萄、草莓……東海特色產品也順着網線“出村進城”,變得格外搶手。“每天都有數百單農產品通過我們快遞走出東海。”朱文剛說,快遞服務點建成后,鎮上每個包裹給朱文剛3毛錢報酬,一天的快遞收入總共150元,不僅方便了村民,還增加了超市的收入,“自從超市疊加了快遞服務后,客流量也增加了很多,所以我超市的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在自己家門口取快遞很方便,昨天在網上買的種子,今天就拿到了。”談起在家門口就能收取快遞,朱溝村村民李根滿面笑容地說,“我自己也同時做電商直播,做自己的農產品,一舉兩得。”
為進一步鼓勵、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向農村地區延伸,一系列舉措正頻頻落地。目前,我省已把快遞直投率納入江蘇農村物流示範縣(市、區)驗收標準,明確了交郵融合、快遞進村的具體考核標準。省農業農村廳推動”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先後在20個試點縣中鼓勵農業相關企業和快遞企業合作;省交通廳還出台《江蘇省城鄉物流服務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鼓勵物流企業在統籌當地商貿、農資、電商等貨源的基礎上,為農村地區电子商務、農資銷售、連鎖商超等企業提供共同配送服務。通過拉動、引導農業全產業鏈資源優化配置,確保消費品進村、農產品進城的通暢,助推農業現代化進程,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我蘇特稿記者/高涵 編輯/李明莉)
從幫扶共建到合作共贏
南北共建園區成經濟發展“強引擎”
2021年上半年,7家共建園區規模以上企業達到160家,實現工業產品銷售收入198億元,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6億元,新開工工業項目完成投資62.5億元,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66個,協議投資額約260億元。來自蘇南合作方項目佔比超過七成,落戶項目體量更大,新簽約10億元以上項目14個,佔比超過兩成;2021年2月,我省3家南北共建園區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
南北掛鈎,蘇北五市出現了45家共建工業產業園,基本實現蘇北地區及蘇中蘇北接合部經濟薄弱地區省級以上開發區全覆蓋。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超過當地平均水平,平均每年以15%的增速,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為促進共建園區提檔升級,自2016年以來,我省先後3次出台相關文件。201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關於加快蘇北振興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若干政策意見》(蘇發〔2016〕20號),明確提出進一步提升南北掛鈎合作水平,加強南北共建園區建設,鼓勵共建園區特色發展;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提升蘇北共建園區建設發展水平的意見》(蘇政辦發〔2016〕41號);2019年11月,出台《關於推動南北共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蘇辦發〔2019〕50號),明確重點突破,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特色發展等共建原則,全力推動南北共建園區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經過5年的培育發展,45家共建工業園區中,冒出了7家“高材生”:蘇州宿遷工業園區、無錫徐州工業園區、寧淮智能製造產業園、常州鹽城工業園區4家成為省級創新試點園區;常熟泗洪、吳江泗陽、江陰睢寧3家成為省級特色園區。省發改委有關人士表示,按照“成熟一家、批複一家”的要求,相信還會有更多的共建園區提檔升級。
高質量發展的共建合作工業園區,已成為蘇南地區先進製造業產業鏈分工合作的協同發展區,蘇北地區先進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高地。常熟泗洪共建工業園區管委會黨工委書記趙東方說,現在的南北共建園區,不是簡單地進行產業轉移,而是根據高質量發展要求,力求建設一個有自身特色的、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園,構建一個有利於南北協調發展的產業布局,真正做到協調發展,合作共贏。
2020年江蘇實現全面小康后,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市,南北共建工業園區的幫扶使命已完成,南北協調發展開始唱響主題曲,蘇北經濟騰飛指日可待。(記者 朱源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