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2022
10-12

  不久前,由徐工自主研發的超大噸位全地面起重機XCA2600在企業調試場首吊成功,再一次刷新由徐工保持的最大噸位產品世界紀錄。這也意味着,我國自主研發的全地面起重機首次實現了最大高度160米、功率8兆瓦以下陸上風機的工況覆蓋,將極大提升超大型陸上風機安裝的效率。這台機器掌握了高性能柔性臂架技術、超起技術、獨立懸挂技術等三大核心技術,匯聚了企業的最新成果。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技術專家李長青說:“它的起重能力比我們之前最大的1800噸提升了40%以上,它的作業效率、起重速度比我們原來的車提升了20%到30%的樣子。”

  關鍵技術買不來也等不來。5年來,徐工研發投入增長5.6倍,總書記關心的核心技術,企業已在傳動與液壓等領域取得突破,發明專利由10年前的102件增長到如今的2216件,累計26款產品獲得江蘇省首台(套)重大裝備認定。研發一系列全球數一數二先進裝備的同時,徐工還制修訂7項國際標準、254項國家及行業標準。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單增海說:“2017年的時候我們的1200噸產品剛剛上市,在這幾年時間里我們研發了1800噸、2000噸,還有今天的2600噸。這裏邊包含了我們的關鍵技術,支撐了產品的創新,每一次新產品的推出都是刷新了世界紀錄。”

  如今,徐工已從全球工程机械排名第七躍升至前三名,世界第一弔、全球最大塔式起重器、世界最高技術水平攤鋪機等眾多高端產品震撼亮相;隨着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產品遠銷1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徐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東升說:“習近平總書記親切的關懷、巨大的鼓舞猶在耳畔,我們將加快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國際化轉型,早日建成產品卓越、品牌卓著、創新領先、治理現代的世界一流企業。”

  十年來,江蘇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狠抓重大產業項目建設和重點企業培育做大增量;加快淘汰落後產能、促進轉型升級;通過創新和数字賦能,給產業插上騰飛的翅膀;通過深化改革破除制約發展的痛點堵點,紮實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江蘇全省製造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5.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8.4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一位;十年來,江蘇規模超萬億元的行業達到5個,新型電力裝備、工程机械、物聯網、納米新材料等6個先進製造業集群入選“國家隊”,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均居全國前列。站在新的起點上,江蘇將繼續沿着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勇挑大梁,敢為善為,不斷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沈楊、康健 徐州台、徐州中心站 編輯/孫櫻)

2022
10-11

  中新网江苏新闻10月10日电(王晶晶)10月8日,国庆假期后上班第一天,盐城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简称“三新供电公司”)纪委工作人员对基层业务所进行明察暗访,节后上班第一时间给干部员工发送温馨提醒,重申相关纪律要求,促使广大干部员工时刻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坚守思想防线和行为底线,严格遵守相关廉洁自律规章制度。

  三新供电公司纪委把“节点”当“考点”,在节假日后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严防节日期间发生公款吃喝、收受礼金、大操大办、公车私用等“四风”问题,重点检查应急值班、安全生产、公务用车等关键领域,着力纠治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麻痹、履职不力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

  该公司组织8个基层党支部,围绕近期系统内部通报的违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廉政宣讲,以案为鉴、以案为戒、以案示警、以案明纪,时时敲响廉洁警钟,教育引导全体职工自觉抵制诱惑、远离不正之风,自觉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心怀戒惧、行有所止。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三新供电公司纪委重点对上级文件传达落实、廉洁教育开展、疫情防控部署、值班纪律执行、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优质服务保障、内部食堂和公车管理和酒驾醉驾等关键环节和关键领域进行监督检查,成立明察暗访组,以查促廉,以查示警。

  该公司畅通节日期间信访举报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和举报邮箱,密切关注舆情反映及信访举报,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及时有效受理与处置群众反映的“四风”问题,广泛接受职工与群众监督。同时,贯彻执行“四风”值班、报告和督办等制度,对于涉及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线索及其他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向公司纪委报告。

  三新供电公司纪委坚持优先处置、快查快办的原则,紧盯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攀比摆阔和铺张浪费等行为、违规发放津补贴和公车私用等顽瘴固疾开展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等行为和问题露头就打,从严查处并公开通报曝光;对履责不到位致使发生严重违规违纪问题,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既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又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三新供电公司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采用抽查检查、明察暗访、大数据跟踪等形式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值班纪律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切实拉好廉洁“警戒线”、筑牢廉洁 “防火墙”、织密廉洁 “监督网”,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完)

2022
10-11
2022
10-11

  中新網江蘇新聞10月10日電(顧名篩)近年來,連雲港灌南縣緊抓全省首批“15分鐘醫保服務圈”示範縣建設契機,始終堅持群眾思維、服務思維、整合思維、下沉思維,聚焦醫保服務堵點難點,探索建立網格化、規範化、数字化醫保服務新模式,創建縣級新型醫保“三零標準”,極大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推動醫保服務城鄉均等化,將醫保服務圈半徑延伸至群眾“家門口”,該縣整合多方資源,擴展服務空間,創新採用“1+4+3”組織架構,即“一个中心窗口+四個政務主線+三個商務輔線”。

  該縣以全國醫療保障窗口服務示範點為標準打造縣政務中心醫保服務大廳,作為全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中樞平台。該大廳集業務指導、培訓基地、政務辦理、自助服務、幫辦代辦等為一體的集成化公共空間,配套防疫提醒、公開公示、老年服務、休閑空間、舉報投訴等便民設施設備,同步實施綜合櫃員和“窗口無否決權”制度,配設主任值班窗口,提供“找茬講理”服務,加強修德勵能,最大限度減少證明材料和辦理時間。

  該縣政務主線主要布設在鎮政務大廳、村便民服務中心、定點醫療機構、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四個醫保服務網格,目前,全縣11個鎮政務大廳全部設立了省級或市級“15分鐘醫保服務圈”示範窗口,238個行政村便民服務中心分級設立了醫保服務點,與全縣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合作設立定點醫療機構醫保服務點,全國獨創與該縣現有4個駐外流動黨組織或灌南商會合作設立駐外異地就醫服務點,實現鎮、村、醫療機構、駐外流動機構醫保服務全覆蓋。

  商務輔線主要是與該縣定點藥店、銀行網點和商保公司等三個商業機構協商共建,從其商業網點優勢和業務關聯性考慮尋找合作的契合點,分類分級開設直辦代辦窗口,開展醫銀複合型服務,全縣共設置定點藥店醫保服務點170個、銀行網點醫保服務點22個、人保公司醫保服務點6個,實現了定點藥店、銀行網點、保險公司網點的全覆蓋。目前,全縣472個網點全部建成,610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完成培訓並上崗服務,為61萬常住人口和20萬縣外務工人員提供“面對面”的醫保公共服務。

  為確保“八維一體”醫保服務網格體系規範化運行,實現“15分鐘醫保服務圈”同頻維度同質服務的要求,該縣針對不同網格特點,立足本地實際情況,實行分類設置、分級管理,着力構建貫穿縣鎮村三級的醫保業務標準化體系,大幅提升全縣醫保服務規範化、便利化水平。

  作為本縣綜合醫保辦理平台的一級平台,灌南縣醫保政務大廳嚴格按照國家級示範點建設標準,配置最高受理辦理權限和最優服務設施條件,积極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模式,實現“一門進、一站式”便捷服務。鎮政務大廳、村便民服務中心作為本縣綜合醫保辦理平台的二三級平台,帶動當地醫療機構服務點、定點藥店服務點,實行與縣醫保服務大廳聯動機制。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作為跨省市醫保延伸辦理平台,為縣外務工和異地居住提供業務諮詢、證明材料、異地就醫、外傷核查等服務,銀行服務點和商保公司服務點作為“衛星”網點,發揮網點多、營業時間固定、工作人員素質較高等特點,與醫保服務同發展,共進步,實現“群眾得實惠、醫保提效率、銀行促發展”的良好示範效應。

  該縣結合全省醫保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操作指引、服務規範和“四化建設”“四最服務”要求,嚴格落實醫保服務事項清單化管理,制定全縣統一的醫保服務事項清單,並張貼到全縣各服務點顯要位置,做到“一張清單管到底”,堅決杜絕額外增加、變相增加辦理環節和申請材料等現象。同時,縣醫保部門還分批次安排鎮村、藥店、銀行等服務點工作人員到縣醫保政務大廳“跟班式”“坐班式”學習,確保一線經辦人員真正熟練掌握各項高頻業務。創新組建“醫保大篷車”,為全縣各網點提供流動式巡迴指導和上門幫辦服務,確保醫保業務“沉下去”“接得住”“辦得好”。針對老弱病殘患者較多的區域,各服務點專門開設綠色通道,開展幫辦代辦、政策解讀、業務諮詢等便民業務。針對縣外務工人員,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推出跨省通辦、網上直辦、打包聯辦等貼心服務,幫助解決近80%外出務工人員異地就醫墊資難、報銷周期長、往返奔波勞累等切身問題。

  按照省市建設要求,該縣研究出台了《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方案》,作為全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依據和行動指南。為加強“15分鐘醫保服務圈”建設,不斷適應現有體系架構的服務需求,縣醫保部門將原有的《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制度1.0版》升級到《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制度2.0版》,提升了縣鎮村三級醫保服務體系標準,對全縣“八維一體”醫保服務網格的管理制度進行了明確和細化。為加強全縣醫保服務人員考核管理,制定出台了《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考核辦法》,明確各級工作人員的工作職責,加大獎懲力度,提升醫保工作質效。針對業務規範化運行,編製發放《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服務內容清單》《灌南縣“15分鐘醫保服務圈”工作人員分類操作制度》等折頁培訓資料,不斷提升各網點服務水平。

  該縣聚焦醫保民生服務難點、堵點、痛點,發揮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撐作用,狠抓醫療保障服務行風建設,着力打造“互聯網+”智慧醫保服務,更好實現基層經辦平台服務效率與質量雙提升。廣泛發動全縣醫保網點、定點醫藥機構、第三方合作渠道等力量,加大醫保电子憑證推廣激活力度,持續營造醫保服務圈电子憑證應用環境,該縣共52萬參保人員激活电子醫保憑證,常住人口激活率達85.2%。精簡省內省外異地就醫轉診備案手續,推出承諾備案制度、電話備案制度,不需要提供證明材料,縣外務工和異地居住群眾更省心。優化異地就醫轉診備案系統,大力推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現異地就醫全國聯網直接結算,築造異地就醫零距離醫保服務圈。推行定點醫療機構診間“支付+報銷”工作,推動“互聯網+醫保”便民惠民服務向縱深發展,實現就醫就診支付結算不跑腿、不排隊。依託駐外異地就醫服務站打通在外務工人員“一站式”結算服務快車道,減輕此類群體看病就醫墊資負擔。四是“指尖醫保”更便捷。通過“灌南醫保”微信公眾號、服務熱線等方式,集成醫保業務“掌上辦”、“網上辦”、自助查詢服務、自助繳費通道、經辦諮詢熱線、投訴舉報熱線等模塊,提供多方位“指間服務”。開發“15分鐘醫保服務圈”电子地圖,兼容網點查詢、自動導航、經辦提示等功能,簡單快捷查找最近的服務網點。充分利用新媒體宣傳推廣“掌上辦”“網上辦”事項,不斷提升在線辦理率。截至今年7月份,全縣“掌上辦”“網上辦”率達61.28%。(完)

2022
10-11

  國慶假期螃蟹全省消費達300噸 ――

  一夜入秋,“蟹經濟”如何維持“高溫”?

  寒露時節,菊黃蟹肥。水網密集的江蘇,是全國面積最大的優質河蟹主產區,全省河蟹養殖總面積約400萬畝,年產值逾300億元,年產量與產值均約佔全國的50%。今年夏季持續高溫,螃蟹生長緩慢。國慶節前後,陽澄湖、高淳、興化、洪澤湖、大縱湖、長盪湖等地螃蟹集中上市。據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全省螃蟹消費量達300噸。而延遲上市的螃蟹價格、品質、銷量如何?蟹農、經銷商們怎樣應對市場變化?

  價格小幅上漲,目前母蟹更肥美

  “一箱裝8到10個,國慶節當天價格漲到500多塊錢一箱,平時賣400多塊錢一箱。”蘇州崑山巴城鎮蟹農趙曉晨說,他養了20多畝螃蟹,國慶假期前後都在忙着打包發貨,“現在的螃蟹肥多了,九雌十雄,母蟹黃很飽滿,肉很鮮甜,公蟹蟹膏起了,但還不黏嘴,要再等等。”

  記者從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獲悉,今年夏季持續高溫少雨,導致陽澄湖大閘蟹出現減產。其中,湖區圍網養殖面積1.6萬畝,預計產量1500噸左右;高標準池塘改造養殖面積7.2萬畝,預計產量7900噸左右。減產導致今年陽澄湖大閘蟹的出水價格較去年漲幅超過20%,以湖區產4兩公蟹3兩母蟹為例,出水指導價為每對200元左右。

  在太湖現代農業示範園高標準池塘里,一隻只膏肥體壯的螃蟹被捕撈上岸。“目前已經少量開捕。受高溫天氣影響,螃蟹蛻殼遲了5到10天,大規格的還沒有成熟,現在市場上銷售的螃蟹小,軀體大的螃蟹肉還沒長足,要等到10月中旬后才會大批量上市。”園區董事長恭弘=叶 恭弘文紅說,國慶節前,太湖蟹已有小部分上市,價格與陽澄湖螃蟹基本持平,塘口價3兩母蟹、4兩公蟹100元一斤。

  南京市高淳區今年河蟹養殖面積有21.58萬畝,放養蟹苗2.28億隻。9月23日,高淳固城湖螃蟹開捕。南京良莊農產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明龍每天都在關注市場價格走勢。“現在高淳的母蟹可以吃了,目前公蟹規格大多是3.5兩到4兩,成熟的公蟹還要再等等,預計今年螃蟹產量和去年持平。螃蟹集中上市后,價格在下跌。”張明龍說,開捕當天,固城湖螃蟹高、低價門市收購價格對比去年同期,大多有上漲。以3.5兩母蟹為例,高、低價門市9月23日收購價分別為150元一斤及90元一斤,去年同期為110元一斤及53元一斤,國慶前後價格波動,到了10月8日,高、低價門市收購價分別為120元一斤及72元一斤,去年同期為110元一斤及65元一斤。

  今年,興化河蟹養殖面積63萬畝。9月25日,興化大閘蟹開捕,雖然今年上市較晚,但是品質得到了專家的認可。經過專業機構7天共15個營養成分指標的科學檢測,數據表明,“今年的興化大閘蟹肉質鮮美、營養豐富,與參照樣本相比,富含各種人體必需的礦質元素,鈣、磷、鎂、鐵、硒等元素非常豐富。”南京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王瑋說,今年興化大閘蟹的“體質”相當過硬。

  陽澄湖是標杆,其他品牌名聲漸起

  陽澄湖大閘蟹是江蘇極具號召力的地標農產品,揚名全國和海外。“蟹多長一兩,價格相差很大,沒長成熟的舍不得賣。”陽澄湖蟹農黃宗男這幾年每年大閘蟹產量五六千斤左右,都被蘇州純太農產品發展有限公司買斷,銷售幾乎沒有壓力。

  陽澄湖大閘蟹近年來也是電商平台河蟹銷售的主要品種。餓了么平台數據显示,每年9月份起大閘蟹外賣訂單量開始顯著增長,其中9、10、11月份是大閘蟹消費旺季,整體外賣量佔據全年六成以上份額,陽澄湖大閘蟹的外賣訂單份額在旺季幾乎佔比八成以上。

  “今年開捕後市場銷量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目前陽澄湖大閘蟹價格仍有小幅上漲,但市場行情會有所變動,具體要看日後市場供需走向。”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新聞發言人姚水生說,作為中國漁業協會授予的唯一的“中國陽澄湖大閘蟹之鄉”,崑山市巴城鎮坐擁整個陽澄湖東岸線,區域內的陽澄湖大閘蟹產業園區域總面積3.5萬畝,全年產大閘蟹約2700噸,大閘蟹養殖戶約3700戶,衍生了東陽澄湖村省級農村电子商務示範村、大閘蟹電商產業園,建立了五個具有相當規模的集交易、餐飲、休閑為一體的綜合市場,並通過開展大閘蟹開捕節、蟹文化旅遊節等活動,每年吸引300多萬人次來巴城品蟹觀光,形成了蟹種培育、成蟹養殖、暫養儲運、包裝銷售、电子商務、餐飲旅遊全產業鏈,帶動當地农民就業3萬餘人,大閘蟹全產業鏈年總產值達40億元。

  “陽澄湖大閘蟹是全國螃蟹行業的標杆,品牌對價格的拉動大。”做了十幾年螃蟹線上線下營銷的張明龍對品牌的力量深有感觸,這幾年高淳螃蟹主要增量在品牌和電商渠道,2021年產值21億元,電商零售總量7億多元,實體店銷售3億多元,總計10億元以上,電商和實體銷售佔了一半左右。

  高淳拿下全國第一個有機螃蟹證書、創建第一個國家河蟹生態養殖技術標準等,隨着固城湖螃蟹品牌效應的提升,越來越多蟹農加入線上銷售。經營戶鄭正文也青睞電商模式,每天上午9點半和晚上7點半,幾家物流公司都會上門收件、打包、集中發貨,每天發貨量三四千斤左右,發往全國各地。為了保鮮,每一單快遞都會用冰袋、冰礦泉水、泡沫箱等為螃蟹保鮮。

  “今年國慶螃蟹交易量比去年同期略高。”張明龍說,國慶節當天,固城湖螃蟹市場交易量為30萬斤,假期到高淳吃螃蟹的大多是選擇近郊遊的本地顧客,10月8日是寒露,有吃螃蟹的傳統,交易量猛增到111萬斤。

  新渠道、新技術,賣出好價格

  持續高溫推遲上市時間,中秋節提前、失去早期促銷時段,疫情影響區域農文旅消費,變化的市場環境讓從業人員思考新的經營模式。

  張明龍認為,純養殖戶風險大,正常年景螃蟹也可能豐產不豐收,批發市場是一個市場均衡價格,議價空間少,如果螃蟹都是批發賣,同樣的產量、規格,價格差了很多,利潤低還要控製成本,搞不好還虧本。

  “今年螃蟹產量受影響,但品質不一定差,好蟹要想辦法賣出好價錢。”張明龍說,蟹農要改變營銷模式,打響螃蟹品牌,溢價就高,利用好電商等新營銷業態,面向終端客戶銷售。

  蘇州市吳中區蟹農張建東1999年就開始在太湖裡養螃蟹,圍網拆除后,他在東山鎮西大圩有80畝蟹塘,每畝螃蟹產量六七百斤。改養塘蟹4年來,他掙兩份錢,一份是螃蟹養殖,一份是經營農家樂。

  國慶節前,張建東螃蟹的塘口價格,3.5兩母蟹是160元一斤,4.5兩公蟹是130元一斤,3兩母蟹是120元一斤,4兩公蟹是110元一斤。“自己直接銷售掉,當然比賣給批發商好,可以掙差價。”張建東說,今年國慶節期間,不少蘇州本地人到他這裏吃螃蟹,店有30桌,假期都來不及燒,比單純養螃蟹掙得要多,“現在母蟹已經可以吃了,3兩的賣50塊錢一個,3.5兩的賣70塊錢一個,4兩的賣到80到90塊錢一個。”

  螃蟹價格賣上去,蟹農收益就有保證,但營銷不是每個養殖戶都能做成功的,也有人在改進養殖技術、提升螃蟹品質。

  趙曉晨是按“863”模式精養,每畝蟹苗投放量為800到1000隻,密度降低,大閘蟹個頭增加,他估計今年自家蟹塘畝產約有200斤到300斤,每畝可回捕成蟹600隻以上。

  “養螃蟹要品質好,主要要控制養殖密度。”恭弘=叶 恭弘文紅說,太湖現代農業示範園面積5000畝,水域面積3500畝。今年園區嘗試了太湖一號(羅氏沼蝦)套養螃蟹,從5月開始放蝦苗,9月捕撈,一隻蝦有2兩重,每斤賣100到120元,再加上賣螃蟹,養殖效益不錯。(記者 丁蔚文 王靜)

2022
10-10

  十年奮進,農業大省彰顯擔當;幸福蝶變,美麗鄉村展露新顏。今天的《江海奔涌 非凡十年》,來看江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的探索實踐。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江蘇既是經濟大省,同時也是農業大省。就在剛剛過去的夏糧豐收季,全國增產的每十斤夏糧中,就有一斤多產自江蘇。過去十年,江蘇糧食總產連續8年穩定在700億斤以上,近五年來更是逐年創歷史新高。不僅端牢了8500萬江蘇人自己的飯碗,而且還為全國糧食安全作出了积極貢獻。習近平總書記稱讚“這對一個東部沿海省份來說很不簡單”。不簡單的背後到底蘊藏了怎樣的豐收密碼?眼下正是水稻收穫季,我們一起去田頭看看。

  江蘇台記者 郝朦:手機聯網能幹嘛?能看視頻,能打電話。但在田裡頭,聯網的手機有了新的功能――動動手指就能啟動操控大型農機。像我這樣的新手,簡單培訓后也可以啟動聯合收割機,正常操控作業。有了智能農機,农民不下田也能種好地。一部手機只能操控一台農機?那就太小看這個“無人化”農場了。水稻收割完畢之後,我旁邊的旋耕機作業調度,我的手機也能一鍵完成。有了智能農機管理平台,農業生產耕、種、管、收全流程机械化作業,都能遠程操控,輕鬆搞定。

  揚州儀征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管理科科長張宏照說:“我們結合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側深施肥技術和植保飛防技術,可以減少農藥使用10%,可以減少肥料使用20%左右。在原有基礎上,我們要增產20%以上,每畝地可以節本增效330元左右。”

  揚州儀征市康盛穀物股份土地專業合作社生產負責人李長華說:“作為年輕人,我們肯定想把它做得更好。要做就做新農人,要做就做最先進。好的政策、好的技術支持,也讓我感覺到我的這份職業有奔頭。”

  通過加快實施高素質农民培育工程,江蘇每年培育高素質农民15萬人。隨着新農人數量不斷增加,新技術廣泛使用、新裝備層出不窮、新理念深入人心。過去十年, 江蘇不僅藏糧於地,而且藏糧於技。緊盯耕地科技品種、專業化和机械化三大關鍵,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600萬畝,耕地佔比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約20個百分點;選育主要農作物新品種600多個,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超過45%,全省三大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机械化率達到95%;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升到70.9% ,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近10個百分點。

  宿遷市宿城區蔡集鎮村民苗詩富說:“過去我們农民種地靠天吃飯,收成時好時壞。現在用上高科技,幹活腳不沾泥,澆水、施肥都是智能化操作。我一個人就能管理2000平方米大棚。”

  鹽城市阜寧縣新溝鎮金豐源蔬菜育苗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姜官俊說:“這些年,我們一直加大種苗的科技化、智能化投入。近十年,我們基地種苗育苗增長了近10倍,利潤翻了幾番。”

  扎牢“米袋子”,拎穩“菜籃子”。這十年,江蘇积極打造綠色蔬菜、特色水產、規模畜禽等8個千億元級優勢特色產業,推動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集聚發展,農業生產效率穩步提升。十年來,在佔全國1.1%的國土、3.4%的耕地上,江蘇生產了佔全國 5.5%的糧食、7.6%的蔬菜、3.4%的肉類、6.9%的禽蛋和7.4%的水產品。盱眙小龍蝦、陽澄湖大閘蟹、陽山水蜜桃、丁庄葡萄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叫響全國、走向海外,成為新時代魚米之鄉的特色標識。

  淮安市淮陰區馬頭鎮台灣柿子園園區助理張夢珍說:“每年,我們從六七月份水蜜桃就開始上市了。緊接着,我們的葡萄、梨,像冬天我們也有草莓。一年四季都是循環,都有水果上市。不僅我們農產品豐富了,我們同時也帶動周邊的農戶增收,每年他們也能有兩三萬的收入。”

  連雲港市東海縣賓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瀟雨說:“除了線下採摘,我們還通過網絡直播帶貨和微信銷售帶動了我們本地很多農土特產的銷售。許多村民都通過網絡直播變成了‘網紅’,他們的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許多。”

  郝朦說:“江蘇的鄉村不僅有各式各樣的美味,而且還有數不盡的美景!我現在是泰州興化。這兩年,當地通過發展‘1號水路’,把沿線烏巾盪、千垛菜花、碧水東羅、水上森林等景點、村落串聯起來,也將不同的生態風光一一呈現。置身其中,彷彿可以感受到‘船在水上走,人在畫中游’的輕鬆和寫意。”

  一路向北,船行緩緩。時而蒲草青青、蘆葦搖曳;時而垛田菊花,香氣撲鼻。一步一景,美不勝收。待到開闊處,水鄉人家映入眼帘――一排排民宿窗明几淨,一座座便民設施盡顯水鄉特色。節假日的喧鬧讓你很難想象,幾年前的東羅村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村子。2017年開始,當地通過“政府+社會資本+村集體”三方合作模式,改善村容村貌、發展新興產業,走出了一條以休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返鄉青年羅忠瑤就見證了家鄉十年來的完美蝶變。

  泰州興化市千垛鎮東羅村村民羅忠瑤說:“過年過節不是要回老家嘛,看一看家鄉。回來之後,發現家鄉變化特別大,自己心裏也萌生了去家鄉發展的念頭。來了之後,我們是餐飲和民宿的管理。我親眼見證了家鄉的變化,我自己也參与到家鄉的建設當中。我相信,未來會更好,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不僅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回來,還有更多的人走進來。十年來,隨着像東羅村這樣的一大批江蘇特色田園鄉村通過美景美食火爆出圈,一到周末就有萬千城市居民、外地遊客攜家帶口紛至沓來。賞花踏青、農事採摘、田園觀光、親子休閑……農家樂、鄉村游成為新時代的新時尚。在這鄉村振興新風景的背後,是這十年來,江蘇遵循“四化”同步規律,統籌推進農房改善、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各項重點任務。十年間,全省創建的中國美麗休閑鄉村數量從2個增加到62個;建成特色田園鄉村540個;33個村莊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依託青山綠水、鄉情鄉韻,江蘇鄉村實現了“天天有景看、月月有花賞、季季有果嘗、全年可農游”。

  鎮江市丹徒區世業鎮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說:“農村上有句土話叫‘芝麻開花節節高。’每家每戶都比以前好得多。道路都是綠樹成蔭,早上起來空氣也比較新鮮,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常州溧陽市上興鎮余巷村黨總支書記蔣志敏說:“我們的環境變美了,從原來走不進人的丑,現在變得鳥語花香、花草滿地。我們的有志青年返鄉創業,可以得到一定的經濟收入,而且很豐厚的,也能展示他的舞台。”

  江蘇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雲說:“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和對江蘇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堅決扛起農業大省的責任擔當,堅決守牢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底線。十年來,江蘇農林牧漁總產值增長了50%以上,農業生產實現了穩產保供,更滿足了百姓日益增長的多品類、高品質需求。我們還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努力讓农民和市民不再有明顯身份界限,讓城鄉生活不再有明顯品質落差。”

  既要稻穀滿倉,也要“詩和遠方”。過去十年,江蘇咬定目標矢志奮鬥,积極推進鄉村振興,魚米之鄉展現出新的時代風貌。邁進新征程,全省上下正踔厲奮發,全面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加快建設農業強、農村美、农民富的新時代魚米之鄉。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郝朦 李洋 桑雨生 郭奉銘 陳忠耀 供片台/泰州台 宿遷台 鎮江台 淮安台 興化台 東海台 阜寧台 泗洪台 溧陽台 編輯/張萌)

2022
10-10

  中新網南京10月8日電(記者 楊顏慈)記者8日從江蘇省氣象台獲悉,新一波冷空氣將於9日至10日抵達江蘇,該省最低氣溫將繼續下探。當天15時22分,寒露節氣至。作為一年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着涼意與寒氣將漸漸加深。

  根據中央氣象台預報,8日至10日,新一股冷空氣接踵而至。由於上一輪寒潮天氣的影響,目前基礎氣溫已經較低,這輪冷空氣帶來的降溫幅度普遍在4℃至8℃。

  據江蘇氣象部門預報,當天起江蘇將迎來有一次降水過程。9日至10日受冷空氣影響,該省風力增大、氣溫下降,部分城市最低氣溫下探至個位數。

  具體上,氣象部門預計,無錫、蘇州、南通、揚州這四個城市的最高氣溫為20℃,其他城市的最高氣溫維持在16℃至19℃,比如南京的最高氣溫為19℃,宿遷的最高氣溫為16℃。

  在最低溫度方面,無錫、蘇州這兩地的最低氣溫為10℃,其他城市的最低氣溫將跌至個位數,大多城市維持在7℃至9℃,比如南京的最低氣溫只有7℃。

  從當天發布的天氣預報看,江蘇由於降水雲系的因素,新一場降雨、降溫、大風“套餐”正在路上即將“派送”。但是降雨的強度比較小,多為綿綿小雨。

  一場秋雨一場涼,此次最低氣溫的下滑更為突出。預計11日早晨,江蘇中東部將有大片區域最低氣溫創下入秋以來的新低。(完)

2022
10-10

  江蘇交出教育信息化十年答卷――

  数字化賦能,讓城鄉教育更優質均衡

  近日,省教育廳在南京舉行“砥礪十年譜新篇 奮楫揚帆建新功”之“江蘇教育信息化這十年”新聞發布會。省教育廳副廳長楊樹兵介紹:“江蘇基礎教育信息化綜合發展指數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二,在教育部首次開展的網絡安全責任制考核中位居全國第一,有效支撐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省近千萬師生‘停課不停學’,初步探索出一條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兩翼齊飛的發展之路。”

  13個設區市教育城域網全接入

  聚力互聯互通,這十年,我省教育数字基礎支撐能力顯著提升,為廣大師生提供高速、便捷、綠色、安全的信息化服務。

  十年來,江蘇各級各類學校網絡接入水平實現跨越式提升。特別是近五年,全省中小學(含教學點)出口帶寬100M以上的比例由33%增長至100%,出口帶寬1000M以上的比例由4%增長至92%。90%的中小學建有無線網絡,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30個百分點。高校5G網絡覆蓋率達100%,門戶網站首頁IPv6支持率達95%。

  學校網絡教學環境明顯改善。目前,全省中小學交互式多媒體教室配備率由33%增長至91%。98%的中小學配備學生用終端,99%的中小學配備教師用終端,每百名學生擁有終端數13.9台,每10名教師擁有終端數10.9台,優質資源班班通覆蓋率達100%。十年來,全省教師網絡學習空間開通率由32%上升至89%,學生網絡學習空間開通率由20%上升至87%,師生網絡學習空間全面普及。省教育網出口帶寬由5G擴容至200G,實現全省高校及13個設區市教育城域網全接入。

  一朵“智慧雲”服務全省近千萬師生

  “我省堅持以数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核心,持續增加優質教育資源供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数字教育資源供給能力顯著提升。”楊樹兵介紹。

  我省建成江蘇智慧教育雲平台,接入30餘個應用系統,服務全省近千萬中小學師生。今年以來,江蘇积極落實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試點工作,全新上線江蘇智慧教育平台,並實現與國家平台的雙向互通訪問、統一身份認證、統一運行監測,初步構建上下聯動的智慧教育平台體系。

  以資源供給為例,立足師生實際需求,我省推進各級各類教育資源迭代更新。基礎教育階段,省名師空中課堂現有覆蓋中小學全學段全學科的課程資源2.3萬餘節,綜合訪問量超20億人次。職業教育階段,匯聚近1000門國家、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及51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高等教育階段,匯聚1800餘門本科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和586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累計服務師生超3000萬人次。

  為打造城鄉結對互動課堂,省級建設450個互動教室、62個結對幫扶組合,實現鄉村小規模學校全覆蓋,當前正积極推進以縣域為主的結對互動課堂規模推廣與應用。我省推進網絡名師工作室建設,打造345個工作室,吸引1.7萬名教師參与,生成資源9萬餘條。“蘇e直播”公益課堂,為經濟薄弱地區和農村地區學生提供音體美勞等非學科類課程,助推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省級中小學智慧校園覆蓋率達86%

  蘇州市以大數據為支撐開展教育評價,入圍全省唯一國家級“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區域;泰州市“泰微課”創建基於微視頻助推優質資源共享的應用典範;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推行“智慧作業”管理和“小先生”網上熱線,賦能“雙減”提質增效……信息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大大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提升。

  截至去年底,省級中小學智慧校園覆蓋率達86%,高校智慧校園覆蓋率達85.8%,153所中小學、31所高校被認定為省級智慧校園示範校。智慧校園建設有效提升各地各校教育信息化整體應用水平,全省中小學教師常態化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的比例達92%,中小學智慧校園開展創新教學活動的比例達72%。

  教育數據整合共享,支撐了我省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比如,江蘇教育綜合服務網上旗艦店,為社會公眾提供中小學生學籍、教師資格認定等“一站式”便民服務;陽光食堂平台監管全省1.2萬餘所學校校內用餐、入駐食堂供應商4.4萬餘家,監管學生伙食資金每年超300億元;智慧就業平台覆蓋全省所有高校,累計註冊大學生500餘萬名,用人單位近12萬家,年服務畢業生50餘萬名,年提供招聘崗位200餘萬個,年訪問量近10億次。今年以來,按照國家智慧教育平台試點工作部署,平台率先與國家平台實現數據貫通,並向國家平台報送在招用人單位1.4萬家,提供有效需求81.9萬個。(記者 鄭焱)

2022
10-10

  堅持改革賦能 完善“四梁八柱”

  我省打造高效規範便利政務環境

  依法設定的行政許可事項年底前全部納入清單管理,杜絕擴大審批範圍、增設許可條件、設置變相許可等行為;数字政府政務中台10月底上線試運行,8個試點地區同步推進27個高頻應用場景化開發;加快“一網通辦”,年底前實現200項高頻事項“省內通辦”、140項“跨省通辦”、150項長三角“一網通辦”……近日召開的全省政務服務系統工作會議,提出一系列任務,進一步優化政務環境,推進数字政府高質量建設。

  政務服務能力保持全國領先

  2015年以來,歷次省級政府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年度調查評估,我省保持全國領先。在2021年度調查評估中,我省“蘇企通”“拿地即開工”“寧企通”入選典型示範案例。

  各設區市都將政務服務作為營商環境的“先手棋”,积極創新,不斷優化。2018年起,在32個重點城市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南京一直名列前茅。以市場准入為例,南京不僅將企業開辦縮減至“1個環節、0成本、最快0.5日”,而且通過“电子印章+一體機自助打印”方式,讓市場主體能夠全城通取營業執照。

  蘇州精心培育3大数字化品牌:惠民品牌“蘇周到”,接入510項應用,用戶近2000萬,有力服務疫情防控、15分鐘便民服務圈建設等重點工作;興業品牌“蘇商通”,聚焦法人全生命周期服務,接入170多項應用,提供“機會、投資、成長、獎補、創新”5個維度37類服務;優政品牌“蘇政優”,“幕後”是数字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的一網統管、綜合行政執法、大數據輔助決策三大應用平台。

  我省一方面以創新為引擎,優化政務環境;另一方面大力完善基層政務服務體系,堅持政務服務的普惠均等。宿遷市行政審批局局長錢向輝介紹,宿遷為補齊政務服務城鄉均衡發展短板,將全市便民服務中心提升工程列入民生實事項目,投資近億元新建、擴建、改造66個政務服務場所;97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沉到鄉鎮(街道)、42項公共服務事項下沉到村(社區),初步建成集公共、便民、志願於一體的基層“政務綜合體”;全市95個鄉鎮(街道)設置“全科服務”和“幫辦代辦”綜合窗口,1404個村(社區)幫辦代辦全覆蓋。

  堅持“高效規範便利”目標導向

  “一流政務服務,支撐和保障一流營商環境。我們要聚焦政策實施的全過程、產業發展的全鏈條、企業生命的全周期、人才成長的全維度,穩中求進、靠前發力,打造高效、規範、便利的政務環境。”省政務辦主任徐光輝表示。

  記者發現,為使政務服務更高效,我省堅持改革賦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依然是下階段工作重點。具體而言,全省政務服務系統將抓好重大項目建設審批等“一件事”改革,聯動“線上專窗”“線下專區”和“熱線專席”,開展“店小二”式幫代辦服務,助推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達效。在嚴格落實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的同時,省政務辦將調研評估《江蘇省促進政務服務便利化條例》實施情況、行政權力取消和下放落實等情況,保障改革措施落實到位。

  我省將加快建設省、市、縣三級“一網統管”體系,推進跨部門綜合監管,突出安全生產、生態環境、食品安全、金融債務等重點領域協同監管,深化“互聯網+監管”,做到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便利度直接影響企業群眾獲得感,我省在去年推行13項“一件事”的基礎上,今年再重點推進13項“一件事”;繼續優化政策直達機制,通過“蘇企通”平台推動減稅降費“免申即享”、助企紓困“直達快享”和擴大內需“高效可享”;公共資源交易開展市場化改革、法治化運行和数字化轉型,深化“不見面”交易,促進長三角公共資源交易一體化發展;全省12345政務熱線優化功能、提高質效,強化訴求分析研判,做好“一企來”企業服務熱線、“尚賢”人才服務熱線和“熱線百科”品牌建設。

  完善数字政府“四梁八柱”

  今年是我省数字政府建設的全面推進年。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加快統籌推進数字政府高質量建設的實施意見》,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江蘇省数字政府建設2022年工作要點》《数字政府“蘇服辦”總門戶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為我省数字政府建設勾畫了藍圖。2月1日起施行的《江蘇省公共數據管理辦法》,為規範全省公共數據管理、保障公共數據安全、推動数字政府建設提供法律保障。

  徐州市大數據管理中心8月轉隸,由徐州市政務辦代管。徐州市大數據管理中心主任陳煒介紹,《徐州市數據條例》列入5年立法規劃,《徐州市公共數據分類分級指南》列入地方標準制定計劃,數據歸集共享應用已取得一定成效,為當地政務服務、淮海經濟區“跨省通辦”提供數據支撐。

  全省数字政府建設是“一盤大棋”,當前要着力完善“四梁八柱”,包括加快各地城市生活服務總入口與“蘇服辦”總門戶的對接貫通,做到“一入口、好辦事、管全程”;全面推廣應用“蘇服碼”,實行“一人一碼”“一企一碼”“一碼通辦”;加快建成数字政府政務中台,為各地各部門快速、集約構建業務場景,最終便利企業群眾辦事;完善全省政務“一朵雲”“一張網”管理規範,年內實現設區市現有雲節點統一納管,推動省級部門所有非涉密業務專網整合至政務外網。

  此外,我省將按照“年內政務數據按需共享率達到95%、應開放公共數據開放率達到85%”的目標,健全省市一體化數據目錄體系,暢通數據傳輸通道,提升數據共享質效,進而為優化政務環境賦能。(記者 徐冠英)

2022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