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我知道了TIPS:左右滑动导航栏可以查看更多栏目

2022
01-07

  全省工會預計籌1.6億元送溫暖

  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成重點關愛群體

  1月5日,記者從江蘇省總工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2年元旦、春節期間,全省各級工會將多渠道、多形式籌集送溫暖資金和物資,預計籌集資金超過1.6億元,走訪慰問困難職工、一線職工、勞模先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农民工等30萬人次,慰問資金總量和慰問對象數量均超往年。

  相比於去年的1.37億元,今年“兩節”期間全省各級工會籌集的送溫暖資金預計將明顯增加。其中,省總工會撥出資金3156萬元,比上年度增長25.3%。慰問活動將重點聚焦兩大群體:一是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特別是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職工,二是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

  省總工會副主席、新聞發言人王樹華表示,今年工會“兩節”送溫暖活動,既注重與鞏固拓展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成果相結合,讓困難職工家庭更有保障,同時也注重提升普惠性,把關心關愛送給更廣泛的一線職工。今年送溫暖資金中,用於給建檔的困難職工家庭的資金達到1185萬元,比上年度增加了21%,在“兩節”期間,將對所有建檔困難職工家庭普遍發放生活補貼和疫情特殊補貼,送上年貨禮包或防疫禮包,確保溫暖過冬過節。(記者 吉強)

2022
01-07

  1月4日,省委組織部發布《江蘇省公務員公開遴選實施辦法》,進一步規範公務員公開遴選工作。

  公開遴選是公務員轉任方式之一,應當突出工作需要,保持適度規模,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對公開遴選工作進行統籌,面向社會發布公告,合理確定時間和頻次,一般每1至2年集中組織一次。公開遴選應當在規定的編製限額和職數內進行,並有相應的職位空缺。

  公開遴選可由公務員本人申請並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經組織審核同意后報名,也可徵得本人同意後由組織推薦報名。報名參加公開遴選的公務員,應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具有公開遴選職位要求的工作能力和任職經歷等條件,公務員主管部門和公開遴選機關不得設置與職位要求無關的報名資格條件。

  辦法要求,經初步審查確定具有報名資格人數與計劃遴選人數的比例,一般不低於5:1;公開遴選職位專業性較強、下級機關符合條件人員較少的,經同級公務員主管部門同意,最低不得低於3:1。考試一般採取筆試和面試等方式進行,面試人選根據筆試成績由高到低的順序,面試人選與計劃遴選人數的比例一般不低於3:1。

  公開遴選採取差額考察的辦法,考察人數與計劃遴選人數的比例一般不高於2:1。考察對象根據考試綜合成績等,按照公告規定的比例確定。公開遴選機關根據考察情況和職位要求等,按照幹部管理權限,經集體研究,提出擬遴選人員名單,由公務員主管部門向社會公示。公示期不少於5個工作日。

  對擬遴選人員可以設置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如設置試用期,應事先在公告中予以明確。試用期內,擬遴選人員在原工作單位的人事工資關係、待遇不變。試用期滿考核合格的,按照有關規定辦理調動和任職手續;考核不合格的,回原單位工作,相關情況報送公務員主管部門。(記者 林元沁)

2022
01-06

  我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10万用户已接入

  从编制到执行,预算全程数字化

  全省各地预算管理,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都将通过统一的系统“线上”贯通,过程更透明、结果更高效。1月5日,省财政厅正式启动“江苏省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系统覆盖省、市、县、区各级财政部门,首次实现了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全省一体化和数据大集中。

  2022年部门预算,用新系统编制完成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近年来,江苏财政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预决算公开、实施中期财政规划、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等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基本构建了现代预算管理的主体框架和实施体系。

  自2019年10月,根据财政部统一部署,江苏省财政厅启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江苏坚持探索‘制度+技术’的管理机制,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进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确保财政业务流程、核心管理节点以及数据要素标准、规范、可控。”省财政厅厅长张乐夫介绍,我省建设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联接省、市、县、区各级财政部门,全省135个财政区划全部接入,实现了层级全联通。系统打通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政府采购、绩效管理、资产管理等预算管理环节,实现了业务全贯通。关联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人民银行、代理银行、支付对象等,实现了主体全覆盖。

  据悉,在16个试点区划全面使用一体化系统开展预算管理的基础上,2021年全省财政区划全部使用一体化系统编制完成2022年部门预算,进一步规范财政业务,提高财政管理效率。

  每笔预算都实现“动态管控”

  统一顶层设计、统一业务规范、统一技术框架、统一数据底座、统一支撑保障,是我省预算管理实现一体化的实现路径。

  “我省财政业务复杂、数据量大、涉及面广,业务类型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的8个主线业务模块,每年涉及资金量很大。”省财政厅信息中心主任张骏告诉记者,一体化就是要切实解决财政业务链条割裂和信息孤岛的问题,横向形成预算编制、执行等业务顺向衔接、逆向反馈的管理闭环,纵向实现全省各级财政预算管理规则的规范统一、数据上下贯通,支撑全省各级财政全域业务的一站式处理。

  2020年下半年起,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已在省本级和15个地区试点上线,率先尝“鲜”一体化业务。

  就在几天前,无锡市财政局已将“一体化”试运行业务拓展覆盖到工资统发、财政直接支付、授权支付、资金清算等业务中。其中,财政直接支付4笔,财政授权支付455笔,人行实拨1笔。“所有试运行业务均顺利完成,实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流程。”无锡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有了一体化平台,相关数据畅通流转,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试运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后,我们预算资金的配置更科学、更精准,积极向政府重大决策部署、重点任务和高绩效领域倾斜,增强了预算资金使用效益。”徐州市睢宁县财政局局长秦飞介绍,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睢宁在所有项目中嵌入绩效目标,健全了“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机制;同时还健全了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在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的同时,都会自动记录和同步反馈监控信息,每一笔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到使用末端,流向全过程清晰可查。

  提升政策效能,提高资金效益

  据悉,目前已有超过3万家单位、10万个用户接入一体化系统,项目库储备项目达70万个,日均在线用户超过1.3万个,初步形成“全面覆盖、上下贯通、有效应用、平稳运行”的良好局面。

  “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预算收支运行情况,有利于推动挖掘预算管理的潜力,创新完善财政调控,提升财政政策效用。”财政部江苏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丁丽丽表示,江苏具有较为完备的预算制度和丰富的财政信息化建设经验,为建设一体化系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她期待,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能有力支撑财政部门研判经济财政形势,助力精准谋划调控举措,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决策水平,全力为党委政府做好参谋助手。

  “江苏省数字经济规模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更有条件建设‘数字财政’。”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副院长田志刚建议,下一步多元化、多渠道地实现各领域数据“互联互通”“互用互享”,将政府预算单位、金融、企业、中介、个人等各社会主体的数据有效汇聚,通过深度挖掘分析各类共享数据,来驱动更科学的财政预算编制、执行及决算,进一步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记者 王梦然)

2022
01-06

  到2025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 ――

  一张“蓝图”澎湃发展新动力

  到2025年,江苏沿海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快于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占全省比重力争达20%左右――1月5日,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围绕近日国务院批复、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进行深入解读。

  抢抓机遇,推进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

  我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南通三市所辖全部行政区域,陆域面积3.59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2020年我省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1.93万亿元,占全省比重从2009年的16.6%提高到18.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2020年江苏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4亿吨,为2009年的2.8倍;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0.9%,比2009年提高15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江苏省前列,盐城市的黄海湿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我国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空白……一组数据,展现出近年来我省“蓝色经济”的稳步崛起。

  “在全面总结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实施成效和经验基础上,我省续编《规划》,并作为重大事项列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省发展改革委主任李侃桢表示,《规划》的出台,对于我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有利于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沿海地区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地区、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重要出海门户,也是连接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主轴通道,在建设我国承南启北、沟通东西大通道布局中的枢纽地位突出,在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中具有战略链接功能,可进一步促进东中西交流合作,加强我国与欧洲、中亚、东亚国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

  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实力――

  加快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能够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最佳的产业转移、创新转化、功能拓展空间,可促进苏北地区振兴和皖北地区发展,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新动能,更好地与苏南和沿江形成策应之势,在空间上形成更加完善的布局结构,促进长三角区域更加协调均衡和一体化发展。

  有利于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沿海地区是“1+3”重点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陆海统筹发展,推进沿海地区加速隆起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不仅有利于稳固全省经济基本盘,而且能够呼应苏南、支撑沿江、联动河湖、带动苏北,为全省生产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提供回旋空间和生态保障,形成沿江沿海沿河沿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聚焦转型,坚持生态绿色发展之路

  “相比于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沿海规划,本次《规划》更加突出转型发展、产城融合、绿色生态等特点,进一步彰显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新作为。”李侃桢介绍。

  具体来看,《规划》坚持创新驱动,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核心,促进临港产业和医药、新材料、汽车等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关键技术关键环节为支撑、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格局。此外,《规划》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特色风貌塑造,重点打造蓝湾百里、生态百里、缤纷百里,维护海洋自然生态和自然再生产能力,展现海洋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共享美好蓝色家园。

  遵循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进一步向东开放、连通南北方、贯通中西部,形成主体功能清晰、空间集约集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大总体布局:壮大区域主发展轴、临海新兴发展轴、近海海洋经济发展轴“三纵”发展轴;完善北部通道、中部通道、南部通道“三横”通道;打造陆海联动区、河海联动区、江海联动区“三大”片区。

  为进一步打造我省沿海蓝色增长极,《规划》擘画出六大重点任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塑造滨海城乡特色风貌,夯实绿色发展生态本底,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培育双向开放新优势,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

  日前,随着江苏沿海第二输电通道工程整体建成投运,盐城3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至此,接入江苏电网的海上风电集群超过1000万千瓦,规模国内最大。江苏沿海的“三变三线”清洁能源“大动脉”,北至盐城射阳,南至南通如东,全长350公里,打通了我省新能源输送新路径,满足了江苏“北电南送”和西北部清洁能源入苏的需要。

  海上风电的蓬勃发展,是我省沿海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规划》提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下一步我省将立足现有比较优势,促进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迈进、特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重化工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系统推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展现“生态绿+海洋蓝”,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全面发力,将“蓝图规划”变成“现实画卷”

  我省从省级层面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实施意见,从产业转型升级、滨海城乡风貌塑造、生态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任务分解,明确责任分工。“省级层面成立了高规格的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由省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组长,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省发改委将会同各成员单位研究制定年度工作目标任务清单,加强常态化沟通协调,全力推动沿海规划落地见效。”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介绍。

  产业发展是沿海地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十四五’期间,沿海三市要提高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南通、盐城、连云港应分别向1.5万亿、1万亿、5000亿级工业城市迈进,努力把沿海打造成全省先进制造新增长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周毅彪认为。

  国土空间规划对于重塑沿海地区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赵钧介绍,我省聚焦资源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积极探索沿海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的路径,合理布局生态、农业、城镇、海洋空间,通过“四个一”保障机制,全力服务保障沿海地区重大项目建设。

  守护“碧海蓝天”,我省高度重视沿海地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我省将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修复并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新格局。”省生态环境厅总工程师王燕枫说。

  《规划》提出了“提升城镇发展能级,建设现代化滨海城乡带”的任务要求。对此,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介绍,我省将结合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和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推动建设一批滨海港城和特色镇村,努力让滨海的城、镇、村、景像珍珠一样串联起来,展现江苏“最美海岸线”。

  交通运输是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当好开路先锋。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惠先宝表示,到2025年,沿海地区要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基本建成“海港领航、陆海统筹、江海联动、双向开放、生态绿色”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国际枢纽海港、一出海口、一门户”海港体系基本建成,公铁水、海江河联运优势显著发挥,为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拓展新空间、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提供坚强支撑。(记者 沈佳暄 陈澄)

2022
01-06

  我省發布義務教育學生作業和學校考試管理規範

  嚴控作業總量 減輕考試壓力

  2021年12月29日,省教育廳正式印發《江蘇省義務教育學生作業管理規範》和《江蘇省義務教育學校考試管理規範》。

  《作業管理規範》要求,嚴控義務教育學生作業總量,優化作業設計,強化作業管理,發揮作業育人功能,促進學校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共發布了16條措施。特別是在降低作業難度、精選作業內容和創新作業設計、優化作業實施等方面,要求教師要嚴格準確把握作業的難度,確保不超課程標準要求和教學進度,通過難度合適的作業,既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也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要以解決問題為指向,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能力。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學習規律及“輕負擔、高質量”的要求,依據學段、學科特點及學生實際需要和完成能力,設計合理的作業形式,增強學生的實踐和體驗。要尊重學生並賦予家長對學生作息調控的權利。

  《考試管理規範》出台了12條具體措施,要求嚴格規範學校考試行為,切實減輕學生考試壓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考試管理規範》明確,除初中畢業學生學業水平考試外,其他考試不具有甄別、選拔功能,嚴禁組織“幼升小”“小升初”等考試。學校要嚴格規範考試內容,合理控制考試難度,不得超越《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教學進度,推進考試命題從知識評價轉向素養評價等。各學校不得組織周考、月考、單元考試等其他各類考試,不得以測試、測驗、限時練習、學情調研等各種名義變相組織考試,不得把日常作業作為考試的補充形式。學校不得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舉行面向學生的考試。初中畢業年級堅決禁止搶趕教學進度、提前結課備考。

  《考試管理規範》明確,考試結果不排名、不以任何方式公布,不得在各類家長群傳播,不得按考試結果對學生進行分班、分層、調整座位,不得把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方式,不得把考試結果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依據。要加強考試監管與督查,對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簡單將考試結果用來評價學校和教師教學水平等錯誤做法,要追查問責。(記者 王拓)

2022
01-06

  記者近日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根據全國首部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江蘇省海洋經濟促進條例》規定,我省所有設區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均明確海洋經濟管理職責,南京、泰州、常州等沿江設區市局增掛海洋經濟處牌子,在全國率先將海洋經濟統計監測由沿海設區市延伸覆蓋全省13個設區市,實現了職能、隊伍和統計監測業務省域全覆蓋和省市縣貫通。在此基礎上,我省以沿海、沿江地區為重點,着力構建全省域海洋經濟發展規劃體系。

  近日,無錫市、常州市、泰州市相繼印發實施“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這是我省首批、也是全國首批非沿海城市編製實施的海洋經濟發展規劃,標志著我省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由沿海向沿江延伸覆蓋進入實質性階段。無錫市規劃提出,到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850億元,年均增速6.8%,重點支持深海技術科學太湖實驗室建設。常州市規劃突出涉海設備及配件、海洋材料(海洋防腐塗料)、海船電纜等優勢產業及產品。泰州市鼓勵發展科技型涉海中小企業和眾創型涉海小微企業,打造特色鮮明、競爭優勢突出的涉海企業集群,到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6%。

  目前,沿海城市中鹽城市規劃已印發實施,其他沿海沿江設區市,以及泰興、靖江等沿江縣級城市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均已進入審查報批階段。(記者 丁蔚文)

2022
01-05

  中新网江苏新闻1月3日电(董莹 孙梦茹)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2日公布,江苏2021年建成商用级“全电厨房”4023个,建设范围涵盖全省各市区县,数量为上年同期2.4倍。

资料图。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供图

  “传统明火厨房会产生大量不完全燃烧气体,热效率低污染大。”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市场智电处副处长阮文骏介绍,相比之下,商用级“全电厨房”具备烹饪无明火、操作便捷、自动断电保护等特点,可显著提升厨房安全系数。同时,电磁灶的加热效率是燃气灶的3倍,使用电厨具用能成本可节约20%至45%,平均可减少碳排放30%以上。

  2021年,国网江苏电力推动全省各级政府出台66项餐饮电气化支持政策,打造了扬州趣园茶社“全电厨房”、苏州同里古镇全电美食街区、泰州兴化缤悦广场居民楼“瓶改电”等一批示范项目。(完)

2022
01-05

  多個國家級金融科技試點工作落地江蘇 ――

  小微企業融資,新辦法破解老難題

  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日前聯手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探討小微金融科技發展與實踐。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個老問題,如何用創新手段破解?

  解決融資難,發展金融科技是關鍵

  江蘇活躍市場主體超過1200萬家,小微企業佔25%。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最新調研显示,融資問題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江蘇省小微企業的自有資金量少,償還債務的能力不足,部分企業屬於負債企業,導致信用難以進行正確評估,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投放到小微企業的貸款很少。”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黃金老說,融資的渠道少、手續繁瑣審查嚴格,也讓融資難度進一步加大。

  黃金老說,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發展金融科技是關鍵,能做好小微金融的銀行不多,能一直做好小微金融的銀行更是鳳毛麟角。小微金融比拼的是對場景的穿透能力、對行業數據的彙集和掌控能力、對小微企業客戶綜合服務的能力,以及和產業生態深度融合的能力。

  專家指出,目前江蘇小微金融科技方面仍有不足:小微金融機構主動融合縣、鄉、鎮數據不夠好,省內小微數據風控科技公司數量不足,圍繞先進製造業集群產業缺乏成熟的產融平台、區塊鏈、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等先進技術應用不夠深入。

  一批金融科技產品為小微金融發展提供支撐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聶振平說,江蘇近年來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扶持小微金融發展方面做了諸多基礎性工作。小微企業数字徵信試驗區、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多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的試點工作,均在江蘇落地。

  例如,江蘇省金融辦建設的匹配小微企業貸款需求和金融機構服務的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台,自上線以來服務小微企業超86萬家,累計解決需求32.7萬筆,總金額達1.69萬億元。江蘇省還成立了江蘇省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建立了全省信用擔保體系,在蘇州打造了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数字徵信試驗區等。

  江蘇省內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积極利用上述平台資源和金融科技優勢,開發上線一批實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微金融科技產品,為江蘇小微金融的發展提供科技支撐。例如,長三角徵信鏈平台、江蘇省聯社的客戶風險預警產品、江蘇信保的“政銀擔”平台、江蘇銀行的“隨e融”平台等。

  在政府政策與金融科技的合力支持下,2020年末,江蘇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餘額4.31萬億元,占江蘇全省各類貸款餘額的27.53%,佔全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的10.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53萬億元,佔全省各類貸款餘額的9.77%;貸款戶數170.54萬戶,比2020年初增加44.41萬戶,占市場主體數量的比例近20%。

  綠色發展中隱藏“創新密碼”

  “‘雙碳’背景下,特別要關注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 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首席專家束蘭根說,“現在有的地方對於引進幾百億元投資的大項目是有些糾結的,因為要考慮‘幾百億’背後是否會帶來巨大的能耗,是否需要巨大的碳排放指標。江蘇現在要求5000噸以上的能耗指標的新項目都要到省發改委審批。”

  綠色發展如何和小微企業相結合?“我們在南京江北新區已經開展實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綠色票據。鼓勵小微企業成為綠色、低碳型企業。銀行給這些企業開具的銀票、商票可以在銀行貼息,銀行再到央行申請貼現。我們在江北新區梳理了4400多家綠色企業,有7家銀行試點全面服務這些企業。”束蘭根說,“我們還在研發企業碳風險評級管理工具,對企業的碳排放、碳減排、碳強度、碳效率等若干維度進行碳風險評估評級,評估結果可以與信用申請、使用掛鈎。所以,在‘雙碳’背景下如何用創新型手段發展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

  據了解,南京江北新區正大力推動“兩城一中心”主導產業。南京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說,其中的“新金融中心”圍繞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新模式。“未來,江北新區還將繼續堅持資本支撐、突出科技引領、強化服務效能,不斷賦能實體經濟、帶動科技創新、推動轉型發展。”(記者 宋曉華)

2022
01-05

  記者從省科技廳獲悉,2021年全省通過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並取得入庫登記編號的企業連續突破5萬、6萬、7萬大關,達72261家,較上年全年增長79.3%,總數繼續保持全國第一。

  據了解,入庫企業戶均擁有知識產權10.9件,比2020年提高0.41件。江蘇鑫泰岩土科技有限公司、蘇州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入庫企業獲得2020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成為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的重要力量。

  我省實施科技創新券、科技副總、“蘇科貸”、研發費用補助、高層次人才補貼等創新舉措,积極落實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科技型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全省累計有3707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2020年研發費用稅前175%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加計扣除金額達506.2億元;累計有3371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享受2021年1-9月研發費用稅前175%加計扣除的優惠政策,加計扣除金額達462.1億元,有效降低了企業稅負和創新成本。(記者 蔡姝雯)

2022
01-05

  江蘇元旦假期實現銷售額約78.5億元

  消費品市場迎來“開門紅”

  2022年元旦假期, 江蘇消費品市場迎來“開門紅”。據全省商務系統對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的監測和不完全統計, 1月1日至3日,實現銷售額約78.5億元,同比增長8.4%。

  元旦期間,全省13個設區市圍繞“蘇新消費・冬季購物節”舉辦了各具特色的消費促進活動,各大頭部平台企業和重點商貿流通企業积極響應,搶抓“元旦”“跨年”等旺銷商機。南京組織“新年新春新街口”活動,“中華第一商圈”新街口首次統一主題集體亮相,推出南京“新”品牌;無錫重點開展“錫城邀您・一起過年”活動,重點監測的77家商貿流通企業元旦期間累計實現銷售額8.82億元,同比增長17.9%;徐州推出10多場重點消費促進活動,20多場主題特色新品首發,重點監測的61家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6.6億元,同比增長12.7%;蘇州深入推進“蘇新消費・冬季購物節”暨第二屆“雙12蘇州購物節”,打響“蘇州購物”品牌,重點監測的100家商貿流通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11.2億元,同比增長8.7%;南通持續推出車博會、老字號嘉年華、南通優品展、首屆咖啡文化節等重點活動,元旦期間1500萬件本土產品參加線上活動,成交額超11億元。

  隨着北京冬奧會臨近,冰雪消費也成為元旦前後的消費新熱點。全省不少購物中心在節日前夕打造滑雪滑冰場、引入滑雪品牌,舉辦相關促銷活動。淮安冬季全民健身運動啟動儀式盛大舉行,奧運擊劍冠軍仲滿現場助力,活動當天人流超9萬人。徐州大景山滑雪場、茱萸谷冰雪大世界、督公山滑雪樂園遊客絡繹不絕,不僅帶動了景區營業收入的增加,同時拉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的消費,元旦期間,馬陵山和潘安湖景區營業額分別同比增長54.8%、37%。

  首店加快布局,夜經濟活力充沛。去年12月31日,南京江北虹悅城和唯品會江蘇首家城市奧萊項目正式開業,元旦假期共吸引客流近19萬人次。無錫市方圓薈購物中心全新亮相,元旦期間銷售額達1350萬元,吸引客流27.3萬人次。南京市南藝後街・鼓樓水岸藝術街區通過延長營業時間,推出了一場極具藝術氣息的跨年活動,吸引眾多市民。(記者 宋曉華 丁茜茜 田墨池)